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指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指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指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指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年五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

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

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具体包括:

1)LTE研发和产业化:完成TD-LTE的多频多模芯片、终端、系统和仪表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解决产品开发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2)LTE-Advanced标准化、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参与3GPP LTE增强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建立技术试验环境,建设2~3个规模试验网。

3)TD-SCDMA及其增强型优化和提升:支持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和完善、开发新的业

务应用等。

2011年本项目主要考虑安排基带芯片、仪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中还需支持的课题以及高铁等特殊环境下的研发课题。

课题1-1 TD-LTE面向商用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和TD-SCDMA/GSM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TD-LTE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提供1000片面向商用的多模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支持TD-LTE和TD-SCDMA/GSM多模;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

–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完成芯片优化工作,重点是芯片的性能、稳定性和功耗指标能达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报单位须提供具体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

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1-2 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基站和终端特点及相关新技术和实际测试需求,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块化的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填补目前TD-LTE射频测试系统的空白,推动基站和终端性能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标: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无线收发技术特点;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特性;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研究构建TD-LTE、TD-SCDMA互操作系统和终端的射频要求及测试方法;构建TD-LTE射频测试方案,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自主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自主开发射频开关箱和完整测试软件,实现TD-LTE与TD-SCDMA互操作条件下的射频测试功能。满足3GPP R10发布的版本所列射频测试用例实现自动化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模块化,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可灵活配置,能够完成相关标准中要求的90%以上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指标测试;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

申报方式:鼓励有射频开发经验的实验室及仪表厂家牵头申报。

课题1-3 LTE 网络接口(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LTE S1/X2接口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需求,研究更方便、更简洁的测试工具对LTE的核心网设备和无线网设备进行测试。有针对性地解决LTE设备在接口一致性方面进行功能性验证的难题,推动设备的接口实现一致性。

研究目标:开发LTE 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研究面向核心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核心网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核心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的另一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X2接口的协议消息等。

考核指标:开发LTE S1/X2接口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应支持S1接口协议和X2接口协议的遍历,支持面向核心网设备的测试程序和面向无线网设备的测试程序。支持协议功能性的遍历测试,支持协议消息的反复压力测试。支持模拟用户建立业务需要的所有S1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用户建立多承载需要的S1接口的协议测试。支持协议错误的异常测试。支持模拟用户建立需要的无线网设备之间X2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个无线网设备需要的X2接口协议测试。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4 TD-LTE基站基带与射频模块间接口(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 Ir接口标准化需求,研究TD-LTE Ir接口标准协议。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 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可以作为各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产品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有助于进一步完善Ir接口协议并推动Ir接口标准化进程。

研究目标:研究TD-LTE Ir接口标准协议,并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仿真及监测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LTE 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实现对射频拉远单元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频点、载波数量、功率、时隙、码道等参数进行配置;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进行心跳查询、告警监控;支持对Ir接口进行光功率查询、传输误码率查询。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5 TD-LTE家庭基站及网关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室内覆盖的特点、相关新技术、实际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的需求,研究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技术、组网和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产品, 完善TD-LTE的产品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未来TD-LTE网络覆盖中存在的难点和特定需求,推动TD-LTE整体网络性能的提高,满足未来对于业务融合和业务创新的需求。

研究目标:研究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研究基于家庭基站的网络架构、回传网实现方案;研究家庭基站和室外宏基站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混合组网方案、干扰抑制、切换;

研究家庭基站和WLAN等的异系统共存干扰分析;研究基于家庭基站进行三网融合的接入融合、传输融合、业务融合方案;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

考核指标:提供100套家庭基站设备,2套家庭基站网关设备。

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CCSA 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预商用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支持TD-LTE的频段:2.3GHz,2.5GHz;

–支持灵活的带宽配置,包括5MHz, 10MHz, 15MHz,20MHz;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支持1个单极化天线、1+1双极化天线;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上行支持2天线分集接收、2×2多用户MIMO方式;

–支持基站同步、即插即用、SON、节电模式(下行自动关断等)、IPsec等功能;

–支持多种传输接口(ADSL/LAN/xPON等);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预商业应用。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家庭基站和网关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

课题1-6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为了满足高铁旅客对于数据通信和数字娱乐的通信要求,本课题在高铁机厢内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制式,机厢到路边的外部系统采取TD-LTE技术。本课题对TD-LTE 技术支持高速铁路的宽带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并最终形成应用示范,为旅客提供宽带接入信息化服务。

研究目标:基于TD-LTE开展面向高速铁路应用的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可行性方案设计、样机系统研发,并结合高铁的建设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宽带通信系统核心关键技术,设计可实施的系统方案,完成高铁车载通信设备、基站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样机开发,并联合行业应用单位开展铁路的示范应用,并积极推进相关的标准和提案,申请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完成高速铁路环境下(>350km/小时)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突破,包括高速铁路的信道建模、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谱效率提升技术、高移动性的资源管理,切换技术以及信令的设计和优化。

–基于TD-LTE完成可行的端到端的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样机系统的开发,车载设备满足铁道部相关规范。

–业务上,支持高铁机车内的2G/3G 语音与数据业务,WiFi上网,视频监控等业务。

–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建设试验线路,开展示范应用,试验线路不低于60km。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需行业应用单位参与。

项目2 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层、网络层及终端层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带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业务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高速成长,特别是终端基础平台、业务基础平台的研发和整合;促进和形成两个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可信体系和新型IT基础技术与资源基础;突破产业薄弱环节,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2011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重点开展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十一五”已部署课题的基础上,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引入与过渡机制,以及数据融合网络、终端关键技术、开放业务平台、内容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创新业务的应用示范等关键环节,为移动互联网与业务应用搭建基础性的网络与应用框架。

课题2-1 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研究

课题说明: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并伴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扩大和深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性的、更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可控的网络与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具有移动性的互联网体验,同时伴随着融合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呈现出固定互联网不同的特质,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和应用。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和业务应用特点,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包括网络各个层面能力和功能划分、存在的问题、关键技术以及和

现在网络的演进关系;从安全、IT基础新技术、IPv6等角度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发展。

研究目标:研究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分层、功能划分;以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案为切入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适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网络(如SAE+)与业务网络架构;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演进;研究云计算等IT新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考核指标:

1)提交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发展趋势的报告;

2)提出移动互联网的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架构、功能模型的研究报告;

3)提交典型移动互联网网络各个层面的关键技术、组网方案及演进报告;

4)提交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和功能分布研究报告;

5)提交云计算等IT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6)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7)标准提案20篇;

