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不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的是( B )

A.恶意程序威胁

B.计算机软件面临威胁

C.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

D.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

2.密码学的目的是( D )

A.研究数据加密

B.研究数据解密

C.研究数据保密

D.研究信息安全

3.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 D )

A.对称加密技术

B.分组密码技术

C.公钥加密技术

D.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4.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评估,80%的攻击和入侵来自( B )

A.接入网

B.企业内部网

C.公用IP网

D.个人网

5.下面________不是机房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A )

1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6.下面有关机房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梯和楼梯不能直接进入机房

B.机房进出口应设置应急电话

C.照明应达到规定范围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关于机房供电的要求和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电源应统一管理技术

B.电源过载保护技术和防雷击计算机

C.电源和设备的有效接地技术

D.不同用途的电源分离技术

8.下面属于单钥密码体制算法的是( C )

A.RSA

B.LUC

C.DES

D.DSA

9.对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的是( A )

A.节点加密

B.链路加密

C.端到端加密

D.DES加密

10.一般而言,Internet防火墙建立在一个网络的( A )

A.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交叉点

B.每个子网的内部

2

C.部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结合处

D.内部子网之间传送信息的中枢

11.下面是个人防火墙的优点的是(D )

A.运行时占用资源

B.对公共网络只有一个物理接口

C.只能保护单机,不能保护网络系统

D.增加保护级别

12.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 C )

A.会话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13.入侵检测是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作为继________之后的第二层安全防护措施。( B )

A.路由器

B.防火墙

C.交换机

D.服务器

14.________是按照预定模式进行事件数据搜寻,最适用于对已知模式的可靠检测。( D )

A.实时入侵检测

B.异常检测

C.事后入侵检测

D.误用检测

15.________的目的是发现目标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所使用的安全机制是否能够保证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A )

3

A.漏洞分析

B.入侵检测

C.安全评估

D.端口扫描

16.端口扫描的原理是向目标主机的________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 C )

A.FTP

B.UDP

C.TCP/IP

D.WWW

17.计算机病毒是( B )

A.一个命令

B.一个程序

C.一个标记

D.一个文件

18.下面关于恶意代码防范描述正确的是(D )

A.及时更新系统,修补安全漏洞

B.设置安全策略,限制脚本

C.启用防火墙,过滤不必要的服务

D.以上都正确

19.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是指(A )

A.网络安全基本问题应对措施的集合

B.各种网络的协议的集合

C.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D.网络的层次结构的总称

20.下面不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B )

A.多人负责原则

B.追究责任原则

C.任期有限原则

D.职责分离原则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PPDR模型包含四个主要部分:安全策略、防护、___检测_____、_ __响应__。

22.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有屏蔽、滤波、___隔离_____、___接地_____。

23. ___明文_____是作为加密输入的原始信息,即消息的原始形式,通常用m或p表示。

24.从工作原理角度看,防火墙主要可以分为__网络层______和__应用层______。

25.基于检测理论的分类,入侵检测又可以分为___异常检测_____和___误用检测_____。

26.安全威胁分为:____人为____和__非人为______。

27.安全威胁是指所有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__网络服务______和__网络信息______的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产生阻碍、破坏或中断的各种因素。

28.防范计算机病毒主要从___管理_____和___技术_____两个方面着手。

29.恶意代码的关键技术:生存技术、__攻击技术______和_隐藏技术__ _____。

30.保护、监测、___响应_____、___恢复_____涵盖了对现代网络信息系统保护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使网络信息安全建筑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

5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哪些?P32

32.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要注意哪些问题?P50

33.防火墙主要功能是什么?P103

34.什么是入侵检测,以及入侵检测的系统结构组成?P148

35.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它的危害?P199 P202

36.谈谈计算机网络安全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P235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明文为:We will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 after four years ha rd study (不考虑空格)试采用传统的古典密码体系中的凯撒密码(k =3),写出密文。

参考书P72,使每个字符后移三位如W变为Z

密文:zh zloo judgxdwh iurp wkh xqlyhuvlwb diwhi drxu bhdug vwx gb

38.某大型企业欲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对外进行Web发布和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和数据库服务要求安全等级高。另外,企业总部是企业的核心,在进入企业总部的时候要求进行身份认证。试分析该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P243适当的加上一些论述

