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展馆外)

各位领导、各位观众:

大家好!

欢迎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馆址在首义文化区的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整个展馆建筑以最具荆楚特色的“楚国红”为主色调,整体造型呈一个V 字型,寓意着胜利,也预示着武汉的腾飞。展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您现在看到的是大型雕塑《共和之基》,整座雕塑(长50米,高8米,)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个部分,您看,这一组雕塑主要表现武昌首义的过程,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首先请参观第一部分——晚清中国。这一展厅向您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条约墙,在这里记载了(手示)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到1887年中葡《北京条约》,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的多达24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各种特权,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在这里,(手示)两面条约墙向中心倾斜,沉重的锁链串起摇摇欲坠的条约墙。(手示)条约墙的尽头展现的是被列强分割的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整个造型寓意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国家大厦即将颠覆,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危难局面。

1894年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1900年,列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组成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联合进攻中国,攻陷北京。次年九月七日,(手示)清政府代表奕劻(kuang)、李鸿章与列强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共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坏了中国的主权。

三、沉沦的大清帝国

列前打开大清国门后,争相开商埠,设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汉口是全国较早设立租界的地区。1861-1898年,英,俄,德,法,日五国相继在汉口设租界,这里向您展示的是上起江汉关下至黄浦路沿江3600余米的汉口租界缩景,当时租界占去市区2/5的面积。此时,百姓生活陷入绝境,各级官吏层层搜刮,根本无力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

从1861年到1908年的4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她以皇太后身份(手示)垂帘听政、临朝称制,为期仅次于康熙帝和乾隆帝。

第二组自强救亡之路的探索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社会各阶层开始积极尝试各种变革。(手示)洋务运动是以中体西用为主,探索自强之路的实践。虽然,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手示)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运动。终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失败告终,也称百日维新。(手示)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败。(手示)自立军起事实际上是戊戌变

法的延续,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手示)这是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在武昌紫阳湖畔英勇就义的场景。为了消弭革命力量,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开明的姿态,(手示)推出新政,如:改革兵制、官制、学制以及奖励工商。此外康有为、梁启超等还成立了各种立宪团体,然而1911年清政府颁布了(手示)“皇族内阁”,立宪派分享政权的完全落空,少数人转而开始支持革命,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第二部分革命原起

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1878年,(手示)13岁的孙中山乘船前往夏威夷檀香山,从此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在这里孙中山站立船头,船只在大海中迎风破浪远处的朝阳冉冉升起,暗喻着中国的未来。

您现在看到的是孙中山青年时代活动地图,1894年11月,他再赴檀香山,创建革命组织——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次年二月,(手示)兴中会香港总部成立后,孙中山开始着手筹划广州起义。这是他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由于内部步调不一致又因叛徒告密起义未发动就以失败告终。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辗转来到伦敦,不料在10月11日被清使馆人员诱捕,准备秘密运送回国内处死。您现在看到的这幅油画展现的是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的内容。脱险后他将这13天囚禁的情形,用英文写成《伦敦蒙难记》,从此孙中山成为国际知名的革命家。

(二号展厅)首先向您介绍(手示)“革命思想的传播”。孙中山从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唤起民众来革命,首先要开启民智,进行革命宣传。为此,革命党人积极创办了各种革命刊物。

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各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如华兴会、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中国同盟会的创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1905年8月20日,(手示)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的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历史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1905年11月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手示)《民报》创刊。

三、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花岗起义。(手示)您请看这是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手示)这是一个互动场景,反映的是黄兴亲帅敢死队攻打广州总督府的情景。

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使同盟会的主力遭到重大损失,但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

下面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三部分——《武昌首义》

武汉经汉口开埠,湖北新政逐步成为一座近代化的城市,说到武汉的近代化进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人物——(手示)张之洞,孙中山称他为“不

言革命的大革命家”。1889年,张之洞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在湖北主政18年,大力推行“新政”,兴实业,办新学,练新军,“武备文事并举”。(手示)这里向您展示的是武汉近代工业电子沙盘,这些新政措施使武汉成为近代工业繁盛和民主思想激荡之地,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手示)前面展示的是有关四川保路运动的场景。1911年5月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转而将铁路修筑权出让给英、法、德、美四国列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规模的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最终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是继黄花岗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反清斗争,并最终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请您继续参观第三展厅

