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第八章利率风险管理

8第八章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免疫工具

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免疫工具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凸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传统上对于利率风险进行管理的方法由于假设条件的限制,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已经大大降低。有鉴于80年代以来利率波动的加剧,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利率风险管理的新方法,特别是对传统持续期模型的改进,产生了许多扩展的持续期模型及免疫策略,但这些研究普遍将重点放在与传统模型的对比上。而本文主要对新提出的持续期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将重点放在新模型之间的优点比较上。 这些新模型包括:Fisher-Weil持续期模型、方向持续期模型、部分持续期模型和近似持续期模型。在对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之后,本文利用我国上海交易所的国债交易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探讨适合中国市场的持续期配比免疫策略。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发展状况,讨论这些模型应用于中国市场时的免疫有效性问题。本文除序言外,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章主要从我国目前由于利率风险管理不当引发的问题入手,以列举实例的方法阐述了债券发行者、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部门因为对利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或管理方法不当而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然后,将重点转向中国国债市场,从国债市场规模、期限结构、投资主体行为以及投资主体的风险意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利率风险管理不仅是迫切的还是相当重要的。本文认为,市场主体若不重视利率风险管理将难以生存。 第二章、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章主要以简介的方式回顾了从传统意义上讲,一些被利率风险管理者普遍应用的风险管理手段,以及这些方式方法的发展演进历程。这其中包括:再定价模型、到期日模型、Macaulay 持续期模型。本章中,笔者将重点放在了Macaulay持续期模型上,细致地总结了Macaulay持续期的三种重要含义。 第三章、利率风险免疫模型研究的新进展。这部分主要以综述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一些关于持续期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新模型包括:Fisher-Weil。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2018版知识讲解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银行账簿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未划入交易账簿的相关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与本行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在法人和并表层面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和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风险治理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制定包括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限额体系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并定期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并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 (二)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建立并实施相关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其与董事会既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一致; (四)审议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报告;

