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上海市高考作文

2010上海市高考作文

2010上海市高考作文
2010上海市高考作文

2010上海市高考作文

【篇一:201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专题】

201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专题

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

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

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考题透视

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承续了去年材料作文的格局,体现了稳中

求变的命题思路与导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既让押题者无路可走,又让有真功夫的考生能够大显身手,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才情,独

占鳌头,这样的作文题真正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课改理念。

(一)命题看点

命题者将中外经典故事与圣人名言无缝对接,在二者之间很自然地

找到了交集,它们互为补充,有机关联,相得益彰,都在倡导同样

的思想意旨和价值取向:对于自然界的生灵,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

大快朵颐而一网打尽、斩尽杀绝,而应该给予它们生长发育的自由

空间,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收获更大、更多、更好的成果。如果

杀鸡取卵,没有长远计划,目光短浅,为一己之私或是眼前微小的

收益而断送今后更丰厚的回报,那当然是鼠目寸光的表现,也是得

不偿失的愚蠢做法,是非常错误而不该的行为。

(二)写作管窥

通过对本则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以选取的写作视角是多种多样的:

立意为等待的智慧,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正反事例的列举,来说明等

待与抓住时机的必要性。

立意为人类应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以身边与媒体报道的事件为依据,来阐述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的见解。

立意为成就他人,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留下后路,以此来阐明助人等

于利己的思想。立意为凡事应该立规矩、有标准,也就是亮出没有

规矩不成方圆的主张。

立意为急功近利要不得,可以联系社会实际现象,表达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主题等。

总之,201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不失为一个有很高品位,有一定

的思想深度,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集考查写作水平、人文

教育、独立见解于一体的好文题。

评分细则

议论类文章评分细则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

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8~52分档次赋分。

2.凡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

3.对于借助随笔、杂感甚至杂文表达思想阐发主张的议论类文章,

要反复审读,谨慎赋分。凡那些能够做到思想深刻、议论风生、纵

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直至满分;凡那些只会

借助随笔或杂文的写作形式,而思想苍白、议论平淡、缺乏层次的

文章,不能误判高分,而只能按一般议论类的文章标准去如实赋分。

4.考虑到议论类文章的立意,多为阐释提示语(材料)的文章,因此,凡能采取比较新颖的角度切入材料,解说提示语的内涵与精神,便可视为有亮点,提高两个档次向上给分。

5.由于多数议论类文章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因此,凡有如下

情况即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62分向上判:选取比较新颖、生动、

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而不是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所用事例材料

能够有论证层次,并不平面展开,不机械重复,每一例都能显示一

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的。

记叙类文章评分细则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

节基本完整的记叙类文章,可以按48~52分档次赋分。

2.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

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

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

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63分向上赋分,最优秀的可以达到70分。

3.凡在三基本水准向下的文章,也应该依据其表达、主题、情节某

一个或几个方面属于较差的级别,依次向下浮动。凡在某一个方面

属于很差级别的,则应该在42分向下浮动。凡语言表达、记叙能力

在低幼层次的文章,最高赋分不能超过35分。

4.通篇记叙人事或编述故事,视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处理,赋分

在24分以下,如果无法判定,可提交组长或专家组处理。

5.考虑到多数记叙类文章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应将考查重点

放在如下方面:有机智的构思,有生动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这样的优秀文章,可

以从63分向上给分。

佳作精选

罣罟难无损,远虑必有益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格林童话》的诞生 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俩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他们就一直进行研究整理。俩兄弟整理出一本厚厚的文稿,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俩兄弟就将文稿束之高阁。一个朋友后来发现了这本文稿,将文稿给了出版社。文稿出版后,多次再版,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但不得超出材料内容和含意。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 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换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光影变化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字。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 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不少于800字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幸福是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 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 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_________ ”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人生的几何体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

