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C 内接于⊙O ,2,BC AB AC ==,点D 为AC 上的动点,且10

cos B =. (1)求AB 的长度;

(2)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弦AD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问AD?AE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D?AE 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过A 点作AH ⊥BD ,求证:BH CD DH =+.

【答案】(1) 10AB ;(2) 10AD AE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过A 作AF ⊥BC ,垂足为F ,交⊙O 于G ,由垂径定理可得BF=1,再根据已知结合RtΔAFB 即可求得AB 长;

(2)连接DG ,则可得AG 为⊙O 的直径,继而可证明△DAG ∽△FA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AE=AF?AG ,连接BG ,求得AF=3,FG=

1

3

,继而即可求得AD?AE 的值; (3)连接CD ,延长BD 至点N ,使DN=CD ,连接AN ,通过证明△ADC ≌△ADN ,可得AC=AN ,继而可得AB=AN ,再根据AH ⊥BN ,即可证得BH=HD+CD. 【详解】(1)过A 作AF ⊥BC ,垂足为F ,交⊙O 于G ,

∵AB=AC ,AF ⊥BC ,∴BF=CF=1

2BC=1, 在RtΔAFB 中,BF=1,∴AB=10

cos 10

BF B == (2)连接DG ,

∵AF ⊥BC ,BF=CF ,∴AG 为⊙O 的直径,∴∠ADG=∠AFE=90°, 又∵∠DAG=∠FAE ,∴△DAG ∽△FAE , ∴AD :AF=AG :AE , ∴AD?AE=AF?AG ,

连接BG ,则∠ABG=90°,∵BF ⊥AG ,∴BF 2=AF?FG , ∵22AB BF -=3,

∴FG=

13

∴AD?AE=AF?AG=AF?(AF+FG)=3×10

3

=10;

(3)连接CD,延长BD至点N,使DN=CD,连接AN,

∵∠ADB=∠ACB=∠ABC,∠ADC+∠ABC=180°,∠ADN+∠ADB=180°,

∴∠ADC=∠ADN,

∵AD=AD,CD=ND,

∴△ADC≌△ADN,

∴AC=AN,

∵AB=AC,∴AB=AN,

∵AH⊥BN,

∴BH=HN=HD+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M是斜边AB的中点,MD∥BC,且

MD=CM,DE⊥AB于点E,连结AD、CD.

(1)求证:△MED∽△BCA;

(2)求证:△AMD≌△CMD;

(3)设△MDE的面积为S1,四边形BCMD的面积为S2,当S2=17

5

S1时,求cos∠ABC的

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cos∠ABC=5 7 .

【解析】

【分析】

(1)易证∠DME=∠CBA,∠ACB=∠MED=90°,从而可证明△MED∽△BCA;(2)由∠ACB=90°,点M是斜边AB的中点,可知MB=MC=AM,从而可证明

∠AMD=∠CMD ,从而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MD ≌△CMD ; (3)易证MD=2AB ,由(1)可知:△MED ∽△BCA ,所以

2

114

ACB S MD S

AB ??== ???,所以

S △MCB =12S △ACB =2S 1,从而可求出S △EBD =S 2﹣S △MCB ﹣S 1=25

S 1,由于1EBD S ME S EB =,从而可知

52ME EB =,设ME=5x ,EB=2x ,从而可求出AB=14x ,BC=7

2,最后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MD ∥BC , ∴∠DME=∠CBA , ∵∠ACB=∠MED=90°, ∴△MED ∽△BCA ;

(2)∵∠ACB=90°,点M 是斜边AB 的中点, ∴MB=MC=AM , ∴∠MCB=∠MBC , ∵∠DMB=∠MBC ,

∴∠MCB=∠DMB=∠MBC , ∵∠AMD=180°﹣∠DMB ,

∠CMD=180°﹣∠MCB ﹣∠MBC+∠DMB=180°﹣∠MBC , ∴∠AMD=∠CMD , 在△AMD 与△CMD 中,

MD MD AMD CMD AM CM =??

∠=∠??=?

, ∴△AMD ≌△CMD (SAS ); (3)∵MD=CM , ∴AM=MC=MD=MB , ∴MD=2AB ,

由(1)可知:△MED ∽△BCA , ∴

2

114

ACB S MD S

AB ??== ???, ∴S △ACB =4S 1, ∵CM 是△ACB 的中线, ∴S △MCB =

1

2

S △ACB =2S 1, ∴S △EBD =S 2﹣S △MCB ﹣S 1=

2

5

S 1,

1EBD

S ME

S

EB

=

∴1125

S ME

EB S =

5

2

ME EB =, 设ME=5x ,EB=2x , ∴MB=7x , ∴AB=2MB=14x ,

1

2MD ME AB BC ==, ∴BC=10x ,

∴cos ∠ABC=105

147

BC x AB x ==.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涉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面积的面积比,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及定理进行解题是关键.

3.如图,在Rt △ABC 中,∠BAC=90°,∠B=60°,BC=16cm ,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垂足为D ,BE=1cm .点M 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点N 从点E 出发,与点M 同时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MN 为边在BC 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 .点M 到达点D 时停止运动,点N 到达点C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 (1)当t 为何值时,点G 刚好落在线段AD 上?

(2)设正方形MNGH 与Rt △ABC 重叠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 ,当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时,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设正方形MNGH 的边NG 所在直线与线段AC 交于点P ,连接DP ,当t 为何值时,△CPD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3;(2);(3)t=9s 或t=(15﹣6

)s.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ED 的距离即可求出相对应的时间t.

(2)先求出t的取值范围,分为H在AB上时,此时BM的距离,进而求出相应的时间.同样当G在AC上时,求出MN的长度,继而算出EN的长度即可求出时间,再通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3)分DP=PC和DC=PC两种情况,分别由EN的长度便可求出t的值.

试题解析:∵∠BAC=90°,∠B=60°,BC=16cm

∴AB=8cm,BD=4cm,AC=8cm,DC=12cm,AD=4cm.

(1)∵当G刚好落在线段AD上时,ED=BD﹣BE=3cm

∴t=s=3s.

(2)∵当MH没有到达AD时,此时正方形MNGH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令H点在AB 上,

则∠HMB=90°,∠B=60°,MH=1

∴BM=cm.∴t=s.

