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学科起始年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学科起始年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学科起始年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学科起始年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从学科起始年级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广州市第四十九中学陈文坚

摘要:“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特别在学科的起始年级,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在化学这个科目的起始年级——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和实施的原则、策略做出有关的阐述

关键词:学科起始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愉悦的心情,触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课程功能之一。

由学科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学生首先接触的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先后广泛生活拓展,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大量的教学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特别在学科的起始年级,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在这里笔者主要针对

在化学这个科目的起始年级——初三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和实施的原则、策略做出有关的阐述:

一、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

1、生活化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良好的导入能更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思维,最大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尽量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或者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或者与学生的认知冲突联系起来,列举一些或生动有趣、或悬念丛生、或严重冲击和违反学生常识的生活实例。例如,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先演示用玻璃刀切割玻璃及铅笔导电两个实验。玻璃刀切割玻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它为什么能切割玻璃?以及它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对于铅笔芯能导电,同学们在此之前了解得不多,以这两个实验导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迫不及待想要学习,引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相关的性质和用途时,以几则故事引入二氧化碳不同的性质,如:一位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珍藏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供游人参观,近年来这些作品颜色逐渐暗淡甚至变色脱落,研究表明,作品颜料中的某些矿物质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在这守卫森严的博物馆内,酸是如何产生的呢?房子刷完石灰乳后,马上搬进去,没过多久,墙壁就“流汗”了,有什么好方法让墙壁很快停止“流汗”呢?以这样几则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不单在学习元素化合物这些比较直观的知识时可以常常使用生活化的导入,就连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微观粒子的概念时也可以利用有趣的生活化的导入,设疑激趣,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时,课题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在正式探讨原子的内部构成前先利用一个视频的资料短片——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从形象生动的历史图片资料入手,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的欲望悠然而生,再接着水到渠成地引出探讨的主题——原子结构的奥秘。

2、生活化的新知教授——在原有观念中找到生长点,学习难度降低

俗话说:“以其已知,喻其不知”这个哲理可以科学地运用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在传授新知时联系,把生活世界的某些相关经验或疑难作为了解与掌握新知的“敲门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容易使新知识在原有的观念中找到新的生长点而与其发生同化或顺应的联系,使学习变得容易和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化学仪器、药品的取用时就可以先让学生畅谈厨房中所见的液体与固体物质,回忆家中厨房食品的摆放,模仿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取食盐、取味精、茶杯盖的正放,酱油标签的污染等动作,把厨房与化学实验室联系起来,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此同时,也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去反思一些不良的习惯,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结合。

在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的分子概念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为什

么湿衣服在太阳下很快就能晒干?为什么衣服干了以后会有白色的痕迹?为什么一勺食盐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变咸了?为什么一体积的水混合一体积的酒精后体积总和不再等于两体积等等,来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存在和分子的性质。分子是微观粒子,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在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对分子概念的理解。

又如:讲到《第十单元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中的氢氧化钙时,结合其性质除了上学期所学的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石灰乳用来粉刷墙壁外,石灰水还可以用作鸡蛋保鲜剂,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不溶性碳酸钙,堵塞鸡蛋壳上的毛细孔,减少蛋内物质与空气的接触。生石灰与水反应后新制的石灰水还可以用在厕所、水沟、人的呕吐物以及一些家禽的消毒上。在本单元的课题2的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的应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等,不但把新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又拓展了知识范围。

讲到《第十一单元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中的氯化钠除了食用和制取0.9%的生理盐水外,还可以把它在生活的其他用途介绍给学生:经常喝点淡盐水可治喉咙疼、牙疼;用盐水清洗鱼、鸡鸭内脏可以去除腥味和臭味;用浓盐水喷洒木炭,木炭燃烧时不但浓烟变少而且还可以节约木炭;新买的瓷碗瓷杯,在盐水里煮过,不容易破裂等。让学生了解那些与他们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健康问题,充分体现了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

3、生活化的习题设计——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知识更灵活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因此在习题的设计可以通过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这些似曾相识的题材唤起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发掘他们深层记忆中的想法,刺激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舒缓学生对单纯做理论解答的枯燥感。以

