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_解读亚历山大_米克尔约翰的_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_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_解读亚历山大_米克尔约翰的_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_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_解读亚历山大_米克尔约翰的_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_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_解读亚历山大_米克尔约翰的_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_

【人物与思想】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解读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的《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

曲广娣3

由米克尔约翰(A lexanderMeiklej ohn)所著,侯键翻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这本书,其中文译名虽为《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但是通观全书,主要谈的并非法律施加于表达自由的具体限度,而是着重要说明表达自由对于自治制度的重要性,正如该书的英文书名所表达的“表达自由及其与自治制度的关系”(F ree Speech and Its R elation to Self -Governm ent)。

一、问题聚焦:言论自由可被限制的范围和方式

全书主要是针对霍姆斯(O liverW.Hol m es)的“明显且即刻的危险”原则的批驳而展开。这一针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而做出解释的原则,是1919年霍姆斯在谢内库诉合众国(Schenck v.U.S.)一案的判决中提出的。其基本主张是:虽然“国会不应通过界定一般的限制性条件的方式来限制言论自由”,但是“一切有关言论的案件,其问题在于所发表的言论在当时所处的环境及其性质下,是否造成明显且即刻的危险,产生国会有权防止的实质性危害”,所以,当出现“明显且即刻的危险”的情形时,也即“当国会发现这样做是适当可取的时候”,便可以限制言论自由。〔1〕

对此见解,米克尔约翰认为,霍姆斯没有分清言论的不同类型,因而也没有分清宪法针对不同的言论所做的分别的规定。米克尔约翰指出,美国有两种言论自由,一种可以接受政府的限制,另一种则不可以。(第2页)他认为,宪法对这两种体系的言论自由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对于涉及私人利益的言论自由,宪法通过第五修正案予以有限保护,即第五修正案所规定的:“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言外之意,法律可以经过正当程序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这类的私人自由。而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言论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法学博士。

[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以下在正文对本书的引述直接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示该书页码。

《比较法研究》 2009年第5期

自由宪法则通过第一修正案予以绝对保护,即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削减言论自由……”。米克尔约翰认为,霍姆斯由于没有分清言论的不同类型和宪法对此的区别对待,因而在笼统地认识“言论”的情况下,把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分为“可容忍”的和“不可容忍的”,并通过“明显且即刻的危险”这一解释把本应予以绝对保护的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论自由也加以了限制。也即米克尔约翰认为,霍姆斯由于“忽视或否认了第一和第五修正案之间的区别”,因而导致了对言论自由的错误限制。(第28页)由此可见,双方都不否认言论自由是需要加以限制的,只是对限制的范围和方式有不同的意见。米克尔约翰之所以主张公共讨论的自由是绝对的、不可限制的,是因为在他看来,奉行政治自由的自治这一政治原则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精髓和宗旨,而公共讨论的绝对言论自由则是自治这一政治原则的基础。他的论证思路是,自治这一政治原则能够推行下去主要依赖的是一种需要动用智力的头脑中的意会,这也是自治与专制相区分的关键所在,对此,米克尔约翰运用社会契约论来加以解释,提出:“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免于控制的自由。它意味着自我控制。”(第6页)而这种自我控制的基础则在于人们在社会契约的缔结过程中,对共同决定公共政策并服从该决策的承诺。(第7页)他并指出,这种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自治和专制的不同在于,奴隶的“屈从”和公民的“同意”是不同的,因为“自由的人们讨论他们的政府并非基于政府的‘恩准’,而是基于他们的‘权利’”,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同等地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就没有理由要求他服从”。(第8页)根据这种政治自由的方案,便把政府建立在共同同意的基础之上,然后由这个政府“适当地仅由其本身进行控制”。但是为防止政府控制的异化现象,“控制我们的政府必须被控制”。而在对于人的智慧和品性有着充分信任的前提下,自我的批评和限制则是最有效的防止政府控制变成奴役的方式。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则是“政府本身必须限制政府,必须决定它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它必须保证,它的那些使人自由的措施不会使人被奴役”。(第10页)由此,米克尔约翰提出,“美国人民是自治的”这一核心价值和前提约定,并非排斥一切的约束和控制,而是通过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制定和遵守他们自己的法律”的方式,使他们“同时是他们自己的仆人和自己的主人”。(第11页)在对美国的自治前提加以了可行性论证之后,米克尔约翰又回到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以此来揭示言论自由和自治的关系。他通过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的“服从”与“不服从”的悖论的解析,指明这种自治的实现方式是经由言论的这一核心观点。米克尔约翰指出,苏格拉底认为公民有权利不服从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但是却应该服从法律因此对公民生命、财产的处分,苏格拉底的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政府试图限制某人的意见自由,那个人和他的同胞公民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不予服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根据常规的法律程序,需要他奉献生命和财产,他必须服从,他必须自愿地奉献。”(第16页)也就是说,言论自由是不可限制的,而生命和财产的自由是可以限制的。所以,当关涉生命、财产利益的言论与他人的生命、财产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存在对相关的生命、财产权利加以适当的限制以调整利益冲突的必要性的情况下,客观地也产生了对这类关涉生命、财产利益的言论加以限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除此之外的言论自由(或者说“公言论”)不可以限制的理由则在于,它是自治制度得以实现的基础。因为所谓的自治,就是“一群自由和平等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所进行的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曲广娣

负责和有序的议事活动”。(第17页)但是需要以言论为基础的这种议事活动的自治,并非意味着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自由。所以,第一修正案并不保护没有节制的废话,而只是禁止对思想有所促进的讨论自由的限制。这种促进思想的旨归表现在它是合于公共福利的明智言论和表达。之所以促进思想的讨论自由不可削减,米克尔约翰指出其原因在于:“在政治自治的方式中,最高利益并不在于言者之言,而在于听者之心。会议的最终目的是要投票做出明智的决定。因此,必须使投票者尽可能地明智。公共福利要求,就某些问题做出决定的人必须理解这些问题。他们必须知道他们是就什么问题投票的。这样进一步要求,只要时间允许,所有与问题有关的事实和利益都应当在会议上充分、公平地展示出来。事实和利益的展示必须使人们可以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明智和可行。当一个自治共同体用投票方式来获得行动的明智时,它只能在公民的思想中获得。如果公民是不明智的,共同体就不可能采取明智的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促进思想的讨论自由是不可削减的原因。”(第18-19页)由此,米克尔约翰点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反对的正是社会思考过程的不完整性,言论自由原则来源于自治方针的要求。它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法则或理性法则。它是从公共问题应决定于普遍投票的那个基本的美国契约推论出来的。”(第19-20页)