当MH到达AD时,那么此时的正方形MNGH的边长随着N点的继续运动而增大,令G点在AC上,

设MN=xcm,则GH=DH=x,AH=x,

∵AD=AH+DH=x+x=x=4,

∴x=3.

当≤t≤4时,S MNGN=1cm2.

当4<t≤6时,S MNGH=(t﹣3)2cm2

∴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

(3)分两种情况:

①∵当DP=PC时,易知此时N点为DC的中点,∴MN=6cm

∴EN=3cm+6cm=9cm.∴t=9s

故当t=9s的时候,△CPD为等腰三角形;

②当DC=PC时,DC=PC=12cm

∴NC=6cm

∴EN=16cm﹣1cm﹣6cm=(15﹣6)cm

∴t=(15﹣6)s

故当t=(15﹣6)s时,△CPD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当t=9s或t=(15﹣6)s时,△CPD为等腰三角形.

考点:1.双动点问题;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正方形的性质;5.

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分类思想的应用.

4.如图,矩形OABC 中,A(6,0)、C(0,

23)、D(0,33),射线l 过点D 且与x

轴平行,点P 、Q 分别是l 和x 轴的正半轴上的动点,满足∠PQO =60o.

(1)点B 的坐标是 ,∠CAO = o,当点Q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 为 ;

(2)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OPQ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答案】(1)(6,23). 30.(3,33)(2)

()()()()243

x 430x 331333x x 3x 5232

S {23x 1235x 9543

x 9x +≤≤-+-<≤=-+<≤>

【解析】

解:(1)(6,23). 30.(3,33). (2)当0≤x≤3时, 如图1,

OI=x ,IQ=PI?tan60°=3,OQ=OI+IQ=3+x ;

由题意可知直线l∥BC∥OA,

可得

EF PE DC31

==

OQ PO DO3

33

==,∴EF=

1

3

(3+x),

此时重叠部分是梯形,其面积为:

EFQO

14343

S S EF OQ OC3x x43 233

==+?=+=+梯形

()()

当3<x≤5时,如图2,

()

HAQ

EFQO EFQO

22

1

S S S S AH AQ

2

43331333

x43x3=x x

32232

?

=-=-??

=+---+-

梯形梯形

当5<x≤9时,如图3,

12

S BE OA OC312x

23

23

=x123

=+?=-

-+

()()

当x>9时,如图4,

11183543

S OA AH6

22

=?=?.

综上所述,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243

x 430x 331333x x 3x 5232

S {23x 1235x 9543

x 9x

+≤≤-+-<≤=-+<≤>.

(1)①由四边形OABC 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B 的坐标: ∵四边形OABC 是矩形,∴AB=OC ,OA=BC ,

∵A (6,0)、C (0,23),∴点B 的坐标为:(6,23). ②由正切函数,即可求得∠CAO 的度数: ∵OC 233

tan CAO ==

OA ∠=

,∴∠CAO=30°. ③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如图:当点Q 与点A 重合时,过点P 作PE ⊥OA 于E ,

∵∠PQO=60°,D (0,3∴3 ∴0

PE AE 3tan 60=

=.

∴OE=OA ﹣AE=6﹣3=3,∴点P 的坐标为(3,3).

(2)分别从当0≤x≤3时,当3<x≤5时,当5<x≤9时,当x >9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5.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园主教学楼AB 的高度,由于教学楼底部不能直接到达,故兴趣小组在平地上选择一点C ,用测角器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再向主教学楼的方向前进24米,到达点E 处(C ,E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60°,已知测角器CD 的高度为1.6米,请计算主教学楼AB 的高3,结果精确到0.1米)

【答案】22.4m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等量关系,进而求解. 【详解】

解:在Rt △AFG 中,tan ∠AFG =3, ∴FG =

tan 3

AG AFG =∠,

在Rt △ACG 中,tan ∠ACG =AG

CG

, ∴CG =

tan AG

ACG ∠=3AG .

又∵CG ﹣FG =24m ,

即3AG ﹣

3

=24m , ∴AG =123m , ∴AB =123+1.6≈22.4m .

6.现有一个“Z “型的工件(工件厚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AB 为20cm ,BC 为60cm ,∠ABC =90,∠BCD =60°,求该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即A 到CD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1.73)

【答案】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约为61.9cm.

【解析】

【分析】

过点A作AP⊥CD于点P,交BC于点Q,由∠CQP=∠AQB、∠CPQ=∠B=90°知∠A=∠C =60°,在△ABQ中求得分别求得AQ、BQ的长,结合BC知CQ的长,在△CPQ中可得PQ,根据AP=AQ+PQ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P⊥CD于点P,交BC于点Q,

∵∠CQP=∠AQB,∠CPQ=∠B=90°,

∴∠A=∠C=60°,

在△ABQ中,∵AQ=(cm),

BQ=AB tan A=20tan60°=20(cm),

∴CQ=BC﹣BQ=60﹣20(cm),

在△CPQ中,∵PQ=CQ sin C=(60﹣20)sin60°=30(﹣1)cm,

∴AP=AQ+PQ=40+30(﹣1)≈61.9(cm),

答:工件如图摆放时的高度约为61.9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7.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②

tan(α+β)=③

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如:

tan105°=tan(45°+60°)==﹣

(2+).

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如图,直升飞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α=60°,底端C点的俯角β=75°,此时直升飞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求建筑物CD的高.

【答案】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

【解析】

分析: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易得∠ACB=75°,∠ABC=90°,DE=BC=42m,

∠ADE=60°,这样在Rt△ABC和在Rt△ADE中,结合题中所给关系式分别求出AB和AE的长,即可由CD=BE=AB-AE求得结果了.

详解: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可得∠ACB=75°,∠ABC=90°,DE=BC=42m,

CD=BE,∠ADE=60°,

∴在Rt△ABC和Rt△ADE

AB=BC?tan75°=42tan75°=,

AE=,

∴CD=AB﹣AE=(米).

答: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

睛:读懂题意,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转化到Rt△ABC和Rt△ADE中,这样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的关系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两角和的三角形函数公式”即可使问题得到解决.

8.如图,Rt△ABC,CA⊥BC,AC=4,在AB边上取一点D,使AD=BC,作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边于点F,交以AB为直径的⊙O于G,H,设BC=x.

(1)求证:四边形AGDH为菱形;

(2)若E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连结OF,CG.

