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俄罗斯油画艺术-人物篇

油画作品色彩典雅、构图端庄,而俄罗斯油画无论是意境深幽的自然景色、形态逼真的景物描绘还是朴素真切的人物肖像,总能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亲近和感动。俄罗斯油画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的民族风情,起源于十八世纪彼得大帝时期,由于其横跨欧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油画在艺术风格上兼有东方和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色彩。

俄罗斯油画深沉、大气、厚重而富于浓厚人文主义精神的绘画理念,在世界艺术殿堂上占有崇高地位,表现风格如同古老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一样,沉雄大气、庄重威严、绚丽多姿、热烈奔放。俄罗斯油画对生命、对自然、对理想赋予极大的热情。不论是人物肖像还是自然风景或静物写生,俄罗斯油画随时让人心灵感到振奋,让人热爱充满活力的美好生活。高耸的白桦林、黄昏的乡间田园,冰封的堪察加,一切都属于这个伟大的国度,如果无缘亲见,至少可以通过这些画作感受身临其境的美妙,因为这些大师笔下充满情感的油画完全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俄罗斯的肖像画以严格的学院写实主义风格,闻名于世。十八世纪后期,俄罗斯的肖像画更加体现个性,也更加细腻入微,更进一步在日常生活的普通环境中描写人

物,以柔和的色调表现人闲逸的姿势、温雅的态度、安静而伤感的情绪。俄罗斯油画人物,以不同题材反映不同人物,魅力独特。画面既有清新温馨,也有深沉寻味,色彩丰富,构图和谐,技巧与个人感悟交融展现,意境的表达贴近人的内心情结和审美情趣,紧扣心弦,让观赏者体会到俄罗斯油画人物所带来的心灵与视觉震撼。

俄罗斯油画风格

瓦西里·苏里科夫作品《女孩的肖像》,作于19世纪末,现藏于境艺园俄罗斯油画画廊 1.俄罗斯油画成2015年投资趋势 事件:中国青年网12月30日消息,2015年俄罗斯油画收藏行业投资趋势发布。业内专家指出投资者们应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前苏联精品油画回报巨大,巨匠遗作及时入手,名家画作低位补仓,新锐画家选其精品。报告提出,2015年将是调整收藏结构,价格继续稳步上升的一年。 点评:趋势性预测的发布,对相关行业交易、藏家收藏判断具有重大影响。结合艺术特点和市场需求的行业判断,可以看做是未来一年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熟悉俄罗斯画坛现状,了解藏品升值潜力,指导相关企业进口作品,协助收藏者明确投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而俄罗斯油画收藏的趋势连年攀升,正是得益于藏家选择作品不断的理性化、专业化、系统化。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作品《松林的傍晚》,现藏于境艺园俄罗斯油画 画廊

2.大量前苏联名家名画到访中国唤醒俄罗斯情结 事件:网易12月7日消息,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展于12月6 日在大都美术馆隆重开幕。巡展的56幅作品包括马利亚温《读书》、科林《库克雷尼克赛的肖像》等,展现了从1894~1980年俄国社会大变革一百余年的面貌。此次展出在中国艺术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据悉,本年度大量前苏联名家的作品来到中国,甚至有希施金、普拉斯托夫、马克西莫夫等人的作品。 点评:特里恰科夫画廊百年展引发的大讨论令人深思。随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中国藏家实力的不断提升,许多前苏联名家的作品破例来到了中国,以其深沉大气之美和丰富的故事性再次在中国掀起热潮。作为一场成功的画展,前苏联名家的画作在中国有大量粉丝,目前境艺园画廊收藏的苏里科夫、希施金的作品也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一现象对中国画廊行业、会展行业、美术创作领域都有很大启发意义。 3.俄罗斯油画展成为APEC文化名片 事件:人民网11月13日消息,作为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期间的文化名片,由中数书画频道和境艺园俄罗斯油画画廊共同举办的“邂逅俄罗斯油画——当代油画精品展售”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成为领导人参加会议期间的休闲胜地。 点评:作为一次成功的艺术外交的典范,本次展览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其所承载的交流意义在近年举办的同类画展中都是首屈一指。首先,重量级精品亮相展现了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巨大实力。其次,前苏联大师和当代著名俄罗斯画家联袂的作品阵容,很好的体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历史友谊和频繁的文化交流现状。 4. 国内俄罗斯油画拍卖再创新高 事件:《第一财经日报》7月3日消息,北京际华春秋拍卖公司《典范—俄罗斯乌克兰油画专场》的拍卖中,俄罗斯油画部分有80%成交。其中老一辈人民艺术家特卡乔夫兄弟作品《故乡》以220万成交,普拉斯托夫作品《肖像》以170万成交,西多罗夫作品《八月末的蓝色河流》以135万成交。 点评:拍卖指数是市场热度最直观、最有利的反映,是行业景气与否的晴雨表。将2014年百万级成交作品,与国内以及国际拍卖市场近10年的数据相结合,参照2012年苏富比经典俄罗斯艺术品拍卖获1004.925万英镑总额等事件来看,俄罗斯油画的价格和关注度在平稳中逐年走高,并意味着俄罗斯油画已经进入值得投资的上升通道中。 5.俄罗斯油画成各类艺博会主角 事件:新浪收藏9月19日讯,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上,境艺园十五周年俄罗斯油画经典主题展涵盖了普拉斯托夫、雅布隆斯卡娅、

