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最新《网络安全攻防技术》讲义知识点归纳(精简后)汇总

第 1讲:网络安全概述

1、计算机网络:我们讲的计算机网络 , 其实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 ,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它的功能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 二是在用户之间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 :不仅使分散在网络各处的计算机能共享网上的所有资源 , 并且为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 从而极大的方便用户。从网管的角度来讲 , 说白了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 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 , 它们是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所谓通信子网就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 ;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面向用户的部分 , 负责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 , 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从狭义的保护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3、本课程中网络安全: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 (主要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1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2通信安全性是一些保护措施,要求在电信中采用保密安全性、传输安全性、辐射安全性的措施,并依要求对具备通信安全性的信息采取物理安全性措施。

注意,此处网络安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中有不同的解释,注意区分:

1计算机及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保护,法律政策的保护,计算机结构设计安全性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本质上是保护系统的合法操作和正常运行。

2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和数据加密等。

3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进行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4、安全的主要属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

安全的其他属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真实性(注:一般通过认证、访问控制来实现真实性。

5、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信息系统自身安全的脆弱性、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漏洞、安全管理问题、黑客攻击、网络犯罪。

第 2讲网络攻击阶段、技术及防范策略

1、黑客与骇客。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犯罪为目的。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非法入侵或者擅自操作他人(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电子信息交流安全具有不同程度的威胁性和危害性的人(一般是研究为主。骇客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非法入侵并擅自操作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系统功能、数据或者程序进行干扰、破坏,或者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并擅自利用系统资源,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的人(一般是犯罪为

主。骇客包括在黑客概念之中,前者基本上是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后者的行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

2、网络黑客的主要攻击手法有:获取口令、放置木马、 web 欺骗技术、电子邮件攻击、通过一个节点攻击另一节点、网络监听、寻找系统漏洞、利用缓冲区溢出窃取特权等。

3、网络攻击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本地入侵和远程入侵。

4、远程攻击的一般过程:远程攻击的准备阶段、远程攻击的实施阶段、远程攻击的善后阶段。

5、远程攻击的准备阶段:确定攻击目标、信息收集、服务分析、系统分析、漏洞分析。

6、常见的攻击目的有破坏型和入侵型两种。

破坏型攻击——是指只破坏攻击目标,使之不能正常工作,而不能随意控制目标上的系统运行。入侵型攻击——这

种攻击要获得一定的权限才能达到控制攻击目标的目的。应该说这种攻击比破坏型攻击更为普遍,威胁性也更大。因为攻击者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权限、甚至是管理员权限就可以对目标做任何动作,包括破坏性质的攻击。

7、信息收集阶段:利用一切公开的、可利用的信息来调查攻击目标。包括目标的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相关软件的类型、版本及相关的社会信息。包括以下技术:低级技术侦察、 Web 搜索、 Whois 数据库、域名系统(DNS 侦察。

8、低级技术侦察,分别解释:社交工程、物理闯入、垃圾搜寻。

9、确定目标主机采用何种操作系统原理:协议栈指纹(Fingerprint

10、远程攻击的实施阶段:作为破坏性攻击,可以利用工具发动攻击即可。作为入侵性攻击,往往需要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找到其系统漏洞,然后利用漏洞获取尽可能高的权限。包括三个过程:预攻击探测:为进一步入侵提供有用信息;口令破解与攻击提升权限;实施攻击:缓冲区溢出、拒绝服务、后门、木马、病毒。

11、远程攻击常用的攻击方法:第一类:使用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攻击获得访问权:基于堆栈的缓冲区溢出、密码猜测、网络应用程序攻击。第二类:使用网络攻击获得访问权 :嗅探、 IP 地址欺骗、会话劫持。第三类:拒绝服务攻击。

12、远程攻击的善后阶段:维护访问权、掩盖踪迹和隐藏。攻击者在获得系统最高管理员权限之后就可以任意修改系统上的文件了,所以一般黑客如果想隐匿自己的踪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删除日志文件。但这也明确无误地告诉了管理员系统已经被入侵了。更常用的办法是只对日志文件中有关自己的那部分作修改。

13:黑客入侵的一般完整模式:隐藏自己→踩点→ 扫描→查点→分析并入侵→获取权限→扩大范围→安装后门→清除日志并隐身。 (注意:一般完整的攻击过程都是先隐藏自己,然后再进行踩点或预攻击探测,检测目标计算机的各种属性和具备的被攻击条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攻击方法进行破坏,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攻击者会删除自己的行为日志。