由此,米克尔约翰要阐明的是,在自治这一前提预设之下,言论自由成为了实现这种自治的重要手段。第一修正案对这种作为自治这一政治原则的基础的公共讨论的言论自由,应该予以绝对的保障,否则就等于损害了这一自治的前提,也是损害了美国人的生活。

虽然米克尔约翰不否认对言论自由有必要加以限制,但是他坚决反对将这种限制施加于公共讨论领域。而霍姆斯对第一修正案做出的“明显且即刻的危险”原则的解释,在他看来,就是对应受绝对保护的公共讨论的言论自由加以了限制,一方面是混淆了宪法对两类言论自由的分别保护,错误的把本应由第五修正案予以有限保护的言论自由也列入第一修正案加以限制,这使得可以用随时的“明显且即刻的危险”为标准的判断来排除人们可以自由充分讨论法律之是非的可能,从而“把反思法律的可能给阻断了,其效果相当于废止了第一修正案。”(第25页)甚至第五修正案不仅取缔了第一修正案,也兼及了第十四修正案,因为,依此原则,第十四修正案中各州对言论的豁免也被悬空。(第42页)另一方面,则是损害了美国自治这一政治自由原则的基础。“第一修正案就这样被第五修正案所覆盖。因此,公共讨论的自由就不再是免于限制的自由,而是免于不当限制的自由。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就这样被司法裁决彻底改变了。”(第43页)

二、分歧的根源:人性之善恶的元设定

米克尔约翰同时也探求了霍姆斯观念所由而来的哲学基础,同时也谈及了自己观念的哲学基调。在此基础上,他也一并阐明了他所认为的自治社会的道德和知识根基。

他指出,霍姆斯的观点是从个人主义的哲学观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个人的聚合体,“一个国家就是一群原子式个人的巨大聚合物,人们之间仅有外部联系”。(第51页)在此认识下,霍姆斯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搏斗”,作为这场斗争的一个方面的“法律斗争的实质是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结果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此消彼

《比较法研究》 2009年第5期

涨”。(第53页)由此,霍姆斯认为,需要从坏人的角度认识法律,通过法律预见其行为的后果,而非从好人的角度,从模模糊糊的良心法则中寻找行为的理由。这样,法律就是一种预测,对法院判决的预测。这样,霍姆斯也同奥斯丁一样,通过把道德排除在法律之外,从而定义了法律。把自爱和实力作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霍姆斯从而认为:“一个人追求的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他邻居的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第55页)并认为“法律是居于优势地位的一部分人将义务施加给对立者的一种必要手段。”(第56页)米克尔约翰指出,霍姆斯这样的哲学观,使得他认识不到作为自治方案基础的道德协定,从而他对作为自治基础的第一修正案中的绝对言论自由加以限制,也就不足为奇。(第58页)而在米克尔约翰那里,他坚信一种道德的东西存在,因为这样,他所主张的自治理论的社会契约这一理论基础才能成立。由此,与霍姆斯的“坏人”主张针锋相对,米克尔约翰所提出之制度的基础是“好人”。他说:“如果一个人不从好人———一个在政治活动中不仅争取法律上的个人权利而且也热情、积极地服务于公共福利的好人———的角度看待宪法,就不能理解宪法的基本目的。”(第55页)他的具体论证是,霍姆斯的机械论的法律观在哲学上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充分注意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目的和理想,而这恰是法律获得生命和意义的源泉”。(第53页)因为人在自利之外还有美德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就是公共福利,第一修正案表达的就是这种美德。(第57页)人类的斗争和冲突,“他们不是纯粹的利益冲突,而是在确定公共利益的法律调整之下的冲突。因此这些斗争不仅表现为分歧,而且表现为合意———也就是双方所达成的协定。”“这种冲突是发生在一个宪政制度下的冲突,而这个宪政制度包含了我们有关人和社会幸福的最深沉的信念并赋予这些信念巨大的权威。”(第53页)而更重要的是,米克尔约翰认为自己的观点比霍姆斯的观点更为可取的是,在坏人理论和压制统治之下,人会损失尊严,“但是,关键之处在于,我们彼此宣誓要创造一个每一个人都是主人翁的社会。每一个人不是有利刃在背后威逼,而是有目标在前方召唤。”(第58-59页)由此,米克尔约翰在以人因自主而获得尊严的观点来证成道德、社会契约、公共利益、自治、言论自由这一类相关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其主张,也就是,霍姆斯基于其排除道德的美国式个人主义,因而可以做出限制第一修正案的决定,而他自己主张的是一种含有道德(也即公共福利)的个人主义,第一修正案中的言论自由是保全这种公共利益的基础,因而不能限制。

三、言论、真知及自治:言论问题的实质

(一)言论自由的分类:可否限制及如何限制

保存着私人欲求的人类在社会化共存的必须性面前,不可避免会发生人的利己性和社会性的冲突,需要互相约束以使共存状态得以实现,却又不希望在社会的约束中丧失自我的需求和认同。自由也因而成为人的永恒追求。而具有思维能力、可以认识外界又可以认知自我的个人,能证实或实现其作为人的存在的,首要的便是意识和思想的表达。由此,言论自由也成为自由之中重要而普遍的需求。不过,社会化生存的必然,使得约束和限制不可避免,言论自由也在其列。同时,追求自由的人们又有着摆脱一切束缚的心理预期,因而任何的约束如果想要被人甘心接受,就必须说明这种束缚可以换取个人福利增进的理由。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曲广娣