103位世界名人油画

国外网上热传103位世界名人油画 默认分类2010-02-18 12:13:27 阅读2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国外网上热传油画:103位世界名人毛主席端坐 正中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17日报道,最近一幅名为《与但丁讨论神曲》的油画在网上热传,这幅油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03位世界著名人物的形象,包括孙中山、毛主席在内的多名中国人都出现在 这幅画中。 毛主席坐在正中间李白正仰天长叹

这幅油画长6米、高2.6米,绘有103位世界名人,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英国的巨石阵等地标作为背景出现在油画中。 在103位名人中,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坐在全画正中间的圆桌边抽烟,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马克思和列宁正进行深入地交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拿破仑并驾齐驱: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手持望远镜,“恐怖大享”悄然本.拉登站在他身后。东条英机跪在秦始皇面前,仿佛是在忏悔。此外,中国古代唐代大诗人李白靠在椅子上作仰天长叹状,他的面前摆着一只酒樽和一部现代的打字 机。

前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画家达·芬奇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话;俄罗斯前总统、现任总理普京挨着拳王迈克·泰森席地而坐;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背着手提袋,神情高 傲地注视着一切。 除了名人之外,克隆羊“多利”也风光地出现在这幅画中。此外,司母戊大方鼎、留声机、原子弹等人类智慧的结晶,也都在画中一一展现。 各国网友猜测创作者是中国人

这幅画的作者到底是谁,目前网友正争相热议。分析人士指出,这幅画的创作者可能是从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著《雅典学派》中获得了灵感。不过拉斐尔的名画中,人物都是古代哲学家。而这幅画中的人物虽说全是世界名人,但却没有现代和古代之分。 不过眼光锐利的网友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画中的大多数人物都是侧面描绘,只有毛主席等少数人画出了全貌。因此,人们猜测这幅画的作者可能来自中国。另外,这幅画的右上角有三位中国人,他们身穿现代衣服,但世界上不少网民没有认出他们是谁。直到最近,这个秘密才被解开,这三人分别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戴都都、当代著名油画家李铁子以及张安君。站在他们旁边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英国艺术家阿拉斯泰尔·舒克认为,这幅油画反映出了当代中国艺术家适应西方艺术风格和主题的趋势。但但丁带领我们看的是深层的“阴间地狱”,这幅画却引领着现代的人们欣赏“名人天堂”。 103位名人中的中国人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中国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俄罗斯伟大风景画家列维坦油画欣赏

俄罗斯伟大风景画家列维坦油画欣赏 《自画像》 安东·契诃夫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维坦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风景画家。契诃夫和列维坦是最好的朋友。死后他们共同葬在隔壁。后面有他们的故事。 《白桦丛》《白桦林》是一幅杰作,被表现的是小白桦树林的一角,阳光在白色树干和鲜绿色叶子上颤动着、游戏着,旁边是鲜嫩多汁的青草和星星点点的蓝色小花,画面的色彩是柔和的、新鲜的,同时又是明亮的。它被称为'俄罗斯印象派'的代表作。《晚钟》《橡树》《伊斯特拉河》《杂草丛生的池塘》《伏尔加河畔》《金色的普寥斯的黄昏》《幽静的福地》《雨后普寥斯》《河上的夏日黄昏》《林中的蕨类植物》《池塘边》《新绿》《在墓地的上空》山坡上那黛绿色的小白桦树被急剧的阵风吹弯了腰。白桦林间掩映着一座用圆木建造的破教堂。一条僻静的小河流向远方,绵绵细雨给草地染上一抹阴暗的色彩,云天如海,浩瀚无边。一团团晦暗、滞重的雨云低悬在大地上空,斜雨如麻,遮盖了整个空间。在列维坦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画家能以如此凄凉而又磅礴的气势描绘出俄罗斯阴雨时刻坦荡无垠的远景。它是如此宁静、庄严,令人感到如此宏伟、肃穆。《春洪》《春水一片》《乡村月夜》《寂静》《夏日的傍晚》《月色》《三月》《索科尔尼克的秋日》名画《索科尔尼克的秋日》是列维坦的处女作,也是列维坦的唯一一幅画有人物的风景画。画面上重现了灰暗的金色秋日,这秋景如同当时俄罗斯的生活、如同列维坦本人的生活那

样凄凉、惨淡,它从画面上发出一股微微的余温,牵动着每个观众的愁肠。一位身穿黑衣的年青女郎——正是那个陌生女子,踩着一堆堆落叶,走在索科尔尼克的小路上。她的歌声列维坦终生难忘:“我的歌声你听起来情意绵绵,却又使你痛苦不堪……”她独自一人置身于这片秋林之中,而这种孤独又使她的周围充满了沉思与惆怅。《干草堆》《金色的秋天》画面充满了阳光,湛蓝的天空,仿佛活生生会呼吸似的,天空漂浮着灰白色的云,阳光穿过云朵照耀在同样蓝得发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又绿变黄,树叶已全部变成金黄色,清晰可见的笔触宣泄着画家心中涌现的激情。《湖》《薄暮月初升》《雨后》《深渊旁》这幅风景画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从前有一磨坊主的女儿与一青年农民相爱,父亲对女儿的婚事极为不满,便买通当局将青年征去终身服兵役,姑娘得知后深感绝望,便殉情从这木桥上跳进深渊。画家被这位刚烈女子的故事所感动,他精心地观察和描绘了这个景色。在一个傍晚,画家从自己的阳台向远处眺望,似乎看到那里沉沉的死水潭上的幽灵,几根粗大的圆木架起的桥跨过死沉的水潭伸向对岸的浓密灌木丛,神秘而不可测,令人望而生畏。他决意画下这景色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使这幅画渗透着情侣的忧怨,饱含着姑娘的痴迷的深情,也蕴藏着大自然幽谧的情愫。《弗拉基米尔卡路》弗拉基米尔卡路,是一条有名的悲伤的道路,是沙俄时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在画家的笔下,没有动人的风景,荒芜的田野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条黄土小路,通向不可知的未来。《俄罗斯的湖》这是列维坦的绝笔之作。画辉煌

