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实验及生活中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教学资源:

教师工具:多媒体课件,易拉罐,酒精灯,矿泉水瓶,水,塑料瓶,纸片,针。

学生工具(学生4人1组):敞口瓶,带孔密闭塞,塑料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做演示实验

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实验二:在一个空的易拉罐里装一点水,在酒精灯上加热,当看到有白气出现的时候,灭掉酒精灯,把易拉罐放到桌上,并用湿布堵住易拉罐口,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活动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实验二,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作以铺垫。

二、学生探究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1 、取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上倒置。当水不流出来时,再用针在塑料瓶上扎孔,会看到纸片脱落,水从瓶口流出。①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思考:纸片为什么先没有脱落,瓶上扎孔后却脱落?②教师引导分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可达上空几千米。这厚厚的大气层也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和液体一样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2、让学生分别吸取敞口瓶和盖有密闭塞瓶中的饮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教案)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九年级物理教案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文介绍几例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一、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 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 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

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 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 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总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物品可为教学服务,争取做到不被实验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利用身边的物品做更多生动简单的小实验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服务。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仅供参考!生活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实验一: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

挤出,使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空气的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强就把它们紧紧地压在一起,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这就有力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二:“瓶吞蛋”实验 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广口瓶口,实验前用手轻轻用力,不能将鸡蛋完整地压入瓶内。再将点燃的棉球扔入装有细沙的瓶中,迅速将该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嘣”的一声掉入瓶内。上述实验,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升高,而骤冷又会使气压迅速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实验三:“覆杯”实验 玻璃杯内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整杯水被纸片托住,纸片不掉下来。该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强小于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强,因而纸片不掉下来。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不难理解大气压强

存在问题。更深入研究:“瓶吞蛋”表明大气竖直向下有压强,“覆杯实验”表明大气向上有压强。因而显示出大气压强的特点: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几个实验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几个实验 气压强的存在(一) 器材 熟鸡蛋,牛奶瓶(或锥形瓶)等。 操作 (1)牛奶瓶浸放在60—70℃的热水中(水不进入瓶内),时间约3—5分钟。 (2)取出空瓶(瓶内有热空气),将去壳的熟鸡蛋放置瓶口,如图(a)。鸡蛋会慢慢进入瓶内。 根据气态方程,瓶内气体,遵循常数 T pV 的规律,所以当T 下降,V 没有明显改变时,p 会变小,由于大气压强没有变,所以有上述现象。 注意 瓶口应略小于蛋,但瓶的容积以大一些好。 说明 如有适当的器材,可采用如图(b)所示的方法完成本实验。

器材广口瓶,2根玻璃管,100ml针筒,两用气筒,小气球,橡皮管等。 操作 在广口瓶塞上插两根玻璃管。 (1)将小气球套在一根玻璃管下,与针筒相连的橡皮管套在另一根玻璃管上(图a),塞紧瓶塞。 (2)用针筒向外抽气,可看到小气球被渐渐吹大,说明存在着大气压强。 (3)在广口瓶中放进一只充气不足的小气球。夹紧左管上的夹子后用两用气筒从右管内抽气(图b),可看到小气球慢慢胀大。这说明不和外界连通的球内留有的空气同样有大气压强。 (4)停止抽气,打开左管上的夹子,可见胀大的气球迅速缩小,这又是外界的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 注意 (1)每次实验时橡皮塞一定要塞紧,必要时还可涂一些凡士林油。 (2)小气球的口要扎紧,不能漏气。

