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摘要藿香为唇形科食药兼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适生性强,生长势较旺,很少受病虫为害,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具有良好的“植物化感作用”,具有较好的开发种植前景。在其栽培技术中,应注意做好播种育苗、地块选择、翻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藿香;优质;高产;栽培

藿香别名排香草、川藿香、土藿香、野苏子、薄荷、薄化,为唇形科食药兼用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坡、林缘、山沟溪旁或灌木丛中,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和零星种植,四川省为主要产地,广泛用于配菜和炖菜调味佐料,因具有浓重怡人的香气,可除腥气,调人口味,引起食欲,颇受人们喜食;作药用具有清暑化湿、和胃止呕等功效,可用于医治感冒、夏秋暑湿发热、头痛呕恶、胸闷腹泻、脾虚、口渴不喜饮、妊娠呕吐等。并因其具有适生性强,生长势较旺,很少受病虫为害,农药、化肥投入使用少的优势,迎合了当前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时代发展要求;植株所含有的独特气味,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具有良好的“植物化感作用”,可以驱避减轻蛾、蝶类等害虫的发生为害,具有着较好的开发种植前景。

1播种育苗

藿香可用种子繁殖或分苗繁殖,一般作佐料用零星小面积种植,因种苗需求量少,可将上年的种蔸留于自然野外稍加培土,待次年春暖抽生后进行分苗种植;而种植面积较大时,因种苗需求量大,应采取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方法种植,以便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1.1播种时间

在当地浙西南一带,采用小拱棚塑料薄膜育苗,一般掌握在3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翻晒1~2d,以利出苗。

1.2整地播种

藿香种植的注意事项

藿香种植的注意事项 藿香也叫合香、山茴香,是藿香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是在六到九月份之间开花,就九到十一月份之间结果。由于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但其中最主要的种植地是我国的四川、湖南、江苏以及广州和浙江等地。那么今天小编主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在种植藿香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种植时间 藿香可进行两季播种,分别是在春季和秋季。那么我们要注意的是,春季播种的时间一般是三月底到四月初左右,其中播种的时间不能晚于四月中旬,秋季播种则是在九月到十月份。春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播种的时候要开浅沟播种,穴深一厘米左右,而秋播的时候,穴深三到四厘米左右。

2、生长温度 藿香具有喜高温、喜光照的特点,一般种植藿香全年的平均温度要达到十九到二十六度左右。而适合藿香生长的温度是在十八到二十五度,在出苗的时候,种植地的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后期生长的温度不能低于十六度,同时也不能高于三十五度,否则会影响生长的速度,甚至会导致藿香停止生长。

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在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藿香施肥一般是以全肥的效果最佳,也就是说每次施肥施肥要施全,其中包括氮肥、钾肥、磷肥、有机肥、农家肥等,按照一定的量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施肥。其次在施肥的时候要结合浇水和中耕进行,这样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同时保持土壤的湿度,维持植株正常生活藏所需的水分供给。最后要注意的是在降雨量较多的时候,及时的排水,防止水灾危害。

4、植株密度 一般春季播种的话,每亩的播种量一般是五百到八百克,而秋季播种,每亩的播种量则是五百到六百克。从上面的播种量也就可以看出,秋季播种的密度会比春季要大。春季播种的行间距一般是二十五到三十厘米之间,而秋播的行间距一般是三十到三十五厘米之间。

火棘的养殖方法之温度要求

火棘的养殖方法之温度要求 火棘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观花、观果植物,在庭院、园林中较为常见,下面就由来告诉你火棘的养殖方法之温度要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佳生长温度:火棘最适生长温度20~30℃。另外,火棘还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在-16℃仍能正常生长,并安全越冬。如在冬季气温高于10℃的地方种植,植株休眠不利,就会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生长湿度要求:火棘从春季到秋后都处于生长旺盛期,植株需要足够多的水分来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要保持土壤湿度,浇水要见干见湿,不要积水,植株长期积水,易烂根死。 最佳生长土壤:火棘虽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还是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较肥沃,排水良好,pH5.5~7.3的微酸性土壤种植为好。 最佳生长光照:火棘火棘喜光,需要有足够的光照,可以放在向阳处,一天要的光照时间应在4-5小时,能够顽强地度过夏季和冬季。 养殖火棘的注意事项施撒肥料:火棘施肥每年11月至12月施1次基肥,在距根颈80厘米沿树挖4~6个放射状施肥沟,深30厘米,每坑施有机肥3~5公斤,花前和坐果期各追施尿素1次,每株施0.25公斤。 浇水要点:火棘耐干旱,但春季土壤干燥,可在开花前浇肥1