俄罗斯知名艺术类院校详细介绍

俄罗斯知名艺术类院校详细介绍 首先是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圣彼得堡列宾美院。 列宾美院(俄语:Академияхудожеств,全名是:油画、雕塑与建筑艺术研究学院)。原俄罗斯皇家美术学院。 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美术家。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学院建于1757年,原名圣彼得堡艺术学院(St.PetersburgAcademyofArts),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更名为帝国艺术学院(ImperialAcademyofArts),现学院主体建筑完工于1789年,位于大涅瓦河以北瓦西里岛南侧大 学滨河路北面,河边有著名的斯芬克斯像。 1947年以后更名为列宾列宁格勒绘画雕塑建筑学院(IlyaRepinLeningradInstituteforPainting,SculptureandArchitecture),1991年以后更名为圣彼得堡绘画雕 塑建筑学院。 本科学制4-6年,硕士2年。 特色专业:绘画、雕刻、版画、建筑学、艺术鉴赏等。 接着是文化部直属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文化艺术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成立于1918年,是俄罗斯第一所在 文化艺术领域从事教育和研究的高等学府,在对专业演员培训和文 化艺术发展领域,以及在俄罗斯文化教育领域已成为重要的创新领 导者之一。 学校现有超过500位全职教师(超过300位教授),有超过70 位前苏联和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和超过1万4千余学生(其中外国学 生在300人左右),下设10个系,3个教学中心和39个教研室。

从2011年起,学校近些系别改组成为26个本科专业和24个研 究生专业,以及两个专业教育系(影视导演和表演艺术)。在教育 过程中学校积极引进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 学校每年将举办一系列重要的活动,主要包括艺术活动和创作活动,在学校里成立了几十个创作工作室、团队和研究室等;每年还 定期举办专业性的国际论坛,特别是在每年国际舞蹈论坛举办的国 际舞蹈比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与德国、瑞典、西班牙、法国、印度、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开展合作培训项目。 本科学制4年,硕士2年,博士3年。 特色专业:音乐演奏、现代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创作、高级专业合唱团指挥、钢琴教育等。 然后是俄罗斯最著名的音乐院校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创建于1866年,是继圣彼得堡音乐 学院之后俄罗斯第二个成立的音乐学院,原名为莫斯科音乐学院, 是俄罗斯举世闻名的音乐教育重镇,是由杰出钢琴家、指挥家兼音 乐推广者尼可莱·鲁宾斯坦(NikolayRubinstein)(1835-1881),于1866年9月1日创立。创建初期柴可夫斯基在此任教。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教学研究生奖学金项目,26个附属部门, 音乐教员有286人。授予音乐学位:毕业生、博士学位。一般课程 设有作曲、指挥、民间音乐、音乐理论、歌剧、表演。在乐器方面 教授管风琴、打击乐器、钢琴、弦乐器、管乐器、木管乐器。 学制4-6年。 特色专业:钢琴、管弦乐、音乐理论、作曲、合唱团指挥、声乐、历史及现代演出艺术等。 俄罗斯最古老的音乐学府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也是佼佼者。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创建于1862年,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音乐学府。它是俄国最古老的音乐学院(前苏联首家音乐学院),有许多世界

900张俄罗斯最著画家作品欣赏(二)

900张俄罗斯最著画家作品欣赏(二) 古俄罗斯时期,是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古俄罗斯绘画的产生和发展与基督教的传播密不可分,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圣像画、马赛克镶嵌画和水彩壁画都是从拜占庭引进。目前保留下来最早的古俄罗斯绘画作品是当时的基辅创作完成的。12世纪初从君士坦丁堡运到基辅的《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圣像是一幅拜占庭的作品,后成为俄罗斯国家的圣物。14世纪诺夫哥罗德的绘画达到了顶峰。14世纪末15世纪初,莫斯科的绘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形成了俄罗斯的民族绘画艺术流派,15世纪是俄国圣像画的黄金时期。杰出画家格列克和鲁布廖夫的作品将俄罗斯中世纪绘画推向极至,鲁布廖夫的作品《三位一体》是俄罗斯圣像画的顶峰。从16世纪中叶起,圣像画受到西欧绘画艺术的影响。宫廷派利用了西欧情节画的技巧。受西欧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的第一个专门的世俗体裁-肖像画体裁产生和 发展起来。到17世纪下半期,绘画开始更准确的表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代表画家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 世纪,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这一时期,得力于彼得大帝的改革,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对现实世界的描绘取代了圣像画进入创作实践。18世纪初开始,世俗题材的

