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做一位小科学家

第2课 做一位小科学家

第2课 做一位小科学家
第2课 做一位小科学家

第2课做一位小科学家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以下两点进行:1 基于上节课的学习经验,继续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2 在探索中体会科学家“做”科学的点点滴滴,不放过每个教学时机,力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为“科学不仅是需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本课重在通过学生以吹泡泡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作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科学探究要经历的过程: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阅资料—思考—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的同时,也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小科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感受科学的真谛。在反复提问题的训练中,暗示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地位,“一切科学研究都是从疑问开始的”,从而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架起“搞科学”与“提问题”之间的思维桥梁,为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和实际的心理、年龄特点,我们这样处理教材:1.通过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努力“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拉近科学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2.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上,着重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反思。3.进一步明确、强调“科学是什么”,科学研究要历经“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阅资料—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将“科学是什么”从具体的活动中提炼出来,上升到概念。

在玩玩具活动中,尊重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现状。给学生以广阔、开放、自由的选择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玩赏自己感兴趣的玩具(但也要注意玩具自身的安全性,提前做好“玩”中的安全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亲近科学的同时,也能喜欢上科学课,由衷地发出“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的感叹。

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听故事,比一比—玩玩具,提问题—解释科学是什么—发现身边的科学。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通过作比较、强化练习、反复经历,不断加深学生对“科学

是什么”的理解。在具体教学的实施上,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逐步上升到有价值的科学活动上。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知识和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个小科学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1)出示课件,教师谈话:老师今天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大朋友。他是谁?知道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你知道哪些呢?

(4)学生回答。

(5)谈话:不错,电灯就是爱迪生最著名的一项发明,它的出现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光明的世界。可是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爱迪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想像力丰富,爱听故事,易受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时,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小故事。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文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顺利地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

2 比较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自己吹泡泡经历的相似之处。

(1)组织讨论: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过程?他先是做了什么?接着呢?最后呢?你在吹泡泡活动中又是怎样做的?先如何?再怎样?最后怎样?

(2)我们吹泡泡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有哪些相似之处?

(3)组织学生做好记录:把你认为在活动过程中你和爱迪生相似的地方记录下来。

【说明】这是科学课的首次记录。对于一个普通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自身学习经验的限制,他们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还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去整理。不必强调语言的完整性,只要求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记录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提示学生用“画下来”的形式做记录。逐渐完成记录上的过渡。

(4)教师介绍: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如果第一课已讲过,可以换一个故事)

(5)思考:弗莱明和谢林斯基的成功都是从什么开始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提出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玩玩具,提问题

1 谈话:提问题原来这么重要,那么你们会提问题吗?我们今天就开展一个玩玩具,提问题的竞赛,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最棒!

2 玩玩具,提问题的竞赛。具体活动要求如下:

(1)活动时间:5分钟。

(2)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比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再比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好,最有研究价值。

【评析】竞赛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玩玩具,提问题的竞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提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玩”得用心,用心去“玩”,从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暗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把提出的问题整理、汇总、记录下来。

4 学生分组进行汇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把本组提出的问题告诉大家。

5 交流、评价。根据小组提问题的情况,全班评议,民主评选出班内的最优秀的提问题小组。

【说明】对于学生提出的那些好的、有价值的、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问题,要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多从“这是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提问题,在“爱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提问”。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细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以一种理解、欣赏、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想法,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个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教师对孩子的一个问题的肯定,会让孩子感觉到对他思考的尊重,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就感。

三、解读“科学是什么”

1 谈话:我们的小科学家生涯是从提问题开始的。那么,在提出问题后,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

2 学生回答。

3 进行教学反思活动,引导学生自述探究的经历,理解“科学是什么”。

4 回顾今天做小科学家的经历,让学生说说对科学的体会。

【评析】将“科学是什么”显性化,突出“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构筑起科学探究的框架。这种显性化处理教材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建立“科学就是这样的”这种认识,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个人经历与看似神秘深奥的科学探究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无所不在;另一方面,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做一个小科学家其实并不难,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位小科学家,因为自己想做的事里面就可能有科学。

四、发现身边的科学

每人提10个科学的问题,可以说是本单元的总结活动,是为学生们在今后科学课的学习中会提问题专门设计的。

要求: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每个人从“这是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提10个适合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将提出的问题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评析】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走进课堂,有意识地挖掘相关的生活经验,以此为起点建构新的知识,这是本环节设计的意义所在。

教学片断赏析

1.交流玩玩具竞赛活动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大家从玩玩具活动中发现了那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组在竞赛活动中表现得最出色,问题提得最好呢?

