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意义随着医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检验科与临床相关学科之间已形成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检验科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的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紧密相连的,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医学领域尤其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要使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求检验科与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之间紧密联系、加强沟通、互相理解、紧密配合,检验科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让患者及早得到合理的诊断治疗,这样在医疗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更有效的发挥检验科的作用。
所以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服务,一个检验医学工作者,没有同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1]。
随着医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量的全自动仪器和设备的引进,开展的检验项目越来越多,检验质量也越来越高。
这也要求检验科加强与临床沟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关系整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甚至生命的安危。
临床实验室管理将检验全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2]。
1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强化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份不合格的标本,就算再先进的仪器和试剂,水平再高的检验人员,做出的结果仅是反映这份标本的值,不能反映患者当时的真实情况。
研究表明,分析前的检验差错约占总差错的62%,常见标本的采集,如抽血部位不当,抽血量比例不正确,溶血标本对某些测定影响较大,特别是钾离子和一些酶类,同时抽血压脉带压得太久也会导致钾离子升高,在患者同一侧输液胳膊上采血也常发生在新来护士身上。
这要求检验科加强与医护人员沟通,共同制定抽血制度,减低分析前的质量误差。
2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提高检验报告的质量沟通能共同解决难题,提升诊断水平。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是指在临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结果,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对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并讨论其意义和处理方法。
一、概述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是指对实验室检测结果中出现的危急值进行综合评估和解读的过程。
危急值是指那些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伤害或功能损害的实验室结果,需要立即通报给临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的意义危急值报告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那些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结果。
通过及时报告,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地制定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健康风险。
三、危急值报告处理方法1. 快速通知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确认危急值结果后,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将相关信息传达清晰、准确。
2. 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在通知临床医生之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再次核实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误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焦虑。
3. 提供完整的报告内容:危急值报告应包含检测项目的名称、数值、参考范围以及相应的临床意义,以便临床医生准确理解结果。
4. 紧急采取治疗措施:根据危急值报告的结果,临床医生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5. 后续跟踪和监测:在处理完危急值报告后,临床医生应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危急值报告的案例分析以某医院实验室为例,某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50×10^9/L,超过正常参考范围的两倍以上。
经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认后,立即通知了临床医生。
临床医生根据危急值报告的结果,敏锐意识到患者可能出现了严重的感染症状,迅速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这个案例表明,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五、结论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分析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危急值(Critical Values)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危急值是指实验室、影像科等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数值。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本年度我们对危急值报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危急值报告概况本年度,我科共接到危急值报告XX例,其中检验科报告XX例,放射科报告XX例,功能科报告XX例。
与去年同期相比,危急值报告数量有所增加,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检测手段更加精准,能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
2. 医患沟通的加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提高,更愿意接受检查。
3. 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对危急值报告的重视程度提高。
三、危急值报告分析1. 危急值类型分布:本年度危急值报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疾病:心脏病、血液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等。
其中,心脏病和血液病的危急值报告数量最多,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对这两类疾病的监测和预防。
2. 危急值报告时效性:分析危急值报告的时效性,发现大部分危急值报告能在规定时间内送达临床医生,但仍有少数报告存在延误现象。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 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工作量较大,导致报告处理不及时。
b. 医生对危急值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查看。
3. 危急值报告处理:分析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情况,发现大部分病例得到及时处理,但仍有少数病例处理不当。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 医生对危急值报告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准确判断病情。
b. 医疗资源不足,导致部分病例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对危急值报告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报告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优化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报告及时送达临床医生。
