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供求状况

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供求状况

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供求状况
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供求状况

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供求状况

(一)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1、移动信息服务行业概述

现代移动信息服务是指基于无线信息网络,并结合移动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满足移动场景下用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升级以及移动终端智能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移动信息服务已逐渐深入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在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推动下,移动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日趋丰富,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目前已延伸至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商贸零售、快递物流、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与固定信息服务相比,移动信息服务更注重服务的即时性、互动性、主动性、协同性以及服务的个性化等方面。

2、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早期的移动信息服务主要为无线广播电台、流动售报、图书馆流动服务等,其传播方式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主要通过传统无线电、机械技术或人工操作来实现。

上世纪90 年代,随着第二代通信技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移动信息服务开始进入移动通信网络时代。1992 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尔丰的GSM 网络上通过台式电脑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这标志着短信服务开始成为移动信息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由此,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接收文字或数字形式的移动信息,同时短信快捷、稳定、准确的特点也促进了移动信息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后,随着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以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投入使用,移动信息服务形式也逐步扩展至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期间,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短信、彩信、语音等移动信息服务方式因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越来越被个人和企业用户广泛采用。

在2003-2008年期间,中国移动短信业务发展迅速,一举成为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的第一大支柱,2008 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6,996.90 亿条,六年平均增长率达51.3%。但与此同时,由于被屡屡滥用,一些含有违法有害、虚假诱骗、低级庸俗以及垃圾广告等内容的短信也日益泛滥,不但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移动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工信

部于2008 年6 月出台《关于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整治内容包括整改行业类应用等短信息端口、清理规范SP 短信息群发平台、联动处理网间垃圾短信息的情况、梳理规范违规短信息资费套餐等。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08 年组织开展的垃圾短信专项治理行动共关闭1.4 万个垃圾短信群发端口、查处300 多家严重违规企业,工作成效显著。由此,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开始迈向规范化发展。

2009年1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获得了工信部发放的3G 牌照,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 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全面到来。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下,QQ、微信、Line 等即时通信应用随着中国3G 和4G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开始被个人用户广泛使用,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形态日渐丰富,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此外,工信部分别于2012年3 月、2013年4 月颁布《关于组织开展端口类短信群发业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入治理垃圾信息专项行动的通知》以开展大规模的垃圾短信治理活动,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有序化、绿色化进一步得到加强。

2014 年后,3G/4G 的广泛覆盖为企业移动应用场景的井喷式发展提供了优

渥的土壤。众多企业纷纷搭建基于移动端的应用,并鼓励消费者采用移动应用方式与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企业短信在部分场景下代替前端业务人员及客户服务人员,成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重要的沟通、认证渠道。受其影响,一方面,个人用户对于短信的需求有所减弱,全国个人点对点短信发送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即时通信应用对企业短信业务影响较小,企业在新经济业态下越来越注重通过短信管理、沟通、服务客户,中国企业短信发送量自2014 年开始呈持续上升态势。

3、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移动信息服务行业的相关技术水平已经较为成熟,相应的法规制度也日臻完善。就本公司所处的核心细分行业,即企业短信行业而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大量增加,将进一步增加对企业短信的需求。

2018年全球5G 标准进一步落地完善,标志着应用5G 即第五代通讯技术的通讯产品及基础设施建设将会逐步铺开。5G 时代下,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将会呈现更加良性的发展趋势:企业移动应用对身份识别及基础验证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而5G 的产生将会进一步带动经济活动入网,增加线上交易应用场景,从而使得对企业短信的绝对需求量增大,电信运营商的刚性实名制要求将使企业短信保有其在交易应用场景下的稳固地位;5G 的高传输效率将带来传输内容的大幅度提升,包含即时消息推送、图像音视频、文件共享、LBS 信息的企业短信将大大降低成本,体现出更高效的性价比,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此外,电信运营商亦在不断探索企业短信的应用可能性,信息通讯技术的整体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短信的拓展性和交互性。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中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将更加深入,信息消费市场整体容量也将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整个信息经

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中国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将带动移动信息服务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带来技术变革与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二)行业供求状况

1、中国移动信息服务市场发展状况

(1)基础设施投入规模

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为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2018 年,中国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网络建设保持快速增长,净增移动通信基站29 万个,总数达648 万个,其中4G 基站净增43.9 万个,总数达到372 万个;受物联网业务高速增长、基站需求增大影响,2019 年6 月末中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732 万个,其中4G 基站总数为445 万个,占60.79%。2010-2018 年中国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

(2)移动设备用户规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加之中国手机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移动电话成为了人们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工具。根据工信部统计,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加,2018 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4,861 万户,总数达15.7 亿户;2019 年6 月末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9 亿户。