【说明】小组式的合作活动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他人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同时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生:我认为第二小组的表现最好!

生:我认为第八小组的表现更好!

生:第七小组也挺出色的。

(举手的人很多)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第二小组的问题提得最多。

生:问题提得多,就一定提得好吗?

生:(继续)第二小组提的问题虽然很多,可是有的问题就是为了凑数,太简单了,谁都知道。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如说对木头笔筒,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笔筒是什么做的?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

师:提问题还要有意义,原来提问题也需要多动脑!

生:对,怎么也得多想想才能提出好问题。

师:还有谁想说?

生:我认为第七小组有一个问题提得最好,我很感兴趣。

师:说说看。

生:为什么小车在地面上比在桌面上跑得远?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不错,还有哪些好问题?

生:第八小组的这个问题也不错:为什么安上电池后玩具小狗就会跳舞,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遥控器为什么能控制电动小汽车?

生:……

师:好问题还真不少,那我们调整一下政策,颁发三个奖项吧——提问题最多奖、好问题最多奖、最有价值问题奖。

……

【片断评析】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开放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程的主体。教师轻松、随意的点拨引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激励性的话语消融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2.解读“科学是什么”的教学环节

师:回顾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经历哪些过程。

(学生小声议论)

师: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怎么做的?

生:提出“怎样能把泡泡吹得又大又好”的问题。

师:这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个阶段,提出研究问题。然后怎么办?

生:做实验,观察,测量。

生:思考,想办法。

生:好好分析一下。

生:最后把问题解决。

师: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不能通过动手实验来解决,还可以有什么途径?

生:看书,去图书馆。

生:上网。

生:看电影,看电视。

生:还可以去实地考察,测一测。

师:大家的办法还真多!条条大路通罗马,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也不少。

师: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结合你们这两节课的研究经历给大家总结一下?

生:含有科学的东西很多,生活中许多事中都有科学。

生:玩中也有科学。

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位小科学家。

生:科学就是先找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师:可以联系玩玩具和吹泡泡的经历说说。

生:……

生:科学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实验、查资料、测量、考察等各种方法,把问题弄清楚,得出结论。

师:原来呀这就是科学,就这么简单……

【片断评析】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敬畏。”我们的科学课就是要保持和呵护孩子们这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本课的教学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的。

1 科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始于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并着重强调从问题开始。当然,学生所碰到的问题,大多数是人类知识系统中已经解决的问题,但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仍然是个新问题。一个人的知识成长过程是人类知识成长过程的缩影,从提问题开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极好途径。

2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作为科学课主体的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巨大的激情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校园、家庭、社会乃至广阔的大自然。让我们的孩子在有味、有趣、有奇、有感的氛围中,发展智力,发散思维,健康成长。

第1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中的生命世界》中的第1课。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细致地观察,寻找并研究校园里的物体,能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物”与“非生物”概念,由此实现《课程标准》中关于生命世界的要求:尽可能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本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已有零星的经验,所以本课的学习可为将来学习更多的动植物分类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预先要做实地调查,挑选有代表性的观察地点、观察对象,教学内容可因地制宜,也可以到附近的公园甚至农田等地考察。

根据相关的调整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共同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乐趣;

●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谈话: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你们认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呢?

2 学生汇报。

二、组织活动

1 谈话:在校园里又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 师生活动:到校园里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评析】科学课程提倡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学生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的亲身感受,就应该带领他们亲自去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

去倾听鸟、虫的鸣叫,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的过程,使他们感到亲自调查而获得信息的乐趣。

3 记录有生命的物体:把我们刚才找到的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图画示意,并填入下表。生物名称或图〖〗发现地点【评析】记录生物的名称、发现的地点,可用多种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记录,去观察,去描述各种有生命的物体。

4 讨论:我们记录了这么多的物体,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吗?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呢?