第三组武昌起义

这个展厅是整个展览的重点和亮点。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穿越到100年前的老武汉,您看无论是城墙,还是青石板路,都是复原的老武昌城的街景。这部分主要展示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结果。湖北革命团体源于吴禄贞组织的(手示)武昌花园山聚会活动,它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影响深远。

经过长期的分化组合,最终形成了共进会、文学社两大革命团体。

您看这里的场景,受到感应后,灯光亮起,为大家展示了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两大革命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在胭脂巷召开秘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双方达成了联合组织起义的决议,并制定了详细的起义计划。

此时,清政府为了镇压四川保路同志军调集部分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革命,武汉革命党人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筹划起义。不料10月9日下午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制造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所藏起义计划、革命党人名册等被租借巡警抄走,40余名革命党人被捕。次日凌晨,(手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湖广总督署英勇就义。

在形势万分危急之时,革命党人意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于是约定10日当晚发动起义。(手示)您请看,这里设置了互动场景。受到感应后,这两面毛玻璃上会有士兵与您进行互动对话。仿佛把我们带入到10月10日当晚,武昌起义爆发前的紧张气氛中。

(手示)前面就是“中和门”,即现在的“起义门”,它是当年武昌古城最繁华的进出通道,起义士兵就是从这里进城,进而取得武昌首义的胜利。

您现在看到的是“武昌起义全景沙盘”,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蛇山,从蛇山看武昌城全景,再现武昌首义这一历史进程。

10日晚,位于城内工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随后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获得了大量枪支弹药。关键时刻,革命党人共推吴兆麟为起义总指挥,随即他命人打开中和门,迎接驻扎在外的炮队、马队进城。南湖炮队进城后,立即在楚望台、中和门以及蛇山制高点架设炮位,兵分三路向总督府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于次日凌晨光复武昌城。

(沿途介绍九角十八星旗)

您看,上方飘扬着一面面九角十八星旗,此旗原为刘公、孙武等人在日本东

京制订的共进会军旗黑色九角与红地的黑红两色,分别象征武器与鲜血;十八颗黄色圆星,寓意关内十八行省人民联合反清。十八星旗的图案是刘公从日本带回来的。此后,他要求三位共进会骨干成员制作20面十八星旗,将它定为起义旗帜。但是由于时间紧迫只做好了18面。10月9日宝善里失事后,孙武受伤。共进会骨干李次生顺手拿了两面十八星旗为孙武包扎。武昌起义后,李次生将染有孙武鲜血的两面十八星旗秘密缠在腰上,准备插在蛇山顶,以壮革命军士气。由于蛇山土硬,旗杆插不进去,于是他又下山将这两面十八星旗插在湖北谘议局铁栅门,现在红楼门口就复原了这两面旗子。

第四组鄂军都督府

各位来宾,第四展厅“创建共和”以实物为主,主要反映了武昌城光复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手示)这幅画反映的是10月17日湖北军政府在阅马场登台祭天。10月11日武昌城光复后,革命党人在湖北省咨议局成立了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清朝宣统年号为皇帝纪年,称中华民国。

(手示)这就是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

(手示)您看这是向海潜的后裔捐赠给我馆的三等文虎勋章。(手示)向海潜在武昌起义后的汉口、汉阳光复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军政府的表彰。

10月28日,宋教仁来到武汉,召集刘公、汤化龙、张知本、居正等,共同拟定《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11月9日下令颁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共和性质的法律文献。武昌光复后,清政府分海陆两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民军与新军展开了武昌首义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阳夏保卫战。其中,(手示)刘家庙大捷最为惨烈。请您注意看,场景里身穿青灰色军服的是民军,黄色军服的是清军。在武昌起义之时,敌我双方都是身着黄色军服,为了避免混淆,在武昌起义后的第二天,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就换上了青灰色的革命军军服。

10月28日,(手示)黄兴由上海赶到武汉,临危受命,于11月3日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经过一个月的激战,12月1日,清军从汉阳龟山炮击武昌,(手示)鄂军都督府中弹起火。第二天,清军与民军在鄂军都督府临时驻地——(手示)武昌宝通寺签署停战协议。民军在惨烈的阳夏保卫战中,以血肉之躯拖住了清军主力,为各省光复创造了时机。

