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智能红外线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精品

推荐-智能红外线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精品

推荐-智能红外线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精品
推荐-智能红外线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精品

海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 智能红外线家电遥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

家电产品几乎都具备有红外线遥控功能,人们也早已习惯按遥控器的动作,桌上摆满了各式红外线遥控器也是常有的事,而这些遥控器也只能控制本身家电用品,本系统特别设计一个接收器,可接收这些遥控器的控制码,并达到控制继电器 ON/OFF输出的目的,使这些遥控器又增添一项用途。

在系统中以红外线传输为主要媒介,对现有红外线遥控开关的产品的红外发射码进行分析,并藉由单片机系统进行解码,同时提供二个通道的控制,并提供两AC负载插座共 1500W的输出控制。

为了让使用者方便操作本系统,系统分成电源供应模组及微电脑控制接收模组,两模块间以一条缆线连接。本系统藉由红外线接收感测元件接收遥控器的发射码,经由89C51的处理后,可以控制电源供应模块上的两个插座通道的接通或关闭。

关键词:红外线;单片机;89C51;继电器;遥控器

Abstract

Most of the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the market are equipped with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People accustom to turn on and off appliances with this device. People have their living rooms littered with remote controls. However, each remote control can only manipulate a single appliance that they are designated for. We have designed a special infrared receiver in this research which can receive the control codes in order to turn on and off a control relay.

In this system that we designed, analyse signals emit from infrared remote and decode by SCM. The controller also provides two AC overload sockets with 1500W output control.

In order for user to easily learn how to manipulate this system, we separated this system into two parts: a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a micro-puter controlling receiver module. An wire links both modules together. After an infrared receiver detects an ining signal, through 89C51, we can manipulate the current flows to either one of the sockets.

Key words: infrared ,SCM ,89C51 ,relay ,remote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背景简介

家中许多的电器产品只要有遥控的功能者,例如电视机、冷气器及影音等家电产品,都是以红外线遥控的方式来控制。其控制的按键有基本功能遥控,或是做较复杂的功能控制。本系以东芝牌电视遥控器,收录其遥控发射码数据,及分析其波形,进而利用单片机89C51来进行解码控制,制作一个红外线接收开关,本装置的程序部份必须能够准确遥控码数据,使接收动作无误。

1.2 红外线遥控器动作原理

红外线 LED发光波长在940nm 左右为不可见光,是以GaAs组成的二极体装置,当它被加上顺向偏压时,就能发出红外光,其顺向电压约为1.2V, 顺向电流最大值一般可达50mA, 有的甚至可达150mA, 其所工作的顺向电流愈大,所发出之红外线愈强。红外线LED 之逆向电压最大值为 3~6V,使用时需多加注意。

红外线LED的应用很多,家电用遥控器算是其中之一,发射红外光是以脉波调驱动红外线 LED,其好处是当脉波宽度愈小时,其工作周期愈小,可使红外线 LED承受较大的峰值电流,以产生较强的发射光束,通常可采用不稳态多谐振荡器来做,其所形成的脉波束去驱动红外线 LED ,可以较高的频率传送,而得到较远的传送距离。

一般只以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做为接收感测元件时,其接收灵敏度通常较低,遥控距离很短。另有一种红外线接收模块,其采积体化的设计,将红外线接收二极体及所需的信号放大,检波、波形整形电路等电路积体化,外加金属外壳,增加了感应灵敏度及遥控距离,红外线接收模块只有3支脚,一支接正电源、一支接地、另外一支为输出,供应电压4.7V~5.3V 之间输出信号位准,TTL IC相容,可以直接与89C51配合使用。

1.3 研究动机

在现代化家庭中,遥控开关应用在各类电器产品中,已相当的普遍,举凡电视机冷气机、音响、数位影音光盘机等等,几乎是一般家庭的基本配备,且都具备有遥控的功能,这些伴随而来的遥控器,除了控制指定的电器产品外,似乎也只能摆在角落一方,听候主人作单调的操弄。然而,若能利用微控制器,将这些各式各样的遥控器所发射的码加以分析,再由89C51执行解码,则上述遥控器将会被额外赋予控制另一个电器用品的功能。

本重点在于如何利用现有之遥控器非常少用之按键, 不仅可遥控原本之电器,亦可操控本装置;利用红外线的指向特性,让这二电器可以分别遥控。一般市售的遥控开关,大都以随机附送专有遥控器来控制开关,最现实的一点,减少一支遥控器成本,会使本装置极具竞争力(遥控器约占本装置成本之1/2)

