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七律

健康七律

健康七律

健康七律

?每周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每日三餐的时间要有规律,不吃零食。?每天要吃早餐。

?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

?不吸烟。

?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七律.长征》古诗

《七律.长征》古诗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 诗人:毛泽东朝代:近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赏析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问答 1.南宋最有名的抗金名将,其母亲在背上刺「精忠报国」的人是岳飞。 2.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 3.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4.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5.什么场合,状况可以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他人生子。 6.南宋最有名的抗元名将文天祥,曾写过「正气歌」。 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从而后》。 8.传统武德的内涵为:仁、义、礼、智、信。 9.我国最早的药典学著作是《新修本草》。 10.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记载“磁石召铁”即天然磁矿石能吸铁的文献资料名为《吕氏春秋》。 11.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之手。 13.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净。 14.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论语》。 15.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和睢阳书院。 16.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17.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祭奠是在夏商周时代。 18.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大约是在两汉时期。 19.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20.傣族人民的最大节日是泼水节,也是傣历的新年,时间大致在傣历的六月六日或七日,即公历四月中旬。 21.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宣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22.「黛玉葬花」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故事。 23. 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4.诗文中的四君子是梅、兰、竹、菊四种植物。 25、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通过殿试的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26.中国古代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后羿。 27.妈祖身边两大护卫,各显神通,一是千里眼,另一个是顺风耳。 2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年(×) (三个季度) 30..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隶书。(×) (小篆)

苏轼艳词三首辨正(一)

苏轼艳词三首辨正(一) 在苏轼的词集里有许多婉约之作,它们表现了作者于花间尊前的儒雅风流品格。其中《皂罗特髻》一首和《雨中花慢》二首是可以称为艳词的,而且在近年来颇有争议。《皂罗特髻》被南宋以来各种版本的苏轼词集所收入,词云: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袖、满把真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子采菱拾翠,绣衾下、抱着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明代吴讷《百家词》和毛晋《宋名家词》本均题为“采菱拾翠”,乃两位女子的名字。在苏轼的书简里留下了关于此词的一条线索。他在黄州(湖北黄冈)《与朱康叔书》之十五有云: “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东坡续集》卷四)朱康叔名寿昌,是古代著名的孝子,于熙宁元年(1068)开始寻母,得于同州(陕西大荔)。熙宁三年(1070)苏轼与朱寿昌在京都相识,遂成密友。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朱寿昌在邻近的鄂州(湖北武汉)任太守,对苏轼常常慰问和赈济,并时有书简往来。宋代士大夫于朋友间谈说儿女私情时常用隐语。苏轼于书简中提到的“菱、翠”即词中的“采菱拾翠”,“云”即朝云:她们都是苏轼的侍女。“虚位”即空位之意,“发遣”有安排之意。朱寿昌关心苏轼,因是密友,遂问及私人生活。苏轼回答,采菱和拾翠尚是虚位,意未纳为妾,仅作侍女而已;朝云则已经作了安排,即收为侍妾了。此书是元丰五年(1072)写的,时朝云约二十三岁,次年朝云为苏轼生了孩子;所以苏轼稍后《与蔡景繁书》云:“然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一拊掌也。”(《东坡续集》卷五)这两封书信有助于我们理解《皂罗特髻》。“皂罗特髻”是题,皂罗是黑色的质地轻软有网眼的丝织品,在宋代为歌女常着的衣服;特髻是双髻,或称为双螺髻,为古代少女发式。皂罗特髻是身着丝罗,头梳双髻的歌女,借指采菱和拾翠。词中的“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是理解全词的关键。“使君”本是汉代刺史之称,在宋代借称州郡长官,从《与朱康叔书》可知是特指鄂州太守朱寿昌。“客”是指谪居黄州的苏轼。此句是借采菱拾翠二女以赞朱寿昌深知罪谪的苏轼客居愁苦寂寞,所以不惜千金买得两位女子送以作家伎。苏轼在词中赞美了采菱和拾翠的佳名、衣着、发式、肌体,以为这是只有在京都才能见到的时髦女子。如果以为“苏轼受她们的主人请托,作这首词”(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3页),便不应有“称使君知客,千金买”之句,更不宜描述床笫之间的“绣衾下、抱着俱香滑”;而且从苏轼诸多代言或酬赠之作来看,均有题和序交待的,此词却没有。或者以为“采菱、拾翠者,乃苏轼两小鬟也”,但“当时菱、翠位空人去”(刘崇德《敝帚集·苏轼编年考》,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208页),这是对“虚位”和“待到京寻觅”的误解。今存最早最全的苏轼词集是南宋初年傅干的《注坡词》,其中误收了《无愁可解》,此词的序是苏轼写的,但词是陈慥作的;又误收了声诗《阳关曲》七绝三首和《瑞鹧鸪》七律一首。《皂罗特髻》也属误收。此词调不见于教坊曲名,亦无唐宋词人和后世词人使用。清代初年词谱的编订者对它是怀疑的,如万树说:“叠用‘采菱拾翠’等凡七句,或此调格应如此,或系坡仙游戏为之,不可考也。”(《词律》卷十二)因此它作为词调是可疑的。词中的“采菱拾翠”重复使用,这属宋词中仅见的例子,有如唐人声诗《采莲子》中的“举桌”、“年少”,《竹枝》的“竹枝”、“女儿”等和声。它应是朱寿昌问及私人生活,苏轼复书时信笔写下的杂言韵语,并非倚声而制的歌词,亦同苏轼在黄州的许多书简一样请朋友秘不示人的。书简中谈到二女的同时提到“又传示秘诀,何以当此”,这秘诀当为房术;故苏轼特又于《皂罗特髻》内间接表示感谢之意。此信笔之作,本不应公开,而且不是词体,竟被傅干等偶然编入词集了。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一)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第5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一、我会写 崖yá(悬崖、山崖、断崖) 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二、多音字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 三、近义词 等闲——平常磅礴——雄伟逶迤——蜿蜒 四、反义词 逶迤——笔直开颜——愁眉 五、理解词义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六、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文学常识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八.鉴赏: 1、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2、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3、“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4、尾联的“更喜”和首联的“不怕”前后呼应,强化了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喜悦的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的诗意

