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优质严制)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优质严制)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优质严制)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优质严制)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使用说明书编号:04B021—SM

编制:

审核:

川润集团

目录

1.简介 (1)

2.主要性能参数 (1)

3.使用环境条件 (1)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

5.安装、调试和操作规程 (3)

6.维护和安全技术 (5)

7.稀油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

附图1:稀油站系统图 (10)

附图2:稀油站外形尺寸图 (11)

1.简介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一下简称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石化和电力等机械设备的稀油润滑系统中,向减速机和电机轴承等(一下简称主机)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稀油站主要由油箱、油泵、油滤器、油冷却器、管道、阀门、仪表盘和电控柜等组成。工作介质为N22~N460极压工业齿轮或其他机械润滑油。

2.主要性能参数表1:

表1

油站规格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工作压力MPa 0.2~0.4 供油温度℃38~42 过滤精度mm 0.12

公称流量1/min 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油箱有效面积0.15 0.63 1.0 1.6 2.0 2.5 2.8 3.5 5.0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海拔高度≤1000米;

3.2 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的环境; 3.3 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90%(25℃时); 3.4 供电电源50HZ 、380V/220V ,波动≤±10%;

3.5 冷却水温度≤28℃、压力0.2~0.3MPa ,冷却器进油温度≤50℃。(是否需要连锁停止稀油站电机?)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4.1 油站的工作原理:稀油站工作时,油液由工作油泵从邮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片式网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站的最高作压力为0.4MPa ,最低工作压力为0.2MPa, 根据

m 3

电机功率Kw

0.55

1.1

2.2 4.0 5.5 7.5 11

15

18.5 过滤面积m ㎡ 0.05 0.13 0.19 0.4 0.4 0.52 0.83 0.83 1.31 换热面积m ㎡ 0.6 4 5 7 12 16 20 28 50 冷却水耗量m 3 /h

0.36 0.6

1 1.5

2.4

3.0 3.8

4.8 6.0 7.5 9.6 12

15 17.4

19 21

24 30

38 48

电加 热器功率Kw

2 12

12

12

18

24

24

36

48

稀油润滑站技术说明

一、使用条件 本产品适用于装有动静压轴承的磨机、轧钢机、电机等大型设 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其工作介质为N22~N320(相当于I SO VG22~VG320)的各种工业润滑油。 根据动静压润滑工作原理,在启动、低速和停车时用高压系统, 正常运行时用低压系统,以保证大型机械在各种不同转速运行 下均能获得可靠的润滑以延长主机寿命。 稀油站的高压部分压力为31.5MPa,流量为2.5L/min,低压部 分压力为0.4MPa;流量为16~125L/min,稀油站具有过滤、 冷却、加热等装置和联锁、报警、自控等功能。 该产品的性能参数及尺寸应符合表和图中的规定;装置由油站、 仪表盘、电控柜(可用PLC控制)成套组成。 二、型号标注方法 如采用A系列,高压流量为2.5L/min;高压压力为31.5MPa,低压供油压力为0.4MPa;而低压供油量为40L/min的高(低)压稀油站,采用PLC控制的则按如下方法标注:GXYZ-A2.5/40.P 三、结构特点

图2-1-1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外形图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外形尺寸 型号DN1 DN2 DN3 DN4 L B H L1 L2 L3 L4 L5 GXYZ-A2.5/16 25 10 50 25 1250 1000 1000 1490 925 185 18 140

GXYZ-A2.5/25 GXYZ-A2.5/40 32 10 65 32 1400 1200 1050 1620 720 200 20 120 GXYZ-A2.5/63 型号L6 L7 B1 B2 B3 H1 H2 H3 H4 H5 H6 H7 GXYZ-A2.5/16 100 208 1230 360 420 1500 1132 853 150 350 70 78 GXYZ-A2.5/25 GXYZ-A2.5/40 100 276 1430 400 500 1550 1182 890 200 350 120 110 GXYZ-A2.5/63 五、原理图 图2-1-2 GXYZ 型A 系列稀油站原理图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第四章 稀油润滑系统 设计