(五)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 (六)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履行其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九条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架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有效实施; (二)建立并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限额、超限额审批流程、风险报告和评估流程等; (三)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体系,明确利率冲击情景和关键模型假设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五)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并确保其具备履行职能所需资源。该部门应独立于业务经营部门(或人员),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在综合考虑银行风险偏好、风险状况、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基础上制定清晰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应基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对其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的影响制定书面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偏好,并及时更新。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管理,确保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与风险偏好一致。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应与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复杂程度、资本充足程度及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必要时应针对业务部门、投资组合和金融工具类别设定子限额。商业银行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一)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设置应基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利率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利率风险系统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和存款利率下限。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利率管理开始实行“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灵活性;赋予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但商业银行长期潜伏的利率风险也逐步显现出来,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央行控制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可以引导其他利率(美国的基准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其他国家主要为再贴现率)。央行的任务主要是制定、调整基准利率,不决定金融市场利率。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期限结构、风险结构自主决定。利率市场化包含以下内涵:市场利率的高低,不是由中央银行来确定,而是通过基准利率的引导,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利率的变化又能改变资金的流向,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的利率定价自主权,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利率市场化使得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丰富了风险管理的工具。挑战主要表现在存贷款利差将缩小,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可能受到负面冲击:利率波动频率、波动幅度扩大,利率风险放大。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造成银行的净收入减少的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第八章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控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一个或多个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率、相关性或其他市场因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投资银行某一头寸或组合发生损失或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掉期、期权及在结算过程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带来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来自交易一方不能对另一方履行合约的可能性。法律风险包括合约潜在的非法性以及对手无权签订合同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而引致损失的风险,包括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失控所产生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证券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地卖出或将某金融工具转手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包括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的风险。 体系风险:体系风险是指:(1)因单个公司倒闭、单个市场或结算系统混乱而在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的情形;(2)引发整个市场周转困难的投资者“信心危机”。体系风险包括单个公司或市场的崩溃触发连片或整个市场崩溃的风险。 风险价值模型(VaR):VaR模型是一个投资组合市场风险的检测工具。VaR模型加入大量的可能影响公司交易组合公允价值(fair value,也即市场价值)的因素,如证券和商品价格、利率、汇率、有关的波动率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值。VaR模型一般考虑线性和非线性价格暴露头寸、利率风险及隐含的线性波动率风险暴露头寸。借助该模型,输入历史风险数据,进行模拟运算,可求出在不同的置信度(比如99%)下的VaR值。对历史数据的模拟运算,需要建立一个假设交易组合值每日变化的分布,该假设以每日观察到的市场重要指标或其他对组合有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化率为基础。据此计算出来的投资银行某一天VaR值与当天该投资银行交易组合的可能损失值相对应。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概述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也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按照来源的不同。其主要形式有: 1、重新定价风险,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头寸到期日(对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同及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对浮动利率而言)而产生的风险。 2、收入曲线风险,是由于收入曲线的斜率和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收益曲线是用来反映银行收益与期限关系的。一般而言,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收益也越大,所以收益曲线呈向上倾斜状。 3、基准风险,即当其他重新定价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而产生的风险。 4、期权性风险(即期权风险),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中的或暗含的各种期权风险。尽管这些风险是银行业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严重的利率风险会给银行的赢利水平和资本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客户应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地应对利率风险,如何管理利率风险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 我国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表现在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不敏感,在发现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后又难以确定合适的管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首先必须对利率风险进行衡量。对利率风险的衡量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利率风险衡量主要是对利率风险的来源、性质、范围做具体分析。只有对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量化,以准确地测算出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银行才能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国际上利率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缺口分析法、估计法和衡量法。三种方法的复杂程度依次增加,相应的成本也增大,金融机构在决定选取何种方法时应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 1、缺口分析法。利率风险缺口是指一段时期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缺口分析是对利率变化导致净利息收入的变化所做的一种粗略的静态估计,通过对增量缺口和累积缺口的分析,银行管理人员可以很快地确定利率风险的头寸,并采取措施来化解相应的风险。缺口分析法包括敏感性缺口分析和久期缺口分析。 2、估计法。随着利率风险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对其管理的需求不断加大,付出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利率风险的衡量由缺口法向估计法转变。估计法主要是指静态模拟法。静态模拟只对一种或几种假定利率场景下的银行当前资产负债表表内、表外的现金流和收入流进行估计,通常这种模拟都限定收益率曲线或平移或扭曲或不同期限利差之间的变化。 3、衡量法。衡量法包括情景压力测试和动态模拟。情景压力测试是指在不同的利率背景下将所有资产负债表项目都盯住市场来衡量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美国财政部储蓄机构监管办公室所推崇的投资组合净值模型法(NPMV);另一种是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所推崇的多情景现金流检验法(MCSFT)。动态模拟衡量法是目前最先进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与静态模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率的变动路径以及银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预期收入建立了更加详细的假定。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对利率风险衡量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起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特点的利率风险控制框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努力将利率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1、制定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监控规程。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是了解银

(完整word版)债券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及管理

债券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及管理 债券是一种典型的利率产品,套用一句“国债利率是国债的灵魂”,可以说利率是债券的灵魂。风险识别的内容就是分析对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债券投资中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市场利率的改变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债券的价格在到期之前都是不确定的。债券价格对利率的变化很敏感,利率变化越大,债券投资者潜在的损失或收益也越大。 投资附息债券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资本增殖,其中利息收入包括息票的利息支付,即债息,以及用临时现金流动(息票支付或本金偿还)进行再投资时所赚取的利息。资本增殖是指到期时债券的面值或到期前卖出的价格高于原始的买进价格的差额。投资零息债券的收益主要来自资本增殖。市场利率的变动决定债券投资总报酬率的高低。利率变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价格效应和再投资效应,或者说是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对一个计划持有某种债券直至到期的投资者来说,到期前那种债券价格的变化与否没有多大关系;然而,对一个在到期前不得不出售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在购买债券后利率的上升,将意味着遭遇一次资本损失。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效应或价格风险。债券主要有两种偿还方式,一种是到期时一次归还本金,如零息票债券,另一种是每年支付一次或两次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如息票式债券。 投资者为了实现购买债券时与所确定的收益相等的收益,就要求在持有债券期间将所获得的现金按等于买入债券时确定的收益的利率进行再投资。若市场利率下降,再投资时的利率低于预期收益率,则投资者所赚得的收益就比购入债券时所确定的收益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再投资效应或再投资风险。 决定利息的利息收入的重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再投资风险程度的是债券的两个特征:偿还期限和票息收入。在给定偿还期和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下,息票利率越高,偿还期限越长,这张债券的总收益就越是依赖于利息的利息收入,以便实现购买时的收益率。换一句话说,偿还期越长,再投资的风险就越大。这一点的含义在于,长期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衡量结果,说明不了一个投资者如果持有债券直至到期而可能的潜在收益是多少。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给定偿还期和到期收益率的情况下,溢价债券比平价卖出的债券更加依赖于利息的利息收入。折价债券比平价卖出的债券对利息的利息收入的依赖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第二节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三节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1、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总量平衡原则 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和负债的来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率关系,实现动态上的平衡或实质性平衡。 商业银行是依靠正常的资金来源来满足银行的资金运用 当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资金需求旺盛时,商业银行能积极组织资金来源满足资金需求 结构对称原则 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资金来源的结构,合理配置其资金运用。 组合效益原则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配置,都必须围绕一个基本点:组合效益最大化。 分散性原则 即资金分配运用应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构合理的目标

