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 美学串讲(完整精华版) 朱立元07版02

自考 美学串讲(完整精华版) 朱立元07版02

自考 美学串讲(完整精华版) 朱立元07版02
自考 美学串讲(完整精华版) 朱立元07版02

美学(完整精华版)朱立元07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2、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学科性质),包含三个层面:背☆

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美学研究的方法

是多样的、综合的。

首先,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的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

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再次,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1、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

1)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3)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2、美学确立的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创始人为鲍姆加登(“美学之父”,他于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

1、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来,是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2、马克思的实践论背☆

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时间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的。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3、实践含义:“人的感性活动”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活动,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5、实践存在论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背☆背☆

首先,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直接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依据。

其次,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

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即物质生产劳动中获得自由,这主要是认识和支配必然性的自由;

二、是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即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取得的自由,这主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获得的自由解放;

三、是在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即人常人生实践中的自由,这主要是感性个体获得自我的超越。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

1、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背☆

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生存方式之一,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人生实践之中,起源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之中,对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有益的作用。

2、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2.1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融),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其特点有:一是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二是生成性,指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张力,是一种正在进行的过程。在人生境界的生成中,个体的觉解是关键,而觉解又与情感不可分离。

2.2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境)

首先,在一定意义上,审美境界是完全熔化、溶解在情感中的人生觉解。

其次,基本条件是眼球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再次,审美境界有高低不同的层次。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

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美学研究的五个方面: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p36

1.1、审美关系内涵:

2.0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使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2.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的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2.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2.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陷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

1.2、审美活动背☆

3.1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其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并且有需求、有目的、有凭借。

3.2其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其凭借体现在审美主体始终结合着审美对象(客体),是一种内在的交合融一、精神对话和情感交流。

3.3审美活动作为审美关系的展开和生成,在逻辑上是先于审美主、客体。

1.3、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p40

4.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如呼如吸,密切相关。

4.2审美关系含于内,审美活动显于外。

4.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二、审美关系与审美形态

2.1、广义的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2.2、美感(审美经验):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快感。

2.3、审美对象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的特点:背☆

其一,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式。

其二,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

其三,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

其四,它是能唤起主体的联想、想象,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三、美感与审美经验

3.1、美感(审美经验):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快感。

3.2、审美经验的特点:背☆

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

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是一种美感。

最后,审美经验有其自己的结构和动态展开的过程。

四、艺术与艺术教育

4.1、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三缓解循环往复的动态流程中,这也就是艺术活动的全过程,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艺术就不能存在。

4.2、艺术品:是精神性的人工制品,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晶,也是艺术家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感性显现和凝定,它一旦进入接受者的审美欣赏活动,与接受者建立起审美关系,便生成、显现为最高层次的审美对象。

4.3、艺术活动的构成和展开背☆

首先,它必须有作者,作者是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品的所从由来者。

其次,作者对艺术品的制作、生产是独特的。

第三,艺术品从结构上来说是多层次的,其内在意蕴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空白,有待接受者的填补和确定。

第四,艺术品必须被人审美地接受,进入具体、特定的审美关系之中,方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4.4、艺术本源在人的生存实践之中。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表征、创造和开显着不同的人生境界。艺术的旨趣是,塑造完美的人性,推进人生的美化,提升人生的境界。

4.5、狭义的美育: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

4.6、广义的美育: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即精神丰满的人生成。

4.7、美育的独特性:p47

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这种独特性质根本上是由作为其实践基础的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4.8、审美活动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活动p47

1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的初级人生真相,打动人的心灵。

2提升人,在审美活动中,生活在片面性中、异化状态中的人得到了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揭示,随着审美境界的获得与递进,人的神明境界也得到了提高。

3求真、求善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1、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等构成的动力机制建筑了审美活动得以存在的根基和控制平台。

1.1审美需要:

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是在人的劳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需要特征是:

首先,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其次,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2.1审美理想的作用是:

首先,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作出的审美判断,具有导向性、规范性。

其次,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及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3.1、审美趣味特征是:

首先,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

其次,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它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3.2、判断一种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背☆

首先,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其次,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4、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4.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生命活动。

4.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距哟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是超越现实功能和物质需求的一种自由的心理体验。

4.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

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4.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背☆背☆

①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他律性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②首先,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

③其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④再次,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5、异化劳动:人的自由本质的一种扭曲和蜕变。在异化劳动中,人不是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命,而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生命,人本身的力量对人说来,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异化劳动的产品,也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成为人受奴役的一种表征。

7、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背☆

7.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审美活动本身所展开的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仅仅只为人才存在。不管审美活动所指涉的具体对象之间有多大的区别和差异,然而这些对象之进入审美的世

界,却无不关系着人。这些对象一旦进入审美的领域就成为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证和肯定。

7.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①首先,审美活动与其他价值活动一样,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

②其次,审美活动同其他价值活动一样,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7.3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①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②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

③再次,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7.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提问:审美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点的一种活动方式)背☆背☆

①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②其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③再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1、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背☆背☆

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

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③再次,就审美对象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④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育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2.1、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这就决定了主体在审美中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所谓人在审美中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方式,只是指在审美中,人主要发挥自己精神性的本质力量,人是通过精神性的劳动在从精神上占有对象的过程中来确证自己的现实存在的。

2.2、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

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跃出审美惊异: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特点:一是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

活的生命感。二是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

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审美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体验方式,与人的生活世界以及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人生体验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是因为人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具体性、集中性、整体性)和根本性。审美体验的整体性:是诸种人生体验的浓缩和凝聚,是各种实际的人生体验在审美情境中其实用意义被悬浮之后的一种升华和整合,表现在它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

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静观体验中澄明之境才会自动现身出来。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

一种光亮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

1.1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这是由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精神观照活动所决定的。

①色彩: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对于人们辨识物体是不可缺少的。其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视觉对象)表情性:色彩能直接唤起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

象征性: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②线条:人们在实践中对物体外形所做的一种抽象,并赋予其某种观念意义,从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特殊语汇。一定的线条之所以会具有某种情感意味,是因为这些线条所附着的客观事物本身在生

活中就实际上使人产生过类似的经验。(视觉对象)

③形状:是事物在空间中具体的存在形式,其构成事物的轮廓,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具有具体可感性和一定的表情性。(视觉对象)

④音响:声音的节奏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发生某种对应关系,使其带上情感意味。(听觉对象)

1.2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

①审美条件的各种物质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组合规律,其中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

②多样: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

③统一: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素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从而有机融合的内在关系。

④多样统一:也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的血脉的一致性。

1.3、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背☆背☆

①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首先必须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个具有实在性的事物,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只有当它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并实际地处在一定的活动中时,它才获得了作为某种具体对象的现实规定性。

②审美价值属性只是为审美对象提供了一种可能实现的条件,而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这种可能性才转化为具体的现实性,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

③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对象才既超脱了功利性,又摆脱了抽象的分析,而得以如其所示的显现自身,才带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本真性向主体敞开和呈现,审美对象也就得以现实的生成。