6

计算机网络及安全课程大作业选题

计算机网络及安全课程大作业题目 各班学委负责登记本班同学选题以及班级之间协调。 一、要求 1、团队合作、合理分工、按组为单位进行; 2、报告文字内容不可拷贝粘贴现有文献,应反映小组所做的工作,有分析,实践性的选题应有具体操作或者配置过程描述,辅以截图或实验数据。 3、所交报告中应在最后注明组员分工、参考文献,报告字数3000-6000; 4、不同班级的小组可选择相同的题目,但重复计数(由各班学委协调),不可多于2组,且报告内容不可相同,要求独立完成各组任务。(标注“*”的题目可增加小组数目,但不可超过5组)。 5、除了个别综述性的选题,其它选题要求在实际平台上实践。 二、选题 1、Web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 ①安装配置Web服务器。平台及软件不限,可采用IIS、Apatch等; ②编制静态网页,开通一个简单的web网站,内容不限,可以是个人网站、兴趣网站 等。测试校内Lan可用web客户端访问。 ③深入探讨网站各种属性的设置功能的使用。如端口的设置(分别开在80、8080等端 口),访问权限的控制(基于主机ip地址、基于特定用户)等安全性设置。 ④其他扩展问题。如访问量的计算等均可探讨。 2、soho路由器的设置与应用 ①静态ip地址与动态ip地址方案的设置于与实现 ②规划并配置内部ip地址及nat方案,搭建一个小型宿舍内网 ③路由器端口映射机制的工作原理,配置及实施探讨其用途 ④路由器远程管理功能的实现(具体配置方案),该功能的安全性探讨 3、校园网环境下网络访问共享的实现(已有一般一组选) ①网络访问控制的机制探讨 ②网络访问共享的方法及工作原理 ③具体实现及配置方案、测试结果 ④端口映射的不可用性的分析 4*、基于网络嗅探软件(wireshark)的协议分析实验 ①wireshark的深入学习与掌握,若过滤器的使用,归纳方法 ②通过实验阐述ARP的工作原理 ③利用实验结果分析ICMP协议的报文结构字段定义 ④基于实验数据深入分析TCP协议的连接过程原理,报文的分片等功能 ⑤从校园网发起向外网中某Web服务器的访问,记录并分析从MAC层协议、IP协议、 TCP协议一直到HTTP协议的过程 5、无线网卡环境下的协议分析工具使用 ①如何在wireshark下发现无线网卡(进行协议分析) ②如何捕获IEEE802.11的帧、软件及使用、方法探讨、实际应用 ③若②能成功,可根据捕获的802.11帧进一步分析无线网络的通信过程 ④如何通过隧道方式接入IPV6网络 6、VMwane虚拟机的网络模拟配置方案及实施 ①三种网络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 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 参考课时 68课时,理论教学课46时,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安全的大致内容包括三部分: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操作系统安全。 3、网络攻击的步骤是:隐藏IP、信息收集、控制或破坏目标系统、种植后门和在网络中隐身。 4、防火墙一般部署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5、入侵检测系统一般由数据收集器、检测器、知识库和控制器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是(B)。 A、黑客技术与网络病毒日益融合 B、攻击工具日益先进 C、病毒攻击 D、黑客攻击 2、拒绝服务攻击(A)。 A、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请求的指令 D、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HTTP默认端口号为(B)。 A、21 B、80 C、8080 D、23 4、网络监听是(B)。 A、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计算机 B、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监视PC系统的运行情况 D、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5、下面不是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是(D)。 A、DES B、AES C、IDEA D、RSA 6、在公开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即(D)。 A、解密密钥 B、私密密钥 C、私有密钥 D、公开密钥 7、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3个:Key、Data和Mode。其中Key的实际长度为(D)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 A、64 B、7 C、8 D、56 8、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B)。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C、网络中使用者的安全 D、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9、打电话请求密码属于(B)攻击方式。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章目录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 11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 11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 11 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 22 10.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 33 10.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 33 10.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 44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 ............................................. 55 10.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 66 10.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 66 10.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 77 10.3.3 数字签名 .................................................... 77 10.4 报文鉴别 ...................................................... 88 10.5 密钥分配 ...................................................... 99 10.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 99 10.6.1 链路加密 .................................................... 