第四章润滑系统和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一、概述 随着生产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润滑技术也同样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更新发展,形成了目前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压力供油有足够的供油量,因此可保证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润滑点及时得到润滑,同时将摩擦副产生的摩擦热带走;随着油的流动和循环将摩擦表面的金属磨粒等机械杂质带走并冲洗干净,达到润滑良好、减轻摩擦、降低磨损和减少易损件的消耗、减少功率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1、润滑系统控制 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安装了各种润滑设备及装置,各种控制装置和仪表,以调节和控制润滑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温度、杂质滤清等,使设备润滑更为合理。为了使整个系统的工作安全可靠,应有以下的自动控制和信号装置。 1).主机启动控制 在主机启动前必须先开动润滑油泵,向主机供油。当油压正常后才能启动主机。一般常采用在压油管路上安装油压继电器,控制主机操作的电气回路。 2).自动启动油泵 在润滑系统中,如果系统油压下降到低于工作压力(0.05MPa),这时备用油泵启动,并在启动的同时发出示警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3).强迫停止主机运行 当备用油泵启动后,如果系统油压仍继续下降(低于工作压力)(0.08~1.2MPa)、则油泵自动停止运行并发出信号;强迫主机也停止运行,同时发出事故警报信号,红灯亮、电笛鸣。 4).高压信号 当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正常的工作压力0.05MPa时,就要发出高压信号,绿灯亮、电笛鸣。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并消除故障。启动备用油泵、强迫主机停转等,常采用电接触压力计及压力继电器来进行控制。

GDRD类高低压稀油润滑设备说明书

1 概述及用途 GDRD类高低压稀油润滑设备是指一套设备中具有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两部分,并且二者公用一个油箱,使用同一种介质;同时,高压部分具有一台或多台泵装置,低压部分与重型机械行业JB/ZQ/T4147-91标准规定的XYZ系列(电加热)稀油润滑装置具有相同系统原理图和功能的一类稀油润滑设备的总称,不论其结构型式如何,它们都符合本使用说明书。 GDRD类高低压稀油润滑设备是循环供送稀油润滑介质的设备。该设备低压部分将介质供送到设备的润滑点(具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对润滑点进行润滑和冷却后,返回到该设备的油箱;该设备高压部分将介质供送到设备静压或动静压轴承,对轴承进行托起、润滑和冷却后,返回到该设备的油箱;返回到油箱的介质,将参与系统的下一个循环。设备主要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石化等成套机械设备中,同时,也适用于其它具有类似工况的机械设备。 2 技术参数 2.1 基本条件 GDRD稀油润滑设备,当低压部分使用齿轮泵时,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220,当使用螺杆泵时,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680,甚至更大;高压部分一般使用柱塞泵,当吸油口由低压供油时,介质同低压,当为自吸油时,工作介质粘度不超过N150.冷却水温度应不超过30℃,冷却水压力0.2-0.4Mpa,冷却器冷却能力是当进油温度为50℃时,润滑油的温降不小于8℃(当油品粘度大于N460时,冷却器的冷却面积要比标准选的大)。 2.2 技术参数 2.2.1低压部分 3、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3.1 设备组成 GDRSD类稀油润滑设备低压部分主要由油箱、电加热器、两台定量油泵装置、双筒过滤

器、油冷却器、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功能性阀门(单向阀、安全阀、开关阀门)及管道、控制元件(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液位控制器)、显示仪表(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电控柜(高低压公用)等组成;高压部分主要由一台或多台泵装置、功能性阀门(单向阀、安全阀、开关阀门)及管道、压力控制器、压力表等组成,某些系统还带有吸口过滤器。 3.2工作原理 3.2.1低压部分 工作时,一台定量泵(另一台备用)从油箱吸入油液,吸入的油液由定量泵进行增压后,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一侧工作一侧备用)、油冷却器、功能性阀门和管道被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液对润滑点进行润滑和冷却后,沿着系统的回油总管进入油箱,油液在油箱内经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过滤后进行下一次循环。 3.2.2高压部分 工作时,一台泵或多台泵(多台泵系统中,一般有一台泵备用)从油箱或从压管路吸入油液,吸入的油液由泵进行增压后,经单向阀、功能性阀门和管道被送到设备的静压或动压轴承的油窝,托起回转体并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后,沿着系统的回油总管进入油箱,油液在油箱内经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过滤后进行下一次循环。 3.3元件功能 3.3.1油箱 油箱主要功能是蓄油,还兼作散热和沉淀油液中的杂质。 3.3.2加热器 加热器的功能是对油箱中的油液进行加热,当油箱中的油液温度低于下限设定值时,电加热器自动进行加热,当油箱中油液的温度达到正常设定值时,加热器自动停止。 3.3.3油泵装置 3.3.3.1低压油泵装置 设备具有两台低压油泵装置(互为备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当系统压力低于下限设定值是,备用油泵自动投入工作,当达到正常设定值时,备用泵自动停止。 3.3.3.2高压油泵装置 设备具有一台或多台高压油泵装置,当低压系统压力达到正常值时,高压泵方可投入工作;当系统压力低于下限设定值时,对无备用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对有备用系统,备用油泵自动投入工作,当达到正常设定值时,备用泵自动停止。 3.3.4双管过滤器 双管过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互为备用)和一个手动切换阀,一组滤芯工作时,另一组滤芯备用。当工作滤芯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压差控制器动作发出报警信号,手动切换使备用滤芯工作,原工作滤芯可以拆卸进行清洗。 3.3.5油冷却器 油冷却器的功能是对油进行冷却,当出油口温高于上限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工人调整冷却水路阀门开口度,对油液进行冷却。 3.3.6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 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装在油箱回油腔,主要功能是对从润滑点返回的油液中的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杂质进行过滤。 3.3.7(低压、高压)安全阀 安全阀的功能是保证低压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其设定值,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安全阀打开,部分或全部油液经过该阀流回油箱。 3.3.8仪表