2010上海英语高考作文

2010上海英语高考作文 【篇一:2006-2015十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十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例文(2006-2015) 2015年上海卷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学校即将举办“读书节”, 目前正广泛征集“读书节” 宣传册图片。假设你是该校学生潘阳, 你已找到以下三幅图片, 决定给读书节组委会 写一封信, 推荐其中一幅,。你的信须包括以下内容: 1. 简单描述你想推荐的那幅图片; 2. 阐述你用这幅图片宣传“读书节” 的理由。 dear sir/ madam, since the reading festival is around the corner, i’m writing to recommend a picture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brochure to remind the students of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sphere of reading is just like that, through which you can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content by yourself, but also have the pleasure of sharing the plots or opinions with your peers, which will ultimately enhan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ook. to sum up, the reason of my recommendation is quite simple and apparent that reading, instead of being dull and isolating, can be full of participation and common interest. 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will take my sugges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sincerely, pan yang 2014年上海卷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学校英语报正在酝酿改版,拟从现有的三个栏目(健康、娱乐、文化)中去除一个,并从三个备选栏目(时尚、职业规划、读者反馈)中挑选一个纳入该报。假设你是该校学生程飞,给校报编辑写一封 电子邮件,表达你的观点。邮件须包括以下内容: 1. 你建议去除的栏目及去除的理由; 2. 你建议增加的栏目及增加的理由。 dear sir / madam, when it come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umns for the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 opinions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columns preserved will definitely make a feature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exert (运用;发挥) positive

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导读:本文2017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刚刚*发布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篇一:预测,不一定成真】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

有些预测并非是空*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篇二:以智者的态度直面现实】如今生活变化之快,往往让我们手足无措。是随波逐流,还是固守己见?何去何从,实际上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1985~2013) 1985年《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 1986年《2000年回母校》 1987年《关于报考历史学科的意见》 1988年《清流与活源》 1989年《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1990年《时间啊时间》 1991年《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1992年《遥望星空》 1993年《机遇》 1994年 (一)写作第一题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写—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父辈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5年 (一)写作第一题 请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 要求:①标题自拟。②150~200字。③如文中需出现区县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否则扣分。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责任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6年 (一)写作第一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初夏的时令特征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的财富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7年 (一)写作第一题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①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②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8年 一、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要超过250个字。(20分)春水(之一)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50分) 一部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今天在此间日本记者俱乐部试映。 这是一部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影片。编导者出于反动的“自由主义史观”,否定侵略史实,极力鼓吹“太平洋战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他们蓄意策划该片,目的是想通过电影误导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唤起所谓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对28名日本战犯开庭审判为主线,由始至终宣扬这一公正的、历史性的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并公然宣扬“日本无罪”。影片极力粉饰东条英机,否定“南京大屠杀”,通过一系列情节,全面歪曲史实,否认和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影片一出笼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愤怒谴责。4月20日,由几百名赞同者和许多赞同团体支持的“批判电影《自尊》会”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张严厉声讨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影片。(摘自“新华社东京1998年5月9日电”)题目:——读报有感 1999年 写作第一题: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篇一: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汇总】 【篇二: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集锦】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集锦 一、2010全国卷1高考作文题 2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0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三、2010上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雨长大不更好吗?”两千

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大全

201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大全 作文辅导 0607 1223 全国Ⅰ语文作文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全国Ⅱ语文作文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全国Ⅱ 请以“路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行立意。2、除诗歌外,文休不限。3、不少于800字。 浙江高考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四川高考作文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也可以构成一个平面,也可以构成一个立体,根据这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东高考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请据以上材料写文章。 江苏高考作文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广东高考作文 广东作文《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安徽高考作文 吴兴杂诗 (清) 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2011-2017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及参考范文

你是××中学的××,你校学生会即将组织一次徒步活动,已在校园网发布方案,征求师生的修改意见。你需要写一封邮件,包含以下两点: 1.提出你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Dear Sir/Madam, I’m really excited to heat that a hiking activity is going to be held near the Bund on the Labor Day holiday. However, there may b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cheme you’ve posted on the campus website, as I’d like to point out. are willing to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security precautions and necessary medical support for the the scheme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d thoughtful enough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activity. Only by clarifying these details, are you likely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tudents. I suggest the hike be more suited to the theme “Discover Shanghai” through additional activities. Upon arrival at the Bund, I propose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By appreciating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of the buildings, we can gain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authentic Shanghai culture mixed with exotic , the experience may well be unforgettable one, because it of organizing the activity. , if the hike is organized in more detail and in a more supportive way, it is sure to succeed. I hope that my voice above can be heard and considered and wish the activity a great success. Yours sincerely Wang Lei

