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美感的差异性

谈美感的差异性

谈美感的差异性
谈美感的差异性

谈美感的差异性

摘要:从美感的心理因素可以看出,美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者民族,处在不同的阶级人美感都是不同的。美感的差异性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美感的时代差异性、美感的民族差异性、美感的阶级差异性。

关键字:美感差异性时代民族阶级

论文内容:美感是审美活动中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反应和评价。人的美感能力是不相同的,会受到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受到不同的影响,所以美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美感具有时代的差异性。由于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就使美感在不同时代也具有不同的标准。首先从唐代和宋代两个朝代对美女不用要求来看,唐代以胖为美,宋代以瘦为美。一种说法是唐代因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物质生活水平也较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唐代女性大都不会去为衣食等生活琐事担忧,胖就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唐代以胖为美就成为了主流,宋代与之相比国力较弱,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文人占主导,瘦也就成为宋代的主流。第二种说法,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低,大部分人都是瘦的,物以稀为贵,到了唐代生活水平高了,因此胖就成为美的。还有一个原因,受到对外开放和时装潮流的影响,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规模较大,丝绸之路开通,受到阿拉伯国家和印度的影响。西域国家的人高大,身材相对也会胖一些,西域地区的衣服也在唐代盛行,那些衣服胸口较低,太瘦的女生穿出来肯定没有美感。所以唐代胖的是美的,唐代的大美女以杨玉环为代表。宋代美女有李师师。

杨玉环李师师

再从唐代与宋代的书法对比中看美感的这一差异性。唐代的代表字体是颜真卿书法“颜体” ,宋代的代表字体是徽宗赵诘“瘦金书”。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他的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采飞动,挺然奇伟。瘦金体,用笔瘦劲、挺拔、舒展、遒丽,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而且这种瘦劲至极的字,精神外露,不易遮丑,没有很强的笔力是难以把握的。再加上宋徽宗偏于清劲的审美趣味,最终完成了瘦金体这种与其画风十分融洽的书体风貌。颜真卿的代表作是《多宝塔碑》,宋徽宗的代表作是《宣和诗卷》

多宝塔碑瘦金体

第二,美感具有民族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不相同这也就影响着不同民族对美感的认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服装上讲阿昌族女子穿统裙,以青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辫簪花。男子着黑衣裤,背通帕(挂袋)、阿昌刀。阿昌刀属长刀类,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黑紫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包头、银首饰,着百节鞋(翘头绣花鞋)。男子为白衣裤、黑背心、白或蓝布包头,绣花挂包;高寒地区常穿羊皮披肩。布朗族女穿黑色或红绿纹相间的统裙,扎大包头。男穿无领上衣、黑色宽大长裤,黑或白布包头。侗族女子为无袖上衣、宽脚裤或百褶统裙,佩带银饰。男子为无领短衣、统裤、侗帕(大头帕)。多用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赫哲族习惯以鱼、兽皮

制衣,冬季穿套裤,传统穿袍。女袍类似旗袍,采用镶绲工艺,并缀贝、币或铜铃;男袍为右大襟、前开衩。此外,女子穿绣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为布靿、皮帮底的纳褶防寒靴,内絮乌拉草。这些民族都是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信仰所以除了注重衣服的实用性,在美观上也是大不一样。他们对美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南北方在饮食的美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大多北方人认为面食是美味的,北方人喜欢吃馒头,水饺,面条等,而南方人多数都是吃米饭,煲汤。这也是南北方气候差异有关系的,北方干燥南方潮湿,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北方多小麦南方多水稻,人们喜欢吃的食物也不相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美感也是具有差异性的。

