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产业结构演变

第2章 产业结构演变

第2章  产业结构演变
第2章  产业结构演变

第二章产业结构演变

本章至第五章主要讨论产业结构理论(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研究运用相同原材料或工艺组织生产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之间的联系方式,属于产业经济学的宏观层次。本章主要阐述产业的分类、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等,揭示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为制定产业政策服务。

一、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就是为了进行产业研究和管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同一个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系统。如人体,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看成是由分子、原子、电子构成的系统;从生理学的角度可以看成是由细胞构成的系统;从心理学的角度又可以看成是由性格、气质构成的系统。产业系统也是如此,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作为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产业及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产业的状况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由于客观对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分析主体的研究目的、研究角度、依据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产业分类的方法很多。

(一)生产结构分类法

所谓生产结构分类法是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类方法。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为了分析不同物质生产部门的相互关系,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为生产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第一部类)

产业: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第二部类)生产必要消费品的部门

生产奢侈消费品的部门

这种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表的基础。其局限性是: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两大部类分类方法未能将一切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进去;从分类界限来看,有些产品难以确定为两大部类中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如电视机)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列宁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的基础上提了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这里所讲的生产特点,主要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过程、加工方式和劳动产品的不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

产业:轻工业:纺织、食品、缝纫(服装)、制革、毛皮、家具、造纸、印刷等

重工业:燃料、冶金(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对于从宏观上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计划调控,对于研究社会工业化实现进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局限性是: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中农轻重三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确定产业划分界限日益困难。

3.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在1931年出版了《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他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而将产业划分为三大类:

消费资料产业:食品、纺织、皮革和家具等工业

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其他产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工业

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时即将该产业归人消费资料产业,而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资本资料即将该产业归人资本资料产业。难以用上述分类原则确定产业归属的产业就全部归入其他产业之中。

(二)克拉克大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

193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Fisher)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最早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C.G.Clark, 1905—)在继承费歇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国民经济统计。1950年代,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z, 1901—1985;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运用这一方法系统研究和揭示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变化规律,三次产业分类法逐渐为各国所接受,并已成为世界通行的统计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

第一次产业(Primary lndustry):农业(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狩猎业。

产业: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lndustry):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以及煤气、

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

第三次产业(Tertiary lndustry):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公务业

(科学、教育、卫生、政府等公共行政事业)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等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在此之前采用的是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

种植业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

渔业

畜牧业

采掘业

工业制造业

中国的三次产业第二产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的制造与供给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邮电通信业

流通部门:流通业(物流业)商业

饮食业

仓储业

第三产业金融业、保险业

地质普查业、旅游业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

居民服务业、咨询业

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

服务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文化、科学研究

居民素质服务的各个行业部门广播电视、卫生

为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行业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经济分析方法,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克拉克以及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运用它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结果。三次产业分类法本身也有局限性:在具体划分现实的经济活动方面,在划分第一次产业与第二次产业的界限时存在着矛盾,在划分第二次产业与第三次产业的界限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没有统一标准,使用相关统计数据困难。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全面的、精确的、统一的经济活动统计对经济理论的探讨和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在1952年制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不仅确定了各种社会保障条款,而且提供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标准分类的附录。这是最早的标准产业分类。联合国为了进一步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在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1ndex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All Economic Activities,简称ISIC)。1971年版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面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又分成若干小项,最后将小项分解成若干细项,不仅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级,而且各大项、中项、小项、细项都规定有统一的统计编码,便于计算机管理。其中10个大项的产业是: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31.食品、饮料、烟草

32.纺织、服装、制革

33.木材与木制品

34.造纸与纸制品、印刷与出版

35.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

36.非金属矿产品(除石油、煤炭加工产品以外的)

37.冶金工业

38.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 381.除机械和工业设备以外的金属制品

382.电气机械以外的机械

383.电机、电器及供电设备

384.运输工具 3841.造船及修理

3842.铁路机车与车辆

3843.汽车;

3844.摩托车与自行车

3845.航空工业

3846.其他运输工具

385.不包括在以上行业的科学仪器、测试仪器、控制仪器、

感光和光学器材。

39.其他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1SIC)的特点是:它与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着稳定的联系,从而有利于对产业结构的分层次深入研究。联合国的标准产业分类法便于调整和修订,也为各国各自制定标准产业分类以及进行各国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条件。如中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9—94)就采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1SIC)1988年第三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西方国家多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制定供官方使用的标准产业分类法。