米克尔约翰虽然是在着力说明不可限制言论自由的理由,但是,他与霍姆斯的共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要力求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并且在以个体为本位的思考过程中,也都不否认言论自由不是完全绝对的,也是需要加以限制的。只是在限制的范围和方式上,二者意见分歧。米克尔约翰从他的以知识论为支撑的自治理论出发,把言论自由分为公言论和私言论,认为涉及公共讨论或者说公共利益的言论自由是不可以限制,而涉及私人利益的言论自由是可以并需要加以限制的。霍姆斯则从其坏人的理论预设出发,制定出一套用以规范完全的个人斗争的制度图景。在放弃对人可以自我约束的道德期待之后,霍姆斯把规范的权威部分交托给了权力,可以出于整体目标的需要而动用公权力对言论做以限制。二人都是想要在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中,既不损害公共利益又能保全个人的独立,只是米克尔约翰因为对人的道德性的期待而寄望于人约束人从而平衡个人和公共利益(也即他所期待的人民可以同时是自己的仆人和自己的主人);(第5页、第11页)霍姆斯由于放弃了对人的道德性的期待,而付诸于权力的主动安排,从而实现个人和公共利益的平衡。比较二人的观点,我们说,霍姆斯的坏人的预设和以“明显且即刻的危险”为理由的权力支配式的干预,具有更便利和现实的可操作性,但是却容易失于理论上的恰当和感召力;而米克尔约翰的好人的预设和主人翁定位的自治目标召唤,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和恰当性,但是在实行的效果上却不容易掌控与操作。〔2〕不管其自治的理论预设是否可以有完全的现实可能性,至少他对言论自由的两类区分从制度设计上比霍姆斯的例外干涉的做法,要更为巧妙和高超。至少,也可以在个人与社会或者说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纠葛中,更巧妙地在理论上立足于个人权重的基础上,由始至终地把保护个人的独立性贯彻下去。这在理论上也更为圆融通透。霍姆斯的出发点是个人主义,只是当个人任性危及个人自身权益时,虽然他也不排斥对言论的保护,但出于其实用主义的、机械论色彩的哲学观,他采取的是以公权力不得已的介入来求取保全个人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这于理论上便不免使其个人主义的立场不够彻底和清晰,尽管霍姆斯的思路相比米克尔约翰具有更便捷和更有效的当前处断价值。

并且米克尔约翰对两类言论自由分别由不同的法律作以分别规定的解说,既解决了法律上的混沌,也清理了法律调整上的体系问题,提供给人们一个对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评价的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中国时下个人主体意识愈发增强,从而自由表达的需求渐为强烈的情况下,对有些人动辄以人本为抗辩而主张无限制的言论自由,从而导致对他人利益和社会的损害来讲,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至少我们可以明确,即便在主张个人主义、个人至上的美国,学者们尽管有分歧,但是对言论也非主张绝对的不可限制。米克尔约翰启发我们注意,在利益限制过程中要明确理由和宗旨,要清晰限制的范围和界限。公共利益的限制是以对人整体为人的地位的维护和保全为理由的,要避免的是公权力对个体权利的践踏和不尊重,因而其保护的对象是人。而多数对私人利益的限制是以对人之于物的权利的保护为理由的,要避免的是公民彼此之间财产利益的冲突,因而其保护的对象是个人的所有物。就如米克尔约翰所说的:“人们谈到信仰自由和财产权自由,似乎在宪法中‘自由’一词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含义是相同的。由于这种混淆,我们一直错误地给

〔2〕历来的政治理论和事件,都不乏出于自由的本意,却最终沦为奴役的例子。

《比较法研究》 2009年第5期

予一个人的所有物和一个人相同的尊严和地位。”(第2页)当然,公言论和私言论这两类言论虽然可以有大体明确的理论上的区分,但从实际情况看,两类言论是无法截然区分的。但至少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启发,就是言论自由并非是不可以限制的。无论是米克尔约翰主张的限制私言论而不可以限制公言论,还是更早的约翰?密尔(John StuartM ill)主张的限制公言论而不可以限制私言论,或者霍姆斯实用主义立场的不分公私而全以出于治理需要的即时效果来定夺的限制原则,都是在说明言论自由是可以限制的。在我们时下对人道、人本有着更多的强调的情况下,不免会因矫枉过正而忽略了对相关公共利益应有的重视。其实,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对于私人利益也绝非是绝对的,不是不可限制的。由此,我们要思考的不是言论自由可否限制的问题,而限制的范围和方式也即如何限制的问题。

(二)言论和真知的关系:通向自治目标的智力支撑

人们一般都不否认言论自由主要是为获得智识上的进步,米克尔约翰却认为他主张言论自由主要不是为真知,而是为实现自治所采用的手段。而他为证成自治而主张的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在面对共产主义宣传面前却遇到了理论上的悖论。在自治这一前提预设面前,一方面使得他所主张的言论自由成了一种徒具自由形式的空皮囊,另一方面他对自治有如真理般的坚持又和他的相对主义的真理观自相矛盾。

米克尔约翰把言论作为自治理论的智力支撑,主张言论自由可以融汇各方意见,从而为自治储备更多的智力和观念基础,防止他治这种“对人的操纵”、“对自治的破坏”,进而防止“我们的技术威胁着我们的智慧”。(第6页)似乎,他对言论自由的捍卫是为了追求真理,防止一人独断的他治因为个人的偏见而贻害大众以及社会。但事实上,米克尔约翰表明,获得真知并不是他的根本目的,并且他所主张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标准可以甄别真理与谬误。真理只能是一个人、一个利益集团或一个国家侥幸获得的东西”。并且,他还认为,寻求或确定真理的做法造成了人民心智的衰退,也“使得知识自由与知识、特权联系在一起”。所以,米克尔约翰表明,他提倡公共讨论的绝对言论自由并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而只是贡献一种有影响力的智识:“当我们站在这些立场上辩论时,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发现真理。这是市场竞争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就是‘提出自己的主张’,就是赢得一场斗争,使我们的要求貌似合理,保持一定的压力。”(第62页)米克尔约翰认为以获得真知为号召的言论自由制度,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自治这一目的。所以他说,“第一修正案主要不是获得新的真理的设置”,“第一修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所有的公民都应当尽可能地理解公共生活所面临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不可以禁止他们接触一切观点、意见、质疑和相关的信息”。他认为通过这种对信息的获得和意见的表达,人们实现了“不受其他人统治而实行自我统治”。(第63页)