下面我们进入展览的第四部分——创建共和

武昌首义,全国景从。各地纷起响应武昌首义,成立军政府,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手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各省光复的互动地图。这是根据各省响应的时间依次亮起的。两边柱子对应的是相应起义的省份。首先响应的是紧邻湖北的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五省。紧接着,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各省在十一月上旬相继独立。起义浪潮还迅速席卷西南、华南各省至12月12日,南京光复,南北对峙的格局形成。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手示)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手示)宣誓就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南京临时参议院。

这里展示的是魏宸组留存的珍贵文物资料,魏宸组是湖北江夏人,时任外交次长,您看这是他历任五国公使的委任状,分别为荷兰、比利时、国际联合会、德国以及波兰。这是当时民国政府专门为外交官从法国定制的公使礼服,上衣有

9枚鎏金扣子,分别刻有中华民国四字是我馆远赴比利时征集的珍贵文物,。在前一段时间热映的电影《建党伟业》中,陈道明所扮演的外交总长王宠惠身着的礼服,就是以这套衣服为蓝本仿制而成的。

2月5日,南京参议院通过《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手示)在养心殿举行了爱新觉罗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仪式,然后将《退位诏书》布告全国。至此,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在中国延续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宣告终结。目前,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特别强调了“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可以看出,不仅仅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奠定了中华民国的共和政体,在此之前的《清帝退位诏书》也强调了这一点。

这里向大家展示的是反映辛亥革命后新气象的文物和资料,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辛亥革命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您现在看到的是几组纪念瓷,辛亥革命后,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民间兴起了创作和制造纪念瓷的热潮,纪念瓷最大的特点便是有双旗纹饰。而我们眼前的这对瓷瓶是较为罕见的三旗纹饰瓷瓶。左边这面为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时的军旗;中间这面是五色旗,是中华民国早期的国旗,寓意汉满蒙回藏五组共和之意;左边这面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请您继续参观第五展厅

现在我们进入展览的第五部分——辛亥百年。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辛亥革命百年来武汉所发生的巨变。

辛亥首义在武汉爆发,使武汉成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纪念地之一。(手示)自民元以来,人们即以各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手示)举行周年纪念大会、(手示)举行国际学术会议、(手示)举办纪念展览、(手示)开展联谊活动等等。

(手示)首义之城武汉有多达28处辛亥历史遗存和纪念设施,其中,武昌是辛亥革命历史遗迹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手示)在鄂军都督府旧址即“红楼”周围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形成了一个全景展示辛亥首义发生、发展历史的露天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武汉拥有辛亥革命研究的学术优势,建馆过程中,我们邀请知名史学专家章开沅(yuan)、冯天瑜、马敏、严昌洪、皮明麻等担任展览顾问。这里展示的,是他们多年来的辛亥革命研究成果。

展览最后请您观看环幕电影,展现的是武汉百年来的发展变化。

展览参观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和来宾多提宝贵意见。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解说词(新)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某某某,非常欢迎大家光临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参观指导! 这座楼房是按照学校前身——原师专老校区50年代初建设的一座教学楼原样原大复制的。建筑面积1500平米。这一旧貌新颜而神韵永驻的建筑,在今后的岁月里,不仅承载着学校的厚重历史和万千校友的情感寄托,也承载着展示中原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 馆名和楹联1是我们特邀著名书法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我校校友志和教授题写的。庭院设有日晷、石磨、石碾、辘轳水井等景观,营造出农耕文化的氛围。日晷雕塑分三个层次,底层是二十四节气,中层是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八卦,顶层是日晷。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到馆参观。 (迎宾厅) 大家首先进入的是迎宾厅。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农耕就是人类的立身之本和千秋基业。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而中原地区2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和先行行列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成果。直到现在,中原地区仍在全国农1又称对子,对联,讲究对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指以河南为核心,延至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耕耘播灌拓展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凝聚华夏五千年。历史跨入20世纪后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等,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我们在为时代进步无比高兴的同时,也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农耕文化充满着深深的怀念。站在这个时代转换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责任为抢救性挖掘、研究、存留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做些工作。为此,我们举办了这个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力求通过差异化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五个字:一是“中”,就是立足以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努力挖掘和生动展现中国中部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二是“近”,就是以当下为历史立足点回望过去,重在展现近代农耕文化面貌,紧紧把握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着力记录和展现刚刚消失和正在变化的事物与境况;三是“深”,就是深入挖掘和揭示“人”、“物”、“事”、“境”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和功能原理,着力突出研究功能和文化涵;四是“全”,就是全方位展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风貌和农耕文化,共设18个展厅,包含22个板块,努力勾画出中原农耕文化全景图;五是“真”,本馆展品不求外观华丽,但求真品真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所有展品均记载出处及捐献人,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风貌。通过以上特点,力求有别于国已有的涉农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后的感受