第二章系统架构与硬件

2.1 整体系统构架

整个系统由电源供应模组及89C51微电脑解码组所组成,为了增强实用性,在结构部分采用分离式,如同一般的延长线外加一个小型的接收器。电源部分乃直接取自交流电220V,且在成本上的考量与缩小体积上的考虑,使用电容降压式的设计,所提供的DC5V给微控制器及DC24V给继电器,图2.1为整体系统架构图。

图 2.1 系统架构图

2.2 电源供应模组

AC220V直接接一个塑胶电容器承受大部份压降,再经稳压电路得到DC5V,给89C51解码组,降压电路原理为C1阻抗Xc= 1/(2πf*C),本设计采1.5u之塑胶电容,Xc= 1/(6.28*60*1.5)=1.77k能提供,最大负载电流是2200/1.77k=124mA, 电容器两端需并联一个放电电阻,以防插头拔掉后误触电容两端而触电,另外,全波整流后接一稽纳二极管除输出 DC24V给两个继电器外,亦接至7805提供稳定的5V给89C51用。图2.2为电源供应模块

图2.2电源供应模块电路图

2.3 89C51解码控制模组

微控制解码器采用89C51。在红外线接收界面则使用模组元件,且在元件输入端加上退耦合电路以降低感度,以防光杂讯干扰本系统,另外,在机壳方面亦罩上暗红色之压克力板,有助于红外线光谱接收。压电喇叭以及LED作状态指示用

图2.3.1为89C51解码控制模组电路图(P3.2,P3.5接口作为动作指令输出口分别接电源模块LOAD1与LOAD2)

图2.3.2为电源稳压模组电路图

图2.3.3为压电喇叭工作模组电路图

图2.3.1 89C51解码控制模组电路图

图2.3.2 电源稳压模组电路图

图2.3.3 压电喇叭工作模组电路图

2.4 红外线收发接收模组

2.4.1 红外线发射模组

图2.4.1为红外线发射器的工作方块图,当按下某一按键后,遥控器上的控制芯片(8051单片机)便进行编码产生一组句柄,结合载波电路的载波信号(一般采用38kHz)而成为合成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提升功率而推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所要发射的句柄必须加上载波才能使信号的传送距离加长,一般的遥控器有效距离为7米。

图2.4.1 红外线发射器的工作方块图

2.4.2 红外线接收模组

图2.4.2(1)为红外线接收的工作方块图,其主要控制组件为红外接收模块,其内部含有高频滤波电路,专门用来滤除红外线合成信号的载波信号(38kHz)而送出发射器的控制信号。当红外线合成信号进入红外线接收模块,在其输出端便可以得到原先的数字控制编码,只要经过单片机的译码程序进行译码,便可得知按下了哪个键,而做出相对应的控制处理完成红外线遥控操作。

图2.4.2 (1)红外线接收的工作方块图

图2.4.2 (2)红外线发射LED及接收模块

2.5遥控格式与编码方式

由于每家厂商设计出来的遥控器都不一样,即使是使用相同的控制芯片,也会做特殊的编码设计,以避免遥控器间互相的干扰。本以国内较常用的厂牌之电视机及冷气机遥控器做实验,首先,以TOSHIBA电视机遥控器为例,其使用国内遥控器最常用的编码芯片PT2221 ,编码方式由前导信码、编码资料、结束信号共32位元,其中的编码资料包含厂商固定编码及按键编码,厂商固定编码为避免与其他家电厂商重复,而按键编码则是遥控器上的各个按键编码。图2.5为红外线发射信号编码格式。

图2.5 红外线发射信号编码格式

2.6 红外线遥控器编码信号测量

由于红外线数位信号并非周期信号,因此必须靠数位式示波器的记忆功能来记录并追踪信号的存在。示波器首先调在 AUTO调整适当的Tim/Div待波形信号出现,将Trigger调在中央位置后,再切换至 Normal 观察设定无误则调至 Single准备正式量测记录波形,观测之前红外线接收模块之输入端须做处理图2.6为观察红外线遥控器信号电路。

图 2.6.1 观察红外遥控器信号电路

2.6.1波形图

以储存式示波器量测 PT2221 红外线编码芯片电源键的波宽。

2.6.1.1启始位元 (start bit)