油画在俄罗斯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绘画体裁:历史画、风景画和日常生活画,主要的绘画体裁为肖像画,这一时期著名的画家有伊·尼基京、安·马特维耶夫等。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一些普通民众出身的俄罗斯画家,天才农奴画家伊·阿尔古诺夫和米哈伊尔·希巴诺夫,代表作《身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无名村妇》和《身着出行服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18世纪中期在圣彼得堡开设了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著名画家安·洛先科《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是俄国第一幅大型历史题材作品。18世纪末期历史体裁成为美术学院特别推崇的体裁。作品欣赏:伊万·希什金- 松林的早晨伊万·希什金- 阳光灿烂针叶林斯奇阔夫·费多得-等待特鲁托夫斯科依·康斯坦丁- 在井旁瑟米拉德斯科依·戈里赫-掷骰子马阔夫斯科依·弗拉基米尔-牧女马托林·维克达勒-七块面包瑟米拉德斯科依·戈里赫-罗斯贵族的葬礼瑟米拉德斯科依·戈里赫-女罪人瑟米拉德斯科依·戈里赫-休息马阔夫斯科依·亚历山大-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的肖像利多夫钦科·亚历山大-伊凡雷帝展示了英国大使霍西的宝藏马阔夫斯科依·弗拉基米尔- 女孩与鹅康斯坦丁·马科夫斯科依- 小姐弗拉基米尔·奥尔洛夫斯基- 中午马阔夫斯科依·弗拉基米尔- 在农村学校康斯坦丁·马科夫斯科依- 小姐在窗旁额尔古诺夫·伊万- 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弗拉基米

艺术类28-白俄罗斯哥特式壁画油画艺术家-让娜

引言 哥特式艺术,又译作哥德式艺术,为一种源自欧洲法 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绘画风格高贵典雅, 装饰富丽,色彩鲜艳,广泛使用金箔,人物颈长,衣着华丽, 主要是描绘美丽的贵妇和骑士,而不是有钱人或一般百姓。哥 特艺术风格最初是由教堂建筑表现出来的,因此哥特式绘画也 属于基督教堂门类。

走进哥特式 来自白俄罗斯的艺术家让娜怀着对 古俄罗斯壁画、圣像画及民族艺术的 浓厚热爱,创作了大量带有西欧哥特 式及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作 品,带我们走进浪漫而堂皇的哥特式 艺术世界。

沃罗比奥娃·让娜·彼得罗夫娜 油画家/壁画家 1974年出生于白俄罗斯共和国宾斯克市 2006年考入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 从1994年至今,让娜曾多次参加国际、区域及城市间的 大型艺术展览,如中国,德国,瑞典,波兰,乌克兰等国 家。大量作品被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她曾多次成功主持并参与设计大型壁画绘画工作,并且在 宗教绘画领域有卓越的表现。

展览经历 个展: 2001年曾在宾斯克市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在布雷斯特市举办个人画展 联展: 1994年 在宾斯克市参展宾斯克市《广阔的世界》 1997年 参加白俄罗斯共和国布雷斯特市的艺术宫举办的展览 2006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展览名为《变形记》 2011年 参加圣彼得堡没写举办的展览名为《天水之间》 2014年 参加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纪念抗战英雄展览 设计: 2012年设计并执笔白俄罗斯东正教堂的内墙壁画 2013年为法国马尔芒德私人公馆设计并执笔壁画 2014年为圣彼得堡健康医疗中心设计并之笔系列壁画

世界名画名家(六七):希施金-俄国风景画大师

世界名画名家(六七):希施金-俄国风景画大师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Ivan I. Shishkin 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也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之一。希施金的风景画多以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树林为描绘对象,在他笔下的所体现出的森林之美,可谓是美不胜收,所以他有“森林之王”的称呼。希施金的大多数名作描写的都是松树和橡树,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喜爱雄壮、豪放、粗犷的俄罗斯森林。 1、松树林之晨希施金1889年油画 28.3cm×40.1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晨光为松树林涂上一层金辉,松林里荡漾着清新的生气。松树林苏醒了,几只黑熊在嬉闹玩耍,为宁静的松树林增添了生息。高大的松树林,分出近景、中景、远景,层次的丰富加强了空间感,展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画家从生活出发,以写生为基础,为作品灌注了现实情感。据说画中可爱、亲和的大小黑熊是萨维茨基所画。 2、林中雨滴希施金1891年画布油画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橡树林中的蒙蒙细雨,潮湿的空气感,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希施金高超的描绘技巧,加上萨维茨基画在林中远处几个打着雨伞的男女身影,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3、松树林希施金1872年布面油画117x165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希施金最爱画密密松树林边繁茂的小灌木和野花小草。在这幅画中前景是给森林带来生命的小溪,岸边是倒毙的枯树,而远处是一派参天林木,天上有飞鸟,林间有小黑熊,这使宁静的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4、黑麦地