参观地点:辛亥革命博物馆 心灵的抽搐 我不是导游,我不想重复导游词;我只是游客,我只想讲述我的感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辛亥革命,已过百年,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但当你静心呼吸时,他就会进入你的身体,汇入你的血液,融入你的灵魂。因为他已经化为空气,长存于世。 以前了解辛亥革命主要通过教科书,感觉很陌生,难以有很深的体会,因为毕竟没经历过。但是这么多年的积淀(学了很多年历史,学了很多年辛亥革命),终于在那一刻爆发,就是前一段时间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当时,我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愤慨不已、时而热泪盈眶。此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何缘故让他们这么的热衷于革命。其实也不用多想,但也不能不多想,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的是中国血,骨子里存的是中华魂。正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正是他们的一腔热血,将中国的历史推向进步,让后人敬仰。 早就听说红楼的存在,于是乎,今天下午,我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路上。不知怎的,一路上脑中不断闪现电影《辛亥革命》中的片段,但当我真正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就那么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很美、很可爱(也许这两个形容词不是很恰当,但我就是想这样说,略带小孩的一种执拗),我认为美的人就是美的,不管在哪里,抑或是以什么样的一种形态出现在人们眼前;可爱的人就是可爱的,无论何时何地与他相遇。他们美丽可以说是魅力,一种高尚人格的魅力;他的可爱可以说是执拗,一种对中国革命永不放弃的执拗。一生鞠躬尽瘁,奋斗于中国革命,忧国忧民,任劳任怨,他要的不是名利,只是国家的繁荣富强。望着今日富强的祖国,幸福的人民,无论如何,他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正是因为他是开心的、快乐的,所以他的雕像活了,至少在我的心中是这样。 “红楼”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建筑所采用的材料是红砖。红色象征着破晓而出的红日,正因如此人们已习惯将红色与革命联系起来。红楼的红色代表着辛亥革命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但我今天看到的红色不是那么的积极,它此时在我眼中是辛亥革命中英烈的鲜血!鲜血!这一刻,我似乎灵魂出窍了,它飘荡于红楼的各个角落,我到处看着、望着、触摸着,我想尽可能地靠近他们,靠近他们的思想,靠近他们的心灵,靠近他们的灵魂。 我可能还是无法摆脱那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所以在参观时我总是想起那部电影中的情节,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件坏事,相反我认为只有先前强烈的冲击力,才能使这次参观有所不同,有些别样的感。有很多很多的感受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我不知怎样说,怎样表达才会真实反映我的内心。也许是因为我想把它们藏于我心中,让我不断反思。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中国的近代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有沉重,而更多的是一份警醒与反思。大学四年,一晃而过。现在大一生活就快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年中,你学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我感觉我像浮萍,任风吹,任水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 解说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梅盛王晨婕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

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

浙江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 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观后感《浙江博物馆观后感》。◆分享好文◆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浙江省博物馆旧馆址的一部分为江南着名藏书楼文澜阁。1993年,浙 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博物馆里有几个场馆,分别是历 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工艺馆、礼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精品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该馆原设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两大业务部门,1980年分出历史部文物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学部,成立浙 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不久我们参观完了,便回家了。

博物馆解说词

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 博物馆解说词 (2015年1月10日) 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 (站在博物馆院内副碑前解说金山省级地质公园概况)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山西坡山脚下,我的左手边就是俗称泰山、驿山娣妹山的菏泽大地平原孤峰—金山。金山本名神农山,五千年前炎帝之居,周武克商,封炎帝后于焦,神农山为焦国之镇山,后因汉隶校尉鲁俊凿石得金,神农山更名为金山。金山现有两个山峰,南峰和北峰,北峰为最高点,海拔133.2米。 金山虽小,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与众多地质遗迹为一体,除独具特色的金山圣水、野牡丹等自然景观外,还有久远而动人的秦王李世民东巡避暑、金牛拉金砘子的神话传说,众多的历代碑碣、石壁诗文情名扬古今,盛大的金山古庙会等人气旺盛;山上地质遗迹点(群)多达28处,其中属于省级保护等级的5处。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12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2014年10月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同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揭碑开园。公园占地总面积0.54平方公里,含概金山和红土山两个园区。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金山园区,红土山园区位于金山南500米处,两山南北对望,从北到南,金山北峰、金山南峰、红土山天桥和红土山主峰连成一条中轴线。 (站在博物馆门前牌扁下解说博物馆概况)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始建于2014年6月,2014年10月建成,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影视厅面积1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120平方米。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处,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室,地