第三,美感具有阶级差异性。在不同的阶级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喜好与交友范围都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对于普通的工人阶级来说,他们除了上班很少有太多的时间去去学习或者看一些高深的书籍,他们也许只会对一些娱乐或者电视剧有兴趣,认为那是他们能看懂的是美的。对于农民阶级,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忙农事,他们也很少有人会去关心国家或者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大事。在农民的眼里农田里开出的花产出来的粮食就是最美的,他们不会要求自己有多富有,不会要求自己锦衣玉食,只是要求风调雨顺,自己的庄稼不会遭到害虫得袭击,希望庄稼丰收。对于学生,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他们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都记住了,他们就是美的,他们有自己的偶像有自己崇拜的人,这都是跟年龄还有学生的社会阅历相联系的。对于作家和演员,他们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的各个阶层,这样才能很好的让自己的作品贴近生活,接近现实,所以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读者或者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在商人眼里自己的手中的商品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掏钱这也是美的。再如,抗日战争时期,我军认为打到日本就是美的。一个的情绪身处的环境也会影响他对美感的理解。悲伤时或许认为黑的灰的暗色是美的,低沉的音乐是美的。如果高兴就会认为亮色调或者明快的曲调是美的。鼓舞士气时认为那些悲壮的音乐是美的,安抚情绪是柔和的曲调就更加适合了。不同阶级美的理解也不相同,在音乐中在绘画中美感都是带有一点阶级性的。

边沁的功利主义(全稿)

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 边沁的功利主义 讲述人:吴金府 讲述所参考的主要书目: [1] 边沁,(沈叔平译).《政府片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边沁,(时殷弘译). 《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周敏凯.《十九世纪英国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舒远招. 《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杰里米·边沁》.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 阎照祥. 《英国政治思想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背景知识简述:十九世纪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潮 十九世纪的欧洲,盛行着各种社会思潮,其中主要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浪漫主义、实证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些思潮在各个国家之间,甚至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对边沁的思想和学说发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潮主要就是自由主义思潮。所以,在此有必要对自由主义思潮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自由主义本源于十九世纪初西班牙一个政党的名称,1810年西班牙议会中,主张英国式宪政主义的政党被称作自由主义的政党。1812年,这个称呼被西班牙的自由派政党所采纳政党所采纳。1822年,英国文学家拜伦、雪莱等人创办了一份以《自由主义》命名的杂志,但影响甚微。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主义"才开始在英国被广泛使用,而后在欧洲、北美广泛流行使用,成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代名词。然而,自由主义这一概念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多混乱。在几个世纪当中,其含义一直在变化,用法一直相当宽泛,没有明确的界定。 但大致说来,我们还是可以从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论述中总结出自由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 ①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 ②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保障每个人与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 ③多元主义:由于个人确实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简言之,存在善的观念的多样性。 ④中立性:从前三项原则可以推出,国家应当保持中立并且反对完美主义。 ⑤善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其自身善的观念的公平机会。 ⑥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或正当原则约束个人对其自身善的观念的追求。 总之,十九世纪欧洲自由主义最典型的发展是在英国,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是英国近代自由主义的重要翼翅,边沁就是功利主义的公认创始人。 (本人讲述的主要思路及框架:一个核心、两个维度、三个基点、五个部分。) 一、边沁生平及重要著作(略述)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边沁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斯皮塔佛德的一个保守党律师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律师,他母亲是安多弗地方一个商人的女

《美学原理》(2017) 课后习题满分试题库完整

《美学原理》(2017) 课后习题满分题库 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 ?B、生命 ?C、唯心

?D、意趣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4 【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5 【单选题】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国内美学界一般将美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什么?()?A、艺术

?B、审美活动 ?C、美 ?D、审美关系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就是艺术活动。()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论功利主义是否必然导致非正义