5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评析】创设一个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激烈争论的氛围,尤其是学生亲自观察之后,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可使教师更了解学生发现了什么,这样的研讨可以使学生充分发现并表达。对于争论中的不同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认识、去思考、去总结。

6 师小结:生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有生命,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称为生物。生物有动物、植物两大类。

三、拓展延伸

到公园或田野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

教学片断赏析

1 交流观察、记录活动过程中的发现的教学环节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寻找了校园里的有生命的物体,下面就请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1:我们发现了小甲虫、蜗牛、蚯蚓。

生2:我们发现了冬青、迎春花、黄杨、银杏。

生3:我们发现了小蝌蚪,还有两种叫不出名字的小甲虫。

生4:我们在树缝中还发现了许多蚂蚁。

生5:我们还发现了草坪上的小草与开学时不一样了,长高了许多。

生6:我们觉得校园中水塘里的水也是有生命的,生命是运动的,水塘里的水在不断地变化。有人还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水是有生命的。

【片断评析】在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他们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去发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尽管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一交流过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堂上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和多种形式的记录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 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教学环节

师:寻找到的这些物体中,你认为它们为什么是有生命的呢?

生:这些物体都在变化。

师:水也在变化,它是生物吗?

生:水不是生物,我认为生物还要吃东西。

生:我认为这些物体会慢慢长大。

生:这些物体都会繁殖后代,银杏会结果,蚂蚁会产卵繁殖。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觉得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生物都有生长的现象,都会由小长大,都能繁殖后代。比如桃树会开花结果,人也会由小长大。

【片断评析】这一个环节很重要,这时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学习,教师要注意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地看、听,要训练学生乐于接纳别人的良好心理特征。在科学活动中,把讨论升华为分享,就好比清纯粗犷的山泉变成浓郁馨香的咖啡,韵味无穷。鼓励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分享,是科学课程分享机制建设的重要工作。

第2课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的第2课。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充分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植物,达到让学生比较出植物间的不同和相同的目的,以实现《课程标准》中“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要求。

本节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在第1课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和比较周围常见的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作为生命体,生长变化是它们最重要的特征。学习本课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将来系统地学习植物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预先要做实地考察,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植物场所,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教学内容也可因地制宜,带一些花草进教室。

根据相关的调整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认识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亲近自然;

●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坏一草一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植物,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观赏一下,并且尽量描述它们的特征,好吗?

二、组织活动

1 学生活动:各小组在校园一角,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详细记录。

2 小组汇报。

3 提问:你家里有没有种养花草,能描述一下吗?

4 学生汇报。(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或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三、继续研究

1 (出示桃花图和向日葵图)提问:这两种植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2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四、拓展活动

1 出示仙人掌图和凤仙花图,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2 把讨论结果按照记录纸的要求记录下来。

3 学生活动。

4 观察教材第13页上图片,任意选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5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评析】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自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片断赏析

拓展活动教学环节

师:你们觉得仙人掌和凤仙花有什么不同?

生:仙人掌的叶子已经变成了针刺,凤仙花的叶是长条形的。

生:仙人掌生活在干旱沙漠中,凤仙花生活在湿润的地方。

生:仙人掌很少开花,凤仙花开时又多,时间又长。

师:那么,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它们都要喝水,凤仙花需要的水比仙人掌需要的水多。

生:它们都有根、茎、叶。

生:它们都需要呼吸空气。

生: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它们需要养料才能长大。

生:它们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间。

生:它们都会衰老,甚至死亡。

【片断评析】学生交流关于植物的不同与相同,强调要在学生小组讨论出结果的基础上,向全班学生汇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将结论向大家汇报。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自由地讨论,自由地探索,以利于课堂充满“自行探究发现”的活力。同时,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也学得扎实,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掌握知识的方法。

(秦佩娟)

第3课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充分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动物后,达到让学生比较出动物间的不同与相同的目的,以实现课程标准关于生物中对常见动物进行分类的要求。

本节课的研究和学习是在观察植物的基础上继续比较常见的动物,应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理解:任何一种生物都和其他生物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点,同时它们本身又是独特的。为学生将来整体学习动物的分类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挑选有代表性的动物资料,尽量让学生认识一些典型的动物。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相关的调整,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小动物,与动物有亲近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谈话:大家都喜欢看《动物世界》节目吗?(学生:喜欢)

2 提问:为什么喜欢呀?