①若△AOF为等腰三角形,求⊙O的面积;

②若BC=3,则30CG+9=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证明见解析;(2)y=1

8

x2(x>0);(3)①

16

3

π或8π或(17+2)

π;21.

【解析】

【分析】

(1)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垂径定理证明AG=DG=DH=AH即可;

(2)只要证明△AEF∽△ACB,可得AE EF

AC BC

解决问题;

(3)①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②只要证明△CFG∽△HFA,可得GF

AF

=

CG

AH

,求出相应的线段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证明:∵GH垂直平分线段AD,∴HA=HD,GA=GD,

∵AB是直径,AB⊥GH,

∴EG=EH,

∴DG=DH,

∴AG=DG=DH=AH,

∴四边形AGDH是菱形.

(2)解:∵AB是直径,

∴∠ACB=90°,

∵AE⊥EF,

∴∠AEF=∠ACB=90°,∵∠EAF=∠CAB,

∴△AEF∽△ACB,

∴AE EF

AC BC

=,

1

2

4

x y

x

=,

∴y=1

8

x2(x>0).

(3)①解:如图1中,连接DF.

∵GH垂直平分线段AD,

∴FA=FD,

∴当点D与O重合时,△AOF是等腰三角形,此时AB=2BC,∠CAB=30°,

∴AB=83

3

∴⊙O的面积为16

3

π.

如图2中,当AF=AO时,

∵AB22

AC BC

+2

16x

+

∴OA =2

162

x +, ∵AF =22EF AE +=22

21182x ????+ ? ?????

, ∴

2162x +=22

21182x ????+ ? ?????

, 解得x =4(负根已经舍弃), ∴AB =42, ∴⊙O 的面积为8π.

如图2﹣1中,当点C 与点F 重合时,设AE =x ,则BC =AD =2x ,AB =2164x +,

∵△ACE ∽△ABC , ∴AC 2=AE?AB , ∴16=x?2164x +,

解得x 2=217﹣2(负根已经舍弃), ∴AB 2=16+4x 2=817+8, ∴⊙O 的面积=π?

1

4

?AB 2=(217+2)π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O 的面积为16

3

π或8π或(217+2)π; ②如图3中,连接CG .

∵AC=4,BC=3,∠ACB=90°,∴AB=5,

∴OH=OA=5

2

∴AE=3

2

∴OE=OA﹣AE=1,

∴EG=EH=

2

5

1

2

??

-

?

??

21

∵EF=1

8x2=

9

8

∴FG=21

2﹣

9

8

,AF=22

AE EF

+=

15

8

,AH=22

AE EH

+=

30

∵∠CFG=∠AFH,∠FCG=∠AHF,∴△CFG∽△HFA,

∴GF CG

AF AH

=,

∴219

28

1530

8

-

=,

∴CG=270﹣330,

∴30CG+9=421.

故答案为421.

【点睛】

本题考查圆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9.在等腰△ABC中,∠B=90°,AM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M作MN⊥AC于点N,∠EMF=135°.将∠EMF绕点M旋转,使∠EMF的两边交直线AB于点E,交直线AC于点F,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EMF绕点M旋转到如图①的位置时,求证:BE+CF=BM;

(2)当∠EMF绕点M旋转到如图②,图③的位置时,请分别写出线段BE,CF,B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和(2)的条件下,tan∠BEM=,AN=+1,则BM=,CF=.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见解析(3)1,1+或1﹣

【解析】

【分析】

(1)由等腰△ABC中,∠B=90°,AM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M作MN⊥AC于点N,可得BM=MN,∠BMN=135°,又∠EMF=135°,可证明的△BME≌△NMF,可得BE=NF,

NC=NM=BM进而得出结论;

(2)①如图②时,同(1)可证△BME≌△NMF,可得BE﹣CF=BM,

②如图③时,同(1)可证△BME≌△NMF,可得CF﹣BE=BM;

(3) 在Rt△ABM和Rt△ANM中,,

可得Rt△ABM≌Rt△ANM,后分别求出AB、 AC、 CN 、BM、 BE的长,结合(1)(2)的结论对图①②③进行讨论可得CF的长.

【详解】

(1)证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C=45°,

∵AM是∠BAC的平分线,MN⊥AC,

∴BM=MN,

在四边形ABMN中,∠,BMN=360°﹣90°﹣90°﹣45°=135°,

∵∠ENF=135°,,

∴∠BME=∠NMF,

∴△BME≌△NMF,

∴BE=NF,

∵MN⊥AC,∠C=45°,

∴∠CMN=∠C=45°,

∴NC=NM=BM,

∵CN=CF+NF,

∴BE+CF=BM;

(2)针对图2,同(1)的方法得,△BME≌△NMF,

∴BE=NF,

∵MN⊥AC,∠C=45°,

∴∠CMN=∠C=45°,

∴NC=NM=BM,

∵NC=NF﹣CF,

∴BE﹣CF=BM;

针对图3,同(1)的方法得,△BME≌△NMF,

∴BE=NF,

∵MN⊥AC,∠C=45°,

∴∠CMN=∠C=45°,

∴NC=NM=BM,

∵NC=CF﹣NF,

∴CF﹣BE=BM;

(3)在Rt△ABM和Rt△ANM中,,

∴Rt△ABM≌Rt△ANM(HL),

∴AB=AN=+1,

在Rt△ABC中,AC=AB=+1,

∴AC=AB=2+,

∴CN=AC﹣AN=2+﹣(+1)=1,

在Rt△CMN中,CM=CN=,

∴BM=BC﹣CM=+1﹣=1,

在Rt△BME中,tan∠BEM===,

∴BE=,

∴①由(1)知,如图1,BE+CF=BM,

∴CF=BM﹣BE=1﹣

②由(2)知,如图2,由tan∠BEM=,

∴此种情况不成立;

③由(2)知,如图3,CF﹣BE=BM,

∴CF=BM+BE=1+,

故答案为1,1+或1﹣.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与旋转与三角形全等的综合,难度较大,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10.如图,AB是⊙O的直径,PA、PC与⊙O分别相切于点A,C,PC交AB的延长线于点

D,DE⊥PO交PO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EPD=∠EDO;

(2)若PC=3,tan∠PDA=3

4

,求O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5.【解析】

【分析】

(1)由切线的性质即可得证.(2)连接OC,利用tan∠PDA=3

4

,可求出CD=2,进而求得

OC=3

2

,再证明△OED∽△DE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的长.