学科普教育基地。 (原地不动,简介博物馆参观路线及参观内容).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进馆参观路线及注意事项。进入馆门右转逆时针走,参观矿石和生物化石标本及展板说明,绕一周后观看展厅中间的金山地质公园电子沙盘演示,然后上二楼操控室,参观金山省级地质公园网站和数据库演示,最后在二楼影视厅观看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影视片及地学科普教育片。进馆后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不要抽烟。下面请大家排队有序进馆。 (进馆逆时针绕展示厅一周,边走边解说) 2012年9月,经过巨野县人民政府申请,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巨野金山正式获得第八批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标志着菏泽第一个省级地质公园开始规划建设。按照《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质公园规划(2013—2025)》总体目标,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总投资1000余万元,保证了金山近期目标的全面完成,下一步即将进入中期目标建设阶段。 5.2亿年前的这里,曾是汪洋一片,金山地区被浅海侵没,属陆缘海范畴,之后,又被较深海域覆盖,属陆表海范畴,这样经过了数次海进海退过程,形成了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及岩溶为一体的地貌景观。依次沉积的九龙群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岩层及红土山崮山组中大量的三叶虫化石的发现,为这一时期金山地区曾处于海洋环境提供了佐证。 4.1亿--2.5亿前间,金山沉积又形成了海相煤层和陆相煤层,隆起的金山遭受冲刷剥蚀,煤层没有得到保留。 248万年前,进入了第四纪,羊河栏组、山前组、平原组的冲积地层逐渐形成,金山地区才变得生机盎然。 今天,金山地区是菏泽冲积平原区唯一有岩石出露地区,大地构造位于鲁西地块“菏泽—兖州隆起带”“嘉祥凸起”的西部边缘,深部基底为18亿年前形成的变质岩群,即“泰山群山草峪组”岩群,出露岩层东部为寒武世岩层,西部山顶部为奥陶纪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最新篇)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 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 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

河北博物院宣传片解说词

河北博物院宣传片解说 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河北博物院宣传片解说词 她沉雄壮美,她巍峨典雅。 她满载着历史镌刻的神秘和沧桑,化凝固为激昂,千古不朽之音悠悠回荡! (出片名: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座落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地理位置优越。馆舍分为南北两区,1968年建设的北区仿人民大会堂廊柱式建筑,庄严雄浑、气势磅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区于2013年落成,整体风格传统和现代相溶,典雅大气;两区中央以阳光大厅相连,印证着岁月的“过渡”。精美的建筑成为了省会石家庄市的标志性景观。 河北博物院南区现有8个常设文物展览。她们绝不是简单的展示历史,灿烂厚重的文化有足够的张力与时空抗衡! 《石器时代的河北》追溯到200多万年前的泥河湾旧石器时代,印证了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 《河北商代文明》当我们倘佯在这个展厅,感悟到的是商代先民创造的青铜文明。 《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回望历史的长河,流淌的是战国时期燕、赵两国乱世争雄的自强精神和慷慨气概。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这些精美文物的长呼短啸,在把中山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吟诵,也凸显了昂扬不羁的战国精神和纵横捭阖的中山雄风。 《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一唱三叹地诉说着汉代王侯奢华的身后世界,显示出大汉王朝的鼎盛辉煌与豪放气度。 《北朝壁画》线条遒劲、奇幻瑰丽,描绘出北朝墓葬壁画的艺术魅力。 《曲阳石雕》神形兼备、精彩绝伦,展现了绵延两千余年曲阳石雕的精湛技艺。 《名窑名瓷》呈韵万千、美轮美奂,我们看到了泥与火幻化出的绝世风华。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_导游词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的有名的景点,很多游客都慕名来参观,作为一名导游,要做好景点的解说词,详细介绍景点的特色给游客了解。下面是带来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游词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 旅行社的导游员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那么,按照行程,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其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早已为海内外所共识。1920xx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大1 / 8