④审美活动以其自由性、全面性和超越性,不仅使事物对象的审美价值充分绽露出来,而且把一个活的充盈生命的真实世界叶即审美对象向人拓展出来,获得现实的存在。

1.4、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背☆背☆

①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完成:只有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碰撞、交融,审美对象才会现实地具体地生成。

②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替班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A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它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之中。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非实体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静观,而是一种积极的建构过程。审美对象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抽离出来的过程,既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能动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本质力量充分对象化的过程。在这种主客融会的双向互动中,就必然使审美对象超越原来客观的实在物,变成了一种主客统一的新的精神客体。

B开放性:即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任何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它依存于具体的“物”;另一方面,真正的审美对象又绝非仅仅表现为一种有限的单纯的物,而是具有某种深刻的内涵。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就寄居在他的有限的个别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结构之中。

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1、游戏说

1.1产生与发展古希腊柏拉图:发现艺术与游戏的类似之处18C德国康德《判断力批判》“自由游戏”:18C德国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1.2席勒的“游戏说”

A简介: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它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嬉戏玩耍之类,也不是人想入非非的懒散的幻想活动,而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因此,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这种冲动甚至可以追溯到动物那种无目的的本能活动中。

1.3游戏说的评价:背☆

首先,它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

其次,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但是,他也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它根本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可以看成是同义词,这样,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2、生物本能说p95

2.1产生和发展古希腊德谟克里特: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的发生18C英国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把人的基本情欲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另一类是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由前一种本能产生出崇高感,由后一种本能则产生出美感。这样一来,人类的审美活动其本源出九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在这一派中影响最大的是达尔文: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和研究,提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的观点,其结论是“人和许多低于动物的动物对同样的一些颜色,同样美妙的一些描影和形态,同样一些声音,都同样地具有愉快的感觉。”这“愉快的感觉”无疑是出自本能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在平常都被社会所压抑,这种压抑使得人的本能欲望只能通过移置与升华的方式以求发泄。审美与艺术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

2.2生物本能说评价:

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的。

它们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3、巫术说背☆

3.1产生和发展20C英国泰勒《原始文化》: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20C英国弗雷泽《金枝》: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行进而细致的研究术

3.2巫术说评价:

①用巫术说的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是它具有更可信的说服力。但是,一方面艺术与审美并不能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不

能把艺术起源的理论无条件地看作就是审美发生的理论,;

②另一方面,巫术活动虽然是促成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决不会是唯一因素。相似律、接触律、交感巫

4、劳动说●背☆

4.1产生和发展1896德国卡·毕歇尔:研究了劳动、音乐和诗歌之间的相互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了更加深入、系统的阐发:第一,“劳动先于艺术。”第二,从人的心理本性上说,他潜在地包含某种审美的要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这种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在人的具体审美趣味中,总是蕴涵着由特定社会生产力所必然决定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第三,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4.2劳动说评价:背☆

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是十分深刻的。

②但是,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却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③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却不能完全等同。

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一)、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背

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根源于人所独有的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突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因为:

第一,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

第二,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第三,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意识。

第四,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第五,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由上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二)、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

1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条件

2芬兰希尔恩: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的最基本的人类生活冲动大致有六种:a知识传达;b记忆保存;c恋爱;d劳动;e战争;f巫术

3审美是人所独有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就其成熟的和典型的形态看,其显著特点在于它是在自身中排除了直接的功利性和有限的目的性的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

4从审美的内在发生机制来说,只有当人的精神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成为审美发生提供直接的条件,就是说,在劳动与审美之间必然存在某些中介性因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的一种中介因素。

5马林诺夫斯基的考察:首先,巫术活动植根于原始人类渴望实际控制自然的强烈需要。其次,巫术活动由一套独特的仪式行为组成,它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再次,巫术活动中的行为动作与巫术所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是用情绪来沟通,而不是以观念来联结。

6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背

①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精神能力。

②巫术活动独特的礼仪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

③巫术活动的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

7卢卡契:巫术为模仿艺术的形成所做的准备首先,在巫术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就必须对达到这一目的的实际过程中进行逼真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而且需要高超的技艺力和想象力。其次,巫术中对生活过程的模仿是在一种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的,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实际的生活过程,而是与实际生活过程的暂时中断。因此,巫术实际上使原始人“形成和提高了模仿的艺术才能和随之而来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p104背

①判断审美活动业已发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②审美需要与审美意识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

而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③审美意识:人们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

④对于真正人类意识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类的远古祖先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它开始把动物性的本能需要提升为一种观念形式,从而最终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自觉的目的性特

征。它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著标志。

⑤原始意识的主要特征:首先,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其次,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再次,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⑥原始意识之中的抽象性、真实性、创造性就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当这些因素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就可能诞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就是伴随着原始意识这种解体和分化的过程而缓慢地显现出

来、确立起来的。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人类逐渐超越自己原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促成了这一转变过程。审美需要一旦进入人的自觉意识,就会成为人永不熄灭的一种精神追求。只有当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出现后,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真正发生。

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1、原始审美活动:主要是指史前人类的审美活动。人类的发展进化过程: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距今约300万—200万年)、直立人(晚期直立人,距今约300万—200万年)、古人(早期智人,距今约30万—5万年)、新人(晚期智人,自距今约5万年始)

2、原始人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审美创造

1装饰的发明,为原始人在物质生产领域施展自己的审美创造才能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2装饰:在不改变生产工具或生活器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精心的修饰和打扮,从而使实用器物充满灵气和富有情趣。

3装饰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装饰化的器物造型,一是器物装饰。(大多是陶器)A装饰化的器物造型:经过装饰化的处理使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特征,但又并不妨碍其使用功能的器物造型。B器物装饰:在器物既定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刻纹绘饰。

3、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人的自我修饰与美化,是人的审美意识觉醒的一种重要标志,原是人的自我装饰,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固定装饰:原是人通过刻痕、刺纹、凿齿、穿耳、穿鼻、穿唇等手段局部地且永久性地改变自身的自然形态,以期达到某种观念目的的装饰活动。非固定装饰:主要特点是利用某些天然的或经过人工制成的物品,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使之或附着或悬挂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从而达到美化自身的目的。(三)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与特征

1、雕刻1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雕刻作品是在叙利亚西南部戈兰高地的贝雷克哈特—拉姆遗址出土的刻有凹痕的卵石小雕像,距今大约为23万年前。2就史前艺术的发展来说,雕刻艺术的成熟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3雕塑与器物的巧妙结合,是中国原始雕塑的一个显著特点。

2、绘画1绘画的出现要晚于雕刻。目前世界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些作品多以早期人类的狩猎生活为题材,所描绘的几乎全是动物形象。2绘画有岩画、壁画、、彩画、陶器彩绘等。

3、音乐与舞蹈1音乐在史前时代已经发生,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种乐器是在法国的比例牛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支长约108毫米的骨制笛管。2史前舞蹈我们能通过一些文物资料获得较为直观的认识。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1、广义的审美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狭义的审美形态则包括各种风格、品位、体裁等。