论功利主义是否必然导致非正义 自19世纪以来,功利主义在西方政治哲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功利主义的统治达到了这种程度:除非一种道德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是功利主义的,否则道德哲学家不会把它看作一种‘道德体系’”,可见功利主义对当时的西方社会影响之深。但与功利主义的深远影响一同伴随而生的还有人们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甚至一些人认为功利主义必然会导致非正义发生。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功利主义是否必然会导致非正义的发生进行论证。本文先概述了罗尔斯对功利主义正义观的批判,借此表明笔者观点,即功利主义有可能会导致非正义发生的,但不是必然会导致,而且依照功利主义原则判断具体行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义的。 一、罗尔斯对功利主义正义观的批判 功利主义诞生后,一直被许多人所批判。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更是对于功利主义正义观作出了强烈的批判。在罗尔斯看来,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存在着极大的缺陷,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不确定的。功利主义的主旨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追求目标,密尔指出“主张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为比例;行为的非与它产生不幸福的倾向为比例。幸福是指快乐或免除痛苦;不幸是指痛苦和丧失快乐”。但在罗尔斯看来,实际上这一幸福、快乐是不确定的,幸福和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很难精确计算,而且衡量幸福与快乐的主体是人,不同的人很难把握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功利主义所追求的目标是不确定的。 第二,功利主义在实现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人的个人权利造成侵犯。在功利主义看来,只要能够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一些个人的牺牲或个人权利的侵犯就是允许的,这样的行为就被视为是正义的行为。相反,如果因为少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掉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行为就要受到功利主义的批判,就要被指责为是非正义的。罗尔斯极力反对功利主义的这一观点,罗尔斯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允许许多人享受的較大利益能够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也就是说,在罗尔斯看来,功利主义的这一行为不是正义的,真正的正义不允许以实现多数人的利益为借口去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应该顾及全部人的利益,是不能将多数人利益的获得当做少部分人牺牲的补偿,不能用“1+(-)1=0或2+(-)1>0”这样的数学公式简单相加来评判某一行为的正义与否。 第三,功利主义是直接将个人的正义原则扩展为社会的正义原则,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注意到这二者的区别,而且还忽视了个人的特殊性,使个人成为实现功利主义目标的手段。在功利主义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被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而形成的满足的最大净余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被

美学考试资料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向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 B、模仿 C、表现 D、娱乐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C)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一些美学家是( C ) A、毕达哥拉斯学派

罗尔斯与功利主义

罗尔斯与功利主义 浅析罗尔斯与功利主义20世纪的许多事件都可以在人类历史上占据显著的位置,毫无疑问,1971年罗尔斯发表《正义论》则可被誉为“二战以来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直到今天仍不曾散去,成为研究当代政治学与伦理学不可回避的议题。在《正义论》序言中,罗尔斯明确的表达了本书的目标:那就是继承发扬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的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他从义务论的立场出发,对功利主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一点也引发了很多争议,着眼于探讨罗尔斯对功利主义原则的分析,并回应此方面引来的对罗尔斯理论的批评。一,罗尔斯对功利主义原则的分析。在《正义论》序言中,罗尔斯认为,自19世纪后期以来英语圈的伦理学史上,

