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呼吸皮囊使用

简易呼吸皮囊使用

简易呼吸皮囊使用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面罩法)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扣分

操作前准备5

1、自身准备

2、其他准备

5

作过程60

1、物品检查。1) 加压面罩:型号(1分);密闭性(1分);充气

程度和方法(1分)。2)呼吸皮囊:密闭性(1分);安全阀(1分);

鸭嘴阀(1分);储气袋(1分);呼气阀(1分);氧气泄漏阀(1

分);空气阀(1分)。

10

2、口述:评估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有条件进行生命体征和氧饱

和监护(2分)。 5

3、口述:向家属解释目的(2分),后续可能进行气管插管(1分)。

4、取平卧位(2分),解开衣领(1分),查看有无假牙和分泌物,

必要时清除(2分)。

5

5、连接面罩皮囊及氧气,调节流量(8-10升每分)使储气袋充盈

(5)。

5

6、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颈椎骨折,宜双手抬颌法。(5) 5

7、一手将加压面罩扣住患者口鼻(3分),固定手法即CE手法(3

分),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500~600ml(2分),频

率8~10次/分(6~8 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手动通气10次,约

一分钟(2分)。

10

8、口述:观察通气是否有效:病人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皮囊的

挤压而起伏(2分);由面罩观察患者嘴唇与脸部颜色的变化(2

分);在呼气中观察面罩内部是否呈雾气状(2分);评估患者血氧

饱和度(2分);请他人听诊双侧呼吸音是否有和对称(2分)。

10

9、口述:与心脏按压比例为2:30,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后则按8~

10次/分(6~8 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5)。

5

10、安置病人(2)。

5

11、整理用物,口述正确清洗消毒用物,洗手,记录。(3)

体评价35

仪表仪容(5)

反应快、处理得当(5)

专业素养(5)

沟通技巧(5)

人文关怀(5)

动作敏捷、时间掌握(5)

整体表现(5)

35

总分100 100

简易呼吸皮囊

简易呼吸囊在临床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呼吸皮囊的原理 ?熟悉呼吸皮囊的构造 ?掌握呼吸皮囊的检测 ?掌握呼吸皮囊的使用 简易呼吸囊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1)面罩(2)单向阀(鸭嘴阀)(3)球体(4)储氧袋安全阀(5)储氧袋(6)氧气连接管 注:其中储氧袋安全阀及储氧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的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呼气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阀放出。与此同时,进气阀受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打开,储气袋内氧气送入球体,直到球体完全回复挤压前的原状。 简易呼吸囊的检测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呼吸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得呼吸袋膨胀,如呼吸袋没有膨胀时,检查单向阀、呼吸袋是否就组装正确。 4.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和呼吸肌麻痹 3、各种大型的手术中 4、转运危重患者时 5、在意外事件中的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 运作时) 操作程序 1、评估:

简易皮囊加压呼吸操作及评分标准

简易皮囊加压呼吸操作及评分标准 项目内容 分 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为各种原因需要紧急手控通气,辅助病人呼吸,改善缺氧状 态。 5 少一点-1 用 物 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气连接管、加压面罩 5 少一件-1 操作步骤一、安全性能检查 1、呼出活瓣功能:瓣膜完整性、弹性、密合性好,保证气 体无重复吸入和瓣膜无闭塞。 2、球囊功能:弹性好,进气阀完好,无漏气。 3、面罩:充盈度适当(约2/3)。 4、压力限制阀功能:打开压力限制阀的盖子,闭塞病人接 口端和压力监测端,挤压球囊,当压力接近45cm水柱 时,气体从压力限制阀泄漏。 二、连接面罩、氧气 储氧装置完整,如是螺纹管须拉长,以保证其处于最大存储 状态。氧流量>10L/分钟。 三、开放气道 四、操作 1、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头顶方 2、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抢救者用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小 指置于病人的下颌部保持病人张口,食指、拇指置于面 罩上(呈GE手法),按紧不漏气,并保持气道通畅,必 要时插入口咽通气管,右手挤压球囊。 3、若有2人操作,一人持面罩并同时保持气道开放,1人 用双手挤压球囊。 4、无自主呼吸的病人,频率10-12次/分钟。如有自主呼吸 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皮囊。潮气量大约500-600ml, 吸气相用时超过1秒,1升球囊挤压1/2-2/3,2升球囊 挤压1/3。 五、评估 观察患者胸廓运动,听诊呼吸音,观察皮肤颜色、氧饱和度 读数、腹部有无膨隆及生命体征。 20 5 5 5 20 5 15 5 少一点扣5 分 不完整-3流 量不足-2 未打开-5 位置错-5 漏气-10 手法错-10 不协调-5 频率错-10 潮气量-5 缺1项-1 熟练程度,体现人文关怀 10 酌情扣分 得 分 主考:考试日期:年月日