(四)其他分类法

1.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资本密集型产业(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技术密集型产业(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知识密集型产业(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y)

2.产业地位分类法

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和先行产业等类型。这种划分方法又称为产业的功能分类法。

3.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这是根据产业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具体包括:

(1)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

传统产业(traditional industry)

高技术产业(High—tech industry)

(2)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

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类。

二、产业发展

(一)产业发展的含义

产业发展(industry development)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产业发展的内容,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又包括产业总体的演进;既包括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的演进,又包括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单个具体产业的产生、成长、繁荣、衰亡或单个大类产业产生、成长、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产业总体的各个方面不断由不合理走向合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过程。

(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其特点

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industry life cycle)理论来描述。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产业是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

1.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2.国际产品生命周期

3.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生命周期

4.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的生命周期也相应地存在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但是,产业又是生产相同产品或具有替代关系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一个产业有生产多种相似产品的企业,很难用某一产品或某一企业的生命周期来代表整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但产业生命周期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不仅产业总体没有生命周期,而且单个具体产业也不一定都存在生命周期,不一定都会走向衰亡;

(2)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这是因为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漫长。

(3)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技术开发周期缩短,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速,使得产业很快由成熟期进入衰退期,有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只有几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4)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进入衰退期的许多传统产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但对这些产业产品的需求不会完全消失,因而这些产业的比重也不会下降到零,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

(5)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有些进入衰退期的产业可能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和武装,重新焕发“青春”,增强生命力,再次显示出产业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特征。

(三)产业发展战略

1.产业发展战略的含义

产业发展战略(strategy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决定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征。衡量产业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符合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能够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产业发展战略实际上是要解决产业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

2.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从国情出发,全面、准确估量影响产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现实的产业基础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是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步骤的安排和战略方针的要求,采取各种战略措施,保证战略重点,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也就是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战略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各个阶段虽有其独立性,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战略阶段一般来说有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

3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包括产业选择和产业调整。产业选择是人们识别和确定优先发展、重点扶植或调整、限制发展的产业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产业选择就是要从许许多多的产业中挑选出需要优先发展、重点扶植的产业和需要调整和限制的产业。只有正确判定各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产业类型,才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分类管理和区别对待,从而促进产业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是: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个产业发展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各个产业的供求情况、变动趋势、市场前景,了解各个产业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势;要以正确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作指导;必须进行国际比较。

4.产业发展战略的类型及评价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根据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的不同实施的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3)产业平衡发展战略

(4)产业非平衡发展战略

(5)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6)进口替代战略

(7)出口导向战略

(8)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战略

5.典型的产业发展模式

(1)雁行发展模式

(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3)同时开发模式

(4)产业的国际间转移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一)马克思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中存在许多产业部门,各产业部门只有配置必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进行生产,而且生产资源只有按一定比例恰当配置,才能使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正好能满足本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才协调,才能在产业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才合理,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国民经济才能协调高效发展。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普遍规律之一。

(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规律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提出了社会使用更多的劳动生产生产资料的规律性。列宁则深入分析了物质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趋势,明确指出:资本发展的规律就是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也就是说,新形成的资本愈来愈多地转入制造生产资料的社会经济部门。因而,这一部门必然比制造消费品的那个部门增长得快。因而,个人消费品在资本主义生产总额中所占的地位日益缩小。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增长的客观必然性在于,技术进步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会使得不变资本相对更快地增长,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就增加更快,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更快地增长,以满足更快增长的更多的生产资料需求。①

(三) 配弟-克拉克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

1.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内容

最先研究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Petty)。他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运用算术方法,主要研究了英国、法国、荷兰的经济结构及其形成的原因和政策,提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②不同产业之间收入差距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的部门转移。劳动力向收入高的部门流动对经济发展更为有利,初步揭示了工业和商业的比重会扩大的趋势。但是,当时还没有三次产业的划分,还不可能明确提出三次产业比重变动的规律。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出版了《经济发展条件》一书,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会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即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

①《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7l页。

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总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分布减少,在第二产业的分布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 thesis)。克拉克只是用单一的劳动力要素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从经济的综合成果来反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从而在深化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搜集和整理了几十个国家的庞大数据。1971年出版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把三次产业分别称为A(agriculture)、I(industry)、S(service),考察了国民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考察分为横断面考察和时序趋势考察。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A部门的比重下降,I部门的比重前一阶段是上升,后一阶段趋于稳定或缓慢下降,S部门在前一阶段缓慢上升,后一阶段迅速上升。