功利主义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这一思想体系得以持续存在的理之一就是因为休谟、亚当斯密、边沁、密尔等一流的社会理论家与经济学家,有力地支持了功利主义伦理学。当然,它也受到过攻击,但是批判也只是对部分的批判,没有能提出与功利主义全面较量的伦理学体系,充其量只是用直观主义倡导的一些道德原理补充修正功利主义。因此,罗尔斯在对洛克、卢梭、康德所倡导的传统的社会契约论理论进行一般化和抽象化的基础上,试图克服这一理论所存在的致命缺点,指出要提出取代功利主义系统的正义论。罗尔斯在本书第一编中对功利主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意识到,功利主义的形式繁多,而且一直在发展。为了不引起混淆,他“在此描述的功利主义就将是一种严格的、古典的理论,这种理论也许在西季维克那里得到了最清楚最容易理解的概说。其主旨是说,如果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被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而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道德原则的评价 姓名:朱晓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MG11015021 前言 功利主义,或称功用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学说或伦理学派,是指将功利当做道德标准的思想理论。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其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通常,功利主义被理解为唯利主义,实际上,这只是功利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极端形态。功利主义讲求物质利益,但是并不否定、排斥精神价值。19 世纪英国的穆勒明确地提出“功利主义”的概念,针对人们对功利主义的误解,穆勒特别指出:“功利主义以幸福为标准规定行为之正当,并非指行为者自己的幸福,而是指一切相关的人们的幸福。功利主义要求人在他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的公平”,即功利主义者认为社会政策应该保护所有人的利益,而不只是上层阶级的利益,当不同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主张最佳选择是能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做法。由此可见,片面的把功利主义理解为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把功利主义贴上“资本主义”标签的说法也完全是一种污蔑。在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情况下,功利主义具有明显的从属性质,有时甚至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行,功利主义被重新认识,并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和践行。 一、功利主义 (一)功利主义思想起源问题的研究 功利主义亦称功用主义,是以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为背景兴起的伦理学体系。它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经中世纪的压抑、启蒙时代的复苏、十八世纪在边沁那里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边沁、密尔创立的功利主义被称为古典功利主义,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繁荣和鼎盛时期。二十世纪初随着伦理学的兴起,功利主义受到批判处于沉寂。二十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经过调整再度崛起,形成现代功利主义两大流派——以澳大利亚哲学家斯马特为代表的行动功利主义和以理查德·布兰特为代表的准则功利主义。因此,功利主义主要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和现代功利

2016美学原理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1 【单选题】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好事物 B、积极事物 C、审美活动 D、美丽景色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4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 A、主客二分 B、天人合一 C、主客统一 D、天人分离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5 【判断题】 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互渗。()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不属于文化大综合内容。 A、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综合 B、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结合 C、19世纪学科精神和20世纪学科精神的结合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对人文学科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学科是实践的工具 B、人文学科可以完善人格 C、人文学科没有用 D、人学学科有直接的实用性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都是无所不在的。()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对京剧的描述有失偏颇的是()。 A、京剧的特点是写意 B、京剧是角的艺术 C、京剧中有写实的部分 D、京剧中的虚拟不等于写意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写意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概念,它与哪一家的美学有密切联系?()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阴阳家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4 【单选题】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判断题】要使美学成为国际化的学科,它必须具有多种文化视野。()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美是什么 B、美的本质 C、美的思维模式 D、美的存在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懒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来自()。 A、朱光潜 B、李泽厚 C、蔡仪 D、高尔泰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古希腊式美的因素的是()。 A、单纯的

功利主义

浅谈Utilitarianism及其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作为结题报告,我想以随笔式的感想,结合我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为题的演讲,简要谈谈我对本次课题——Utilitarianism的一些观点,简单对演讲进行小小的梳理和补充。 一、为“功利主义”正名 “Utilitarianism”中文通译为“功利主义”。但“功利”一词在中文中是彻彻底底的贬义词。当我们中国人说一个人为人做事“功利”时,就是批评这个人重利而轻义。这里似乎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利益的东西一般不符合道义。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可利益或者功利,都是于人有好处之物,如何不义呢?我认为儒家这里所说“利”是种特指,它是不具有道德价值的利益。我们知道,一件事物若具有道德价值,只能是它本身就是善的,所以因某种特殊的手段或者目的才成为善的东西便不是真正的善。因此中国的儒家讲一个利义之辩,是把二者放到不同层次上讲的,而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立。显然,这与西方的Utilitarianism所要表达的是不一致的。西方的“功利主义”其实是冲着“公利”说话的,人的一切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讲究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与利己主义或者拜金主义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功利主义视为资本主义万恶的思想本质,这纯属话语口径上的不对榫。而在望文生义基础之上产生的辩论,甚至于批判,都是没有意义且极为可笑的。是故名字误人,由此知之。因而,后文中我将Utilitarianism统一译作“效用主义”,以避免人们因“功利”二字所含有的贬义造成的误读。 二、古典效用主义与新古典效用主义