3 学生说各自喜欢的理由。

二、组织活动

1 观看录像:多种多样的动物。

2 (观看毕)让大家说一说分别有哪些动物,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3 提问:除了录像中的这些动物外,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4 学生汇报。

5 师生游戏活动:由多名学生提问关于某一动物的特征,甲同学回答“是”或“不是”,多次询问后看能否猜中这种动物。

【评析】这项游戏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猜测来了解动物是有不同特征的,为后面归纳出动物的不同与相同点作铺垫。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与理解动物,胜于通过书本看动物,或听教师讲动物。基于此,在此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情境,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地感受及体验科学的乐趣,实实在在地理解科学的意义,远比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拼命地背记来得有效。

6 比较狗和兔的异同点。

(1)教师出示狗和兔的标本或图片。

(2)狗和兔是我们喜欢的动物,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学生汇报。

(4)学生观察讨论后,把不同点和相同点填在圈内,交叉处填相同点。

狗兔

7 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动物,也知道了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现在我们用这些方法来给动物分类,看看这些动物该怎么分。

8 学生活动:用准备的卡片分类,并把结果填在活动记录纸上。

9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10 师生小结。

【评析】教师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学生展示各自研究的成果时,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不但主动求异,而且主动求佳。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真正能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三、课外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一些动物,也可以用动物卡片,比较其中的两种动物的相同与不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教学片断赏析

1 “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的教学环节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我请一个同学在心里想一种动物并写在自己手心里,不要告诉其他人。另外的同学用提问的方式,猜一猜,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动物?该同学只回答“是”或“不是”,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生1:我心里已经想好了一种动物,你们一起来猜,好吗?

生2:这种动物身上有毛吗?

生1:没有。

生3:这种动物会飞吗?

生1:不会。

生4:这种动物喜欢吃草吗?

生1:喜欢。

生5:这种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吗?

生1:是。

生6:这种动物身上有鳞片吗?

生1:有。

生7:这种动物是用鳃呼吸吗?

生1:是。

生8:我猜这种动物是鱼。

生1:猜对了!

【片断评析】这一活动不是简单的瞎猜,而是让学生从活动中感知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并于不知不觉中分析、体会动物的不同与相同。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答案的多样性,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开阔了思路。这种让学生带着已有的感知,在思维的配合下,使感知的层次逐步深化,规范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交流汇报狗和兔的不同和相同”部分教学环节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狗和兔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生:兔子和小狗有一个不同,小兔不咬人,小狗会咬人。

生:我不同意,小狗一般都不咬人,我家的小狗就从不咬我。

生:咬人。

生:我发现,小兔见到人就跑,小狗一般不会跑,但要是吓唬它,它有时会跑,有时会反过来咬你。

生:对,你不去惹小狗,小狗不会咬你的。

生:疯狗乱咬人。

(学生一阵大笑)

师:那你们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生:我们和动物应该和平共处。

师:的确,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不要伤害它们。那刚才他们说的这点到底算不算不同呢?

生:我觉得应该算,狗怎么说还是会咬人吧。

生:其实那不就是狗吃肉,小兔不吃肉嘛?

【片断评析】学生的交流往往流露出儿童所特有的童言稚趣,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听听他们的声音,既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又要善加引导。于是,不仅师生及生生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加深了,连人与动物都可以“和平共处”(情感化)了。

(熊诗莹)

第4课植物·动物·人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我眼中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4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一些植物和动物的知识,知道了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而且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课,学生将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继续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生物这一大概念下来讨论植物、动物、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生物的基本需求”、“愿意合作与交流”等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比较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找到动植物生长的共同需求——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二是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中动植物的趣事,知道有些动植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学会了用保护色、拟态等自我保护的方法适应环境,体会自然界的神秘;三是再通过一些动物和植物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不同及相似之处,了解动植物之间虽然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有时生活环境却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向学生渗透动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和谐生存的思想;四是比较人与黑猩猩之间的不同与相似之处,通过对人与黑猩猩之间的比较,探索人与其他有生命物体的关系。通过这种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这样一个概念:人类是生物,也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教材对这四部分内容没有太多的叙述,只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让他们在比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植物、动物、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也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来比较、交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这个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及技能。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的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知道人是生物世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他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出示装有兔子的笼子)谈话: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 学生齐答。(非常兴奋)

3 谈话:你喜欢小白兔吗?能说说喜欢它的原因吗?