【详解】

(1)证明:∵PA,PC与⊙O分别相切于点A,C,∴∠APO=∠CPO, PA⊥AO,

∵DE⊥PO,

∴∠PAO=∠E=90°,

∵∠AOP=∠EOD,

∴∠APO=∠EDO,

∴∠EPD=∠EDO.

(2)连接OC,

∴PA=PC=3,

∵tan∠PDA=3

4

∴在Rt△PAD中,

AD=4,22

PA AD

+,∴CD=PD-PC=5-3=2,

∵tan∠PDA=3

4

∴在Rt△OCD中,

OC=3

2

22

OC CD

+

5

2

∵∠EPD=∠ODE,∠OCP=∠E=90°,

∴△OED∽△DEP,

∴PD

DO =

PE

DE

=

DE

OE

=2,

∴DE=2OE,

在Rt△OED中,OE2+DE2=OD2,即5OE2=

2

5

2

??

?

??

=

25

4

∴OE=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充分利用

tan∠PDA=3

4

,得线段的长是解题关键.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综合题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某地是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以“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享誉巴渠,被誉为 “小九寨”.端坐在观音崖旁的一块奇石似一只“啸天犬”,昂首向天,望穿古今.一个周末,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几名同学想测出“啸天犬”上嘴尖与头顶的距离.他们把蹲着的“啸天犬”抽象成四边形ABCD ,想法测出了尾部C 看头顶B 的仰角为40,从前脚落地点D 看上嘴尖A 的仰角刚好60,5CB m =, 2.7CD m =.景区管理员告诉同学们,上嘴尖到地面的距离是3m .于是,他们很快就算出了AB 的长.你也算算?(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400.64400.77400.84sin cos tan ?≈?≈?≈,,.2 1.41,3 1.73≈≈) 【答案】AB 的长约为0.6m . 【解析】 【分析】 作BF CE ⊥于F ,根据正弦的定义求出BF ,利用余弦的定义求出CF ,利用正切的定义求出DE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详解】 解:作BF CE ⊥于F , 在Rt BFC ?中, 3.20BF BC sin BCF ?∠≈=, 3.85CF BC cos BCF ?∠≈=, 在Rt ADE ?E 中,3 1.73tan 3 AB DE ADE ===≈∠, 0.200.58BH BF HF AH EF CD DE CF ∴+=﹣=,==﹣= 由勾股定理得,22BH AH 0.6(m)AB =+≈, 答:AB 的长约为0.6m .

【点睛】 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是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60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303m 到达'A 处. (1)求之间的距离 (2)求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 【答案】(1)120米;(223. 【解析】 【分析】 (1)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于是得到'60A E AC ==, '30CE AA ==3Rt △ABC 中,求得33,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 在Rt △ABC 中,AC=60m , ∴AB=sin 30AC ?=6012 =120(m )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 则'60A E AC ==, '30 CE AA ==3 在Rt △ABC 中, AC=60m ,∠ADC=60°, ∴33∴3 ∴tan ∠A 'A D= tan ∠'A DC='A E DE 503235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可直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例1 如图1,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513 (B )1213 (C )512 (D )13 5 对应训练: 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 ) A . 5 B 25 C .1 2 D .2 二、参数(方程思想)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所以解题中有时需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线 段比,通过设定一个参数,并用含该参数的代数式表示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结合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例2 在△ABC 中,∠C =90°,如果tan A =5 12,那么sin B 的值是 . 对应训练: 1.在△ABC 中,∠C =90°,sin A=5 3,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2.已知△ ABC 中, ο 90=∠C ,3cosB=2, AC=5 2 ,则 AB= . 3.已知Rt △ABC 中,,12,4 3 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4.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三、等角代换法 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不能直接求解或锐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可将此角通过等 角转换到能够求出三角函数值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两锐角相等,则三角函数值也相等” 来解决. 例3 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BC =5,CD =4,则cos ∠ACD 的值为 . 对应训练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 若O ⊙的半径为32,2AC =,则sin B 的值是( )A .2 3

初三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锐角三角函数: 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t △ABC 中,∠C=900,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则∠A 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 ∠A 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 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 的锐角三角函数 【特别提醒:1、sinA 、∠cosA 、tanA 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这些比值只与 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 无关 2、取值范围 】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 第1题图 ①斜边)(sin = A =______, 斜边)(sin = B =______; ②斜边 ) (cos =A =______, 斜边 ) (cos =B =______; ③的邻边A A ∠= ) (tan =______, ) (tan 的对边 B B ∠= =______. 例2. 锐角三角函数求值: 在Rt △ABC 中,∠C =90°,若a =9,b =12,则c =______, sin A =______,cos A =______,tan A =______, sin B =______,cos B =______,tan B =______. 例3.已知:如图,Rt △TNM 中,∠TMN =90°,MR ⊥TN 于R 点,TN =4,MN =3. 求:sin ∠TMR 、cos ∠TMR 、tan ∠TMR .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求值

1.已知Rt △ABC 中,,12,43 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2.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 ∠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3.已知:⊙O 中,OC ⊥AB 于C 点,AB =16cm ,?=∠5 3 sin AOC (1)求⊙O 的半径OA 的长及弦心距OC ; (2)求cos ∠AOC 及tan ∠AOC . 4. 已知A ∠是锐角,17 8 sin =A ,求A cos ,A tan 的值 对应训练: (西城北)3.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A . 55 B .255 C .12 D .2 (房山)5.在△ABC 中,∠C =90°,sin A=5 3 ,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类型二. 利用角度转化求值: 1.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D 是AC 边上一点,DE ⊥AB 于E 点. DE ∶AE =1∶2. 求:sin B 、cos B 、tan B .

数学 锐角三角函数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6分)某海域有A,B两个港口,B港口在A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上,距A港口60海里,有一艘船从A港口出发,沿东北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B港口南偏东75°方向的C处,求该船与B港口之间的距离即C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作AD⊥BC于D,于是有∠ABD=45°,得到AD=BD=,求出∠C=6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的长,得到答案. 试题解析:作AD⊥BC于D,∵∠EAB=30°,AE∥BF,∴∠FBA=30°,又∠FBC=75°, ∴∠ABD=45°,又AB=60,∴AD=BD=,∵∠BAC=∠BAE+∠CAE=75°,∠ABC=45°, ∴∠C=60°,在Rt△ACD中,∠C=60°,AD=,则tanC=,∴CD==, ∴BC=.故该船与B港口之间的距离CB的长为海里.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2.如图,在Rt△ABC中,∠BAC=90°,∠B=60°,BC=16cm,AD是斜边BC上的高,垂足为D,BE=1cm.点M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E出发,与点M 同时同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MN为边在BC的上方作正方形MNGH.点M到达点D 时停止运动,点N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点G刚好落在线段AD上?