如果说在一种相对主义的真理观之下主张言论自由,那么,当一种言论被社会广泛接受时,这种言论就可以取代原来的言论而成为主流的言论。但是在自治这一更根本的前提或者目的之下,在面对共产主义言论的宣传时,米克尔约翰的理论就出现了矛盾。对于共产主义宣传,米克尔约翰认同霍姆斯的意见,表达了一个共同的“美国式的观念”,即都认为:“如果将来有一天无产阶级专政的信念注定要被社会的多数势力所接受,言论自由的惟一含义就是必须给与这些信念表达的机会和传播的途径。”(第32页,第33页)看

来,他只是给予共产主义的言论以一个表达的机会,却不允许在无产阶级专政的信念被多数接受后而以之取代自治制度。由此可见,对米克尔约翰而言,自治制度才是根本,所谓的言论自由不过是为实现自治而做的一种技术设计,有如一种伎俩。他只是在说:“只要他的积极言论是参与到有关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公共决定中的言论,这些言论的自由就不应受到限制。”(第33页)因为:“美国公民只有充分、无畏地面对针对他们制度的一切辩护和一切批评,才适合于实行自治。公共讨论的自由是不可限制的,这是自治政府的基石。”(第65页)米克尔约翰声称一种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因而只提倡表达意见,但意见交锋之后的结果却不由言论较量的结果而定,由此,言论表达便流于一种表演或者虚空,说与不说不在于其内容的影响力,而只追求热热闹闹的讨论氛围。在这种舍弃内容而只取形式的言论追求面前,即便他说言论只为求对政治决策“保持一种压力”,也使得他此前对言论自由的辩护显得有些无力。谁又真会在摆摆样子的言论面前感到压力呢?再者,作者对自治这一主旨的坚持和捍卫,分明是一种视之为真理的态度,这其实与他的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是自相矛盾的。

(三)个人与社会的博弈:自治是否可能

米克尔约翰所主张的自治,是相对于他治而言。是一种“根据同意的统治”。目的是防止他治带来的对人的奴役,从而实现自治———根据同意的统治———之下人的充分自由,也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相同的个人”,(第4页)“同时是自己的仆人和自己的主人”。(第11页)

自治和他治的话题,其实是个人和社会、自由和权力这一话题的一种延伸。人有社会化生存的必要,但又有着保存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的需求,这种人的利己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历来关于个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多样认定,也决定了人们把自由与权力相关联的探讨和认定。所以,自由的问题,一般是置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加以讨论的。如密尔就说,对自由的探讨,“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3〕个人与社会并非全然对立,人的社会化生存的必要,决定了对社会目标的促进同时也是对个人有利的。但是,社会整体目标的调适过程中,不可能兼备对所有人的利益需求的满足,必然要有所舍弃,因而必然要涉及个人和社会利益冲突场合的利益协调问题。由于社会目标的实现依赖的是公权力的运作,其具体运作过程,为社会目标达成,必然有对个人的完全欲求加以舍弃或缩减的必要,给人以被迫的压制感,然而权力实施如果完全不顾及个人感受,便会形同奴役。个人与社会在政治生活场景中,有如一场博弈。从而,个人与社会的问题,从个人渴求自由的角度看,表现为自由和权威之间的斗争,也就是,个人与政府之间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自由和权力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又不可或缺的关联,如茨威格所说:“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随之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4〕

在自由和权力的关系中,权力无论掌控了多大的社会权威和支配力,但只要存在自由的牵制,便终有极至边缘的扭转之可能。因为,权力终究只是自由欲求的手段。在实现自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曲广娣

〔3〕〔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奥]斯?茨威格:《异端的权利》,赵台安、赵振尧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页。

《比较法研究》 2009年第5期

由这一目标的制度设计上,有的选择由约束到自由的路径,也有的选择由自由到自由的路径。米克尔约翰的自治论属于后者。这种理论是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个体权益为核心,主张自由优位的理论设计。根据社会契约论,自治,也就是根据同意的统治,其实也就是米克尔约翰所解说的:“政府的正当权力源于被治者的同意。如果没有同意,政府就没有正当的权力”,(第2页)而《独立宣言》则被他视为美国人关于自治这一政治原则所缔结的社会契约。

如果说卢梭等启蒙学者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因其对自然状态的虚拟预设而容易引人对其学说的怀疑;那么,对美国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从《五月花公约》直至《独立宣言》的建国历程,却容易让美国人相信这种契约是真实存在的。历史铸就的传统的力量辅以宗教的教化,使得美国人对契约论的宣传和国家缔造者所设计的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个人本位的这种自治倾向的社会政治制度是有着确信的,也因为这种确信而更容易产生自觉守约并互相监督守约的效果,从而促成了柏拉图的看似悖论式的理论的实践效果,即决策过程中的言论放开,以及决策确定后的严格遵守。但就中国或者某些国家而言,这种以契约论为基础的自治宣传其可信度要大打折扣。习惯了奉天承运的帝制之下的服从式政治生活的人们,更习惯于在权力的缝隙和逢迎中求取自由,而非在制约、抗衡权力的过程中争取自由。在这种观念依然浓重且继续传继的情况下,制度上的移风易俗就要更为慎重,以防自治的宣传因为根基不足而在破旧之后难以立新,从而导致社会无所适从的动荡。