七律长征的诗意 七律长征的诗意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

知识问答

1、配电箱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配电箱分落地式配电箱和悬挂嵌入式配电箱两种。 落地式配电箱是一种直接安装在地面上或安装在混凝土台上的配电箱。落地式配电箱无论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还是安装在混凝土台上,都要埋设地脚螺栓,用来固定配电箱,使其稳定。 悬挂嵌入式配电箱是一种悬挂暗装配电箱,它通常是配合土建砌墙时将箱体预埋在墙内,还应根据箱体的结构形式和墙面装饰厚度来确定突出墙体的尺寸。 2、什么是端子、端子箱? 端子是指用来连接导线的断头金属导体,它可以使导线更好地构件连接。端子箱是指用于保护诸多接线端子而设置的电气箱。 3、什么是端子板?安装时应注意什么? 端子板是指接线端子的安装板面。端子板的安装要注意安全绝缘、结实牢固。箱子板上的接线要正确、整齐,不能过于杂乱。 4、什么是焊钢接线端子?它有何特征? 铜接线端子的装接,可采用焊接和压接两种方法。焊铜接线端子即是采用焊接的方法。 铜接线端子的焊接是使用锡焊,先将导线表面和接线端子孔内用纱布擦干净,涂上一层无酸焊锡膏,在线芯端头搪上一层焊锡,然后,把接线端子放在喷灯火焰上加热,并把焊锡熔化在端子孔内,再将搪好锡的线芯慢慢插入,待焊锡完全渗透到线芯缝隙中后,即可停止加热。 5、什么是槽钢?它有何特征? 槽钢是一种槽形钢板,伸出翼比工字钢大,可用作斜弯曲构件。由于槽钢的腹板较厚,所以,有槽钢组成的构件用钢量较大。槽钢和轻型槽钢两种。 槽钢作为基础构件,维修拆换比较方便。埋设前应将槽钢调直、除锈。槽钢基础的安装方法有直接埋设法和预留沟槽埋设法。 6、如可计算按钮、电笛、电铃安装工程量? 按钮、电笛和电铃安装工程量均Ⅰ“个”为计量单位计算,主材费另计。其中按钮指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控制按钮,常用的有LA19,LAZ等系列。安防护方式分为开启式、保护式、防水式、防爆式和防腐式等五种。开启式和保护式属于普通型,防水式、防爆式和防腐式为防爆型,应分别计算工程量。电笛安装也应区分普通型和防爆型,分别计算工程量套用相应定额。 7、如何计算水位电气信号装置安装工程量? 水位电气信号装置主要用于水塔、高层建筑的高位水箱、蓄水池等设施中,可将液位信号转换成电气开关信号,从而实现对液位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其安装工程量应区分机械式、电子式和液位式,分别以“套”为计量单位计算。浮球、硬塑料管为未计价材料,其主材费应另行计算。另外,水位电气信号装置安装中未包括水泵房电气设备和继电器安装,也未包括由水泵房至水塔、水箱的配管配线等工作内容,应另行计算。 8、如何计算焊、压接线端子工程量? 焊压接线端子是指截面6mm2以上多股单芯导线与设备或电源连接时必须加装的接线端子,工程量计算应区分导线及接线端子材质。例如铜导线应选用铜接线端子,铝导线则应选用接线端子。铜接线端子有焊接和压接子分,铝接线端子则只有压接,并均应区分导线截面等级,以“10个”为计量单位计算。接线端子(俗称接线鼻子)已包括在定额之内,不得另行计算。铝母线与铜导线连接或铜母线与铝导线连接时,都必须选配铜铝过渡端子连接。对于铜铝过渡端子安装,可套用铜接线端子定额。同样,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定额中也已包括了焊(压)接线端子,不得再套用焊(压)接线端子的有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苏轼作品