家看,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于是在1920xx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湖北咨议局于1920xx 年筹建,1920xx年建成。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有宋庆龄所题写的。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19世纪,是世界近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西方列强用炮弹和鸦片打破了清朝政府的大门,中国由一个统一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一批批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的努力着,整个神州大地即将迎来一场革命的暴风骤雨。 那么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在武汉打响第一枪的呢?关于这一点呢,2 / 8

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词

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词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末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词篇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

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遗址博物馆导游词篇2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

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 大家有没有参观过自然博物馆呢?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下面是XX推荐给大家的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一 午饭后,我们来到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阿姨先让我们在大厅排好队,然后带着我们踏上了参观之旅。 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寒武纪”。那时,地球上主要是水的世界,海洋中有数不清的无脊椎动物,比如三叶虫、草履虫等等。慢慢地,我们进入了“奥陶纪”,海妈妈又新生出了“贝类兄弟”。因为当时还没有像鲨鱼那样的大型海生动物,所以“贝类兄弟”就成了海洋一霸。渐渐地,时间流进“志留纪”,海里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鱼类和最早的海洋节肢动物。那时的鱼可是标准的“暴力鱼”!全都长着又长又尖的牙齿,简直就是海洋“霸主”!跟随着时光老人的步伐,我们又进入了“泥盆纪”。当时,住在海洋里的这些“远古祖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想看看陆地上究竟有什么。于是,它们开始试着往陆地上爬,当肉鳍演变成四肢时,一个新的门类出现了,这就是两栖动物,它们就是今天青蛙的祖先。 与此同时,昆虫大家族也开始发展了。“报告,我们已进入了‘石炭纪’!”这里的祖先们都已经适应了陆地上的环境,开始在陆上定居了,它们就是最早的爬行动物。时间流逝得真快,

爬行动物的祖先进化成了恐龙。三叠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小恐龙”,它们的出现也为这个惊人的王国拉开了序幕,历史也为中生代的到来翻开了新的一页。当我们进入“侏罗纪”时,惊奇地发现那里竟然有远古祖先的“小乐园”。我立刻就来了兴趣,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进“小乐园”,和恐龙们玩了起来。我打算和包头龙比谁的敲锤技术好,结果却狼狈而逃。现在,我打算去给三角龙和异特龙当“眼科医生”,没想到,它们的视力都很好,而且都是。哇塞,原来恐龙的视力比人还要好啊!接下来,讲解员阿姨又带着我们go to the“白垩纪”,穿越了“哺乳动物时期”和“原始人时期”,随着新生代的到来,我们的穿越之旅也就随之结束了。 最后,讲解员阿姨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带着我们去“山林里”听了每个动物发出的声音…… 自然博物馆真有趣呀!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二 7月26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我们走进大门,登完高高的台阶,就看到2楼大厅内陈列着原古时代的恐龙骨架。你看!长颈龙头抬得很高,好像正在吃鲜嫩的树叶;霸王龙张着大嘴,非常凶恶,仿佛要把我们吃掉似的。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大厅周围的展馆,知道了原始的人类怎样制作武器,怎样生火,怎样打猎…… 走上3楼,这里介绍了海洋生物。一进门,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海洋微型小生物,它们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接着,又看

成都金沙博物馆解说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材料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07年8月编

(讲解从南大门始) 上午(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金沙遗址博物馆。我是讲解员,非常荣幸,今天能陪同大家参观我们博物馆。现在各位已经站在三千年前曾经兴盛一时的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梦幻般的发现之旅吧。 (从大门到遗迹馆间或陈列馆前内容) 发现于2001年2月8日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北部,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也是古代蜀国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都城所在。金沙遗址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达456亩(与国外观众讲解时必须用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多平方米,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以横贯东西的摸底河为横向景观轴,以南北轴线的开放空间形成纵向文化轴,通过功能协调,充分实现现代博物馆教育,休憩,观光,游览的多种功能(大多数时候可省)] 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李岚清、吴仪、王乐泉、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视时间可适当省略一些)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 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成都建设文化强市的突破口,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为金沙遗址成为我国一流博物馆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金沙遗址发现后,市委、市政府重新规划了遗址周边的所有建设项目;200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在成都召开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市委、市政府根据论证会意见,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对一般观众可不必讲)]2003年开始进行遗址的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确定了遗址周边建筑的高度及色彩的协调等具体操作问题。从2004年起,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年年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目标和责任目标。2004年底金沙遗址博物馆立项和建设全面启动,市政府全额投资 4亿人民币(不含土地费),并提出了把金沙遗址博物馆建成“国