8)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2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课题说明:结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关键技术,通过研发开放、可控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安全的互联网、通信、IT等能力服务,并且在实现通信业务能力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等异构网络之间的业务融合与应用混搭的技术方案,借助Web2.0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将2G/3G/ IMS通信网络和业务能力融入到Web2.0的生态环境。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还将通过提供完善便捷的业务生成和运行环境,鼓励第三方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用户快速提供多样化的业务产品,通过应用的丰富促进移动互联网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结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能力适配、服务提供和封装、API集成等能力开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完善适合互联网的通信能力开放技术,如位置,语音、视频、IVR、会议、消息、呈现状态、群组管理、点击拨号等;研究能力开放的运营、计费、信息安全、认证与鉴权、能力发布、能力调用等技术方案;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的业务智能运行环境;研究并开发高效、易用的开发部署环境,降低开发者开发门槛;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系统。

考核指标:完成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申请专利10项,提交标准化立项2项及标准文稿10篇,提出相关行业标准建议;研发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并进行应用示范;开发用于实现通信网与互联网业务融合和混搭的运营平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3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间件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针对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特点,研究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和服务个性化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跨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难点,推动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能力及应用安全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便于业务的部署和更新,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研究目标:设计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架构,实现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机制;研究虚拟桌面及虚拟计算机技术,实现终端应用环境调用云计算平台能力的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研究跨平台的图形显示技术,实现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研究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体系结构,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实现对不同硬件资源的屏蔽;研究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和传感器技术。

考核指标:开发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Mobile Widget应用运行环境,提供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接口及实现基于Web Service设备业务能力发现的协议;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终端运行环境,实现对业务平台能力的调用与展现,并支持IPv6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跨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图形库;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开发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平台;开发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或特殊传感器。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4 移动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课题主要关注的目标是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关键问题,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整体架构和安全部署,研究移动互联网可能存在的流量攻击、不健康内容等问题,通过安全设计、安全部署保证移动互联网安全,并通过监控和内容过滤的技术手段,保障相关内容的安全与健康。

研究目标: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设计移动互联网中安全能力;通过安全算法、安全协议保证移动互联网基础安全;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监控技术,提高对异常流量、攻击流量的防控能力;研究内容过滤技术,提高对非法内容的管控力度,特别是针对使用P2P 及加密方式传播的不良内容的识别、获取、分析、控制技术,并开展内容安全管理配套机制研究;研发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试验系统,开展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安全协议、安全能力部署;特别针对移动互联网中的内容,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控技术架构;提交移动互联网管控溯源技术研究报告;研究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验证;设计完善的流量监控及内容安全监管机制;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际标准化文稿10篇。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3 无线新技术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基本突破IMT-Advanced标准化及其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将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放入标准中,在宽带无线移动领域国际主流标准中我国的基本专利占有比例达到8%;面向IMT-Advanced的后续演进进行超前技术研发,把系统容量再改善2-3倍,为未来标准化做技术储备。2011年本项目拟安排的课题包括:IMT-Advanced多天线演进与增强技术研发、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3-1 IMT-Advanced多天线增强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多天线技术在IMT-Advanced标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如何针对多天线的不同信道场景、不同放置场景和不同使用场景进行优化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将突破上述技术难点,进一步稳固我国在多天线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形成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

研究目标:本课题面向标准的后续演进开展多天线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多用户MIMO、协作波束成形、协作波束切换、分布式预编码、基于环境感知的MIMO模式切换等,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天线技术方案,向3GPP或IEEE标准化组织提交标准化提案。完成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试验设备研制,进行技术演示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适用于3GPP或IEEE标准的后续演进多天线技术解决方案,相对于2×2的天线系统,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提高一倍,小区边缘用户(5%CDF)频谱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向IMT-Advanced推进组提交标准化文稿数量,及预期接受文稿数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3-2 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多种技术体制共存使得网络变得更加复杂,在IMT-Advanced中采用自组织网来解决由于大量无线参数和复杂数据配置使网络优化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本课题将对自组织网中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支持IMT-Advanced的后续标准化工作。

研究目标:实现对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突破操作维护过程中的自配置和自治愈,以及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系统干扰、容量和能耗自优化等关键技术;掌握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方法,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考核指标:提出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所需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适合IMT-Advanced自组织网特点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流程,结合上述方案和流程提出IMT-Advanced系统和网络的标准建议不少于10篇;完成关键技术的仿真和硬件验证。形成该领域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0件。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3-3 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当前基站和终端中分别采用“DSP+FPGA”(基站)或ASIC(终端)基带方案一般只含数量有限的高性能DSP及众多的硬件加速单元,相比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基带(软基带)处理技术具有灵活性差、升级成本高等劣势。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运算瓶颈并更好地支持软基带处理,系统基带设计采用低成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的多核DSP信号处理架构,终端基带设计采用具备矢量处理DSP核的方式进行并行运算。随着OFDM、MIMO 和CoMP等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无线标准版本更新速度的加快,有必要研究开发支持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多核数字信号处理架构(简称MPP-DSP架构),并形成工具化的基带辅助设计系统和基带整体设计方案,以灵活地适应未来新技术发展,并满足低成本、平滑升级和快速产业化的需求。

研究目标:基于低成本MPP-DSP信号处理架构以及基带矢量处理器的并行处理微架构,研究各类经典基带处理算法(如FTT/IFFT等)及基本模块(如维特比译码器、数字滤波器、数控振荡器等)的并行化,(包括多核并行和单核中的多运算单元并行)实现方案,并高效支持MU-MIMO、CoMP等先进技术的算法实现;实现各类物理帧结构的可编程设计及快速成帧、解帧处理,研究L1和L2之间快速灵活的传输信道封包、解包处理,支持L1与L2及L1与L3之间的层间通信;提出较为完备的、可适配于现有通信制式(如GSM/WCDMA/TD/LTE等)并支持未来平滑升级的基带处理系统设计方案,针对各类基带处理需求,提取共性设计指标(如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矢量处理效率、DSP核间通信流量等),并开发基带自动化设计辅助工具,以最终实现基带信号处理的自动化资源配置、算法协调及任务调度。