移动终端渗透的逐渐深入和移动基站的持续增长,促成了更多信息需求,也创造了更多的移动信息服务的应用场景,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受益于大环境的发展,得到了持续的增长。其中,2010-2018 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

(3)电信业务收入规模

移动通信业务是现代移动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信部数据,中国2018年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3,010 亿,同比增长3.0%;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9,134 亿元,同比增长0.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0.2%。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体现了电信及移动通信市场容量的增长,将为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创造更多的业务空间。

2010-2018 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移动通信业务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

(4)企业短信规模

企业短信作为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具有便捷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的特征。在短信市场规范化后,中国企业短信发送量与其占移动短信总体比例随着我国新经济业态的发展开始稳步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中国2011-2017 年企业短信业务量不断上升,由2011 年的3,000 多亿条增长到了2017 年的5,000 多亿条;2017 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为6,644 亿条,其中企业短信的占比达到80.1%。中国2011-2017 年企业短信业务量及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2011-2017 年企业短信业务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工信部

注:2014 年企业短信发送增速下降较为明显,是由于2013 年的相关垃圾短信清理政策,禁止、清除了不符合规范的垃圾短信所形成的发送量下降所致。

2018年移动短信业务量比上年大幅增加14%,2019年上半年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35.5%,而这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短信的贡献。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新经济行业进一步发展,中国新兴企业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新兴企业数量的增长也将促进中国企业短信发送需求量进一步增长。

2、中国移动信息服务市场需求状况

新业态下的企业注重通过移动信息管理客户、沟通客户、服务客户并以此获取客户的评价及反馈,这将给企业移动信息服务市场带来大量包括动态验证码、

通知提醒、会员营销等短信在内的即时通信需求。新业态的行业特别是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行业发展对移动信息服务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金融信息化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

随着中国金融信息化体系的日益完善、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新业态和新模式由之诞生,企业短信等移动信息服务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金融领域。

近年来,中国经济体量快速扩增,金融制度日臻完善,金融业整体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以科技手段促进金融服务与管理创新,提高中国金融信息化水平,从而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保证中国金融体系安全高效运行,是中国新时期对于金融健康发展与深入改革提出的要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十三五”期间金融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目标就包括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信息技术持续驱动金融创新等内容。

金融企业面对金融信息化体系下的多元场景,未来将形成更多的移动信息服

务需求,移动信息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2)互联网行业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

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桥梁,即时短信在短信验证码、信息推送等场景下的应用比例正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而大幅提高。

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现如今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9 年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08 年底的39.5%提升至99.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中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进一步丰富,网站数量出现了迅猛的增长,APP 等智能应用数量也呈现出爆发式增加,截至2018 年12 月底,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 为449 万款,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到711.1 亿GB,较2017年增长189.1%;2019 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为554 亿GB。其中,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如下图所示:

2011-2018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数据来源:工信部

(3)电子商务行业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和普及,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入,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 亿,占网民整体的74.8%,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22 亿,网民使用率占73.4%。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得企业、个人参与线上交易的程度持续加深,带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稳健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2011-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及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2011-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

另外,持续上升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和不断提高的购买力,推动了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持续升温。2018 年,中国网上零售交易额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网上零售交易额为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2011-2018 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增速及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如下图所示:

2011-2018 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增速及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

总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网络零售市场具备强劲的活力和增长潜力,在未来将进一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动力。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预计至2020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超过40 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将达到10 万亿元左右。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经济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更多的传统流通企业也开始开拓线上市场、转战线上平台,通过即时短信服务、管理客户已经成为电商企业吸引线上客流、进行会员营销、开展会员关怀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子商务行业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将保持持续高增长。

(4)快递物流行业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的转变,近年来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迅猛。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2018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507.1 亿件,同比增长26.6%,日均处理量达到1.4 亿件,业务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在2018年达到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占中国GDP比重的0.67%,对国民经济贡献度持续增加。2010-2018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0-2018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2010-2018 年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变动情况及占GDP 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邮政局

快递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在拉动消费、促进生产的同时,也带动了消费者对于快递业相关衍生服务的需求。快递业务必须具备快速、安全、便捷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吸引、服务客户,这与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即时短信解决了消费者要求及时掌握商品派送信息、物件到达信息的痛点问题,例如,消费者可通过企业短信查询订单状态、获取发货通知、接收取件信息以及反馈服务评价等享受移动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未来,中国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将推动移动信息服务行业持续向好。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 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赢得了客户的心,在产品、服 务、客户关系、营销传播等层面不断创新。 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 在遇到很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一直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 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促销和产品传播;形象广告与软文相互配合;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 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围绕重大节日或事件的事件营销等等集中 突出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 的认知与支持。 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 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全球通高端论坛;VIP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 所等联合促销;事件营销,通过赞助2015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央视等合作来提升品牌的 影响力、认知度和美誉度等等。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近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 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 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 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 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美国。 1、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已揭开新的一页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 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2、预付费业务迅速发展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 竞争也日趋激烈。