14、为防止黑客入侵,个人用户常见防护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定期升级和杀毒、定期及时升级系统和软件补丁、定期备份系统或重要文件、加密重要文件、关闭不常用端口、关闭不常用程序和服务、发现系统异常立刻检查。 15:网络管理常用的防护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采用访问控制措施、运行数据加密措施、数据备份与恢复。 16、物理环境的安全性体现: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物理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可靠性(线路备份、网管软件、传输介质 ,软硬件设备安全性(替换设备、拆卸设备、增加设备 ,设备的备份,防灾害能力、防干扰能力,设备的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 ,不间断电源保障,等等。

第 3讲:扫描与防御技术

1、扫描器: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集成了常用的各种扫描技术。扫描器的扫描对象:能自动发送数据包去探测和攻击远端或本地的端口和服务,并自动收集和记录目标主机的各项反馈信息。扫描器对网络安全的作用:据此提供一份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报告可能存在的脆弱性。

2、网络扫描器的主要功能:扫描目标主机识别其工作状态(开 /关机、识别目标主机端口的状态(监听 /关闭、识别目标主机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识别目标主机服务程序的类型和版本、分析目标主机、目标网络的漏洞(脆弱点、生成扫描结果报告。

3、网络扫描的作用: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相关的检测,以找出安全隐患和可能被黑客利用的漏洞。

4、网络漏洞:网络漏洞是系统软、硬件存在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安全漏洞的存在导致非法用户入侵系统或未经授权获得访问权限,造成信息篡改、拒绝服务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5、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扫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第二阶段: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包括操作系统类型、运行的服务以及服务软件的版本等。如果目标是一个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该网络的拓扑结构、路由设备以及各主机的信息。第三阶段: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6、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包括 PING 扫描、操作系统探测、穿透防火墙探测、端口扫描、漏洞扫描等:1 PING 扫描用于扫描第一阶段,识别系统是否活动。 2 OS 探测、穿透防火墙探测、端口扫描用于扫描第二阶段。 OS 探测是对目标主机运行的 OS 进行识别;穿透防火墙探测用于获取被防火墙保护的网络资料;端口扫描是通过与目标系统的 TCP/IP端口连接,并查看该系统处于监听或运行状态的服务。 3漏洞扫描用于安全扫描第三阶段,通常是在端口扫描的基础上,进而检测出目标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7、漏洞扫描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检查目标主机是否存在漏洞:1基于漏洞库的特征匹配:通过端口扫描得知目标主机开启的端口以及端口上的网络服务后,将这些相关信息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查看

是否有满足匹配条件的漏洞存在; 2基于模拟攻击: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段,编写攻击模块,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若模拟攻击成功,则表明目标主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8、常用扫描工具:SATAN 、 Nmap 、 Nessus 、 X-scan

9、扫描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两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在其执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与受害主机互通正常或非正常的数据报文。其中主动扫描是主动向受害主机发送各种探测数据包,根据其回应判断扫描的结果。被动扫描由其性质决定,它与受害主机建立的通常是正常连接,发送的数据包也属于正常范畴,而且被动扫描不会向受害主机发送大规模的探测数据。

10、扫描的防御技术:反扫描技术、端口扫描监测工具、防火墙技术、审计技术、其它防御技术。

11、防范主动扫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减少开放端口,做好系统防护; (2实时监测扫描,及时做出告警; (3伪装知名端口,进行信息欺骗。

12、被动扫描防范方法到目前为止只能采用信息欺骗(如返回自定义的 banner 信息或伪装知名端口这一种方法。 13、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允许内部网接入外部网络,但同时又能识别和抵抗非授权访问的网络技术,是网络控制技术中的一种。防火墙的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控制所有从因特网流入或流向因特网的信息都经过防火墙,并检查这些信息,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

14、审计技术是使用信息系统自动记录下的网络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敏感操作和违纪操作等,为系统进行事故原因查询、事故发生后的实时处理提供详细可靠的

依据或支持。审计技术可以记录网络连接的请求、返回等信息,从中识别出扫描行为。

15:为什么说扫描器是一把双刃剑?扫描器能够自动的扫描检测本地和远程系统的弱点,为使用者提供帮助。系统或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它来检测其所管理的网络和主机中存在哪些漏洞,以便及时打上补丁,增加防护措施,或用来对系统进行安全等级评估。黑客可以利用它来获取主机信息,寻找具备某些弱点的主机,为进一步攻击做准备。因此,扫描器是一把双刃剑。普通用户对扫描的防御:用户要减少开放的端口,关闭不必的服务,合理地配置防火墙,以防范扫描行为。