5、林边的花希施金油画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画家以抒情、欢快的手法,描绘了树林边的野花,表现了一种原生态的美感。绿色的调子洋溢着生机,野花的欣欣向荣意味着活力,整个画面流露出耐人寻味的抒情性。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场景,是引人遐想、令人留恋的。 6、在遥远的北方希施金布面油画 这幅画是希施金为莱蒙托夫诗集中《在荒野的北国》一诗所作的插图。在遥远的北国,冰雪覆盖着大地,夜幕笼罩下,显得更加幽深辽阔。雪岩上,银装素裹着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松树,仿佛一位冷艳的美女,傲然挺立。皓月的银辉洒落在她身上,分外地显得冰清玉洁,晶莹剔透。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希施金以冷峻的色调,描绘了遥远北方山崖上的雪松,它巍然挺立,雄傲苍穹,高大威严,迎着银色月光。雪松是画家着力描绘的形象,并赋予它以一种精神。事实上,希施金的风景画一直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在遥远的北方》便是以月光的光影特点,构图的简洁、整齐、宏伟,来突出其诗的意境。这是俄罗斯风景画史上的不朽名作。 7、收获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最终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 要了解俄罗斯的绘画艺术流派,就要了解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发展史。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多种环境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艺术流派。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古典画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先锋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代绘画艺术。 古典画派,产生于18世纪初期。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在美术界的表现,他们对为贵族服务的奢华菲靡的洛可可艺术不满,向古典希腊、罗马的艺术中寻求新题材。典型的代表是创作了着名的“马拉之死”的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此时的俄国,随着彼得大帝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行,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叶卡捷琳娜女皇二世时期,从欧洲引进的古典式的学院绘画在俄国的土地上生根、成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有本土特色的俄罗斯油画。世俗人物肖像画是18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的一种主要的体裁形式,并取得较高成就。入画者多为沙皇、宫廷显贵和其他贵族。有俄罗斯18世纪肖像画派奠基人尼基京、马特维耶夫等。世俗人物肖像画是对中古世纪俄罗斯禁欲主义圣像画一种直接的反叛和对立。画家不但较好地掌握了油画技法、色彩配置及人物身材比例,而且开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当时肖像画作者多为农奴,而贵族把艺术仅仅作为一种消遣,加之并不看重作者版权,所以18世纪的肖像画作者大多佚名。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产生和特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19世纪后期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1861年俄国取消农奴制度后,社会间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心.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文艺家的创作活动,他们提出“艺术是现实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家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突出了文学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在这些积极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

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油画作品

俄罗斯画家苏里科夫油画作品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生于1848年1月12日。著名的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派艺术创始人。作为一名哥萨克后代,他一生都以此为荣。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省立中学苏里科夫开始了自己最早的艺术生活。格列伯勒奥夫是他的艺术启蒙老师,给这位有天赋的年轻画家第一个任务就是临摹绘画大师的油画作品。苏里科夫在他父亲去世后,去了税务局工作。不过,这个工作艺术家没有干多久,省长П. Н. 扎米亚京和金矿主П. И. 库兹涅佐夫注意到他的绘画作品。他们帮助苏里科夫拿到了彼得堡中学的艺术专业的奖学金,同时用私人资金资助他完成学业。苏里科夫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3年的课程,1869年8月28日顺利通过考试,进入艺术学院学习。1870年他的第一幅作品“彼得堡参议院广场彼得大帝一世的纪念像”为他赢得了声誉。 4 T# C, A, A% U9 i2 u$ q" J 通过几幅成功的绘画作品,苏里科夫完成了他作为艺术家第一阶段的学习。不久他娶了十二月党人斯维斯特洛夫的孙女伊丽莎白.阿芙故斯朵夫娜.萨尔。由于家庭生活的富裕,安宁,苏里科夫有条件关注俄罗斯的历史,绘画时不再象过去那样仓促,他把主要精力用来绘画创作。他的一系列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行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萝苏娃等等。

# \( f5 p9 |) ^& h/ u1888年苏里科夫妻子的去世,给著名的艺术家十分沉重的打击,这以后的几年,他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中,几乎只绘画了一幅作品:双目失明者的希望。几年后,到了1891年才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先是“小雪镇的收获”,接着是一系列的作品:征服西伯利亚的叶尔马柯姆,斯捷潘·拉辛,布佳乔娃像,这张像描绘了布佳乔娃被囚禁在笼子里的素描稿,成了苏里科夫艺术生涯的绝唱。 7 _- s2 V/ U! M9 U# F/ s- J6 ] 1916年3月6日伟大的俄罗斯艺术家苏里科夫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安葬在瓦坎柯夫斯克墓地,与他的妻子在一起。' P' ?* c8 V% Y$ }) f4 F' R/ @4 ~# X$ i( K 2 r) S4 `6 N8 j9 E' W 女贵族莫萝苏娃8 p8 K* `: ?) _! T; P贵族的女儿$ B1 o# I5 O! b* e, [$ ~& F) Z; C % e& S& F, W, {& p 3 a9 M7 g% M3 P" w0 N9 G& |苏里科夫妻子-伊丽莎白.阿芙故斯朵夫娜.萨尔" e$ K( X7 y7 w大元帅苏沃洛夫7 z 4 N6 n* k( J, G; ] 8 m2 p& n3 K" ]- T3 [4 h6 l 意大利姑娘+ L% @" j$ |' _. V' }6 Z* N, U* p0 `( D) p- K e/ u 公爵夫人乌鲁苏娃3 e& K& Q0 i. o1 p/ F: l, ~/ t0 ]& L& S( o9 w" Z7 Z穿桦树鞋的纳塔利娅.玛特

