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75.50 KB
- 文档页数:32
单片机红外遥控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设计了一个红外线遥控系统。
本系统包含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利用编码/解码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 红外线发射器;接收部分包括红外线接收芯片、光电转换器、调解电路。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LED红外线发射器目录目录 (2)1 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研究目的与意义 (3)2系统方案设计论证 (5)2.1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设计原理 (5)2.2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设计原理 (5)2.3方案选择和论证 (6)3红外解码硬件电路设计 (8)3.1红外解码系统设计 (8)3.2单片机及其硬件电路设计 (8)3.3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10)3.4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11)3.5本章小结 (13)4红外解码程序设计 (14)4.1红外接收电路主程序流程图 (14)4.2红外接收电路子程序流程图 (14)4.3本章小结 (15)5 联机与调试 (16)结论和展望 (23)附录A:系统原理图 (24)附录B:系统PCB图 (25)附录C:系统仿真图 (26)附录D:系统源程序 (27)1 绪论1.1研究背景目前市场上采用的一般是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的电路。
此方案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容易等,但因为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这类电路只适合用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红外遥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安防、玩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往往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被设备正确识别和执行,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特点,然后详细阐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和在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接收头的选择、电路设计和PCB制作等。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处理,以及如何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器。
本文还将对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信号接收距离、解码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为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遥控器基础知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它利用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种遥控方式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需视线连接等优点,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和光电器件的检测。
遥控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管,当按下按键时,发射管会发射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接收端则配备有红外接收头,该接收头内部有一个光敏元件(如硅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用于检测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的按键操作,红外遥控器通常采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电机设计―――信息与控制工程系1、摘要:本文是经过实际制作和调试而来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电机的设计。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采样的芯片有AT89C51、74LS00、红外线接受头等。
同时还介绍设计、制作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该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检测功能,自动判别功能,无线控制功能。
2、工作原理在实际的工程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地方是我们不希望其他的非工作人员到达的地方时,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我们就要需要对这些地方施行一定的措施,对一些特定的装置施行无线遥控。
实施无线遥控的优点有很多的,例如:可以实现无线操作,智能操作,操作人员活动围大,使用方便,操控精准,无操作盲点。
既可以省钱,又可以节省劳动力,同时,还可以对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设备实施保护;但无线遥控同样也有其缺点:遥控距离不可以太远,信号的错误接收,遥控的接收和发射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等,虽然这些缺点通过一定的软件和硬件可以得到改善,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单片机是一种智能化的芯片,在处理信号方面有其特大的优点。
本设计,采样了两片AT89C51单片机芯片,这种芯片在市场上随处都可以买到的,价格也不是很贵,性能还算稳定,其芯片有40个引脚,4个I/O口,2个中断口,2个定时/计数器,芯片有4KB的存储,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些小产品的开放。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控制,其系统框图如下图1-1:遥控器发射端有8个可以自由设置的按键,一旦按键确定下来,其对应的单片机的端口功能也就确定下来了,这也将是软件设计的基础。
当操作者按下发射端上对应的功能键键时,首先对应按键的脉冲信号传送给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口,触发相应的功能,按照对应的程序发出相应的脉冲个数,进而发射给遥控器接收端,接收端采样中断的处理的方法,对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立即进行动作处理,之所以不采样查询的方式,是因为,可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脉冲信号来的时候,我就要执行器立即动作,可是现在的程序并没有执行到这里,那导致的后果就是已经传送过来的脉冲信号“失效”。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引言:红外遥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遥控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红外发射模块:负责发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LED进行。
(2)红外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外界发射的红外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控制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的工作。
(4)按键开关:用于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当按键按下时,红外发射模块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
2.软件设计(1)初始化: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单片机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向、设置红外接收模块相关参数等。
(2)红外码解码: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功能实现: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码,判断所对应的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制作过程1.硬件制作(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并连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到单片机上。