99 10.6.2 端到端加密 .................................................. 99 10.7 防火墙 (1010)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1.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4种威胁。 1) 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fabrication) 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 上述四种威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如图10-1所示)。在上述情况中,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1)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这里使用PDU 这一名词是考虑到攻击可能涉及数据的不同的层次)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以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 2)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 删除、图10-1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1 课时)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想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网络中的病毒和垃圾一直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如何看待信息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做一个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的道德公民。 二、教学对象分析 职业学校的高一学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但在上网过程中,他们好奇心重,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面对网络的诱惑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能力,使他们能遵守规范,自尊自爱,文明上网,争做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及有关知识。 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3、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 2、提高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文明上网, 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难点:信息安全防护办法。 五、教学方法: 实例演示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两个常见计算机病毒演示程序:QQ木马病毒、“落雪”病毒; 2、收集教材案例; 3、制作《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见附件),课后将其发放给学生,回收后统计结果。 七、教学过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 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A A. 破译 B. 解密 C. 加密 D. 攻击 ) 2. 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B B. 硬件加密的兼容性比软件加密好 C. 硬件加密的安全性比软件加密好 D. 硬件加密的速度比软件加密快 3. 下面有关 3DES 的数学描述,正确的是(B A. C=E(E(E(P, K), K), K) C. C=E(D(E(P, K), K), K) 4. PKI 无法实现(D A. 身份认证 5. CA 的主要功能为(D A. 确认用户的身份 B. 为用户提供证书的申请、下载、查询、注销和恢复等操作 C. 定义了密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原则 D. 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6. 数字证书不包含( B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C. 证书的有效期 A.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 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A. 用户名+密码A. 社会工程学 B. 卡+密钥 B. 搭线窃听 ) 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 B. TCP 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D. TCP 连接终止时的 FIN 报文 ) C. 地址绑定技术 ) D. 报文摘要技术 )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D. CA 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 B. 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D.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 D. 卡+指纹 ) C.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C. 窥探 D. 垃圾搜索 ) C. 数据的机密性 D. 权限分配 ) B. 数据的完整性 ) B. C=E(D(E(P, K), K), K) D. C=D(E(D(P, K), K), K) ) A. 硬件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软件加密需要在操作系统或软件中写入加密程序 7. “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A 8. 以下认证方式中,最为安全的是( D 9. 将通过在别人丢弃的废旧硬盘、U 盘等介质中获取他人有用信息的行为称为(D 10. ARP 欺骗的实质是(A A. 提供虚拟的 MAC 与 IP 地址的组合 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11. TCP SYN 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A A. TCP 三次握手过程 C. TCP 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12. DNSSEC 中并未采用( C A. 数字签名技术A. 格式化硬盘 B. 公钥加密技术 13. 当计算机上发现病毒时,最彻底的清除方法为(A B. 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附录A参考答案