考核指标:开发基带公共算法库和基带自动化设计辅助工具,应支持基带处理的自动化资源配置、算法选择和算法并行处理协调、多核的任务调度和能耗估计等;提出支持多标准、

具备平滑升级能力和可扩展能力的基带整体方案,设计并实现基于低成本MPP-DSP平台以及基于矢量处理器的基带处理方案,具备支持IMT-Advanced等多标准的基带软处理能力;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4 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短距离无线互联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利用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高速无线网络,开发系列化基于超宽带芯片技术的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设备和产品,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产目标,满足商用和相应的服务要求。具体包括:开展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系统应用集成研究和示范,初步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为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进行不同传输速率和应用场景下的关键技术基础芯片开发和技术标准研究与制订;开展60GHz频段的超宽带关键技术、芯片和系统开发研究,为新频段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2011年在短距离无线互联方面将开展的工作如下:结合“十一五”期间对超宽带芯片的研发成果,开展基于“载波体制的高速视频显示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以及“基于脉冲体制的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4-1 基于载波体制的高速视频显示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说明:本课题是在“十一五”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该芯片的应用示范系统和标准。在应用示范系统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载波体制超宽带技术高速率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其在视频传输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以电视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的视频无线连接为应用背景,研制高速视频显示设备的无线传输系统,制定相应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以电视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等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传输应用为目标,开发与主流产品视频传输速率相匹配的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实现显示设备与媒体设备之间视频信号的无线传输。完成相应的嵌入式或即插即用的模块式解决方案;研究与相应设备的接口适配技术、模块接口,提出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相应的应用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并选择一种典型的视频显示设备进行应用示范,实现显示设备与媒体之间视频信号的点对点无线连接。采用自主开发的芯片组,传输距离不小于5米,传输速率不低于500Mbps,芯片组功耗不大于3W,频谱使用和辐射功率符合国家规定。提出超宽带视频显示传输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超宽带传输模块与设备的数字接口和超宽带传输模块间的空中接口。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4-2 基于脉冲体制的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说明:本课题是在“十一五”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该芯片的应用示范系统和标准。在应用示范系统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脉冲体制超宽带技术

低功耗、低复杂度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其在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交换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以PDA和多媒体手机为代表的手持式多媒体终端为应用背景,研制高速无线数据交换应用示范系统,制定相应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以PDA和多媒体手机等手持式多媒体终端的高速数据交换应用为目标,开发高速率、低功耗的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完成相应的嵌入式或即插即用的模块式解决方案;研究与相应设备的接口适配技术、模块接口,提出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相应的应用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并选择一种典型的多媒体终端设备进行应用示范,实现终端设备与主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无线连接。采用自主开发的芯片组,传输距离不小于50厘米,传输速率不低于200Mbps,芯片组功耗不大于500mw,频谱使用和辐射功率符合国家规定。提出超宽带多媒体终端的高速数据交换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超宽带传输模块与设备的数字接口和超宽带传输模块间的空中接口。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5 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以重点行业应用带动信息汇聚阶段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及信息化服务规模应用,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传感节点设备及网关等设备、中间件及协议栈、应用系统与平台、相关网络设备及管理系统等。建立并完善物联网和泛在网

的网络与信息融合架构及技术体系,开展协同融合阶段的智能感知、高效传输、灵活组网、泛在网络融合、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物联网设备研发、试点规模示范系统建设;大力推动物联网和泛在网技术体系在国内、外的标准化工作,在部分领域成为国际标准的主导力量。

2011年,在泛在网方面,本项目安排了“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及关键技术”课题,重点对网络侧的控制平台架构及关键技术和机制开展研究;在传感器网络方面,安排了“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

课题5-1 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

课题说明:“十一五”期间,传感器网络围绕信息汇聚阶段特点,已部署了总体、关键技术、标准、设备、芯片、应用验证等系列重要课题,同时,随着国际、国家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等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需建立统一的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以有效地整合和测试、验证评估现有课题资源和成果,支撑统一架构、技术体系、标准芯片、系列设备、解决方案等的推广,为各行业应用示范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和统一物物互联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测试、验证和服务。

研究目标:结合传感器网络测试的共性需求和典型应用特征,攻克传感器网系统验证、性能测量分析、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在微观层面提出典型指标的测量技术,在宏观层面设计网络整体性能评估策略,建立支撑传感器网络专项课题相关资源和成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的系统平台,为传感器网络“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化模式的大规模推广提供重要基础,推动形成规范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综合测试、验证评估平台的具体建设目标,包括数量、类型、规模、功能、服务能力等;建立支持重大专项已有成果集成、测试和验证的平台,包括:集成标准化课题已研制测试设备,建立支持8项以上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2项以上传感器网络行业标准的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低功耗传感器网络、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模块、芯片、中间件、关键技术等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传感器网络和移动网络结合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智能电网、环境监测、防入侵、地震监控等应用子集设备和系统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5-2 支持机器到机器(M2M)的3G/LTE无线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化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面向3GPPs的M2M通信的特点和要求,结合3G/LTE网络特点和技术,研究在3G/LTE蜂窝网络中支持M2M通信的关键技术,提高3G/LTE蜂窝网络支持M2M通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相关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研究目标:研究3G/LTE蜂窝网络中M2M通信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特征。基于M2M通信应用场景和业务特征,结合3G/LTE通信机制,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系统结构;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接入控制方案;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承载控制技术;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高效资源调度机制和负荷控制方案;研究支持M2M 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终端的成本降低方法。

WiFi环境下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结构研究

WiFi环境下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结构研究 【摘要】基于WiFi环境下的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一种新的技术,在性能上较现有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有较大的改进,能实现通信的全方位进行。该系统通过信号线连接,形成通信配套设施,在矿井下能够进行语音和视频传输,随时监控数据,在碰到危险时还能自动呼救,这无疑是矿井作业的一种值得运用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WiFi环境;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结构 引言 矿井作业的危险性决定了其通信技术必须及时跟进,要确保在最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矿井下工作人员的情况,从而做出急救。我国在矿井通信上大致经历了从有线到局部无线再到现在全部无线三个阶段。正因为无线技术的不够先进,又受到矿井环境下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早期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矿井有线网络通信仍然是煤矿企业所依赖的通信方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型WiFi环境下的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有可能带来全新的局面。 1 矿井无线通信的特殊性 煤矿井下地质环境和大气环境都比较特殊,再加上井下作业生产环节复杂性和生产系统的多样化,通信环境易受到空间粉尘、温度、湿和噪音的严重干扰,相比地面可控制的可见的无线通信环境复杂了很多,因此在井下运用无线通信技术还要充分考虑电磁波的传播干扰因素。 首先在传播条件上,矿井空间狭窄,巷道弯曲、分支现象比较普遍,巷道内的作业设备,空气中的粉尘及巷道表面的粗糙程度都可能影响电磁波的传播。另外,无线通信设备通常放置在一些环境比较恶劣,地形比较复杂,有各种危险气体释放的区域内,再加上这些区域是开采挖掘的重点,有许多机电设备,存在工业干扰,使得井下无线通信损耗非常大。因此对这些环境影响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预测,才能使电磁波的传播不受干扰。 其次在设备要求上也是有条件的。因为煤矿井下含有大量瓦斯和煤尘等可燃性气体的存在,易发生爆炸事故。故矿井下的通信设备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最好能防爆和隔爆。考虑到矿井下空间的狭窄,所用的通信设备不能体积过大。因为无线通信设备安装的地方通常是井下作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各种电力设备的电磁干扰严重,因此无线通信设备又必须具有防干扰的性质。还要具备一定的电力备用能力,维持正常的工作时间。无线通线设备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还要承担一些监测和预警的功能,因此必须具备较大的信息容量。 2 WiFi环境下矿井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工作方式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手册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尊敬的用户,您好 欢迎您选择使用中国移动宽带业务,为确保您正常使用我公司宽带业务,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率,敬请您在日常使用中重点关注下面三点: 1. 正确下网节约用电 宽带下线时,请先断开宽带连接,防止账号出现异常掉线及帐号挂死,影响后续网络浏览;及时关闭接入设备电源,避免设备长时间在线引起的老化损耗、缩短使用寿命和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下的危险,同时也为环保增添一份力量。 2. 确保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终端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扫描,及时更新软件版本,省级相关应用软件,提高计算机稳定性,确保宽带上网正常。 3. 装修时规范线路布放 避免平行线的布放,采用合格的双绞线(如五类、六类网线),并且尽量避免线路接头及复接太多;室内线路与设备应远离变压器、电力线等电磁辐射源,减少外部干扰。 下面我们将日常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汇编成册,相信通过您的配合加上我们的努力,您将更好的享受宽带网络带给您的乐趣。