(湖北导游词)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 辛亥革命是指_____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_____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_____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 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_____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 _____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是阴历,转换成公元历法的话就 是10月11日。我国使用公元历法是从民国元年元旦开始,即_____年1月1日。 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浙江自然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新闻

1 / 1 博物馆的暑假 ——记浙江自然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7月18日星期六,在考试周刚刚过去的暑假伊始,蓝田学园第八团总支的同学在团总支的组织下,坐公交来到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7月18日早上7点,一行人在食堂教育超市门口集合,一起吃完早饭后直奔校门口。争分夺秒地抢上坐上紫金港中心站的大巴之后,大伙都松了一口气。 第一批10位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天的活动。 而在7小时后,他们说:“我们的智商不够用了,我们就是手忙脚乱了一天,似乎帮不了博物馆什么。” 时间回到今天早上9点,浙江自然博物馆刚刚开馆,人流就如同血管里的血液一样,通过各式各样的通道,涌向各个展厅。虽然各种各样的提醒随处可见,但是不文明的行为还是屡次发生。我们的任务就是阻止不文明的现象。 志愿者,是为他人着想的,不能像缺乏素质的人一样自私自利。一个展区内的手拉杆是小朋友的最爱,不可忽视的是,之前经常发生有小朋友恃强凌弱,霸占操纵杆的现象发生。这是我们就要及时劝阻他们,礼貌地劝他们离开。另外,假山、模型也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我们和保安、工作人员并肩作战,联手保护这些器材。 最令人想不到的一幕发生在下午的人流高峰:在用天平称量各种石头的展厅中,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占着杆称,称量自己喜欢的石头,不让后来的小朋友称量,渐渐地人群聚集起来,因为小朋友都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负责这个展厅的志愿者马上进行干预并好心提醒,但是小朋友坚决不让别的小朋友来称量,后来的小朋友也不服,互相吵架,并有打架的倾向,一旁的保安赶紧劝阻,才使占着不放的小朋友离开。就这样,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斗,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用自己的汗水保护文明的底线。 原定一个小时的午饭休息时间,我们每个人仅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匆匆上阵,接应我们应接不暇的同伴。因为我们知道, 自己在休息室内多停留一分钟

故宫博物院解说词

故宫博物院解说词 故宫博物院解说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WTT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故宫博物院解说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故宫博物院解说词一 亲爱的朋友们:我叫陈爱嘉,大家叫我小爱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故宫博物馆,简称为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为“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20XX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有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仄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xx宫,和以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寿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出于防御的需