附录A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D A ABD C 二、填空题 1. 保护(Protect)反应(React) 2. 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3. 50% 4. 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 5. 攻击防御 第2章 一、选择题 C A B D A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 2. 传输层网络层 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邮局协议 4. ping 5. net user 第3章 一、选择题 C AC A B 二、填空题 1. Basic语系C语系 2. 句柄 3. 注册表 4. 提高CPU的利用率可以设置每个线程的优先级,调整工作的进度。 5. iostream.h 6. net user Hacker /add

一、选择题 C B 二、填空题 1. 慢速扫描乱序扫描 2. 被动式策略 3. 隐藏IP 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第5章 一、选择题 B A A D 二、填空题 1. 暴力 2.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3. TCP/IP协议 第6章 一、选择题 A B D 二、填空题 1. 被管理员发现的概率 2. 服务器端程序客户端程序 3. 木马后门程序 第7章 一、选择题 A D A A D 二、填空题 1. 蠕虫(Worm)逻辑炸弹(Logic Bomb) 2. DOS MZ header PE Header 3. 计算机病毒 4. VBScript JavaScript 5. 主程序引导程序

一、选择题 B D A B C 二、填空题 1. 操作系统 2. Multics 3. 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访问矩阵(Access Matrix) 4. 访问监控器(Reference Monitor) 5. 运行保护 6. Biba BLP 第9章 一、选择题 C B A A 二、填空题 1. 恺撒密码 2. MD5 MD4 3. 完整性抗抵赖性 4. 鲁棒性 5. CA为用户产生的密钥对 6. 分布式信任模型交叉认证模型 第10章 一、选择题 C D A D B 二、填空题 1. 防火墙 2. 分组过滤防火墙 3. 筛选路由器模型屏蔽子网模型 4. 入侵检测 5. 数据分析 第11章 一、选择题 AB A B D C 二、填空题

大作业-计算机网络

大作业要求 ****(单位、公司、工厂或学校)为背景,设计一个网络建设方案。 方案中应该包括: 根据****(单位、公司、工厂或学校)的组织结构、业务需求完成网络需求分析,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完成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 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 3、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和经费预算方案; 4、创建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作域名解析。 ○参□考□样◇例

1、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学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的主干所承担的信息流量很大,校园网络的建设的目标是在校园内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务管理、通信、双向视频点播(VOD)等信息共享功能,能实现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能通过与Internet的互联,为全校师生提供国际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在网上保存和查询教学资源,能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和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考查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网上浏览和查询网上学习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校园网能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根据本校园实际情况主要应用需求分析如下: 用户的应用需求:所有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通过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此外为教务处提供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等。 通信需求:通过E-mail及网上BBS以及其它网络功能满足全院师生的通信与信息交换的要求,提供文件数据共享、电子邮箱服务等。 信息点和用户需求:按照要求本校园网内信息点总数为531个, 其中办公区需要的信息点为(111个):教务处(25),各院系办公区(26),图书馆(60);教学区为(400个):除机房需要120个信息点外,其余各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包括设计艺术系楼、建筑工程系楼、一号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B、C楼等)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40;生活区为(20个):20个宿舍楼区、食堂等各设置1个信息点。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服务器等为内部单位服务,WWW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从外部网站获得资源。 性能需求:此校园网络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包括: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支持网络多媒体学习的信息传输要求。 安全与管理需求:学生基本信息档案和重要的工作文件要求对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的性能较高,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可以通过分布式、集中式相集合的方法进行管理。网络安全对于网络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正常使用。由于校园网与外部网进行互联特别是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标 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相关专业针对中小型网络管理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架构和实现等课程基础上,通过引入游戏教学,从踩点扫描、入侵系统、种植后门、清除日志等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能学以致用,完成一个企业网络安全的维护,同时也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职业素质,使之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本课程在第5学期开设,54课时。 1.2设计思路 1.2.1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 按照“由与网络技术领域职业相关的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行动领域,按教学要求归纳形成学习领域,具体化后设计学习情境”的整体思路,进行课程开发。具体要求如下:(1)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2)按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工作任务归纳; (3)按照从简单对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进行学习性任务归纳; (4)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法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方案的构建; (5)课程方案的具体化,制定课程标准,完成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的设计。 1.2.2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依据 该课程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面向网络管理、网络应用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遵循从简单对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路径选

择以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击、木马和病毒、系统安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作为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 1.2.3学习子情境设计的逻辑线索 该课程先通过网络安全基础情境了解信息安全在行业中的各个标准,以及信息安全的现有社会环境基础。再通过网络攻击、木马和病毒等情境对各类的入侵手段进行学习领会,在了解完常见的入侵手段之后,对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的加固、以及通过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达到有针对的部署企业网络安全。根据这一思路主体,整个学习情境分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攻击、木马和病毒、系统安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五个情境。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 (2)理解协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密码攻击的技术 (5)理解系统漏洞攻击的方法 (6)了解木马的原理,掌握木马的使用和防范措施 (7)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及WEB网站的安全性问题 (8)掌握邮件加密的基本技术 (9)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技术 (10)熟悉防火墙和入侵检测 2.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对一定规模的企业网络进行网络安全的渗透检测以及网络整体运行安全的评估,会熟练使用各类扫描、防黑软件等预防工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进行整改。具备一定的实施企业网络安全的软、硬件部署能力。 2.2.1专业能力 (1)能按项目需求进行中小型网络安全的规划与设计,设备选型,及资金预算 (2)能按项目需求规划和设计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中小型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3)能熟练完成网络安全设备的连接和网络配置 (4)能熟练地对该中小型网络安全项目进行测试,并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排查 2.2.2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意识