1840-1924年中国、俄国、西方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及其艺术家

中国 艺术作品 1、《梅鹤图》(虚谷立轴纸本设色、纵1248厘米横121.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顾鹤逸曾称虚谷作画“清而不枯,密而不乱”。这一幅梅鹤图就充分体现了虚谷的用笔特点。梅树始以湿笔淡墨写出,后以干笔复加勾点,线条断续顿挫,笔段而气连苍劲而松绣形成清虚的韵味。梅花以圆笔勾画,瓣似珠玉,稚拙古朴。鹤用笔极简用浓墨写头尾羽。画面设色清淡,鹤顶却以朱红重色点醒,使整幅画冷俊之中又富变化,质朴而又耐人寻味。 《梅鹤图》由虚谷而作。虚谷(1823~ 1896),清代著名画家,海上四大家之一, 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 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 虚谷的人物造型奇特,章法与众不同。他 善于调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 虚实、轻重、藏露与布白。使画面空灵, 有强烈的空间感。这在长条画幅上表现尤 为明显,横斜排列巧妙,气势浩大。

2、由吴友如任主笔的《点石斋画报》, 由英国人美查开办的点石斋书局印行,创刊 于十年五月,每月出3册,每册8页,封面 用彩色纸,图画为连史纸石印,随《申报》 附送,每12册为1辑。内容大致可分为6 类;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 ②清末统治者的腐败;③民间疾苦;④上海 市民生活百态;⑤民间传说故事;⑥世界大 事、域外风情。全部作品约4000余幅。 吴友如(?-1894)清末画家。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幼年贫困,喜绘画,自学勤练,并吸取钱杜、改琦、任熊等人画法,遂工人物、肖像,以卖画为生。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吴友如的绘画以描绘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为主,大则如中法战争、中日台湾之战,小则有邻里斗殴、怪闻趣事,还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画幅。为适合石印制版,所画均以线条描绘,黑白分明,画风工整,构图繁复。仕女形象消瘦柔弱,面部画法受同时代画家沙馥影响,称为“沙相”;建筑物、舟车的描画吸收了欧洲焦点透视的方法。是一位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的石印技术结合的画家,也是近代著名的新闻、风俗画家。

俄罗斯油画鉴赏论文—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全名瓦西里·康定斯基。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944年12月13日卒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讷伊。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可以来源于对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一定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至于想像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在康定斯基的心目中,绘画犹如各种不同世界的大相撞,在相互的斗争中,由此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每一幅作品的起源如同宇宙的起源一样,是大灾难之后的产物,其结果如同在各种乐器的杂乱无章的噪声之中,提炼出一部交响曲。创作出一幅作品,如同创造一个世界。在康定斯基的画中,从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 虽然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但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岁的时候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在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后,成为职业画家。 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一个严肃的学生,总是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上。他在马奈的绘画中,第一次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并且不断地吸引着他。 康定斯基在第一次涉足于抽象之后,就再继续坚持这个方向,但在1912年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154号》中,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联想都消逝了。这幅画中所显示的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是色彩和形状的互相冲突和紧张,犹如某种星际大战似线条的冲突和紧张。从这一点出发,艺术家继续创作了一系列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杰作。在1913年以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压抑感,又使他偶尔回到重新介绍客观物体上来,如《即兴30,(大炮)161号》,只是这种物体愈来愈变得稀少。事实上,这种大炮,以图画的抽象要素去表现爆炸破坏的感觉,已没有实际必要。在这里再介绍一下1914年他的大型季节系列画《秋》和《冬》。《秋》的色彩更为浓重得当。《冬》在小碎色块的加速运动和旋转、交错、飞溅式的线条方面更为活泼、生动。艺术家通过表现手法,甚至是抽象手法

俄罗斯绘画

俄罗斯绘画 一、11—17世纪 1、安德烈·鲁布寥夫( Андрей Рубл?в):著名的圣像画大师,代表作?Троица? 2、西蒙乌沙科夫:以画圣像画著称,主要作品有:《最后的晚餐》,《非人手所绘的救世主》, 《俄罗斯国家谱系树》(此画中有了人物肖像画的趋向) 二、18世纪的绘画: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 18世纪,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具有中世纪生活方式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欧洲强国。形成了历史画、风景画和日常生活画等一系列新的绘画体裁,但仍以肖像画为主,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于1757年在彼得堡开设了美术学院。 1、伊·尼·尼基京(И.Н.Никитин):彼得一世肖像画(ПортретП?трⅠ),《灵床上的彼得一世》(П?трⅠнасмертномложе)等。 2、安德烈·马特维耶夫(Андрей Матвеев):《和妻子在一起》( Автопортрет с женой) 3、伊万·维什尼亚科夫(Иван Вишняков):《带小鸟的小女孩》(Девочка с птичкой),《萨拉的盛装肖像画》(Парадный портрет Сарры) 4、伊·彼·阿尔古诺夫(И.П.Аргунов):农奴画家,《身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无名村妇》(Портрет неизвестной крестьянки в русском костюме) 5、米哈伊尔·希巴诺夫(Михаил Шибанов):农奴画家《身着出行服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马·亚·德米特里耶夫—马蒙诺夫伯爵》,《农民的午餐》(Крестьянский обед)等。 6.安·帕·洛先科:彼得堡美术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其著名的绘画是《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这也是俄国第一幅大型历史题材的作品。 7、德·格·列维茨基: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画等 8、弗·卢·博罗维科夫斯基:油画《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皇家花园散步》等 9、格·伊·乌格留莫夫:《考验杨·乌斯马尔的力气》(ИспытаниесилыЯнаУсмаря),本人也因此作品获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三、19世纪的绘画:著名的画家有 1、奥·阿·吉普林斯基:普希金肖像画,画家自画像、油画《头戴罂粟花环手拿一只康乃馨的小女孩》,《苦命的丽莎》、《拿蜡烛的女占卜者》 2、瓦·安·特罗皮宁:《织花边的女工》,《绣金线的女裁缝》 3、卡·帕·布留洛夫: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庞贝城的末日》,《女骑手》。《意大利的正午》等 4、阿·加·魏涅奇阿诺夫:日常生活题材画的奠基人,俄艺术史中第一位不仅限于描写农民日常生活,还把俄罗斯人和周围世界和谐统一起来的画家。代表作《春耕》,《夏收》,《女地主的早晨》,《熟睡的牧童》。 5、安·费·多托夫:《摩登妻子》,《挑剔的新娘》等 6、亚·安·伊万诺夫:《基督在人群中出现》 7、伊·康·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 19世纪下半叶的主要画家有: 1、瓦·格·彼罗夫:俄罗斯绘画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送葬》,《三套车— 手艺人学徒在拉水》等 2、伊·尼·克拉姆斯科依:巡回画展派的组织者和精神领袖,他创作了一些俄罗斯文化活动