2、审美形态的核心内涵与人的存在实践息息相关,它是基于人的存在的人生样态、人生境界的形象反映。

3、审美形态集中表现为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和荒诞等主要类别。

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1、审美形态: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A人生样态:由个人的外在形态、个性特征、人生际遇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存在样式,在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人生样态中,都寄寓着特定的审美理想。B自由人生境界: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悦乐情怀和情境,也就是审美境界。C审美情趣: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D审美风格:强烈而鲜明的审美个性特征。

2、审美形态是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对审美活动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一、审美形态的界定

3、审美形态的五个代表性观点(审美形态的主要类型及其关系)

3.1美的形态。背●

美的形态包括美的类型说、美的范畴说、美的价值形态说等,认为美完全是外在于人、与人无关的客观实体(存在物)或客观实体的固定不变属性,在审美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美感和审美经验知识对美的形态的反映。因此,只要弄清了美的形态,就等于解决了审美形态问题。

3.2审美风格。审美风格的观点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但过于宽泛,泛风格等于无风格。

3.3审美类型。审美类型包括美的类型说和审美类型说。基本认识原则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的类型,而不去顾及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显得过于宽泛,又囿于形式,甚至是外在形式的尺度,既不利于对审美形态作深入了解,又容易对美学学科的建构止于较浅表的层次。

3.4审美范畴。审美范畴包括美的范畴说和审美范畴说。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关系的逻辑概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把范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即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基本思维形式;二是把范畴看成历史地、动态的,是人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各种形态的“梯级”。

3.5人生境界说。背●

①人生境界要作为审美形态表现出来,

②首先离不开特定的审美样式,一旦脱离了特定的审美样式,人生境界将只是一个美妙的设定,而不具有任何实在的意义。

③其次,人生境界本身是一个多质多层次的生成系统,只有那些具有审美意义的层面才具有审美形态的素质,而不是所有的人生境界都天然地构成审美形态。

4、确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

①首先,广泛性或普适性。即不仅在某一种类或某一体裁中使用,而且还在其他一般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的审美中使用。

②其次,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

③第三,历史性。有些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识别标志。

二、审美形态的基本特征——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背

1、生成性

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生成。审美形态并非生而有之、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人生样态的丰富、艺术种类的增多和审美经验的改善、人生境界的提高而不断生成发展的。就历时态而言,人类的许多审美形态就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后才出现的。就共时态而言,在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要成为其他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审美形态,就必然有个历史的顺应和同化过程。就个体审美经验的生成来说,审美形态往往以主观相对性形式表征着美在审美中生成的规则。

2、贯通性

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种在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3、兼容性

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是以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特定的审美形态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形成,是一定社会时期审美实践的历史积淀,反映的是特定时期的审美理想。

一、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1、审美形态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审美形态是人们审美体验的总结和概括,它紧密地联系于人们的审美实践。

2、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还表现为,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由于每个时期审美理想和审美人士都在发生变化,对特定的审美形态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3、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诗性与音乐性的,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二、审美形态与思维背☆

2.1、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思维活动也有了许多不同特点,对审美形态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有不同。

2.2、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中国古代思维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没有从原始思维中完全分离出来,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主客交融,重视体验、综合和整体把握,最基本的思维单位是物象与数的结合体,最主要的思维方式是触类旁通、神与物游。

2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过程,逐渐形成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主客两分,重视理性、经验与逻辑分析,最基本的思维单位适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归纳和演绎。

2.3、其他a数是象的性质,象是数的载体,数赋予象以情感性和观念性。

b抽象:一是把客观存在的物态化的对象与该对象所具有的树形相分离,二是在事物众多的属性中提取出最本质的属性。

c概括:把从特定对象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延到具有同类属性的一切事务,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d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对于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它的起点是概念,终点还是概念。

e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是西方思维的主要模式,透过客观事物的现象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是西方思维的目标,以概念和逻辑形式为思维的工具。

三、审美形态与语言背

3.1、语言是意义的载体,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索绪尔),同样的事物,语言表述可能会千差万别,这些差异不同程度的也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

3.2、中西语言文字的比较

1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属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能指和所指结合的都很紧密,每个汉字都可以称之为一个意象,它本身已经融合了人作为主体的感觉、体验和想象。拼音文字能指和所指是完全随意性的,是理性的产物。

2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西方语言高度重视语法。重视词汇的结果是通过思维中丰富的想象力来凝聚语言,重视语法说到底把西方语言引向了哲学本体论,即定义世界之中的万事万物,凝聚语言的力量是逻辑性而非想象力。

3在句子形态上,汉语多数是简单句,句子与句子中间富有跳跃性(诗性),西语主要是冗长的复句,句子与句子中间粘连得很紧,充满逻辑的力量。(汉语可以称之为抒情语言,西语则长于叙事和论证。)

4汉语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

3.3、其他a世界上的语言文字简要的可以分为表音和表意文字。b鲁迅、闻一多、鲁枢元

四、审美形态与文化背

4.1、审美形态与文化形态互为影响,审美形态的逻辑总结和提炼与特定的文化密切相关,审美形态形成后,又表征为具体的文化。

4.2、中西方审美形态与宗教的比较

1西方审美形态的孕育一开始就与宗教意识紧密相连,注重对于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关注人类本身的悲剧性和幻灭感。

2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与宗教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使是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世俗化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而为一,祭祖犹如祭神,

形成了一整套的礼仪规范;二是与世俗的享乐主义和现世思想相结合。

4.3、中西方审美形态与哲学的比较

1从西方哲学发展看,总体上说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受到哲学思想变迁的制约与影响。上帝和理性是西方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两极。

(1)把道德标尺与审美标尺混为一谈

(2)主张形式与质料的二分,强调形式决定质料,促成了形式主义的审美传统

(3)把世界一分为三,以人为本的理性主义为西方美学主要的哲学基础(4)强调“自然”,体现事物中的普遍永恒的人性或者理性,出现“崇高”

(5)理性主义破灭,非理性主义思潮崛起,理性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怀疑,出现丑和荒诞。

2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是千年不变的,变化的是细节,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完善和修改的工作,即“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即是“中和”。,在哲学上是一种本体论,实质是对于中国是人生实践的集中概括,同时又是一种审美理想,还是一种最基本的审美形态。

第三节优美与崇高——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

一、优美

1、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和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一)优美的内涵与特点

2、优美的内涵

相同:秀雅协调的形式,浑然一体的内容,轻松愉快的美感。

不同:在自然领域里,优美主要表现于客体对象感性形式的和谐性上;在社会人生领域,优美的内涵从本质上说就是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在艺术领域,优美多体现在和谐内容与完美形式的统一中。

3、优美的特征作为优美的审美对象,需要具有一下特征:

首先,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

其次,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

再次,是和谐化一的内容。

最后,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二)对优美的理论探讨

古希腊、罗马:零碎不成体;美的本质是“优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球形和圆形是最美的图形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优美能够“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是单整、纯粹、绝对的美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西塞罗:秀美与威严托马斯·阿奎那:完整、和谐、鲜明(美的三要素)