低准位波宽为 9ms,高准位波宽为4.6ms 图2.6.2启始位元低准位波宽波形图,图2.6.3启始位元高准位波宽波形图。

图2.6.2启始位元低准位波宽波形

图2.6.3启始位元高准位波宽波形图

2.6.1.2 短码位元

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

·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_红外线遥控测试电路_ 学生姓名叶鹏成 专业班级自动化一班 学号201042025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赵剑锷 完成时间 2012年10 月27日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红外线光敏遥控电路的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计方案的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单元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光电二极管的原理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与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发光二级管的原理与判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硬件的制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硬件的调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元器件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

天津职业大学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1学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系统综合实训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综合实训 班级:通信技术(5)班 学号:1304045640 1304045641 1304045646姓名:韩美红季圆圆陈真真指导教师:崔雁松 2015年11月17日

一、任务要求 利用C51单片机设计开发一套红外线收发、显示系统。 具体要求: ●编写相关程序(汇编、C语言均可); ●用Proteus绘制电路图并仿真实现基本功能; ●制作出实物 二、需求分析(系统的应用场景、环境条件、参数等) 现在各种红外线技术已经源源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很多场合发挥着作用。 机场、宾馆、商场等的自动门,会在人进出时自动地开启和关闭。原来,在自动门的一侧有一个红外线光源,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到另一侧的光电管上,红外线是人体察觉不到的。当人走到大门口,身体挡住红外线,电管接收不到红外线了。根据设计好的指令,触发相应开关,就把门打开了。等人进去后,光电管又可以接到红外线,恢复原来的线路,门又会自动关闭。因此这种光电管被称为“电眼”,在许多自动控制设备中大显身手。 在家庭中,许多电子设备如彩色电视、空调、冰箱和音响等,都使用了各种“红外线遥控器”。利用它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转换电视频道或设定空调的温度档次。 三、概要设计(系统结构框图/系统工作说明流程图) 红外线收发、显示系统硬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红外遥控器,51单片机最小系统,接收放大器一体集成红外接收头,LED灯显示电路。 红外线接收是把遥控器发送的数据(已调信号)转换成一定格式的控制指令脉冲(调制信号、基带信号),是完成红外线的接收、放大、解调,还原成发射格式(高、低电位刚好相反)的脉冲信号。这些工作通常由一体化的接收头来完成,输出TTL兼容电平。最后通过解码把脉冲信号转换成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红外遥控系统电路框图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实现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实现(选题十四)班级:08-0441 姓名:简杰 学号:2008044127 日期:2011.4.6—2011.4.13 成绩: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用到电器设备中,为电器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对于电器生产厂家来说,各种型号的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的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检测却是一个难题。目前市场上对遥控器的检测还是使用比较落后的手动方式逐一进行,使得一线的检测工人既费时费力而又效率低下;另外,在电器产品的调试过程中,当出现控制故障时,很难判断到底是遥控器的发射故障还是电器上的接收故障。因此,研制一种智能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以改变生产一线的这种状况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本实验中的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具体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流水灯模块组成。在实验的设计中,采用HS0038塑封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而且体积和普通的塑封三极管大小一样,它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整个电路分为四个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数码管显示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或音量调节表现出的流水灯功能,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与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1.当遥控器重复按下某数字键时,数码管显示不变。 2.当遥控器按下某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号码“01”。 3.当遥控器按下音量加减键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水灯功能。 4.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当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二.系统概述 1 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下面将系统方案做一论证,通常有硬件解码和软件解码两种方案。 方案一: 硬件解码 此方案中,使用专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设置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专用的解码芯片中进行解码,解码后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查表判断这个信号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当确认是何种信号后,启动子程序,然后进行查询。每次红外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部分设计题目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如下: 一、设计题目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二、设计步骤 1、EDA实验板组装调试 参照提供的EDA实验板电路原理图、PCB图以及元器件清单进行电路板的组装。电路板组装完成后,编写三个小程序进行电路板测试。 2、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1)发射编码部分 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 (2)接收解码部分 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 二、功能要求 1、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 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2、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 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3、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4、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第二部分设计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二是程序的设计及编写。 电路部分,根据题目要求,要做到红外发送,显然整个电路系统要分为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两个电路,分别做到红外的编码发射和译码接受,再在接收板上显示接受到的红外信号。另外还包括一个从电脑下载程序到芯片上的下载线电路。 一、红外发射电路 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遥控器由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48作为编码及发送部分,PT2248最大可用作18路红外遥控系统的编码,其内部己集成了38kHz的红外载波振荡及相应的数字脉码调制电路,只需外接3×6的矩阵式按键、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等少量元器件便可完成编码发送的功能。 由PT2248和少量外围元件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下图所示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设计

