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一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节课的重点是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难点是加速度和速度

的区别。加速度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教材从加速度的定

义出发,提出了变化率的概念,正确理解变化率的含义,对学习和

正确理解其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速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课本中除了从许多实践事例的比较中引入加速度的要脸概念外,还通过表格介绍了汽车、电车、飞机、跳伞者着陆等生活中熟悉的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际值,

并在练习中渗透关于反映汽车加速性能的实验数据。本节课尽可能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师生互动,热烈讨论,研究、深入本节知

识点,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理、巧妙地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以捕获、带动感染每一个学生,尽最大限度的完成新课改目标,去完美的体现新课改精神。下面我

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建立谈谈:

一、教学模式—合作、问题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对问题进行加工处理重新组织—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整合、强化形成新的概念。

二、过程设计

1、根据学生已的认知分层创设问题①速度变化量的问题;如物体在平直的平面上运动速度从5M/S增加18M/S。②在坐标轴设置速度

改变量的问题。

2、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后理清:物体运动快慢、物体速度

变化快慢、速度改变量(大小、方向)的关系。

3、组织强化形成新概论。

三、教学中应注重简浅出发,步步攀升的原则。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习迁移以调动学生枳极性。

关于加速度的方向,有采用在变速运动局限在直线运动范围内,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运动时未速度大于初速度,按公式计算出的加速度为正值,从而得出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亦同。这一方法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对于v-t图象放给学生从直线运动的倾斜程度出发进行讨论,然后引导同学得出正确的结论。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二

本人认为,从运动快慢到速度变化快慢的认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个飞跃,为了帮助学生踏上这个认知台阶,对于五个例子以不同组的数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己定义概念。在定义加速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用△v/△t的比值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把加速度看成是一个比值的符号,“加速度”只是一个符号的名称而已,实现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生硬的概念形象化的目的。学生把加速度看作是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对陌生的概念产生了亲切感,他们亲身经历了定义加速度概念的全过程,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但教后的感觉还有待于提高。

本节课有意识进行控制变量法和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育,对于控制变量法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对于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但向学生指明是用比值来定义加速度,且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初中学习的压强、密度、电阻等物理量的定义。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很多物理量是为了研究或描述的方便而定义出来的,使学生消除了对物理量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进而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加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对于加速度的方向的教学,是让学生根据位移和速度的矢量性来讨论加

速度的矢量性,有待于进一步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必修一加速度教学反思三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

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

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

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

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

透是不可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循序渐进的

过程。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

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

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

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

理的兴趣。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5

2017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滚动检测5 滚动检测(五)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7分) lo下而关于物体的惯性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o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 C.人造地球卫星有惯性 D.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C 2.关于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物体加速度为零,则运动状态不变 B。只要速度大小和方向二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二者都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变 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一上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 解析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A正确:速度是矢呈:,速度的变化 要从大小、方向两方而去考虑,B正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一泄有力的作用,物体也一泄有 加速度,但无法知逍加速度是否在改变,所以C正确,D不正确. 答案D 图] 3.(2011 ?青岛高一检测)如图1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 Ao向前加速运动Bo向前减速运动 C.向后匀速运动Do向后减速运动 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万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是 解析水滴离开车顶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离开时的速度不变,而水滴落点B 在月 点正下方的前而,表明若车向前行驶,水滴下落时,车正在减速,A错,B对.若车向后减速运动 时,水滴下落时将落在月点正下方的后方,C、D错。 答案B

4?由牛顿第二立律F F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

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左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睹观察不到 C.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加速度为负值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解析牛顿第二泄律的表达式尸=加曰中的力尸是指合「外力,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桌子不动,是因为桌子与地而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推力,推力与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所以桌子所受的合外力为零,仍然静止不动,牛顿第二泄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所以A、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答案 5o把两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串接起来,甲挂在支架上,乙的秤钩上吊一重10 N 的物体,不”计秤本身重量,当物体静止时,则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为 ()。 A.都是10 N B.都是5 N Co甲为10 N,乙为零 Do乙为10 N,甲为零 解析对乙秤,下挂10 N的物体,则示数应为10 N,在甲秤下挂乙秤,由于乙秤受力10N, 故乙给甲秤的作用力仍为10 N,所以甲秤读数为10 N,故B、C、D均错误,A正确。 答案A 图2 6.将物体竖直上抛,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变,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 A.1 : 10 B.10 : 1 C。9 : 1 Do 8 : 1 解析由l t图象知物体上升、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决=9m/s[