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简介

企业logo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介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为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致力于实现企业在经济、社会与环境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相关方不断创造丰富价值,实现和谐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50万个,客户总数超过5亿户。中国移动连续六年在国资委考核中获得最高级别——A级,并获国资委授予的“业绩优秀企业”称号。连续10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77位,品牌价值不断上升,连续四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上市公司连续二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 中国移动是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正式成员,认可并努力遵守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并加入该组织倡导的“关注气候变化”(Caring For Climate)行动。目前,中国移动已成为气候(Climate Group)成员,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获评“最具公益心的中国企业”等称号。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上海地区的移动电话(网号134-139,150,157-159,188)、IP电话、互联网接入业务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业务。 目前,上海公司客户规模达到1375万户,全年通话时长、净增话务量市场份额、运营收入等指标均在大都市成熟市场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企业的全业务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V1.1(终版)资料

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的服务能力,对驱动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型产品,实现大数据开放后的运营和服务提升,公司决定在全国围实施中国移动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通过整合全公司数据资源,盘活数据资产,助力公司第三条曲线的拓展,以服务“增效、外增收”的整体企业战略,保证中国移动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要求与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作为中国移动唯一、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和运营的平台,通过“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和统一服务”,形成集团及各省市公司“多节点”、“网状网”形态的数据和服务共享能力;具备独立机构以承担平台建维、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服务和数据运营职责。为企业、外部客户提供“按需”的服务能力,辅助企业决策,彰显数据价值。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包括三方面: (一)建好组织:建立相对独立的、专业的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管理机构,立足公司全局,全面负责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规划、建设、运维,以及数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和数据运营等职能。 (二)搭好平台:企业级大数据中心满足中国移动全部数据“统一采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的要

求,实现逻辑集中;全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分布于多个节点,进行物理分散,同时实现关键数据资产的异地容灾备份。 (三)做好服务:企业级大数据中心能为集团各部门、专业基地(位置等)、专业公司(咪咕、互联网、政企、在线服务、物联网等)、各省公司及外部行业提供灵活的“按需”服务。 二、建设重点 企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要求如下: (一)企业级大数据中心的能力要求 为了承接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管理、数据交换、资产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应用、数据运营六个职责,在大数据平台技术架构层面提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数据资产管理能力和应用共享开放能力四个部分: 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数据基础服务能力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包含数据采集功能、数据存储运算功能、数据交互功能。数据采集需包括来自BSS、OSS、MSS的基础数据、来自于用户上网行为的DPI二次解析数据以及来自外部的第三方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运算功能可根据数据类型及应用采用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不同价值、规模、时效性的数据差异化存储和运算。数据交互功能是实现不同形式的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交互。 系统平台管理能力:大数据平台需具备系统平台管理能力,提供对大数据平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的管理,包括诸如资源管

中国移动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 一、总则 为指导各省开展好LTE/NB网络无线参数集中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全网无线参数集中生产、提高集中优化效率,特制定《集中参数生产管理指导建议》。本指导建议对LTE/NB无线网参数的生产、核查分析、智能参数集中管理优化生产平台(以下简称参数平台)的功能应用、以及参数优化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要求。 参数平台作为全网参数优化生产的唯一支撑手段入口,在集团、省端两级部署,要求所有无线参数的修改、核查及分析等生产工作均通过参数平台实施留痕,原则上不再允许通过OMC进行参数修改注1。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LTE/NB无线参数的集中生产和管理流程。 三、集中参数生产管理办法 1、参数分类 LTE/NB参数按重要程度实行参数分级管控,划分为A、B、C三类参数管理,所有参数全部纳入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参数集中管理范畴,均由集团公司和省公司集中制作和修改,原则上市公司不允许修改任何参数。 ?A类参数为集团管控参数,范畴涵盖子帧配比、功率配置、CSFB开关、节电参数等影响网络感知的关键参数。A类参数修改申请可由省公司发起,须集团公司审批或备案。 ?B类参数为省公司管控参数,包括影响小区重选、切换等对网络性能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参数。B类参数可由省公司发起修改。 ?C类参数涵盖事件判决门限、邻区切换偏置等对现网影响小的参数类别。C 类参数可由省公司发起修改。 NB暂未区分ABC分类,后期进行规范。重点参数清单见附录1。 2、参数配置原则 LTE/NB重点优化参数应参考《中国移动LTE重点优化参数配置指导手册(2018)》和《中国移动NB-IoT无线重点参数配置指导手册v1.0》规范进行配置。具体规范详见附录2、3。 3、参数修改流程 1)参数修改流程 全网各类参数的修改需遵循本指导建议的要求,具体流程环节如下:

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图

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架构图 企业使命 成为一家创新和领先的、为客户、股东、员工和社会持续创造最优价值且最值得信赖的信息通信服wus务商。 企业核心价值观 客户优先珍视员工追求卓越精诚合作求知若渴奉献社会 企业目标 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业务,成为上海地区最具品牌优势及市场竞争力的信息通信服务商。 企业精神 我们倡导: 客户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工作流程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素质和技能 我们反对: 条块分割,资源独享 缺乏计划,被动应付 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过度保障,人浮于事 企业素质 求实进取客户导向关注质量忠诚敬业团队合作 对员工的承诺 上海移动将成为人们的首选择业对象之一;身为上海移动人是一种职业荣誉。 上海移动将通过内部培养和海内外招聘的方式,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上海移动将通过充分开发员工潜能和帮助员工职业发展回报员工对公司的忠诚。 上海移动将与敬业、创新且自我激励的员工共享未来;员工的绩效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准则。 上海移动将营造一种求实进取、公平公正、坦诚开放、珍视差异、团队协作的组织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员工将因为他们对公司的敬业和贡献而得到尊重。 上海移动将紧跟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提升和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对员工承诺的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纲领

企业使命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奋斗目标 建首强之网,创优质服务,向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迈进。文化品格 ◇和而不同的文化品性 ◇绩效导向的文化基调 ◇诚信谦和的企业形象 核心价值观 ◇客户至上——价值创造的源泉 ◇以人为本——共同发展的基础 ◇创新求实——追求卓越的动力 ◇团队合作——凝聚力量的关键 企业发展之道 ◇市场竞争是企业活力之源 ◇管理以事实为前提,领导以价值观为基础 ◇精细塑造执行力,执行创造竞争力 ◇系统应用三项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制度和流程是千锤百炼的最佳实践 ◇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员工成长之道 ◇领导力是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 ◇专业化水准是员工成长的基础 ◇责任意识是员工自我激励的心灵契约 ◇忧患意识是对环境高度敏感的进取精神 ◇只争朝夕是崇尚实干的务实精神 ◇换位思考是自觉协同的大局意识 ◇遵守规则是员工走向职业化的基本标志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案例主体: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市场地位:市场霸主 市场意义:凭借其品牌战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将中国电信市场从资源竞争带入 了营销竞争时代。 市场效果:动感地带的用户已远远超出一千万,并成为移动通信中预付费用户 的主流。 案例背景:中国移动作为国内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曾成功推 出了“全球通”、“神州行”两大子品牌,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霸主。但 市场的进一步饱和、联通的反击、小灵通的搅局,使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弥漫着价格 战的狼烟,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充分挖掘客户的价值,成为运营商成功突围的关键。 作为霸主,中移动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场优势? “动感地带”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 2003年3月,中国移动推出子品牌“动感地带”,宣布正式为年龄在15岁-25 岁的年轻人提供一种特制的电信服务和区别性的资费套餐; 2003年4月,中国移动举行"动感地带"(M-ZONE)形象代言人新闻发布会暨媒 体推广会,台湾新锐歌星周杰伦携手“动感地带”; 2003年5月-8月,中国移动各地市场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杂志、 公关活动等开始了对新品牌的精彩演绎;

2003年9月&12月,中国移动在全国举办"2003动感地带M-ZONE中国大学生 街舞挑战赛",携600万大学生掀起街舞狂潮; 2003年9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M-Zone网上活动作品在新加坡举办的著名亚洲直效行销大会(DM Asia)上,获得本届大会授予的最高荣誉--"最佳互动行销活动"金奖, 同时囊括了"最佳美术指导"银奖及最佳活动奖; 2003年11月,中国移动旗下"动感地带"(M-ZONE)与麦当劳宣布结成合作联盟,此前由动感地带客户投票自主选择的本季度"动感套餐"也同时揭晓; 2003年12月,中国移动以“动感地带”品牌全力赞助由Channel [V]联袂中 央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的"未来音乐国度--U and Me!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活动。 “动感地带”策略解析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沟通工具,伴随着3G浪潮的到来,手机将凭借运营网络的支持,实现从语音到数据业务的延伸,服务内容更将多样化,同时更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而同其它运营商一样,中国移动旗下的全球通、神州行两大子品牌缺少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目标群体粗放,大小通吃。一方面是移动通信市场黄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服务、业务内容上的同质化,面对“移动牌照”这个资源蛋糕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分食的状况,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窄众化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是运营商成功突围的关键。 一.精确的市场细分,圈住消费新生代