次,要灌足。开花期保持土壤偏干,有利坐果;故不要浇水过多。如果花期正值雨季,还要注意挖沟、排水,避免植株因水分过多造成落花。果实成熟收获后,在进入冬季休眠前要灌足越冬水。 修剪要领:火棘自然状态下,树冠杂乱而不规整,内膛枝条常因光照不足呈纤细状,结实力差,为促进生长和结果,应整形修剪。火棘成枝能力强,侧枝在干上多呈水平状着生,可将火棘整成主干分层形。 盆土更换:盆土是火棘盆景赖以生存和吸取营养的介质,肥力要足,呈微酸性,较疏松。用土以消毒的无病虫害且较肥的园土或山林中的地表土为好,可拦腐熟基肥、细砂、培养土。盆土可连用一年至二年。翻盆最好一年翻一次甚至两次。最好选择秋末或早春,即停止新梢生长后或新梢开始生长前。对于未挂果的营养生长植株,一年四季均可换盆换土。换土须留宿土,剪掉长根,不可窝根,随倒出随装盆,速度要快,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全年在遮光和大棚条件下都可翻盆;在自然条件下,以休眠期为好。 繁殖要点:火棘主要的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火棘果实10月成熟,可在树上宿存到次年2月,采收种子以10~12月为宜,采收后及时除去果肉,将种子冲洗干净,晒干备用。火棘以秋播为好,播种前可用万分之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30厘米,开深5厘米的长沟,撒播沟中,覆土3厘米。 2.扦插繁殖:1~2年生枝,剪成长12~15厘米的插穗,下端马

《蕨菜的栽培技术》教案3

《蕨菜的栽培技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员懂得蕨菜的栽培技术。 2.通过一些科学致富的实际例子,让学员懂得“科学栽培的巨大价值”,培养他们相信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使学员真正懂得蕨菜的栽培技术。 2.培养他们相信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道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泛读课文 讲解课文 引种幼苗 一般在春季生长期开始时为好,运输过程中保持空气、土壤湿润。2、引种根状茎时间以秋季为好,在地上茎叶枯萎后,大地冻结前挖取;春季在出苗之前挖取。根状茎的长度应带有两个以上的芽簇,粗度以7至10毫米为宜,一颗直立芽应具有10毫米以上的根。直立芽一定要保护好,这是引种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定植 整地施肥秋季进行深松,春季结合整地,亩施纯鸡粪2000千克然后做床。

地上床、地下床、平床均可,床面宽1至2米,高20厘米长15至20米床间留50厘米作业道。2、栽植根状茎按25厘米行距开10厘米宽、15厘米深的定植沟,并按5厘米芽距调整摆放根段,然后覆土10厘米,浇透水,水沉下去后再覆土5厘米,用耙子搂平。3、移栽幼苗当苗高10至12厘米时,带上坨移栽。移栽时挖直径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定植穴,按10株/平方米的密度摆放,株行距各为30厘米,然后用土填充幼苗周围12厘米,立即浇一次透水,水渗下后覆土。 田间管理 第1年栽植后田间管理的任务是抓苗,做到苗齐、苗壮,土壤湿度必须保证在55%至60%,浇完水后可覆盖树叶或稻草,干草起避光和保湿作用。第2年的任务是培育根系,使根系粗壮形成多芽,当土壤层融化6厘米时,在行距中间开沟,深8至10厘米,亩施鸡粪2000千克或掺入草木灰1000千克,结合覆土,浇1次透水,其他管理同第1年;第3年在大地解冻后,用耙子将地表土松动,不可太深,一般为3厘米左右,亩施鸡粪2000千克于地表,浇1次透水即可,其他管理同上一年;第4年以后的管理同第3年。 三、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蕨菜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具有防癌、抑癌之功效。其味鲜美爽口,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俏销,亦能提高农民们的收入。 四、作业 简述蕨菜的栽培过程。