稀油站工作原理

稀油站的巡检说明书 工作原理: 在主机启动前,先启动低压泵,当低压供油压力正常后,启动吸联于低压管道上的高压油泵,高压由经过高压单向阀送往静压轴承,当高压达到一定压力(6-10MPa)时使主轴浮起,在轴承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主机可启动,主机转动正常后(10分钟)可停止高压油泵,但低压油泵必须正常供油。低压油泵从油箱中吸油后经过单向阀、双筒网片式过滤器、冷却器流往静压轴承,维持主机正常运行。主机正常工作时,低压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若供油压力低于0、2MPA时启动备用泵,达到正常压力后停止,当供油压力小于0、1MPA、主机跳停。 结构及作用: 2台低压泵:作为设备润滑的动力源,将润滑油送到润滑点,同时可为高压泵供油; 2台高压泵(其她油站没):用高压泵将油的压力打到6-10MPa,将磨机托起,使磨机滑履面与滑履瓦之间形成油膜,减小摩擦,保护滑履瓦; 单向阀:防止润滑油回流或从另一台泵倒流; 安全阀:防止管道堵塞等造成油压超高,导致泵体损坏,安全阀可调节大小; 网片式过滤器:位于供油端,过滤油品中的杂物,避免因润滑油

受污染降低润滑效果或损坏设备(弊端就是造成油路压差增大,过滤效果越好阻力越大); 磁性过滤器、过滤网:位于回油管,有磁性过滤与过滤网组成,主要就是收集油品带回的金属屑与杂物; 冷却器:由于润滑油在润滑设备的同时也冷却了设备,带出大量的热,需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否则润滑油的粘度下降或变质; 油管:送油 油箱:存油的地方 仪表:对油站的温度、压力、油位进行监控 加热器:当环境温度偏低时,润滑油的粘度发生变化,达不到设备润滑要求,这就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加热; 控制箱:油站通过控制箱来开关油站,同时通过仪表数据传输给PLC对油站的油压、油温油位等进行连锁保护; 阀门:根据不同设备的润滑要求不同,通过阀门来调节油量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满足设备的润滑,阀门分进过滤器阀门(排油用)、短路阀(油不经冷却器)、进冷却器阀、出冷却器阀、溢流阀(直接回油箱阀)、供各润滑点的阀门等。 巡检要求与注意事项: 供油压力:0、3~0、4MPa 供油泵出口压力:<0、8MPa

常用润滑油粘度和质量分类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齿轮油粘度等级分类 SAE 齿轮油粘度分类(SAE J306-1991) SAE 粘度达150 000mPa·s时的温度,℃100℃运动粘度,mm2/s 粘度等级最高值最小值最大值 70W -55 4.1 - 75W -40 4.1 - 80W -26 7.0 - 85W -12 11.0 - 90 - 13.5 <24.0 140 - 24.0 <41.0 250 - 41.0 - 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动机油质量等级(SAE J183) 汽油发动机润滑油 SA 用于老式、缓和条件下 的发动机 纯矿物油,不含添加剂。 SB 用于低负荷汽油机 (1930年) 第一个含添加剂的机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防 腐能力。 SC 用于1964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D 用于1968年机型具有抗高、低温沉积物、抗腐、防锈和防腐能力。 SE 用于1972年机型更好地防止高温氧化和高温沉积物,以及防腐和防锈能力。 SF 用于1980年机型性能较SE为佳,同时改进了抗磨性。 SG 用于1989年机型抑制发动机沉积、机油氧化,减少发动机磨损,降低低温油泥的生成。 SH 用于1993年机型测试通过程序较SG严格,挥发性低,过滤性更佳。 SJ 用于1996年机型在SH的基础上增加台架测试和模拟试验,并改善挥发性。