器材玻璃杯,平底小盘,一小段蜡烛。 操作 (1)将小段蜡烛点燃,在小盘中央滴几滴刚熔化的蜡,迅速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上面。 (2)在盘中加入少量红色水,深约1cm。 (3)将玻璃杯倒置在水中,罩住蜡烛(图a)。等水被压入怀内(图b)。这说明四周空间存在着大气压火焰熄灭时,可看到盘中的强。 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四) 目的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器材大小试管各一只。 操作 (1)大试管装满水后将空的小试管轻轻放入大试管(约小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如图(a)所示。 (2)两手拿住大小试管,迅速倒置后立即放掉小试管。可观察到大试管里的水慢慢流出,同时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行上升,如图(b)所示。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容摘要】: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玻璃吸盘法、马德保半球实验法、广口瓶吞鸡蛋法。 【关键词】:大气压;物理实验;物理。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没有大气压的感受。把一个东西放在手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重量,知道物体对手有一个压强;挑起一副担子,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压力,知道担子对肩膀有一个压强。人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大气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大气对自己有压力,有压强。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事物给人的感受。事物给人以感受,人就承认它的存在;事物没有给人以感受,人就不会承认它的存在。学生没有感受到大气给自己的压力,当然,不会承认大气压的存在。正因如此,使得大气压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应该怎样破解这个难点呢?最重要的是要让感受到大气压,视觉上的、味觉上的、触觉上的都可以。下面几个实验成本低,又能较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一、玻璃吸盘法

拿一个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再把它拿起来,说明吸盘与玻璃板是分离的。把吸盘按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里的空气,再把它拿起来,发现玻璃板也被吸起来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几次吸盘不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为什么后来吸盘把玻璃板吸起来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使学生间接地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把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吸盘部有空气,空气是流体,在某一个点上的压力是朝着各个方面的,在吸盘的某一个点上,吸盘和吸盘外所受的压力是一样大的,吸盘的部和外部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当吸盘部没有空气的时候,吸盘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说明吸盘受到一个由外指向的力的作用,把吸盘按在了玻璃板上。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力的存在,吸盘部和外部都没有力的作用,那么二者岂不分离了。这个力是谁?刚才是外都有空气,吸盘与玻璃板分离,现在是部没有空气,外部有空气,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空气上。是外部的空气给吸盘一个指向部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有力的存在,自然就会有压强的存在。空气能够给物体施加力,空气对物体就能够产生压强。 二、称空气 力和压强是一对孪生姊妹,有力的存在,必然有压强的存在。所以,要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只需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就可以了。大气受地球的吸引,有一定的重力。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只需要说明大气有重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只要设法说明空气有重量就可以了。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实验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实验 1.覆杯实验 如图1所示,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纸片不下落。 2.瓶吸鸡蛋 如图2所示,广口瓶内装少量细沙,将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投入瓶中,然后迅速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紧盖在瓶口上。待纸熄灭后,向瓶外浇冷水,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小于外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鸡蛋被压入了瓶中。 3.小试管爬升实验 如图3所示,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稍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中至一半深度处,将两试管迅速倒置过来,放开细试管后,则会看到细试管在粗试管内缓缓上升,这表明大气有压强。

4.用注射器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图4所示,取一注射器,把针筒倒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先将活塞推到针筒顶端,排尽空气后用橡皮套将管口套牢,再在活塞颈上拴上细绳,绳下挂几个钩码,活塞也不易拉下来。 5.用挂衣钩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图5所示,将两个带有软塑料托的压力衣钩的软塑料托相对,用力挤压,排出其间的部分空气,即使在衣钩下挂一较重的物体,也不易将两个衣钩分开。 6.用橡皮吸盘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图6所示,将木凳面弄湿,把像皮吸盘直立在光滑的凳面上,握住木柄往下压,这时吸盘内气体被挤压出来,再提起木柄,凳子亦被提起,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7.用气球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如图7所示,在橡皮塞中插入两支细短玻璃管,一根玻璃管口套上一个小气球,并用线扎紧,另一根接厚橡胶管后与抽气筒相连。用橡皮塞塞紧广口瓶瓶口,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空气,此时套在另一玻璃管口的小气球就膨胀起来。这是由于抽走瓶内部分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小并小于瓶外大气压强,因而大气压强将瓶外部分气体压进了气球。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有 一、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及弹力球能够代替瓶吸鸡蛋实验,而且能够反复做。2、利用饮料瓶和乒乓球能够做覆杯实验。3、利用饮料瓶和热水能够做铁桶压扁实验。4、利用饮料瓶还能够引入托里拆利实验。5、利用饮料瓶和水直接演示大气压的存有。 二、实验器材:饮料瓶、弹力球、水及水槽、乒乓球等。 三、实验过程及效果: 1、稍微用力按下空饮料瓶的同时将弹力球放在瓶口上,再将瓶子倒过来,弹力球不会掉下,证明了大气压的存有。这个实验能够反复做,而不必用鸡蛋做。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此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3、向空饮料瓶里倒点热水并且把瓶子涮一涮,再把热水倒出来,迅速密封瓶盖,会明显发现瓶子变瘪了,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有。 4、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充足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既证明了大气压的存有又为介绍托里拆里实验作准备。还能够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5、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能够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个现象。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内容摘要】: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玻璃吸盘法、马德保半球实验法、广口瓶吞鸡蛋法。 【关键词】:大气压;物理实验;物理。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没有大气压的感受。把一个东西放在手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重量,知道物体对手有一个压强;挑起一副担子,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压力,知道担子对肩膀有一个压强。人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大气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大气对自己有压力,有压强。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事物给人的感受。事物给人以感受,人就承认它的存在;事物没有给人以感受,人就不会承认它的存在。学生没有感受到大气给自己的压力,