广藿香病虫害如何防治

广藿香病虫害如何防治 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危害藿香的病虫害较多,对生产影响较大。为了促进藿香生产的健康发展,应注意防治以下主要病虫害: (一)病害防治 1、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地下茎根交界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植株地上部分,皮层变褐色腐烂,萎蔫而枯死。在盛夏酷暑高温多雨季节,排水不良的地方,发病尤其严重。防治方法:及时挖除病株烧毁,撒施石灰消毒,暑天要种植作物遮荫或用草覆盖,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不能连作;发病后可以及时将健壮枝条压埋入土,让它萌生根系后,再把病株清除,撒上石灰消毒;可以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浇根部,防止病菌扩撒、蔓延。 2、角斑病。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开始时呈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为多角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此病多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没有荫蔽或荫蔽过小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植株生长不良,发病更严重。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种植荫蔽作物,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病初期喷施1:1·5:120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枯萎病。此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

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防治方法:藿香收获后,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菌。结合叶面喷药,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二)虫害防治 1、蚜虫。蚜虫又叫藿香虱,属同翅目蚜科,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嫩枝上吮吸营养物质,危害叶片、嫩梢,影响生长,严重时把植株叶片,甚至连同茎杆吃光,造成减产。防治方法:用40%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1200—1500倍液喷洒,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亦可用2·5%鱼藤精乳油800—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烟筋骨水喷杀,效果均好,后两种属无公害农药,宜大力推广。 2、卷叶螟。卷叶危害叶片,以幼虫在幼芽、幼叶上吐丝卷叶,藏于其中咀食叶片。防治方法:用敌百虫稀释300—400倍喷杀。 3、红蜘蛛、光头蚱蜢光头蚱蜢吃食叶片,红蜘蛛吐丝藏于植株生长点和叶片上,吃食叶肉,最后只剩叶脉,形成秃顶,影响光合作用,致使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杀;光头蚱蜢可用90%晶体敌百虫400—500倍液、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栽培技术 藿香别名排香草、广藿香、大叶薄荷等。为唇形藿香属植物。藿香茎叶均可用为药用,是一种用量大、经济效益高的常用中药。它具有清凉解热,行气和胃的药效,主治风寒感冒,呕吐泄泻,胃寒疼痛,恶心作呕。人们都较为熟知的藿香正气水、正气丸等都是治疗由暑热引起的发热头痛胸闷等症的良药。藿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我国多数省份都有分布。主产长江以南的广东、海南、云南、四川,湖南等等地区。藿香最主要且最为优良的品种是广藿香。它因在广东栽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故称广藿香,在我国栽培广泛。近年来,藿香以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受到种植农户的欢迎,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藿香是如何进行栽培管理的。 生物学特性 外部形态 藿香为唇形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30~120厘米,全株长有浓密而短的小细毛。有芳香气。茎直立多分支,分支多对生。支上有节。叶对生,具长柄,叶片心状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8~13厘米,宽1~10厘米,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边缘具钝锯齿。轮伞花序、多花,果为小坚果。卵状呈褐色。广藿香多数不开花结果。 生长习性 温度 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 湿度和降水量 喜水性强,苗期喜欢较多的浇灌和降水,成株后喜欢多雾、湿度的的环境。空气湿度大于80%以上、年降水量大于1300毫米生长有利。及时浇灌能使藿香生长茂盛,提高产量。 光照 藿香较为喜光,在阳光下比荫蔽下生长粗壮,但幼苗期要适当遮荫。 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层深厚肥沃田地坡地均能生长,以砂质壤土为好,但忌低洼地。育苗技术 在实际生产上,藿香采取扦插育苗的方法最佳,扦插育苗不仅节约成本及生长周期。而且 植株长势较好。 育苗时期 春秋两季是藿香育苗的最适宜时节。最好在每年3——4月份,此时气温回升、雨季开始、植物体内液体流动较为旺盛,成活率高。也可在秋季9——10月气温不太高时进行。 育苗地选择及整理 选择避风的坡地、梯田、水田、旱田、河旁冲积地均可,只要土质松软、湿润、肥沃都适合育苗。土壤宜选透性好的沙壤土,尤其是富含腐殖质的棕色土或黑色砂壤土为好。育苗前将地深耕细耙,疏松细化土壤,可亩施积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并撒施石灰消毒,然后整平搂匀。作成宽60——100厘米、高20—30厘米的畦。畦长视地形而定。其中间挖宽30厘米排水沟。