3. 加强与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效率。
4.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确保危急值病例得到及时救治。
医学检验科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I目的开辟危急值报告“绿色通道”,迅速、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检验项目危急值结果,对临床科室抢救重症患者,及时挽回患者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I范围医学检验科。
III制度一、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值,医学检验科应与医务科、临床医师共同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当关键指标的检验结果处于确定的“警告”或“危急”区间内时,需要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和(或)负责患者医护的其他临床工作人员。
这包括送至受委托实验室检验的样品的检验结果。
二、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查看标本是否合格,是否有溶血、黄疸、脂血等,标本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气泡、凝块等分析前影响因素的存在。
(二)确认检验操作过程是否正确。
(三)查看历史结果,对结果进行复核。
(四)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五)必要时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六)出现危急值的标本必须复查(特殊标本除外),且标本应保留备查。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比较,采用留样再测的判断标准比较,若一致则报告,若不一致,需查找原因,必要时再次采集标本重新检测。
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七)医学检验科外送的检验标本存在危急值项目的,科室应当和委托检验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原则上由医学检验科接获后,按照本院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
一旦外送标本检验项目出现危急值,委托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将结果通知给医学检验科,医学检验科留有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特别是夜晚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内均有人接听,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三、患者危急值结果被确认后的工作程序(一)结果审核时1IS会自动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查看检验危急值结果,并记录在系统报警记录表中。
(二)当发现危急值时,除1IS报警外,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请其复述报告结果,同时将出现危急值结果的患者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被告知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医院统一配发的《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
浅谈检验危急值报告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4-28T13:56:58.0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作者:闫丽栗志平王苗苗[导读]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长治 046000)及时挽回了患者生命,减少了医患矛盾,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并提高了检验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推动了检验医学的发展。
闫丽栗志平王苗苗(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长治 046000)【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87-02 危急值[1]是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时(过高或过低)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遇到这种情况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应迅速将检验结果报告给临床医师,避免对患者诊治贻误而造成严重后果,使患者失去最佳救治时机。
1.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1.1 本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根据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和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中指出:检验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决定,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分析、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等[2],本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与临床科室沟通并讨论,在2013年初将本院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进行了修定,确定了20项危急值项目(见表1)。
1.2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试剂、质控品和被检验的标本等以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正常,并重复检测该标本,打电话与临床联系了解患者临床情况确认标本在采集和传递过程中无误,复查结果与之前检验结果一致,确定为危急值并审核报告;此时立即打电话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报告危急值结果并做好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对方接听人姓名等;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护人员也应及时登记危急值项目,登记详细内容同前,并立即通知现场医师,现场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并要详细分析、记录、复查等。
探讨在临床检验质量体系中危急值的重要性摘要:目的临床检验质量系统中对危急值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75名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检验质量系统中危急值的工作服务程度的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是患者的满意度达19/20。
结论为完善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就应在危急值制度上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增强检验科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极大程度的提高医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危急值;临床检验;质量系统;关键性;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医疗手段也逐渐的先进,临床检验危急值在检验科质量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增强。
最近一段时间,检验质量出现问题,导致出现很多的医护纠纷,对医生自我形象的维护很不利,并且也对病人的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临床医疗工作中的核心是检验质量,检验质量是搭建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桥梁。
所以,须规范危急值的报告体系,将临床检验的危急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指引其正确的操作。
我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10年至2013年间来我院的175名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检验质量系统中危急值的工作服务程度调查。
特将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目标选取2010年至2013年间来自12个科室的175名临床医生为分析目标。
其中,女医生有90名,男医生有85名,他们的年龄分布范围较广,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则达到了59岁,36.6岁为平均年龄。