1.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 以资产管理理论为主,银行经营偏重于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以负债管理理论为主,银行经营偏重于对资金来源的管理20世纪70年代 以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为主 20世纪80年代 流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3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背景 金融市场不发达,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银行融资工具单一、被动。 管理中心 维护流动性,在满足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 核心观点 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银行不可以控制额外生变量,银行主要通过管理资产实现“三性”统一,即管理的重心是银行如何把所筹集到的资金恰当地分配在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

主要理论 商业性贷款、资产可转化性、预期收入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 (自偿性贷款理论、真实票据理论) 亚当·斯密,1776年 基本观点 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只适宜发放自偿性的短期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这种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作基础,且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 评价 该理论是早期资产管理理论,符合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初期的经营状况。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缺陷 第一,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长期借如资金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贷款有的不是短期性的,也不是自偿性的。如果固守这一理论,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银行的要求,也使银行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

第八章 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风险管理 第八章 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 知识点: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 定义: 有效的评估能够量化风险 ● 详细描述: 1、原则 (1)风险评估的原则之一是由表及里,在流程网络的不同层面中由表及里依次识别操作风险因素.具体可分为:非流程风险、流程环节风险、控制派生风险。 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时,一般要坚持符合银行实际、符合监管要求、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2)商业银行应当评估内部评级体系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确保用于资本充足率的风险参数,明确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限额管理、报告、审 方面的原则和要求。贯彻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审慎性的原则。 2、总体要求 (1)商业银行应当有效评估和管理各类主要风险 (2)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及时识别风险 (3)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加总,应当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传染 例题: 1.风险评级的原则包括()。 A.全面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E.审慎性原则

正确答案:A,B,D,E 解析:商业银行应当评估内部评级体系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确保用于资本充足率的风险参数,明确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限额管理、报告、审方面的原则和要求。贯彻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审慎性的原则。 2.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不包括() A.商业银行应重点分析和评估影响最大的风险 B.商业银行应当有效评估和管理各类主要风险 C.商业银行应当建立风险加总的政策和程序,确保在不同层次上及时识别风险 D.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加总,应当充分考虑集中度风险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传染正确答案:A 解析:A不属于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 3.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时,一般要坚持()原则。 A.符合银行实际 B.符合监管要求 C.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D.根据市场发展规律 E.符合国家政策 正确答案:A,B,C 解析: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时,一般要坚持符合银行实际、符合监管要求、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4.风险评估的原则之一是由表及里,在流程网络的不同层面中由表及里依次识别操作风险因素.具体可分为:非流程风险、流程环节风险、控制派生风险。()属于控制派生风险。 A.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B.欺诈 C.操作失误 D.增加人工授权控制产生的内部欺诈 正确答案:D 解析:控制派生风险是流程中控制环节所派生的操作风险因素,如增加人工授权控制所派生的内部欺诈等风险。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doc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而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那有什么管理方法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而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而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一时期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的或短期的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以及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同业拆入、出售的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缺口用公式可表示为: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一利率敏感性负债 即IRSG=ISRA-ISRL 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正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负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零缺口。存在正缺口的银行称为资产敏感型银行,存在负缺口的银行称为负债敏感型银行,存在零缺口的银行称为敏感平衡型银行。 如果一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说明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