【中国油画在线多棱镜】孙韬贝斯特罗夫,俄罗斯当代壁画的弄潮儿

【中国油画在线·多棱镜】孙韬贝斯特罗夫,俄罗斯当 代壁画的弄潮儿 贝斯特罗夫1956年12月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省,85 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梅尔尼科夫工作室。毕业创作《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毕业答辩中获得俄罗斯美术研究院授予的嘉奖,并获得前苏联银质奖章。梅尔尼科夫先生的慧眼发现了这个天才的画家,他把贝斯特罗夫留在美术研究院创作工作室,并且通过美协和美术研究院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张作品最终在地铁站制成大型马赛克壁画。贝斯特罗夫重新用丙稀材料在画布上创作了长15米、高8米左 右的壁画《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全部制成马赛克镶嵌壁画。壁画引起了前苏联美术界的轰动,使他一举成名。 这幅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是俄国历史上民族英雄亚历山大·涅 夫斯基将军率兵抗击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壁画的构图气势恢宏,强烈的色块对比,坚实概括、富有力度的人物造型,使画面具有一种鲜明的装饰风格,艺术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出古代疆场上那种金戈铁马、兵戎相见和刀光剑影中搏斗厮杀的惨烈悲壮的战争场面。这犹如一部凝重的历史史诗,冲击震撼着每位观者的心灵,完美的艺术形式与精湛的表现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它不愧为俄罗斯当代壁画艺术创作中的一座丰碑。随后贝斯特罗夫还在列宾美院油画系