4 学生谈自己喜欢小白兔的原因。

【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关键。这样设计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情绪非常高涨。接着给学生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在交流喜欢小白兔的原因时,又初步感知了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比较兔子与萝卜的不同和相同

1 提问: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学生回答)

2 (出示萝卜)谈话:你们能找出兔子和萝卜之间的不同之处吗?看哪个小组观察最仔细,找到的不同之处最多。

3 学生小组交流。

4 全班进行交流。

5 谈话:是啊,兔子和萝卜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不是同类的,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也就特别多了。那么,兔子和萝卜也有相似之处吗?

6 学生讨论后汇报。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入到比较兔子和萝卜的不同的研究主题,过渡较为自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因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征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活生生的物体能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了解自然界中有趣的动植物

1 看录像,提问: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植物还是动物?看后你有什么感想?

2 学生回答。

3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动物和植物?(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向他们介绍一些自然界中关于保护色与拟态现象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趣现象)

【评析】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学会搜集整理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这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进一步比较动植物的不同和相同

1 组织学生任意选择动植物进行比较,把讨论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来比较。

2 学生讨论、汇报。

3 小结。

【说明】在这儿继续来比较动植物的不同和相同,并不完全是第一部分的重复,教师还应着重指导学生了解许多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金鱼和水藻都生活在水里,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谐生存。金鱼排出二氧化碳供水藻进行光合作用;水藻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水藻为金鱼提供庇护等。这样的设计旨在向学生渗透动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谐生存的思想。

五、比较人与黑猩猩之间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

1 投影出示人与黑猩猩的插图,组织学生讨论: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2 学生交流汇报。

3 提问:人是动物吗?为什么?

4 学生辩论,最后达成共识。

六、课后拓展

讨论:人与植物、动物有什么关系?

【评析】一堂好的科学课绝不能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结束。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和其他生物和谐生存,并养成保护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品质,这是伴随人一生的优秀品质,也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大事,更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

教学片断赏析

1 汇报交流萝卜和兔子的不同的教学环节

师:萝卜和兔子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生:兔子有耳朵、眼睛、鼻子、嘴等,萝卜没有。

生:兔子会跳,萝卜不会动。

生:兔子是有生命的,萝卜没有生命。

生(马上):不对,萝卜也是有生命的。

师:萝卜究竟有没有生命,其他同学怎么认为?

生:萝卜有生命,因为它也是从小长到大的。

生:我认为萝卜有生命。它会生长,就说明它是有生命的。

师:说得有道理,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生:我还发现兔子要吃萝卜,萝卜不能吃兔子,这也是它们的不同。

生:兔子身上有毛,萝卜没有。

生:它们的外形一点也不一样,萝卜有根、茎、叶,兔子没有。

生:兔子是动物,萝卜是植物。

生:萝卜生长在地里,兔子生活在地上。

生:萝卜从种子长成一个萝卜,变化非常大,兔子从小到大变化小。

……

【片断评析】我们绝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潜能,从上面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2 观察录像中的尺蠖后谈感想的教学环节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尺蠖不动时,还真和树枝一模一样。

生:要是不动,我还真不知道它是动物呢。

生:尺蠖的本领真大!

生:我想尺蠖这样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来保护自己。

生:太有趣了,世上还有这样的动物!

生: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教案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部分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也是苏教版科学书的一个特点,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巩固,与二年级上册“像 工程师那样”紧密相关,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密不可分。本课围绕“沈括探究桃花开放时间 的过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达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 思共生”的目的。本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步了解沈括的生平,着重介绍沈括质 疑桃花开放时间——上山察看——编写著作的小故事,通过沈括探究桃花的小故事,引出科 学家做科学探究得到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提问,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进 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探究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仅仅 是大科学家能做的事,小学生也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它 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过“观察、描述、思考、提问、实验、交流与总结”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科学探究并不陌生, 会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参与。但同时二年级学生一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并没有独立 完成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整交流的能力,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很清晰的建立科学探究方法 概念,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让学生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注意时 间较短,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和完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比较简单和较短的环 节,基本在8-10分钟完成一个活动即可。在讨论与交流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 生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完整的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介绍沈括质疑桃花的故事,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既“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 享交流”。 科学探究: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Lesson plan of being a little scientist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 案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 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 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做一名小科学家修订稿