(2)设正方形MNGH与Rt△ABC重叠部分的图形的面积为S,当重叠部分的图形是正方形时,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设正方形MNGH的边NG所在直线与线段AC交于点P,连接DP,当t为何值时, △CPD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3;(2);(3)t=9s或t=(15﹣6)s.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ED的距离即可求出相对应的时间t. (2)先求出t的取值范围,分为H在AB上时,此时BM的距离,进而求出相应的时间.同样当G在AC上时,求出MN的长度,继而算出EN的长度即可求出时间,再通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3)分DP=PC和DC=PC两种情况,分别由EN的长度便可求出t的值. 试题解析:∵∠BAC=90°,∠B=60°,BC=16cm ∴AB=8cm,BD=4cm,AC=8cm,DC=12cm,AD=4cm. (1)∵当G刚好落在线段AD上时,ED=BD﹣BE=3cm ∴t=s=3s. (2)∵当MH没有到达AD时,此时正方形MNGH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令H点在AB 上, 则∠HMB=90°,∠B=60°,MH=1 ∴BM=cm.∴t=s. 当MH到达AD时,那么此时的正方形MNGH的边长随着N点的继续运动而增大,令G点在AC上, 设MN=xcm,则GH=DH=x,AH=x, ∵AD=AH+DH=x+x=x=4, ∴x=3. 当≤t≤4时,S MNGN=1cm2. 当4<t≤6时,S MNGH=(t﹣3)2cm2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经典题型+方法归纳(超级经典好用)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可直接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例1 如图1,在△ABC 中,∠C =90°,AB =13,BC =5,则sin A 的值是( ) (A ) 513 (B )1213 (C )512 (D )13 5 对应训练: 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tan A 的值为( ) A B C .1 2 D .2 二、参数(方程思想)法 锐角三角函数值实质是直角三角形两边的比值,所以解题中有时需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线 段比,通过设定一个参数,并用含该参数的代数式表示出直角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结合相关条件解决问题. 例2 在△ABC 中,∠C =90°,如果tan A = 5 12 ,那么sin B 的值是 . 对应训练: 1.在△ABC 中,∠C =90°,sin A= 5 3 ,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 45 C . 34 D . 43 2.已知△ABC 中, 90=∠C ,3cosB=2, AC=52 ,则AB= . 3.已知Rt △ABC 中,,12,4 3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 4.已知:如图,⊙O 的半径OA =16cm ,OC ⊥AB 于C 点,?=∠4 3sin AOC 求:AB 及OC 的长.

第8题图 A D E C B F 三、等角代换法 当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不能直接求解或锐角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可将此角通过等 角转换到能够求出三角函数值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两锐角相等,则三角函数值也相等” 来解决. 例3 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AB 边上的中线,BC =5,CD =4,则c o s ∠ACD 的值为 . 对应训练 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 in B 的值是( )A .23 B .32 C .34 D .4 3 2. 如图4,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8AB =,10BC =,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A.34 B.43 C.35 D.45 3. 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D 为AC 上一点,若 1tan 5 DBA ∠ = ,则AD 的长为( ) A .2 C .1 D .4. 如图,直径为10的⊙A 经过点(05)C ,和点(00)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D ,B 是y 轴右侧 圆弧上一点,则cos ∠OBC 的值为( )A . 12 B .2 C .35 D .45 5.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 上有一点P (3,4),则 sin α= . 6.(庆阳中考)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DE ⊥AB ,3sin 5 A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 2 . 7. 如图6,在Rt △ABC 中,∠C =90°,AC =8,∠A AD = 3 3 16求 ∠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 D A B C

完整版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及答案.doc

锐角三角函数 1 .把 Rt △ABC 各边的长度都扩大 3 倍得 Rt △A′B′C′,那么锐角 A , A ′的余弦值的关系为() A .cosA=cosA ′B. cosA=3cosA ′C. 3cosA=cosA ′ D .不能确定 2 .如图 1 ,已知 P 是射线 OB 上的任意一点, PM ⊥ OA 于 M ,且 PM :OM= 3 : 4 ,则 cos α的值等于() A .3 B. 4 C. 4 D . 3 4 3 5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3 .在△ABC 中,∠C=90 °,∠A ,∠B,∠C 的对边分别是a, b , c,则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a=c ·sin B B. a=c ·cosB C.a=c ·tanB D.以上均不正确 4 .在 Rt △ABC 中,∠C=90 °,cosA= 2 ,则 tanB 等于()3 A .3 B. 5 C. 2 5 D . 5 5 3 5 2 5 .在 Rt △ABC 中,∠C=90 °,AC=5 ,AB=13 ,则 sinA=______ , cosA=______ , ?tanA=_______ . 6 .如图 2 ,在△ABC 中,∠C=90 °,BC: AC=1 : 2 ,则 sinA=_______ ,cosA=______ , tanB=______ . 7 .如图 3 ,在 Rt △ABC 中,∠C=90 °,b=20 , c=20 2 ,则∠B 的度数为 _______. 8 .如图 4 ,在△CDE 中,∠E=90 °,DE=6 , CD=10 ,求∠D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9 7 .已知:α是锐角, tan α=,则sinα=_____,cosα=_______. 24 10 .在 Rt △ABC 中,两边的长分别为 3 和 4 ,求最小角的正弦值为 10 .如图 5 ,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 轴上, ?另一边经过点 P( 2 ,2 3),求角α的三个三角 函数值. 12 .如图,在△ ABC 中,∠ABC=90 °,BD ⊥ AC 于 D,∠CBD= α,AB=3 ,?BC=4 ,?求 sin α,cos α,tan α的值. 解直角三角形 一、填空题 3 1.已知 cosA=,且∠B=900-∠A,则sinB=__________. 2