培根:美的精华是秀美合适的动作

荷迦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博克:总结了优美的几个特点:小、光滑、各部分方向要变化、须互相融为一体、娇柔纤细的结构、颜色洁净明快、显眼的颜色必须同其他颜色构成多样变化

康德: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

席勒:美可以同时期待产生松弛和紧张两种作用;理想的美……

二、崇高

1、崇高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

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一)崇高的内涵与特点

2、崇高的内涵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在威力上——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在审美体验上——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在人生精神上——给人以强烈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

3、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1壮美是显示人的活动的一种结果,是人的胜利的静态显现,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

2壮美的对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崇高的对象则与人的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

4、崇高与优美的区别首先,优美体现的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境界,崇高体现的是伟大超越的人生境界样态。其次,崇高是对人的理性存在的弘扬,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反思和体悟。最后,正是在这种人生存在的超越中,体悟到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从而导引人走向崇高的人生境界。

5、崇高在不同的人生实践领域的体现

首先,崇高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激励性和鼓舞性

其次,崇高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人的创造物和人的精神品格

再次,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人的崇高体验通过艺术作品加以表现和反映,是自然和社会中崇高的集中表现形式。

6、崇高的特征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需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其次,是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再次,是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最后,是恢弘豪迈的尊严之美。

(二)对崇高的理论探讨

毕达哥拉斯:最早涉及崇高内容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崇高,并把崇高与优美并举

朗吉努斯《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

博克《论崇高与美》: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

康德: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

席勒:主要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崇高的实质

黑格尔:继承康德的“人论”,肯定崇高源于人的内在情感,同意崇高应当存在于艺术之中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德:立足于后现代理论视野,对崇高问题进行阐述

三、崇高和优美的比较★

1、崇高与美具有共同的本质,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崇高本身就是美

2、从审美形态的内涵来分析,崇高与美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崇高在对立中展现了人的存在,而优美则强调了和谐与人的存在,二者是殊途同归。

3、优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等、和谐的状态,崇高主要展示着主体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体现的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境界。

第四节悲剧与喜剧

1、优美与崇高体现了人生存在实践中的和谐与对立的人生样态,悲剧与喜剧体现的是人生存在实践中的否定性超越的样态。

一、悲剧

(一)悲剧的内涵与特点★

1、悲剧美的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2、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特征☆

首先,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其次,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最后,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二)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诗学》“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

1、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行动的模仿”灵魂的净化和陶冶

2、德国黑格尔提出“矛盾冲突”理论,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了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理念(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

3、马克思、恩格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的冲突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有意识地进行了区别

4、尼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5、克尔凯戈尔:《或此或彼》《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古代戏剧的悲剧因素》、悲剧的“罪孽说”

二、喜剧

悲剧情绪的“焦虑说”

1、喜剧以“笑”为载体,包括滑稽、讽刺、幽默等次级形态。

(一)喜剧的内涵与特点★

1、喜剧一般是以形式与内容悖离为主要特点的。鲁迅“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马克思“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2、喜剧的特点:首先,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其次,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其三,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3、喜剧的两种形式:讽刺和幽默讽刺是对丑的事物的揭露和嘲笑,体现了对正义行为的肯定和信任。幽默则是一种轻度的讽刺,它常常是对人自身的缺点进行善意的讽刺,包含着对人类弱点的宽容和对人的善良本性的肯定。

(二)喜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斐利布斯篇》背

2.1、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

2.2、亚里士多德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坏”是指丑而言《判断力批判》

2.3、康德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

2.4、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悲剧是内容大于形式,压倒形式,喜剧是形式大于内容,压倒内容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喜剧问

2.5、马、恩

2.6、苏珊·朗格悲剧和喜剧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形式喜剧是人的存在的感受形式

2.7、巴赫金“狂欢化”思想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

1、古希腊的悲喜剧与纯粹意义上的戏剧之间的区别:首先,希腊悲剧喜剧既是戏剧,也是诗歌其次,古希腊的哲学家对于悲剧与喜剧的研究实际上既有经验主义的心理分析,更有哲学上的理性认识

2、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喜剧

1其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历史现象

2其是人生的两种存在状态

3其本质只有从人生实践角度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说明

4其具有社会性,是从人生存在实践的基本观点来理解的

第五节丑和荒诞

1、丑和荒诞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创伤和扭曲。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唐矛盾。

2、丑是一种不和谐,荒诞是一种假的和谐;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荒诞是肯定价值与否定价值的混同、错位和失落。

一、丑

1、丑首先是一个人类范畴,其次是社会历史范畴,再次才是美学范畴、审美形态。

(一)丑的内涵和特点

1、丑的内涵

1丑首先源于人们对丑的感受的形成

2丑包容于原始人的宗教活动中,表现的内容是对于神秘世界的恐惧,产生的基础是主体尚处于蒙昧状态,自我意识没有充分觉醒

3丑的产生与人们对自然、社会的极度恐惧感相关

2、丑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首先,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其次,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刺激等形式

(二)“丑”的形成

1、形式律:包含着内容的形式。主要表述为比例、匀称、适度。

2、自由律:主要表现在审美标准所包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即美与丑的区分不仅是由于对象的物性不同所致,而且是人参与其中的结果。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自身”(浓郁的神秘色彩)

3、丑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形态的原因

1与古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2与希腊风气中美善统一的观念密切相关

一是丑在整个审美活动之中不占据主要地位;二是在整个希腊语境中,形而上意义的美与审美意义上的美还是有所区别的)

(三)”丑“的理论的历史考察

1、1750年鲍姆加通《美学》: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这是应当避免的

2、亚里士多德《诗学》、布瓦洛《诗的艺术》、博克“承认丑与崇高是部分一致的”、罗丹《罗丹论艺术》

3、但丁《神曲》、雨果《<克伦威尔>序》美丑并赏的审美观

4、1853年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贡献:首先,把丑明确与美对立且并列起来,指出丑与美一样同“属于美学理论的范围”,提出“丑的美学”的概念与“美的美学”相对应其次,丑不仅是作为提高美的衬托物而被接纳到艺术中来的,因为美“并不需要任何衬托物或黑暗的背景”第三,提出艺术创作中虽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现丑时,“又必须使之服从美的一般法则”,以便使之“理想化”,突出丑的一般特征(艺术表现丑的基本原则)第四,顾及了艺术表现丑的后果,即有可能削弱、消除丑的令人不快之感。《丑的美学》不仅是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

二、荒诞

1、荒诞的本意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谬不真。

2、荒诞与悲、喜剧和崇高的比较

1形式:荒诞与喜剧相似,但荒诞的形式是与内容相符的,并不像喜剧那样揭示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相悖或形式所造成的假象,所以荒诞不可能让人发笑

2内容:荒诞接近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对的东西,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但荒诞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与拼搏,更不会有对抗与超越。