(2)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注意焊接时的接线是否正确。
(3)搭建电路测试台,连接电源和调试设备,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2.软件开发(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开发工具,如Keil C51等,进行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2)编写初始化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上。
(3)编写红外码解码函数和功能实现函数,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码进行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
三、测试与调试1.进行硬件的测试和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并观察红外接收模块是否能正确接收到红外信号。
2.进行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观察是否能正常解码和执行功能。
四、应用与展望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制作过程以及测试与调试。
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及制作引言:近年来,红外遥控技术已经成为了控制家电以及其他设备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遥控器内部,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单片机。
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可以将遥控信号转换为设备能够识别的红外信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概述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了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中心处理器。
主要的原因是STC89C52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借助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来实现红外遥控的功能。
二、硬件设计1.单片机电路设计首先,我们需要完成单片机电路的设计。
主要包括单片机的供电电路和晶振电路。
为了提升系统稳定性,我们选用了陶瓷晶振。
电源电路则需要通过稳压芯片来对单片机进行供电,以确保工作电压的稳定。
2.红外发射电路设计红外发射电路主要由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和电流限流电阻组成。
其中,红外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信号,通常带有红外LED灯。
而三极管则起到放大红外LED灯的作用,电流限流电阻则用于限制红外LED灯的电流大小。
3.红外接收电路设计红外接收电路主要由红外接收模块、电流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组成。
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而电流放大器则起到放大红外接收模块产生的微弱信号的作用。
滤波电路则用于滤除无关的信号,以确保只有红外信号通过。
三、软件设计1.引入头文件首先,在编程环境中引入STC89C52的头文件,以便后续的编程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2.定义红外发射与接收的引脚在程序中,我们需要定义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引脚,以便进行相关的硬件操作。
3.红外发射信号发送在红外发射信号发送的函数中,我们需要使用红外发射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信号发送操作。
通常,发送红外信号可以通过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和占空比来实现。
4.红外接收信号处理在红外接收信号处理的函数中,我们需要使用红外接收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信号接收操作。
一般来说,接收到的信号会以特定的协议进行编码,我们需要解码后才能获取到实际的遥控信号。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对于便捷的智能化设备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红外遥控器,人们希望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从而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因此,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红外遥控器的原理。
它通过红外线控制电器的开关,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空调、DVD等家用电器的控制。
多功能遥控器是指可以控制多种电器,而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就可以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功能。
在设计之初,需要考虑到多种电器的控制方案。
通常我们会选择采用通用的红外码库,也就是红外码与电器的对应关系表。
在程序中,会将不同的红外遥控码存入代码中,通过单片机MOSI口发送给红外发射器。
接收到红外信号的电器即可进行开关控制等操作。
而在实现多功能的控制方案中,则需要涉及到多个模块的开发和整合,例如LED的控制、语音模块和蓝牙模块等,使得我们的遥控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在设计中常常会遇到红外码与设备的不匹配问题。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原始的遥控器保存红外命令来进行二次生成,或者私人定制生成红外码,从而保证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电器可以匹配使用。
这种方式也方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控制方式。
最后,在红外遥控器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便携性。
在遥控器的物理设计上,需要考虑人体工学和抗摔性能,使得我们的遥控器可以更加舒适和耐用。
此外,为了保证遥控器的安全性,通常会添加密码保护功能,限制非法使用。
以上就是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原理和要点,通过运用单片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遥控器功能,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中断,定时,计数,频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help remote control systems have began to enter people’s life. The traditional remote controllers adopt special remote control code and decode integrated circuits, though this kind of method is simply and easily, it is on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some certain special electric equipments because of the counted functional keys is counted and the restricted function, so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ut the remote controllers which adopt the microprocessor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operating and unceremonious manipulative keys.The design has used AT89C2051 microprocessor as core, integratively apply the interruptive system, timer , counter ,etc. mainly to design originally and als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infrared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launcher distinguishes different 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n frequency of infrared emission of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receiver judges control operation by adopting the discerned frequency of the received infrared light to finish the whole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ourse.