锐角三角函数专项复习经典例题

1、平面内,如图17,在□ABCD 中,10AB =,15AD =,4tan 3A =.点P 为AD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PB ,将PB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Q . (1)当10DPQ ∠=?时,求APB ∠的大小; (2)当tan :tan 3:2ABP A ∠=时,求点Q 与点B 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3)若点Q 恰好落在□ABCD 的边所在的直线上,直接写出PB 旋转到PQ 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如图所示,我国两艘海监船A ,B 在南海海域巡航,某一时刻,两船同时收到指令,立即前往救援遇险抛锚的渔船C ,此时,B 船在A 船的正南方向5海里处,A 船测得渔船C 在其南偏东45°方向,B 船测得渔船C 在其南偏东53°方向,已知A 船的航速为30海里/小时,B 船的航速为25海里/小时,问C 船至少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援?(参考数据:sin53°≈,cos53°≈,tan53°≈,≈1.41) 3、如图,港口B 位于港口A 的南偏东37°方向,灯塔C 恰好在AB 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 的正南方向,港口B 的正西方向的D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km 到达E 处,测得灯塔C 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 处距离港口A 有多远?(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B A P C D Q 备用图17 A B C D P Q

4、如图,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30m,从A点测得D点的俯角α为30°,测得C点的俯角β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的高度. 5、一数学兴趣小组来到某公园,准备测量一座塔的高度.如图,在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α,在B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β,又测量出A、B两点的距离为s米,则塔高为米. 6、如图,某小区①号楼与?号楼隔河相望,李明家住在①号楼,他很想知道?号楼的高度,于是他做了一些测量,他先在B点测得C点的仰角为60°,然后到42米高的楼顶A处,测得C点的仰角为30°,请你帮助李明计算?号楼的高度CD. 7、某学校教学楼(甲楼)的顶部E和大门A之间挂了一些彩旗.小颖测得大门A距甲楼的距离AB是31cm,在A处测得甲楼顶部E处的仰角是31°. (1)求甲楼的高度及彩旗的长度;(精确到0.01m) (2)若小颖在甲楼楼底C处测得学校后面医院楼(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40°,爬到甲楼楼顶F处测得乙楼楼顶G处的仰角为19°,求乙楼的高度及甲乙两楼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01m) (cos31°≈0.86,tan31°≈0.60,cos19°≈0.95,tan19°≈0.34,cos40°≈0.77,tan40°≈0.84)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锐角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的基础,它应用广泛,解题技巧性强,下面归纳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常见题型,并结合例题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一、 化简或求值 例1 (1)已知tan 2cot 1αα-=,且α是锐角,的值。 (2)化简()()22 sin cos cos sin a b a b αααα++-。 分析 (1)由已知可以求出tan α1tan cot αα=?;(2)先把平方展开,再利用22sin cos 1αα+=化简。 解 (1)由tan 2cot 1αα-=得2tan 2tan αα-=,解关于tan α的方程得 tan 2α=或tan 1α=-。又α是锐角,∴tan 2α== tan cot αα-。由tan 2α=, 得1cot 2α==tan cot αα-=13222 -=。 (2)()()22sin cos cos sin a b a b αααα++-= 2222sin 2sin cos cos a ab b αααα+??++2222cos 2cos sin sin a ab b αααα-??+=()()222222sin cos sin cos a b αααα+++=22a b +。 说明 在化简或求值问题中,经常用到“1”的代换,即22sin cos 1αα+=,tan cot 1αα?=等。 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例2 在△ABC 中,若2 cos sin 02A B ?-+= ??(),A B ∠∠均为锐角,求C ∠的度数。 分析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均为0。由此可得cos A 和sin B 的值,进而求出,A B ∠∠的值,然后就可求出C ∠的值。

锐角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测试题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1.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34? B .43? C .35 D.4 5 2.一人乘雪橇沿如图2所示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间的关系式为210S t t =+,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2秒,则此人下滑的高度为( ) A .24米 B.12米? C.123米 D.6米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sin60sin30sin30?-?=? B.22sin 45cos 451?+?= C.sin 60cos60cos60??= ? D.cos30cos30sin 30?? =? 4.如图4,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处.已知 8AB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 A.34? B.43??C .35 ?D.4 5 5.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 D 为AC 上一点,若1 tan 5DBA ∠= ,则AD 的长为( ) A.2 B.2 C .1 D.22 二、填空题 6.如图7,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________米. α 图1 A D E C B F 图4

7.如图9,在ABC ?中,90C ∠=,2BC =,1 sin 3 A = , 则AB =______.. 8.如图11所示,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 ______米.(3 1.732≈,精确到0.1米) 9.某人沿着山脚到山顶共走了1000m ,他上升的高度为500m ,这个山坡的坡度i为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底边上的高为30,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 11.计算: (1)22sin30cos60tan 60tan30cos 45+-?+?.(2)22sin 45cos30tan 45+- 12.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海桂学校初三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万泉河河宽,如图13所示,某学生在河东岸点A 处观测到河对岸水边有一点C ,测得C 在A 北偏西31?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前行2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B 北偏西45?的方向上,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该同学计算出这条河的宽度. (参考数值:t an31°≈53,sin31°≈2 1) .

初三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练习

三角函数专项复习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2、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6、正切的增减性: 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A 90B 90∠-?=∠?=∠+∠得由B A 对 边 C

7、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8、应用举例: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仰角铅垂线 水平线 视线 视线俯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 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 α= =。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45°(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45°(西南方向), 北偏西45°(西北方向)。 :i h l =h l α

新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新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 tan 4 B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CE 平分ACB ∠,则 AE AD 的值( ) A . 35 B . 34 C . 45 D . 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AE :BE =AC :BC =3:4,进而求得AE = 3 7 AB ,再由点D 为AB 中点得AD = 12AB ,进而可求得AE AD 的值. 【详解】 解:∵CE 平分ACB ∠, ∴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位h , 则S △ACE = 12AC·h ,S △BCE =12 BC·h , ∴S △ACE :S △BCE = 12AC·h :1 2 BC·h =AC :BC , 又∵S △ACE :S △BCE =AE :BE , ∴AE :BE =AC :BC , ∵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 B =, ∴A C :BC =3:4, ∴AE :BE =3:4 ∴AE = 3 7 A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 ∴AD = 1 2 AB ,