做一名小科学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教材简析: 《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的第2课,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探究活动流程为:“出示一个站在手指上的纸鹦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手指上了”;接下来让学生结合让更多物体站起来的活动,领悟“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平衡”的道理。 通过学生的“让纸鹦鹉站起来”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科学探究要经历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从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自己就可以做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学生走科学家走过的路。学情预估: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上一课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诠释了科学是什么,学生们也已通过“小人”活动对科学课产生了一些兴趣,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喜欢提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本课继续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建构起科学探究的框架,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创设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适合在科学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联系起来,建立自己对科学的感性认识;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较,会杂乱而没有条理,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表格,随着探究问题的逐步解决,探究的步骤清晰可见,对学生明确探究过程起到了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重物在支撑点下面可以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纸鹦鹉、回形针、橡皮泥、夹子、各色卡纸、彩笔、剪刀、三角形、纸拱形、龙虾、铅笔、金属丝、小丑、塑料瓶等。

做一名小科学家

做一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四、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 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 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三)、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

做科学家。 五、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二年级下册科学家小故事

科学家小故事 (一)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二)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三)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四) 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没有在意,埋头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困难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天亮时,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导师看了他的作业后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牛顿都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

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

《2. 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2、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3、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4、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二、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1、制作纸鹦鹉。 (1)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 (2)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沿轮廓剪下来。 2、让纸鹦鹉“站”起来。 (1)教师演示将纸鹦鹉站立的操作要求。 (2)学生用别回形针的方法尝试让纸鹦鹉“站”起来。 (3)反复思考试验,并记录下成功的方法。 (4)全班交流.展示成功的方法。讨论:有什么共同之处?(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

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三、拓展运用: 1、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 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课后拓展: 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合书中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2做一位小科学家》(2)-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做一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单元知识点 1.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 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 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 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5.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 按一下“ 归零” 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 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 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 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 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 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9. 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 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 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 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单元知识点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做一位小科学家

2、做一位小科学家 A 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都是科学家》单元的第2课。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入手进行观察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进行“让鹦鹉站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观察“站”着的鹦鹉,启发他们提出问题。接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鹦鹉“站”起来。然后又设法让其他形状的一些物体“站”在手指尖上,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从刚才的活动中归纳出规律来。科学不仅仅是了解一些现成的知识,还包括探究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因此这部分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地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到作为一名小科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受科学的真谛所在。 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让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通过收集科学家研究的资料把比较的范围从琴纳进一步扩大到更多的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中,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材料准备方面既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亲近科学的同时,也能喜欢上我们的科学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鹦鹉“站”起来的现象提出问题; ●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使鹦鹉站起来的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科学,知道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算是平时我们玩的一个普通的游戏,也许也蕴含着科学秘密。只要我们平时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设计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邗江实验学校周远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做一名小科学家

做一名小科学家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教材简析: 《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的第2课,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探究活动流程为:“出示一个站在手指上的纸鹦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手指上了”;接下来让学生结合让更多物体站起来的活动,领悟“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平衡”的道理。 通过学生的“让纸鹦鹉站起来”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科学探究要经历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从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自己就可以做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学生走科学家走过的路。学情预估: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上一课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诠释了科学是什么,学生们也已通过“小人”活动对科学课产生了一些兴趣,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喜欢提一些“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本课继续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建构起科学探究的框架,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创设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适合在科学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联系起来,建立自己对科学的感性认识;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较,会杂乱而没有条理,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表格,随着探究问题的逐步解决,探究的步骤清晰可见,对学生明确探究过程起到了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重物在支撑点下面可以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纸鹦鹉、回形针、橡皮泥、夹子、各色卡纸、彩笔、剪刀、三角形、纸拱形、龙虾、铅笔、金属丝、小丑、塑料瓶等。

小学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反 思 由于受知识能力的约束和影响,同学的问题比较幼稚可笑,回答问题也只局限于看到什么说什么,也不论对与否,但这正好体现了同学生长的特点,也体现了同学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了激励同学为成为“小科学家”而不懈努力,我是这样小结的:“同学们,刚才你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且都提得很好,这说明大家都有种创新精神,发问精神,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愿望,而这种创新精神、发问精神,以和求知的愿望都是小科学家所具备的要求,虽然同学们提的问题老师在这不能一一的给大家解决,但是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学好知识、掌握身手之后,这些问题你们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那同学们对自身有没有信心?(有)那老师预祝你们都成为小科学家。”话语一落,同学似乎兴致未尽。就在这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这节科学课也就结束了。 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同学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堂课,同学有自身的想法,自身的思维