计算机网络安全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业复习资料 第1 章 1.6 数字签名有效的前提是什么?鉴别数字发送者身份和数字签名有什么异 同? 答: 一是数字签名是唯一的,即只有签名者唯一能够产生数字签名; 二是和报文关联,是针对特定报文的数字签名; 三是数字签名的唯一和不特定报文关联的两种特性可以由第三方证明。 异同:数字签名完全可以实现源端身份鉴别,但是实现源端身份鉴别未必要求数字签名。1.11 拒绝服务攻击为什么难以解决?服务器能自己解决SYN 泛洪攻击吗?试 给出网络解决拒绝服务攻击的方法。 答:拒绝服务攻击一般丌远反访问授权,因此,很难通过接入控制、访问控制策略等安全技术加以解决,但发生拒绝服务攻击时,通往攻击目标链路的信息流模式,尤其是以攻击目标为目的地的信息流模式会发生重大变化,通过监测网络中各段链路的信息流模式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现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控制信息流模式的变化过程对拒绝服务攻击迚行抑制。 第2 章 2.1 狭义病毒的特征是什么?广义病毒特征是什么?蠕虫病毒的特征是什么?答:狭义病毒的特征是寄生和感染。即病毒丌是完整的一个程序。而是嵌入某个文件中的一段代码,病毒发作时可以将这一段代码嵌入系统的其他文件中。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的文件往往是可执行文件戒设备驱劢程序。广义的病毒特征是自我复制能力,自我复制和感染丌同,由于广义病毒可以是完整的程序,自我复制指的是将该病毒程序从一个系统自劢复制到另一个系统中,广义病毒程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文件存在。蠕虫病毒属于广义病毒,它的特征是自我复制和自劢激活。 2.6:简述基于代码特征的病毒检测机制的原理和缺陷 答:需要建立病毒特征库,通过分析已发现的病毒提取出没一种病毒有别于正常代码或文本的病毒特征,然后根据病毒特征库在扫描的文件中进行匹配操作。 2.7 简述基于行为特征的病毒检测机制的原理和缺陷。 答: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变形病毒和未知病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检测病毒,有可能因为已经执行部分病毒代码而对系统造成危害,并丏由于很难区分正常和非正常的资源访问操作,无法为用户精确配置资源访问权限,常常发生漏报和误报病毒的情况。 第3 章 3.9 DDos 攻击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试给出反制机制。 答:直接DDoS 攻击和间接DDoS 攻击,通过使网络过载来干扰甚至阻断正常的网络通讯。通过向服务器提交大量请求,使服务器超负荷。阻断某一用户访问服务器阻断某服务不特定系统戒个人的通讯。 机制:1:聚集拥塞控制(ACC)2:基于异常防范,监测源IP 地址防范3:基于源防范,出口过滤,路由过滤,IP 跟踪4:包过滤和限速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你感觉到你的Win2000运行速度明显减慢,当你打开任务管理器后发现CPU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你最有可能认为你受到了哪一种攻击。 B A、特洛伊木马 B、拒绝服务 C、欺骗 D、中间人攻击 2、RC4是由RIVEST在1987年开发的,是一种流式的密文,就是实时的把信息加密成一个整体,它在美国一般密钥长度是128位,因为受到美国出口法的限制,向外出口时限制到多少位 C A、64位 B、56位 C、40位 D、32位 3、假如你向一台远程主机发送特定的数据包,却不想远程主机响应你的数据包。这时你使用哪一种类型的进攻手段 B A、缓冲区溢出 B、地址欺骗 C、拒绝服务 D、暴力攻击 4、小李在使用super scan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时发现,某一个主机开放了25和110端口,此主机最有可能是什么 B A、文件服务器 B、邮件服务器 C、WEB服务器 D、DNS服务器 5、你想发现到达目标网络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你应该使用什么命令 C A、ping B、nslookup C、tracert D、ipconfig 6、以下关于VPN的说法中的哪一项是正确的 C A、VPN是虚拟专用网的简称,它只能只好ISP维护和实施 B、VPN是只能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加密 C、IPSEC是也是VPN的一种 D、VPN使用通道技术加密,但没有身份验证功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window2000的安全组件 D A、访问控制 B、强制登陆 C、审计 D、自动安全更新 8、以下哪个不是属于window2000的漏洞 D A、unicode B、IIS hacker C、输入法漏洞 D、单用户登陆 9、你是一企业网络管理员,你使用的防火墙在UNIX下的IPTABLES,你现在需要通过对防火墙的配置不允许这台主机登陆到你的服务器,你应该怎么设置防火墙规则 B A、iptables—A input—p tcp—s —source—port 23—j DENY B、iptables—A input—p tcp—s —destination—port 23—j DENY C、iptables—A input—p tcp—d —source—port 23—j DENY D、iptables—A input—p tcp—d —destination—port 23—j DENY 10、你的window2000开启了远程登陆telnet,但你发现你的window98和unix计算机没有办法远程登陆,只有win200 0的系统才能远程登陆,你应该怎么办 D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章目录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2) 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3) 10.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4) 10.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5) 10.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5)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 (6) 10.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8) 10.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8) 10.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9) 10.3.3 数字签名 (9) 10.4 报文鉴别 (10) 10.5 密钥分配 (11) 10.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12) 10.6.1 链路加密 (12) 10.6.2 端到端加密 (12) 10.7 防火墙 (1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1.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4种威胁。 1) 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fabrication) 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 上述四种威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如图10-1所示)。在上 述情况中,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1)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这里使用 图10-1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1范文