回过头来说,即便这个社会契约于美国而言是真实发生了的,但是在敦促人们信守契约的手段上依然有难以彻底解决的难题。自治论者必须思考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确保人们不违背契约。难道只依靠对历史事实的确信与敬仰?抑或是依靠宗教的力量?权力的本性决定了在权力的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由有所威胁,完全的自治即便在社会契约真实存在的情况下,也可能不能完全实现。欲求在,奴役也会存在。如何才能确保政府在握有权力之后还能甘受民意的约束,而不是运用权力实施奴役,这是普世的难题。也因为这个难题的存在,霍姆斯才有“明显且即刻的危险”这类的原则,其意图在于实施政府的自我操控与约束。就米克尔约翰的自治论而言,根据同意的统治,其扩大人的自由,尊重人的姿态都是不错的,但是对我们这些在社会化生活中的社会人来讲,在面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自由和权力、自治和他治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完全的自治是不大可能完全实现的。自己的统治,其实也就是如密尔所说的:“‘自治政府’亦非每人管制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所有其余的人管治的政府。”〔5〕但只要这种管治存在,且又难以精确确定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力的交换与制衡空间,也就难以避免对个人的压制存在。

姑不论各种统治策略的孰优孰劣,且就思路的开启来讲,至少在面面具陈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只要统治存在并有必要存在,就必然会要求人的自我舍弃,也必然会危及人的自由。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在政府权力的运作中更好地保全和扩大人的自由,并进而形成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由此,“自治”这种自由字样更多的宣传可能是人们更愿意听到的,但未必就是能营造更多自由的。但至少,它可以提醒我们,尽管权力无往不在,但终湮没不了自由的航标,人们终究是为了自由才能让权力存在,权力也只有以自由的名义

〔5〕同注3引书,第4页。

才得以存在。由此,米克尔约翰的自治论与它的操作性相比,其理论的启迪效果是更为重要的贡献。

(四)言论问题的实质:社会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权力之争

在一种文化中生长,久之就会视之为自然而然。所以,文明以降的权力统治的历史记忆,容易让人感觉权力的存在也是自然而然的。我们是为了自由而让渡或交托给权力,还是人本来就是权力的动物,天然有着控制的欲望,到现在在史料模糊又不统一的情况下除非推测便难以辨别。人之本性的判断也因而各执一端。但是,横断历史,截取其中一段时空一些个体的人的生长经历,大概可以探知鸿蒙玄荒事件的一些端倪。拉康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的人的观察,得出镜像理论,认为人是在学习、模仿中成长,学会信赖对象,然后加以模仿。人的行为和观念树立或者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个选择的过程。所以依据这种镜像理论,传统的形成是模仿的交互扩展及代代相传而形成的一个大的场景。这种模仿过程中,“生物融入自己所在的环境”。〔6〕拉康的这种由先及后以及由一及他的意志、观念、行为模式的传承,形成一个大的生活场域。言论是个总的承载,在模仿传承中承上启下,星火燎原。所以,言论是时代的表达,也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当下人生长的土壤与养料。其既往并且开来,给予现代人当下可能的并且可以寄望未来的生命可能〔7〕。在这种集体类型的言论倾向之中,因婴儿时期信赖而开始的模仿以及因为模仿而加深的信任,可以形成一种权威,多数人可以自觉依从这种言论的宣传。如果宣扬的是权力的天经地义,那么,服从便是一种模仿的镜像,扩及整个社会。如果宣扬的是自由交托权力的本位价值,那么,自主、自治便是人意识中原初的镜像,模画出个体独立的社会意念与实践。

但不管是对服从的习惯还是对自主的观念的自然而然相待,自由总是一种更为本性的追求。人即便甘于服从,也是为了换取可能的自由。更不用说积极地控制欲望了。控制者总比被控制者更自由,奴役、统治也都是滋生于自由欲求牵引之下的控制欲的展现与实践。而在以言论为承载的镜像传承的人类成长(因而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言论自由或者说表达权力的握有便是一种最有效的控制机制的运用。握有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言论,便是拥有了一种控制力,可以据此描绘一个社会或国家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面貌。(孔子和柏拉图皆如是)所以,自由和权力的斗争,其实也就是权力和权力之间为了自由的斗争。言论之争的背后也不单纯是自由和权力的关系,而是一种言论与另一种言论为谋求以言论影响或塑造生活的控制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斗争。

(责任编辑:刘 馨)

言论自由及其与自治的关系 曲广娣

〔6〕〔7〕

[英]达瑞安?里德、朱迪?格罗弗斯:《拉康》,黄然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费孝通先生关于抚老赡幼的生育制度有这样的解说:“社会分工结构靠着人发生作用,可人是不能永远生存的。……可是在他未死之前,若是别人一批一批地死去,社会分工合作结构的完整性不能维持时,他的生活也就会发生困难。这些活着的人却不能不关心别人的死亡,他们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完整性;他们既不能强人不死,或是约定在同一社区里生活的人一齐死,就不能不把死亡给予社会完整的威胁加以免除。这里才发生生育制度。”因此,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第120页。)由此,观念的传继,有人在幼儿时镜像模仿的原因,也有活着的人对下一代积极推行灌输以保存其社会生活可能性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综述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2)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2)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3)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英 文 幽 默 赏 析 院系:外语系 专业班级:英语11-02班 姓名:郑爽 学号:541108010226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林语堂:我很怀疑世人是否曾体验过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对于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精炼含蓄、奇妙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溯源。英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而抑郁时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剩所致,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英国人将humou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撰文提倡的。幽默的涵盖面甚广,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crack)、轶事趣闻(anecdote) ,等等。对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而对幽默的定义,学者们却莫衷一是。我们暂把幽默定义为一种诙谐的、滑稽的意在带给交际双方愉悦的交际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幽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幽默的内容、功能、语言类型和表现形式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中西方幽默内容上的不同 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从主题上看,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禁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从内容上看,在西方的幽默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 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而幽默的民族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远不如主题、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表现得十分隐蔽、微妙。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最能显示中国人幽默文化底蕴的形式莫过于相声。相声的四个环节(“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 对应了幽默结构的四部分。相声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然后又跨向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而西方的幽默小品往往只有一个“包袱”,