2010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集锦

2010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集锦1 职责——永不凋零的花 将士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国泰民安时依旧艰苦训练; 白帆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风平浪静时依旧鼓足勇气; 蜜蜂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丰衣足食时依旧辛勤工作。 而当那吃着鲜美的鱼的小猫依旧不忘职责去捕鼠之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职责是否该铭记于心。 职责是一盏明灯,它亮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让我们时刻铭记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当朋友把幼小的孩子和丢弃给他时,他明了自己身上那份卸不下的职责,从此,他日夜奔波,将汗水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滋润着朋友家人的心田。然而生命对于他过于苛刻,朋友的妻子患病在床,年幼的孩子又需要照顾,他还要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所有的艰难一时间都重重地压在这个并不健壮的男人身上。这时的他就是抛弃他们而寻求自己的生命之美本无可厚非,可这个伟大的男人从未忘记过那份职责,他坚强地承担着,用自己的行为谱写着一首充满仁义的职责之歌。他就是朱邦月,一个感动了千万人的牢记职责的英雄。 职责是一朵芬芳的花,它开在我们人生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它的芳香和美丽。在四川地震中,一个中年男子为了自己的职责护住了身下的四名孩子,他似乎微笑着感受着人么用无限的崇敬为其铺就的天路,那路旁的花朵是孩子们的微笑,那芬芳也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他那份为了职责而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永恒,在这个世界屹立成一座也不退色的丰碑。谭千秋,这个在危难之时固守职责的人民教师所带给沃恩的感动,将如其名字般千秋永传诵。 职责是一曲悠扬的歌,它回荡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传诵着我们不同的生命之美。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忠诚之语付出沉重的代价,宫刑这个折磨着他的灵魂和身体的酷刑,如一把扎在他胸口的刀,让他生不如死,但就在这最痛苦之时,他没有舍弃自己的职责而安度晚年,他忍痛写作,为了“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职责,为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苟且偷生,备受鄙视却著成了“史家之绝唱”。司马迁这个可怜的人啊,在巨大的痛苦中仍坚守职责,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情怀? 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职责!

高考作文之201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1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篇一:2010上海高考作文分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 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 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的许多方面。 立意分析 今年高考作文题材料范围很大,审题的角度也很多。 考生可以从眼前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针对那种目光短浅,缺少长远 考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后代的现象来写;可以从生态平衡角 度考虑,人和自然要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来写,可联系到渤 海湾休渔季、科学捕捞等事件来发挥;也可以从做事心态角度考虑,写学会等待、不要浮躁、要有更宽广的胸襟,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 空间来写;还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往往违背规律,揠苗助长。 同时,这道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 得到更多的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等;也可以从其他角 度来写,比如万事都要有个“度”,也就是做事不能过度等等。 看得远,才能收获更多 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量一量,然后将不 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背后却蕴 含着丹麦人的智慧,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论大小全都捕回家,