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3 姓名:张明军 时间:2012.12.15 ~2012.12.28 指导教师:田丰庆邵锋张素君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8 日

红外遥控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与要求 设计出一个用于红外遥控控制的控制器。准确地理解有关要求,独立完 成系统设计,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以下功能: (1)有效遥控距离大于10米。 (2)遥控控制的路数在5路以上。 (3)采用数码管显示当前工作的控制电路。 (4)通过遥控器可以任意设置用户密码(1-16位长度),只有合法用户才能有修改电路控制的功能,同时系统掉电后能自动记忆和存储密码在系统中。 (5)密码的输入时间超过12秒或者连续3次输入失败,声音报警同时锁定系统,不让再次输入密码。此时只有使用管理员密码方能对系统解锁。 2.设计内容 (1)画出电路原理图,正确使用逻辑关系;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4.答辩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叙述并回答问题。 论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理论严谨

目录 1引言 (1) 2总体设计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2) 2.2设计方框图 (3) 3设计原理分析 (4) 3.1发射电路设计 (4) 3.2接收电路设计 (7) 3.3 软件设计 (9) 4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 (14) 附录二 (15)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 摘要:本设计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指令键、指令信号产生电路、调制电路、驱动电路及红外线发射器组成。当指令键被按下时,指令信号产生电路便产生所需要的控制信号,控制指令信号经调制电路调制后,最终由驱动电路驱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遥控指令信号。 接收器由红外线接收器件、前置放大电路、解调电路、指令信号检出电路、记忆及驱动电路、执行电路组成。当红外接收器件收到发射器的红外指令信号时,它将红外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送到前置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解调器后,由信号检出电路将指令信号检出,最后由记忆电路和驱动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实现各种操作。 控制信号一般以某些不同的特征来区分,常用的区分指令信号的特征是频率和码组特征,即用不同的频率或者编码的电信号代表不同的指令信号来实现遥控。所以红外遥控系统通常按照产生和区分控制指令信号的方式和特征分类,常分为频分制红外线遥控和码分制红外线遥控。 关键词:4×4矩阵键盘;AT89C51;接收器件;震荡特性 1 引言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技术。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远程遥控技术又称为遥控技术,是指实现对被控目标的遥远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家电领域应用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红外线又称红外光波,在电磁波谱中,光波的波长范围为 0.01um~1000um 。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波长为0.38um~0.76um 的光波可为可见光,红外线遥控是利用近红外光传送遥控指令的,波长为0.76um~1.5um 。用近红外作为遥控光源,是因为目前红外发射器件( 红外发光管 ) 与红外接收器件 ( 光敏二极管、三极管及光电池 ) 的发光与受光峰值波长一般为 0.8um~0.94um ,在近红外光波段内,二者的光谱正好重合,可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及较高的可靠性。随着远程教育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各级各类学校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经常会遇到同时使用多种设备,如: DVD 、 VCD 、录像机、电视机等,由于各种设备都自带遥控器,而且不同的设备所遵循的红外传输规约也不尽相同,操纵这些设备得用多种控器,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基于单片机的控制指令来对多种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远程控制。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于10 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

毕业设计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钟思 专业:自动化 班级:1301班 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指导教师: 电子信息工程系印制 二○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1) 1、设计要求与指标 (1) 2、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1) 3、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2) 4、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3) 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4) 1、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4) 2、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9) 3、红外接受电路图 (10) 4、软件设计: (10) 5、调试结果及分析: (10) 6、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1.设计要求与指标 红外遥控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遥控手段。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系统。设计要求利用红外传输控制指令及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微处理器强大灵活的控制功能发出脉冲编码,组成的一个遥控系统。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遥控围: 0 — 1 米 (2) 显示可控制的通道 (3) 灵敏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4) 控制用电器电流最高为 2 A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多路遥控。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 /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设计的电路由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及控制部分。发射电路,利用遥控发射利用键盘,这种代码指令信号调制在 40KH z 的载波上,激励红外光二极管产生具有脉冲串的红外波,通过空间的传送到受控机的遥控接收器。 2.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发射系统设计的电路由如下的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 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上传者: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傅浩