EC 节能型。 柴油发动机润滑油 CA 用于轻负荷机型 与高质量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 CB 用于中负荷1949年机型 与质量较差的燃料一并使用,具有防腐、减少沉积物功能。 CC 用于中负荷1961年机型 用于轻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防止高温或低温沉积,防止锈蚀和腐蚀。 CD 用于重负荷1955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的涡轮增压柴油机,有效减小磨损及防止沉积物生成。 CD-Ⅱ 用于重负荷(二冲程)1985年机型 用于二冲程发动机,有效控制磨损和沉积物。 CE 用于重负荷1983年机型 用于高速、高负荷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CF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各类发动机,尤其是间接喷油柴油发动机。 CF-2 (二冲程)1994年机型 用于重负荷 适用于重负荷二冲程发动机。有效防止磨损、粘环及沉积物生成。 CF-4 用于1990年机型 适用于公路重型卡车发动机和工程机械发动机,有效降低油耗及沉积物的生成。 CG-4 用于1994年机型 适用于重负荷公路卡车发动机及工地设备发动机(仅用于低硫柴油)。 美国石油学会(API)车用齿轮油质量等级 API GL-1 此类油指定用于低齿面压力及低滑动速度的温和情况下使用的汽车螺旋伞齿轮、涡轮后桥及一些手动传动箱的润滑。在这个情况下可以使用纯矿物油,而且表现令人满意。抗氧剂、防锈剂、消泡剂及降凝剂可以用作改进其性能,可是摩擦改进剂及极压添加剂则不适宜使用。 API GL-2 此类油指定用于API GL-1润滑剂所不能应付的负荷、温度及滑动速度下运作的车用涡轮后轿的润滑。

常用润滑脂润滑方法和装置

常用润滑脂润滑方法和装置 1.脂杯润滑 脂杯润滑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的干油润滑方法。可以根据润滑点不同结构、不同部位、不同工作特点,采用适应的脂杯固定在设备润滑点上,达到提供润滑的目的。 图1 为带阀的润滑脂杯,用于压力不高而分散间歇供脂的地方。这种脂杯的结构不能达到均匀可靠地供脂,仅在旋转杯盖时,才能间歇地送脂。当机械正常运转时,每隔4小时将脂杯盖回转1/4小时将脂杯盖回转1/4转即可。这种脂杯应用在滚动轴承上时,其速度不应超过4m/s。 图1 图2 图2为连续压注的脂杯,利用弹簧4压在装有油封或塑料碗6的活塞上挤出润滑脂供给摩擦副。如活塞已落到最下的位置,就表明脂已用完,等待补充。如果停止供脂,可利用手柄1拉出活塞并略加回转,可将活塞锁在顶部。当补充脂时,须从脂杯座上旋下套筒5。这种脂杯的缺点是加脂麻烦。

图3 所示的脂杯则消除了上述脂杯的缺点,它可以用脂枪通过压注杯3来补充脂,用螺钉1固定活塞,就可以切断脂的供应。开缝式油门4可以调节供脂量,所以当活塞处于下部位置时,弹簧力虽为最小,也能保证充分供脂。 图4为安装在旋转部件上(例如带轮)的脂杯,当部件放置时,活塞受离心力作用而上升,润滑脂即随通过空心杆挤出送到润滑点。当部件停止转动时,亦停止供应润滑脂。 图3 图4 2.脂枪润滑 脂枪实际是一种储脂筒。它能将脂通过润滑点上的脂嘴挤到摩擦副上,其注油嘴要与每个润滑点上脂嘴相匹配。手动脂枪不需要外在能源。如果脂枪需要外加压力,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如需在很多润滑点上有规律地加脂时,脂枪的缸筒则需不断进行补给润滑脂。 手动操纵的压力脂枪有螺旋式、压相式和手推式数种。图5为常用的压杆式脂枪简图和与之相匹配的注油嘴。图6为手推式脂枪简图。螺旋式脂枪如图7所示,是利用枪筒壁和手柄活塞螺纹的转动使活塞落下而供脂。这种脂枪以一定的周期补充消耗的润滑脂,其作用较手填充更为有效。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润滑方式及选择的原则

润滑方式及选择的原则 1、润滑方法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常用的方法(1)、油润滑一般用于对摩擦面有液体摩擦的部位,以及要求冷却、需要清洗摩擦表面的。油润滑时,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油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方法。它又分为滴油润滑、油环润滑、飞溅润滑和压力循环润滑几类。(2)、脂润滑只能间歇供应润滑脂。脂润滑的作用使减少摩擦并防止摩擦表面腐蚀,还能防止进入杂物,转速低,不经常工作的摩擦面常采用脂润滑。 2、选择润滑介质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润滑介质的性能好坏;(2)、负荷特性和大小;(3)、工作的温度高低;(4)、运动速度的大小;(5)、工作环境的温度;(6)、摩擦副的结构特点和润滑方式。7、3滑动刀台的润滑在机架两端的滑道长期做上下垂直方向运动的铜导板和刚衬板,很容易磨损,滑道也非常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润滑可以降低摩擦损失。考虑到滑道够储存润滑油,所以采用润滑脂润滑,也可以用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剂进行润滑。7、4减速器的润滑传动零件和轴承在减速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都需要合理的润滑,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冷却和散热的作用。减速器通常采用油池润滑,将齿轮或者其辅助零件浸泡在油池的润滑油中,当减速器转起来时,可以使润滑油带到啮合处,并将润滑油甩到箱壁上进行散热,一部分油便会落入箱