最新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

最新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最新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加速度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一 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暂时回避几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 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举些例子,会有利于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例子:一辆汽车用10s的时间从0km/h增高到108km/h(也就是平时说的30m/s)的速度,如果是匀加速,那么加速度就是3m/s2,这辆汽车遇到特殊情况时,从108km/s开始刹车,4s停下来,那么此时的加速就是7.5m/s2。 上面这辆汽车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是3m/s2,那么第一秒末是3m/s,第二秒末是6m/s,第三秒末是9m/s......第十秒末就是30m/s,就是 108km/h。在刹车阶段,加速度是7.5m/s2,从30m/s开始刹车,刹车第一秒达到22.5m/s,第二秒末达到15m/s,第三秒末达到7.5m/s,第四秒末达到0,停下来。 例子要浅显易懂,然后可以多举几个,如果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举例子,效果是最好的。 加速度教学反思范文二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同步测试 一、以考查知识为主试题 【容易题】 1.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答案:AC 2.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 C.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D.物体位移逐渐减小 答案:B 3. 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为正、a为负,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为负、a 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 C .v 为负、a 为正,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 为负、a=0,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C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就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B 5. 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恒为2/m 2s ,那么( )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m /2 C.在任意s 1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m /2 D.第ns 的初速度一定比s n )1(-的末速度大s m /2 答案:C 6. 由t v ??=a 可知( ) A .a 与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重点强化卷 (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 4 m/s ,经过 4 s 速 度达到 12 m/s ,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汽车的加速度为 2 m/s 2 B .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 2 m/s 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6 m/s D .汽车的位移为 32 m 22 122 -42 变化量 Δv =at = 2× 1 m/s =2 m/s ,B 正确;汽车的 位移 x = 2×2 m =32 m ,D 32 v = 4 m/s = 8 m/s ,C 错误. 【答案】 C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 1.紧 接着通过 下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2Δx t 1 -t 2 A.t 1t 2 t 1+ t 2 B. Δx t 1-t 2 B.t 1t 2 t 1+t 2 2Δx t 1+ t 2 C.t 1t 2 t 1-t 2 Δx t 1+ t 2 D.t 1t 2 t 1- t 2 解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段 Δx 所用的时间为 t 1,平均速 度为 v 1= t1 ,物体通过后一段 Δx 所用的时间为 t 2,平均速度为 v 2=t2.速度由 t 1+t 2 v 2 - v 1 2Δx t 1- t 2 v 1变化到 v 2的时间为Δt =t 2 t ,所以加速度 a = Δt =2t1t2x t t 1+t t 2 , A 正 确. 解析】 汽车的加速度 a = 12-4 m/s 2=2 m/s 2 ,A 正确; 汽车每秒速度的 正确;汽车的平均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 1.5加速度教案

O v/m·s -1 t/s 4 6 2 4 6 2 课前预习案 请在课前进行预习完成下列问题 一、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是一个 (标量或矢量),定义式: ,方向: ,单位: 。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 时,物体加速运动;当 时,物体减速运动。 加速度的正负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取初速度v0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1) 当vt > v0 时, a>0, a 与v0 方向相同;反之也成立 (2) 当vt < v0 时, a<0, a 与v0 方向相反.反之也成立 思考:由加速度为2 /2s m 可知: ;物体将 (加速、减速或无法确定)。 三、根据v-t 图象分析加速度 通过速度――时间图象不但能够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还能够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如图1所示:OA 段物体做 运动,AB 段物体做 运动。 前2秒内的加速度 2s —4s 的加速度 4s —6s 的加速度 V 图1 B t A V m O

