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师:我国海洋生物种类有多少种?鱼类有多少种?其中经济鱼类有多少种?

生:种类有2000多种,鱼类有3000多种,经济鱼类有70多种。师:我国四大海产是什么?

生: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师:我国四大渔场是那些?

生: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渔场。

师: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什么?

生:舟山渔场。

教师补充:请看大屏幕----《海鲜大餐图片》,这一组图片是我们附近海鲜馆的一些招牌广告。

教师承转:

这些海鲜大多数来自我国四大渔场。形成天然渔场,一般都须有淡水注入,或是海洋冷暖流交汇,海底浅,大陆架特征明显等条件。我们以舟山渔场为例。

教师提问:

舟山渔场有哪些条件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学生讨论:

舟山渔场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上,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路,附近有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注入。

教师点拨:

大陆架海水不深,回游表面一下可以接受阳光热量,水温适中;有河流注入,使海水搅动;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河流汇入也丰富了鱼类的品种。

2.海水养殖

教师承转:

天然渔场毕竟是靠天吃饭,捕捞量不能随时保证。为了增加回游生物的经济开发,也为了保护我国回游资源的自然环境,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迅速-----我们把海水养殖形象地称为海洋农牧业。

教师提问:

我国海水养殖的产量为多少?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哪些?

学生活动:

看书,交流意见。

学生总结:

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的1/3以上,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师承转:

请看一段影片,播放剪辑的短片《007-铁金刚勇破海底王国》片段。

学生活动:

观看短片,感受电影艺术与科幻世界的魅力。

教师点拨:

我们看到的影片,不是事实,只是用来特技拍摄的人类遐想。但人类以前的许多想象已成为事实,如在天空飞翔,谁又能说海底王国以后不会成为现实?

教师提问:

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海洋上的建筑物。请看大屏幕,这种现实存在的海上庞然

学生回答: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将你认为我会提的问题划出来,或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划下来。

师生交流:

师:我国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分别是什么?

生:海底石油储量为22亿吨,天然气储量是480亿立方米。

师: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分布在哪里?

生:我国边缘海的近海石油沉积盆地。现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都开采出来了石油。师:我国已发现滨海砂矿多少种?

生:60多种,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砂矿在我国都可以找到。

师: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有几种?

生: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师:我国发现的各类砂矿床有多少个?

生:191个。

师:我国探明的砂矿储量为多少?

生:16亿吨。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教师承转:

日本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挑衅,其中有一个必然因素就是对海洋资源进行争夺。因为海洋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而且还拥有巨量的化学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看书第72页,找到我国两个代表性的盐场,谈谈对海洋化学资源的认识。教师点评:

都说海水又苦又咸,喝过海水的同学应该深有感触。海水中苦味主要来自于海水的氯化镁,咸味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氯化钠。

四.保护“蓝色国土”

教师讲解:

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还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组织活动:

看书,找出我国海洋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海洋污染的源头,了解赤潮的有关知识及海洋资源保护的有关问题。

教师点拨:

海洋灾害频繁主要表现在每年多达十几次的台风袭扰。

还有局部海域环境污染,请看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中国环境报告》。

教师问题:

我国每年排入海洋的污水有100亿吨,其中有毒物资数百万吨。我们该怎样防止海洋污染?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陈述各组建议。

学生总结:

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保的执法力度,以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堂小结: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外来屈辱,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我国有海无防的海洋上。难道我们不应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我国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刻上海洋的名字吗?

课后练习:

1.查找有关钓鱼岛的资料。

2.完成书上第73页活动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2.海水养殖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海上油气资源

2.海上砂矿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保护“蓝色国土”

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海洋意识?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几段影片,以增强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由于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区别,学生对海洋的直观感受存在很大差异。如何让未见过海洋的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仅凭一节课是不容易达到目的的。让学生查找钓鱼岛的资料,作为对本课的课后延伸,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但也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和平解决争端、保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重要性,同时辩证地认识到祖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海洋科学(基础学科):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海洋科学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海洋科学专业实际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海洋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专业,许多大学在多年来专业背景教育基础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海洋科学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对象: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而且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汇聚于海洋之中,

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世界大洋。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拥有海洋的星球。因此,我们的地球又称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体部分,平均深度都超过4000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相当于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假设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为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每年从陆地上被蒸发的淡水仅有7.2万立方公里,约占大气中水汽总量的12.5%。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 海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为3.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8×1015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宜。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三、教法 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观看录象,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 [学生活动] 找朋友 生物资源海盐 矿产资源蟹 化学资源石油 [过渡]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一.海洋资源的类型 A.生物资源 [学生活动一]阅读P71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宽广 3.海水温度适宜。)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P72页图3-22上找出其位置。(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4.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记住我国的四大海产、主要渔场、主要盐场和矿产资源的分布 3、了解海洋开发的前景,合理开发并保护海洋资源。 给你提醒:联系新旧知识,如温度带、大陆架、洋流与海洋资源的分布;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一、课前探究: (提问)当前,人们在不断开发陆地,大量获得物质的时候,也已经把目光牢牢的盯紧了海洋,看准了海洋中无尽的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海洋丰富的资源有哪些? 速读教材71---73页,画出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及疑难。 1、海洋资源一般包括、、等资源。 2、、、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和是我国的四大渔场。 4、在近海大陆架上,主要的矿产资源是和,它们在我国的、黄海、南海开发的较多。 5、我国海盐的85%集中在淮何以北的盐区。北方以最为著名,南方以海南的较为著名。 二、预习交流 三、互助提升(1-4双选;5-6单选) 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A、我国近海污染小,海水清澈 B、我国海岸都适宜建立海盐盐场 C、大陆架宽而浅 D、有寒暖流交会 2、下列有关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B、在渤海、黄海、南海开采了石油