序号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大作业 课程名称:Interne技术与应用 任课教师:赵小兰 作业题目: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 姓名:吴秀兰 学号:3011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学中心: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评审日期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评审教师(签名)____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 姓名:吴秀兰学号:3011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越发成为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信息交换媒介,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的严重性,采取强有力安全策略势在必行。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应该贯彻于整个信息网络的筹划、组成、测试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计算机作为高科技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控制高科技航天器的运行到个人日常办公事务的处理,从国家安全机密信息管理到金融电子商务办理,计算机都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1]。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此计算机安全又可分为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的完整性、真实性、保密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指电脑中正常运作的程序突然中断或影响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正常工作的事件,主要是指那些计算机被攻击、计算机内部信息被窃取及网络系统损害等事故。网络安全问题的特点在于突发性、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往往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隐患 1、计算机安全漏洞 漏洞也叫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计算机系统软件编写完成开始运行的那刻起,计算机系统漏洞也就伴随着就产生了,漏洞一旦被发现,就可使用这个漏洞获得计算机系统的额外权限,使攻击者能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课程教学时数:96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代码: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制订: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熟悉网络的机构、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命令等;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基本的网络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总课时96课时,理论课时40学时,实践课时56学时。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Internet等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本课程共设*个专业教学项目,其中必修项目*个,提高项目*个,可根据不同学生在提高项目选取。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看到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提高理论知识、动手技能,拓宽知识面。 二、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础,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安装、调试常见网络设备,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同时,将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 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 理解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途径。要求能对简单的故障独立进行排除。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你感觉到你的 Win2000运行速度明显减慢,当你打开任务管理器后发现 CPU 的使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你最有可 能认为你受到了哪一种攻击。 B A 、特洛伊木马 B 、拒绝服务 C 、欺骗 D 、中间人攻击 2、RC4是由 RIVEST 在 1987 年开发的,是一种流式的密文,就是实时的把信息加密成一个整体,它在美国一般密钥长度 是 128 位,因为受到美国出口法的限制,向外出口时限制到多少位? C A 、64位 B 、56 位 C 、40位 D 、32 位 3、假如你向一台远程主机发送特定的数据包,却不想远程主机响应你的数据包。这时你使用哪一种类型的进攻手 段? B B 、地址欺骗 D 、暴力攻击 4、小李在使用 super scan 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时发现, 某一个主机开放了 25和 110端口,此主机最有可能是什么? B A 、文件服务器 B 、邮件服务器 C 、 WEB 服务器 D 、DNS 服务器 5、你想发现到达目标网络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你应该使用什么命令? C A 、 ping B 、nslookup C 、 tracert D 、ipconfig 6、以下关于 VPN 的说法中的哪一项是正确的? C A 、 VPN 是虚拟专用网的简称,它只能只好 ISP 维护和实施 B 、 VPN 是只能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加密 C 、 IPSEC 是也是 VPN 的一种 D 、 VPN 使用通道技术加密,但没有身份验证功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 window2000 的安全组件? D A 、 访问控制 B 、 强制登陆 C 、 审计 D 、 自动安全更新 8、以下哪个不是属于 window2000的漏洞? D A 、 unicode B 、 IIS hacker C 、 输入法漏洞 D 、 单用户登陆 9、你是一企业网络管理员, 你使用的防火墙在 UNIX 下的 IPTABLES ,你现在需要通过对防火墙的配置不允许 192.168.0. 2 这台主机登陆到你的服务器,你应该怎么设置防火墙规则? B A 、缓冲区溢出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课后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一、选择题 1. 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2.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研究的关键点。 3. 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4. 1999年10月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二、填空题 1. 信息保障的核心思想是对系统或者数据的4个方面的要求: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 2. 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3. 从1998年到2006年,平均年增长幅度达50%左右,使这些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和网络安全脆弱性(V ulnerability)层出不穷,这些安全威胁事件给Internet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5.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可以把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体系:攻击和防御。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7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2. 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3.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4. 通过ICM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UDP协议。 二、填空题 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大作业计算机网络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下半年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一、大作业题目: 1、说明INTERNET域名系统的功能。举一个实例解释域名解析的过程。(25分) 答:DNS实现主机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解析。 假设某个网络的计算机要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 ①首先,该台计算机的解析器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请求,查寻“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的IP地址,如果没有该纪录,则向上一级域名服务器发请求,直到中国的顶级域名服务器。 ②中国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先查询自己的数据库,若发现没有相关的记录,则向根“.”域名服务器发出查寻“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的IP地址请求;根域名服务器给中国域名服务器返回一个指针信息,并指向com域名服务器。 ③中国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向com域名服务器发出查找“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的IP地址请求,com域名服务器给中国的本地域名服务器返回一个指针信息,并指向“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域名服务器。 ④经过同样的解析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域名服务器再将“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的IP地址返回给中国的本地域名服务器。