∴ 3 6 717 2 AB AE AD AB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面积比证得AE :BE =AC :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A 地向B 地修一条隧道(点A ,B 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A 地起飞,垂直上升1000米到达C 处,在C 处观察B 地的俯角为α,则AB 两地之间的距离约为( ) A .1000sin α米 B .1000tan α米 C . 1000 tan α 米 D . 1000 sin α 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BC 中,∠CAB=90°,∠B=α,AC=1000米,根据tan AC AB α=,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在Rt ABC ?中,∵90CAB ∠=o ,B α∠=,1000AC =米, ∴tan AC AB α=, ∴1000 tan tan AC AB αα = =米.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的点A′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若矩形纸片的宽AB=4,则折痕BM 的长为( )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图1是一种折叠式晾衣架.晾衣时,该晾衣架左右晾衣臂张开后示意图如图2所示,两支脚OC=OD=10分米,展开角∠COD=60°,晾衣臂OA=OB=10分米,晾衣臂支架HG =FE=6分米,且HO=FO=4分米.当∠AOC=90°时,点A离地面的距离AM为_______分米;当OB从水平状态旋转到OB′(在CO延长线上)时,点E绕点F随之旋转至OB′上的点E′处,则B′E′﹣BE为_________分米. 【答案】553 【解析】 【分析】 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Q,AQ即可求出AM,再分别求出BE,B′E′即可. 【详解】 解:如图,作OP⊥CD于P,OQ⊥AM于Q,FK⊥OB于K,FJ⊥OC于J. ∵AM⊥CD, ∴∠QMP=∠MPO=∠OQM=90°, ∴四边形OQMP是矩形, ∴QM=OP, ∵OC=OD=10,∠COD=60°, ∴△COD是等边三角形, ∵OP⊥CD, ∠COD=30°, ∴∠COP=1 2 ∴QM=OP=OC?cos30°=3 ∵∠AOC=∠QOP=90°, ∴∠AOQ=∠COP=30°, ∴AQ=1 OA=5(分米), 2 ∴AM=AQ+MQ=5+3 ∵OB∥CD, ∴∠BOD=∠ODC=60°

在Rt△OFK中,KO=OF?cos60°=2(分米),FK=OF?sin60°=23(分米), 在Rt△PKE中,EK=22 -=26(分米), EF FK ∴BE=10?2?26=(8?26)(分米), 在Rt△OFJ中,OJ=OF?cos60°=2(分米),FJ=23(分米), 在Rt△FJE′中,E′J=22 -(2)=26, 63 ∴B′E′=10?(26?2)=12?26, ∴B′E′?BE=4. 故答案为:5+53,4.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6分)某海域有A,B两个港口,B港口在A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上,距A港口60海里,有一艘船从A港口出发,沿东北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后,到达位于B港口南偏东75°方向的C处,求该船与B港口之间的距离即C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作AD⊥BC于D,于是有∠ABD=45°,得到AD=BD=,求出∠C=60°,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CD的长,得到答案. 试题解析:作AD⊥BC于D,∵∠EAB=30°,AE∥BF,∴∠FBA=30°,又∠FBC=75°, ∴∠ABD=45°,又AB=60,∴AD=BD=,∵∠BAC=∠BAE+∠CAE=75°,∠ABC=45°,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

锐角三角函数的经典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南洞庭大桥是南益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小芳同学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对此开展测量活动.如图,在桥外一点A 测得大桥主架与水面的交汇点C 的俯角为α,大桥主架的顶端D 的仰角为β,已知测量点与大桥主架的水平距离AB =a ,则此时大桥主架顶端离水面的高CD 为( ) A .asinα+asinβ B .acosα+acosβ C .atanα+atanβ D .tan tan a a αβ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Rt △ABD 和Rt △ABC 中,由三角函数得出BC =atanα,BD =atanβ,得出CD =BC+BD =atanα+atanβ即可. 【详解】 在Rt △ABD 和Rt △ABC 中,AB =a ,tanα= BC AB ,tanβ=BD AB , ∴BC =atanα,BD =atanβ, ∴CD =BC+BD =atanα+atanβ,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由三角函数得出BC 和BD 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为了加快开凿隧道的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两端同时施工.在AC 上找一点B ,取145ABD ∠=o ,500BD m =,55D ∠=o ,要使A ,C ,E 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 ) A .500sin55m o B .500cos55m o C .500tan55m o D .500cos55m 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D 的余弦函数表示即可. 【详解】 在Rt △BDE 中,cosD=DE BD , ∴DE=BD ?cosD=500cos55°.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记忆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在半径为1的O e 中,弦AB 、AC 的长度分别是3,2,则BAC ∠为( )度. A .75 B .15或30 C .75或15 D .15或4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因为C 点位置待定,所以分情况讨论求解. 【详解】 利用垂径定理可知:AD=32AE =, . sin ∠AOD= 32,∴∠AOD=60°; sin ∠AOE=22 ,∴∠AOE=45°; ∴∠BAC=75°. 当两弦共弧的时候就是15°.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垂径定理,特殊三角函数的值,解题关键在于画出图形. 4.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DE ⊥AB,垂足为E,sinA=3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DE=3cm; ②BE=1cm; 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 210cm .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 ,树底部B 点到山脚C 点的距离BC 为63米,山坡的坡角为30°.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 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C 到测角仪EF 的水平距离CF=1米,从E 处测得树顶部A 的仰角为45°,树底部B 的仰角为20°,求树AB 的高度.(参考数 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 【答案】6.4米 【解析】 解:∵底部B 点到山脚C 点的距离BC 为6 3 米,山坡的坡角为30°. ∴DC=BC?cos30°=3 639=?=米, ∵CF=1米, ∴DC=9+1=10米, ∴GE=10米, ∵∠AEG=45°, ∴AG=EG=10米, 在直角三角形BGF 中, BG=GF?tan20°=10×0.36=3.6米, ∴AB=AG-BG=10-3.6=6.4米, 答:树高约为6.4米 首先在直角三角形BDC 中求得DC 的长,然后求得DF 的长,进而求得GF 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BGF 中即可求得BG 的长,从而求得树高 2.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是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60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303m 到达'A 处. (1)求之间的距离 (2)求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的俯角的正切值.