1. 概述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PPOE拨号方式,客户在成功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相应账号、密码,再按照如下步骤正确设置即可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快乐。2.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家庭宽带客户,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除了WINDOWS 2003有自带PPPOE虚拟拨号功能外,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VISAT/7系统需要另外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下面介绍“WINDOWS XP自带拨号软件”的安装过程: 2.3.1 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2.3.2选择PPPOE拨号方式 2.3.2.1在这里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

XXXX年最新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AP、AC设备测试规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 A P、A C设备测试规范-认证及 计费分册 C M C C W L A N A P A C E q u i p m e n t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A n d A c c o u n t i n g 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2.0.0 ╳╳╳╳-╳╳-╳╳实施╳╳╳╳-╳╳-╳╳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测试环境 (4) 4.1. 总体测试示意图 (4) 4.2. 接入流程测试组网图 (5) 5. 测试仪器以及软件列表 (5) 5.1. 测试仪器列表 (5) 5.2. 测试辅助设备列表 (5) 5.3. 测试软件列表 (6) 6. 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7) 7. 测试用例 (7) 7.1. 认证功能测试 (7) 7.1.1. WEB认证 (7) 7.1.2. 不同SSID混合认证 (12) 7.1.3. 客户端及其他认证(PPPOE)认证 (20) 7.2. 计费功能测试 (24) 7.2.1. 预付费测试 (24) 7.2.2. 流量计费测试 (25) 7.3. WEB认证流程及协议测试 (27) 7.3.1. 强制Portal (27) 7.3.2. 用户认证流程 (29) 7.3.3. 门户网站推送 (31) 7.3.4. 计费流程 (32) 7.3.5. 用户下线 (35) 7.3.6. WEB认证流程协议测试 (40) 7.4. 无感知认证流程及协议测试 (46) 7.4.1. EAP-SIM用户认证 (46) 7.4.2. EAP-AKA用户认证 (47) 7.4.3. PEAP用户认证 (47) 7.4.4. 计费流程 (50) 7.4.5. 用户下线 (53) 7.4.6. 无感知认证流程协议测试 (56) 8. 编制历史 (57)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V1.0(2020版)

2020年度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2020年4月

目录 1家客交维流程规范 (5) 1.1现场验收流程 (5) 1.1.1定义 (5) 1.1.2目的 (5) 1.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5) 1.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6) 1.1.5流程起点和终点 (6) 1.1.6流程图 (6) 1.1.7流程说明及表单 (6) 1.1.8流程规则 (6) 1.1.9流程评估指标 (7) 1.1.10角色岗位职责 (7) 1.2资源录入流程 (7) 1.2.1定义 (7) 1.2.2目的 (7) 1.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7) 1.2.4流程功能设计: (8) 1.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8) 1.2.6流程起点和终点 (8) 1.2.7流程图 (8) 1.2.8流程说明及表单 (8) 1.2.9流程规则 (9) 1.2.10流程评估指标 (9) 1.2.11角色岗位职责 (9) 2投诉处理流程 (10) 2.1定义 (10) 2.2目的 (10) 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0) 2.4流程功能设计 (10) 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0) 2.6流程起点和终点 (10) 2.7流程图 (11) 2.8流程说明 (11) 2.9流程评估指标 (11) 2.10角色岗位职责 (12) 3故障处理流程 (12) 3.1定义 (12) 3.2目的 (12) 3.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3) 3.4流程功能设计 (13) 3.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3)

3.6流程起点和终点 (13) 3.7流程图 (13) 3.8流程说明 (13) 3.9流程评估指标 (14) 3.10角色岗位职责 (14) 4割接与故障信息通告 (15) 4.1网络割接流程 (15) 4.1.1定义 (15) 4.1.2目的 (15) 4.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6) 4.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6) 4.1.5流程起点和终点 (16) 4.1.6流程图 (17) 4.1.7流程评估指标 (17) 4.1.8角色岗位职责 (17) 4.2故障信息通告流程 (18) 4.2.1定义 (18) 4.2.2目的 (18) 4.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8) 4.2.4关键环节步骤说 (18) 4.2.5流程起点和终点 (19) 4.2.6流程图 (19) 4.2.7流程评估指标 (19) 4.2.8流程说明 (20) 4.2.9角色岗位职责 (20) 5端到端质量优化流程 (20) 5.1业务质量投诉处理流程 (20) 5.1.1定义 (20) 5.1.2目的 (21) 5.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1) 5.1.4流程功能设计 (21) 5.1.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1) 5.1.6流程起点和终点 (21) 5.1.7流程图 (21) 5.1.8流程说明 (22) 5.1.9流程评估指标 (22) 5.1.10角色岗位职责 (23) 5.2业务指标监测保障流程 (24) 5.2.1定义 (24) 5.2.2目的 (24) 5.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4) 5.2.4流程功能设计 (24) 5.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5) 5.2.6流程起点和终点 (25)

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然而。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 继国内固网宽带被爆“速慢价高”、有“假宽带”之嫌后,近日,一份来自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有关我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的报告更令人汗颜,在社会中又引发一场沸沸扬扬的讨论。 (一)移动网络“速慢价高”再次令人“鳖得慌”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用户,但至今绝大部分的用户仍在使用落后的2G网络,这令中国的移动网络接入平均速度尤如“龟速”,慢得令人“鳖得慌”。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平均连接速度仅为50kbps,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平均网速已达1440kbps,是中国手机上网速度的28倍。中国手机网速的“慢”主要体现在两点:网页打开慢;数据下载慢;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慢。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与“龟速”相配套的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资费标准。据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固定宽带资费是发达国家的三倍,移动流量资费也是发达国家的3.5倍。据测算,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的价格就能在互联网上买回相同的信息量。 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然而。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如此现状,是由于三大寡头垄断使得竞争不够彻底,还是技术、服务与基础设施跟不上去?是3G回报率太低,没人愿意做好?还是政策支持不到位?抑或还有其他原因? (二)中国移动网速何以“龟速”