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the software is with perfect function, have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Microprocess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Interrupt,Timing,Counting,Frequency目录绪论 (7)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8)1、引言 (8)2、设计要求与指标 (9)3 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9)4、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10)5 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15)6、结论 (16)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16)1、引言 (16)2、设计要求及指标 (17)3、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17)4、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21)5、红外接受电路图 (23)6、软件设计: (24)7、调试结果及分析: (26)8、结论: (26)参考文献 (27)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红外遥控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基于51单片机,设计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遥控器使用红外线来传输指令。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红外发射器发射一个特定的红外信号。
接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电子设备中,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
常见的红外发射器有红外LED,常见的红外接收器有红外接收头。
在选择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时,要根据其工作频率、传输距离、灵敏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工作频率为38kHz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电路,并进行程序开发。
首先,我们需要连接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到51单片机上。
红外发射器的一个引脚连接到51单片机的I/O口,另一个引脚连接到正极电源,第三个引脚连接到电源的接地端。
红外接收器的输出引脚连接到51单片机的I/O口,电源和接地端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源。
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51单片机的I/O 口为输入或输出。
然后,我们需要编写程序来发送红外信号。
我们可以使用PWM技术来模拟红外信号的脉冲。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我们可以发送一个特定的脉冲序列,来控制电子设备。
同时,我们还需要编写程序来接收红外信号。
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时,会输出一个特定的电平信号。
我们可以使用外部中断来检测这个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红外信号的协议。
常见的红外信号协议有NEC、SONY等。
我们需要根据所使用的红外接收器的协议来编写相应的程序。
最后,我们需要测试代码的功能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来测试红外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如果一切正常,我们的红外遥控器设计就完成了。
总结起来,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设计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项目。
毕业设计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钟思专业:自动化班级:1301班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指导教师:电子信息工程系印制二○一五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1)1、设计要求与指标 (1)2、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1)3、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2)4、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3)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4)1、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4)2、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9)3、红外接受电路图 (10)4、软件设计: (10)5、调试结果及分析: (10)6、结论: (11)参考文献 (11)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1.设计要求与指标红外遥控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遥控手段。
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
系统。
设计要求利用红外传输控制指令及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微处理器强大灵活的控制功能发出脉冲编码,组成的一个遥控系统。
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 遥控范围: 0 — 1 米(2) 显示可控制的通道(3) 灵敏可靠,抗干扰能力强(4) 控制用电器电流最高为 2 A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
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多路遥控。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 /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设计的电路由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及控制部分。
发射电路,利用遥控发射利用键盘,这种代码指令信号调制在 40KH z 的载波上,激励红外光二极管产生具有脉冲串的红外波,通过空间的传送到受控机的遥控接收器。
2.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系统设计的电路由如下的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
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3.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3.1.摇控码的编码格式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二进制的“1”。
3.2遥控码的发射当某个操作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先读出键值,然后根据键值设定遥控码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 40kHz 方波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
P3.5 端口的输出调制波如图 2 - 2 所示。
图2-2单一按键波形图2-2连续按键波形3.3 红外发射电路图遥控发射通过键盘,每按下一个键,即产生具有不同的编码数字脉冲,这种代码指令信号调制在 40KH z 的载波上,激励红外光二极管产生不同的脉冲,通过空间的传送到受控机的遥控接收器。
电路如下图所示。
4 调试结果及其分析(1) 电路要求遥控控制距离为 0 — 1m ,在利用 38KHz 的接收头时,虽然能接收到信号,但是接收的距离很有限。
经过反复调试,换用 40KHz 的接收头时基本满足了设计需求。
(2) 由于将 3ms 的接收脉冲放在 1ms 的后面,编码解调出现错误,导致接受端无信号输出。
解决方法是将 3ms 的接收脉冲放在前面就可以接收到信号。
单片机进行数码帧的接收处理, 3 ms 的脉冲检验,当第一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 ms时就会错误处理。