3、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一)荒诞的内涵与特点

1、荒诞的内涵

1荒诞不能通过理性的理解达到超越,是非理性的、不能理解的,不可能产生悲剧性的感受,包含的是人生存在意义的虚无感和无助感

2荒诞感是指主体对荒诞的感受与经历,是人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存在与意义的直观和体验☆189

3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2、荒诞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

首先,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感悟

其次,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

最后,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190

(二)荒诞理论的历史考察

1、古希腊柏拉图:理式与自由的矛盾

2、基督教兴起:宗教中不恰当的禁欲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怀疑论

3、文艺复兴后:非理性与异化的程度呈递增之势

4、存在主义哲学:4.1世界是荒诞的,4.2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4.3人变为“非人”(人变为“非人”的含义:第一,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类的特性第二,是人失去了自西方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第三,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一)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1、在审美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2、美在过程中,美不是作为物化形态的结果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而是在审美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美丑。首先,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丑就必然会进入到审美实践中。其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人生境界也包含丑的因素。第三,劳动作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创造力和推动力。丑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劳动的异化有密切关系。第四,非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心理分析哲学、美学思潮等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艺术作为人类主要的审美实践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对于丑的描绘,呈现出了以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前两个原因为丑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后三个原因为丑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提供了现实的根基。

3、分析

1前两个原因

(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一个去伪存真、弃恶扬善、褒美贬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实际上不仅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丑与崇高及优美的关系:崇高和丑都是与优美处于对立的位置

2后三个原因首先,审美实践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丑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必然有着人生实践的根基其次,与西方现实生活休戚相关的西方美学也相应产生了巨大变化再次,丑在事实上已经在西方审美实践活动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和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首先,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其次,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第三,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第四章第一节审美经验论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1、古希腊:“本体论”美的本质非功利性和超越性

1.2、柏拉图:“迷狂说”和“回忆说”

1.3、中世纪:神学

1.4、西方近代哲学:(1)经验主义美学第一阶段:夏夫兹博里“第六感”超验性荷加兹“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哈奇生第二阶段:休谟明确地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局限:只强调情感与理智、审美与认识之间的区别,忽略了二者之间的联系(2)康德和德国古典美学康德:审美经验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

1.5、现代西方美学

(1)科学主义美学:思想基础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基本倾向是试图通过实证或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审美经验乔治?桑塔亚: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杜威: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门罗:拒绝超经验的价值和原因“游戏”“艺术即经验”维特根斯坦(分析美学)、瑞恰兹(语义学美学)

(2)人本主义美学:把美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直观主义美学:特点在于把审美经验归结为非理性的直观或者直觉活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克罗齐解释学美学:一种文献学的方法论学)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本体论转折)、伽达默尔(哲学解释

1.6、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直观或者观审活动

首先,审美以及艺术经验的对象乃是理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或者表象

其次,直观活动的主体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纯粹的主体

第三,直观活动中人与对象之间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水乳交融、紧密合一的关系

1.7、当代西方美学重要研究课题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审美经验与美感的区别

首先,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而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

其次,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与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

第三,美感是指主体对与某种现成现象所作出的反应,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2、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背★

首先,任何审美活动,在根本上都是人们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其次,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再次,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随着艺术品作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联系

3、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1、审美经验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2、审美经验的特征:直观性(胡塞尔: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非功利性、超越性220背★

2.1感性直观: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

观的关系本质直观:审美经验不涉及抽象的概念,使理性和概念分离开来而获得自由。排除了概念的干扰,为理性的参与打开了大门,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把握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2.2非功利性:

首先,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凡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其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种功力因素的干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或者减弱人们的审美愉悦

2.3功利性:背☆

首先,人类的各种经验是相互关联的,审美经验尽管就其自身来说排除了任何功利性因素,然而审美需要的满足却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主体的精神结构,从而间接地满足各种功利性的需要。

其次,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尽管所涉及地只是对象的形式,但由于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纯粹的形式恰恰不能成为理想的审美对象再次,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尽管要求主体排除各种功利或利害的考虑,从而获得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但由于审美对象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人们的精神结构和思想境界,从而产生一定的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

2.4超越性:背☆

首先,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其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第三,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7、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方式是象征

8、象征与一般的符号和标志的本质区别标志不以任何方式介入它所标志的实在和实在的力量,而象征虽与它所标志的东西不同,但却介入乐它所表征之物的意义和力量。象征和标志之间的差别在于:介入被表征的实在这一点使象征成为象征。而不介入被表指的现象这一点使表指成为标志。

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静态的、共时性的结构分析

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背★

1、一般说来,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是构成审美经验的几种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主体的审美心理机制。

(一)感知(基础)

1.1、感觉: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通感

1.2、审美感知的特点:首先,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其次,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再次,审美感知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p236

1.3、完形: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p237

1.4、感知在审美经验中的功能: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密切关系

(二)想象(核心)背☆

2.1、想象: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

2.2、想象可以分为初级形式(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高级形式(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两种形态

2.3、(1)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一个

(2)类似联想:是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

(3)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

(4)再造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5)创造性想象: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

(三)情感(最活跃)背☆

3.1、情感活动是审美经验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一方面构成了其他各种心理因素产生的诱因,另一方面又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时,它还作为一种弥漫性因素伴随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

使整个审美活动显示出明显的情感色彩

3.2、情感(三种观点):一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二是由主体赋予事物的,三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同构对应关系

3.3、情感活动是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获得自己属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的后果一方面是人的感觉和情感的人化,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的人化

3.4、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具有更多的个人色彩,而审美情感则具有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

(四)理解

4.1、(康德)“反思判断力”:从特殊的事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审美经验中理性活动的规律)

4.2、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首先,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其次,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

4.3、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特点的原因p247

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

2.1、审美感知在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起点的位置,构成了其他心理要素的基础。

2.2、想象活动需要感知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情感是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尺度,理解对感知活动进行引导

2.3、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关系

首先,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其次,情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再次,情感活动对于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4、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之间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关系,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审美经验中是以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的

5、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和理智的关系表现为

首先: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理智的引导

其次:单纯关于主体情感的抒发并不能产生美,只有当情感经过提升与净化,经过理智的筛选和改造之后,才能真正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1、不同的观点经验主义:认为审美能力是后天形成的理性主义:“先定的和谐”(或先验论);马克思主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宏观);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同化——调节图式(微观)

2、调节或自我调节:人或自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校正与目标间的偏差,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3、同化——调节规律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3.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但当这种图式无法同化外界事物时,认知机制就设法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图式。背☆

3.2控制论的调节和认识论的调节含义:人或自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校正与目标间的偏差,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同:控制论侧重于对行为控制的研究,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心理建构问题

3.3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

1审美调节通过同化使得自己能够理解对象,也通过调节来修正心理图式。

2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无意识的调节是结构的,有意识的调节是功能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

3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和无意识的结构调节的有机统一。

4不仅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而且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同化——调节的产物。

3.4、审美心理结构是如何实现自我调节的:背☆

1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起来的。

2同化的作用是在于使人“审”面前能审之美,调节的作用在于使人“审”面前暂时无法能审之美。

3不仅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而且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即是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35、自调节审美的特殊要求