第 4讲:网络监听及防御技术

1、网络监听的概念:网络监听技术又叫做网络嗅探技术 (Network Sniffing ,是一种在他方未察觉的情况下捕获其通信报文或通信内容的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网络监听技术对于网络攻击与防范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把双刃剑。对网络管理员来说,它是了解网络运行状况的有力助手,对黑客而言,它是有效收集信息的手段。网络监听技术的能力范围目前只限于局域网。

2:嗅探器 (sniffer是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截获目的地为其它计算机的数据报文的一种技术。工作在网络的底层, 能够把网络传输的全部数据记录下来。 1嗅探攻击的基本原理是:当网卡被设置为混杂接收模式时,所有流经网卡的数据帧都会被网卡接收,然后把这些数据传给嗅探程序,分析出攻击者想要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这样就实现了窃听的目的。 2嗅探器造成的危害:能够捕获口令;能够捕获专用的或者机密的信息;可以用来危害网络邻居的安全,或者用来获取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窥探低级的协议信息。被动嗅探入侵往往是黑客实施一次实际劫持或入侵的第一步。 3 Sniffer 的正面应用:在系统管理员角度来看,网络监听的主要用途是进行数据包分析,通过网络监听软件,管理员可以观测分析实时经由的数据包,从而快速的进行网络故障定位。 4 Sniffer 的反面应用:入侵者与管理员感兴趣的 (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有所不同, 入侵者感兴趣的是数据包的内容, 尤其是账号、口令等敏感内容。 3、网络传输技术:广播式和点到点式。广播式网络传输技术:仅有一条通信信

道,由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共享。信道上传输的分组可以被任何机器发送并被其他所有的机器接收。点到点网络传输技术:点到点网络由一对对机器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分组的传输是通过这些连接直接发往目标机器,因此不存在发送分组被多方接收的问题。 4、网卡的四种工作模式:(1广播模式: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 (2组播模式: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受组播数据。 (3直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匹配目的 MAC 地址的网卡才能接收该数据帧。 (4混杂模

式:(Promiscuous Mode在这种模式下,网卡能够接受一切接收到的数据帧,而无论其目的 MAC 地址是什么。 5、共享式局域网就是使用集线器或共用一条总线的局域网。共享式局域网是基于广播的方式来发送数据的,因为集线器不能识别帧,所以它就不知道一个端口收到的帧应该转发到哪个端口,它只好把帧发送到除源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这样网络上所有的主机都可以收到这些帧。如果共享式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机的网卡被设置成混杂模式状态的话,那么,对于这台主机的网络接口而言,任何在这个局域网内传输的信息都是可以被听到的。主机的这种状态也就是监听模式。处于监听模式下的主机可以监听到同一个网段下的其他主机发送信息的数据包。

6、在实际应用中,监听时存在不需要的数据,严重影响了系统工作效率。网络监听模块过滤机制的效率是该网络监听的关键。信息的过滤包括以下几种:站过滤,协议过滤,服务过滤,通用过滤。同时根据过滤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种过滤方式:捕获前过滤、捕获后过滤。

7、交换式以太网就是用交换机或其它非广播式交换设备组建成的局域网。这些设备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 MAC 地址决定数据帧应发向交换机的哪个端口。因为端口间的帧传输彼此屏蔽,因此节点就不担心自己发送的帧会被发送到非目的节点中去。交换式局域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监听的困扰。

8、交换机的安全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嗅探技术的发展,攻击者发现了有如下方法来实现在交换式以太网中的网络监听:溢出攻击; ARP 欺骗(常用技术。

9、溢出攻击:交换机工作时要维护一张 MAC 地址与端口的映射表。但是用于维护这张表的内存是有限的。如用大量的错误 MAC 地址的数据帧对交换机进行攻击, 交换机就可能出现溢出。这时交换机就会退回到 HUB 的广播方式, 向所有的端口发送数据包,一旦如此,监听就很容易了。