内的油池中。当浸油齿轮的圆周速度v﹥2m/s时,通常采用油润滑,因为齿轮能将油飞溅到箱壁上;当油池齿轮的圆周速度时,要用脂润滑,由于齿轮不能有效的把油飞溅到箱壁,同时需要设有挡油盘。可以避免溅起来的稀油飞溅到减速器轴承腔内。7、5万向联轴器的润滑工作条件复杂的万向联轴器,承受着较大的扭转载荷,为降低字轴万向联轴器的轴颈处设置的滚动元件的滚针轴承的摩擦损失,用稀油润滑,从与轴颈成的进油口注入稀油,然后从轴颈端部设有油槽再流到轴承的表面,达到润滑要求。但是要合理设置密封环节。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出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描画了中国制造未来10年由大变强的清晰路线图,全面吹响了迈向“制造强国”的冲锋号角。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南充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南充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南充市处在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由于处在充国南部

得名;管辖3个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西充县、营山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代管1个县级市(阆中市);户籍人口7525838人;幅员面积12479.96k㎡。南充历史悠久,源自汉高祖公元前202年设立的安汉,至今建成2200多年。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解放初期为川北行署区的驻地。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南充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中国“绸都”、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属百万人口大城市,四川省东北城市群的双核之一、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截止2016年,南充GDP总量达1651.40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61.31亿元,南充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民风淳朴,民俗优雅,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辉。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南充某工业园建设。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低压稀油站 技 术 要 求

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 型号:GXYZ-63BF 公称流量:63L/min 公称压力:0.6MPa 过滤面积:0.4m2 换热面积:12m2 进水温度:30℃ 进水压力:0.3MPa 冷却水耗量:9m3/h 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 过滤精度:0.05mm 供油温度:≤42℃ 站内油箱容积:1600L 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 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5.5kW×2 380V 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31.5MPa 油压调节范围:3.5-14MPa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 油压调节范围:0.1-0.4MPa 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 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 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

二、供货范围: 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 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0.4Mpa,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0.4Mpa,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为保证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稳定,防止因供油压力过高,使润滑点处产生润滑油外漏现象。在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口设计安装了压力调节阀,其主要作用为:可根据各润滑点对供油压力的需要,设定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压力,一般供油压力为0.15-0.25Mpa。 2、采用双油泵设计:稀油站安装了两台油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可相互转换成互为备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油泵运行,发生故障油压下降,备用油泵自动启动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连续供送润滑油。润滑油系统在运行中因故障油压下降达到0.12MPa时,备用油泵自动启动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此时需人工检查设备状态,无问题后手动停止泵用泵,否则需对设备进行检修。如备用油泵启动运行后,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达到0.08MPa时,发出低压报警信号,提示主控室采取措施,对整套润滑系统进行检修。 3、采用双筒过滤器:过滤器有两个过滤筒,一个过滤筒工作,另一个过滤筒备用。当工作筒由于杂质的沉积压差达到0.15MPa时,压力变送器发出报警信号,即可转动换向阀换向,使备用工作筒投入工作,即可取出滤芯进行清洗和更换滤芯。

稀油站图纸

目录 一、用途 二、规格和性能 三、工作原理 四、电气操纵系统 五、安装调试和试运转 六、操作规程 七、维修和安全事项 八、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九、搬运及贮藏 十、开箱检查 附: 系统图 电气原理图 接线端子图 外形图