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该银行一方面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支付更高的利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利率敏感性资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快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同理,当利率下降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下降。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那么当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慢于利息支出的增长,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会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 2、持续期缺口管理 持续期也称为久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得里麦克莱于1936年提出的。久期最初是用来衡量固定收益的债券实际偿还期的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程度,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久期概念被逐渐推广应用于所有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计算上,也应用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中。 持续期是指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就是指某种资产或负债的平均有效期限。 一般来说,当持续期缺口为正,银行净值价格随着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当持续期缺口为负,银行净值价值随市场利率升降而反方向变动;当持续期缺口=0时,银行净值价值免遭利率波动的影响。 利率风险的管理效果: (一)金融机构通过利率风险管理保障利息收益 银行和金融公司通常借入短期款项,贷出长期款项,希望能锁定长短期

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利率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变得日益突出,并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国际经验表明,利率风险容易诱发商业银行的经营危机。即使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成功的美国,许多金融机构也因不适应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频繁波动的冲击而纷纷倒闭。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利率风险防范问题。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利率风险认识不充分,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没有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办法和技术,也缺乏科学的利率定价机制,更谈不上建立模型化的利率风险计量系统以及实施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对利率风险重视不够。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对利率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敏感性。许多人认为,在管制利率的环境中,银行无需管理利率风险,甚至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也尚未充分意识到化解利率风险对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在经营决策中普遍关心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未对利率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基层商业银行以手工轧头寸、临时调度资金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难以适应本外币利率逐步市场化后日益复杂多变的经营竞争形势,由于没有健全的信息搜集、汇总、加工处理工具,缺少操作性强的利率风险管理控制手段,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在我国基层商业银行还无从谈起。 ———资产负债结构单一,银行利率风险过于集中。表现在: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稳定性差;存贷款业务市场细分不够,利率结构搭配不科学,风险集中;负债被动依赖刚性强,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主动借入资金数量少、占比低,银行利率自主定价权力有限;跨境本外币间投资和信贷投放限制较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途径有限。 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健全组织管理体制,设立利率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德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德国的商业银行大多设立了风险管理部,专门负责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各种金融风险的分析,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各种风险方面的信息,便于作出合理的决策。在我国,为了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应当把利率风险管理职能赋予某一部门(如风险管理部)或者设立专门的部门。该部门应负责研究利率风险问题,制定利率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监测和管理利率风险。 夯实基础,建立先进科学的内控制度。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市场利率风险的防范,也应建立相应的利率风险内控制度。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通过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二是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三是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四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已经置身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中的各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财务管理课件及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学习目的与要求 I ?理解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2?掌握一次性收付、等额与不等额系列款项货币时间价值及 其运用 3 ?理解并掌握风险的定义、分类及其价值衡量

本章重难点 本章■:点: 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单利、复利、年金终值与现值计算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关系风险价值衡* 本章姬点: 年金形式及其终值与现值计算 风险价值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二、一次性收付货币时间价值 三、等额系列收付货币时间价值 四.货币时间价值特殊问题

一、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贷币经历一定时间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之所以有坨值部方\原因: (1) 投资收益的存在 (2) 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 (3) 风险因素的存在 一、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口时间轴 时间轴就是能够表示各个时间点的数轴.如果不同时间点上发生的现金 流量不能够直接进行比较,那么在比较现金数*时就必须同时强调现金发 生的时点? 时点: 0 1 2 3 1 1 1 丿 现金流: -100 -150 +50 +200 发生时间: 现在 第1年末 或第2年 初 第2年末 或第3年初 第3年末 或第4年初 如上图所示,时间轴上的各个数字代表的就是各个不同的时点? G^=G+AG 、 产出资金投入资金货币增值部分

计算符号与说明 符号说明 PV 现值(本金):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量资金折合到现在价值 FV 终值(将来值/未来值/本利和):指现在投入的一定量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NCF Q现金流量;第t期期末的现金流量 A年金:连续发生在一定周期内的等额现金流量 利率或折现率:资本机会成本 1 g现金流量预期增长率 n收到或付出现金流量的期数 □相关假设: (1)现金流量均发生在期末; (2)决策时点为t=(),除非特别说明,“现在”即为t=0; (3)现金流童折现频数与收付款项频数相同. 二、一次性收付货币时间价值 □一次性收付款货币 企业发生的货币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支付(或收取),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一次性收取(或支付)的款项,如银行定期存款等。 □计量方式 ?单利 每雾緒懈驟^趣樹生的利息累加到本金中去计 ?复利 每聶谱将以前各期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