往的教学中,为了训练而训练,机械的题海模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要求。尽量把生产、生活、社会融合到习题教学当中,就可以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知识更灵活。

例如,以下几道鉴别题就是完全来自生活实际,并且也被实际应用着,学生也能借助一些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做法达到正确解题的效果:①厨房里的调味盒里有两种白色的固体——纯碱和食盐,怎样才能鉴别出哪种是食盐,哪种是纯碱呢?②路人在一小贩的兜售下,购买了一个“金戒指”,它真是24K纯金的吗?③在实验室里,能用哪些简单的方法把蒸馏水和食盐水鉴别开来?④一些中学生过某拆迁工地,从地上捡起一块“老石灰”,产生了疑问——陈年石灰的主要成分还是原来的熟石灰吗?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知识的反馈、考查手段之一的考试测验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生活化的理念。综观这几年课改以来,本市的化学升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化学既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这样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情境融为一体,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知识的感情,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而且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品质是十分有益的。试题结合社会问题、生产或生活实际问题,考查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能力。这类试题主要是从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问题设计的。

如:例1(广州市04年中考)回收、利用日常生活中废弃的一些用品,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废弃用品中属有机化合物的是()A铜线B 铝制易拉罐C铁锅D塑料包装袋;例2(广州市05年中考)冬天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 N2B

CH4 C CO2 D CO;例3(广州市06年中考)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A 山上的树木 B 小桥的铁栏杆 C 路灯的玻璃罩 D 大理石雕像。以上三个例子分别以人们关心的资源、健康、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对日常化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康教育和环保观念会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类似这样的生活化试题在近几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中普遍出现,并且考查内容非常广泛——覆盖初中化学绝大部分知识点;题目形式灵活多变——选择、填空、简答、设计报告等多种形式出现。

4、生活化的课后小结——加深理解,掌握知识效果更佳

除了在导入阶段联系,把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工具;还可以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联系,把生活世界中的某些问题呈现出来,作为本节课汇总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在学习了《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二氧化碳的相关的性质和用途后,就“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设计实验”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展开讨论,学生就运用该课时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发挥,除了将课本本来设计好的探究实验以外,还得出了很多虽然不是太严密但也很精彩的答案,如:①蜡烛实验,把蜡烛用细铁丝栓住,点燃后慢慢吊入集气瓶中,蜡烛熄灭——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②吹肥皂泡,向集气瓶中吹肥皂泡,肥皂泡不下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③直接用嘴吹一个较大的气球,系好后用力向上抛,气球往下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④将一只小虫放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最后小虫死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以后,他

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从原来的理解转向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迁移上,教学中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就因为这种积极的迁移作用而得到了降低,还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意识地穿插生活实例,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应用。例如,在学习《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在总结硫酸铜的性质与用途时,可结合农药波尔多液提问:该液体能否用铁制容器或铝制容器来盛放?为什么工人师傅通常会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画线?古人又是如何利用“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来湿法炼铜的?

还有在学习了《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中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以及相关的规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如;在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为什么?在这过程里,两种固体分别是以什么不同的方式结晶析出,体现了哪些规律?以学生正确的作答作为最后的课堂小结,进一步突出该课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实施课堂生活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传授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授方法,也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现实与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生活化教学可以融入整节化学课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在新课引入部分,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自始至终用生活世界的资源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原则、策略

1、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系化学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推

动角色,从时间的阶段性去看可以分为:化学学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化学学科的过去——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化学知识的一种系统的积累,在教学中精心选择一些适合起始年级学生认识的化学史,让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能了解前人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培养学生形成治学严谨的态度,激发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和爱国主义的胸怀。化学学科的现在——当前化学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新发展、新成果以及与当代人们生活密切的化工生产技术、工艺,让学生及时了解化学中各个领域的重大科学发展与突破,让学生切实感受化学在改善人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广泛使用”、“原油价格上涨后,政府推行其他燃料使用计划”、“净化珠江水工程”等。化学学科的未来——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景,涉及发展前沿动态的内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能源、环境,其中能源和环境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介绍相关的知识,如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创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提倡民主和谐的社会关系,那么教师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创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能够平等的参与。如果没有学生平等地参与,有的只是学生基于教师的权威而被动、消极的参与,那更别说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放弃外在的权威,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形成真正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应学会倾听,不能因学生年纪小就可以请示或者拒绝他们不成熟的