我国是2009年才开始正式发放3G牌照,发放时间远远迟于其他国家。这是3G建设跟不上世界脚步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悉,在北京、上海地铁建3G发射基站,要通过各种审批而且费用很高。同时,出于辐射方面的考虑,基站难以进入小区、医院以及校园等地区,小区及楼宇物业公司动辄收费要求,也是运营商不可能长时间承受的,所有的不利条件都增加了建3G基站难度。 还有,网络扩容速度赶不上庞大用户增长规模,是出现“网堵”症状的又一大原因。近10年,我国移动网络实际上每年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扩容。但仍然赶不上每年数千万上亿人的用户增长规模,从而导致我国3G网络出现平均覆盖面偏窄、信号源整体不足、服务不给力,无法满足手机用户急速增长的移动上网需求等问题。专家称,移动网络宽带若想速度快,就必须保证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每一个环节都畅通。但是,由于所有用户都需要共同使用一个核心骨干网络,而骨干网和每个用户终端的信号连接都有相应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如果成千上万个接收端共争一个发送端,就可能出现“同槽竞食”,形成巨大负荷,造成在某个或多个时空导致出现“网堵”。此外,我国移动网络通信用户量全球第一,“僧多粥少”,“同槽竞食”现象十分严重,也是造成手机网速慢的重要原因。 但是,特殊的监管政策,垄断的市场的存在才是国内移动网络“龟速”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韩国专栏作家——金宰贤在《中国网速为何这么慢》一文中指出,中国网速慢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竞争。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几乎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瓜分,两者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享受地域垄断优势,移动互联网也是如此,只是多了一个中国移动。垄断造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使它们相互之间的接入网互为隔离、不能有效融合,故而致使网络覆盖率低、网速比较慢。同时,一些政策的原因也导致了地方割据、地方保护主义非常明显。在国际上,“携号转网”已是一个很普通的业务,然而在中国这个特定环境中,“携号转网”就像其他所有涉及到集团利益改变的事物一样,步履维艰。据称,目前中国联通WCDMA网络,上网速度比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快,但由于携号转网困难,大多数用户不愿意换号,造成联通3G 用户数量发展一直较慢。

唐友喜《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课程编号26016001作业v.3.1

26016001《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作业 26016001《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作业,上课教师,唐友喜 共200分,请选做,够60分及格 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2012年12月1日23:59:59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师学院开课时间总学时上课时间教室 26016001 宽带无线 通信技术 唐友喜 通信抗干扰技术 国防科技重点实 验室 1~10周40 星期三 1,2节 B203 1.请查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请注明数据出处,给出参考文献):(共25分,本作业题要么 0分,要么25分,不存在1~24分的状态。若不能查到全部数据,请不要选择本题) (1)当前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最新数据,并请列出前三名的国家名及对应的移动电话 数。 (2)用图表的方式,请列出目前全球年营销金额前三名无线通信制造商的名称,及其年 营销额。若华为、中兴公司不包括在内,请也给出这两个公司的对应数据。 (3)用图表的方式,请列出目前全球年营销金额前三名无线通信服务商的名称,及其年 营销额。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不包括在内,请也给出这3个公司的对应数据。 (4)用图表的方式,请给出目前全球年营销金额前五名无线通信制造商的工程师的年平 均收入。若华为、中兴公司不包括在内,请也给出这两个公司的对应数据。 (5)用图表的方式,请给出目前全球年营销金额前五名无线通信营运商的工程师的年平 均收入。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不包括在内,请也给出这3个公司的对应数据。 2.关于无线信道的多普勒谱,请回答以下问题:(25分) (1)在某些无线信道中,多普勒频移会引起无线信道输出信号的混叠。请描述产生混叠 的各种原因; (2)无线信道中的多普勒谱有一种经典谱(classic spectrum),请解释产生这种谱形状的 机理; (3)请用Simulink工具编写代码(S-Function方式),产生一单径瑞利信道,其多普勒谱 为经典谱,其中移动速率为120km/h。并请描述:自己用计算机产生的经典谱是正 确的依据。 3.瑞利信道中的调制解调、信道估计:(25分) (1)请推导出单径瑞利信道中的BPSK相干解调的理论误码率性能,并画出比特信噪比 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 (2)在单径瑞利信道中,请设计一种时分的导引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用Simulink进

中国移动无线上网

中国移动“随 e 行”校园 WLAN 业务介绍 校园 WLAN 业务是中国移动面向校园区域(目前主要面 向高等院校)用户推出的无线上网服务,高校客户可通过笔 记本电脑、手机等支持 WLAN 功能的终端,在中国移动 WLAN 网络高校覆盖区域内通过接入 CMCC-EDU 热点使用无线互联 网服务。 校园 WLAN 业务仅限在校学生、教职员工等高校范围内 的中国移动用户使用,用户开通校园 WLAN 业务后接入本省 CMCC-EDU 热点上网时可享受高校优惠资费套餐。 中国移动“随 e 行”校园 WLAN 业务使用方法 1. (一)套餐资费:
目前中国移动校园 WLAN 业务提供按月包时长资费套餐: 包含高校 套餐月 内指定区 费 域的 WLAN 时长 10 元 40 小时/ 月 100 小时/ 月 高校内指定区域超出套餐部分按 0.02 元/分钟计费 每月 500 元封 顶, 每月 超出套餐外的资费 备注
20 元
40 元 240 小时/


限 40GB 流量
1. 1.
说明: 此套餐仅限于在河南移动用户在省内高校接 入 CMCC-EDU 热点使用;
2. 3. 业务功能; 4.
当月 WLAN 费用超过 500 元后, 500 元计费; 按 当月 WLAN 流量达到 40GB 后,当月暂停 WLAN
通过 CMCC 热点接入 WLAN 网络的用户,资费 按普通用户资费标准计算,不能享受高校优惠套餐。
2. 1.
(二)使用说明: 开通方式: 高校用户发送 KTEDUX 至 10086,即可开通相应套餐,X
代表套餐费用,首次开通立即生效。 如:用户发送 KTEDU10 至 10086,即可开通 10 元包 40 小时/月的套餐。 另:通过前台营业厅或网上营业厅也可办理套餐开通。 2. 变更方式: 高校用户发送 BGEDUX 至 10086,即可变更相应套餐,X 代表套餐费用,本月变更,下月生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装机工艺规范V1.0(2019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2019年4月