一、用途 XYZ—63G型稀油润滑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等机械设备的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向减速器齿轮、主电机轴承等磨擦部位供送润滑油。 该油站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320的工业润滑油。本油站通常是安装在主机附近的地下油库或地坑内。 二、规格和性能 三、工作原理 本油站由油箱、油泵装置、双筒网式过滤器和磁性过滤网装置、压差发讯器、压差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油冷却器以及电器仪表控制装置、管道、阀门和附件高位油箱等组成。 工作时,油液由齿轮油泵从油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式油滤器、油冷却器、进入直通单向阀,共分两路,一路向主机供油,另一路进入高位油箱。油站的最高工作压力为0.4Mpa,最低工作压力为0.1Mpa。根据润滑点的需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 本油站的结构有以下特点: (1)设有备用油泵 本油站有两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油站工作中,当系统压力低于压力变送器二次仪表的设定值时,备用油泵即自动启动进行工作,从而确保主机的润滑需求。 (2)双筒网式油滤器设置在油冷却器之前 润滑油在油滤器中的通过能力与其粘度有关。油的温度高则粘度低,通过能力好,过滤效果也较好。所以先过滤后冷却是相当有利的。 (3)采用双筒网式油滤器 双筒网式油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一组滤芯工作,一组滤芯备用。当油压压差超过0.05MPa时,压差发讯器发出信号,人工开启转换阀使备用滤芯工作,即可不停机取出原

常用润滑油润滑方法和装置

常用润滑油润滑方法和装置 由操作工使用油壶或油枪向润滑点的油孔,油嘴及油杯加油称为手工给油润滑,主要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滑动面、开式齿轮、链条以及其他单个摩擦副。加油量依靠工人感觉与经验加以控制。 2.滴油润滑 滴油润滑主要使用油杯向润滑点供油。常用的油杯有:针阀式注油杯、压力作用滴油油杯等。油杯多用铝或铝合金等轻金属制成骨架,杯壁的检查孔多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造,以便观察其内部油位。 1)针阀式注油杯 这种注油杯的滴油量受针阀的控制,油杯中油位的高低可直接影响通过针阀环形间隙的滴油量。 2)压力作用滴油油杯 这种油杯的底面有一个针阀,其阀杆通过油杯上的操作缸伸出外部连接调节螺母。阀的起闭由压缩机的排气通过弹簧压着的活塞加以控制,并可用阀杆上的螺母来调节油杯的滴油量。 3)跳针式润滑油杯 这种润滑油杯一般直接装在摩擦副上,通过摩擦副轻微的垂直振动产生泵送的作用,使油洞着跳针下降而润滑摩擦副。 4)热膨胀油杯 这种油杯由摩擦副的温度变化来控制。摩擦副中的温度变化通过油杯的金属 管传到油杯的上腔使其中的空气膨胀或收缩。当空气膨胀时,油杯上面空腔内的气

压增大,强迫少量润滑油流出油杯送入摩擦副;而在空气收缩时,油流即停止,如是连续不断地动作。这种油杯在某些要求先加油然后起动摩擦副上不能应用。 5)连续压注油杯 这种连续压注油杯由于其下面储油器能保持着不变的油压,所以能保证自动均匀的供油。 6)均匀滴油油杯 润滑油从上面储油器经过连在浮飘上的阀,补充到下面的储油器,送往摩擦副的油量靠针阀来调节。 7)活塞式滴油油杯 它的滴油量可通过杯上的杠杆机构来调节。 3.油绳和油垫润滑 油绳和油垫润滑方法是将油绳、毡垫等浸在润滑油中,应用虹吸管和毛细管作用吸油。所使用油的粘度应低些。油绳和油垫等具有一定过滤作用,可保持油的清洁。 油垫润滑一般应用于加油有困难或不易接近的轴承,但所润滑的表面的速度不宜过高。油垫从专用的储油槽中吸进润滑油经供给与它相接触的轴颈。油垫主要应用粗毛毡制造,使用时应定期清洗并加以烘干,然后重新装配使用。 4.油环或油链润滑 油环或油链润滑只能用于水平安装的轴,在轴上挂一油环,环的下部浸在油池内,利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把油环带着旋转,将润滑油带到轴颈上,再在轴颈的表面流散到各润滑点。需要注意转轴应无冲击振动,转速不易过高。 5.油浴和飞溅润滑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之欧阳学文创作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欧阳学文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供油点多、面广,适应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上多设备的润滑要求; 2)压力供油,供油量充足; 3)采用各种自动测控元件和系统,可保证供油的连续性,工作可靠; 4)循环供油润滑,可将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润滑效果; 5)通过循环过滤将摩擦副上的机械杂质去除,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润滑操作方便,减轻润滑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标准化和系列化(JB/ZQ4586—86)。图8—1为该系列中、小型典型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结构图。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表示方法为:XHZ—(A) XHZ表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系统公称流量; 有字母“A”表示系统设有压力筒。 表8—1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应用:根据所润滑设备各项力能参数,计算出所需润滑油的流量,然后从表4—1中选择适当型号的标准润滑系统. 当主机设备有特殊要求,标准润滑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单独设计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二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和工作原理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油箱,油泵,过滤系统、冷却器,给油器、各种控制阀、测量仪器仪表、控制器等元件. 一、主要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1)油箱 储存润滑油; 杂质沉淀,油水分离; 消除泡沫、冷却、加热;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实现功能; 结构:滤网;隔板.防尘密封、人孔、泄油口。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安装泵和一些阀类元件。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的设备,为了保证润滑油中机械杂质充分地沉淀,油水充分地分离,可采用两个油箱交替使用的方法。 2)油泵 动力元件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0.3~0.6 MPa低压范围。 动压润滑系统和静压润滑系统:工作压力,中压或高压.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要点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使用说明书编号:04B021—SM 编制: 审核: 川润集团