苏轼作品专练 渔家傲 苏轼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注】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都。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注】王胜之:为官清廉,颇有声望。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古”两句点明金陵作为虎踞龙盘之地,见证了朝代兴衰,诗人以历史的沧桑感为送别友人蓄势。 B.“渺渺”三句写老百姓不顾斜风细雨,在芳草渡口挽留友人,既渲染了别情,也突显了王胜之的声望。 C.“公驾”两句虚实结合,写朋友离开时,由青鸾驾车、红鸾陪乘越过彩雾,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色彩。 D.“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写词人想象友人翩然未歇、便飞向别处,以此为全词作结,充满了意趣。 2.本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解答】(1)C.“‘公驾’两句虚实结合”错误,“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联想想象的手法,写王胜之离去乘飞车,凌彩雾,以青鸾驾驶,有红鸾陪乘。(2)上片写到细雨蒙蒙,斜风习习,景中弥漫着愁绪。“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说江南父老在芳草渡口殷勤地把你挽留。这里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老挽留友人来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 友人能让百姓殷切挽留,从侧面展现了他一心为民的精神。下片通过自己想象友人驾着飞车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鸾鸟为陪乘者,一路凌风驭虚来喻指友人高洁的品性。这是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尾句“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是说这里虽好,却不是久居的理想之地。结合注解可知,此时友人要调离金陵,这里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劝勉。 答案: (1)C (2)①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上片以斜风细雨渲染离情别绪,以江南父老留友人侧面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 ②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江南父老留友人,赞美其执官为民;以乘鸾车、凌彩雾,赞美友人品性高洁; ③对友人的宽慰之情,金陵虽为形胜之地,但“非吾侣”说明此地不算友人的理想居地,以此宽慰友人。

七律长征(2)

《七律长征》2 教学要求: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理解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个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能够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八、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 娄山关》。

小学生百科知识问答题

小学生百科知识问答题 1. 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B) 乔戈里峰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公格尔山峰 3. 下列海洋中哪一个是我国最大的海?(A)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4. 按年呑吐量算世界最大的港口是:(C) 纽约港神户港鹿特丹港上海港 5. 美国是于哪一年宇宙飞船登月成功?(C) 1964 1965 1966 1967 6. 下列哪一个湖泊是在我国江西省的境内:(B) 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7. 下列我国名茶中哪一种是产于福建安溪:(D) 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 8. 吉林省抚松县被人们称为是哪种药材之乡?(C) 当归枸杞人参田七 9. 石头城是对我国哪座城市的美称?(B) 南昌南京拉萨西安 10. "山城"是我国哪座城市的雅号?(C) 洛阳西安重庆福州 11. 峨眉山位于我国哪个省份?(A)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12.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13. "鲁"是我国哪个省份的简称:(C) 河北吉林山东山西 14. 世界部分首都是以人名命名的,下列哪个不是:(B) 华盛顿莫斯科巴黎科伦坡 15. 下列河流哪一条是世界流程最长:(A) 尼罗河长江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 16.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B) 阿富汗哈塞克斯坦瑞士蒙古 17. 下列哪个岛国不是欧洲国家?(B) 爱尔兰马尔代夫马耳他冰岛 18. 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袋鼠之国"?(C) 索马里新西兰澳大利亚肯尼亚 19. 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A) 梵蒂冈摩纳哥瑙鲁图瓦卢 20. 世界石油储量最多是哪一个国家?(D) 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21. 下列哪一个城市不是我国的"三大火炉"(高温)之一?(B) 重庆成都武汉南京 22. 请问:火车连续发出两声长鸣,这表示:(C) 前进停留倒退故障 23. 轮船发出六声短笛,这是表示什么呢?(D) 倒退避让转弯遇险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