布料设计大师Alexander Girard

Alexander Girard ( 十分有趣的是太阳诚恳的样子跟设计师长得一样。 「只有跟生活结合时,艺术方能被称之为艺术」,布料设计大师Alexander Girard 说到。Alexander Girard 出生于美国,成长于意大利,深受地方文化吸引的他,私人收藏超过100,000件小物品。他有过人的品味,并对于颜色、图案、空间拥有极高敏锐度。Alexander Girard 所设计的图腾与花色,总是充满原创性、线条活泼、色彩鲜艳。看着他的作品,能让当时世界大战后生活苦闷的人们,有如接触到活泉一样美妙甘甜。1952年Alexander Girard 受雇成为Herman Miller 布织品部门总经理,与George Nelson 及Charles and Ray Eames 共同合作,此设计团队的作品对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除了为家具设计布料外,Alexander Girard 的知名作品还包括Georg Jensen 的桌面摆设、高级餐厅The La Fonda del Sol 的包装主题等。他退休之后,投身在地方特色文化(Folk Art) 研究上,并将他庞大的收藏品捐赠给全球藏量最丰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展出 (Museum of International Folk Art)。

这种简单又充满喜感的图形,仿佛看到马蒂斯的影子,但与野兽派那种强烈的色彩对比,这些图案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以往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会收到不少欧洲设计师的设计原稿,总是觉得他们的设计在简单当中充满了趣味,其实做到这种简明易懂而不枯燥其实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一点都不容小看。 这套木玩偶很多年前已经见过,是因为昨天找保罗克利的画时关联到才让我想起来,感觉很合适教手工课用,这样的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自己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创作的小玩偶。艺术并不一定都要学富五车才能“看懂”,好的设计会自然地散发出一种令人亲近和喜爱的味道,这套经典玩具是设计师Alexander Girard于1963年创作的,每一件都是俏皮可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 象征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分析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3 《欲望都市》中的女性语言分析 4 论《弗兰肯斯坦》中贾斯汀的悲剧 5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 7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8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9 Charlotte Bronte’s Concept of Marriage--Comment on Jane Eyre from angle of true love 10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11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 12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13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4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15 汉英习语翻译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16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7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 18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 19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20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22 从《透明的东西》探讨纳博科夫的时间意识 23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 24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开题报告+论) 2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的运用 26 浅读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 27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 28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 29 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 30 理智胜于情感 31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 32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33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34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方面——以美剧绝望主妇为题材 35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36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 37 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悲剧之源 38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 39 从文化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 40 从“鱼”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41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Academic Writing 42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中式菜肴的英译

亚历山大和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和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 --323年)是马其顿国王腓力的儿子,是一个既有才能又有野心的人物。亚历山大勇敢果断,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溪里(一译阿喀琉斯),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13岁时,受到希腊著名学者亚里斯多德的教育;16岁起随腓力一起远征,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两年后继位,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他在残酷镇压希腊反马其顿运动后,开始了对波斯的远征,首先占领小亚细亚,接着在叙利亚和伊苏斯与波斯军队展开激战,虽然波斯军队超过马其顿军队一倍,结果波斯军队反而被打得大败。亚历山大在占领叙利亚后南侵埃及,由于亚历山大表示保护和支持埃及的神庙,埃及的祭司便宣布亚历山大为太阳神的儿子,即古埃及国王的继承人。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以他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31年,他从埃及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军队再次决战,波斯军队虽多但仍被击溃,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跑中被部下杀死。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帝国取代了波斯的统治。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侵入中亚,公元前327年占领印度河流域,由于印度的战象粉碎了“马其顿方阵”,再加上洪水的袭击,烈日的曝晒,马其顿军队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拒绝再战,亚历山大被迫,下令退兵。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军队沿印度河南下,至于海口,兵分两路,一路乘船沿海岸撤退,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由陆路撤退,公元前325年回到了巴比伦。巴比伦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终年三十三岁。 亚历山大帝国是个侵略性的军事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帝国内部矛盾重重。亚历山大一死,帝国仅仅存在十三年就瓦解了。亚历山大的部将为了争夺地盘,互相混战,结果帝国分裂为马其顿王国(在巴尔干半岛)、塞流西王国(在叙利亚)和托勒密王国(在埃及)三大帝国,以及几个小王国,后来这些国家相继被罗马所灭。

美国联邦宪法案例—论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TINKER ET AL. v. DES MOINES 美国最高法院 393 US 503 1969年2月24日决定 案情 1965年12月,得梅因中学,爱荷华州的居民约翰(15岁)、约翰的妹妹玛丽(13岁),以及他们的朋友克里斯托弗(16岁)决定穿着有和平象征意义的黑色臂章去学校(约翰和克里斯托弗为中学,玛丽为中学),以抗议越南战争并支持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所称的圣诞节休战。得梅因中学的校长采取了一项措施,禁止学生戴袖章上学。违反的学生将被暂停学业直到他们同意遵守此措施才准许返回学校。玛丽和克里斯托弗选择了违反此措施,次日约翰也这样做了。当他们的抗议计划结束后学校的处罚在1966年1月1日暂停。 在爱荷华州公民自由联盟走进他们家庭并且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同意帮助提起诉讼后他们才提起诉讼。他们的父母向美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而该法院维持了得梅因学校的决定。 在美国法院上诉8次而票数相等意味着地区法院的裁定继续成立,这迫使玛丽和克里斯托弗直接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该案件直到1968年11月12日才在法庭上讨论。 判决意见 福塔斯法官宣读了法院的意见。 申诉人约翰15岁,申诉人克里斯托弗16岁在爱荷华州得梅因高中学习。申诉人玛丽13岁,她是约翰的妹妹,在一个初中学校学习。 在1965年12月,一群成年人和得梅因中学的学生在埃克哈特家举行了一个会议。他们宣传反对敌视越南,并且通过节日期间穿着黑色臂章和在12月16日及除夕夜的禁食行动来支持停战。请愿者和他们的父母曾经从事类似活动,他们决定参加该计划。 得梅因中学的校长知道了他们戴臂章的计划。1965年12月14日他们开会通过了一项政策,那就是任何戴臂章去学校的学生必须摘掉臂章,否则他们将被暂停学业。请愿者知道了学校领导采取的措施。 12月16日玛丽和克里斯托弗着黑色臂章去学校,次日约翰也穿着臂章。他们被遣返回家并被暂停学业,直到不穿着臂章时。他们直到穿着臂章计划终止也就是元旦才回到学校。 请愿者们的父亲在美国地方法院提起诉讼,他们期盼法院通过一个强制令,禁止被告学校领导和董事会成员惩罚请愿者并寻求名义赔偿金,听证会后地方法院驳回了申诉。为防止学校纪律的混乱,法院的决定是合理的,据此该决定维护了学校领导行为的合宪性。