思考和言论,也不应把不善自我表达的学生遗忘在角落里。要有足够的耐心,欣赏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轨迹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摆脱了教材束缚的基础上进入广阔真实的生活世界。

3、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

现实生活是多元化的,当中包括了科学、艺术、道德、情感这些基本的元素,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上各方面的内容,就必然导致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必须有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作为载体,多样化的教学是回归生活的必要体现。

过去,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单一化,把学习活动变成了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知识内容面前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考和体会,不能再象以前一样努力整齐划一,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为此,我们提倡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与学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让学生能在听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世界的丰富与多样化。

杜威曾说过:一个民族选择了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中学生年纪还小,起始年级的化学教学方式对他们的启蒙意识形成的影响非常重要,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蕴涵着诸多方面、层次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当下教育的必然选择。

4、倡导激励性教学评价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不断地对生活现实问题产生认识,但在此过

程中必然会因为本身知识的局限性而产生一些相应而来的各种障碍和挫折,甚至会影响到学生进一步探讨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因此倡导激励性教学评价有助于让学生理性地认识到困难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不能为此而放弃对真知的追求,失去求知兴趣和渴望,同时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坚韧的科学品格。

激励性评价的教学策略是通过赏识、激励、诊断式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实际行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鞭策消极情绪,准确诊断,有针对性和有效地给学生以及时恰当的帮助。但激励性评价并不代表不提建设性意见的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夸奖学生同样是弊大于利,随意性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正确的激励性评价当中应包含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对证指导,例如,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要正确地给予点拨与帮助,在遇到挫折时要给予积极正面的鼓励,在获得进步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崔萍明镜.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刘永舜.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吉林: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李灵芝.化学课堂教学设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关文信耿淑贤王凤英.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王祖浩金惠文.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方案[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叙事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 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金属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 体验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并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不知道新课程理念下 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们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经过多次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我在教授《金属化学性质》一课时的感受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 原来教学这一课题时,我总是首先讲解Mg 、Fe 、Cu 等金属和 氧气反应现象不同是因为它们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接着通过演示

实验让学生看到金属和酸反应现象不同,从而告诉学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后补充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到,这只是在讲教材,这样尽管思路清晰,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丧失了“自我意识”。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后,我认识到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属于学生自己。于是我大胆进行尝试: 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Mg 、Fe 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现象,接着让其猜想为什么会反应需要不同条件、反应现象也不同。接着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猜想,对于这些猜想我和大家一起探讨。最后剩下两点:1、可能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2、和金属的硬度有关,硬度大的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呢?现在用稀硫酸和稀盐酸代替O2,用Mg 、Fe 、Zn 、Cu 、Pb 这些常见金属设计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看到同学们开始行动,我

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要:本文阐明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叙述了实施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结了该项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收获。本文的观点和做法对当今的化学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提高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能否落实课标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化学,教师起到很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几年的化学教学生活中,本人一直坚持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下面就其重要性和一些做法及成果进行阐述。 一、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终是要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这种教学?够让学生了解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教学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2、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而这类教学让学生不断地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学生是感觉很有趣和很有用的。学生会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不断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是: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这都跟化学密切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养成学生关注这类问题的习惯。这也是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几点需要,我们教师在入门教学中应该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下面是本人这几年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二、实施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众所周知,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我们的化工生产离不开化学, 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以学生 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而 且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化学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本人结合自 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学科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 了一些初步实践和探索。 一、联系课外内容,增强学生的实用感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不要采用传统的教学 模式,在课内渗透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化学,是我们作为化学教师亟需 解决的一大难题。如在“食品添加剂”这一节的教学中,我 就是这样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你遇到的食品添加剂有哪 些?并结合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由于违规甚至违法使用添加 剂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再有 前几年的“苏丹红”的事件,本来只是一种正常的化学染色

