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一谈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1

谈一谈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1

试卷代号:1319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开卷)

论述题: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100分)

答: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谈到织网、兜底这样一些词汇,大家都能耳熟能详了。习总书记也多次谈到,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李克强总理谈到的这个网就是基本生活安全网,这个安全网要保障基本民生;所谓兜底,就是要兜住底线保障的底,使困难群众能够有尊严的生存。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咱们国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国务院从1997年起就部署在全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又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2003年试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开始在城市建立医疗救助制度;2006年改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变集体供养为政府财政供养;2007年开始实行住房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住房方面的救助。这些生活救助方面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存之虞,托住基本生活安全网,并确保网底不破。

2013年的社会救助工作,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13.1%和17.7%,但其背后隐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2014年社会救助工作主要提到两个方面:一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二是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统筹制度体系。要真正使社会救助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由过去的点状结构形成一张网,而且还要兜的底。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二是健全运行机制。一个是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通过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金融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共享,查询核对车辆、户籍、房产、保险、税务、证券等方面的信息,实现救助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的综合评估,从而准确认定救助对象。这个机制在刚刚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有明确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在获取救助申请人的相关收入财产信息后,负有保密义务,随意泄漏要承担法律责任。另一个是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物价突发性上涨时,及时为救助对象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当物价平稳时,停止发放补贴;当物价持续高位运行时,调整低保标准。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创新管理体制。为什么要提创新管理体制?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社会救助政策很多,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比如我们民政负责的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住房救助,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救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就业救助等。但是对老百姓来讲,可能并不太清楚到底应当找谁申请救助,过去也曾出现过不知道找谁救助的情况。因此,要创新基层救助管理体制,在街道和乡镇层面,以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为依托,探

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就是由一个窗口接受困难群众的救助申请,窗口接到申请后,属于民政的,即刻办理;不属于民政的,分办到相关部门办理。从而形成一个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的管理服务体制新格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