西方哲学论文—中西方哲学差异

浅谈中西方哲学差异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借 鉴作用 ——西方哲学史专题结课论文 ****** ******

摘要:中国从近代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开始就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西方在综合国力,人口素质,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已经领先了中国,而到了现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要从各个方面借鉴西方。为什么拥有更加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到了近代却大大落后于西方呢?在我看来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论的哲学占了很大的原因。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起源开始就已融入西方文明的血液之中。因而我们就要了解研究西方哲学,并与中国哲学进行横向对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二、西方哲学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转变而来,意思为“爱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古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西方哲学家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

美国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度

美国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度 (杨尊) [摘要]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不仅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及全面发展,而且对于维护民主政治、促进社会进步也有巨大的作用。美国作为西方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其民主程度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在这么一个相对较为民主的国家中,其公民的自由问题是值得探析的,特别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度问题。 [关键词]公民、言论自由、美国 当人们进入现代民主政治社会或说公民社会之后,“公民”一词被宪法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宪法将公民定义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人们成功地从自然人向公民转化,人们所拥有的权利被法律给确定下来,生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人们有了特定的身份或说是称谓,即公民,虽说只是称谓上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极具现代意义的,因为法律在定义公民之后,明晰了公民在国家中的各种权利,这些权利在法律的范围之内行使和受到法律的保障。在公民的各种权利中,言论自由是公民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权利,言论自由意味着人们在法律的范围之内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言论自由有助于人们增长知识、探求真理;正如洛克所言的那样,人是生而赋有自由的,自由作为一种天赋的权利,神圣而不可侵犯,而言论自由作为自由这个大集合体中的一项,必然也应受到保护和尊重。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开放的民主政治社会,没有一个人不将言论自由或讨论自由作为建立和健全民主制度的重要环节,因为言论自由有助于建立和保障

民主政治,言论自由确保公民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及检举等权利,维护和改进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起到通过选举机制对公权力滥用的制约作用。 围绕言论自由究竟是相对自由还是绝对自由这一问题,各国的学者都有关于自己的见解,可谓见仁见智,但是从一个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视角出发,我个人认为公民的言论自由应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公民生活在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中,公民必须遵守法律、服务大局、服从公共利益,当言论自由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威胁时,言论自由就必须得受到限制和禁止,相对的言论自由也才能使现代民主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当然,这也是符合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自由受到自然法——理性的约束,在理性的基础上行事;在政治社会中,人们的自由要受到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在公共同意基础之上确立的立法权的限制及约束;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则要受到长期有效的规则所限制和约束,人们在长期有效的规则中行使他们的自由权利)。 美国作为一个西方典型的现代民主国家,其政治的民主程度相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极为开明和开放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民主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是极为自由的(当然,这种自由也必须得在法律的范围之内),正因这种民主,使得人们都极为强调个人的权利,不断朝着公民基本权利的最大化而奋斗,作为自由当中的一种——言论自由,极具其特色意义。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范围和程度也是通过不断的政治改革和法律完善使其范围和程度逐渐扩大、不断加深的,虽说美国和中国都通过宪法及法律确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深有感触,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程度远远不及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现这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 (本文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出版物《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Rights of the Peopl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Bill of Rights]的章节之一。)国会不得制定法律……限制言论自由……。──《合众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在民主社会,若有一项权利高于其他一切权利,那就是言论自由的权利。表达个人思想、挑战正统时政、批评政府政策而不必担心政府的处罚,这是生活在自由国家与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根本区别。最高法院大法官本杰明·卡多索(Benjamin Cardozo,任期1932-1938年),形容言论自由是'母体,是几乎一切其他形式的自由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美国人视言论自由为民主的精髓,但他们对《第一条修正案》给不同类型的言论究竟提供多大程度的保护,看法并不一致。比如,修正案是否保护针对某个族裔或宗教的泄愤言论?是否保护有可能立即煽起暴力的'争斗言论'?淫秽材料是否也在《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伞之下?商业言论──公司推出的广告或公关材料──是否应得到宪法保护?几十年来,围绕这些问题的辩论在政府和社会中始终存在,而且在很多方面仍有待形成共识。但是,这既不奇怪,也不令人担忧。自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随着新思想的出现,这个有重要意义的辩论将不断继续。如今,互联网的

问世,又给如何理解《第一条修正案》在现代社会中保护言论自由的含义,提出了最新的挑战。* * * * *言论自由的权利不是一直都像今天这样包罗万象。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Sir William Blackstone)在18世纪中叶撰写著名的《英国法律评注》(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时,对言论自由的定义是'无预先制约'('lack of prior restraint')。他的意思是,政府不能够阻止某个人表达或发表他所信仰的观念,但一旦这个人说出的话属于被禁言论,他可以受到惩罚。英国人,如同古希腊人,对三种类型的言论实行法律限制──煽动(对政府的非议)、诬蔑(对个人的非议)、亵渎(对宗教的非议)──每一种言论都被定为'诽谤'('libels')。三种言论中,最关系到政治自由的是煽动性诽谤,因为布莱克斯通时代的上层统治者认为,对政府或政府官员的批评,即使属实,也会因损害人们对政府的信心而扰乱公共秩序。按布莱克斯通的意思,政府虽然无法制止一个人批评政府,但可以在他批评政府之后惩办他。在17和18世纪,不列颠王国政府起诉了数百起诽谤案,并且经常施以残酷的惩罚。当威廉·吐恩(William Twyn)声言人民有权反抗政府时,他被以煽动和'设想国王毙命'罪逮捕、定罪。法院判他绞刑、阉割、断肠、分肢,然后断头。由于发表言论后会受到这样的惩罚,所谓无预先制约并没有多大意义。来到北美的英国移民带来了英国的法律,但从早期开始,理论与实践、法律文字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完整版)美国宪法修正案中英文对照