浅谈中西方绘画审美差异

浅谈中西绘画审美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班别:07美术(2)姓名:谢韵菲学号:3207010232 选题意义: 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而中西绘画不仅有一个形式上的区别(包括绘画形态、形式极其工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审美视角区别。由于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切忌把西方人的观念移植过来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反之,当然也切忌用中国画观念来否定西方绘画。研究中西绘画审美差异可以让我们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在研究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作为一个艺术从事员来讲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我们必须做到“眼高手低”,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 研究状况: 中西古代人都一“和谐”为美得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 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性欲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

浅谈从功利主义和正义论出发浅析正义观

浅谈从功利主义和正义论出发浅析正义观 一、功利主义法学思想主要内容 (一)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认为“快乐幸福”,就是“善”,痛苦就是“恶”。功利主义的正义观是,如果社会主要体制的安排获得了社会全体成员满足的最大净差额,那么认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合理的社会。幸福和福乐能够明白的表示快乐和痛苦,因此边沁常常用最大幸福原理代替功利原理。边沁将法律作为他实现功利主义的手段。而从部门法角度来说,边沁又倾向于首先从刑法的角度实现功利主义,即按照功利主义的原则规定哪种行为是犯罪行为。 (二)边沁功利主义的两原则 1.自利原则。理性的人的最大目的,是追求个人的最大幸福。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每个人自己最清楚。个人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自利的选择占着支配地位。当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的最大幸福能有最高贡献的,不管对自己以外的全体幸福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都会全力追求,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 2.最大幸福原则。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人的行为受功利原则支配,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个人就是要追求其自身的最大幸福;对于政府和整个社会来说也应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幸福原则”。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任何行动和方针必须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将痛苦减小到最少,甚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最大善的计算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的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有相同份量。 二、正义论的主要思想 (一)正义,即公平 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体制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

要价值一样。”正义,不是个人的德行,不是人们之间的理想关系,是一种公正的体制。正义是社会制度的正义。正义意味着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对行为的安排,使人们生活得更好,满足人类对享有某些东西或实现目的的手段,使大家尽可能地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得到满足。正义的对象是社会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罗尔斯将正义的前提规定为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提出相互冷漠的理性人的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有类似之处。罗尔斯认为,无知即为公正,无知之幕是一种前提,行为人在做出选择时忽视影响公正的各种功利性因素。而原初状态则指行为人做出的选择不受偏见等偶然因素影响的状态。 (二)正义两原则 1.自由平等原则,也即政治权利原则,即每个人与所有人一样享有最广泛的平等自由权利。包括政治自由、言论和集会自由,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依法不受任意逮捕和剥夺财产的自由。 2.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也即经济权利原则,它适用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那些利用权力、用以调节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即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这样的条件: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蓄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即差别原则;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即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其中,两个正义原则应以词典式次序排列,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即首先应当实现政治自由,然后实现经济自由。“自由只能由于自由的缘故才能受到限制”,而不能受到社会经济利益的限制。即使是整个社会,都不能剥夺公民的基本自由。而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平等原则又优先于效率原则。第一个原则体现了平等自由,并且这种平等自由具有广泛性,第二个原则体现了平等互利,这种机会均等面向社会所有人,尤其是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例如,根据机会平等原则,罗尔斯认为,无论公民的家庭条件如何,他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差别原则的初衷在于调节社会中位于最不利地位的公民和有利地位的公民的利益平衡。罗尔斯的正义观侧重于社会公平和实质公平,同时在一系列的公平正义原则中,又有不平等原则,而这种原则是为了倾斜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三、电车难题和医院难题

美学原理作业

一.什么是美学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鲍姆嘉通 ?D、毕达哥拉斯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诗论》 ?B、《西方美学史》 ?C、《美学散步》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 美学由德国哲学家最先提出。()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 ?B、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生存活动 ?C、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 ?D、是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对人文学科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学科是实践的工具 ?B、人文学科可以完善人格 ?C、人文学科没有用 ?D、人学学科有直接的实用性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4 【单选题】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关于古典功利主义与新古典功利主义的讨论