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 1、咏广州大佛寺 六层塔楼望眼开, 殿宇恢弘荡尘埃。 名布八方香客聚, 声播四境禅意来。 佛典经籍藏浩瀚,注1 摄影书画汇人才。注2 慈航普度施善慧, 菩提无树镜非台。注3 注解 注1:大佛寺内设有图书馆,收藏佛教典籍数万册。 还配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视听设备。 注2:寺内侧廊和塔楼经常举办佛事摄影书画交流 展示活动。 注3: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语典故。 2016.2.6 2、咏广州六榕寺 题记 广州六榕寺在越秀区中山六路旁的六榕路,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 三年(公元53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寺门上方“六榕” 二字系苏东坡所写。寺内有1973年植种的菩提树一株,枝繁叶茂。 寺内建有九层高塔,造型华丽,俗称“花塔”。唐朝初年,文坛四 杰之一王勃曾游历于此,撰写了《广州宝庄严寺舍和塔碑记》,此 碑在清代已湮没,现重新校勘沙刻。云峰法师(1921—2003)文革 前和文革后任六榕寺主持。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六榕寺重修 时,寺内供奉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因此曾改名为净慧寺;寺

里的六祖堂内,供奉着当年紫铜铸造的六祖慧能像。此诗用本人《 咏广州大佛寺》韵(首句入韵式):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 花塔接天视界开, 菩提树下无尘埃。 苏轼题匾因寺写, 王勃碑刻伴禅来。 云峰法师慈长老, 净慧弟子俊逸才。 穗城丛林彰独特, 九层浮屠即瑶台。 2016.2.13 3、咏广州华林寺 题记 华林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华林寺前身 叫西来庵。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 年(公元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 来到中国传教,首先在今广州市荔湾区西来初地处登岸, 建西来庵。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将西来庵改名为 华林禅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 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华林寺1400多年来, 饱经沧桑,多次修葺。赵朴初、启功先生皆有题字;海 内外其他儒士、宗教界人士亦有墨宝书赠。此诗用本人 诗作《咏广州大佛寺》《咏广州六榕寺》韵(首句入韵式 ):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 西庵佛门初始开, 菩提达摩扫尘埃。 修心养性成正果, 笃行善德好运来。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泥丸(wán)岷山(mín) 律lǜ:七律、规律、韵律、律师 崖yá:云崖、悬崖、石崖、崖谷 渡dù:大渡桥、渡轮、轮渡、过渡 索suǒ:铁索、索取、索要、线索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金沙:即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书法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__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赏析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幼儿知识问答