⑤中国域名服务器将“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的IP地址逐级发送给该计算机解析器。 ⑥解析器使用IP地址与https://www.doczj.com/doc/fd15793594.html,进行通信 2、若要将一个C类的网络地址192.168.1.0划分为4个子网,分别代表四个部门,这4个部门分别有计算机5、7、12、20台。请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和主机IP地址的范围。(25分) 答: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四个子网如下: 1) 192.168.1.0 -- 192.168.1.63 2) 192.168.1.64 -- 192.168.1.127 3) 192.168.1.128 -- 192.168.1.191 4) 192.168.1.192 -- 192.168.1.255 3、某医院建设信息网络系统。系统分为业务内网和INTERNET外网两部分。内网运行医院业务应用系统,诸如电子病例系统、住院管理系统等。医院还建有门诊挂号预约系统,病员信息查询系统,向外网用户提供服务。医院应用数据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需要每天规定时间上传病案数据到卫生质量监测部门。请设计一套信息数据安全方案,满足内部业务应用系统和外网应用的需求,内、外网数据交换的需求。(50分) 要求: 1)给出方案设计的详细拓扑图 2)给出各个应用系统服务器的部署(电子病例系统、住院管理系统、门诊挂号预约系统,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开始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出现了很多恶意攻击的黑客,例如最近发生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导致文件泄漏等问题产生。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技术进行探析:(1)计算机网络管理;(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3)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nd more and more industries and people are using computer network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tasks. However,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have also le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 become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many malicious hackers attack, such as the recent "eternal blue" blackmail virus, leaked documents,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2)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3) computer network administr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目录 引言 (4) 1.网络安全的定义 (4) 1.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5) 1.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1.3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 (6) 2.计算机网络管理 (7)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7) 4. 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8) 4.1身份认证技术 (8) 4.2防火墙技术 (8) 4.3数据加密技术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