目录 1.简介 (1) 2.主要性能参数 (1) 3.使用环境条件 (1)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 5.安装、调试和操作规程 (3) 6.维护和安全技术 (5) 7.稀油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 附图1:稀油站系统图 (10) 附图2:稀油站外形尺寸图 (11)

1.简介 XRZ系列稀油润滑装置(一下简称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建材、石化和电力等机械设备的稀油润滑系统中,向减速机和电机轴承等(一下简称主机)摩擦部位供送润滑油。稀油站主要由油箱、油泵、油滤器、油冷却器、管道、阀门、仪表盘和电控柜等组成。工作介质为N22~N460极压工业齿轮或其他机械润滑油。 2.主要性能参数表1: 表1 油站规格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工作压力MPa 0.2~0.4 供油温度℃38~42 过滤精度mm 0.12 公称流量1/min 6 10 16 25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290 315 350 400 500 630 800 油箱有效面积 m3 0.15 0.63 1.0 1.6 2.0 2.5 2.8 3.5 5.0 电机功率Kw 0.55 1.1 2.2 4.0 5.5 7.5 11 15 18.5

3. 使用环境条件 3.1 海拔高度≤1000米; 3.2 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的环境; 3.3 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90%(25℃时); 3.4 供电电源50HZ 、380V/220V ,波动≤±10%; 3.5 冷却水温度≤28℃、压力0.2~0.3MPa ,冷却器进油温度≤50℃。(是否需要连锁停止稀油站电机?) 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4.1 油站的工作原理:稀油站工作时,油液由工作油泵从邮箱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片式网滤器、列管式油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站的最高作压力为0.4MPa ,最低工作压力为0.2MPa, 根据润滑点的要求,通过调节安全阀确定使用压力。当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及流回邮箱。 4.2 稀油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过滤面积m ㎡ 0.05 0.13 0.19 0.4 0.4 0.52 0.83 0.83 1.31 换热面积m ㎡ 0.6 4 5 7 12 16 20 28 50 冷却水耗量m 3 /h 0.36 0.6 1 1.5 2.4 3.0 3.8 4.8 6.0 7.5 9.6 12 15 17.4 19 21 24 30 38 48 电加 热器功率Kw 2 12 12 12 18 24 24 36 48

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高低压稀油站 技 术 要 求

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 型号:GXYZ-63BF 公称流量:63L/min 公称压力: 过滤面积: 换热面积:12m2 进水温度:30℃ 进水压力: 冷却水耗量:9m3/h 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 过滤精度: 供油温度:≤42℃ 站内油箱容积:1600L 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 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2 380V 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油压调节范围: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 油压调节范围: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 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 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 二、供货范围: 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 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

Chapter 6 润滑方式与润滑装置

Chapter 6 润滑方式与润滑装置 中国矿业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Outline 常用润滑方法 几种典型零部件的润滑 z 滑动轴承的润滑 润滑方法 z 润滑方法是根据机械设备的工况要求而确定的,并随着机械设备使用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润滑方法的类型很多,有时需要同时采用几种润滑方法,故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润滑方法。通常选择润滑方法时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常用的润滑方法分类及应用

润滑方法润滑装置分类 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其具体要求选择适 当的润滑装置。 润滑装置通常分为:手工给油装置;滴油润滑装置;油绳、油 杯润滑装置;压力循环及强制润滑装置;油浴、飞溅润滑装 润滑装置零部件 组成上述各种润滑装置的零部件有:注油器、油环、油杯、油链、油轮、油垫、油绳、油泵、油箱、油阀、油管、分配器、过滤器、净化器、加热器、冷却器以及监6.1 几种典型零部件的润滑 滑动轴承的润滑 滚动轴承的润滑

z 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的选用通常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计: 3 pv k = DL F p /= 润滑油的选用 z 滑动轴承对润滑油的要求有:适当的粘度;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较好髓抗氧化安定性;较好的油性;对轴承滑动轴承的润滑 润滑脂的选用 z 滑动轴承用的脂,其选择要求是:具有合适的针入度;滴点一般应高于工作温度(20~30) ℃;能适应工作环境滚动轴承的润滑 z 滚动轴承对润滑油的要求是:具有较好的油性;高

z滚动轴承润滑油、脂的选用参考表。z润滑方式选用 滚动轴承的润滑 滚动轴承的润滑 z在选择润滑油牌号时,主要根据所需油的粘度(可用图表 法),然后根据相应的载荷来确定油的牌号。