美国宪法修正案中英文对照 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申冤的权利。 第二修正案Amendment II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组织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第三修正案Amendment III No Soldier shall, in time of peace be quartered in any hous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wner, nor in time of war, but in a manner to be prescribed by law. 未经房主同意,士兵平时不得驻扎在任何住宅;除依法律规定的方式,战时也不得驻扎。 第四修正案Amendment IV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be secure in their persons, houses, papers, and effects, against unreasonable searches and seizures, shall not be violated, and no Warrants shall issue, but upon probable cause, supported by Oath or affirmation, and particularly describing the place to be searched, and the persons or things to be seized. 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依据可能成立的理由,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并详细说明搜查地点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发出搜查和扣押状。 第五修正案Amendment V 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 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 unles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 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 or in the Militia, 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 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c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 nor shall be compelled in any criminal case to be a witness against himself, nor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团的报告或起诉书,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审判,但发生在陆、海军中或发生在战时或出现公共危险时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除外。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第六修正案Amendment VI In all criminal prosecutions, the accused shall enjoy the right to a speedy and public trial, by an impartial jury of the State and district wherein the crime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 which district sh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ascertained by law, and to be informed of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accusation; to be confronted with the witnesses against him; to have compulsory process for obtaining witnesses in his favor, and to have the Assistance of Counsel for his defence. 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有权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和公开的审判,该地区应事先已由法律确定;得知控告的性质和理由;同原告证人对质;以强制程序取得对其有利的证人;并取得律师帮助为其辩护。 第七修正案Amendment VII In suits at common law, where the value in controversy shall exceed twenty dollars, the right of trial by jury shall be preserved, and no fact tried by a jury, shall be otherwise reexamined in any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n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common law. 在习惯法的诉讼中,其争执价额超过二十美元,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应受到保护。由陪审团裁决的事实,合众国的任何法院除非按照习惯法规则,不得重新审查。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中英幽默的跨文化对比

中英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对比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徐小丽班级10级(9)班学号10130902 指导教师梁静文 课题名称中英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对比 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幽默的需要与日俱增,幽默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幽默文化中,语言幽默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已经不断地从文艺学、文化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拓展研究领域。语言幽默也一直是语言学所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已经从语言学、语用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对幽默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 幽默原本是喜剧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以轻松欢快的语言引发读者或者观众的笑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同一可笑的情景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交谈者来说既无趣也不可笑。这表现了不同民族幽默的不协调,往往具有不同的风格。然而,从现、当代幽默的发展趋势上看,东、西方幽默中存在着不可改变的不协调,同时也存在彼此接近、相互转化的趋势。 选题意义: 借助对英汉幽默语言的分析,加深人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都能分享到语言幽默给人们带来的欢笑与愉悦,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中西方和谐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对中英语言幽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的相似处与不同点,并着重研究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出现的幽默困境的产生原因。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也就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理论依据: 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传统习惯文化的丰富程度,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在中西方的文化中,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性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及方

奢侈品品牌等级划分

1、服装皮具类 、珠宝钟表类 奢侈品集团(含中国区域代理集团)

LVMH集团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Loewe罗意威 Céline席琳 Berluti贝鲁缇 KENZO高田贤三 Givenchy纪梵希 Marc Jacobs马克雅各布斯Fendi芬迪 Thomas Pink汤玛仕品客 Donna Karan唐纳卡伦 Chaumet尚美 Richemont集团: Cartier卡地亚 Mont Blanc万宝龙 Alfred Dunhill登喜路 Shanghai Tang上海滩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Lancel兰姿 Chloé寇伊 PPR集团: Gucci古弛 Yves Saint Laurent圣罗兰Bottega Veneta宝缇嘉Boucheron 宝诗龙 Sergio Rossi赛乔洛熙 Alexander McQueen亚历山大麦昆Balenciaga巴黎世家 Trinity利丰集团 Cerruti 1881 Kent&Curwen Gieves & Hawkes Durban

ENVOLS欧蓝集团Giorgio Armani Emporio Armani Armani Collezioni Armani Jeans Armani Exchange MCM JIL SANDER DSQUARED2 IMAGINEX俊思集团Club Monaco Diesel PAUL & SHARK Juicy Couture TUMI BCBG DKNY FAIRTON华敦集团MaxMara Max&Co Pennyblack Marina Rinaldi Jean Paul Gaultier iBlues 7for All Mankind 名表类 Swatch集团Breguet宝玑

美国宪法修正案

美国宪法修正案(中、英文版) 美国宪法修正案 修正案[一]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二] 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之所必需,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三] 士兵在和平时期,未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在战争时期,除依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四] 人民保护其人身、住房、文件和财物不受无理搜查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根据认为有罪,以宣誓或郑重声明保证,并详细开列应予搜查的地点、应予扣押的人或物,不得颁发搜查和扣押证。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五] 非经大陪审团提出报告或起诉,任何人不受死罪或其它重罪的惩罚,惟在战时国家危急时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伤残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恰当补偿,不得将私有财产充作公用。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六] 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应享受下列权利: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和公开的审判,该地区应事先已由法律确定;获知控告的性质和原因;同原告证人对质;以强制程序取得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并取得律师帮助为其辩护。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七] 在习惯法诉讼中,争执价额超过20元,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应予保护;案情事实经陪审团审定后,除非依照习惯法的规则,合众国的任何法院不得再行审理。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八] 不得索取过多的保释金,不得处以过重的罚金,或施加残酷的、非常的刑罚。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九] 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轻视由人民保有的其它权利。 [1791年12月15日] 修正案[十]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1791年12月15日批准] 修正案[十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