剂,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只知道欺骗不明事理的消费 者,违法在食品中添加该物,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能造成人类 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具有一定的致癌特性,还有就是吃着 香喷喷的火腿、方便面等,虽然觉的比家里那些“粗茶淡 饭”不知道好吃多少的食品、零食恰恰是含添加剂最多的, 防腐剂,调料等,特别是防腐剂和发色剂中的硝酸盐,非常 容易变成有较强致肠胃癌的亚硝胺,同样最近国际粮农组织 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山梨酸,广泛用于 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虽然 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但是一旦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 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身体肾、肝 脏的健康。 二、联系生活热点,使化学教学贴近于社会实践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经验、生活。不断地吸取原有生活经验的 合理成分,并不断地指导着人们创造出新生活,是教育的重 要功能,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走向。教 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 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居室污染物”的教学时,我就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讨论自己知道的居室污染物以及由他们带来的危害, 通过讨论告知学生:虽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但

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

教学生活化生活化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生活,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把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事实与化学教学相联系,将生活中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兴趣融于教学。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的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巩固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学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将身心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比如,在初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身边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实例: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高温的油锅未点燃为什么能着火,怎样扑灭?氢气球能飞上天而普通的气球不能飞上天等等。在学习保护水资源一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为什么化肥厂附

近的小河上藻类植物疯狂生长?污水怎样处理,废渣如何利用?又如用食用松花蛋时为什么要沾食醋?蚊虫叮咬后用肥皂水涂抹可以减轻痒痛来引入酸碱中和反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课堂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计,它是以教材和学案内容为出发点,教师个人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加工,教师应该深入思考教学设计中生活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切入点。新颖的生活化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生才能爱学、乐学。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CO2时,可设计如下生活情景: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开始很湿,过一段时间,墙面要逐渐变硬、变白。但在墙面干燥过程中,常发现墙壁“出汗”。假如用炭火烤一烤,墙面会干、硬得更快一些。运用CO2与Ca(OH)2反应的性质,师生共同深入分析,解释上述现象。可设计系列短问:为何变硬、变白?出的汗是什么?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哪些?等等。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性质和原理解释了生活,生活又验证了性质和原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设计

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化学课堂

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化学课堂 发表时间:2010-03-24T14:08:19.25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蒋振东(广饶县第一中学山东广饶257300) [导读] 二十一世纪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仍有不少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 【摘 要】二十一世纪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仍有不少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甚至以此来调整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只注重当好“教书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 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家的风范熏陶” 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化学史;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36-3619(2009)12-22-0165 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提到德育工作,许多教师就把责任推给班主任老师和政教老师,似乎其他教师只要当好“教书匠”就行了。其实只要做个留心人,不管哪科教师都可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 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家的风范熏陶”等方面谈谈在化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1.化学史的丰富内涵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人类在反复修正、反复深化中改造着自然。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级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进而于1904年提出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这是对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的一种突破,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1911年,卢瑟福又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有核的原子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有一个坚实的原子核,核外是空空荡荡的空间,只有几个微小的电子在运动,这又是对汤姆生结构模型的突破。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不能讲名人效应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实验说话,不能盲从伟人、大师;要有突破就必须有创新,一个重要概念的提出、确立或重大变化,一种新的有重大影响的方法的采用,一种重要物质的结构的发现和确立,一种有重大影响的新现象、新规律的发展,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在“苯的结构”的教学中,我给同学们讲了苯的结构发现: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已测出了苯的分子式为C6H6,但与当时已知的一些链烃的性质又很难吻合,苯的分子结构困扰着化学界的一些有志之士。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也致力于苯分子结构的研究,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凯库勒在梦中悟出了苯环结构,他成功了,从而解决了苯的组成与结构的关系,这对芳香烃的研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当时他的同事们也学着他的样子,躺在安乐椅上睡起觉来,期望也能从梦中捕捉到科学的灵感,然而只有一个人睡着了,可惜只梦见打牌打输了。这告诫人们,机械地模仿他人,而不脚踏实地地去干,是不会成功的。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每天祈祷自己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无捷径,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 2.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不仅能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遵守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能力;在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上要求学生做到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记录应以事实为基础,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果;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业的成功! 3.化学家的风范熏陶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为科学痴狂的化学家,是他们以忘我的精神一层层揭开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不断发现和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每一项科研成果的最终落实应用,都离不开化学家的研究和创造。居里夫人四年提镭的不懈,莫瓦桑冒着中毒危险研究氟的制备,诺贝尔执迷于炸药的研究并因之痛失亲人、终生未婚,卢瑟福对实验的精密要求及在培养科学后备军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个亮点。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听到居里夫人一句“镭是应该属于全人类的”时的心灵震撼。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犹如一针兴奋剂,激起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勒由氰酸铵制备出了尿素,不仅掀开了有机化学的新篇章,而且打破了“生命力”的权威学说,破除了迷信,使学生感受到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质疑,用探究、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待学习。 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中,我除了向学生们介绍了道尔顿对化学的伟大贡献外,还向学生们说明:道尔顿不是那种天资卓著的人,但他勤奋、刻苦、百折不挠。以他做气象观测记录一事为例,从21岁开始做气象观测以来,直到他临终的前一天,他从未停止过,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仍顽强地记下了那天的气压和温度数据,在“微雨”两字的旁边,是一大滴的墨迹,说明此时的科学家实际上已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了。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必须持之以恒。 感谢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文明和进步,他们百折不挠,谦逊严谨的人格魅力,也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时时激励着我们要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好书的同时,唤醒心灵,用毕生的心力塑造自我和每一个学生。