首先,自调节审美建立在审美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服从审美的一般规律其次,自调节审美有它自己的特殊要求,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二、反馈调节

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动态的、历时性的研究

一、呈现阶段背☆

1.1、审美感知的特点: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

1.2、审美态度:是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关照、欣赏的态度

1.3、审美态度的确立是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并不是通过自己的五官,而是通过自己的整个身心来与对象建立关系的,达到主体与对象的合一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意味着对于对

象的实际占有,而是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之后出现的一种忘我状态,建立起相互平等的精神交流关系。

二、构成阶段

2.1、先验想象力和经验想象力的不同功能先验想象力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的浑然一体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经验想象力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

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2.2、审美距离: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的一个审美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2.3、先验想象力和经验想象力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并不存在独立的先验想象力,在根本上是一切想象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我们的任何想象都是以经验的方

式进行的,但这种经验都必须符合某种先验的前提条件,服从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在规定性。

三、评价阶段背☆

3.1、审美理解的作用:可以抑制处于实际体验本源处的想象力,松弛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

3.2、从现象学看,他人的存在以及主体间性都是自明的,而个体自我则是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的。这种看法可以说为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理论提供了一种现象学和存在论上的证明,说明从特殊的事

物和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是符合审美经验的。

3.3、审美体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这两种感觉有着本质的差异首先,对象不同。前者所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到的则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其次,主体在后一种感觉中呈现出

了一种新的态度,达到了体验的深度4、对于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成为一种与对象的精神交流,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感思考,而审美对象在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准主体。

第五章艺术论(一)

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集中、完备的体现;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形态

2、黑格尔《美学讲演录》: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的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

1、大英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分类第一种:分为美术和语言艺术。美术偏重于纯审美的目的,简单美,即偏重于美;语言艺术指语言、讲话和推理的表达技巧

第二种:文学、视觉艺术、平面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和建筑。

2、给艺术下定义困难的原因背☆p275

①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这就增加了定义的困难

②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

③“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艺术”的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

④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

(一)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

1、游戏说:由康德提出,由希勒、斯宾塞等人发展

①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

②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与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

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与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是片面的。

2、集体无意识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

①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此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

于集体无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

②合理因素: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不足:“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

1、模仿说:古希腊、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

①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本质是对模仿的模仿,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就肯定了艺术

的真实性,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②合理性: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不足: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

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2、表现说:浪漫主义思潮、“自我表现”、康德“天才”论

①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

②合理性: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不足:完全回

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是片面的。

3、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

①所谓“形式”,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

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所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②合理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不足: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包括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脱离

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4、符号说:苏珊?朗格

①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

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②合理性:综合了表现说和有意味的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不足: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

生物性的“生命运动”,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

1、载道说(或教化说):孔子提出,韩愈完善

①韩愈: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柳宗元: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

②合理性:将文置之于道的约束下,先道而后文,猛烈抨击了无情而故意以矫情为文的风气,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足: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作用,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

律,是片面的

2、娱乐说:李渔娱乐说可分“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

①自娱:艺术家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

②娱人:“娱人”同样很重要,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特性和功能以上各种艺术定义,虽然角度不同,重点不一,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都有各自

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而都未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艺术本身是一个涵盖面极广、抽象度极高的观念,它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动态网络结构和开放系统,一直处在全方位变动中,不可能囿于任何固定的框架中

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和联系

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在艺术品本义范围内区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2、艺术品的本质特征: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在现代社会,两者的界限日益模糊

朱立元美学复习资料

朱立元美学重点部分复习资料(晋中学院) 一、填空 1、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形式层,形式层的后面是意蕴层,意蕴的后面是“存在” 层,中国美学称为“道”,西方美学称为“存在”。P8 2、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三者演变形态是:最 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P16 3、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问世为标志,美学独立,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P17 4、Aesthetica即“感性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P18 5、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审美现象的特殊性,二是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P22 6、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P37 7、“美学”一名较早见于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子安的著作(《教化议》),他1873年出版的《大德 国学校论略》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另一种说法说“美学”一词是由从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的翻译转引进来的,有《维氏美学》,1883年出版。 P46 8、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P80 9、宗白华则分境界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 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艺术境界主于美。”P81 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特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P116 11、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P126 12、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 13、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这种状态,庄子 称之为“坐忘”,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P131 14、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P132 15、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者首推达尔文的观点,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提出动物也有美 感能力的观点。P137 16、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 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P138 17、文化创造实质:“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P138 18、弗雷泽著有《金枝》一书,他认为原始巫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相似律”为基础的 “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P139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好像是真实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却是由观众自己的心理所臆造的,是由于观众心理复杂的思维活动,终于把单幅静止,的画面组织成连续运动的画面,使观众感受到了银幕上的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闵斯特堡指出:“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

美学笔记整理

美学笔记整理 1. 美学的学科属性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以哲学作为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 2. 美学的诞生1775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被称为“美学之父”)命名。 基本的美学读物: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美学理式)康德《判断与批判》黑格尔:美学三卷本弗洛伊德 3. 美的产生①自然和谐说:毕达哥拉斯、达芬奇②主观决定论③移情说:立普斯 ④历史及实践决定论⑤游戏说:席勒·斯宾塞⑥关系说:狄德罗 自然美的形成、内容、渊源: 自然美的历史就是一个自然美被忽略的的边缘化的过程①鲍姆加通通过对美学的定义,从这个学科定位看出自然美是从主体角度研究;康德沿袭从主体角度建构美学的思路,将人的感性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为审美判断能力,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自然保持敬畏,敬畏之情的落脚点不是自然对象,而是落脚在以自然作为人的自由本性的最高证明,将自然问题置换为人的主题精神的哲学取向同样体现在黑格尔的美学中。“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因为其本身或其的美产生出来的,也不是因为显现而产生出来,自然为其它对象为美,也就是为我们而美,为理解美的心灵而美。”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由心灵美产生而再生的。康德通过自然把人的自由本性提高到合法性,黑格尔通过艺术的优先性把自然美弃置到边缘。建立在人学基础上的美学最适合的解释对象是人自身或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而自然因为与人的远离成对立而必然被弃置于美的边缘。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①自然的实践化——自然美是人类世界的创造性成果,所谓自然的实践化,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上的感性具体的表现,经过实践创造自然就成了人类学的自然,成了人的作品、人的自由的表现。 ②自然人情化——作为情感主体的审美者,把自己的情感灌注于自然对象之中,使之因为人的情感再造和改装而成为美。 自然美的内容: ①自然始终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自然的赞美其实是赞美自然对人生活的意义,日月山水成为了人的世界; ②自然美是人的心灵的投射与创造力,是人主观心灵的投射,是心灵的创造物。例如梅兰竹菊; ③自然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把自然美视为远离生活的形式,但形式本身是有意味的。