1.5加速度 【课堂探究案】 1. 探究:用什么物理量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 加速度与速度大小有关吗?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有关吗?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率有关吗? 2.探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例如:一个物体沿水平直线运动,考查某一段时间间隔t ?,其初速度1v 方向向右,而末速度2v 方向也向右(且12v v ?),即加速情况:那么速度矢量的变化量v ?=2v (矢量)-1v (矢量)如何表示呢? 那么,换一种情况:1v 、2v 同方向,但12v v ?,即减速情况。都是v ?=2v -1v 只不过后者是负值 3.探究:如何从v-t图象看加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 例1足球以水平速度v=10m/s 击中球门横梁后以v / =8m/s 的速度水平弹回,与横梁接触的时间为0.1s ,求足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例2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如1—5—3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 例3猎豹由静止开始起跑,经2s 的时间,速度达到70km/h, 猎豹的加速度是多大?是正值还是负值,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例4列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段给出低速行驶的信号后,采取自动措施,在10s 内使列车的速度减少到10m/s ,求列车的加速度。列车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课堂内容小结 课后巩固案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举例:竖直上抛运动)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1 v 2 v v ?1 v 2 v v ?a a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广州市真光中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班别 评分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第1、2、3、4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第5、6题是双项选题,每题4 分;6小题,共20分。) 1.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只与它的质量有关 B .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总是跟支持它的支承面垂直 C .静止于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D .同一物体在地面上同一位置,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所受重力都相等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 程中,运动物体 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也不断减小 C .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慢 D .速度不断增加,且增加得越来越快 3.质量为1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向东的力F=3N 作用向西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g 取10m/s 2) A 1N ,向东 B 1N ,向西 C 5N ,向东 D 5N ,向西 4、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 .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5、由图1的图像中可以判断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6、如图2所示, 有A 、B 两物体, m A =2m B , 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斜面上, 在它们下滑的过 程中 ( ) A. 它们的加速度a =g sin θ B. 它们的加速度a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1.5 加速度 【学习者分析】 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二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学习,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3)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重点难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设计思想】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力和运动的重要桥梁,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

物理必修一纸带加速度及速度求法Word版

求纸带的加速度及速度 一、公式:S 1-S 2=△X=aT 2 注意;△X 指的是两段位移的差值,T 代表每段时间,以为每段时间只能是相等的。同理可得,S m -S n =(m-n)aT 2 二、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证明:由v t =v 0+at 可知,经后的瞬时速度为: 1、某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打下如图11所示的纸带.如果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记为x1、x 2、x 3、x 4、x 5、x6. 图10 图11 (1)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 (2)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方法A :由g1=x2-x1T2,g2=x3-x2T2,…,g5=x6-x5T2 取平均值g =9.767 m/s2; 方法B :由g1=x4-x13T2,g2=x5-x23T2,g3=x6-x33T2 取平均值g =9.8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 中有 ;方法B 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填“A”或“B”)更合理.

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12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 C = m/s,小车在D点的速度 V d =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m/s2.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的加速度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 一系列点,如图11所示,选定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解析:(1)与重物相连接的纸带一端点间距较小,故为A端. (2)从表面上看,方法A中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实际上只用了x1和x6两组数据,而 方法B采用的是逐差法,六组数据均得到利用,故方法B更合理. 答案:(1)A(2)x1、x6x1、x2、x3、x4、x5、x6 B 2、解析;V C =S BD除以2T 解得V C =1.9 m/s V D =S CE除以2T 解得V D =2.1 m/s S BC-S AB=△X=aT2 解得a =2.0 m/s2 答案1.9 2.1 2.0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认识运动 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 2.车厢内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 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在研究瓢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 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内”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 末”是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2)是时刻。(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

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1.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在DK范围内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到D和K到N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 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略。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1.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大白鲨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11.94m/s,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为2.29m/s,所以大白鲨的速度更快。2. B 3.100km/h 4.略。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C 2.不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已知汽车运动的初速度,末速度等于零,又知减速时间,加设汽车作匀减

完整word版,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 1.5《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材选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4-16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接触一些生活实例,但却少有提及这一概念,对它了解甚少。加上高一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它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材把本节安排到位移、时间和速度之后,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直线运动的基础再学习这一节就会相对容易。这一节的内容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授加速度概念,初步认识加速度定义、公式、单位;第二部分讲授加速度的矢量性,在学习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矢量性;第三部分讲授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更深一步学习加速度在直线运动中的变化规律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能用加速度公式进行定量计

算。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将生活中的实际上升到物理概念,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运动。通过事例,引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加速和减速的现实,提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加速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精神。 (2)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区别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2.教学难点:

高中物理_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5向心加速度 学习目标: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存在加速度。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指向圆心,所以又叫做向心加速度。 3.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4.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过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应用 自学设计 课前预习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角速度 。 (“存在”或“不存在”)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公式,单 位,方向。物理意义 。 3、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吗?。 合作探究一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与讨论”部分,投影图5.6-1和图5.6-2以及 对应的例题,思考并回答。 例一结论: 例二结论: 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吗? 1、速度变化量 回忆有关速度问题,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加速运动和 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Δv的图示,思考并回答问题: (1).速度的变化量Δv是矢量还是标量? ( 2). 如果初速度v1和末速度v2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v?

A B C 画出物体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速度变化量的图示。 点拨:对比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力的合成以及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法则中 的三角形定则 合作探究二 2、向心加速度 学生阅读教材 “向心加速度”部分及投影图5.6-4,思考讨论一下问题: (1)在A 、B 两点画速度矢量v A 和v B 时,要注意什么? (2)将v A 的起点移到B 点时要注意什么? (3)如何画出质点由A 点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变化量Δv ? (4)Δv /Δt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推导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点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合作探究三 从公式R v a 2 =看,向心加速度与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从公式R a 2ω=看,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请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①在y=kx 这个关系式中,说y 与x 成正比,前提是什么? ②自行车的大车轮,小车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上有三个点A 、B 、C ,其中哪两点向心加速度的关系适用于“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哪两点适用于“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寒假作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物理科寒假作业 班级姓名质量评价 一、单选题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有()A.秒B.牛顿C.瓦特D.焦耳 2.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 B.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C.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 3.水平方向的力F将重为G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木块已静止,可知F

5.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在24s 内运动的v —t 图象, 它在这24s 内的平均速度( ) A .等于4m/s B .等于2m/s C .小于2m/s D .大于2m/s 而小于4m/s 6.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 .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 .加速度变大,速度变小 C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静止 于竖直车厢壁上,当作用在小车上的水平拉 力F 增大时,则 ( ) A .M 受静摩擦力增大 B .车厢壁对物块的作用力的方向不变 C .物块不能相对于车静止 D .M 所受的静摩擦力不变 二、双选题 8.如图所示,三位同学,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 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 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同学中( ) A .乙的路程最小 B .乙的位移最小 C .丙的位移最大 D .三者的位移相同 9.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 平衡。现在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 为25N 和20N ,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4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郭雪鹏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模块下的内容,内容要求为:理解加速度。结合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物理学中的抽象思维。要让学生经历建构加速度概念的过程,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 加速度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的概念和其他物理量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知识的学习,本节课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本节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授加速度概念,初步认识加速定义、公式、单位;第二部分讲授加速度的矢量性以及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第三部分讲授从v-t图像看加速度,理解加速度在v-t图像中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习了速度概念,已经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用类比法迁移到加速度概念学习中来,给学习加速度降低了难度。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直观现象不多,给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意义,通过逐步引导加深概念理解,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加速度概念的建构过程,理解加速度的意义,会计算加速度。 2.学生理解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能判断速度的变化趋势。 3.学生通过v-t图像分析加速度,树立数形结合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含义、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飞机、小汽 车和卡车的速 度变化情况 哪种工具运 动快?速度 变化各有何 特点? 投影表格,提 出问题。哪个 工具速度变 化快? 观察表格,思 考问题,绘制 速度-时间图 像。 引入新课 讲解速度变 化量 速度变化量速度的变化 量是什么含 义? 速度变化量 ?v=v-v0 思考速度变 化量的含义, 准确理解速 度变化量 思考与讨论汽车启动速度变化的 快慢是什么 含义? 描述汽车运 动情境,提出 问题:哪辆车 速度变化更 计算甲、乙两 车的速度变 化量,结合时 间分析,乙车 速度变化更 通过分析讨 论,得到描 述速度的变 化快慢可以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教科版

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三维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比较、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法拉利与战斗机的巅峰对决; 课本教材上的思考与讨论; 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课教学 1.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0v 经一段时间t 后变为v ,那0v v -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v ?表示。)