实现化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体会

实现化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体会 摘要: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又应用于生活。实现化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能够降低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形成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51-01 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建构,同时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和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课程目标规定了化学教学要面向生活、面向学生,将化学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供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机会或者是环境,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习惯,形成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与生活内容密切结合,让化学回归生活,就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下面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捕捉生活现象进行导入教学 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导入新颖奇特,自然可

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的心情更愉悦,思维更活跃,学习热情更高涨。现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化学信息,我们要以生活的眼光来审视化学教材,捕捉生活现象,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我们可以学生所熟知的贵州织金洞景观来导入,大自然鬼斧神工,溶洞奇形怪状,你知道这是如何形成的吗?家中装修用石灰浆刷墙,为什么墙壁越来越白还会“发汗”呢?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与化学有什么联系。在导入阶段抛出这些生活问题,不仅可以以熟悉的生活来拉近学生与化学教学的距离,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的密切联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二、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载体。生活中有丰富的化学现象和实验需要去挖掘与开发。在实验设计中,不妨从实际生活出发,把课本中的演示和分组实验进行优化,从而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例如:在选择实验仪器时尽量用一些生活用品来代替。用注射器代替胶头滴管、分液漏斗、长颈漏斗;铅笔代替玻璃棒;医疗输液管代替导管;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点滴板等等。这些代用品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节约了实验器材,同时也使学