方式,能自身考虑问题、处置问题,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同学,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同学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同学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身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由于受知识能力的约束和影响,同学的问题比较幼稚可笑,回答问题也只局限于看到什么说什么,也不论对与否,但这正好体现了同学生长的特点,也体现了同学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了激励同学为成为“小科学家”而不懈努力,我是这样小结的:“同学们,刚才你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且都提得很好,

小学科学教案:做一名小科学家

小学科学教案: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自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理解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能够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因为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xx。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

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二):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马安东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做一名小科学家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堂课,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 能自己思考问题、 处理问题, 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 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 “引路人” 的角色, 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 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 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植物的不同特征,我组织学生到校园 里观察植物,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植物的特征。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探究习惯、记录习惯和文字能力还比较弱, 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一种植物,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小组组成观察小组, 观察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植物。这样,可以集中多个学生的智慧,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但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第一课,而且在教室之外,如何把握好一个学习小组是需要注意的。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关键是要明确目标,组织一个小组,并加强组长的指导。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小组的表现,以小组的成功评价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方法。在合作的活动中并不排斥个人的智慧, 合作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问题时能提出各人的建议或看法, 在讨论交流的时候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否则,合作就会失去作用,教学组织就会混乱。《植物、动物、人》教学反思 科学课重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 2.知道科学可以解释一部分问题,还有一部分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进行滚小球的实验; 2.通过思考加深对科学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伴合作,并勇于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实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 2.动手实验操作体验科学家的工作。 【教学准备】 斜面、小球、抹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科学》这门课程。对于科学,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并板书关键词。 3.师:同学们,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于科学是什么都说出了自己的认识。其实科学的内容很大,你们回答的这些啊都是科学的一部分。科学还有那些内容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像科学家一样去了解科学。(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观察发现 1.师:同学们,我们谈论了这么多有关科学的内容,想不想自己也当一回小小科学家呀? 2.师: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学习,敢尝试的好孩子,大家都很想自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那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滚小球的实验。

3.师:这个实验要怎么做呢?你们可以打开书本第3页,看一看、想一想, 小组讨论一下。 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5.教师播放实验温馨提示: ①两个人为一组做滚小球的实验。 ②小球要分别从红点处和绿点处滚下来; ③让小球自由的滚落,不要对小球施加推力; ④记录实验发现。 6.师: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请同学回答) 7.师:是的,科学实验的记录就是把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及结果记下来。你们理解能力真强!有的字不会写,可以用拼音,也可以画用自己看得懂得形式来表达记录。大家都明白了吗?都明白了,那就开始动手实验吧! 8.师:“三、二、一”实验时间到!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发现呢? 9.师:学生交流实验发现,教师结合点评。 (其他小组跟他们的一样吗?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 10.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发现跟400年前的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致呢?他也曾经发现小球在斜面上越滚越快。给自己掌声好吗?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咱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三、总结全课,点明课题 1.师:同学们,科学家能像哆啦A梦一样,能够解决我们身边的所有事情吗? 2.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3.师:是的,科学能够解决世界上一部分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许多的问题目前的科学还没有办法解释,这要怎么办呢? 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5.师:老师在这里要表扬第X小组的两位同学,你们看他们把实验器材整理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咱们科学课的学习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其他同学以后也要做到这样。 6.师:咱们班同学们都很有想法,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科学,通过研究科学来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作为小小科学家的我们,说 不定在将来你们都有大大的成就哦! 【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一年级上册科学《小小科学家》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的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具、学具准备: 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绒布 教学过程: 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1. 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ppt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二、动手试一试 1. 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 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 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 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三、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1. 学生先说说教材中问题的答案。 2. 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 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 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观察 实验 记录 发现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 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初步体验探究。 2.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3.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 4.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信心。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层次2知道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相联系。 层次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探究能力: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家的满足感。 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 层次2:学生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创造相系。 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材料: 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1.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 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 ②让学生去试 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索和调查 1.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 组织学生动手尝试) 2.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 3.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 4.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