《正义论》中罗尔斯,批判了古典功利主义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将两个个体之间的效用进行了顺序尺度与程度的比较;但是罗尔斯的批判对新古典功利主义是站不住脚的,古典功利主义的忽视差异性转变到新古典功利主义的强调差异性。而《法律经济分析》波纳斯提到:如果一个残疾人,不能增加社会的总效用,那么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让他死去。这是新功利主义面临的一个问题。当A、B之间,A拥有一切,而B只是nothing,那么A、B 之间就不会存在帕累托最优。这种情况下也就给了政府在帕累托不定区域公权力介入提供了依据,即经济领域的发展延伸政治领域,例如累进制的税收政策。帕累托在他的《政治经济学》里面说:人们误会了他,他并不是说,不能进入帕累托不定区域,而是进入这两个区域没有一个科学的原则可以依据。而我在上述的情形中,似乎看到了,当B毫无外在的“商品”可以交易的时候,B本身就可能成为“商品”,这也就是奴隶制、《资本论》里面的劳动力成为商品。而我在接触以边沁为首的古典功利主义与以帕累托为主导的新古典功利主义的时候,注意到了两者之间所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静态。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是立足于特地的空间,特定的时间,去强调效用的比较与不比较。试着在新古典功利主义上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说明。在特定时间、空间,B是一无所有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下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就一无所有。而现实之中,政府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社会医疗体制等等就是解决这个以一个点决定一个线段的问题。新古典功利主义只看到了一个点,而忽视了点汇聚成线的方向性。通俗的去说,一个残疾人特定时间、空间,他可能对整个社会的效用毫无贡献,但是他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或者政府的扶持,在下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就变得对社会效应有所贡献,社会实践中很多这样的例证。谈到这里,我想延伸一下,可能新古典功利主义面对这样的道德问题,如波纳斯所说“我们对此没什么好说的”的关键也许在于哲学上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自毕达哥拉斯开始——“世界的本源是数”,就奠定了对象化,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至今。而既然需要对象化,就必然存在了特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这可能就是新古典功利主义在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质上的局限。如果你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从《易传》开始,中国的哲学思想就强调非对象化,讲究变化的思想,也就是“易”。“生生之为易“的阴阳相生相克,之后的儒家中道思想,“时中”,即适时而中;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等等。正如之前所说,西方哲学思维的局限性所在的话,中国的哲学的思维方式可能就是前者的解铃者。而在帕累托不可定区域内,政府政策的决定没有科学原则指导的话,或许中国的古代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选择。 过了一会,自己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前面的A、B情形的假设,在实践中的不必要性。实践之中,A、B双方可能都拥有彼此需要的一切,仍然可能不进行交易达到帕累托最优。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情:母亲的家乡的一个地方盛产一种矿石,而当时有许多台资想进行开采投资,但是盛产矿石的地方是母亲家乡的一个“圣地“,所以村民就极力抵制,无论开价多少。这也是思考新古典功利主义的一个角度。

《美学原理》答案

。什么是美学(一) 1 “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正确答案:C 2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 ?B、生命 ?C、唯心 ?D、意趣 正确答案:B 3 “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 正确答案:D 4 西方美学的历史开始于1750年。 正确答案: × 5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正确答案:A 6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正确答案:C 7 西方美学历史的创始是谁: ?A、苏格拉底 ?B、鲍姆嘉通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C 8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 ?A、主客二分 ?B、天人合一 ?C、主客统一 ?D、天人分离 正确答案:A 9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正确答案:D 10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正确答案:√ 1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好事物 ?B、积极事物 ?C、审美活动 ?D、美丽景色 正确答案:C 12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正确答案: × 13 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渗透。() 正确答案:√ 14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正确答案:D 15