怎样进行生活化的化学教学

怎样进行生活化的化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4-06-05T13:57:52.46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1期(下)作者:柳长生[导读] 生活处处有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 柳长生 (渠县千佛乡中心学校渠县 635200) 生活处处有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学好化学的最终目标。怎样进行化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导入时调动生活经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教学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对一节课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导入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牵动学生的思绪,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因此,教师在化学课堂导入阶段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导入阶段注重面向学生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反思审视权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建构意义,寻求超越。具体到教学方式上可以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等。 二、在生活现象中解读化学知识。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实例及实验中的现象,从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具有启发性、新颖、有趣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立刻被激活,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当你在商店买灯泡时,只要细看一下在灯泡的玻璃柱上和支持钨丝的金属丝上有没有红色的东西(红磷),就可以简单识别灯泡的质量。 在介绍化学物质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像厨房中有食盐、醋、纯碱、酒,地窖中含有二氧化碳,人的胃液中有盐酸,建筑上使用大量的石灰石和熟石灰等。在讲课时举例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化学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能动性。如学习分子运动知识时,可举出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也就没有那么浓了,冰糖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解得快等与身边的生活相关的实例,再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解释,使学生确信化学既有趣又有用,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使学生积极、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观察与思考,探索其中隐藏的化学规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三、用生活中实物演示化学原理。 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演示化学原理,从而增加化学课堂的乐趣,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爱好。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强调课本中的知识,忽视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或者在做一些实验室过于专业化,导致许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化学成绩。所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演示化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生活相结合,降低了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难度,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首先学生需要准备一些新鲜并且带有颜色的花瓣,然后把这些花瓣研碎,再将这些研碎的花瓣放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溶液中(该溶液为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例为1:1)进行浸泡、过滤,最后会得到相应的色素提取物。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肥皂水、食盐水、纯净水、以及食醋,然后将得到的色素提取物放入到不同的水中观察色素提取物的颜色变化,看看这些谁都呈现出什么养的酸碱性。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方式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腐”这个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做练习:小林晚上在家帮妈妈洗铁锅,第二天早上发现锅底有红色物质出现,红色物质是什么?产生红色物质的原因是什么?学完“中和反应”内容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甲说:明白了皮蛋为什么可以治疗胃酸过多。老师追问“为什么”?生答: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叶、水和植物灰(含有氧化钙、氧化钾)。把原料按一定比例溶于水制成料液(或料泥)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钙,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钙离子。皮蛋显碱性与胃中的盐酸发生反应。学生乙说:明白了人被虫咬后为什么擦牙膏或肥皂水;学生丙说:明白了处理工厂的酸性污水为什么使用熟石灰?学完食物的酸碱性后,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 原来,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学饮食,改进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 五、进行生活化的课后实践探索。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中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后实践生活化才能真正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再如,通过“化学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服装商场如何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珠宝店鉴别真假金银的方法、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 生活化的化学教学,能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使干瘪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同时,生活化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能从社会的角度、生活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学习化学,提高化学素养。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走进生活中的化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课后章》课后章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牛奶在4℃下可以保存多久? A. 24~36h B. 24~48h C. 10~12h D. 12~42h 2 【单选题】(2分) 被誉为养生健身的仙酒为? A. 药酒 药酒 B. 黄酒 C. 白酒 D. 啤酒

3 【单选题】(2分) 下列不可以与酒同食的是? A. 凉粉 B. 花生米 C. 含糖的甜食 D. 鸡、鱼肉 4 【多选题】(2分) 按照酒制备的方法不同酒的类型包括 A. 配制酒 B. 药酒 C. 压榨酒 D. 啤酒 E. 蒸馏酒

5 【多选题】(2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糖尿病病人饮酒易得胰腺结石 B. 肝炎病人可以饮酒 C. 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铝元素 D. 啤酒是通有二氧化碳的酒 E. 饮酒后主要是由胃来吸收 6 【单选题】(2分) 关于牛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促进睡眠 B. 牛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C. 牛奶中所含的铝能在人体肠道内有效破坏致癌物质,使其分解改变成非致癌物质,并排出体外2 D.