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滩死水;相反地,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河流将永远繁衍生息,充满活力。 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收获更多;贪图眼前利益,只会得不偿失。生活中总是会有人汲汲于眼前的名利,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懊悔不已;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在别人鼠目寸光之时就看到了远方美景,然后向前迈进。比尔盖茨就是这类人中的典范。 想当年,比尔盖茨毅然决然地选择辍学,放弃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哈佛深造机会独自出来创业之时,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不解,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因为他比别人看得更远,他看到了正在崛起的硅谷;看到了一个正朝人类迈进的信息时代;看到了微软立足于世界的可能,于是他坚定地一步跨进了时代革新的洪流。仅这一步,让他成为了行业中的翘楚,然而眼前的利益并没有蒙蔽他眺望的双眼,他深知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道理,因此他用一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时时警醒着微软上上下下的员工不要懈怠。比尔的远见让微软十多年来得以立于不败之地,也让同行们对这位智者充满敬意。 看得远的人,往往有比别人更好的心态,这使他们在急于事功之人的面前显得更加从容淡定。而这两种人的对比在股票市场中显得尤为鲜明。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这便是他成为股神的秘密,同时也告诉我们炒股其实炒的是一种心态。从众者所能赚到的永远只是蝇头小利,因为在股市中能收获更多是那拥有远见的小部分。 无论是丹麦人,还是孟子都用他们钓鱼的智慧在启示着我们:抬起头,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不要以眼前的得失为生活价值的标准,放生那些在你“渔网”中的“小鱼”,只有这样,来年在你的生命池塘里,你才能收获更多生龙活虎的“大鱼”!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真题在线】26.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依旧保持着“海派”特色: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辩证思维。既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熟悉、有话可说的概述性社会现象,又为考生深入思考、通过作文展现思维品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文材料主体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中的“预测,是指预先推测”,对关键词“预测”加以解释。第二句沿袭了前几年高考作文材料的思辨色彩,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我们从中可以审出这些信息:第一,“生活的预测”对“预测”的这一关键词理解起到收敛、约束作用;如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扣住这一关键词进行论述,很可能就偏题。第二,“如何对待它们”不局限于二元对立,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第三,对于生活的预测,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不以为然”。这种矛盾的态度,考生不能简单选其一而论述,必须思考这两种态度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否具备可行性等问题。第四,“生活充满变数”这是材料结论的一个前提条件,考生不应该

忽视,更是引导考生在思考生活前提下,论述“预测”的重要性。 然而,每年上海都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直接倒在審题的起跑线上,究其原因,不外乎为:没有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忽视关键词的修饰词;偏题的考生,还普遍存在没有扣住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审题绝不仅仅要审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更重要的是审出材料中的逻辑关系,这关乎你的作文是否合格。 超越预测,返璞归真 通常,我们把生活的“亮面”交给他人,交给一代又一代人从“荒原”上建构起来的秩序;生活的“暗面”没人知晓,有人交给上帝,有人交给命运。而人们总渴望在黑暗里点起灯火,尽管不甚分明,但这样的光亮,还是让无助地行走于黑暗中的人心里多少有了底气。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预测。契诃夫在回望自己的人生时感叹:“人的一生建立在预见之上。”而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却说:“在错误的所有形式中,预言是最不需要代价的。”不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预测不同的理解,而真正的矛盾却在于预测本身的双重性。有些预测是用科学理论去推求未知的事物,比如经济走势的预测,以用统计学建立起来的概率体系为基础,接受这样的预测,显然没什么坏处。有些则不然,总掺杂些臆测的成分在里面,譬如古人对于方术的极度信仰,譬如玛雅人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 哲学家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对于预测,人们同样也有三重境界。

2010年全国高考I卷作文

解读2010年全国Ⅰ卷漫画作文“猫有鱼吃还捉老鼠” 今年高考作文,全国卷给出了一道看漫画写作文的题目。漫画《猫有鱼吃还捉老鼠》,描绘的是这样的一幅场景:餐桌边,几只猫在吃鱼,只有一只猫放弃盘子中的鱼,在捉老鼠。其中的一只猫说:“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并带着一副讥笑的表情。另有一只吃饱的猫,捧着肚子,一副不屑的表情。 这幅漫画无疑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生动反映,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改善了,就像那些猫儿顿顿有鱼可吃了。而作为本性就是捉老鼠的猫,是不是还应该去捉老鼠?其实,这是暗喻人们面对优越的物质条件,还去不去付出劳动,还去不去奋斗和拼搏。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总体来讲,人类追求进步,追求文明的步伐什么时候也不会停止。即使有鱼吃了,也要去捉老鼠,去努力工作和奋斗,争取不但有鱼吃,而且要吃鲍鱼、吃更高级、更有营养的食物。显然,那只去捉老鼠的猫是只好猫,是只很有远见的智慧猫。 下面援引中学学科网及新浪博客凌霄轩主人更为详尽的解读供大家参阅: 【解读一】作文材料寓意 人们要敢于担当,坚守岗位职责,社会才能统一和谐。施教者等社会群体应弘扬和保护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者。即人们要做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岗位职责,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现成的环境所诱惑而丧失自己的天性和职责。因此行文时联系到现实社会,作为80、90后的青年一代要树立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爱国爱家,勇担重任的理想,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被物欲横流所诱惑,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切忌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当然对于成人社会而言,每人都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能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永远有吃的,才能换来长久幸福。 作文角度参考 No.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再多,不管多么安逸,决不能迷失自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No.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是尸位素餐,不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比如富二代、八旗子弟、啃老族等,他们不就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 No.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是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No.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作文最佳立意 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职责大于诱惑、私欲;不能为私欲诱惑而放弃自己的本职。 今年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于去年。考生对其材料内容理解时,往往见仁见智,似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然而总有一种理解是最接近题意的,这就好像是一个靶子,纵然有八环、九环,但毕竟有个十环。这就需要比较选优,破解题意,保障作文符合最佳题意,方能获得高分。 今年作文构思最佳立意: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职责大于诱惑、私欲;不能