库兹涅茨又考察了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的国家,劳动力在几个产业的分布是不同的。收入水平越高,A 部门劳动力比重越小,I、S的劳动力比重越大。按时序趋势考察,也有相同结论。(表2-4)

(3)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A部门劳动力比重下降,I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在前一阶段上升,后一阶段出现下降或稳定;S部门前一阶段上升但缓慢,后一阶段上升较快。

2.三次产业比重变动的必然性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业人口首先会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第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产业结构也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转变;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后,就业人口又会大量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第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增大,产业结构则会由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的鼓型结构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的倒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收人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三次产业地位变动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机器大生产的逐步普遍推行,劳动生产率会普遍提高。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同样的劳动能够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或生产同样数量的农产品所需的劳动力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先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的收入相对偏低,引起农业劳动力过剩,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下降。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第二次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处于边际收益递增阶段,制造业劳动者的收入相对较高,能够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人,引起第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逐步提高,直至处于主导地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同样数量的制造业产品需要的劳动力也会减少,劳动力也会过剩,就业人数也会减少,第二次产业也会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也会引起劳动力向第三次产业的转移,第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就会相应增加,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也会提高,直至成为占主体地位的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会相应发生变化。一般来讲,农产品的收入弹性较小,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收入弹性较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用于衣、食部分的支出会逐步减少,用于住、用、行、乐的部分则会逐步增加。第一次产业主要满足人们衣、食的需要,第二、三次产业主要满足人们住、用、行、乐的需要。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必然导致第一次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次产业的比重顺

②[英]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页。

次逐步提高。克拉克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并不以同样的速度增加从而使农产品价格降低,因而必须转移农业劳动力才能保证农业利润二、三产业相对利润高,因而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收入增加的同时,人们追求消费服务,从而使服务商品生产(第三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且吸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还认为,有国际比较利益的影响。发达国家可利用技术优势,输出高附加值产品,因而二产业比重上升,技术进步是工业本身增加了新的行业,从而扩大了就业,增加了产值。同时工业的发展又排斥劳动力两者的对比决定了工业劳动力的升或降。

我们认为,一、二产业要有相当的发展,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第三产业只有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多方面的服务。所以只有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定程度,第三产业才能应社会需要而迅速发展。

( 四)霍夫曼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规律

1.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规律的内容

根据霍夫曼比例变化的趋势,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统治地位,资本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比例为5左右。当时即1931以前的巴西、印度处以此阶段。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规模仍然比资本品工业的规模大,霍夫曼比例2.5。当时的日本、加拿大处于此阶段。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比消费品工业更快地增长,资本品工业的规模达到甚至超过消费品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在1左右。当时的英、美、法、德处于此阶段。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已经超过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已经处于主体地位,霍夫曼比例在1以下。这是实现重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当时还没有出现这种国家,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了他的推断。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消费品工业主要是轻工业,资本品工业主要是重工业,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的净产值与重工业品的净产值的比例来表示。尽管对什么是重工业、资本品工业与消费品工业如何准确划分、资本品与重工业的关系、霍夫曼比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变化等,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确客观存在重工业化趋势。

虽然各国的统计口径可能有差异,但上表基本能反映出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的趋势。总的来说,轻工业比重是下降的。这种趋势不仅仅是工业化初期的趋势,而是一个总的趋势。但轻工业不会趋于零,只会在某个时期以后缓慢下降或大致保持一定的比例不变。

2.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必然性

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在于:在工业化初期,由于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工业是满足人们最基本需要的部门,只有基本需要基本得满足以后,才能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其他工业;而且,消费品工业投资少、周期短、技术要求不高、见效快,更容易发展;另外,由于资本缺乏、技术落后、劳动力成本低而且比较丰富,更适合发展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消费品工业,所以消费晶工业首先得到发展。随着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对资本品的需求增长,资本积累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劳动力成本提高,为资本品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出了加速发展的要求,所以资本品工业增长加快,超过消费品工业的增长,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四、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

(一)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

按照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不同,产业可以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产业结构或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并不相

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会形成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并且会发生变动,存在着产业结构先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然后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变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变规律。

(二)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趋势

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慢,比重下降,加工工业增长速度快,比重上升。各种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对象的加工程度(即加工的次数、环节、持续的过程的长短等)有高低的不同,通过加工新增加的价值也有大小的差别。产业结构的演变存在产业的加工度提高和附加值增加,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规律。日本的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正说明了为一点。

(三)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变动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也不同。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主导产业不同,产业结构也就不相同;产业结构会随着主导产业的转换而变动,主导产业转换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