奶不容易消化吸收 E. 牛奶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钙、维生素B2 7 【判断题】(2分) 烟酒可以同用? A. 对 B. 错 8 【判断题】(2分) 茶可以作为人体补充钙的依赖物质? A. 错 B. 对 9 【判断题】(2分) 可可粉中有原有还原性花青素和儿茶素所以具有氧化性?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下列方法不可以延长蛋类保质期的是 A. 浸入3%的硅酸钠溶液 B. 用草木灰稻壳覆盖 C. 涂抹凡士林 D. 放入阳光下 2 【单选题】(2分) 关于苯甲酸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无气味 B.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5-11-18T15:31:10.2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1期供稿作者:周继楠 [导读]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周继楠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730060 摘要:化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师必须把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生活化元素时刻“渗透”在化学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要落实新课标,体现化学教学的课改理念,只有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专注投入到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还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化学课堂知识,理解所学的知识,保持对科学的渴求,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教学的生活化”,已然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观念要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系统而高效地传授学科知识,教师作为既定的知识的传授者处于强势地位,而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处于弱势地位。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认知性任务,而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 二、教师“备课”要生活化 新课标下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化学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广泛搜集生活资料,选取那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素材来设计教学。 三、教学环节生活化 1.“课堂引入”要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动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化学贴近生活,从中引出化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化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2.“课堂问题创设”生活化。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化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学习与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入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与规律。如采用讨论、辩论、小组合作活动、游戏、参观、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实施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原有理论体系,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目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问题情境。 3.“课堂探究”要生活化。通过生活化探究,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能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能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4.“课堂教学方式”要生活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比较多样:模拟生活情境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验演示生活中的某些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列举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实际,并阐明原理……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教师可先联系生活中学生对水资源现状的已有认识,让学生自主发挥,讲解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然后深入学习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理论。学完本课题也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写一篇有关学校周围水资源状况的调查报告,升华学生的环保意识。 5.“课堂小结”要生活化。初中化学学习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教学语言的枯燥无味、对定理定律的干瘪总结与理解。倘若我们能把教材进行内化,以生活化的角度进行类比,小结课堂知识,多些幽默与诙谐,必定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作业布置要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不应是为了知识点、为了考试而做题,以致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布置作业时可以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教学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也要求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教学。一方面,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实验。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挥学生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把实验内容与解决生活问题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能解答许多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实际问题,感受到实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实验的实用性。 总之,化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师必须把化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生活化元素时刻“渗透”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化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随笔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随笔 一、溶液教学的一点体会 在现实生活中,溶液处处可见,这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情感基础,但是,在学生列举的种种液体中,很多可能并非是科学意义上的溶液,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溶液之前,可能对溶液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科学知识最忌讳的并非开始一无所知,而是一知半解。鉴于溶液的常见性和学生可能产生的误解,更要让学生坚持科学、客观的态度,谦虚地学习看似熟悉的知识。溶液学习的突破点在溶解,引导学生比较一些可尝性溶液味道的浓淡,从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溶质、溶质质量分数等内容,让学生养成不急于求成,踏实分析、谦虚谨慎的学习习惯。 二、燃烧与燃料教学的一点体会 学习燃烧与燃料时,我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站在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就是一种化学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就是生活,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知道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维持燃烧的条件;优化燃烧的条件,就能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又从化学走向了社会、走向了自然,用化学视角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懂得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认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化学实验现象教学的一点体会 明确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注意烟、雾的区别等。做木炭燃烧实验时,要将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才能观察到现象,所以“将木炭直接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看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应叙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所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错误。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口,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应观察到瓶口冒白雾,而不是瓶口冒白烟。所以“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口,观察到瓶口冒白烟”错误。 四、几种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化情况教学的一点体会 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说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但不变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但不变质;氢氧化钠易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变大且变质;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质量变大且变质;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变大且变质。 五、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的一点体会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到以下几点比较成功:知识点复习的比较全、比较广,符合第一轮复习的要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设计的两个题目教好:(1)能否用铁丝代替铜丝?(2)能否用碳、硫代替铜丝?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后做出小结: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固体;空气的污染问题也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设计了两个比较典型的题目。 我感到有以下几点不足:在复习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应重点强调: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曜眼的白光,照明弹的原理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烟幕弹的原理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上这节课时没有复习到这些知识点,这是自己的失误。

化学课堂转型整改措施(范美霞)

化学课堂转型工作计划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有关课堂转型讲座,收获很大。课堂转型重要的是实行两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由教师自编自导 自演,学生当观众,现在换成教师是编剧和导演,学生是演员、主演。针 对我所教的化学学科,我也要大胆尝试课堂转型,特指定计划如下: 1、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少讲或不讲,换成学生当小老师。简单的知识 点让学生总结,稍难的题小组讨论解决,较难的老师要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努力解决。 2、由教师主导的“先教后学”思维走向师生合学的“先学后导”思维。受传 递式教学影响,我们习惯性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思维。这样的教学思维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和学习主体意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淡化教师主导作用、充分相信学生潜能、提倡师生合学的“先学后导”教学思维,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能力是有益的。“先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构化备课、学生结构化预习,师生共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学习。“导” 是指“生本联导、生生互导和师生相导”等三层含义。 3、由传递知识为主走向问题导学为主的学习。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课堂教 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天赋、能力和智力的发挥,即使“教师导学” 的课堂也难以实现,因为,教师主导和控制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依然是有限度的。而“问题导学”的课是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发现、生成、解决的主体,在角色上都是发现者、生成者、解决者、合作者、分享者、建构者。没有权威式的教师,也没有奴隶式的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大同学”和学生一道共同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天性被保护、潜能被挖掘、智力被开发、兴趣被激发,学生既能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4、由“教师搭台教师唱”走向“学生搭台学生唱”。这里的“教师搭台 教师唱”是指“教师知识讲授”课堂,“学生搭台学生唱”是指“学生自