当然,不会承认大气压的存在。正因如此,使得大气压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 应该怎样破解这个难点呢?最重要的是要让感受到大气压,视觉上的、味觉上的、触觉上的都可以。下面几个实验成本低,又能较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一、玻璃吸盘法

拿一个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再把它拿起来,说明吸盘与玻璃板是分离的。 把吸盘按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里的空气,再把它拿起来,发现玻璃板也被吸起来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几次吸盘不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为什么后来吸盘把玻璃板吸起来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使学生间接地认识到大气 压的存在。把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吸盘内部有空气,空气是流体,在某一个点上的压力是朝着各个方面的,在吸盘的某一个点上,吸盘内和吸盘外所受的压力是一样大的,吸盘的内部和外部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当吸盘内部没有空气的时候,吸盘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说明吸盘受到一个由外指向内的力的作用,把吸盘按在了玻璃板上。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力的存在,吸盘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力的作用,那么二者岂不分离了。这个力是谁?刚才是内外都有空气,吸盘与玻璃板分离,现在是内部没有空气, 外部有空气,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空气上。是外部的空气给吸盘一个指向内部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有力的存在,自然就会有压强的存在。空气能够给物体施加力,空气对物体就能够产生压强。 二、称空气 力和压强是一对孪生姊妹,有力的存在,必然有压强的存在。所以,要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只需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就可以了。大气受地球的吸引,有一定的重力。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只需要说明大气有重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只要设法说明空气有重量就可以了。 取两个玻璃瓶子,打开瓶口,连同瓶盖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重,使天平平衡再把两个瓶子盖上口,抽出其中一个瓶子里的一些空气,再次称两个瓶子的重量。会发现天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两个实验介绍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两个实验介绍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两个实验介绍 1、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强;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因此,虽然远离意大利的格里克在德国,但他很为托里拆利抱不平。 他匆匆忙忙找来玻璃管子和水银,重新做托里拆利这个实验,断定这个实验是准确无误的;再将一个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气抽走,木桶就“砰!”的一声被大气“压”碎了!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约37厘米,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 这年5月8日,马德堡市风和日丽,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有的支持格里克,希望实验成功;有的断言实验会失败;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论着、在预言着;还有的人一边在大街小巷里往实验场跑,一边高声大叫:“市长演马戏了!市长演马戏了———” 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 格里克一挥手,四个马夫牵来十六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