目录 1、FTTH方式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3) 1.1 基本步骤 (3) 1.2 各类场景下装机蝶形光缆布放标准 (3) 1.2.1 驻地网小区 (3) 1.2.2 沿街商铺及自然村 (4) 1.2.3 用户室内布线 (9) 1.2.4 蝶形光缆成端制作 (10) 1.3定长光缆布线施工规范 (11) 1.4隐形光缆布线施工规范 (13) 1.5 FTTH放装工艺规范 (17) 1.5.1 热熔工艺规范 (17) 1.5.2 快速接头及冷接工艺规范 (28) 1.6 FTTH安装材料 (36) 2、FTTB小区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43) 2.1 ONU箱内工艺 (43) 2.2 楼道及室外侧工艺 (45) 2.3 用户侧工艺 (47) 2.4 FTTB装机常用材料 (48) 3、互联网电视装机规范 (51) 3.1布线总体原则 (51) 3.2线路布放工艺要求 (51) 3.3 无线布放工艺要求 (52) 4、家庭网关装机工艺 (53) 4.1 安装布线规范 (53) 4.2 业务测试要求 (53)

1、FTTH方式宽带装机工艺规范 1.1 基本步骤 1.首先至分纤箱侧进行上行分光器端口收光测试,测试合格则将分 光器端口与用户侧光缆成端连接可靠,并将跳纤做好标签。 2.至用户侧进行光缆接续: (1)光缆采用热熔方式:建议采用皮缆专用熔接机,原则上热缩套管需要加保护盒; (2)光缆采用冷接方式:开拨和剪切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操作,不可使用替代工具,接续工序严格按照接头厂家要求,在用户侧信息箱内的皮线光缆弯直径不能小于6厘米。 3.接续完成进行光功率测试,光功率达标定义:ONU侧收光达标 范围class B为(-8,-25)dBm,class C 为(-8,-27)dBm。 4.ONU设备上电测试正常且与光缆连接可靠后,进行ONU数据制作 操作。 5.数据制作完成,观察PON灯变为常亮后使用笔记本电脑在ONU端 口进行网速及业务测试。 6.将用户侧五类线连接至ONU端口,使用用户终端进行网速及业务 测试 1.2 各类场景下装机蝶形光缆布放标准 1.2.1 驻地网小区 建设阶段完成小区楼道配线光缆的接入、制作光分纤箱,并完成

中国移动发展宽带业务的一些基本环境

中国移动发展宽带业务的一些基本环境 (2010-10-29 00:22:10) 转载 标签: 宽带 中国移动 家庭业务 it 分类:电信观察 市场前景: 1、未来互联网和宽带将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我国宽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CNNIC预测,到2011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1.49亿户。Gartner预测,2009年底全球家庭有线互联网普及率达20%,家庭宽带连接数量为10.5%,达到4.22亿条。预计到2013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到5.8亿。截至2008年底,已有21个国家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许多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宽带普及速度呈翻倍的增长趋势。 2、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较低。截至09 年12 月,美国、日本和韩国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74.1%、75.5%和77.3%,我国网络使用的差距还很,普及率仅接近30%。 3、中国网民规模增速在逐步放缓。从2008 年的41.9%下降到2009 年的28.9%。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的易接触群体在过去的网络普及中已经基本都进入网络生活范畴。 4、随着手机网民的增长,出现了逐渐增大的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群体,这一群体在2009 年末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8%。而其他使用有线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92%,其中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 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 5、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两种上网设备快速增长、台式机增速缓慢。2009 年上网手机数量增长率为98.5%,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增长率为42.4%,而台式机的增长率仅有5.8%。 实践: 1、广东电信推进“光网城市(FTTH)”计划,三年内在珠三角推广12M宽带业务,并最迟在2012年前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推出20M宽带接入业务。针对部分高需求的政企和个人用户,广东电信还推出接入速率高达100M至1G的业务加以满足。 2、通过将CDMA EVDO、WIFI与固网捆绑,广电电信“天翼宽带”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接入。对比其它运营商来说,电信已占据最佳位置。 3、广电计划投资千亿独立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NGB)”工程,推出百兆宽带业务抢占家庭市场。另外,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宣布将在电网和通信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建设电力光纤到户工程; 中国移动在广东、安徽等省抓紧推进GPON光纤到户工程。 4、在NGB建设前期,多地广电网络正在进行数字电视网络改造,部分地区具备运营4M宽带接入业务的能力,并计划实施广电网络双向改造计划。 5、广东联通部分地区对宽带用户开展了2M免费升4M的活动。 技术: 1、DSL仍是当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在全球宽带接入用户中的占比为64.5%;cable modem 占21.3%;FTTx占12%。在中国,新增宽带用户中绝大部分仍是ADSL用户。 2、FTTx是增长最快的宽带接入技术。HDTV、VOD、视频游戏、等新业务推动带宽需求增长;同时,光纤接入成本的下降使FTTx发展迅速。2008年第三季度,FTTx新增用户为270万户,

通信原理作业

通信原理作业 姓名:李士锦 班级:通信111班 学号: 20127053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是当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在诸多3G 技术标准中,又以3GPP制定的标准最具影响力。近几年来,WCDMA、TD-SCDMA、HSPA等各种系统已经逐步在全球大规模部署。同时3GPP又启动了LTE、HSPA+、LTE-Advanced等长期标准演进项目。而LTE作为一个即将被广泛应用的通信标准,势必会成为我国通信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关健词: LTE 、TD-LTE、OFDM、 引言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在“移动通信宽带化”趋势下,为了对抗WiMAX等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市场挑战。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 1、背景与概述 1.1 什么LTE 2004年底,正当人们惊讶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技术的迅猛崛起时,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也开始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UMTS)的长期演进(LTE)项目。这项技术和3GPP2的UMB技术被统称为E3G。由于这种技术已经具有某些第四代通信技术的特征,甚至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为了能和可以支持20MHz带宽的WiMAX技术相抗衡,LTE也必须将最大系统带宽从5MHz扩展到20MHz。为此,3GPP不得不放弃长期采用的CDMA技术,选用 OFDM/FDMA技术。 1.2、LTE项目启动的背景 1.2.1 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3GPP启动LTE项目的表面原因是应对WiMAX标准的市场竞争,但是其深层原因是移动通信与BWA技术的融合。BWA早期定位于有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替代,其发展经历了从固定局域接入向游牧城域接入,再向广域移动接入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明显的“宽带接入移动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向能够提供

中国移动WLAN简介

中国移动WLAN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客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终端以WLAN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进行办公。支持多媒体功能,上传下载,随时欣赏网上影片或音乐。提供极速而稳定的无线连接。在中国移动WLAN网络覆盖地区,客户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终端,在配备WLAN上网卡时以无线方式高速接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移动办公或者娱乐。 在中国移动WLAN网络覆盖地区,共享接入速率最高可达11Mb/s。实现方式类似于局域网,需要通过手机号码和密码验证后方可打开网页,用户名为客户的手机号码,而密码则在申请WLAN业务时系统自动生成,客户可以把该密码修改成容易记忆的密码。 中国移动在全国31个省省会城市、首府、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和重点城市的机场、高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热点地区都进行了WLAN 网络覆盖,并且会继续扩大。 WLAN可提供高达54Mbps的速率(某些小城市可能为11Mbps,但大部分为54M),可以进行WWW浏览、收发EMAIL、欣赏网上电影、下载文件和进行办公。在配备WLAN上网卡时以无线方式高速接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移动办公或者娱乐,共享接入速率最高可达54Mbps (现在大部分地区限速在1Mb/s~2Mb/s), 实现方式类似于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主流技术