化学:《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

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课程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但目前一线教师仅仅停留于激趣设疑的肤浅层 面,对新课程提倡的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还不够。为此,教师应发掘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的策略,包括目标生活化、知识生活化、情境生活化、过程生活化、交往生活化、过程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从而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所以,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是新课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等,给学生提供生活化、时代化的课程资源,实施富有生活情趣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目标生活化 罗素说:“教育活动就是要教会学生过美好的生活。”教学目标生活化强调培养人的生活品质,完善人的生活状态,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过上美好生活。这需要全体教师立足于培养学生现实和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素质,坚守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向未来生活而又回归生活”,使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形成科学的、正面的、积极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需求,快乐成长,走向美好未来。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多元文化理解力,以树立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的意识,在哲学部分教学中加强辩证思维的培养克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避免无端恐慌等等。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并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地去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把知识给学生讲清就了事。 二、知识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所以,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善于把“静态”的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衔接,着意架设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才能使知识变得生动、鲜活。 部分教师有认识误区,认为新教材已充分体现知识生活化,只需照本宣科就可以了。这种“唯上唯书”的思想导致很多教师缺少创新精神和主动意识,意识不到教材仅仅是一个范例和媒介,展示的是一种静态的和普适性的知识,必须进行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的补充和整合。 例如,学习英语离不开社会生活情境,对于城市学生,我们可能选择购物、逛公园、开车等,而对农村学生就不这样选择。又如,过去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教学生浏览和建立网页技术、资源搜索、下载方法等,那么现在就必须教会学生“微博”技术,同时引导学生不要成为“微博控”。所以,将生活引入教学,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

关于社会生活的素材_浅谈如何运用社会生活素材服务化学课堂教学教育论文

关于社会生活的素材_浅谈如何运用社会生活素材服务化学课堂教 学教育论文 摘要:“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将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 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叙述了运用生活素材服务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小结了该项实践中 获得的一些启示,从而阐明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服务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化学生活素材服务课堂教学 生活的多层面提供了多样性的教学素材,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需要我们去设计和加工。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关注、有意识地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 受到化学的魅力,使关注社会与生活成为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化学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成 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一个支撑点,这样才能真正 发挥化学教学应有的“生活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生活化”教学功能。因此,在化学课堂 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又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践,更是对化学课 程本质的充分认识。兹以运用生活素材服务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做法和体会进 行阐述,以求商榷。 一、关注社会现象,突出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可通过“白色污染与我们的 生活”、“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添加剂与绿色食品”、“空气污染与呼吸疾病”等 “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题目,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用问题驱动,开展丰富的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以往被动、依赖的不良状态。给学生 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挖掘。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时常听到一些人受骗上当的事件,对于一些利用化学实验现象、化学知识的骗术我们如何去识别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这些不良行为, 去揭示他们的骗术呢?比如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对真金和假黄金的性质的了解,设计实验探 究得知:骗子手里的金元宝、金佛像等“黄金”大多是铜的合金,如铜锌合金,而假金元 宝多是以铜为主,颜色为黄色,表面经常有浅绿色的斑点——“铜绿”,有的斑点很浅很 小在“元宝”上聚集而使黄色“元宝”看上去偏绿色。当然最好到权威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看是否变色。要让学生知道,无论骗子如何狡猾,只要记住“天上绝不会掉馅饼”,这样我们就不会上当。 二、关注生活原型,整合教学资源 选择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联系的内容,这样才能既学到化学知识,又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知道怎样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冰箱异味怎样 除去?喝矿泉水还是蒸馏水对人体有利?有火灾时怎样自救?煤气泄漏应该怎样应对?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