边各拴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 “加油!加油!”实验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一边整齐地喊着,一边打着拍子. 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倍增.马夫们喝了些水,擦擦头额上的汗水,又在准备着第二次实验. 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16匹大马,使劲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 实验场上的人群,更是伸长脖子,一个劲儿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哗!哗!”的响声. 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相信了吧!大气压是有的,大气压强是大得这样厉害!这么惊人!……” 原理 实验结束后,仍有些人不理解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七嘴八舌地问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详尽的解释:“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紧密合拢,无须用力,就会分开.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有大气压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没有大 气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有向外的大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文介绍几例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 一、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几个小实验,既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又有助于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而教材只是列举了生活中由大气压引起的几个现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P86页图14.3-1),进行想想议议,而学生没有亲自去体会,显然由此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是不够的。教参介绍的瓶吞鸡蛋实验,也由于鸡蛋被吞进去后,取出来比较麻烦而不适宜在课堂上做,特别是在多个班做实验不够方便。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及弹力球可以代替瓶吸鸡蛋实验,而且可以反复做。2、利用饮料瓶和乒乓球可以做覆杯实验。3、利用饮料瓶和热水可以做铁桶压扁实验。4、利用饮料瓶还可以引入托里拆利实验。5、利用饮料瓶和水直接演示大气压的存在。 四、实验器材:饮料瓶、弹力球、水及水槽、乒乓球等。 五、实验过程及效果: 1、稍微用力按下空饮料瓶的同时将弹力球放在瓶口上,再将瓶子倒过来,弹力球不会掉下,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这个实验可以反复

做,而不必用鸡蛋做。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此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3、向空饮料瓶里倒点热水并且把瓶子涮一涮,再把热水倒出来,迅速密封瓶盖,会明显发现瓶子变瘪了,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既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又为介绍托里拆里实验作准备。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5、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总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物品可为教学服务,争取做到不被实验室中的器材所限制,正如物理前辈朱正元教授所倡导的“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想象力,创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内容摘要】: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玻璃吸盘法、马德保半球实验法、广口瓶吞鸡蛋法。【关键词】:大气压;物理实验;物理。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没有大气压的感受。把一个东西放在手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重量,知道物体对手有一个压强;挑起一副担子,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压力,知道担子对肩膀有一个压强。人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大气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大气对自己有压力,有压强。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事物给人的感受。事物给人以感受,人就承认它的存在;事物没有给人以感受,人就不会承认它的存在。学生没有感受到大气给自己的压力,当然,不会承认大气压的存在。正因如此,使得大气压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应该怎样破解这个难点呢?最重要的是要让感受到大气压,视觉上的、味觉上的、触觉上的都可以。下面几个实验成本低,又能较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一、玻璃吸盘法

拿一个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再把它拿起来,说明吸盘与玻璃板是分离的。把吸盘按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里的空气,再把它拿起来,发现玻璃板也被吸起来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几次吸盘不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为什么后来吸盘把玻璃板吸起来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使学生间接地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把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吸盘内部有空气,空气是流体,在某一个点上的压力是朝着各个方面的,在吸盘的某一个点上,吸盘内和吸盘外所受的压力是一样大的,吸盘的内部和外部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当吸盘内部没有空气的时候,吸盘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说明吸盘受到一个由外指向内的力的作用,把吸盘按在了玻璃板上。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力的存在,吸盘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力的作用,那么二者岂不分离了。这个力是谁?刚才是内外都有空气,吸盘与玻璃板分离,现在是内部没有空气,外部有空气,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空气上。是外部的空气给吸盘一个指向内部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有力的存在,自然就会有压强的存在。空气能够给物体施加力,空气对物体就能够产生压强。 二、称空气 力和压强是一对孪生姊妹,有力的存在,必然有压强的存在。所以,要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只需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就可以了。大气受地球的吸引,有一定的重力。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只需要说明大气有重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只要设法说明空气有重量就可以了。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几个实验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几个实验 气压强的存在(一) 器材 熟鸡蛋,牛奶瓶(或锥形瓶)等。 操作 (1)牛奶瓶浸放在60—70℃的热水中(水不进入瓶内),时间约3—5分钟。 (2)取出空瓶(瓶内有热空气),将去壳的熟鸡蛋放置瓶口,如图(a)。鸡蛋会慢慢进入瓶内。 根据气态方程,瓶内气体,遵循常数 T pV 的规律,所以当T 下降,V 没有明显改变时,p 会变小,由于大气压强没有变,所以有上述现象。 注意 瓶口应略小于蛋,但瓶的容积以大一些好。 说明 如有适当的器材,可采用如图(b)所示的方法完成本实验。 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二) 器材 广口瓶,2根玻璃管,100ml 针筒,两用气筒,小气球,橡皮管等。 操作 在广口瓶塞上插两根玻璃管。 (1)将小气球套在一根玻璃管下,与针筒相连的橡皮管套在另一根玻璃管上(图a ),塞紧瓶塞。 (2)用针筒向外抽气,可看到小气球被渐渐吹大,说明存在着大气压强。 (3)在广口瓶中放进一只充气不足的小气球。夹紧左管上的夹子后用两用气筒从右管内抽气(图b ),可看到小气球慢慢胀大。这说明不和外界连通的球内留有的空气同样有大气压强。