第2章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管理习题

第二章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一级储备 2.敏感性比率 3.自偿性贷款4.利率敏感性资金 5.资金缺口 6.资金总库法 7.持续期 8.持续期缺口 二、填空 1、资产转移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资产 的。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是。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过程,出现的理论主要有:、、 和。 4、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5、资金分配法进行资金分配时,认为资金周转速度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求高的,资金的稳定性较,这类资金分配给流动性较的资产项目;股本的流动性需求最,资金周转速度为零。 6、通常来讲,持有期间不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偿还期;分期付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偿还期。 7、决定金融工具利率风险的因素是持续期,金融工具的持续期越长,其现值的利率弹性越,面临的利率风险越。 8、当持续期缺口为正值,银行净值随利率上升而;当持续期缺口为负值,银行净值随利率上升而。 9、商业贷款理论,又被称为和。 三、单项选择 1、在()理论的鼓励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A商业性贷款理论 B资产转移理论C预期收入理论 D负债管理理论 2、()贷款限额取消为标志,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可分为两个阶段。 A 1999年1月1日 B 1999年12月1日 C 1998年1月1日 D 1998年12月1日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九项指标规定: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 A20% B25% C30% D35% 4、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和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手段的分析与评价,针对我国银行面临的经济与金融环境的现状,就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敏感性缺口分析存续期缺口分析凸性 正文:随着利率调整的加快,利率风险的加大,我国主要依靠利息收入获取收益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频繁地暴露于利率风险之下。由于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利差的依赖程度很高,因而利率风险管理便显得日益迫切。 一、两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概述 1、敏感性缺口 银行把在某一时期内到期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称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二者之差即为重新定价缺口(RepricingGAP)或资金缺口(FundingGAP).正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负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当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不会影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它对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利率变动的层次具有针对性,并依据银行资产负债在央行基准利率变动时所遭受的利率冲击的程度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计量方法。 2、存续期缺口模型 存续期模型反映了在市场利率变动时,银行资产与负债净值的变动。它是以现金流量的相对现值为相权数,计量出的资产(或负债)中每次现金流量距离到期的加权平均期限,反映了现金流的时间价值。在存续期缺口模型中,有上点需要引起重视,就是债券的价格-收益率曲线的凸线性(Convexity)。由于凸效应的存在,当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时,该模型低估债券价格的上涨幅度;而当利率上升幅度较大时,又高估证券价格的下跌幅度。这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资产与负债组合的凸效应来规避利率风险。理想的资产负债组合应该是资产的组合的凸性大于负债组合的凸性。 二、两种利率管理方法在银行实践中运用的优缺点 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而在实践中,敏感性缺口方法的缺点体现在:1、贷款和存款现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它假定一个时间段内的所有头均是同进到期或重新定价,因而银行是否获益取决于每一时间段内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的实际时机。也就是说,哪怕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价值相等,也可能因利率变动而蒙受损失。同样的,对于客户由于提前还款而造成的期权风险也不能够准确反映。2、缺口时间段的选取。不同的银行根据资产管理需要的不同也不一样。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比如选取时间段为一天,即每天都对银行重新定价缺口进行调整,这样成本必然很大,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 存续期是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若一家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之间存在着存续期不相匹配,它的资本净值会因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受到影响。该模型比较完全的反映了银行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匹配问题,为国有银行的利率风险测量提供了较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这就克服了敏感性缺口分析静态分析中仅以利差稳定为目标的局部分析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按什么样的利率作为贴现率,这一贴现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现金流量出现时的预期利率。由于我国利率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样,我国银行在进行缺口管理时,究竟选择哪种利率为参照利率仍然是一个难点。 三、对于提高两种利率管理方法的适用性的探讨 商业银行现阶段性进行敏感性缺口与存续期缺口的应用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及工具的基本特征与我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适用性,同时结合自身对成本、效益与风险的要求,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与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对以下几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章利率风险管理(练习题)