2010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2010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阅卷实录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题解析 江西省单独命题是始于2005年的。2005年是话题作文“脸”,2006年也是话题作文“雨燕减肥”,2007年是命题作文“①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②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选一),2008年是漫画材料作文“老鼠写给人类的一封信”,2009年是材料作文“对蔡铭超流拍行为的看法”(议论文),今年(2010年)是命题作文“找回童年”(议论文或记叙文)。 从命题走向上来看,江西作文命题,一直是比较平稳的,按照交叉轮换的原则进行。在难易程度上一直把握得比较好,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更没有命制偏题怪题。无论是考生、家长、教师、专家,都对江西卷高考作文题,表示肯定和赞许:既新颖独特,又体现了对广大考生的人性关怀;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较好地规避了猜题押题的现象。 今年的命题作文“找回童年”,也命制得比较好。有人说,这个作文题

太容易了,失去了检测的意义。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根据我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经验和下水亲自写高考作文的体会来看,要写这个作文题,的确不难,人人有话可说,但要写得符合要求,要写得精彩、出色,就不那么容易了。 “找回童年”,这个题目有两段:“找回”和“童年”。“找回童年”,为什么要“找回”?不就是“失去”了才要重新“找回”来么。 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在“找回”二字上。如果你单从“童年”二字上去写,写成“回忆童年”或“童年的回忆”、“童年的趣事”、“童年的乐趣”等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这个命题的机关,就在“找回”二字上。如何体现“找回”,能否体现“找回”,就是写作成败的关键了。体现“找回”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比较直观、易用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对比,将今昔进行对比,来体现“找回”。 此外,对“童年”二字也要进行再次理解,你不能只理解成,“童年”就是人的低龄阶段。正如提示文字里有所透露的,是天真烂漫、百无禁忌、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童年”是有寓意的,其寓意大概就是人之初,人之根本,是真诚、纯真、无忌、坦率等的象征,也是好奇、自由、勇敢、快乐等的载体。“找回童年”,实际上就是“找回真诚,找回纯真、找回勇敢,找回快乐??”之意。这正如写2005年的话题作文“脸”一样,你不能只狭义的理解为“脸是人体的一部分”或者“脸是需要经常洗清的”,其实这里的“脸”,不光是外在形象的代名词,也可以比喻“面子”、“尊严”、“荣誉”等等。 “童年”为什么会“失去”呢?提示文字里虽然没说,但我们完全可以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过大、学习任务的繁重、学习竞争

20052010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及范例 下图是小学新生的课堂一脚,对照你当时的上课情况,作出比较并谈谈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必须包括: ●描述图片里学生上课的场景 ●比较你同时期的上课情况 ●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As is described in the picture, a group of foreign students are raising their hands to giv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in a joyful and active way. The purpose of the picture is to show us how active the class performance is in the foreign country. Compared with the class performance in local China, the difference is quite obvious. We Chinese students stay quiet in class, keep taking notes and listen to what teacher is talking in a careful way.