10、 ARP 的工作过程 :(1主机 A 不知道主机 B 的 MAC 地址, 以广播方式发出一个含有主机 B 的 IP 地址的 ARP 请求; (2网内所有主机受到 ARP 请求后,将自己的 IP 地址与请求中的 IP 地址相比较,仅有 B 做出 ARP 响应,其中含有自己的 MAC 地址; (3主机 A 收到 B 的 ARP 响应,将该条 IP-MAC 映射记录写入 ARP 缓存中,接着进行通信。 11、 ARP 欺骗:计算机中维护着一个 IP-MAC 地址对应表,记录了 IP 地址和 MAC 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该表将随着 ARP 请求及响应包不断更新。通过 ARP 欺骗,改变表里的对应关系,攻击者可以成为被攻击者与交换机之间的“中间人” , 使交换式局域网中的所有数据包都流经自己主机的网卡, 这样就可以像共享式局域网一样分析数据包了。 12、监听的防御:

1通用策略:a 、采用安全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分段越细,嗅探器能够收集的信息就越少; b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通道加密(SSH 、 SSL 和 VPN ;数据内容加密(PGP 。

2共享网络下的防监听:检测处于混杂模式的网卡;检测网络通讯丢包率;检测网络带宽反常现象。

3交换网络下的防监听:主要要防止 ARP 欺骗及 ARP 过载。交换网络下防范监听的措施主要包括:a. 不要把网络安全信任关系建立在单一的 IP 或 MAC 基础上,理想的关系应该建立在 IP-MAC 对应关系的基础上。 b. 使用静态的 ARP 或者 IP-MAC 对应表代替动态的 ARP 或者 IP-MAC 对应表, 禁止自动更新, 使用手动更新。

c. 定期检查 ARP 请求, 使用 ARP 监视工具, 例如 ARPWatch 等监视并探测 ARP 欺骗。

d. 制定良好的安全管理策略, 加强用户安全意识。

第 5讲:口令破解与防御技术

1、口令的作用:

2、口令破解获得口令的思路:

3、手工破解的步骤一般为:

4、自动破解:

5、口令破解方式:

6、词典攻击:

7、强行攻击:

8、组合攻击

9、社会工程学

10、重放:

11、 Windows 的口令文件:

12、 Windows 的访问控制过程:

13、口令攻击的防御:

1好的口令:

2保持口令的安全要点:

3强口令?

14、对称加密方法加密和解密都使用同一个密钥。如果我加密一条消息让你来破解,你必须有与我相同的密钥来解密。这和典型的门锁相似。如果我用钥匙锁上门,你必须使用同一把钥匙打开门。

15、不对称加密使用两个密钥克服了对称加密的缺点:公钥和私钥。

私钥仅为所有者所知,不和其他任何人共享;公钥向所有会和用户通信的人公开。

用用户的公钥加密的东西只能用用户的私钥解开,所以这种方法相当有效。别人给用户发送用用户的公钥加密的信

息,只有拥有私钥的人才能解开。

16、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如指纹、掌纹、面孔、声音、虹膜、视网膜等都具有惟一性和稳定性,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身不变,也不可能复制。这使得通过识别用户的这些生理特征来认证用户身份的安全性远高于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利用生理特征进行生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面像识别;其中,虹膜和指纹识别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两种生物识别。利用行为特征进行识别的主要有:声音、笔迹和击键识别等。

第 6讲:欺骗攻击及防御技术

1、在 Internet 上计算机之间相互进行的交流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下:

2、欺骗:

3、目前比较流行的欺骗攻击主要有 5种:

4、最基本的 IP 欺骗技术:

5、 TCP 会话劫持:

6、 TCP 会话劫持过程:

7、 IP 欺骗攻击的防御:

8、 ARP 欺骗攻击

9、 ARP 欺骗原理:

10、 ARP 欺骗攻击在局域网内非常奏效,其危害有:

11、检测局域网中存在 ARP 欺骗攻击现象:

12、 ARP 欺骗攻击的防范:

13、执行电子邮件欺骗有三种基本方法,每一种有不同难度级别,执行不同层次的隐蔽。它们分别是:利用相似的电子邮件地址;直接使用伪造的 E-mail 地址;远程登录到 SMTP 端口发送邮件。

14电子邮件欺骗的防御:

15、 DNS 欺骗的原理:

16、 DNS 欺骗主要存在两点局限性:

17、 DNS 欺骗的防御:

18、 Web 欺骗是一种电子信息欺骗,攻击者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 Web 世界,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虚假的复制。虚假的 Web 看起来十分逼真,它拥有相同