中国移动集中优化白皮书5.0-《集中维护分册》

中国移动TD-LTE 集中维护白皮书

目录 目录 (2) 1 概述 (5) 2 适用范围 (5) 3 集中维护架构和职责 (5) 4 运维质量管控 (8) 4.1 实时性维护问题管理 (8) 4.1.1流程架构 (9) 4.1.2工作职责 (9) 4.1.3 集中分析性能事件告警库 (9) 4.2 非实时性维护问题管理 (10) 4.2.1流程架构 (11) 4.2.2各环节的责任人及职责 (11) 4.3 非实时性维护分析规则 (12) 4.3.1基于可用性 (12) 4.3.2基于告警 (13) 4.3.3基于性能 (13) 4.4 异常状态基站监控规则 (14) 4.4.1小区可用性 (14) 4.4.2零业务站址 (14) 4.5 运维质量管控指标集 (14) 4.6 专题维护 (15) 4.6.1 基站健康度评估体系 (15) 4.6.2 基站智能节电 (19) 5 设备质量管理 (20) 5.1 设备问题与需求管理 (20) 5.1.1设备问题与需求管理原则 (20) 5.1.2流程架构 (21) 5.1.3各环节的主要职责 (22) 5.1.4各环节的流转规则 (23) 5.2 设备版本管理 (23) 5.2.1设备版本管理原则 (23) 5.2.2流程架构 (24) 5.2.3各环节主要职责 (24) 5.2.3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 (25) 5.3 设备后评估管理 (27) 5.3.1设备后评估管理原则 (27) 5.3.2流程架构 (27) 5.3.3各环节主要职责 (28) 5.3.4各环节主要流转规则(更新较大,全部更新) (29) 6 无线安全管控 (31) 6.1 无线账号管理 (31)

中国移动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移动市场调查 报告

西华师大移动通信市场话费套餐及满意度 调查报告 完成时间: 6月

目录 一、引言 (3)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4) (一)研究目的 (4) (二)研究内容 (4)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4)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5) (一)被调查学生现在使用移动套餐品牌的情况 (5) (二)被调查学生选择移动套餐品牌的原因是(多选) (5) (三)被调查学生对当前使用手机卡的满意度情况 (6) (四)被调查学生中,性别以及入学前住址对学生使用优惠套餐的影响 (7) 四、结论、建议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8)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9) 附录1 (10) 附录2 (13) 附录3 (14) 附录4 (15)

西华师大移动通信市场话费套餐及满意度 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通信市场的概念 通信市场指的是通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通信设备产品和信息传递服务的场所和领域,是社会对通信产品、服务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综合。也可指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的市场。 (二)背景 工业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已经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事实上,整个社会正在翻天覆地地变化着,这是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感受到这种震撼。但如果不加以留心,我们也可能会忽视一些事实上值得我们关注的重大的社会现象,例如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迅速兴起,发展迅猛,到现在为止已经占据了通信行业的70%市场份额。截止 6月累计用户份额:87.38%的新增用户选择了中国移动移动的GSM 网络,手机用户呈现一个加速向中国移动流入的局面,这一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大学生是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客户群体之一,中国移动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生通信市场的特点才能够保持、扩大这一庞大的市场群体。话费套餐的目标就是要充分释放用户消费潜力,因此,它便有引诱大家花钱的味道。可是,引诱花钱并不是强迫花钱,手机用户能够自由选择一款适合于自己的话费套餐。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全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文件 中移计[2009]191号 关于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为了应对全业务市场竞争,做好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集团公司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结合中国移动现状,本着保持优势,坚持有特色、差异化、扬长避短的思路, 秉承“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量入为出、投资长远”的指导思想,现提出以下近期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目标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和优势,优化配置,挖掘潜力,强化创新意识,打造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差异化的全业务竞争能力。 (一)丰富接入手段,充分发挥移动接入灵活方便和有线接入高带宽的特点,面向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带宽能力。为重要集团客户提供4M-1G的带宽,为新建高档小区客户提供4M-67M的带宽,提升用户体验;TD/EGPRS与WLAN相结合,为不同区域、不同客户提供灵活便捷的带宽接入能力。 (二)面向通信和信息的综合需求,全面提升融合业务的提供能力。方便、快捷地为客户提供移动固定融合的基本语音业务、语音增值业务、宽带视频类业务等,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