C、我国近海渔业捕捞十分合理 D、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已取得巨大成就 3、我国海域所处的温度带有() A、寒温带 B、中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4、长芦盐场发展成为我国的最大盐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A、晴天多、利于晒盐 B、沙滩平坦 C、渤海水含盐多 D、天津有很多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厂。 5、各类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色垃圾污染 B、污水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体污染 6、暑假期间,琳琳乘船从天津到海南旅游。下面是琳琳沿途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A、渤海沿岸盐场很多 B、黄河注入黄海,使黄海海水泛黄 C、在东海海面上有许多石油钻井平台 D、在华南沿海,许多工厂直接把废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水污染。 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盐场的名称: ②__________,该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优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写出渔场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⑦__________,该渔场水产种类多,数量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⑧__________ 四、快乐心得

34《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举例说明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能在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上指出我国四大渔场和两大盐场。 3.比较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4.重点:我国海底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丰富的海洋资源 1、中国东临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万千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1)四大海产: 、小黄鱼、和乌贼(墨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渔场(并在地图册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其中渔场最大。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紫菜、、扇贝、、鲍鱼等。 3、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1)沿海的大陆架矿产: 、蕴藏量相当丰富。 (2).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钛铁矿、等。 4化学资源丰富 (1)元素种类:现已确定海水含有 80 多种元素。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和、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盐:北方地区产盐量占我国海盐总产量的 85% ,以盐场、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台湾的盐场和海南的盐场等。 海洋资源的保护 1.目前,海洋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2.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 ) A.石油泄漏事故 B.沿海陆地工厂和城市污水排放 C.海上石油开采 D.通过洋流从国外流进 3.有关赤潮,说法正确的是( ) A.赤潮又称为红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蓝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而造成的 B.赤潮发生后,海水变成红色,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腐烂,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C.赤潮对海洋渔业影响不大 D.赤潮对人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4.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和。如 1.为什么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答: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带和带,沿海大陆架,海水温度,适宜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极其开采方式的差别、海洋空间利用的广阔前景。 2、理解我国沿海海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使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海洋矿产资源作为陆地矿产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明确新一代肩上应承担的责任。 预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难点:海洋化学资源 预习任务: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阅读本框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那些? 2、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可分成哪几类?按获取方式可分成哪几类? 3、读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查找四大海产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 4、我国有哪四大渔场?舟山渔场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渔场?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对照教材p56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图和p72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了解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分布概况。 2、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我国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除近海石油、天然气之外,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还有哪些?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从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找出我国主要产盐地区及著名盐场。 四、保护“蓝色国土”

1、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 2、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3、赤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赤潮是怎样危害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渔业的? 4、造成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临高第二思源思源学校彭雄卫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②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③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②通过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使学生认识到依靠科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③通过理解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3、过程与方法 ①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③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②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五、教具及媒体: 课件及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广阔海洋和风光绮丽的滨海地带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讲述】对于我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那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海洋资源呢?(让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指导提问】通过昨天的预习,课本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丰富的海洋资源? 【学生回答】1、生物资源,2、矿产资源,3、化学资源 (一)生物资源: 【指导提问】 1、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那么,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呢?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学生回答】 1、(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显示四大海产) 【找一找】: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地图上找出其位置)(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舟山渔场最大,所在的东海被称为“天然鱼仓”) 【讲述】我国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新闻,你从该条新闻发现了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着什么问题吗(渔业资源的衰竭)?【学生讨论】 面对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我们应该怎么办? (严禁过度捕捞,改变捕捞方式,杜绝小网;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伏季休渔政策;发展海水养殖业等等。)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 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定义: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分类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2. 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 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 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4.油田:、、、、、、、 主要矿产地煤矿:、、、、、、、、、 (记图中铁矿:、、、、、、、 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 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 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 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 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地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 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 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 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看课本图) 3. 合理利用 、 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东线利用的天然航道,将、、、流域联结起来。 6.主要水电站:长江上:、、二滩水电站 (记住位置)黄河上:、、、 四、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渔场:_____ ___渔场,___ ___渔场、________ __渔场和___ __渔场。其中属于_____海的___ ___渔场最大。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扇贝、鲍鱼、牡蛎等 2、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大盐场:渤海西岸的___ ___盐场(最大)、盐场(黄海)、布袋盐场、海南的_____ ___盐场(记住图中位置)。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的85%集中分布在______以北的北方盐区。 4.利用和保护“蓝色国土” (1)面临问题:海洋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近海______资源衰竭 (2)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于陆地,其中______污染最为严重。 (3)______:又称红潮。发生后,赤潮会始海域大面积______,并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______,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4)海洋保护措施: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认知目标 1.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分析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举例说明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 二、自主学习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是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化学资源 (1)种类:现已确定有________种元素. (2)海盐: 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 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 4.保护:“蓝色国土”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措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 (一)思考回答: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二)我国近海渔业衰竭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污染造成的。请谈一谈