的网页和链接。然而攻击者控制着这个虚假的 Web 站点,这样受害者的浏览器和Web 之间的所有网络通信就完全被攻击者截获。 Web 欺骗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在受害者和真实 Web 服务器之间插入攻击者的 Web 服务器,这种攻击常被称为“中间人攻击 (man-in-the-middle” 。典型案例:网络钓鱼。 19、防范 Web 欺骗的方法:

第 7讲:拒绝服务攻击与防御技术

1、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简称 DoS ,是利用传输协议中的某个弱点、系统存在的漏洞、或服务的漏洞,对目标系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用超出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资源、带宽资源等,或造成程序缓冲区溢出错误,致使其无法处理合法用户的正常请求,无法提供正常服务,最终致使网络服务瘫痪,甚至系统死机。简单的说,拒绝服务攻击就是让攻击目标瘫痪的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攻击手段。

2、拒绝服务攻击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

3、从实施 DoS 攻击所用的思路来看, DoS 攻击可以分为:

4、典型拒绝服务攻击技术:

5、 Ping of Death:

6、泪滴(Teardrop :

7、 Land 攻击:

8、 Smurf 攻击

9、分布式拒绝服务 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

10、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软件一般分为客户端、服务端与守护程序,这些程序可以使协调分散在互联网各处的机器共同完成对一台主机攻击的操作,从而使主机遭到来自不同地方的许多主机的攻击。客户端:也称攻击控制台, 它是发起攻击的主机;服务端:也称攻击服务器,它接受客户端发来的控制命令;守护程序:也称攻击器、攻击代

理,它直接(如 SYN Flooding)或者间接(如反射式 DDoS)与攻击目标进行通信。 11、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2、被 DDoS 攻击时的现象: 13、DDoS 攻击对 Web 站点的影响: 14、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15、DDOS 工具产生的网络通信信息有两种: 16、DDoS 的唯一检测方式是:17、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防御:优化网络和路由结构;保护网络及主机系统安全;安装入侵检测系统;与 ISP 服务商合作;使用扫描工具. 18、无论是 DoS 还是 DDoS 攻击,其目的是使受害主机或网络无法及时接收并处理外界请求,表现为:制造大流量无用数据,造成通往被攻击主机的网络拥塞,使被攻击主机无法正常和外界通信。利用被攻击主机提供服务或传输协议上处理重复连接的缺陷,反复高频的发出攻击性的重复服务请求,使被攻击主机无法及时处理其它正常的请求。利用被攻击主机所提供服务程序或传输协议的本身的实现缺陷,反复发送畸形的攻击数据引发系统错误的分配大量系统资源,使主机处于挂起状态。第 8 讲:缓冲区溢出攻击及防御技术 1、缓冲区是包含相同数据类型实例的一个连续的计算机内存块。是程序运行期间在内存中分配的一个连续的区域,可以保存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实例,用于保存包括字符数组在内的各种数据类型。 2、所谓溢出,就是灌满,使内容物超过顶端,边缘,或边界,其实就是所填充的数据超出了原有的缓冲区边界。 3、所谓缓冲区溢出,就是向固定长度的缓冲区中写入超出其预先分配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中数据的溢出,从而覆盖了缓冲区周围的内存空间。黑客借此精心构造填充数据,导致原有流程的改变,让程序转而执行特殊的代码,最终获取控制权。 4、常见缓冲区溢出类型: 5、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过程: 6、缓冲区溢

出的真正原因:第 9 讲:Web 攻击及防御技术 1、Web 安全含三个方面:Web 服务器的安全;Web 客户端的安全;Web 通信信道的安全。 2、针对 Web 服务器的攻击分为两类: 3、对 Web 应用危害较大的安全问题分别是: 4、Web 服务器指纹: 5、Web 页面盗窃的目的 6、Web 盗窃防御方法: 7、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 8、跨站脚本攻击的危害: 9、跨站脚本漏洞形成的原因: 10、实现跨站脚本的攻击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11、XSS 攻击最主要目标不是 Web 服务器本身,而是登录网站的用户。 12、防御跨站脚本攻击 13、所谓 SQL 注入,就是通过把SQL 命令插入到 Web 表单递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 SQL 命令。(SQL 注入原理:随着 B/S 网络应用的普及,Web 应用多使用脚本语言(ASP、PHP 等)加后台数据库系统进行开发。在这些

网络程序中,用户输入的数据被当作命令和查询的一部分,送到后台的解释器中解释执行。相当大一部分程序员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使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攻击者可以提交一段精心构造的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网页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数据或者目标网站的敏感信息,这就是所谓的 SQL Injection,即 SQL 注入。) 14、SQL 注入受影响的系统:15、SQL 注入的防范:

第 10 讲:木马攻击与防御技术 1、木马的定义: 2、木马程序的企图可以对应分为三种: 3、木马的危害: 4、木马的特点: 5、木马实现原理: 6、木马植入技术可以大概分为主动植入与被动植入两类。所谓主动植入,就是攻击者主动将木马程序种到本地或者是远程主机上,这个行为过程完全由攻击者主动掌握。而被动植入,是指攻击者预先设置某种环境,然后被动等待目标系统用户的某种可能的操作,只有这种操作执行,木马程序才有可能植入目标系统。 7、在 Windows 系统中木马程序的自动加载技术主要有: 8、隐蔽性是木马程序与其它程序的重要区别,想要隐藏木马的服务端,可以是伪隐藏,也可以是真隐藏。伪隐藏是指程序的进程仍然存在,只不过是让它消失在进程列表里。真隐藏则是让程序彻底的消失,不以一个进程或者服务的方式工作。常见隐藏技术: 9、常见木马使用的端口: 10、反弹窗口的连接技术与传统木马连接技术相比有何区别与优势? 11、木马的远程监控功能:获取目标机器信息,记录用户事件,远程操作。 12、木马的

检测方法::端口扫描和连接检查;检查系统进程;检查 ini 文件、注册表和服

务;监视网络通讯。 13、木马的清除与善后:知道了木马加载的地方,首先要作的当然是将木马登记项删除,这样木马就无法在开机时启动了。不过有些木马会监视注册表,一旦你删除,它立即就会恢复回来。因此,在删除前需要将木马进程停止,然后根据木马登记的目录将相应的木马程序删除。以冰河为例说明具体清除步骤并适当解释。1断开网络连接;2)检查进程并扫描;3首先运行注册表编辑器,检查注册表中 txt 文件的关联设置;4接着检查注册表中的 EXE 文件关联设置;5进入系统目录 System32,删除冰河木马的可执行文件 kernel32.exe 和sysexplr.exe;6修改文件关联;7重新启动,然后用杀毒软件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扫描,这样可以排除遗漏的木马程序。以网络管理员角度在清除木马后进行善后工作:1判断特洛伊木马存在时间长短;2调查攻击者在入侵机器之后有哪些行动;3对于安全性要求一般的场合,修改所有的密码,以及其他比较敏感的信息(例如信用卡号码等);4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任何未知的潜在风险都是不可忍受的,必要时应当调整管理员或网络安全的负责人,彻底检测整个网络,修改所有密码,在此基础上再执行后继风险分析。对于被入侵的机器,重新进行彻底的格式化和安装。 14、木马的防范:木马实质上是一个程序,必须运行后才能工作,所以会在计算机的文件系统、系统进程表、注册表、系统文件和日志等中留下蛛丝马迹,用户可以通过“查、堵、杀”等方法检测和清除木马。其具体防范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检查木马程序名称、注册表、系统初始化文件和服务、系统进程和开放端口,安装防病毒软件,监视网络通信,堵住控制通路和杀掉可疑进程等。常用的防范木马程序的措施: 1及时修补漏洞,安装补丁;2运行实时监控程序;3培养风险意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 4即时发现,即时清除。第 11 讲:计算机病毒 1、狭义的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且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于其他程序或文档,是能够自身复制,并且产生用户不知情或不希望、甚至恶意的操作的非正常程序。但是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病毒、木马、蠕虫往往交叉在一起相互借鉴技术,因此人们经常说的计算机病毒往往是指广义上的病毒,它是一切恶意程序的统称。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4、计算机病毒引起的异常状况:

5、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接方式分类:

6、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7、按寄生方式和传染途径分类:

8、计算机病毒程序的模块划分:

9、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 10、病毒传播途径:

11、病毒感染目标: 12、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1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机制: 14、典型的计算机病毒: 1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16、清除计算机病毒是根据不同类型病毒对感染对象的修改,并按照病毒的感染特性对感染对象进行恢复。该恢复过程是从感染对象中清除病毒,恢复被病毒感染前的原始信息。感染对象包括:内存、引导区(含主引导区)、可执行文件、文档文件、网络等。1)文件型病毒的清除:消除病毒的过程实际上是病毒感染过程的逆过程。通过检测工作(跳转、解码),可以得到病毒体的全部代码,分析病毒对文件的修改,把这些修改还原即可将病毒解除。2)引导型病毒的清除:引导型病毒占据软盘或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在开机后先于操作系统得到对计算机的控制,影响系统的 I/O 存取速度,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可用重写引导区的方法予以清除。3)内存中病毒的清除:找到病毒在内存中的位置,重构其中部分代码,使其传播功能失效。17、手机病毒 18、手机病毒与传统电脑病毒的区别: 19、手机病毒的危害: 20、如怀疑计算机中毒,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查找:1)查进程:首先排查进程,注意开机后什么都不要启动。第一步:直接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有没有可疑的进程,不认识的进程可以 Google 或者百度一下加以识别;第二步:打开进程查看类安全软件(如冰刃等),先查看有没有隐藏进程,然后查看系统进程的路径是否正确;第三步:如果进程全部正常,则利用 Wsyscheck 等工具,查看是否有可疑的线程注入到正常进程中。2)查自启动项目:进程排查完毕,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则开始排查启动项。第一步:用 msconfig 察看是否有可疑的服务,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 ,确定,切换到服务选项卡,勾选“隐藏所有 Microsoft 服务”复选框,然后逐一确认剩下的服务是否正常(可以凭经验识别,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阅)。第二步:用 msconfig 察看是否有可疑的自启动项,切换到“启动” 选项卡,逐一排查。第三步,用 Autoruns 等,查看更详细的启动项信息(包括服务、驱动和自启动项、IEBHO 等信息)。3)查网络连接:这个时候可以连接到

Internet,然后查看是否有可疑的连接,查看 IP 地址有否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关掉系统中可能使用网络的程序(如迅雷等下载软件、杀毒软件的自动更新程序、IE 浏览器等),再次查看网络连接信息。记下异常点。4)查安全模式:重启,直接进入安全模式,如果无法进入,并且出现蓝屏等现象,则应该引起警惕,可能是病毒入侵的后遗症,也可能病毒还没有清除。5)查映像劫持: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定位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Imag eFileExecutionOpti,查看有没有可疑的映像劫持项目,如果发现可疑项,很可能已经中毒。6)查 CPU 时间:如果开机以后,系统运行缓慢,还可以用 CPU 时间做参考,找到可疑进程,方法如下:打开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在菜单中点“查看”“选择,列” ,勾选“CPU 时间” ,然后确定,单击 CPU 时间的标题,进行排序,寻找除了 SystemIdleProcess 和 SYSTEM 以外,CPU 时间较大的进程,对这个进程需要引起一定的警惕。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参考方向 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i t dq t dt =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 、例如: 2、电压(V oltage )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 i > 0 i < 0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 <———— 参考方向(i AB ) U =dW /dq

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 、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 AB )。 c 、例如: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i i U < 0 > 0 参考方向 U + – + 实际方向 + 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 U + – U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 1、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1)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①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②ADP+Pi+光能ATP (2)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

①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②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3、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 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 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 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2 细胞的基本结构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汇总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一、因特网应用 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 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网络技术基础 (一)网络的主要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覆盖围分: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一、认识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 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 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闭合或断开) 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 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 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 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 3、电路图

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 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 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②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再找到汇合点写“合”。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负极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合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注意:画好电路图的方法: ①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②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自选符号: ③交叉相连的点要画粗黑圆点; ④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电路图清楚美观,并注意元件符号绝不能画在拐角处; ⑤导线要横平竖直,转弯画成直角,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 ⑥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电路元件,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⑦注意开关的状态,及接线的位置。 ⑵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高考生物易错概念题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易错概念题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将至,生物的知识点很多。你知道有哪些知识点是容易出错的吗?下面WTT给你分享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 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 5.0 6.0细菌PH6.5 7.5放线菌PH7.5 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 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未分裂)(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点个人总结