系别: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号: 学生姓名:傅浩 学生学号: QQ:564401740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指导教师:傅浩 设计地点: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起迄日期:无止境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085 姓名傅浩 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遥控距离:0~10m 2.额定工作电压:直流3V(普通5号干电池2节);红外光平均辐照 度≥40μW/cm2;指向性(辐照度为20μW/cm2)≥30度 3.欠压条件下(直流2.4v):红外光平均辐照度≥20μW/cm2,指向性 (辐照度为10μW/cm2)≥30度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以AT89C20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 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2.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3.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 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梅丽凤,王艳秋,张军等.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戴峻峰,付丽辉. 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传感器世 界.2002,8(12):16~18. [3] 李光飞,楼然苗,胡佳文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4年. [4] 苏长赞.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年. 学生(签名)2010 年5 月7 日 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 5 月1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0 年 5 月10 日 系主任(签名)2010 年 5 月12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设计

一、题目要求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包括EDA实验板组装调试及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制作两个部分,各部分要求如下: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编码和接收解码两个部分组成,本课程设计要求制作发射编码电路板(遥控器)以及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接收解码,具体说明如下: 1、发射编码部分 发射编码部分要求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该部分电路原理图参照《PT2248数据手册》,制作前请详细阅读《红外遥控器制作说明》,制作时要求元器件在万用板上排列整齐,布局合理,焊接良好,各按键功能正常,均能发送编码。 2、接收解码部分 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要求具有以下功能:(1)基本要求: (a)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b)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c)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d)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2)扩展功能:(能完成的加分) 通过遥控器跳线改变用户码,EDA实验板上用三个发光二极管正确显示发送端的用户码。 二、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意思,此设计关键在于如何将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解码并显示。这是本设计的难点所在。其中解码的信号来源有两种,分别是: 一、从键盘上直接按键输入。二、从遥控器上按键以后将信号发射出去,然后键盘上的接收器将其接收。这当中有一个优先权的问题,在本次设计中我将其设置为遥控器接收优先,即,当在按下键盘后,若此时遥控也按下则显示数码管优先显示遥控器按下的信号。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 1.码元速率:400bit/S 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二、设计方案选择 利用MC145026/MC145027、NE555和CX10206A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 红外传输 三、电路原理与设计 1、MC145026编码器 MC145026由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编码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的数据线D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脚(引脚15)输出。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种状态,通常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的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部的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 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MC145026部振荡频率的典型运用围一般选择为:4kHz ~9kHz 。外接阻容元件R S 、R TC 、C TC 的参数值决定了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部振荡频率围为:1kHz≤f osc ≤400kHz 。其中应满足R S =2 ~5R TC ,一般情 况当R S ≥20kΩ、R TC ≥10kΩ、400pF <C TC <15μF 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确定部振荡频率:' 3.21 TC TC osc C R f =,式中,pF C C TC TC 20' +=。 MC145026编码器电路原理图和参数设计如下: 1位编码间隔 编码器 内部时钟CK 编码“1”波形 编码“0”波形 编码“开路”波形 图1 编码器工作波形 D out 脚串行输出 D out 脚串行输出 D out 脚串行输出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号:电子085 学生姓名:傅浩 学生学号: 080012212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指导教师:傅浩 设计地点: 起迄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085 姓名傅浩 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二、主要技术指标: 1.遥控距离:0~10m 2.额定工作电压:直流3V(普通5号干电池2节);红外光平均辐照度≥40μW/cm2;指向性(辐照度为20μW/cm2)≥30度 3.欠压条件下(直流2.4v):红外光平均辐照度≥20μW/cm2,指向性(辐照度为10μW/cm2)≥30度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以AT89C20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2.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3.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梅丽凤,王艳秋,张军等.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戴峻峰,付丽辉. 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传感器世界.2002,8(12):16~18. [3] 李光飞,楼然苗,胡佳文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4年. [4] 苏长赞.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年. 学生(签名)2010 年 5 月7 日 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5 月1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0 年5 月10 日 系主任(签名)2010 年5 月12 日

红外四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

红外四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要求:掌握红外多路发射、接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红外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是以红外线为传送信息媒体的短距离无线控制系统,可对多个受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遥控,广泛适用于工业、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控制。 本课题要求设计一四路红外发射、接收系统,可用于对一种设备的4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或两种设备的2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二、系统组成框图