第二章利率风险管理 练习 1.什么是再定价缺口?在使用这种模型评估利率风险时,利率敏感性意味着什 么?请解释。 2.在再定价模型中,什么是期限等级?为什么资产、负债再定价期限等级的时 间长度的选择如此重要? 3.计算以下几种组合的再定价缺口,以及利率上升1%对其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单位:百万美元) 利率敏感性资产=200 利率敏感性负债=100 利率敏感性资产=100 利率敏感性负债=150 利率敏感性资产=150 利率敏感性负债=140 (1)计算以上各种情形下,利率上升1%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解:第一组净利息收入增加=(200—100)×1%=100×1%=100万美元第二组净利息收入减少=(100-150)×1%=50万美元 第三组净利息收入增加=(150-140)×1%=10万美元 (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你对再定价模型得出什么结论? 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时,一般不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重新定价,而为负缺口时需要对资产重新定价。 4.在对银行进行再定价分析时,为什么不把活期存款计入利率敏感性负债?有 什么微妙而潜在的有力理由来支持将活期存款归入利率敏感性负债?类似的争论适用于存折储蓄存款吗? 5.下列哪些资产或负债符合1年期利率敏感性或再定价敏感性的标准? (1)91天的美国国库券;(2)1年期美国中期国债;(3)20年期美国长期国债;(4)每年都重新定价的20年期浮动利率公司债券;(5)每两年定价一次的30年期浮动利率抵押贷款;(6)隔夜联邦资金;(7)9个月期固定利率大额可转让存单;(8)1年期大额可转让存单;(9)每年都重新定价的5年期浮动利率的大额可转让存单。 答:(1)、(2)、(4)、(6)、(7)、(8)、(9)项符合1年期利率敏感性的标准 (2)如果利率上升2%,那么年末的净利息收入又是多少? (3)运用累计定价缺口模型,如果利率上升2%,那么年末的净利息收入是多少? 答:(1)到年底,X银行预期的净利息收入=(50000000×10%+500000000×7%)-(70000000+20000000)×6%=310万美元。 (2)利率敏感性缺口=50—70=-20(百万美元)

【风险管理】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目录 概要 I.利率风险的来源及影响 A.利率风险的来源 B.利率风险的影响 II.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做法 III.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控 A.董事会 B.高级管理层 C.利率风险管理授权与权限设置 IV.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 V.风险的计量、监测及控制 A.利率风险计量 B.限额 C.应力测试 D.利率风险的监测与报告 VI.内部控制 VII.向监管当局提供的信息 VIII.资本充足率 IX. 利率风险的信息披露 X. 银行帐户中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方法 附录一利率风险计量技术 A.重新定价法 B.模拟方法 C.其他问题 附录二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监测 A.时段 B.项目 C.监管分析 附录三标准的利率冲击分析方法 附录四标准框架举例 A.方法 B.计算过程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概要 1、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1]发布了一份关于利率风险管理原则的文件,这是该委员会致力于处理国际银行监管问题工作的一部分。在制定这些原则过程中,该委员会借鉴了成员国监管指引的内容,采纳了银行业对征求意见文件(1993年4月发布2[2])的意见,也采纳了对征求意见文件草稿的意见。此外,该文吸收了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衍生产品业务指引3[3]中的许多原则,这些业务在有关市场风险的资本标准模型的定性参数4[4]中得 到了反映。本文是1997年文件的修订版(曾经于2001年1月和2003年9月公开征求意见),目的是辅助《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中有关银行利率风险的处理方法5[5]。本概要尤其能反映出原则12至15及附录C和D的修订内容。 2、本文中原则1至13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普遍性原则,与是否为交易账户头寸还是非交易账户头寸无关。这些原则涉及利率风险的管理机制,包括经营策略的制定、银行账户及交易账户中资产与负债的组合搭配、内部控制系统等,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银行账簿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未划入交易账簿的相关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与本行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在法人和并表层面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和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风险治理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制定包括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限额体系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并定期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 (二)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和超限额批准流程; (三)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四)监督高级管理层落实相关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其与董事会既定的风险管理策

略和风险偏好一致; (五)审议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报告; (六)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 (七)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履行其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九条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承担银行账簿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架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有效实施; (二)制定并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限额、超限额审批流程、风险报告和评估流程等; (三)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体系,明确利率冲击情景和关键模型假设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 (五)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并确保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