(4)停止抽气,打开左管上的夹子,可见胀大的气球迅速缩小,这又是外界的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 注意 (1)每次实验时橡皮塞一定要塞紧,必要时还可涂一些凡士林油。 (2)小气球的口要扎紧,不能漏气。 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三) 器材玻璃杯,平底小盘,一小段蜡烛。 操作 (1)将小段蜡烛点燃,在小盘中央滴几滴刚熔化的蜡,迅速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上面。 (2)在盘中加入少量红色水,深约1cm。 (3)将玻璃杯倒置在水中,罩住蜡烛(图a)。等水被压入怀内(图b)。这说明四周空间存在着大气压火焰熄灭时,可看到盘中的强。 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四) 目的演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器材大小试管各一只。 操作 (1)大试管装满水后将空的小试管轻轻放入大试管(约小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如图(a)所示。 (2)两手拿住大小试管,迅速倒置后立即放掉小试管。可观察到大试管里的水慢慢流出,同时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行上升,如图(b)所示。 说明:小试管受三个力大气压作用于小试管底部的力F ,液体对小试管 1 以及小试管自身的重力G。其合力为: 底部力F 2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气球爆破试验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改进原因: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大气压强这节课的重要实验,老师们常做的试验是有一个覆杯实验,其目的是想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此实验有两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学认为是水把硬纸片弄湿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证明是大气压的原因;第二,硬纸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来。为此,我做了如下创新:用一个在常温大气压下鼓起的小气球,然后借鉴第二章声现象中讲到的真空铃试验,利用该装置可以建立一个局部的真空环境,然后通过气球被变化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由于大气压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气球爆炸试验,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实验器材:小气球(气球不可过大,不然气球可能不会胀破,气球最好带有颜色,如红色、蓝色等)、钟罩、抽气机(两用气筒),导管,凡士林。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 1、在常温下给有颜色的小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让气球膨胀。 2、将鼓起的小气球放入钟罩中(钟罩凡士林密封好),用胶管连接钟罩(或两用气筒)通气口,然后打开钟罩的开关,让学生对钟罩内空气进行抽取。 3、观察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 4、可以看到小气球逐渐变大,当抽气机工作一定时间后可以看到气球在钟罩里面爆炸了,由此可以证明我们生活中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创新点: 1、利用气球爆炸: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气球,也有气球在自己嘴中被爆破的经历,而这个试验却能用大自然的力量——压强来使气球自己胀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比较它们爆炸的不同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能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 实验注意事项: 1、试验中如果用到抽气机抽气,试验一定要提醒注意安全操作。 2、气球不能太大,同时吹入气球的空气要适量。吹入太多会导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法 【内容摘要】: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玻璃吸盘法、马德保半球实验法、广口瓶吞鸡蛋法。【关键词】:大气压;物理实验;物理。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没有大气压的感受。把一个东西放在手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重量,知道物体对手有一个压强;挑起一副担子,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压力,知道担子对肩膀有一个压强。人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大气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大气对自己有压力,有压强。人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事物给人的感受。事物给人以感受,人就承认它的存在;事物没有给人以感受,人就不会承认它的存在。学生没有感受到大气给自己的压力,当然,不会承认大气压的存在。正因如此,使得大气压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应该怎样破解这个难点呢?最重要的是要让感受到大气压,视觉上的、味觉上的、触觉上的都可以。下面几个实验成本低,又能较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一、玻璃吸盘法