在初始化过程中,将 P1 口全置 0 ,但是继电器仍工作,通过反复调试,将初始化的 P1口全置 1 ,通过反向使得输出全为 0 ,从而满足上电复位,继电器掉电,满足初始化要求。
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1.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 /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设计的电路由如下的几个基本模块组成: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及控制部分。
1 .系统框图(如图 3 - 1 所示)2. XTAL2 接外部晶体的另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应悬浮不连接。
3. 输入 / 输出引脚 P0.0 ~ P0.7 、 P10. ~ P 1 .7 、 P2.0 ~ P2.7 和P3.0 ~ P3.7 。
① P0 端口( P0.0 ~ P0.7 ) P0 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端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 1 时,又可作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它是分时多路转换的地址(低8位) / 数据总线,在访问期间激活了内部的上拉电阻。
② P 1 端口( P 1 .0 ~ P 1 .7 ) P 1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 1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
对端口写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③ P2 端口( P2.0 ~ P2.7 ) P2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2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
对端口写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 P2 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2作为输入口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 16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 ( 如执行 MOVX @ DPTR 指令 )时, P2 送出高 8 位地址。
在访问 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 如执行 MOVX @ R i , A 指令 )时,P2口引脚上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会改变。
④ P3 端口( P3.0 ~ P3.7 ) P3 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2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 ( 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
对端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 AT89C52 中, P3 端口还用于一些专门功能,这些兼用功能如下:(1) P3.0 RXD (串行输入口)(2) P3.1 TXD (串行输出口)(3) P3.2 /INT0 (外部中断 0 )(4) P3.3 /INT1 (外部中断 1 )(5) P3.4 T0 (记时器 0 外部输入)(6) P3.5 T1 (记时器 1 外部输入)(7)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8) 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9) 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4. 振荡器特性:XTAL1 和 XTAL2 分别为反向放大器,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
石英震荡和陶瓷震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 XTAL2应不接。
由于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5. 芯片擦除:整个 PEROM 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 ALE 管脚处于低电平 10ms 来完成。
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 1 ”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主控制器采用ATMEL公司的8位单片机AT89C52。
AT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 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 8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 的可反复擦写 1000 次的 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 MCS -51指令系统。
图3-9:主控制器电路原理图2.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2.1摇控码的编码格式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4所示。
图4 遥控码的“1”和“0”红外遥控发射芯片采用 PPM 编码方式,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 , 将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 的编码脉冲。
遥控编码脉冲由前导码、16 位地址码(8 位地址码、 8 位地址码的反码)和16 位操作码(8 位操作码、 8 位操作码的反码)组成。
通过对用户码的检验,每个遥控器只能控制一个设备动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多个设备之间的干扰。
编码后面还要有编码的反码,用来检验编码接收的正确性,防止误操作,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前导码是一个遥控码的起始部分,由一个 9ms 的高电平 ( 起始码 ) 和一个 4. 5ms 的低电平 ( 结果码 ) 组成,作为接受数据的准备脉冲。
图5 发送一组完整的编码脉冲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频率,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2.2遥控码的发射当某个操作按键按下时,单片机先读出键值,然后根据键值设定遥控码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 40kHz 方波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
P3.5 端口的输出调制波如图 4 - 1 所示。
2.3数码帧的接收处理当红外线接收器输出脉冲帧数据时,第一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
在数据帧接收时,将对第一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
若第一位低电平码的的脉宽小于2ms ,将作为错误码处理。
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宽大于 3ms 时,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 A 中的脉冲个数,执行相应输出口操作。
图4 -2 就是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的一帧遥控码波形图。
3.红外接受电路图在接收过程中,脉冲通过光学滤波器和红外二极管转换为40KHZ的电信号,此信号经过放大,检波,整形,解调,送到解码与接口电路。
如图 5 - 1 所示。
通常,红外遥控器将遥控信号(二进制脉冲码) 调制在40KHz的载波上,经缓冲放大后送至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红外信号发射出去。
将上述的遥控编码脉冲对频率为 40 KHz( 周期为26.3ms) 的载波信号进行脉幅调制 (PAM ) ,再经缓冲放大后送到红外发光管,将遥控信号发射出去。
4.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接收解码程序、发射程序、遥控器学习识别程序几个大的模块程序。
5.调试结果及分析:本电路总共设计了21个输入按键,其中11个为特殊按键,其他键均为数字键。
当输入一个按键0时,通过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对应的继电器 1 的设备工作,液晶显示十六进制代码。
当按下按键 1 时,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十六进制代码。
以此类推0—9号数字键功能同上,特殊按键,根据按的特殊按键的不同,会实现不同功能,如快进。
本设计在调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