有78名医生的职位为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治医师有97名,这些医生均在本院工作两年以上。
1.2 实施方法有效的管理危急值,制定相应的体系,根据职责进行管理。
核心的管理手段包含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需明确危急值在检验科质量系统中的作用及关键性,为使医务工作者对管理方法的具体要求及规则有更明确的认知,可采用个别宣传及集中宣传的手段。
宣传的方法可为将宣传画贴在公告栏上,发放小册子进行宣传,促使医务工作者对其自身的工作有更清楚的认识,要经常派遣一些医务人员去学习、培训,改变固有的危急值思想,增强自身的危机觉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析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
要性
作者:耿东方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20期
【摘 要】目的:整理我院危机值追踪过程中的应用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探讨危急值追踪
在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
的450例患者的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对45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中的各项指标的追
踪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危急值中追踪至正常指标与未追踪至正常指标的比例,以及各项中较为
容易追踪以及追踪效果较好的项目。结果:经过危急值追踪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值的患者资
料有253例,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56.22%,经过追踪后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患者资料有197
例,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43.77%。对所选患者的危急值的分析中,危急值中WBC、
HB、HCT、PT、APTT、PLT 等6项为追踪较好的项目,能够得到临床的有效追踪。结论:危
急值追踪能够有效的提升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效果,加大患者血液中各项危急值指标在临床上
的重视程度,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危急值追踪;检验;指标;重要性
危急值是指患者的血液中出现的一些检验项目,是单纯在患者病情较为危急、出现生命威
胁时才会出现的项目指标[1]。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指标,并且能够及时的得到医生的干预和诊
断治疗,就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反之,则会失去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进而有可能导致患者
不治身亡[2]。检验科能够通过对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对患者的临床危急值进行评估,一旦患
者的危急值不在其正常的标准范围内,则表示患者出现了危急情况。我院通过建立危急值追踪
制度,将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与临床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治疗,现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50例患者的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对450例患
者的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报告中的各项指标的追踪情况进行分析。患者中男性患者200例,女性
患者250例。年龄8~69岁,平均年龄(57.62±8.26)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相关疾病的
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查,对患者血液中WBC、HB、HCT、PT、
APTT、PLT 等6项检查项目进行对比和分析,患者在本次实验前均签署了相关实验知情同意
书,本次实验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规定。
1.2 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所选450例患者的临床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患者的WBC值、HB值、HCT
值、PT值、APTT值以及PLT值等上述6项检测值,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上述6项
指标的正常值与检查出的数值进行对比,总结患者的上述6项指标的检查效果。并将危急值报
告在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效果进行分析。
1.3 疗效判定
将患者的危急值检验指标分别用成人指标和儿童指标进行观察。成年人中的HCT指标在
0.15~0.6为标准值,而低于或超过该值则为不正常,患者的该项指标处于危急中,而HB指标
则在50g/L~180g/L之间为标准值,低于或超过该值则为不正常;WBC指标的标准值在2.0~
20×109/L之间为标准值;PLT指标则在30~500×109/L为标准值,以上指标均以患者的全血作
为检验标本。APTT指标则在>60s以上为标准值。APTT以患者的血浆为检验标本。儿童指标
中HCT指标在0.25~0.7为标准值,而低于或超过该值则为不正常,患者的该项指标处于危急
中,而HB指标则在120g/L~220g/L之间为标准值,低于或超过该值则为不正常;WBC指标
的标准值在3.0~40×109/L之间为标准值;PLT指标则在50~1000×109/L为标准值,以上指标
均以患者的全血作为检验标本。APTT指标则在>90s以上为标准值。APTT以患者的血浆为检
验标本。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
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危急值追踪后各项指标比例分析:经过危急值追踪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值的患者资
料有253例,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56.22%,经过追踪后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患者资料有197
例,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43.77%。对所选患者的危急值的分析中,危急值中WBC、
HB、HCT、PT、APTT、PLT 等6项为追踪较好的项目,能够得到临床的有效追踪。
3 讨论
危急值追踪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通过一个快速的、联动的反映制度,及时
的与临床主治医生进行沟通[3]。通过这种沟通制度,能够使患者的临床危急值指标的检测结
果迅速的放在医生的办公桌上,成为患者临床治疗以及抢救的主要依据。以往的危急值检查结
果,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和多个工作人员的传递才能到达医生的手中,患者一旦出现危急症状,
危急值检查的结果无法迅速的作为患者的抢救依据对患者进行抢救或治疗,使患者的危急值检
查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4]。
通过对本文所选450例患者的临床危急值追踪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经过危急值
追踪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值的患者资料有253例,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56.22%,经过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踪后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患者资料有197例,未追踪至正常值的比例为43.77%。通过危急值追
踪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抢救时间[5]。
参考文献
[1]马自梅.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47-148.
[2]左方财,冯宁.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
月),2012,10(7):92.
[3]于文春.检验危急值在临床中的意义[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19(6):382-384.
[4]陈辉兰.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
(11):1245.
[5]邹单东,韦美德,兰健萍,等.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
5(22):1402-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