提供ICT信息解决方案。 (三)借助规模化优势,完善支撑系统能力,大力推进业务捆绑。加强个人移动业务与集团、家庭业务的捆绑,提供统一资费和优惠套餐,增强用户粘性。 二、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 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策略为:发挥无线优势,延伸基站光缆,以IP技术为基础,通过CM-IMS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即“无线+基站光缆延伸+IP+IMS”。在网络建设中应全面推动技术、网络、业务、运营支撑体系、客户服务管理、用户使用习惯等六大融合。 中国移动全业务网络发展应充分发挥无线网络覆盖和质量优势,利用移动通信方便灵活的特点,全力开展TD-SCDMA 网络建设,促进GSM/TD网络融合发展,推动TD-LTE技术成熟,积极研究采用各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合理规划接入光缆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基站光缆资源,针对较明确业务需求,快速延伸基站光缆至客户侧,确保投资效益;积极采用IP技术,持续全面推动网络IP化,保持网络优势;引入CM-IMS,提供多媒体业务及融合应用,高起点规划建设IDC,增强国际通信能力,提高网络互联水平,丰富互联网信息资源。 三、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差异化服务 (一)立足无线,大力发展TD-SCDMA,持续保持移动领先优势。充分利用移动网络规模大、覆盖广、质量高的优势,加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营业厅服务规范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营业厅服务规

目录第一章、总则3 第一节、概述3 第二节、总体服务要求4 第三节、营业厅的功能定位5 第二章、营业厅基础规6 第一节、营业厅基础设施规6 第二节、营业厅人员行为规11 第三节、营业厅服务语言规22 第三章、营业厅服务管理规27 第一节现场业务受理服务规27 第二节客户咨询服务规32 第三节客户投诉处理服务规34 第四节 VIP客户服务规36 第五节自助服务客户服务规39 第六节现场营销工作服务规41 第七节营业厅特色服务工作规43 第八节营业厅服务工作服务规44 第九节、客户挽留服务规46

第十节、客户建议接受与处理服务规47 第四章、营业厅事务管理制度规48 第一节、营业厅现场管理48 第二节、营业厅排班管理50 第三节、营业厅会议制度51 第四节、营业厅培训制度53 第五节、营业厅安全管理54 第六节、营业厅突发事件处理56 第七节、营业厅信息制度59 第八节、营业厅信息收集制度59 第五章、营业厅关键考核指标61 第一节、营业厅客户满意度考核61 第二节、营业厅暗访测评考核61 附:营业厅服务人员行为手册62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概述 1.为规和加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移动”)营业厅服务质量管理,促 进移动营业厅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真正使营业厅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彰显品质、彰显差异、彰显形象;从而延伸营销、延伸服务、延伸宣传、延伸业务拓展、延伸客户管理、延伸客户回归。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移动营业厅质量管理和监督的系统化、规化,特制定本标准。 2.本服务标准适用于移动所有营业厅服务工作,包括所有自营厅、合作厅和外包

中国移动直播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直播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中国视频直播软件市场发展现状 全民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直播成为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直播跻身移动互联网风口,BAT等网络巨头对直播的青睐与布局,引发了直播作为新一轮流量入口的争夺。 2015年,直播软件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网络直播乱象丛生的背后,是资本市场疯狂追捧下的野蛮生长; 在A股市场,目前拥有直播平台的上市公司有:巴士在线(LIVE直播)、乐视网(章鱼TV)、暴风科技(暴风秀场)、宋城演艺(六间房)、昆仑万维(参股映客)、奥飞娱乐(参股斗鱼)、浙报传媒(参股战旗)、游久游戏(参股龙珠)等。

二、中国移动直播软件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梯队格局初现,映客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成领头羊。映客和YY LIVE 分时点渗透率相对较高,用户更具使用粘性。

三、直播行业代表性厂商 移动端而生的全民新潮直播——上映客,直播我!

中国领先的商务视频直播平台——微吼直播

微吼时代,基于直播标配的多元服务需求构建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移动直播市场发展趋势 平台运营成本倍增,内容形态拓展及商业模式创新迫在眉睫。成本主要包括:居高不下的宽带成本;以明星主播站台为代表的内容支出;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运营成本;高昂的宣传推广费用。直播的实时与打赏模式让直播走入“营收容易盈利难”的发展困局。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使得内容形态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迫在眉睫。收入构成:用户打赏的平台分成;网络广告(直播间或页面);为电商或游戏倒流;商业合作或活动门票。 企业传播和投放迁移,直播渐成产品迭代及企业营销标配:企业传播和投放迁移,直播渐成产品迭代及企业营销标配随着基础网络设施的健全和飞速发展,未来的媒介传播形态将是“无直播不传播”。就像微博微信一样,直播也将成为企业新媒体传播的标配,展望未来,企业的发布会、新品体验、峰会论坛等会议会越来越多的跟直播结合。