WLAN工作在2.5GHz或者5GHz 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 工作在2.4GHz)。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S) 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 和室外(outdoor) 信道(5GHz频段) 。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 802.11n,可以将WLAN的传输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无线网络的设备类型 在无线局域网里,常见的设备有无线网卡、无线网桥、无线天线等。 1、无线网卡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簿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 第一章家庭宽带安装说明 (3) 1.1 宽带安装基本条件 (3) 1.1.1网络: (3) 1.1.2硬件: (3) 1.1.3软件: (3) 1.2 安装和移机 (3) 1.3 网速带宽说明 (3) 第二章电脑硬件驱动安装 (3) 2.1 硬件设备连接 (4) 2.2 网卡安装,设置及查询 (4) 2.2.1.1 鼠标右键选中“我的电脑”->“属性”->“硬件”,打开如下界面: (4) 2.2.1.2点击“设备管理器”后,在如下界面中查看网络适配器的工作状态: (4) 2.2.2 网卡禁用及启用操作 (5) 2.2.3网卡及驱动程序安装 (6) 2.3 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7) 2.3.1 创建新连接 (7) 第三章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13) 3.1 不能连接上网 (13) 3.2 网页打不开 (13)

3.3 上网速度慢 (13) 3.3.2 IDC下载测速 (13) 3.4 上网经常断线 (14) 3.5 其他故障现象 (14) 3.6 故障代码一览表 (16) (2)客户的宽带欠费暂停。 (17) 如果还是出现同样的619提示,有可能是上网账号欠费或为该账号代付费的手机号欠费所致,您需要确认您的里是否有足够的费用,如果金额不足可以到营业厅进行续费。 (17) 3.6.2 错误678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17) 3.6.3 错误769找不到指定目标 (18) 3.6.4错误734 PPP连接控制协议已中止 (19) 3.6.5错误718等待远程计算机有效响应的连接超时 (19) 3.6.6错误606拨号网络网络不能连接所需的设备端口 (19) 3.6.7错误645网卡没有正确响应 (19) 3.6.8错误720拨号网络无法协调网络中服务器的协议设置 (19) 第四章开始使用移动宽带 (19) 4.2 常用推荐 (20) 4.3 常见上网操作 (21) 4.3.1 IE浏览器及收藏夹的使用 (21) 4.3.2 的使用 (22) 4.4 电脑使用十条基本常识 (23)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V1.0(2016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2016年4月

目录 1家客交维流程规范 (5) 1.1现场验收流程 (5) 1.1.1定义 (5) 1.1.2目的 (5) 1.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5) 1.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6) 1.1.5流程起点和终点 (6) 1.1.6流程图 (6) 1.1.7流程说明及表单 (6) 1.1.8流程规则 (6) 1.1.9流程评估指标 (7) 1.1.10角色岗位职责 (7) 1.2资源录入流程 (7) 1.2.1定义 (7) 1.2.2目的 (7) 1.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7) 1.2.4流程功能设计: (8) 1.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8) 1.2.6流程起点和终点 (8) 1.2.7流程图 (8) 1.2.8流程说明及表单 (8) 1.2.9流程规则 (9) 1.2.10流程评估指标 (9) 1.2.11角色岗位职责 (9) 2投诉处理流程 (10) 2.1定义 (10) 2.2目的 (10) 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0) 2.4流程功能设计 (10) 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0) 2.6流程起点和终点 (10) 2.7流程图 (11) 2.8流程说明 (11) 2.9流程评估指标 (11) 2.10角色岗位职责 (12) 3故障处理流程 (12) 3.1定义 (12) 3.2目的 (12) 3.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3) 3.4流程功能设计 (13)

3.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3) 3.6流程起点和终点 (13) 3.7流程图 (13) 3.8流程说明 (13) 3.9流程评估指标 (14) 3.10角色岗位职责 (14) 4割接与故障信息通告 (15) 4.1网络割接流程 (15) 4.1.1定义 (15) 4.1.2目的 (15) 4.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6) 4.1.4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16) 4.1.5流程起点和终点 (16) 4.1.6流程图 (17) 4.1.7流程评估指标 (17) 4.1.8角色岗位职责 (17) 4.2故障信息通告流程 (18) 4.2.1定义 (18) 4.2.2目的 (18) 4.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18) 4.2.4关键环节步骤说 (18) 4.2.5流程起点和终点 (19) 4.2.6流程图 (19) 4.2.7流程评估指标 (19) 4.2.8流程说明 (20) 4.2.9角色岗位职责 (20) 5端到端质量优化流程 (20) 5.1业务质量投诉处理流程 (20) 5.1.1定义 (20) 5.1.2目的 (21) 5.1.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1) 5.1.4流程功能设计 (21) 5.1.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1) 5.1.6流程起点和终点 (21) 5.1.7流程图 (21) 5.1.8流程说明 (22) 5.1.9流程评估指标 (22) 5.1.10角色岗位职责 (23) 5.2业务指标监测保障流程 (24) 5.2.1定义 (24) 5.2.2目的 (24) 5.2.3本流程的适用范围 (24) 5.2.4流程功能设计 (24) 5.2.5关键环节步骤说明 (25)

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及发展前景

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及发展前景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学院胡经纬0906020410 [摘要]:无线通信,这个从诞生至今仅一百多年的的新兴技术,现在已深刻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手机、无线网络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的我们已很难想象没有无线通信技术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项技术从理论预测,工程实现到大规模发展应用,其一个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令世人瞩目。现今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并出现了多个技术热点。如红外通信、蓝牙、CDMA、GSM 等都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本文就简要地叙述部分无线通信技术热点的含义及无线通信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线技术、红外通信、蓝牙、CDMA、GSM、发展前景[Abstrac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is is only from the 10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s now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uman production and all areas of life. Mobile phones, wireless network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our daily lives, today we have n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a world would look like. From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th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o reac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which a century of rapid development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oday'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still strong,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umber of technology hot spots.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维护管理规定(2016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维护管理规定 (2016版)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2016年04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3) 第2章维护组织 (4) 第1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 (4) 第2节与其他网络、系统间的责任划分 (9) 第3节家客集中化与属地化的划分原则 (10) 第3章人员配置 (12) 第4章家客自维代维的划分 (12) 第1节家客自维工作的主要内容 (12) 第2节家客代维工作的主要内容 (14) 第5章装机管理 (16) 第6章投诉管理 (16) 第7章故障管理 (18) 第8章质量管理 (20) 第9章日常维护 (22) 第1节接入网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 (22) 第2节驻地网光缆线路日常维护和管理 (23) 第3节有线宽带用户侧日常维护和管理 (24) 第10章报表管理 (26)