第一章概述 一、普遍传输技术:(1)广播式链接:广播网络(一对所有,机器选择接收)、多播网络(一对多,)(2)点到点链接:单播(点对点,一对一) 越小,地理位臵局部化的网络倾向于使用广播床书模式,而大的网络通常使用点到点的传输模式。 二、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广域网由通信子网连接起来的,通信线路和路由器(不包含主机)的集合构成了子网。 按传输媒介分:铜线、双绞线、光纤、无线链路 三、协议 概念: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规定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或者分组的格式和含义。 三要素:(1)语法用来规定信息格式; (2)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3)定时关系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接口:在每一对相邻层之间是接口,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服务:某一层向它上一层提供一组原语(操作),定义用户执行哪些操作,但不涉及如何实现。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就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网络体系结构: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设备和其他设备如何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允许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通信系统 四、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为了使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用户首先要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链接,最后释放连接,传输数据保持原来的顺序。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基于电话系统模型的。如:文件传输、报文序列和字流节(远程登录)、数字化的语音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每一条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条报文都可以被系统独立的路由,首先发送的报文会先到达(不排除延迟)。基于邮政系统模型。如:不可靠的数据报(电子垃圾邮件)、有确认的数据报(挂号信)、请求—应答(数据库查询) 五、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 网络层(控制子网运行过程) 传输层(提供可靠端到端的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会话层(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管理数据交换) 表示层(所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 应用层(最高层,包含各种协议) TCP/IP参考模型:主机至网络层(相当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互联网层(相当于OSI的网络层) 传输层(相当于OSI的传输层) 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两模型的比较:OSI的核心:(1)服务;(2)接口;(3)协议 OSI的协议比TCP/IP有更好的隐蔽性,当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OSI协议相对更加容易被替换为新的协议,且OSI更具通用性。协议一定会符合TCP/IP模型,但TCP/IP不适合任何其他的协议栈。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的网络层上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缺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探究简单电路(超详细-知识点归纳+习题)

探究简单电路 课程要求: 1.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相关 的物理规律。 2.学会连接电路,测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方法。 3.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电流的通路,开路,短路,能读,会画 简单的电路图。 4.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章重点: 掌握电荷中相互作用的规律;理解电流的形成及方向;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 会看电路图;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电流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会连接电压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本章难点: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并会画图;会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并会读数。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物体带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举出一个物体带电的例子: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 条件:1.相互摩擦的物体是不同的物质。 2.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例: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C、用干燥的塑料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很多尘土 D、磁铁能够吸引小铁钉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归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能体现膜结构特点。(信息交流功能) 2.细胞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起始密码子。(启动子) 4.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四种。(还有花青素等) 5.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磷酸二酯键) 6.加热使H2O2分解,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供了反应的活化能) 7.大肠杆菌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原核细胞无高尔基体) 8.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为热能和ATP。(ATP中的化学能) 9.A与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遗传信息不同或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10.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RNA是生物大分子,有许多核糖核苷酸组成,故也有许多碱基。只不过有三个碱基充当反密码子) 11.若半透膜两侧质量分数分别为10%蔗糖溶液与10%葡萄糖溶液,且半透膜不允许此两种物质通过,则两侧液面持平。(由于蔗糖分子量大,分子浓度小,渗透压低,所以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扩散到葡萄糖溶液一侧的多,葡萄糖一侧液面高) 12.显性基因A与隐性基因a区别是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遗传信息) 13.将酵母菌培养条件从有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葡萄糖的利用量会减慢(加快) 14.ATP与ADP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酶的催化作用) 15.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有一种,无主次之说) 16.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17.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15题) 18.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定有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 19.癌细胞的产生仅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 20.有丝分裂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异源二倍体或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植物有丝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版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一、风险的定义 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 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 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 图1-1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

三、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 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 (四)可预测性。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 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通常分为三种:

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 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 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 实质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 人为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 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 (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 知识测试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简单电路》单元试题 一、基础识记 1、自然界存在_____种电荷,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_____电荷;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时,橡胶棒带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 2、电荷的__________形成电流。把 __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在电源外部电流从_____极出发回到_____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____极流向_____极。 3、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电流主单位________(用字母 _____表示)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 1A= mA; 1mA= μA: 750 mA = A。 4、电流表的使用时:①电流表要_______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______;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_______。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A,每小格表示_____A;② A,每小格表示_____A。 5、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___伏;家庭照明电压为____伏;安全电压是:_______伏.电压的主单位____ (用字母 表示)常用单位还有、。1KV= V;1V= mV; 360KV=_______mV。 6电压表的使用:①电压表要____联电路中;②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入,从____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在不知道电压大小时,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采用______的方法。④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的是 _____电压。电压表的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 7、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7年9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 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Cable Modem 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12.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最新初三物理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如果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3、各部分的作用: A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B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注: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如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D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特点: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特点:电路中电流很大,可能会烧坏电源和导线,甚至引发火灾; 注:在连接电路时,绝不允许发生电源短路。 6、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7、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8.电路图和实物图互换的连接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而对于复杂的实物图的连接,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 A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B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 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A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B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C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D 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连线要横平竖直。 9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