I ask myself what causes lead to the phenomenon? Why class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tudent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foreign students? Possible reason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Most important of all,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is the key reason. The first day we become the primary student, our teachers tell us to obey the rules in class. We put our hands back and stay quiet in class. Lecture-model teaching is the traditional way in Chinese class. Teacher is the leading actor or actress and student is always the supporting roles. Gradually we get into the habit of staying quiet in class and lose the ability to raise questions and give the answers. The second point to be mentioned is that Chinese student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study. In our minds, we always think what we should learn instead of how we should learn knowledge in a smart way. We behave us as a passive listener, but foreign student act as a active learner. As a saying goes, it is better to teach to fish rather than give a fish. Taking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into accoun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need to think it

2020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

怎样面对人生中的转折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条长路,每经过一一个路口都会是经历--次转折。此时此刻,我就站在人生的-一个转折处,茫然与彷徨使我的心如蝶翼般颤动。微风摩擦着耳鼓,我听见冥冥中一个声音: "这个转折,你会如何去面对?" ?转折的出现是偶然的,战场.上,骑兵主将马蹄铁上的一个螺钉的脱落或许会让这位主将丧命,进而让他的部队溃散;商场上,--位公司经理在酒店吃饭时或许会无意中听到竞争对手的机密,从而让他找到挤垮对手的绝招;官场上,有人酒后失言或许会得罪上司,于是从青云直上到落泊江湖....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转折,小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大到决定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既然如此偶然,我们怎么趋利避害?很简单,“事无巨细,处处留心”可矣!心细的人自然会滴水不漏,不犯偶然的小错,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希望渺茫的机会。小事情往往就促成了大转折! ?了解了转折的必然性,我们就该认识到:平日多修美德,即使处境不顺,也会有个转折在不定什么时候帮助我们;如若不能防微杜渐,严于律己,即使处于顺境地,也会有一-次大转折,将我们推入深渊。 ?人生的转折也许并不多,但每一个转折的影响都会很大。这些转折也许是因为自身的成长和经验必经的路口,也许是生活中无辜遭遇的突变,但毫无疑问的是,都需要我们去面对。 ?抓不住的岁月的鸟翼,被火光映在手掌;每一次转折,都形成-道深深的掌纹,比羽毛还要清晰。我多希望,在我们走到长路尽头的时候,那每-道掌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息的生命力;我多希望,在每一个转折的路口,都留下我们顽强的身影和从容不迫的笑容。 ?记得席慕容的一-句话:”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而在这“走过”与“走下去"的转折路口,待我以最充溢的信心和活力,去感受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待我用最坚实的心灵和意念,去创造人生烂漫如霞之辉煌。

高考作文之2010高考上海满分作文

2010高考上海满分作文 【篇一: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点评】 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点评 上海市崇明中学潘峰(202150) “留”和“不留” 上海一考生 丹麦人用那把尺子,用他们严谨的态度,昭示一种敬畏,尊重自然法则,请留余地! 贤者孟子谆谆告诫,用他的朴素劳动观,传递不变哲理,为子孙后世忧,请留余地! 然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何况这物欲横流,纷纷扰扰的纸醉金迷的今天! 我该何去何从?随波逐流抑或浪遏飞舟?因了敬畏,因了远忧,我们须为人生留有余地! 长风破空,残阳如血,一声凄烈的马啸划破一望无垠的寂寞苍穹。“虞兮虞兮奈若何?”剑锋一转,结束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生命。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下余地,于是演绎了“霸王别姬”的悲剧。留有余地,才能成功创造驰骋的空间。中国人似乎很看重“余地”。留有余地就是“三思而后行”,留有余地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有余地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越王勾践被吴所败,沦为吴王马夫。他没有自刎没有投江,作了个似乎不够有气节的决定:甘为人奴。但他不是沉沦,而是给自己留