红外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所示,各部分功能是: ●键盘及其代码产生电路:产生表示控制信号的BCD代码(用排针、短路帽设计)。 ●编码电路:对控制信号代码和地址代码进行编码,并转换成串行发送数据。 ●调制振荡电路:产生频率30~40kHz的振荡信号,并由发送的数据对其进行脉冲调制,形成发射信号。 ●红外发射电路(红外发射管):将发射信号放大,并转换成红外光信号发射。 ●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管):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解调电路:将接收电信号放大,解调转换成控制代码。 ●译码电路:将控制代码译成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控制受控设备(红灯、绿灯、白灯和蜂鸣器)

红外线频率:1010 Hz 紫外线频率:1015 Hz 三、主要技术指标 ●遥控距离不小于3m,即红外遥控发射机与红外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 ●遥控路数4路,即可对4个受控设备进行开关控制。 ●工作频率30~40kHz,即红外发射和接收的载频为30~40kHz。 ●功能要求由一台红外发射机和一台红外接收机实现对4个受控设备(红灯、绿灯、白灯和蜂鸣器)的控制;每次发射只控制1个设备的开、关状态。

红外遥控器的接收解调模块设计

红外遥控器的接收解调模块设计 ---------------小型应用系统综合设计 姓名:。。。 班级:通信1121 学号:1130119121 1130119122 1130119130 指导老师:刘传洋 时间:11月3日~11月14日 项目设计环境使 用(20分) 设计任务功能 理解与分析 (10分) 功能模块设计 (编程及外围电 路考虑)(30分) 功能仿真与实 现(10分) 设计报告及 提问(30 分) 合计 (100分) 得分

设计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接收红外遥控器信息的功能模块。具体设计内容包括: 2,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脉宽调制码基本原理如下: 3,设计二进制数0/1的脉宽调制的解调模块; 4,设计接收32比特信息解调的控制模块; 5,设计基于LCD1602的接收数据显示模块; 方案设计及硬件电路设计 1, 红外遥控电路的工作原理红外遥控作为一种单向红外通讯技术,因其具有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已经在消费电器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对电器产品智能化和使用便利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红外遥控的应用已经从传统家电领域向智能设备等新领域扩展。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此类分立电路功能集成到嵌入式系统中已成为可能。本文设计脉冲信号调制采用了PPM方式,红外遥控系统采用了AHDL语言编写,来实现该电路的功能。市场上的红外遥控器种类繁多,一般有这些类型uPD6121、TC9012、M50560-001、SA3010等等不管遥控器的种类如何,其编码方式大多类似,本文以比较典型的uPD6121为例,要想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编写其内部电路模块,首先得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以下是uPD6121红外遥控器的主要原理。载波波形如图3.1所示。

红外遥控接收器的设计要点

目录 红外遥控接收器的设计 (1) 一、研究背景 (1) 二、设计目的 (1) 三、设计要求 (1) 3.1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1) 四、设计方案 (2) 五、硬件设计 (3) 5.1单片机及其硬件电路设计 (3) 5.1.1 单片机的介绍 (3) 5.1.2 时钟电路及RC复位电路 (4) 5.2红外发射电路 (5) 5.3 单片机红外接收器的电路设计 (6) 5.3.1 红外接收电路 (6) 5.3.2 电源电路的设计 (8) 5.3.3 八路LED开关电路 (8) 5.3.4电磁式继电器 (8) 5.3.5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 (9) 5.4小结 (10) 六、程序设计 (10) 6.1红外接收模块 (10) 6.1.1红外接收电路主程序流程图 (10) 6.1.2红外接收电路子程序流程图 (11) 6.2小结 (12) 七、系统测试 (12) 7.1系统功能测试 (12) 八、参考文献 (14) 九、致谢 (14) 附录1 (15) 附录2 (19)

红外遥控接收器的设计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传统的遥控器大多数采用了无线电遥控技术,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线遥控技术的成熟,红外也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通信和遥控手段。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由于红外线抗干扰能力强,且不会对周围的无线电设备产生干扰电波,同时红外发射接收范围窄,安全性较高。红外遥控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各产商的遥控器不能相互兼容。当今市场上的红外线遥控装置一般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由于其灵活性较低,应用范围有限。所以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遥控装置将同时具有编程灵活、控制范围广、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采用单片机的红外遥控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设计目的 本设计主要研究并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接收系统,并实现对八路开关的控制。控制系统主要是由MCS-51和52系列单片机、电源电路、红外接收电路、LCD显示电路等部分组成,单片机编码发射遥控信号经红外接收处理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不同的信息码控制八路LED发光二极管各个状态,并完成相应的状态指示。 三、设计要求 3.1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1、被控设备的控制实时反映,从接收信号到信号处理及对设备控制反映时间应小于1s; 2、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防止误动作,总体成本低。