要,这些宫殿建筑的处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周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故宫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二千平方米。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谢谢合作!故宫博物院解说词二(在旅游车上)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去北京故宫的途中。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张灵昕。我很荣幸能够带领大家去故宫旅游。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首先我将故宫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至今已有近580年的历史。先后曾有24位皇帝相继在故宫登基,执掌朝政。故宫规模宏大,东西宽为753米,南北长达961米,总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大约10000间宫室。 (到了故宫景点)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 【篇一:南京博物馆导游词电子稿】 nanjing museum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purple mountain, with trees and flowers around. in 1950, it was renamed national nanjing museum. it covers an area of 10000 square meters, and has a rich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mong which many are national treasures. the museum was designed by xu jinzhi, li huibai, liang sicheng and liu dunzhen. as we all know, the tang dynasty architec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nevertheless, tang buildings were rarely discovered then. but some liao dynasty (10th—12th) buildings had been discovered and studied by the chinese architects. the museum, with yellow glazed tiles, is a copy of liao dynasty palace. with solid structure and gentle curves, the museum looks magnificent and elegant. the new museum, built in 1999, with modern facilities, is an 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museum. it’s a two-storeyed building with more beautiful settings for cultural relics.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mean “rich collection and heavenly treasure ” among the 419000 items, there are jade, porcelain, pottery, silk embroidery, bronze, wood carvings, bamboo carvings, gold and silver wares, paintings, calligraphy, and farming tools. . 南京博物馆,建于1933为国立中央博物馆,是位于南部一侧的紫 金山,树木和鲜花周围的。1950,它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馆。占地 面积10000平方米,并拥有馆藏文物丰富,其中许多是国家的财富。博物馆的设计是由徐金枝,李回拜,梁思成和刘墩镇。我们都知道,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然而,唐代建筑很少被发现。但有些廖王朝(10—12)被发现与研究所中国建筑师。博物馆,有 黄色琉璃瓦,是一份廖王朝的宫殿。有坚实的结构和柔和的曲线, 美术馆华丽和雅致。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南京博物院导游词范文 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二】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我就向你介绍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时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坐落在朝天宫,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色的墙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宏伟壮丽。 刚刚进入大门,远远望见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檑星门三个大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三只石狮子,他们神态不一,姿态各异。门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许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迹。据说檑星门是当时招贤纳士的地方,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间有一尊孔子像。他双手自然地放于前侧,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看着孔子的塑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鼓乐声就在耳边想起。 拾级而上,来到大成门。大成门共有五个门,中间的门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间左右两侧则是亲王和郡王走的,而最边上的门则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见,古代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一片葱绿:银杏,榆树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葱葱,整个庭院显得安静而又充满生机。不远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长33米,进深达18米,门前有很宽的石阶。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龙,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进行《六朝风采》展览,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反映了六朝时代南京地区的文明成就,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风采。 大成殿的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东吴甘露元年铭青瓷熊形灯......藏品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向东走,沿着弯曲的长廊,穿过圆形门,来到御亭阁。御亭阁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身长约3米,宽1。2米。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到朝天宫,在此写下五首诗。虽然历史的年轮跨过几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见,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阁遥首翘望,飞云阁是一个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状如飞翼。飞云阁是整个朝天宫的最高处,遥想当年,站在飞云阁,鸟阚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自然博物馆(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又称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学校组织我们星期三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这天虽然细雨蒙蒙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坐上巴士,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怎么这么久还没到啊?终于,我们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门口。 在大厅里有宣传册,上面是自然博物馆的地图,一向喜欢小动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动物——人类的朋友”命名的专题馆,自然不能错过,便急忙奔去。“哇!”我不由发出惊叹,一进展厅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极熊标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样白,眼神是那样的可爱,如果没有东西挡着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这么可爱的动物已濒临灭绝了我不由难过起来。跟它和了好几张影才接着往前走。在一面墙上有几十种蝴蝶标本有红锯蛱蝶、虎斑蝶、鹤顶粉蝶,色彩斑斓,让你眼花缭乱,可惜这些蝴蝶也濒临灭绝。不光有蝴蝶标本还有豹子、金丝猴、马来熊、东北虎、熊猫标本,一个个都是那么逼真、可爱。 参观完这个展厅我的心中有了同这个展厅的名字一样的感觉“动物——人类的朋友”,是啊,现在许多动物都已

经灭绝了,如果人类再不保护动物的话,动物可能会从此消失,所以请保护动物吧!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五一”节这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爸爸一起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动物骨骼展厅,一幅巨大的骨骼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哇!好大啊!”我不禁暗自感叹。原来这是一幅蓝鲸骨骼,长足有20多米,非常壮观,听爸爸讲,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蓝色的海洋中。在这里,我还看到了远古时期的恐龙骨骼和黄河象骨骼,它们的个子高大威猛,足有动物园里大象的两到三倍,爸爸说它们原本生活在远古时期,主宰着整个地球,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劣变化,它们慢慢地全都绝迹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感到很伤心,我想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动物,用心地去爱护它们,和它们和睦相处,它们也一定给会给咱们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接着我们来到了森林之夜,这里的灯全部关闭了,整个园区漆黑一片,远处动物的眼睛在黑暗中发出绿色的光,并不时传来狮吼声、虎啸声、猫头鹰的啼叫声和其他动物的怪叫声,就好比将自己置身在深夜的森林中,四周被紧张危险的气氛所笼罩,让人感到胆战心惊、好可怕啊!我想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来这里体会夜晚的动物王国。 最后我和爸爸来到了探索角,这里是锻炼小朋友们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