第1章概述 第1条家客业务是指电信运营商面向普通家庭客户提供的宽带接入 业务以及基于宽带的各类增值业务。从空间位置看,家客业务一般在家庭场所中使用,具有非漫游性;从接入方式看,主要为有线方式接入,定向无线接入的占极少数;从业务类型看,家客业务主要包括宽带接入、宽带电视、家庭固话、视频监控等智慧家庭类的其它增值业务。 第2条为了规范中国移动家客业务网络的维护管理,合理、可靠、安全、高效地组织、管理中国移动家客业务网络,提高中国移动家客业务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维护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作为维护、管理中国移动家客业务网络的依据。 第3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国移动家客业务和相关网络的维护管理,为家客业务支撑的职责要求、人员配置、故障管理、装机管理、投诉管理、质量管理、日常维护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 第4条本管理规定按照《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框架编制,未详尽描述部分参照《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执行。 第5条各级维护管理部门应认真执行本管理规定。各省公司在本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细则,以确保各项要求的落地执行。 第6条本维护管理规定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部。

中国移动无线网参数管理规定(2015版)

中国移动无线网参数管理办法 (2015版)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无线网参数管理目的 (4) 第三章无线网参数管理范围 (4) 第四章无线网参数的分级管理要求 (5) 第五章无线网参数制作修改要求 (6) 第六章无线网参数数据库的更新和备份要求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无线网参数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参数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准确性,保障网络健康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明确了无线网参数的管理范围、职责分工界面以及无线网参数制作、修改、备份的工作流程和实施要求等内容。 第三条各省公司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省无线网参数管理办法,指导本省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程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网络部,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中国移动维护规程执行。 第二章无线网参数管理目的 第五条规范完善无线网参数管理流程,严格管理无线网参数的修改和制作,提高无线参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六条实现无线网参数制作和修改的申请、审批、执行、核查等管理流程集中化、规范化和电子化。确保全网无线网参数制作的统一、规范、准 确、及时。 第七条规范全网无线网参数,有效清除垃圾数据,提高无线网设备运行和管理效率。 第八条建立、健全省内无线网参数数据库,为无线网络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撑。 第三章无线网参数管理范围 第九条无线网参数是指与无线控制及无线资源有关的参数。包括与信令接续、话路接续、路由选择、位置更新、切换控制、话音业务控制、数据业 务控制、小区参数等相关的用以保证业务正常进行的无线控制数据。 这些参数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信令流量的分布、网络的业务性能等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开通流程规范(2017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开通流程规范 (2017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2017年1月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开通流程规范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前言 (5) 一、名词解释 (6) 二、家客业务开通的支撑手段 (6) 2.1功能域划分 (7) 2.2功能与流程对应关系 (7) 2.3功能要求 (8) 三、家客业务相关资源的管理 (10) 3.1家庭宽带小区资源录入 (10) 3.2对于非标地址的描述 (10) 3.3地址资源信息的校验 (11) 3.2.1乡镇/街道 (11) 3.2.2路、巷、行政村 (11) 3.2.3小区、学校、自然村 (11) 3.2.4楼 (12) 3.2.5单元 (12) 3.2.6层 (12) 3.2.7房号 (12) 3.4业务开通过程中网络资源数据变更管理 (12)

3.5维护过程中网络资源数据变更管理 (13) 3.6资源的应用消费场景 (13) 四、家客业务的开通流程 (15) 4.1新装机流程 (15) 4.1.1业务受理 (17) 4.1.2资源分配 (18) 4.1.3自动激活流程 (18) 4.1.4工单调度 (20) 4.1.5工单施工 (21) 4.1.6装维回单 (22) 4.1.7工单回访 (23) 4.1.8工单归档 (23) 4.1.9异常情况退单 (23) 4.2拆机流程 (23) 4.2.1业务受理 (26) 4.2.2资源去激活 (26) 4.2.3现场施工 (26) 4.2.4资源释放 (27) 4.2.5工单归档 (27) 4.3移机流程 (27) 4.4业务叠加流程 (29)

中国移动小区宽带网络接入协议书

中国移动小区宽带网络接入协议书甲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安溪分公司 地址:中国福建省安溪县永安路特产城二期南侧 乙方: 地址: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共同合作建设乙方管理的安溪感德?一品茶都,综合信息宽带网络接入项目,经双方协商后,达成以下协议双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合作原则 甲乙双方愿意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互相尊重,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宽带智能型小区,提升该小区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为入住客户提供先进的、优质的通信和信息化服务。 第二条、合作内容 由乙方提供感德?一品茶都内宽带接入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并由甲方提供高速宽带接入之技术及设施,宽带接入的相关通信设备,以及相关业务价格的制定和技术支持及支撑。乙方提供小区内部管线、进入小区的管孔等,并配合甲方做好该业务的宣传推广工作。第三条、双方的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的权力和义务 1、甲方负责根据乙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资料,双方认可后甲方进行投资建设,投资建设内容:(1)、通信机房的建设和投资;(2)、接入网使用的通信设备。 2、甲方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小区楼房主体(不包括必要的墙壁打孔,穿线等),损坏责任由甲方承担并负责修复; 3、甲方负责办理小区以外的信息管线的引入和光纤的引入事宜;

4、甲方负责维护整个小区内由甲方投资的宽带接入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 5、甲方拥有其投资于整个小区宽带网络及软件系统的永久所有权和经营权; 6、甲方在建成后的宽带智能型小区中向上网业主收取信息费,甲方拥有全部的收益权和由甲方所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的运营权和收费权。 二、乙方的权力和义务 1、乙方为甲方的接入布线及网络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便利条件,包括:小区总平面图、大楼平面图等; 2、乙方同时提供网络设备的电源系统,相应的接地和防雷系统以及楼层设备空间所需的电源接口,电费及其他相应发生费用由甲方自理; 、乙方为甲方开放小区内所有住户的接入资源及其他相关便利; 3 4、乙方配合甲方小区宽带互联网络服务的推广和宣传; 5、乙方为甲方无偿提供网络设备所需的楼层内合理的安装空间及楼层设备所需的符合要求的强电电源。 第四条、楼内机房要求 1、楼层承重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机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允许承重400?/?。对于需要必须采取楼板加固措施,乙方有义务为甲方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费用由甲方自理。 2、消防设施 为了配合甲方的生产和工作需求,甲方在装修中将根据需要配置符合消防规范的消防器材,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进行消防设备的申请和验收工作并负责整改机房内原有的消防设施,包括:拆除或移位水管及喷淋设备。 3、铺设管线 甲方在铺设管线时,乙方有义务为甲方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包括: 1)、乙方应提供该物业内现有的通信、电力管路等设施供甲方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