下了余地。因为留有余地,勾践演绎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 大泽乡遇雨,众人不能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严刑苛法不容有违,法 令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起义星火燎原,秦朝统治风雨飘摇。这是因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没有为人民留下生存的余地。 古人不留余地酿成大祸,而温古思今,挤榨生命的人又何其多。 看透支青春的年轻人耗费时光,碌碌无为;看利欲熏心的贪官污吏 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看头脑空虚的市井男女日日灯红酒绿。这些 人不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歇斯底里地耗费生命,不留 余地,终将得到时间的惩罚。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只有留有余地才能为成功多辟几条道路,给生 活空间的拓展留下希望和生机。古语云:“必欲取之,则先予之”, 哲学上说,绝对化意味着谬误。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得有长远的 目光高瞻远瞩,适当的留有余地,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益更丰,最终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且不愧高明之名。 【分数】68 【满分理由】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针对现实社会,谈古论今,通过 鲜明显豁的对比和形象化的说理将“不留余地”和“留有余地”不同选 择的结果展示出来,从而使文章体现出了较强的思辨性和震撼力。 文中排比举例使得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在历史兴亡和生命盛衰的 高度和视角来观照,行文显得充沛淋漓,豪迈大气。 鱼!鱼! 上海一考生 前段时间,“东海大黄鱼回来”的消息曾引起不少关注和讨论,当国 人从急功近利痛食恶果,大问“鱼呢?我的鱼呢?”的时候,为什么 没看到丹麦人放小鱼回河的传统呢?

最新上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

真题还原: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命题分析趋势及点评: 从2015年上海高考的命题来分析来看,今年的命题依旧延续了之前五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 从材料特点来看,将比喻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合二为一,并且是在设置好的范围中谈关系。例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是在“沙漠”这个范围中谈“自由”和“不自由”,而今年的作文是在“造就和谐的自我”的范围中谈“坚硬”和“柔软”。 从形式上来看,仍旧是“一行半”的形式。整个材料阅读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观点倾向十分清晰明了,让同学们在落笔之前无限拓展思考的角度。材料变短了,审题的难度降低了,但是题目内容越来越科学,依然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 从命题思维上来看,上海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对人性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的塑造,同时体现了哲学的思辨性。那是不是上海今年的高考并没有体现出变化呢?周老师认为并非如此,综观近几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别具匠心。 首先是将常规的各种类型作文题考查点综合起来,这一综合,就拓展了考生的思路和写作的范围。比如今年的材料中,对于“坚硬”、“柔软”的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引发出去,也可以和社会现象、当今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把这个材料写“活”,体现作文的思想性。 其次是观点倾向更清晰,本则材料明确提出了我们要“对待”自己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达到“造就和谐的自我”的目的,所以过程和方法是多样的,而最后的结果导向是明确的。这样看来,今年的作文题目相比于前几年就更加科学了。 材料详细解读: 1.材料本身的重点词句及关键信息: 考生都比较容易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坚硬”、“柔软”、“和谐的自我”。这里,周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在材料中还有一句不可忽视,造就和谐的自我并不是把心中原有的东西随意组合就可以了,关键是“如何对待它们”。所以这一点是我们要拓展出去的,也是我们在设定立意时要重点思考的,能够体现创新的部分。 2.思考材料可以写作的角度: 首先,要揭示这个题目探讨的实质: 大部分同学们都会从这个题目中想到人的性格对自我的塑造,这是材料本身向我们展示的内容——“人的心中”。那么进一步思考,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的自我,具体来说就是更好的处世或者塑造更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思考也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准则。所以,其实坚硬和柔软对应的也可以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或者是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方式。 其次,我们要根据以上探讨的实质,找到关键词句的深意: l 从性格的角度:硬——性格的坚强;软——性格的柔韧。例如水,硬:水滴石穿;软:上善若水。 l 从处世的角度:硬——坚持原则;软——处事变通。 l 从思考方式的角度:硬——硬性的科学准则(理智);软——文学、艺术、情感(感性)。 以上的材料分析方法,在我们之前的课程中,老师都有按步骤给同学们分析过,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够按这个思路来看材料,是不是觉得可以写作的角度更加广泛了呢? 立意角度分析: 以上三种材料对应的就是该材料作文横向上的三种立意,对于这三种立意,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体现其中的关系,也就是在写作时注意思辨。因为本则材料有明显的观点倾向,所以要辩证的取坚硬和柔软的长处,不要偏指一方。另外,还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选取一个角度,从历史谈到现实,重点在于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意义、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