提问: v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2.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t v a ??= (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单位:米/秒2(m/s 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强调:加速度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而不表示其大小。 总结: 加速运动:0v v >,v ?为正值,a 0>,a 与0v 方向一致。 减速运动:0v v <,v ?为负值,a 0<,a 与0v 方向相反。 思考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总结: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加速度很小,速度可以很小、可以很大、也可以为零(某瞬时); B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总结: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加速度是“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总结:物体是否作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只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增大或减小,不表示速度增大或减小。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作加速运动,速度增大;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作减速运动,速度减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仍然减小)。 总结: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第一章 综合测试

第一章综合测试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站台,对面火车 B.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C.两次都是对面站台 D.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答案】D 【点拨】运动是相对的,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参考系分别为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A 【点拨】由v-t图象可知,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3.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答案】C 【点拨】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其他形式的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总小于路程. 4.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 min行使了18 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

则() A.900 m/s是平均速度,54 km/h是平均速度 B.900 m/s是瞬时速度,54 km/h是瞬时速度 C.900 m/s是平均速度,54 km/h是瞬时速度 D.900 m/s 是瞬时速度,54 km/h是平均速度 【答案】D 【点拨】由题设可知,900 m/s是某位置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 54 km/h是某过程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 5.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 【答案】BD 【点拨】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必须要考虑卫星的大小,此时卫星不能看成质点;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时,身体在空中有翻转动作,也不能看成质点. 6.如下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 【答案】AD 【点拨】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 7.下列物体运动的情况中,可能存在的是() A.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不变 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速度仍变化 C.物体速度恒定,但其速率有可能变化 D.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答案】BD

教学反思(加速度)

《加速度》教学反思 娄金伦 对于刚刚升学到高一的学生来说,很多同学在心理上都还处于初中甚至假期的状态。而高一物理的第一章又是以基础概念为主。因此有许多同学在延续初中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很难快速的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理解新接触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感到迷惑和模糊的概念便是在第一章第三节中速度的概念。高中的速度概念 以位移为中心,考虑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x v t ? = ? )。这样就会与他们在初中所学习的“速度” 概念相冲突。因此,从这里开始在物理概念上就出现了理解上的难度。而对于紧接下来要学习的“加速度”来说就更加难以理解。 加速度——用于衡量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 v a t ? = ? 来表示。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 对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课程安排一定不能过快,有必要给学生一个理解的缓冲。我们注意到教材中,在速度与加速度之间安排了一个“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这个实验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同学们对速度的理解,也为速度的变化(v ?)提前打下了感性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定位的重点与难点应该在“什么是加速度”这个问题上。在讲课之前,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引入,从学生生活中可以感性认识到的角度出发,逐渐引入到某些问题,比如:在公路上同时起跑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公交车,经历一定的时间后,它们都能达到40km/h,但是根据我们平时的观察,我们知道在开始的时候摩托车会走在公交车的前面,也就是说摩托车“起步”较快。这是很明显的不同的运动过程,但是根据我们以前所学到的内容,速度,时间,位移等等,都无法准确的描述出这个过程。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于是我们引入“加速度”的概念。总之,该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

物理必修一教案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授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程类型新授课 课程导学 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2.会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大小和判断加速度方向。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了解加速度的方向。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 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 导 研读教村时,一是注意本节的知识体系分布,二是把疑难困惑的问题标注好,以便交流。本节主要介绍加速度,加强对加速度定义式的 理解。 课程导学 建议重点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矢量性,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以及速度的变化率的不同。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安排1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30分钟左右,安排在课内则只需20分钟左右。通过教材中“讨论交流”四幅图片的对比分析, 让学生从中找出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方法,从而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 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课前准备 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的走了多远是指路程,走得快是指速度,那越走越 快是指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新的物理量—— 加速度。 图片展示 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 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 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 呈现学习 目标 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 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 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 加速度 强调控制变量法,加深学 生对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1)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 里,速度变化量相同或者经历速度 变化的时间相同,可通过速度变化 时间比较或者通过速度变化量比较 (2)中的比较速度变化快慢 里,速度变化量和经历速度变化的 时间都不相同,可通过两者的比值 比较 口头表述 主题2: 加速度的 加强学生对加速度定义式的应 用,强调加速度的矢量性,正 (1)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进行计 算。 口头表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