美学原理3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一.什么是美学 1.1美学历史及20世纪中国美学概况 1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D、《谈美》 正确答案:A 2 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鲍姆嘉通 D、毕达哥拉斯 正确答案:B 3 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 A、《诗论》 B、《西方美学史》 C、《美学散步》 D、《判断力批判》 正确答案:A 4 美学由德国哲学家最先提出。() 正确答案:√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1.2美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性质 1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正确答案:D 2 下列关于审美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 B、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生存活动 C、是人性的一项基本价值需求 D、是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正确答案:C 3 对人文学科说法正确的是()。 A、人文学科是实践的工具 B、人文学科可以完善人格 C、人文学科没有用 D、人学学科有直接的实用性 正确答案:B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正确答案:C 5 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正确答案:× 1.3为什么与如何学习美学 1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关于功利主义的思考

关于功利主义的思考 “功利主义在这里所知的是这样的伦理学理论:在特定的环境下,客观地正当的行为是将能差生最大整体幸福的行为,即把其幸福将受到影响的所有存在物都考虑进来的行为。” ——亨利.西季威克功利主义,是一门伟大的伦理学说,和“自由主义正义论”,“道德应得正义论”成为当今正义鼎足而立的三大学说。从边沁到密尔,功利主义体系堪称完美,难以攻破,成为当今社会人类决策的重要评判标准。 然而,从正义的角度上,我是至死也不会用功利主义去评判正义的,对于正义的评判,我坚定地站在自由主义正义论的阵型,更具体的就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学说。 在此援引一个例子: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在海上漂流,其中有一个生病的男孩。在海上迷失19天之后,船上的食物和水已经不足以支撑,于是其余三人决定,杀死这个生病的男孩,这样可以维持得更久。最后,幸存的三个成功获救,但之后在法庭上,三人因犯谋杀罪而被判绞刑。 可见,从功利主义的角度,集体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显然是救更多的人,获取更大的快乐。但是否就可以允许杀害一个影响整体利益的人呢?可以拓展成为一个大问题:是否为实现功利最大化,就可以对小群体肆意妄为?成为多数人的暴政? 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与我们的常识有悖,世上总有些事物难以衡量,不是一个人说他从这件事获得的快感很大,就可以允许他剥削别人的快感,哪怕对于他人的痛苦极少。这里就引出了功利主义最难实现的问题:快感衡量问题。如何衡量快感,可以说是功利主义是否能生存的安生立命之说。 首先,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套科学的,或是公认客观的测量体系,去支撑功利学说的标准。纵然密尔提供了七个标准:“1.强度2.持久性3.确定性或非确定性4.时间上的远近5.继生性6.纯度7.范围”,但显然,这七个标准根本无法量化事情的快乐或痛苦程度。如果功利主义无法量化,那就成为一门空洞的学说,毫无实际意义。退一万步说,即使可以量化,如果两者相等,又该如何决策?或两者几近相等,又该取谁舍谁?又何谓“几近相等”,该