【答案】(1)120米;(2)23 5 . 【解析】 【分析】 (1)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于是得到'60A E AC ==, '30CE AA ==3,在Rt △ABC 中,求得DC= 3 3 AC=203,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 在Rt △ABC 中,AC=60m , ∴AB=sin 30AC ? =6012 =120(m ) (2)过'A 作'A 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连接'A D , 则'60A E AC ==, '30CE AA ==3, 在Rt △ABC 中, AC=60m ,∠ADC=60°, ∴DC=3AC=203 ∴DE=503 ∴tan ∠A 'A D= tan ∠'A DC= 'A E DE =503= 2 35 答: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D 的俯角的正切值是 2 35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添加辅助线建立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ABC 中,AB=7.5,AC=9,S △ABC = 81 4 .动点P 从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 点匀速运动,动点Q 从C 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A 方向向A 点匀速运动,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PQ 为边作正△PQM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题集

锐角三角函数经典题集

锐角三角函数好题集 解答题 1、计算:|﹣4|﹣(﹣1)0+2cos45°﹣(﹣)﹣2+= _________ . 2、计算:+(2009)0= _________ . 3、计算下列各题: (1)= _________ ;(2)= _________ .4、(2009?成都)解答下列各题: (1)计算:+2(π﹣2009)0﹣4sin45°+(﹣1)3= _________ ; (2)若x=,则x 2(3﹣x)+x(x2﹣2x)+1= _________ .5、(2005?呼和浩特)化简求值:当x=cos45°时, = _________ . 6、(2005?衢州)已知,△ABC中,∠B=90°,∠BAD=∠ACB,AB=2,BD=1,过点D作DM⊥AD交AC于点M,DM的延长线与过点C的垂线交于点P. (1)sin∠ACB的值为 _________ ; (2)MC的长为 _________ ; (3)若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由点C向点P运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DQP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Q的面积;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差是7cm,斜边的长是13cm,角a为最小内角,则sinα=_________ ,cosα= _________,tanα=_________,cotα= _________ .(保留分数形式) 8、(2009?南宁)计算:(﹣1)2009+|﹣|﹣()﹣1﹣sin60°=_________ 9、(2009?龙岩)计算:﹣(π﹣2009)0+|﹣2|+2sin30°= _________ . 10、(2009?金华)计算:|﹣2009|﹣(﹣1)0﹣cos45°= _________ . 11、(2007?遵义)计算:+(π﹣2007)0﹣2sin45°=_________ 12、(2007?岳阳)计算:+|2﹣3|+sin245°=_________ . 13、(2007?永州)计算:|1﹣|﹣(1﹣)0+sin30°()﹣2﹣= _________ . 14、(2007?庆阳)计算:(1﹣2)0﹣2﹣1+|﹣3|﹣sin30°= _________ . 15、(2007?眉山)计算:sin45°+cos30°?tan60°﹣ = _________ . 16、(2007?龙岩)计算:﹣tan60°+﹣1)0+|1﹣ |= _________

典型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用)

典型锐角三角函数题 一、选择题 1.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34 B.43 C.35 D.45 2.一人乘雪橇沿如图2所示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间的关系式为210S t t =+,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2秒,则此人下滑的高度为( ) A.24米 B.12米 C.米 D.6米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sin60sin30sin30?-?=? B .2 2 sin 45cos 451?+?= C .sin 60cos60cos60??= ? D .cos30cos30sin 30? ?=? 4.如图3,在ABC ?中30A ∠=? ,tan 2 B = , AC =则AB 的长是( ) A .3 B .2+ C .5 D .92 5.如图4,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 处.已知8AB =,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 A.34 B.43 C.35 D.45 6.如图5,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1A 处,已知OA =1AB =,则点1A 的坐标是( ) A.32? ??? ?, B.3? ???? C.32? ?? D.12? ?? , 7.已知正三角形ABC ,一边上的中线长为a ,则此三角形的边长为( ) A . B . 3 C D . 3 a 图3 α 图1 图2 A D E C B F 图4 图5

8. 点()sin60,cos60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 12????? B . 12??- ? ??? C .12?? ? ??? D . 12?- ?? 9.在ABC ?中,A ∠、B ∠都是锐角, 且1 sin 2 A = ,cos B =则ABC ?的形状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0.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 D 为AC 上一点,若1 tan 5 DBA ∠= ,则AD 的长为( ) A B .2 C .1 D .(中考深圳市 11 ,3分)、小明想测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3,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米,坡面上的影 长为4米,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同一时刻,一根长为1米、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则树的高度为( ) A. (6米 B. 12米 C ( )+423米 D. 10米 二、填空题 11.如图7,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 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________米. 12.如图8,Rt ABC ?中,90C ∠=?,D 是直角边AC 上的点,且2AD DB a ==, 15A ∠=? ,则BC 边的长为 . 13.如图9,在ABC ?中,90C ∠=,2BC =,1 sin 3 A = , 则AB =______.. 14.如图10,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 图7 图9 图8 图6 图3 2 1 图3-1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锐角三角函数 1.如图,从地面上的点A看一山坡上的电线杆PQ,测得杆顶端点P的仰角是45°,向前走6m到达B点,测得杆顶端点P和杆底端点Q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 (1)求∠BPQ的度数; (2)求该电线杆PQ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m).备用数据:, 【答案】(1)∠BPQ=30°; (2)该电线杆PQ的高度约为9m. 【解析】 试题分析:(1)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即可; (2)设PE=x米,在直角△APE和直角△BPE中,根据三角函数利用x表示出AE和BE,根据AB=AE-BE即可列出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BQ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QE的长,则PQ的长度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延长PQ交直线AB于点E, (1)∠BPQ=90°-60°=30°; (2)设PE=x米. 在直角△APE中,∠A=45°, 则AE=PE=x米; ∵∠PBE=60° ∴∠BPE=30° 在直角△BPE中,33 米, ∵AB=AE-BE=6米, 则3 , 解得:3

则BE=(33+3)米. 在直角△BEQ中,QE= 3 3 BE= 3 3 (33+3)=(3+3)米. ∴PQ=PE-QE=9+33-(3+3)=6+23≈9(米). 答:电线杆PQ的高度约9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2.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 【答案】32.4米.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 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 根据题意,∠DBE=45°,∠CBE=30°. ∵AB⊥AC,CD⊥AC, ∴四边形ABEC为矩形, ∴CE=AB=12m, 在Rt△CBE中,cot∠CBE=BE CE , ∴33 在Rt△BDE中,由∠DBE=45°,得3 ∴CD=CE+DE=123)≈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