美学朱立元第一编整理

美学 ——朱立元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和美学基本问题 第一章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 第一节审美现象 一、审美是基本的人生体验之一 首先,在自然中,我们常常能够获得审美经验。 宋代画家郭熙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东山惨淡而如睡。” 其次,在于社会他人的交往关系中,即通常所谓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经常获得审美经验。或是《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亦或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劳动场面唤起适情顺性的情趣,又或是宗白华“洞察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对强权还以莫名的讪笑,对弱小者寄予深挚的同情”。 最后,审美更加普遍必然的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 清代画家郑板桥《题画竹》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里的“画意”是指洋溢于画家心中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1.审美 (1)审美的组词方式:“审”+“美” (2)美一定和人有关系,没有人就无所谓美,美只有对人来说才具有价值。 2.审美现象(美之价值,莫不由人) 审美现象是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组合,或者说应当是主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审美关系。 离开了人,任何对象无所谓美不美;有了人,才有了美 美是属人的美,审美是属人的现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审美关系的特点 蒋孔阳《美学新论》 (1)审美关系是通过主体的感觉器官和现实建立关系,而它把握的对象也具有感性的形象性与直觉性; (2)审美关系是自由的:外在的、内在的 (3)审美关系是人作为一个整体和现实发生关系; (4)审美关系还特别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情感关系 三、审美现象的构成 (一)“关系在先”原则 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欣赏者的审美知觉)都是在两者的相互关系和活动中同时形成的。在时间上,审美关系的建构与审美主体体的生成是同时的、同步的,没有先后之分;但是,从逻辑上讲,则是审美关系在先,审美主客体在后,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确定者,审美关系之前和之外,无所谓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这就是“关系在先”的原则。 (二)审美现象的三个构成要素 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主客体之间关系 1.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是与主体发生审美关系的自然、艺术、社会、科学等多种多样的对象。 2.审美主体

美学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2、鲍姆加登对美学的定义:1、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2、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 3、美如何成“学”? 答:美是怎么成为“学”的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方文化特殊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美学;二是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是美学成为世界性的学问。可以说是包含了三个方面:其一,西方文化如何使美成为“学”的;其二,各非西方文化是如何在由分散的世界史向统一世界史的全球演进中,具体的接受西方学科体系而从现代文学结构中产生美学的;其三,各非西方文化在承认了美学,把美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后,以现在的美学框架,按图索骥的在自己的历史中把相关的资料汇集起来,构成本文化的“美学史” 4、西方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西方美学的产生,源于三个基础:对事物的本质追求;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基础一:对事物的本质追求。 美学的产生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哲学追问。古希腊人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后面必然有一个共相,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就能够说明一切具体的东西。而且他们相信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也就是西方追求本质的西方模式。 基础二: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 美学是研究情感或感性知识的完善的。(注:古希腊人比较较真,首先他们对知、情、意划分的很清楚,而且他们还要一一对应,知对应逻辑学;意对应伦理学;那么,情也应当对应一门学科,譬如“美学”)。 基础三: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和技术是不分的,,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开始与技术和科学分离开来,成为美的艺术。而它们既然都叫美的艺术,那么就应该有统一的性质,这就是追求美,由此就形成了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又称为艺术哲学。 5、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美学呢? 答:其一,中国人虽然经常谈到美,却绝不是关于美的本质的定义。中国人从来不去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因为中国人并不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语言明晰地表达的。中国人主张的是“言不尽物”“言不尽意”。因此中国人对美的把握和体验不表现为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不在语言、公理、定义的把我和表达上下功夫,从而也没有对美的本质为核心来建立美学。其二,中国人对主体心理的划分不像西方人的几何划分,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去分析,所谓知情意三者在中国文化看来是可以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个范围确定的领域来建立美学。其三,中国的各门类艺术从来没有被统一的论述过,因为在中国文化看来,各门艺术的地位本就是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为诗文最高的理论,导致了古代中国虽然有诗学、有建筑学、音乐学等等,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学,从而在艺术方面也没有一个范围确定的领域来建立美学。 三、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第一阶段:柏拉图的美学,一是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静态结构,美的本质直接与美的现象相对应;二是体现了人在审美中不断的提升自己:首先面对美的形体,接着进入心灵美,进而行为制度的美,再进一步,各种知识学问的美,最后达到美的理式。

《美学》朱立元版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朱立元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游戏说:首先是由康德提出的,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 游戏说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 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 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 有的理想活动。 但是,艺术与游戏有相同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 是片面的。 2、表现说:兴起于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 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代表人物有德拉克洛瓦、柏格森和克罗齐等;在中国, 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划入表现说,代表人物有陆机和刘勰等。 表现说批判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表现说把艺 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美学史 上是一大进步。 但是,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 而仍然是片面的。 3、符号说:是由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首先提出。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 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 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现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 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符号说综合表现说和有意味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 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 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所以仍不能正 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4、艺术想象力:较为明确地在人性论基本框架中谈“想象力”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生成艺术意象的能力,这种能力 可以产生想象、幻想、联想等活动。常常被认为是艺术家最重要的能力, 也是艺术创造过程中起着最大、最核心作用的能力。 艺术想象力是一种能生成意象的纯粹感性能力,是蕴涵时空从而超越时空 的,它有自己的想象逻辑。 5、艺术灵感:在西方,对于灵感有较多领会的是柏拉图和郞吉弩斯。 艺术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 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 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灵感客观存在,是艺术家在自身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学养积累 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状态和活动。它是艺术家创造力极为旺盛、 勃发时一种神思活跃、意象奔涌的心理状态。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 态的超越。它是一种非预期性、突发性的艺术思维境界。 6、气韵:首次出现在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 它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 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

自考美学听课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1.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柏拉图 2.是研究艺术的学科黑格尔 3.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审美经验: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审美 心理:弗洛伊德、布洛、阿恩海姆 4.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学科蒋孔阳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1、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现象 2、审美现象: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3、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 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即科技美-----杨振宁 4、审美:“审”的主体是人【我】,所以审美现象和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世界发生审美关系。 也就是说先有审美关系,再有美或者不美(不美工丑),最后有审美的人。所以,美学研究的对象既不是客体的美,也不是主体的美感,而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1、审美现象:美学的研究对象 2、综合:跨三门学科,汉语言、哲学、艺术 3、人文学科:相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具有主观性)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诞生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后虽独立,但从来没有脱离哲学。 核心研究方法:哲学的研究方法 小结: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以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为研究对象,美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一、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一)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初级的审美意识(原始陶器等如人面鱼纹彩陶盆)高级审美意识(神话、悲剧等)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的命运与生俱来,受神控制,不可抗拒,无法改变。 中国古代的悲剧观《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匆然而已。....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中西悲剧观的不同之处:

朱立元《美学》(修订版)章节练习(审美活动论)【圣才出品】

第二编审美活动论 一、名词解释 1.审美活动(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它存在于人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审美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三个特点: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其次,人的审美中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最后,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2.艺术形象(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艺术形象包括三方面内容: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审美态度(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从事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色,观看绘画、电影、戏剧,朗诵诗歌,欣赏音乐时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审美态度就是人