艺术美学

1,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区别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研究美的本质问题。 2,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李厚泽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条件或规律是它必须有非功利性的态度,且有丰富的想象力。 4,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美学名著《美学》又名为艺术哲学,其中明确指出美就是 理念的感性显现。 5,艺术的价值结构包括审美价值、真理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象征价值。 6,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里提出艺术的本质是力的表现。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他在1750 年写下了《美学》。 2,博克认为,崇高是一种主客体的冲突状况,主体对客体无法解释,从而引起本能的自卫反应。 3,艺术美学以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审美活动、审美规律,以及审美价值为研究对象。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提出“美是生活”。 5,就其思想本性而言,儒家美学是社会性的,道家美学是自然性的,禅宗美学是心灵性的。 6,德国著名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客观存在形态就是一种召唤欣赏者参与到作品创造的特殊结构。 7,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柯勒于1912年创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最早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悲剧。 2,艺术的本质研究中有影响的观点是摹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和符号说。 3,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美是生活 4,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柯勒于1912年创立。 5,博克认为,崇高是一种主客体的冲突状况,主体对客体无法理解,从而引起本能的自卫反应。 6,伽达默尔认为风格就是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到处可见的个性特征。 7,德国著名美学理论家姚斯提出期待视野理论,认为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会对艺术作品的形象世界和意义内涵做出自己的选择和推测。 1,下列不属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是( B ) A、埃斯库罗斯 B、休里克特斯 C、欧里庇得斯 D、索福克勒斯 2,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3,最早对崇高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哲学家是( B ) A、克莱夫。贝尔 B、朗言鹜斯 C、博克 D、布洛 4,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 C ) A、崇高 B、滑稽 C、优美 D、喜剧 5,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A ) A、克莱夫贝尔 B、康德 C、立普斯 D、布洛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D)A、美在形式 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 D、美在距离 7,“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尼采 8,下列属于大陆理性主义美学理论家的是( A ) A、鲍姆加登 B、席勒 C、荷兹 D、休谟 9,被人们称为艺术学的鼻祖的是( A ) A、费德勒 B、康德 C、立普斯 D、博克 10,下列不属于“北大三大著名美学教授”美学理论家是( D ) A、朱光潜 B、宗白华 C、邓以蜇 D、丰子恺 1,美感的核心是( C ) A、价值 B、理智 C、意志 D、愤怒 2,下列不属于我国近代美学理论建设者的美学理论家的是( A ) A、朱光潜 B、梁启超 C、蔡元培 D、王国维 3、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 )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4,“美学”一词的原初含义是( D ) A、心理学 B、理情学 C、解释学 D、感性学 5,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C ) A、康德 B、席勒 C、布洛 D、叔本华 6,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7,下列属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理论家的是( D ) A、康德 B、席勒 C、布洛 D、休谟

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_刘雪梅

2007年8月 第39卷 8月号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hly Aug.,2007Vol.39 No.8 第一作者近影 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 刘雪梅 顾 肃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功利主义曾经被评论为狭隘庸俗的市侩哲学,这在相当程度上误解或忽视了它的理论长处:在复杂情境下,功利主义的判定标准直白易懂、简单便利;功利主义只对结果敏感,而不一味依赖形而上学命题,多少可以回避规范性理论所面临的难题;功利主义作为一种务实的理论,对结果的关注使其不受习俗和教条的束缚,表现出乐于社会改革和进步的倾向。当然,它在论述公民平等权利和考虑个人偏好的道德含义上的某些弱点,多年来受到义务论理论家的批评和挑战。但是,功利主义在论战中进一步阐述并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在当代实践伦理学领域表现出理论和实践上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堕胎、安乐死、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新颖的论述,使其呈现出复兴之势。 [关键词]功利主义 实践伦理 罗尔斯 辛格 [作者简介]刘雪梅(1977) ),女,江苏省仪征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政 治与道德哲学研究。 顾 肃(1955)),男,江苏省启东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 方政治法律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7)08-0045-06 近代以来,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是占据西方道德和政治哲学主导地位的理论之一。其基本立 场是:任何行为、立法和公共政策的最终判定标准,是其实行之后可能达到的功利水平。换言之,凡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最大功利之发生的行为,就是一个善的行为;反之,则是失当的行为。推广到社会领域,功利主义者认为:一切举措都应该通过功利原则进行最大限度的检验。具体说来,对于政府颁行的法令、政策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评价标准,就在于看其是否指向了社会整体功利的最大化,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是否谋求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0。 功利主义的这些主张引发了至今仍未停歇的争 论。其中,罗尔斯从契约论角度发起的批判,是功利主义在20世纪所遭受的沉重一击。然而,功利主义并没有因此表现出退潮之势,相反,它在实践伦理学方面展现出无可厚非的优势,使其在当代复活了新的生命力。 一、功利主义的理论优势 必须承认,功利主义是所有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应用最广、也是最具感召力的理论之一。虽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在面临道德选择和评价公共政策时,功利主义依然是人们不能舍弃的标准之一。这与该理论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不无关系。 # 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