稀油站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稀油站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一、稀油站结构及组成 稀油站一般分为两大系统,低压供油系统与高压供油系统构成。主要由两台低压齿轮泵、两台高压柱塞泵,双筒网片式过滤器、油冷却器、油箱、阀门以及一些供油管道,加上电气控制柜组成。高低压泵功率一般都就是2、2KW,不过这也不就是固定的,可根据主机工况需要来进行配置。低压供油系统工作压力为0、4 Mpa,高压供油系统压力为31、5Mpa,可通过调节阀门来调整其压力大小。在主机启动、低速或者就是停车时,采用高压系统形成一层静压油膜,并且运行一定的时间待主机运行具有动压油膜后,高压泵才停止供油,低压泵接着继续保持供油,以保证主机运行润滑的需要。 二、工作原理 稀油站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油液由齿轮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网式过滤器、换热器,被直接送到设备润滑点。每台稀油站设有2台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稀油站油泵输出油压为0、4MPa,流量为2.5L/h。润滑油流程:工作油泵一单向阀一过滤器一冷凝器(夏季使用)一压力继电器一主机设备润滑点一返回油箱—油泵。下面谈谈影响稀油站正常工作的几个因素: ①压力 低压最高压力为0、4Mpa,最低压力为0、12Mpa。当压力P<0、12Mpa时,备用泵就会自动投入工作;当供油压力达到0、4Mpa时,备

用泵自动停止工作。若备用泵起动后压力仍低于0、12Mpa时,主机就会发出停车报警信号,这就是一个重故障信号之一,会导致主机跳停。这就是压力低的情况,如若压力过高,P>0、45Mpa时,也会报警,但此时主机不会停车。稀油站刚开起的时候,当低压供油压力大于0、25MPa 时,启动高压泵,高压泵启动十分钟后,高压出口油压达到6MPa时转由压力控制器控制主机启动,当压力达到14MPa时,主机运行速度达到正常运转速度,可停止高压泵工作,由低压供油继续工作,将润滑油运送到各个润滑点。另外有一个压力的因素就是过滤器压差,当过滤器的压差≥0、1MPa时,有报警铃声响但主机不会停,必须由人工手动切换阀更换工作筒。 ②油温 油站在起动前,如果油温低于25oC,则PLC模块会给一个信号给加热器继电器,继电器得电就自动进行加热。当油温达到38oC时,又自动停止电加热器,启动低压泵投入工作。在主机正常运行中,供油出口油温下降至35oC时会再自动开起电加热器,以维持油温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油质的液态性与流动性,以便于油的循环往复。当油温过高时,若达到45o时,出现报警信号但主机也不会停机,这时就需要人工打开泠却器进行冷却。 ③温位 在温箱里面装有一个温位发讯器,也就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油浮子。它就是用来检测并控制油箱里的油位情况,最高与最低油位置可由人工根据需要来设定,控制点采取开点形式,当油浮子处在最高或最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一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供油点多、面广,适应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上多设备的润滑要求; 2)压力供油,供油量充足; 3)采用各种自动测控元件和系统,可保证供油的连续性,工作可靠; 4)循环供油润滑,可将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润滑效果; 5)通过循环过滤将摩擦副上的机械杂质去除,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润滑操作方便,减轻润滑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标准化和系列化(JB/ZQ4586—86)。 图8—1为该系列中、小型典型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结构图。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表示方法为:XHZ— (A)

XHZ表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系统公称流量; 有字母“A”表示系统设有压力筒。 表8—1为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应用:根据所润滑设备各项力能参数,计算出所需润滑油的流量,然后从表4—1中选择适当型号的标准润滑系统. 当主机设备有特殊要求,标准润滑系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单独设计稀油集中润滑系统。 第二节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和工作原理 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元件:油箱,油泵,过滤系统、冷却器,给油器、各种控制阀、测量仪器仪表、控制器等元件.

一、主要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1) 油箱 储存润滑油; 杂质沉淀,油水分离; 消除泡沫、冷却、加热;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实现功能; 结构:滤网;隔板.防尘密封、人孔、泄油口。 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安装泵和一些阀类元件。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的设备,为了保证润滑油中机械杂质充分地沉淀,油水充分地分离,可采用两个油箱交替使用的方法。 2) 油泵 动力元件向系统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润滑油.0.3~0.6 MPa 低压范围。 动压润滑系统和静压润滑系统:工作压力,中压或高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