精选-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图 患者意识、自主呼吸、生命体征 评呼吸道、义齿 禁忌症 呼叫医生 简易呼吸器呼吸囊 呼吸活瓣 准备用物面罩 衔接管 氧气装置 手套 抢救车 患者去枕平卧位 开放气道协助松解衣领和裤腰 协助女性患者松解胸罩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摘除义齿 托起患者下颌,头向后仰 连接装置 8-10L/分 * 挤压气囊400-600ml 10-12次/分 1:1.5~2.0 观察评估 遵医嘱给氧 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 加强心理护理 记

备注 *正确挤压气囊的方法: 1.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 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2.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 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简易呼吸气囊评分标准

*备注: 1.正确打开气道的方法: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手托起患者下颌,使病人头后仰。

(必要时用口咽通气管) 2.正确挤压气囊的方法: (1)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2)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理论部分 1.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适应症 (1)有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 (2)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 (3)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2.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时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简易呼吸器,防止由于活瓣漏气,使患者得不到有效通气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球囊二分之一。 (3)若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应按患者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其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和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 (一)、呼吸球的测试 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 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 (二)、单向阀检测 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 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 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三)、安全压力阀检测 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 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 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 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 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 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五)、呼吸球整组检测 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 1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标准评分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标准 项目质量要求标 准 分 值 扣 分 得 分 用物准备 (5分) 简易呼吸气囊一套(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 5 抢 救 方 法 及 程 序(85分)1、准备用物 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饱和度适当。b、单 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贮氧袋完好无漏气)。 2、操作步骤 1)发现患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 2)判断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病人无意识,判断患者呼吸(10秒):看:胸廓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摸一侧颈动脉有搏 动(5秒),去枕平卧,立即呼救,看抢救时间。 3)检查口鼻腔有无分泌物,有无义齿,有义齿要取出,有分泌物,头偏向一侧,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4)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保持气道通畅,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5)环视周围用氧环境安全;检查用氧装置性能完好。 6)将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气,调节氧流量为8-10L/分,确定给氧管道通畅。 7)操作者站于患者头部后方,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拇指和食指成C 型扣住面罩,其余三指呈E型托起下颌骨骨性部分),另一手有规律的挤压简 易呼吸囊,(病人有自主呼吸时,挤压频率与病人自主呼吸同步);施救时应 观察:A、患者胸廓是否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 B、在呼气时观察面罩内部 是否呈雾气状态。C、有氧源时,挤压球囊1/2,潮气量为400-600ml;无氧源时, 去除氧气储气阀和氧气储气袋,挤压球囊2/3,潮气量为700-1000ml。D、频率 为10-12次/分.E.呼吸囊单向阀工作正常。 8)在挤压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面色转红、移开面罩,口唇红润,保 持气道开放,看:胸廓有起伏;听:有呼吸音;感觉有气流逸出,自主呼吸恢复, 抢救成功,根据医嘱改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4-6L/分。 9)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整理好床单位;与患者做好沟通;整理用物。 10)洗手。 11)完整正确记录抢救全过程,抢救成功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 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9 3 8 9 9 4 5 18 10 3 2 5 操作质量(10分)1. 仪表端庄,认真严肃。 2. 关心患者,观察病情细致。 3. 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3 4 3 备注:1、场景模拟:护士看护病人时,发现某病人面色青紫,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予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2、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 3、操作时间从检查用物开始记时共10分钟,每超过30秒,扣1分。

简易呼吸皮囊使用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面罩法)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扣分 操作前准备5 1、自身准备 2、其他准备 5 操 作过程60 1、物品检查。1) 加压面罩:型号(1分);密闭性(1分);充气 程度和方法(1分)。2)呼吸皮囊:密闭性(1分);安全阀(1分); 鸭嘴阀(1分);储气袋(1分);呼气阀(1分);氧气泄漏阀(1 分);空气阀(1分)。 10 2、口述:评估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有条件进行生命体征和氧饱 和监护(2分)。 5 3、口述:向家属解释目的(2分),后续可能进行气管插管(1分)。 4、取平卧位(2分),解开衣领(1分),查看有无假牙和分泌物, 必要时清除(2分)。 5 5、连接面罩皮囊及氧气,调节流量(8-10升每分)使储气袋充盈 (5)。 5 6、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颈椎骨折,宜双手抬颌法。(5) 5 7、一手将加压面罩扣住患者口鼻(3分),固定手法即CE手法(3 分),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500~600ml(2分),频 率8~10次/分(6~8 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手动通气10次,约 一分钟(2分)。 10 8、口述:观察通气是否有效:病人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皮囊的 挤压而起伏(2分);由面罩观察患者嘴唇与脸部颜色的变化(2 分);在呼气中观察面罩内部是否呈雾气状(2分);评估患者血氧 饱和度(2分);请他人听诊双侧呼吸音是否有和对称(2分)。 10 9、口述:与心脏按压比例为2:30,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后则按8~ 10次/分(6~8 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5)。 5 10、安置病人(2)。 5 11、整理用物,口述正确清洗消毒用物,洗手,记录。(3) 总 体评价35 仪表仪容(5) 反应快、处理得当(5) 专业素养(5) 沟通技巧(5) 人文关怀(5) 动作敏捷、时间掌握(5) 整体表现(5) 35 总分100 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