幼儿知识问答 1、我国通用火警电话号码是(119)。 2、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红)色。 3、行人在道路上行走,必须走(斑马线)。 4、我国交通事故报警求救电话号码是(112)。 5、信号灯有几种颜色(三种:红、黄、绿)。 6、酒后能不能开车?(不能) 7、行人车辆要靠哪个方向走?(右) 8、乘车要注意哪些安全?(头、手不能伸出窗外等) 9、汽车能超速行驶吗?(不能) 10、横穿马路时要先看哪边?(左边) 11、行人必须在什么地方行走?(人行道) 12、小朋友能否独自在马路上行走?(不能) 1、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2、哪种恐龙最硬?(剑龙) 3、乌龟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吗?(是的) 4、鱼有耳朵吗?(有) 5、马是怎样睡觉的?(站着睡觉) 6、有哪些动物是冬眠动物?(青蛙、蛇、熊等) 7、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 8、白天天上有星星吗?(有) 9、菊花一般在什么季节开放?(秋天) 10、熊猫喜欢吃什么?(竹笋)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什么气体:(氧气) 2、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什么气体:(二氧化碳) 3、我国农历中有多少个节气?(24个) 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空气的振动) 5、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6、企鹅是南极还是北极的特有动物?(南极) 7、蚕是以什么树的叶子为食物?(桑树) 8、鲸鱼是鱼类吗?(不是,鲸鱼是哺乳动物) 9、电风扇能把空气吹凉吗?(不能) 11、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不会) 12、请问用纸锅能烧水煮鸡蛋汤吗?(能) 14、种子发芽必须有哪三个条件?(光、温度、水) 15、七星瓢虫、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益虫) 20、鱼睡觉吗?是睁眼睡还是闭眼睡?(鱼睡觉,睁眼睡) 5、蜻蜓点水是在干什么?(答案C、产卵) 8、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任何声音,是因为:(答案C) A、月球上没有振动的物体; B、月球离地球太远了; C、月球上没有空气; D、月球上没有生命。 9、树林中太阳光透过浓密树叶的小空隙,照射在地面上,它的形状是:(答案C)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古诗不十分讲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今体诗和古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词句注释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河里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暖:温暖。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白话译文

《七律,长征》赏析_1191

《七律,长征》赏析篇一:毛泽东诗词赏析《七律·长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43年7月1日东北出版的杂志《知识7卷6期(总42期〉上。建国后又发表在1957年4诗刊)1月号。 [注释]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律诗的“律”,为古代“正声音之器”,即正音之标准,亦有规律之意。律诗是有一定规格的,因此,亦称为“格律诗”,这种诗也称为“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是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始见于南北朝,完成于唐代。作者必按照它的规格去作,不能自由地越出它的规格范围,因此,才称之为律诗。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首先,要求有固定字数。五言律诗,全首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全酋人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其次,要求有固定的平仄形式。不管五言或七言,都有仄起和平起两种格式。其三,要求用韵,五律要求:第一、三、五、七句末入韵,第二、四、 六、八句入韵,一般情况,第一句不入韵,但个别的也有入韵的,七律:第三、三、七句不入韵,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但也有个别的第一句不入韵的,其四,要求对仗。一般是中间两联(第三和

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要求对仗。 [等闲]平常,无足轻重之意。 [五岭]总称南岭,包括大庾(yǔ)岭、骑四岭、萌渚(zhú)岭、都庞(páng)岭和越城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 [逶迤](wēi yí),别作“逶迆”或“委蛇”。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祥子。如《淮南子》:“河逶迆故能远。” [乌蒙]山名。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部交界处。海拔约二干三百米。有十二座山峰,蜿蜒不断七十余里,主峰在云南,统称乌蒙山脉。北临金沙江,悬崖峭壁,山势雄伟。 [磅礡](páng bó),广大无边、气势雄伟之意。如陆机诗:“磅礡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泥丸]小泥球。 [金沙]指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至四川省宜宾的一段江水。据云,因产金沙而得名(或说因江沙色如黄金得名)。

春节知识问答

1.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 也叫除夕守岁,俗名“_____”(熬年) 2.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_____(除夕) 3..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_____”(迎 春日) 4.北方包饺子时会放什么东西进去,寓意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5.解:硬币 6.在北方,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这 有什么寓意? 7.解: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 8.王安石的《元日》诗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0.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里面所描述的什么是辞旧迎新的标志? 12.解:爆竹 13.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什么庆祝活动?(提示: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 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14.解:放高升 15.贴门神习俗,最初门神是古代成庆,到唐代门神的位置有由那两个取代? 16.解:秦叔宝和尉迟恭 17.正月初几不能扫尘? 18.解: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 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19.初五南方有祭财神习俗,这五路财神是指? 20.解: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21.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一桌放满年菜,桌上有大菜、冷 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这是为什么? 寓意什么? 22.解: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 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23.谷子的生日是初几?提示: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与放生的日子, 天阴则年歉。 24.解:正月初三 25.为什么除夕要放鞭炮呢? 吓跑一种叫做"年"的怪兽 26. 中国过春节有“开门爆竹”一说,有什么含义? 解: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来除旧迎新,带来好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