(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

产业结构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初级结构、中级结构、高级结构等三个不同等级的类型,存在逐步由初级结构向中级结构,再向高级结构演变的客观必然性。产业结构的这种演进规律存在的原因,不仅在于任何事物都存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由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规律和主导产业转换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以农业为主、以第一次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都属于初级结构;以工业为主、以第二次产业为主、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较高加工度和较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都属于中级结构;以第三次产业为主、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都属于高级结构。这些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规律。

总趋势是: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但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上升。这是从大量实际材料中得出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但“到一定阶段”是具体什么时候,说法不一,每个国家的情况也不同。

五、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上升;近年来,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较快,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和世界上其它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除了以上的总趋势,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工业化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

2、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变化过程曲折,具有不平衡性。从整个的演变过程看,三大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尤其是在有的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3、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但与其它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实现高度化的问题。如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同期的水平。

4、产业结构的状况和变化与体制状况和改革有直接的关系。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52——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发展较快,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略有上升。实际生活中,市场供应比较充足,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工业建设如期完成了156项重点项目,建立了过去没有的工业。

2.第二阶段:1957——1978年

农业发展缓慢,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停滞萎缩。在数量比例上,工业比重迅猛上升,农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劳动力比重时升时降。从实际生活看,农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主要农产品限量供应。后来发展到工业品也凭票供应。轻工业品供应不足,商业网点少。

3.第三阶段:1979年——1995年

农业发展加快,产值产量有较快增长,比重先有上升,然后缓慢下降。劳动力非农化取得成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工业在前一阶段下降而后继续上升但速度缓慢。主要是对以往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进行矫正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化;传统产业比重下降的同时,反映当代需求主流和技术主流的新兴产业如电子、电气、汽车等出现并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尽管在有的年份有反复,但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21.4%上升到1995年的30.7%增加了9.3个百分点。劳动力的比重增加了12.2个百分点,几乎增加了一倍。在实际生活中,经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产业之间关系趋于协调,农产品增长快,市场供应充足。各种商品的供应逐步放开,过多的劳动资源被束缚在土地上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增大,乡镇企业吸纳了一亿多劳动力。各种服务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商业、交通运输业通讯、教育科学文化发展迅速。

4.第四阶段:1996年以后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的同时,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化和高度化。由于种种原因,第一产业产值增幅减慢,农民增收幅度减缓,农业基础不稳定,但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且效果明显。表现在种植业生产在较高的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其中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结构转向粮食、经济和其它作物共同发展的结构。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副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各种农产品正向名优特新稀产品、绿色产品方向迈进。近年来,第二产业中内部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电子和通讯产品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各行业之首,切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等增长速度迅猛。第三产业增速总体保持平稳。但第三产业内部在传统的邮电通信、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上,房地产业、教育、旅游、信息等产业发展迅速。

(三)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由以上资料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选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三种类型经济体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以三次产业产出占GDP的比重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数据进行比较。

虽然纵向比较,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横向比较,中国农业产出份额仍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大大高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工业产出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也明显高于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低收入国家,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严重滞后。无论同那种类型的国家相比,其产出比重都比较低。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大量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须向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低,将近一半的就业人口仅能提供不到1/5的产出。

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偏低。三大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很重。

六、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制约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等。

(一)需求因素

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需求,因此,需求的状况及其变化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需求的状况及其变动与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等许多因素紧密相关。

1.需求总量

从需求总量上看,总量的多少会影响产业结构规模的大小,即构成产业结构的产业数量的多少及其规模的大小。需求总量越大,要求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越多,相应的产业总体规模也会越大,产业结构规模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由于需求总量要受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总水平和投资总量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状况、人均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投资规模的变化,需求总量也会发生变化,必然推动产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的加快、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资规模的扩大,需求总量也会扩大,产业规模就会相应扩大。

2.需求结构

需求结构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需求因素中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生产为了需求,需求存在多层次、不同种类的区别,需求结构决定生产结构,生产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状况及其变化,必然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变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大部分,需求结构则主要有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结构三个方面。

(二)供给因素

制约产业结构的供给因素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禀赋、劳动力资源和资本供应状况等。

1.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禀赋

自然资源包括地面资源、地下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发挥本国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因此,气候、水土、森林、矿产等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作用。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地广阔肥沃的国家和地区,更适合农业的发展,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可能处于重要地位;自然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更适合发展旅游服务业;石油、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资源开发型的产业会占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可能形成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如石油输出国以石油开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产业,往往只能建立以加工制造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或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很多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带有本国资源结构的印记。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技术落后的国家,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大。