任教,90年代兼任美术研究院马赛克工作室主任,开始进入俄罗斯最高美术机构的领导集团,此时他又接受了另一个大型壁画任务—圣·彼得堡体育场马赛克镶嵌壁画《奥林匹克之火》。贝斯特罗夫以一个艺术家的执着,在几乎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此时在列宾美院留学的我目睹了壁画创作的全过程:贝斯特罗夫先后画了几十张构图,构图确定后,他完成了300多平方米的原大素描、原大的丙稀壁画,最后做成马赛克壁画。值得敬佩的是贝斯特罗夫为了保证壁画的艺术水准,他全部自己完成,没有请一个助手。由于他天才的艺术成就,贝斯特罗夫在36岁时成为列宾美院最年青的副教授,3年后又成为俄罗斯美术研究院最年青的预备院士(在此之前最年青的预备院士为56岁)。1997年至1998年他又带领列宾美院油画系的年轻教师队伍前往莫斯科,完成20世纪来俄罗斯最大的艺术工程——莫斯科亚历山大教堂壁画的创作, 可以说他已成为列宾美院乃至整个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跨入21世纪的弄潮儿。贝斯特罗夫的艺术带有典型的学院风格, 尤其受梅尔尼科夫工作室大型纪念碑式绘画风格的影响,因此贝斯特罗夫是梅尔尼科夫最得意的一个弟子, 他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梅尔尼科夫的艺术主张。 梅尔尼科夫主张继承古典造型传统及造型语言,强调艺术家要具备严谨的造型功力。我认为贝斯特罗夫造型功力甚至超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1)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 十七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像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十八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忠实地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列维茨基(1735-1822)画的《杰米多夫肖像》表现出在庄重的贵族生活场合人物的个性特点。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吉曾林斯基(1782-1836)和特罗比宁(1776-1857)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肖像画家。他们摆脱古典主义的束缚,描绘出同代人的形象。两人画的晋希金肖像都很著名。这一时期出现了俄罗斯风俗画的奠基人魏涅齐安诺夫(1780-1847)。他是卖饼商人的儿子,儿时对工匠和农民生活的留心观察使他日后得以成为描绘衣民劳动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他常以乡村生活为背景表现体魄健壮的农民精神美,其名画有《看耕》、《夏收》、《打谷场》、《睡梦中的牧童》等。 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十九世纪上半世纪绘画的重要主题。伊凡诺夫(1806-1858)是借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民精神觉醒的画家。他的巨幅油画《基督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人们期待的基督形象,反映出俄罗斯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拯救的思想。画面上的基督和蔼可亲,浮雕感很强,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以讽刺性画笔揭露农奴制溃疡的代表画家帕?安?费多托夫(1815-1852)。他以油画《少校求婚》成名,被称为造型艺术中的果戈里,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图为2003年8月25日,俄罗斯当代著名功勋画家吉霍米洛夫来红博时,为中国读者签名留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决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最著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 "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伊?尼?克拉姆斯科伊(1837-1887)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巡回画派"的思想领袖,他创作了一个俄国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画像的画廊: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他善于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心境。他的名画《在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 瓦?格?彼罗夫(1833-1882)是"巡回画派"中的一个多产画家。他的风俗画《猎人的休息》和《捕鱼》含蓄、幽默,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他的肖像画《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画出了作家的内心世界--苦闷的心情、神经质的手、凝聚的目光,显得十分逼真。彼罗夫的画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涅克拉索夫的诗和屠格涅夫的散文互相响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列宾(1844-1930)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画派"的旗帜。他在历史画、肖像画等许多绘画体裁中都有所创新,但他创作的中心内容还是各式各样的人民生活、人民的劳动和斗争以及为人民自由而斗争的革命者。列宾的成名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揭示了沙皇俄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出蕴藏在劳动人民内心的巨大力量。列宾以革命者生活为题材的名画有《拒绝忏悔》、《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等,列宾的创作构成俄国绘画史的整整一个阶段,享有世界声誊。 "巡回画派"中的历史画家是苏里柯夫(1848-1916)。他的画多反映俄国历史性冲突为特点,以壮阔的群众场面见长。他的主要作品有《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等。 十九世纪下半期还出现了俄罗斯的民族风景画派。主要画家有"巡回画派"甩员希施金和列维坦。希施金(1832-1898)善于描绘俄罗斯森林及伏尔加河畔景色,画风写实细腻。列维坦(1860-1900)描绘自然景色时用笔洗练、色彩鲜明、对后来俄罗斯风景画发展有较大影响。《弗拉基米尔大道》是列维坦的一幅名画。画家通过描绘押送革命者通往西怕利亚流放地的必经道路,对沙皇专制制度发出了抗议。 十九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卡萨特金(1859-1930)是当时描绘工人题材的画家,其代表作口是《女矿工》。俄国十九世纪最后一个现实主义画家是谢罗夫(1865-1911)。他以描绘妇女、儿童肖像画见长,代表作

俄罗斯画家油画写生

俄罗斯画家油画写生 我看到的俄罗斯画家油画写生 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俄罗斯画家与俄罗斯画家 的油画写生是20世纪90年代,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俄罗斯油画艺术专家、功勋艺术家康恰连柯教授的油画研修班,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俄罗斯画家与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写生,其情节至今难忘。康恰连柯教授学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他的油画色彩关系处理,画面的空间塑造、作画的方式技法以及大的画面感觉,与苏联时期画风相同,被视为现实主义风格。可我看来;他是一位典型的印象主义色彩油画家,用笔见形见色,物象塑造生动,画面色彩斑斓,充满着色彩的流动感。2008年,我到俄罗斯圣彼得堡攻读 油画艺术博士学位,再一次更加近距离地接触这些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置身其中,感受颇深。 俄罗斯油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对我国的 油画发展和画风影响更是有目共睹。现在各地美术学院的素描、油画教学,从基础、基本原理到油画创作,都深受俄罗斯的影响。我们熟悉的俄罗斯油画大师,以及当下活跃在俄罗斯画界的名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常常被作为油画教学和学习的范本,见于各种教材和画刊。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老一代艺术家们就对俄罗斯艺术家的绘画作过这样的评价:

“素描表现的对象非常精确和真实,不仅造型、比例和运动的把握非常准确,而且运用明暗与色调,对细部的描绘精细而深刻,具有充分的质感和空间感,使表现出来的对象,成为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确,这群艺术家的基础功力很好,继承了现实主义的造型功力,在色彩方面吸收了法国印象派的外光技巧,其高水准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世界诸多艺术探寻者前来学习,特别是对于几代中国留学生浸润颇深。 1874年的欧洲,以法国印象主义为标志,西方绘画艺术进入了革新、创新的高峰期,印象主义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同寻常的新鲜美感,揭示和描绘丰富灿烂的自然景象,在美术创作中反映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思想。印象主义的色彩理论与实践是这一艺术运动的精华,俄罗斯艺术家们使这一精华发扬光大。印象主义追求外光,条件色与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这就要求画家具有一双训练有素、快速捕捉色彩与形体能力的眼睛。俄罗斯画家写生多使用直接画法,直接画法是针对欧洲古典油画多层覆盖绘画技法而言。直接即兴性是俄罗斯直接画法的主要特点,用厚涂有力的笔触,将不同冷暖色块合理组合于画面里,强化景物的前后空间、质量感及色彩关系。俄罗斯画家和欧洲印象主义画家同出一辙,作品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色彩关系。因为油画写生多是在户外现场对景物进行作画,所以这些油画写生作品与多数传统欧洲古典油画相比,色调更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