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态度既不同于实用态度,又不同于科学态度。它与实用态度的不同表现在:它并不是致力于为下一步的行动和行为去进行准备,也不关心下一步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更不构成达到这个目的手段,一旦把注意力转移到实用生活目的时,审美态度便不再存在了。 二、简答题 1.中国美学中的心与物的感应说。(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心与物的感应说最早起源于《乐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物色》篇中正式提出,钟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美学观点。 (1)《乐记》里的心与物的感应说 《乐记》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思想是完全相通的,而且直接对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影响。音乐的本源在于人心感物。其中说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里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音乐本源论,它比较注重外界事物对心感发。但是在人性论上则认为七情乃是人心所固有的。 (2)刘勰的心与物的感应说 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由于人心对外物的感应,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抒情)的冲动。这种人心对于外物的感应的实质,是“气”的感应,是自然界的“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刘勰从人心对外物的感应,谈到艺术想象活动的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即艺术构思的妙处在于作家的想象活动是和事物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一个特点是“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即作家的想象活动和事物的形象贯通在一起,从而引起了情感的变化。艺术想象活动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心理活动。

美学笔记完整版

美学 18C中期,一般认为第一个给美学学科命名的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发表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的著作。他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发表《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的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察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的著名人物,除了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的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认为,“没有对于美的科学,只有对于美的批判”“因为谈到对美的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的,也就是通过证明根据来决定事物是否必须被看做美的;因而关于美的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的,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认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主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而主要 不是自然,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的方式。主要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的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的确定,因而具有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 并建立美与审美的标准,表现出人对生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的冷冰冰的客观态度是不同的。 这种主观性还表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对于艺术品的批评,依赖于个体的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广泛、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首先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的问题在哲学的视域探讨 其次,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方法渗透到美学研究中

美学复习朱立元

美学复习资料 1.审美现象(活动) 是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结合,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由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以及审美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三个要素构成。 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形式层,形式层的后面是意蕴层,意蕴的后面是“存在”层,中国美学称为“道”,西方美学称为“存在”。 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2.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重点)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在于它始终坚持从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和含义。 一、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与奠基的时期。 《易》之世界观与人生观,启发和奠定了整个先秦时期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传统。 ①“彖辞”:天地感而万物生(一切东西来自感应) ②乾坤互补、刚柔并济: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③朴素健康、向上奋发的生活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先秦美学在孔子之前,史伯、晏婴、伍举等人都论及了五味、五色、无声之美,也涉及美与善的关系。 百家争鸣时代,儒、道两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建构和形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格局。 儒家,充分肯定善与美的统一,积极入世。 孔子:从仁出发,联系伦理道德的善来解释美。外在形式虽然可以给人以感官愉悦,但必须与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整个人生的审美化途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艺术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感发和陶冶人的伦理情感,促进个人与社会人伦的和谐发展。 孟子:重心,从个体人格精神的建构来展示美与善的联系,认为从善到美呈现为逐步递升的状态,“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对美基于善又超越于善作了明确的表述。 荀子:隆礼,重视外在的礼仪对人的规范和节制,他提出“无为则性不能自美”的命题,揭示了人的伦理活动行为同审美的密切关系。 道家的美学思想奠基于“道”。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超越人世间的是非、利害、得失、荣辱、祸福甚至生死,从人世的苦难解脱出来,回到道的自然无为,以虚静、素朴、恬淡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进入一种“以天合天”的自由逍遥的审美境界。它要求以人的虚怀若谷来应和世界的虚无,是对审美活动、审美现象尤其是审美心理特征的深刻揭示。 墨家和法家都以狭隘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应当加以否定。法家以功利为尺度来衡量审美和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不仅无助于物质功用,而且“乱法”、“害用”。 汉代,汉代形成了以气、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严谨的宇宙论结构。在这个宇宙论结构的牵引和带动下,天地相通,天人感应,万物和合。同时,由于这个宇宙论结构重视现存秩序,重视事物在宇宙中的定位,重视外部世界的完满,重视人的活动行为、功绩事业,因而

美学原理 笔记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 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 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 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 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 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1750 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鲍 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中国的美学之父”是王国维。 2、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3、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4、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相统一;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5、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需要。 6、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伦理现象。 7、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8、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9、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考。 10、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11、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12、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13、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14、1871 年,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美学、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以法国丹纳 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一种所谓“由下而上”(形而下)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15、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 变化。19 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哀尔〉(老妓),老妇人已转化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力 量的艺术美了。 16、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7、美学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2)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 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3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身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 4) 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19、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20、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文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它将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21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22、费希纳 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23、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他认为任何东西是因为 “分享了”美的理念才美的。

美学笔记完整版样本

美学 18C中期,普通以为第一种给美学学科命名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刊登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著作。她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一某些,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刊登《红楼梦评论》、1908刊登《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毕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重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国内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测近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知名人物,除了四派代表人物,尚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以为,“没有对于美科学,只有对于美批判”“由于谈到对美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也就是通过证明依照来决定事物与否必要被看做美;因而关于美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结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重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故意义自我意识和反思,而重要不是 自然,社会现象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咱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方式。重要引导咱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拟定,因而具备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并建 立美与审美原则,体现出人对生存抱负境界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冷冰冰客观态度是不同。 这种主观性还体当前,人文学科研究办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批判,对于艺术品批评,依赖于个体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它与其她学科具备广泛、密切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一方面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问题在哲学视域探讨 另一方面,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办法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办法渗入到美学研究中 鲍姆嘉通通过对美学学科辩护:哲学不会想把自身同人类知识中如此伟大一某些财富疏远开来 美学研究对象 鲍姆嘉通观点:“美学对象就是感性结识完善(但就它自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就是感性结识不完善,这就是丑,对的,哲学观。如何以对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高档结识方式科学。美,指引如何以美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档结识方式科学” 对她看法理解: 1、她把美学作为与逻辑学相并列学科来结识,美学是低档结识论 2、她以为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以美方式去思维

美学考研——朱立元版本超全word版本

美学笔记》 (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第一种,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来源于黑格尔。《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它分为两个层次: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中国有李泽厚。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第四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中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自然只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不存在审美意义。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 科技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审美现象。 审美形态多种多样。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能把丑、荒诞、惊颤等形态包括进去。“丑”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美而转化。19 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的出现。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作者:————————————————————————————————日期:

美学 18C中期,一般认为第一个给美学学科命名的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发表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的著作。他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发表《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的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察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的著名人物,除了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的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认为,“没有对于美的科学,只有对于美的批判”“因为谈到对美的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的,也就是通过证明根据来决定事物是否必须被看做美的;因而关于美的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的,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认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主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而主要 不是自然,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的方式。主要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的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的确定,因而具有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 并建立美与审美的标准,表现出人对生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的冷冰冰的客观态度是不同的。 这种主观性还表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对于艺术品的批评,依赖于个体的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广泛、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首先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的问题在哲学的视域探讨 其次,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方法渗透到美学研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