你的治理措施。 (三)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 (四)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五)做73页活动题并说明原因。 四、拓展练习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南海沿岸 B.渤海,黄海沿岸 C.黄海,南海沿岸 D.渤海,东海沿岸 4.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 A.海滨浴场 B.海底隧道 C.海底导弹基地 D.向海洋排污 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C.尽可能多的捕捞近海鱼类 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 6.2004年6月1 H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渔期”的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2.利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及主要渔场的分布。 3.能运用实例说出我国海洋资源在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重点: 1.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2.利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及主要渔场的分布。 难点: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自主学习】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有利条件: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的著名的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中国的最大渔场。 (4)海水养殖业: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1/3 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2.海洋矿产 (1)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 (2)中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海洋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存在问题 (1)海洋灾害频繁。 (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交流探究】 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保护 (1)说出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我国发展多种海洋生物的优越性是什么? 答: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 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

港湾众多。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 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省、和澳门所属岛屿暂未列入),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00多个,共有人口约500万。我国海岛分布很不均匀。东海岛屿最多,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约占28%;黄海、渤海最少,约占14%。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陆土资源全国海岛共有农田面积1900多万亩,森林面积5600多万亩。其中,的海岛农田面积最大,约900万亩;的海岛森林面积最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一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海洋风光》。 接着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讲解:这是我国的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反对,9月11日购买钓鱼岛将其“国有化”,这不仅有其政治目的,也有其经济目的,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那么:“海洋能给我们什么?”“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哪些呢?”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 (一)、想一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这么丰富? 指导学生读图、讨论,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师生共同总结:地跨多个温度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猜一猜 教师: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余种。其中鱼类有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70多种。那么,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 教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它们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 (三)、找一找 指名让学生说出我国的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并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总结: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提出问题: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初中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会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 掌握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了解我国海洋矿产和化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3.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之所以看上去是蔚蓝色,是因为它的表面70%以上为海洋,由此可见,海洋对于地球是多么重要。我国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我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回顾】老师投影问题,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1、我国有辽阔的海洋,你还记得我国的临海吗? 2. 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的内海是、。 【新课教学】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导入: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海洋生物资源: (1)投影展示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讲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让学生熟悉我国的四大海产。 (2)让学生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展的优越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3)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就形成了我国的大渔场。投影展示我国渔场分布,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并分析探究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沿海的居民不仅可以进行海洋捕捞,还可以利用海水进行水产养殖。简单介绍我国的海水养殖情况。 2、海洋矿产资源:展示海上钻井平台图片,提问:这跟什么资源有关系?简单介绍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3、海洋化学资源:展示海盐生产图片,简单介绍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著名的大盐场,了解其分布。 (2)让学生学会分析为什么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拓展延伸: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争相利用的“蓝色土地”,你觉得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1 高二地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3、记忆我国主要的河流概况及河流的开发利用 ★学习内容: 1、外流区和内流区。 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3、中国主要的湖泊。 4、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5、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6、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7、京杭运河概况。 ★教学过程: 1、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 2、中国的河流 3、河流的补给类型方式 4、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 6、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 7、中国的主要河流—珠江 8、京杭运河 9、我国的国际性河流 10、中国主要的湖泊 11、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自主合作学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展示:第 小组)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展示人: )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 图, 由此可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 。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 。 2、 图中河流1、2、 3、 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 明理由。 ◆二、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第 小组 )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含义及分界线。(展示人: ) 2、根据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人: ) 在图 用色笔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并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海河、淮河、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 7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 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时空分布不均:海洋能因地而异,同时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 典例1 波浪能量巨大,分布广泛,自古吸引着人们对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波浪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清洁 ②可再生 ③分散 ④发电量稳定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4.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自主学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2.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 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沿海大陆架面积,海水温度,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我国著名的四大渔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素有“天然鱼仓”之称,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属于省。 4、我国沿海的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5、我国海盐总产量的 %集中在淮河以北的。 我国的四大盐场:(最大)-河北与天津交界、 -江苏、 -台湾、 -海南。 6、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7、对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它属于水体污染。 8、完成P73活动题 Ⅲ.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案 Ⅰ.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长芦盐场适合晒盐的条件和布袋盐场适合晒盐的条件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 ?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 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找一找 承接上面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猜一猜: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