万能红外遥控器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万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 系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09级1班 学生姓名: 学号:09409146 09409147 起止日期:2011年12月19日~ 2011年12月30日 指导教师:谭周文田汉平 教研室主任:侯海良

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了学习型万能遥控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各单元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及主程序流程图。在硬件设计中,我们选取STC89C52型号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并给出外围电路模块如红外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显示模块、以及外部控制模块等组成部分的设计实现。软件部分采用keil进行C程序设计与编译,并将编译后产生的hex文件通过STC_ISP_V479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调试。本学习型遥控器采用最小化应用模式设计,电路简单,尤其是通过大量不同遥控码的特征分析,在遥控码的读入时选择了最佳采样间隔,使遥控码的学习成功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遥控学习;红外解码;单片机控制;红外遥控 目录 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方案论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二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对比与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本功能模块设计与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始化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码读入处理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遥控码发射处理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模块错误!未定义书签。 3调试与操作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习型红外遥控器的仿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程序的编译及下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际电路的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5元器件及仪器设备明细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7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8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设计报告

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设计报告 一、所需设备 ①LM567 LM567是一种廉价的音频锁相环集成电路,利用它可以构造性能较好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LM567 为通用锁相环电路音调译码器,这里将其基本功能概述如下:当LM567的③脚输入幅度≥25mV、频率在其带宽内的信号时,⑧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②脚输出经频率/电压变换的调制信号;如果在器件的②脚输入音频信号,则在⑤脚输出受②脚输入调制信号调制的调频方波信号。用外接元件独立设定中心频率带宽和输出延迟。主要用于振荡、调制、解调、和遥控编、译码电路。如电力线载波通信,对讲机亚音频译码,遥控等。 其引脚(如下图)功能如下:①、②脚通常分别通过一电容器接地,形成输出滤波网络和环路单级低通滤波网络。②脚所接电容决定锁相环路的捕捉带宽:电容值越大,环路带宽越窄。①脚所接电容的容量应至少是②脚电容的2倍;③脚是输入端,要求输入信号≥25mV; ④脚是电源正极;⑤、⑥脚外接的电阻和电容决定了内部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f2,f2≈1/1.1RC;⑦脚是电源地;⑧脚是逻辑输出端,其内部是一个集电极开路的三极管,允许最大灌电流为100mA。 LM567的工作电压为4.75~9V,工作频率从直流到500kHz,静态工作电流约8mA。 其主要参数如下:工作温度范围:0°C to +70°C;SVHC(高度关注物质):No SVHC (18-Jun-2010);封装类型:SOP;电源电压最大:9V;电源电压最小:4.75V;表面安装器件:表面安装带座;封装形式:SOP;最高频率:500kHz;电源电流:10mA;输入电压最大:9V;输出数:1;输出电压最大:1V;输出电流最大:0.1A;针脚数:8 ②.发光二极管(LED) 做传感器的LED要求亮度高,颜色合适,光斑形状合适。 为了防止LED损坏,应该注意:1.LED的伏安特性曲线很陡,测试和使用时一定要串联电阻限制电流. 2.氮化镓材料的高亮度LED容易被反向电压,静电或电源尖峰击穿损坏,电源电压较高时不可反接. 不同的管子允许的工作电流不同。红外的平均电流最大可以用到100毫安,用作调制时几十微秒的窄脉冲峰值甚至可以接近1安。3毫米的白色高亮度管子持续最大电流20毫安,一般低亮度的管子要小一些。工作电流的限制一是发热限制平均电流,二是高电流下亮度饱和限制峰值电流。有些管子电流大了之后还会变色。 常用的LED有红外,红,橙,黄,黄绿,纯绿,蓝,紫,紫外,白等颜色。作为成品销售的“变色LED”是在一个管壳(通常是乳白色的,用于使光线混合均匀)里封装了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红,绿,蓝三色的LED非常适合作颜色传感器的照明。红外线LED 配合红外接收管抗干扰能力强,但是不适合用于识别颜色,因为物体在可见光下的颜色不能很好的代表它对于红外线的反射率。验钞用的管子发光含有紫色光和紫外线,点亮时不要正