2.人力资源

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等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化,也是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价廉的国家和地区,更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素质好、受教育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更为有利,而且更有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水平,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劳动力价格昂贵的国家和地区,最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

劳动力资源,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及产业的发展。低素质的劳动力会阻碍产业结构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3.资本供应状况

资本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产业维持和扩张的重要条件,资本供应的情况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资本供应的总量规模、增长速度、充足程度、价格水平(利息率等),直接影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资本总量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发展重工业,因为重工业耗资巨大,只有达到最低资本规模,重工业才能发展;资本越是短缺,资本价格越是昂贵,越是妨碍重工业、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发展;资本越是充足、资本价格越是低廉,越有条件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拉长短线产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科学技术因素

(四)制度因素

(五)社会因素

(六)国际因素

产业结构不仅受到各种国内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动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产业转移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产业,如何对产业进行分类?

2.产业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有何不同的特点?

3.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4.有哪些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5.产业发展战略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6.新中国产业结构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7.试分析利用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8.试分析加入WTO后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2004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的定义 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二是各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关联关系侧重反映产业结构的质的特点。 合理而先进的产业结构能使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供求关系更加均衡,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划分 1、马克思的二大部类 2、农轻重划分法 3、三次产业划分法 (三)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1、循序渐进规律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然后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2、演变加速规律 产业变化每一次变革所需的时间都在缩短,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3、优化升级规律 在产业生产要素构成上,体现为以劳动密集型、资本或资源密集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演变;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则经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 从产业产出效果上看,体现为由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四)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1.科技革命的推动 2.社会需求层次提升的牵引 人类的消费需求结构阶段性、层次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农产品、食品-日用工业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服务)(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 3.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 (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

1、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明显。 2.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跨国公司是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至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是以区域支柱产业的更替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则是以专业化成长为主要特征。 专业化产业模式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下面分别从以上四点分析近几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高服务化

分析: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二)重化工业化

分析:轻重工业调整大体分为三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至1978年,重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为改变重工业薄弱局面,从“一五”开始我国就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4:66.6。经过三年调整,失衡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重新趋于协调。七十年代开始,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再次出现不协调状态。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3.1:56.9。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国家不得不对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二是1978年到80年代末,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9:51.1,轻重工业基本协调增长。

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主旨:为了便于了解中国产业结构的详细变化,我从中国统计局网站上搜集到了1978-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本文共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了解三大产业每年的生产总值以及变化。第二方面了解三大产业中每年从业人数的比重和相关变化。正文: (一).中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1978-2012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均呈上 升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总产值的两大重要部分。我们再看下面一幅图可以知道,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生产的总值从1992年开始呈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最快,到2012 年时所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几乎差不多。而其中第一产业从 1978-1990年生产总值差不多到现在不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25%,增长最为缓慢。而第二产业所产值一直居于首位,自1998年之后也 开始飞速增长中。

如果我们还无法看清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下面一幅图。

由上图可以清晰看出三大产业的变化,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接近30%下降到2012年的11%,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从大趋势上来说略有上涨,但起伏不大,在40%左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25%上涨到2012年44%,涨势惊人,但与国际相比来说,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均达到7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5%左右,所以如果三大产业结构评价我国的发展水平,只能说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第三产业仍需大力发展提高,第一产业继续下降,而第二产业也应开始呈下降趋势,我国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