拿一个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再把它拿起来,说明吸盘与玻璃板是分离的。把吸盘按在玻璃板上,排出吸盘里的空气,再把它拿起来,发现玻璃板也被吸起来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前几次吸盘不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为什么后来吸盘把玻璃板吸起来了?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问题,使学生间接地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把吸盘放在玻璃板上,吸盘内部有空气,空气是流体,在某一个点上的压力是朝着各个方面的,在吸盘的某一个点上,吸盘内和吸盘外所受的压力是一样大的,吸盘的内部和外部所受的压力是一样的。当吸盘内部没有空气的时候,吸盘能够把玻璃板吸起来。说明吸盘受到一个由外指向内的力的作用,把吸盘按在了玻璃板上。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力的存在,吸盘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力的作用,那么二者岂不分离了。这个力是谁?刚才是内外都有空气,吸盘与玻璃板分离,现在是内部没有空气,外部有空气,那么问题肯定是出在空气上。是外部的空气给吸盘一个指向内部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有力的存在,自然就会有压强的存在。空气能够给物体施加力,空气对物体就能够产生压强。 二、称空气 力和压强是一对孪生姊妹,有力的存在,必然有压强的存在。所以,要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只需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就可以了。大气受地球的吸引,有一定的重力。要说明大气有压力,只需要说明大气有重力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只要设法说明空气有重量就可以了。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巧用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班级:12物教姓名:韩曼莉 摘要: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也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 关键词:大气压强压力 【实验一】覆杯实验 实验器材: 玻璃杯硬纸片水 实验操作: 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再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 实验原理: 水对纸片和杯壁都有压强,外大气压对纸片也有力的作用,外大气压大于水对制片的压强。 【实验二】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器材: 马德堡半球抽气机橡皮管 实验操作: 将两个马德堡半球合上,通过橡皮管使用抽气机抽取球内空气。让两位学生用力拉,试图将两个半球分开。被抽取的空气越多,所需拉开两个半球的力越大。实验原理: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球内气压小于外气压,所以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 【实验三】易拉罐实验 实验器材: 易拉罐酒精灯橡皮泥水喷水器 实验操作:

向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出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熄灭并移走酒精灯,用喷水器向罐身喷水让易拉罐冷却,可观察到易拉罐被压瘪, 并发出剧烈的响声。 实验原理:加热过程中,罐中气体被排出,气体分子减少。冷却时,气体遇冷,体积减小,罐内压强小于外气压 【实验四】小孔流水 实验器材: 饮料瓶针水 实验操作: 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 实验原理: 拧开瓶盖时,内外大气压强相等,水由于自重从小孔流出;拧紧瓶盖时水对瓶盖和瓶壁都有压强,外大气压对瓶子也有力的作用,外大气压大于水对瓶子的压强。所以没有水从小孔流出 【实验五】烧瓶吞气球实验 实验器材: 烧瓶气球酒精灯水 实验操作: 烧瓶中倒入少量水并加热至沸腾,再瓶口套上气球再加热一会儿,气球慢慢变大,当水烧干后,熄灭酒精灯,随着烧瓶内的蒸气慢慢冷却,气球被吸入烧瓶中,并装满烧瓶。 实验原理: 加热过程中,罐中气体被排出,气体分子减少。冷却时,气体遇冷,体积减小,烧瓶内压强小于外气压气球被吸入烧瓶中 鉴于实验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实验应当尽量简洁,易操作,效果明显,确保实验的成功。趣味性的小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把抽象的概念形象的传输给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相结合,使得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怀化市芷江县罗旧中学王小荣摘要: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强的存在令同学们 怀疑。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P39页教材中介绍了塑料吸盘,覆杯 实验(用塑料管代替玻璃杯)及用吸管吸饮料等实验,这些实验能从 不同的角度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更便易的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我用废旧饮料瓶自制教具做了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实验。 关键词:大气压强废旧饮料瓶物理小实验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但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动手欲,都希望自己能动手多做一些实验。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性,让他们都积极参加到物理实验的活动中来。新教材中的“小制作、小实验”有很多很多,而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基本上可以用我们身边废旧的物品来完成,用我们身边废旧物品来做实验,不但拉近了物理学与学生活的距离,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其二,由于这些物品本身就不是物理实验的仪器,用我们身边废旧物品做实验,这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创新。下面就介绍几个用废旧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例子吧。 演示实验一:将热水倒入一个质地较软的空饮料瓶中(多半瓶),过一会把热水倒出,旋紧盖子,再把它放入盛有凉水的水槽中,一会儿看到瓶子被压瘪。(注:质地较软的空饮料瓶易形变,可选娃哈哈纯净