红外遥控器设计报告

2012年山东工商学院“海同杯”电子设计竞赛 作品设计报告 作品题目B5—红外遥控器 参赛队伍烈火队 参赛队员刘少磊郭光来曹子周 □作品完整□作品部分完成□作品未作品完成情况 制作

目录 一、系统设计要求 (1) 任务 (1) 设计的相关要求 (1) 1.2.1 基本要求 (1) 1.2.2 发挥部分 (1) 二、系统方案比较与论证 (1) 三、主控芯片介绍 (1) 芯片简介 (1) 芯片引脚图 (1) PT2262-S引脚功能说明 (2) PT2272-L4引脚功能说明 (2) PT2262-S/PT2272-L4工作原理 (3) 振荡电阻 (3) 四、基本模块设计与说明 (4) 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4)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 (4) 发射模块 (4) 接收模块 (5) 五、系统测试 (7) 测试仪器 (7) 指标测试 (7) 系统测试方案 (7)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7)

系统任务完成情况 (7) 六、应用资料与参考文献 (8) 附录 (8) 摘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提高,为了减少人的工作量,人们对产品的追求是使用更方便、更具智能化,红外遥控技术正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制作出了一种集成度比较高的控制体系——红外遥控器。该红外遥控器由红外发射、红外接收、存储、数码显示、按键等部分组成。本设计详细介绍了红外遥控器的硬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各单元电路设计,以及详细的功能介绍。在硬件设计中,我们选取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

一、 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 1码元速率:400bit/S 2. 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 40kHz 。 二、 设计方案选择 利用MC14502疗MC145027 NE555和CX10206A 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 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 三、电路原理与设计 1、MC145026编码器 MC14502咄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 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地 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 编码 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数据选择与缓 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 址复用 电子系统A 信 号 源 编 码 幅 度键控 电子系统B

的数据线D6— 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 脚(引脚15)输出。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 图1 编码器工作波形 种状态,通常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的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内部的 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MC145026内部振荡频率的典型运用范围一般选择为:4kHz?9kHz。外接阻容元件恳、F Tc、Gc的参数值决定了内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内部振荡频率范围为:1kHz<仏£ 400kHN 其中应满足F S =2 ~5R TC,—般情况当F S>20k Q、F Tc> 10k Q、400pF v Gc V 15^F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内部振荡频率:f osc ,式中,C TC C TC 20 pF。 2. 3R TC C TC MC145026编码器电路原理图和参数设计如下: 2、MC14502译码器 MC145027由地址编码输入电路、数据分离电路、逻辑控制电路、移位寄存

红外线遥控系统基本原理

红外遥控系统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图1 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一般家庭用的DVD、VCD、音响都使用这种编码方式)。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图2 遥控码的“0”和“1”(注:所有波形为接收端的与发射相反)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3所示。 图3 遥控信号编码波形图 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 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图4 遥控连发信号波形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引导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1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总结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器设备中,但各种型号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使得检测成为难题,因此智能的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在该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具体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与PC机间的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流水灯模块组成。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红外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软件编程将接收信号存储、处理、比较,并将数据处理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总之,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实际调试,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与显示功能。根据比较接收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流水灯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或闪烁变化功能,并可实现单片机及PC机之间的通信功能,使得控制信号能在PC机上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 解码串口调试

设计任务 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与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1、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2、当遥控器按下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 号码01。 3、当遥控器按下音量△及音量▽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 水灯功能。(为使得音量的增减清晰显示,试验中在单片机的P1口外接一排流水灯,具体功能的实现见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 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 当遥控器按下频道△及频道▽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加1或减1后的数值。 一、系统方案比较与论证 1、方案比较与选择 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是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下面将系统方案做一论证,通常有硬件解码和软件解码两种方案。 方案一:此方案中,使用专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设置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专用的解码芯片中进行解码,解码后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查表判断这个信号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当确认是何种信号后,启动子程序,然后进行查询。每次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传到解码器中,解码器解码完毕后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再通过查表确定这些数值并进行相应功能的控制。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方案一设计原理图 方案二:此方案中,采用普通的家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控制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单片机中,利用单片机对这个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完成后查表确定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启动子程序,进行相应的显示数字等功能。然后查询,重复上述流程。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