产业结构的演进

3.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有哪些?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深度及广度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出一定规律性。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即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对经济发展有利。 二、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是人口高增长率和产量的高增长率,以及生产率的高增长率;结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变(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又转向第三产业);国际特征是经济增长在各国迅速扩散以及各国增长的不平稳性,并把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制度变化和意识形态变化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重工业化是工业结构演进中的一个阶段,工业化以来,工业结构呈现出了“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和知识集约化”的变迁轨迹。 四、主导产业转移规律,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从产业结构变迁历史看,主导产业转换引致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着从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开始,按顺序依次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以基础工业作为中心的重工业为主的结构、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结构、以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为主的结构严谨的规律性。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是由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主导产业转换规律、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规律、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规律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5.试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结构优化,一般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前者主要是指产业之间比例关系的协调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后者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层次状态向高层次状态的提升。制造业是工业社会的主干和基石,制造业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潜力。但是制造业的内涵不是指“代工化”的制造业,而是指在广泛工业领域有高技术水平的强大制造业,特别是那些具有基础性核心地位的装备制造业。江苏制造业基础较好,但以低水平加工型制造业为主,大部分企业产品陈旧、单一,拥有原创性技术较少,自主开发和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薄弱。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江苏装备制造业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中心。同时,我国应加快完善促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产生一定数量的核心企业集团,形成专业化、标准化、配套化的分工协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产业升级打好基础。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特点,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同时,提高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特别是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和服务交易的市场化,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及服务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技术基础;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基础;通过网络化架构,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 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 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库茨涅兹在配第一一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日本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世界各个国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各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日本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国内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从中更好的汲取经验并吸取教训。 标签:新经济形势日本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从1946年开始,日本优先恢复农业和轻工业,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轻工业,并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各种优待和扶植。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日本国内扩大再生产所需设备和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积极扶持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工业。到1955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并超越战前最高水平,整个产业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第二产业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见表1)。 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学界和官方决策部门经过争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从1956年起,日本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起一大批出口导向的资本密集型新型企业,开始了国民经济的重化学工业化进程。同时,在1956-1973年这一阶段,也重视发展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 由于在这一阶段大力采用现代科技革命的新成果,进行了设备的大型化投资,从而,大批量的生产体系建立起来,同时为提高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系列大型企业开始合并。日本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备和经济效益均达到了同期世界最高水平,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经过这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日本完成了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见表3)。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并且,重化学工业比重已远远超过轻工业(见表2)。 7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产业结构长期设想》,确定日本的产业结构应转向以建立消耗资源或能源较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为基本方向,即以知识、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业为中心,同时对它赖以支撑的其他产业也相应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程度,提高各产业部门的附加价值。日本政府也把重点扶植的产业转向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尖端技术产业,而对一些重化学工业部门则实行转产,或推进其产品、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密集化。经过这次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也由原来的上升开始转向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继续上升。 经济恢复后的日本毫无疑问应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经济恢复时期放弃当前消费所导致的资本积累,加之美国的援助,使日本发展重化学工业的资本劣势大为改善,要素禀赋结构远高于其它后发国家,因此,日本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是正常的,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这一时期,本田、铃木等10多家公司抵制通产省的压力,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进入汽车产业并发展得非常成功,就证明这些企业所在的产业符合该时段日本的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经过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后,日本的要素禀赋结构再次提升,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都得到很大提高,在这一比较优势下,知识、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迅速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化和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化和发展研究 杨 晗,邱晖 (哈尔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通过对配第———克拉克定理、起飞理论和二元结构模型等产业结构理论发展过程的研究显示,社会分 工愈加深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愈益密切;产业结构的不同是世界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以及收入水平存在差异的关键原因。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城市二元结构体制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因而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就更显重要。 [关键词]产业结构;配第———克拉克定理;起飞;二元结构[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udy 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 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ies YANG Han,QIU Hui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ies:Petty-Clark theory,take-off theory and binary structure model,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more refined the social labor division is,the closer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s results in different economic stages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various income levels.China is now going through the key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In the current period,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urgeoning service industry and change the urban binary structural system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tasks.So th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ies is apparently important.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Petty-Clark theory,take-off,binary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2-04-23 [作者简介]杨晗(1974-), 回族,山东临沂人,哈尔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邱晖(1981-),江苏灌云人,哈尔滨学院讲师,辽宁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企业环境会计理论及实践模式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 (12514094)。 第2012年第5期(总第398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5,2012Total No.398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5-0026-02一、产业结构理论的萌芽时期 早在17世纪,古典经济学的威廉·配第就发现产业结构的不同是世界上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以及收入水平存在差异的关键原因。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他比较了英国农民和船员的收入,并发现船员的收入是农民的3倍。在经过仔细的考察和论证之后,配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比工业收入多。配第发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产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生产。当工业的收益远远超过农业时,劳动力必然由农业向工业转移,当商业的收益又远远超过工业时,劳动力会再由工业向商业转移。这就会形成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局面。今天,我们将配第的这一发现称之为配第定理。可以说,配第定理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配第之后,对于产业结构理论的论述散见于许多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当中。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 虽然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可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却是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情。可以说,上世纪的三十至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库兹涅茨,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对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里昂惕夫则是著名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1931年,里昂惕夫编制了1919至1929年的投入产出表,从宏观上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中的数量关系和美国经济的均衡问题。1936年,里昂惕夫发表了题为《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的论文,投入产出理论正式宣告诞生。 克拉克于1940年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该书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产出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揭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变动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