中国移动五力模型分析以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一)五力模型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目前电信市场上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竞争。由于管制政策上仍然存在不对称,以及相关运营商的违规和恶性竞争,使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处在非常激烈的阶段。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重组,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大部分通信的主要业务,中国的通信行业,尤其是3G业务,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另一方面,入世后发达国家的电信通讯公司也将陆续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电信业的潜在进入者。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服务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因此也将成为中国移动发展的一个潜在的有力的竞争对手。以上这些,将给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3.替代品的威胁 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通讯手段,移动通信业务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完善的替代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未来诸如网络通信等通讯手段,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替代品,对现行的移动通信技术构成威胁。此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

信也很有可能成为替代品,从而使中国移动无用武之地。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由于中国政府的管制政策和中国特定的市场现状,供应商只能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公司选择,所以这种相对集中的买家格局决定了中国移动的主导地位,卖方侃价空间非常有限。 5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意识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通信业务的逐步渗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消费者如今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有了初步的侃价能力,并且在逐步提高。 (二)SWOT分析 1.优势 (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团客户或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中国移动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公司发展历程 194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下设电信总局。 1987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通信网在广东省广州市开通。 1993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开通。 1994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下设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 199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 1997年9月3日,以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成立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注册地为香港。 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98年1月27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股票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1998年6月4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 1999年11月12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福建、河南、海南等三省移动的收购。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张立贵为总经理,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为其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2000年6月28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13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北京、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广西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的收购。 2002年7月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山西等八省(直辖市)移动的收购。 2004年7月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十省(自治区、直辖市)移动的收购,以及对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全额收购,从而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电信业务的海外上市中国电信企业。 2004年11月1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高层变动,原中国联通总裁王建宙出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总裁。 2005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全额收购香港移动电讯商PEOPLES (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该项收购及该公司的私有化于2006年3月28日正式完成,该公司后改名为中国移动万众电话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2006年5月29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2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收购米雷康姆(Millicom)公司控股的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并于2007年5月16日正式完成对该公司的全额收购,[9]该公司于2007年5月4日改名为CMPak有限公司(中文名称"辛姆巴科公司")。 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落地手册第九分册—“三领先一确保”分析支撑

中国移动集中性能管理应用 落地手册 “三领先一确保”分析支撑分册

目录 1、范围 (4) 2、背景及目标 (4) 3、衡量标准 (4) 3.1指标体系 (4) 3.2分析方法 (4) 3.3支撑手段 (4) 3.4分析流程 (4) 3.5评估考核 (5) 4、落地细则 (5) 4.1指标体系 (5) 4.2分析方法 (6) 4.2.1广度覆盖 (7) 4.2.1深度覆盖 (7) 4.2.2厚度覆盖 (8) 4.3支撑手段 (8) 4.3.1支撑手段 (8) 4.3.2指标呈现 (8) 4.3.3派单闭环管理 (9) 4.3.4网管视图 (9) 4.3.5评估标准 (11) 4.4分析流程 (11) 4.4.1问题发现 (11) 4.4.2问题分析 (11) 4.4.3任务工单派发 (12) 4.4.4任务工单处理及反馈 (12) 4.4.5评估标准 (12) 7 / 12

编制历史 7 / 12

1、范围 本文档描述了中国移动LTE精细规划工作的落地细则,供各省公司进行开展多场景LTE规划需求分析,支撑LTE网络精确规划建设。 2、背景及目标 为支撑集“要做广、做深、做厚4G网络,实现“三领先一确保”要求,即“做到广覆盖、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的领先,确保客户感知”,亟需建立一套在不同类型场景下支撑4G网络精确规划建设的分析方法,关联网络、终端、客户感知、价值等多维度数据精确输出4G网络建设建议。 本文档从广度覆盖、深度覆盖、厚度覆盖三个维度出发,将无线小区按八类场景类型(热点、覆盖空洞、高倒流等)进行分类,形成13项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指导各省有效开展LTE精细规划工作。 3、衡量标准 从支撑4G规划选址的生产管理过程和指标提升效果两个层面分别明确衡量标准,确保工作落地的整体成效。 3.1指标体系 具备明确的支撑4G规划选址的指标集列表,包含(不限于)指标名称、定义、算法、阈值。其中指标阈值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 3.2分析方法 从广度覆盖、深度覆盖、厚度覆盖三个维度出发,将无线小区按八类场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在2G热点、覆盖空洞、高倒流、景区、室分、高铁、高速等不同区域场景下的精细化规划选址需求,形成13项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输出4G 网络精确规划建议。 3.3支撑手段 1)根据LTE精细规划的分析方法建立相应的IT需求,满足LTE精细规划的分析需要; 2)充分发挥GIS平台和GIS算法,实现支撑“三领先、一确保”的GIS视图功能应用; 3)通过工单系统跟踪问题点的处理进展,闭环管理问题。 3.4分析流程 7 / 12