水瓶等。) 演示实验二:将热水倒入一个瓶壁稍厚的空饮料瓶中(多半瓶),过一会把热水倒出,迅速把气球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过一会儿,气球被吸进瓶内并且被吹大了。(注:瓶壁稍厚的空饮料瓶可防止大气压将瓶子压扁而气球吸不进去,可选用娃哈哈激活饮料瓶等。)演示实验三: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乒乓球也不会下落,此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现象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比用任何语言描述效果都要好。(注:该实验可作为覆杯实验的该进,乒乓球和饮料瓶取材方便而且可重复利用,同时也便于作为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饮料瓶瓶口较大时实验更容易成功,可选用演示实验二的饮料瓶。)演示实验四: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演示实验五:(先在旁边放一个下端扎有小孔且装满水的饮料瓶,打开瓶盖瓶中水不断往外喷出,可将实验四的饮料瓶再利用)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用针烫孔时,针加热的时间应稍长些,针的温度越高则

九年级物理: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巧用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促进探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文介绍几例巧用废弃饮料瓶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 一、大气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气体,大气压的存在令同学们怀疑,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是最好的办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如下实验,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到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继续迅速把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这说明是大气压作用形成的这一现象。 二、另取一空饮料瓶灌满水后拧紧平盖,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一钢针。轻轻的在饮料瓶下部侧壁烫一细孔(注意烫孔时不要用力挤按饮料瓶)。当扎完小孔后会发现并没有水流出,在第一个孔的相同高度处,任意位置再烫一个细孔后发现依然没有水流出来。这是由于大气

压的作用的结果,并且证明了大气压是各个方向都存在的,与液体压强特点形成对比。之后在前两个细孔的上方再烫一细孔后,发现下面的细孔向外流水,而上面的细孔不向外流水,并且有空气从此处进入饮料瓶内上方。如果拧开饮料瓶的瓶盖会发现三孔都会流水。且小孔位置越*近瓶底,水柱喷的越远。又把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前后知识的结构体系。 三、再取一饮料瓶灌满水并拧紧瓶盖后,把它倒置在盛有足够多水的玻璃水槽中,在水中把瓶盖拧下来,抓住瓶子向上提,但不露出水面发现瓶里的水并不落回水槽中。(可以换更高的饮料瓶做“对比实验”,为托里拆利实验的引入打好基础。)还可以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在瓶底打孔,立刻发现瓶里的水流回水槽中。原因是瓶子内、外均有大气压相互抵消,水柱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水槽,这里又形成以前所学过的连通器。 四、还可以选用易拉罐,拉盖不要全部拉开,开口尽量小一些。倒净饮料后用电吹风对罐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把拉口处用橡皮泥封好,确保不漏气。再用冷水浇在易拉罐上,一会听到易拉罐被压变形的声音,同时看到易拉罐上有的地方被压瘪。说明气体热胀冷缩、也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总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物品可为教学服务,争取做到不被实验室中的器材所限制。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利用身边的物品做更多生动简单的小实验为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