中国移动集团考核ATU测试优化、保障策略

中国移动集团ATU考核优化、保障策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修订记录

目录 一、移动集团A TU测试考核原则 (4) 1.2011年度考核短板指标池(每个省公司考核其中3项) (4) 2.2012年度考核短板指标池(每个省公司考核其中3项) (5) 3.考核大纲解读 (5) 1)未接通和掉话对语音全程呼叫成功率的影响程度 (5) 2)MOS和Rxqual对语音质量(2012年)的影响 (6) 3)重复率对MOS质量的影响 (6) 二、A TU考核测试保障策略 (6) 1.A TU考核测试上下端配合的全程保障策略 (6) 2.堵车时采用三轮车测试提升渗透率 (8) 3.路书及时更新,保障测试路线优化更新 (8) 4.室分泄漏小区整改及删除宏站向室分的单向邻区关系暂时规避室分泄漏对A TU的影响 (9) 5.公安假基站对A TU测试的影响 (9) 6.测试前及测试中的准备工作 (11) 7.跟车测试时进行空闲态数据采集,用于优化期进行覆盖优化 (11) 三、A TU考核测试优化策略 (11) 1.1800M小区空闲态驻留优化 (11) https://www.doczj.com/doc/ff18493922.html,C边界优化策略,降低位置更新导致未接通的风险 (12) 3.A TU空闲态测试数据优化 (13) 1)A TU测试软件覆盖优化 (13) 2)室分泄漏优化 (14) 3)小区重选序列优化 (14) 4.道路沿线小区切换序列优化 (14) 5.频繁切换路段切换序列优化 (14) 6.保障期间临时性调整动作复测 (14) 7.当月A TU迎检测试数据分析 (15) 8.天馈整改及更换天线 (15) 9.频率优化 (15)

中国移动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移动市场调查报告 2010-03-18 11:25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 调查对象:中国移动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 2.中国移动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3.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 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还有一系列的新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

中国移动2020年优化服务集中采购按次计费工单执行说明(中低端部分)

2020年优化服务集中采购按次计费 工单执行说明 (中低端部分)

一、概述 无线优化外购服务集采工作要求,中低端优化采用按次计费的方式,明确界定自有人员与三方优化人员工作职责,以工作量为付费依据,清楚透明,提升自有人员能力的同时能够调动三方人员积极性;同时在集中优化流程中,实现按次计量,依据工作量次数进行付费,加强优化工作精细化管理和评估。 各省在实现按次付费工单派发、质检、审核付费等流转中需新建、改造现有业务平台,为规范相关流程,现将中、低端工单流转、审核流程要求如下,请各省结合省内实际完成平台支撑手段建设。 二、中端优化计费工单流转说明 三方优化服务内容中的中端部分包括但不限于网管性能分析优化、集中测试分析优化、端到端信令分析优化、集中投诉处理、网络结构分析优化等相关项目内容。 在计费工单流程中,工单来源主要为省公司感知类、性能类、MR 等集中化支撑平台劣化问题点统计,市公司本地市场服务支撑、优化任务督办等。省、市公司自有人员针对问题点进行预分析,将参数调整、运行故障处理等已知问题点直接发起相关处理流程不触发中端处理工单;针对需进行现场勘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RF调整等协维协优类问题点可触发中端优化工单;中端优化接单后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执行后,省市公司对任务结果进行质检,要求可数字化、量化数据需来源于各类平台获取并自动关联至工单,减少人为质检工序;工单发起要求与闭环质量一致为有效工单,进入计费环节;不合格工单依

据任务执行完成情况及可量化指标结果可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工单,如因现场客观原因或新建周期等原因可判定为待质检或驳回重处理状态。具体流程建议如下: (一)网管性能分析优化 1、工单数据来源: 集中化分析支撑平台接入的指标达到劣化门限的性能问题小区将生成督办工单。平台集成了九步分析法、智能优化规则、IDS工具等手段辅助定位问题小区原因。省公司优化分析人员根据平台生成的预处理方案,选择派发时间和派发对象,参数类问题直派省公司参数组,故障类、覆盖类、干扰类、RF调整等需要现场排查的问题派分公司。 地市公司根据网管性能指标统计出来劣化小区,对劣化小区进行分析处理,对劣化小区进行问题归类,参数类问题提交至省公司解决,RF类问题交由低端优化厂家解决,覆盖类、干扰类以及省公司派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