小丑火棘扦插繁殖技术

小丑火棘扦插繁殖技术 郑勇平,邵春荣,徐木水,邱润生,魏斌* ,范文锋,周芳勇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12) 摘 要:小丑火棘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经4年的研究开发,总结出了扦插繁殖配套技术,包括商 品苗定位、穴盘苗和网袋苗扦插技术和建立采穗圃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区域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小丑火棘;穴盘苗;袋装苗;容器苗;扦插 收稿日期:2007-10-22 修回日期:2007-12-10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编号:2005C12003-03)。 第一作者简介:郑勇平(1961-),男,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林木、花卉繁育技术研究开发。执笔作者:魏斌。E m ai:l guoli xi ng42@163.co m 小丑火棘(Pyracant h a fortuneana H arlequin ),于2002年12月从日本引进25株小苗,在浙江省金华森禾基地进行适应性和安全性观测,并进行扦插试验,2004年扩大试验区域,在浙江杭州、海宁等地试种,2005年进一步扩大试种范围,在河南、江苏、安徽等地,也表现出适应性和安全性。小丑火棘在中国南方为常绿灌木,在北方为半常绿灌木,高可达3m,主干直立,侧枝斜展,叶片有花纹,似小丑花脸,故名小丑火棘。花白色,成复伞房花序。梨果近球形,红色至橙色,挂果时间长达3个月。 小丑火棘枝叶茂盛,叶色美观,初夏白花繁密,入秋果红艳丽,且留存枝条甚久;冬季叶片粉红色,且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在日本造型多种动物状,美观大方,实为庭院绿篱、路旁、岸旁的优良观赏植物及基础种植材料。可丛植,也可孤植于草坪边缘及园路转角处,也可在岸旁和滩涂地做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可栽成彩色图案;果枝还是瓶插组合的好材料,红果经久不落,花和叶片独具特色;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火棘的根可药用,有清热凉血之功效;根皮含鞣酸,可提取胶;果实可酿酒或磨粉食用。 小丑火棘喜光,也稍耐阴,喜空气湿润,也耐干旱;要求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也较耐瘠薄;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可耐微碱性土壤和0 2%含盐量的海涂土 [1~3] 。有较强的耐寒性,比红叶石楠、金森 女贞的耐寒能力强,可耐低温-12!;冬季遇极端低 温-17!,叶片易冻萎,但植株不死。适栽地区与火棘类似,海拔500~2800m 山地灌丛中或溪边 [4~6] 。 经过4年的研究开发,总结出小丑火棘的扦插繁殖技 术,介绍如下。 1 商品苗定位1.1 穴盘苗 新梢长5c m ,穴盘规格27c m ?54c m,深5c m,128孔;新芽5个以上,根系盘结,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拔离穴盘后,基质紧实不散,生产周期3个月,成品率90%。1.2 网袋苗 网袋直径4c m,深5c m,无纺布做网袋,新梢长5c m,有新芽5个以上,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生产周期3个月,成品率90%。1.3 地被苗 塑料容器规格:直径8c m,深8c m,栽入3株穴盘苗;成苗规格:冠幅25c m,冠幅匀称,枝叶紧密。生产周期从穴盘苗移入容器开始至成苗4个月,成活率85%。1.4 色块苗 塑料容器规格:直径10c m,深8c m,栽入1株穴盘苗;成苗规格:苗高25c m,冠幅25c m,分枝5个以上,冠幅均匀。生产周期从穴盘苗移入容器开始至成苗6个月,成活率85%。1.5 矮篱苗 容器规格:0.00757m 3 ,栽入1株穴盘苗或网袋苗;成苗规格:苗高80c m,冠幅40c m,一级分枝点高度15c m 以下;二级分枝点高度30c m;三级分枝点高度50c m,冠形匀称。生产周期从色块苗移入0.00757m 3 容器开始至成苗1a ,成活率85%。1.6 光球苗 容器规格:0.00757m 3 ,栽入3株穴盘苗或网袋苗;成苗规格:苗高60c m,冠球径60c m,一级分枝点高度12c m 以下;二级分枝点高度25c m;三级分枝点高度45c m,球形枝叶紧凑匀称。生产周期从3株穴盘苗或网袋苗移入0.00757m 3 容器开始至成苗 生产经验

蕨菜繁殖栽培技术

蕨菜繁殖栽培技术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主要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等地。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为三回羽状复叶,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略成三角形。第1次裂片对生,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小裂片线状长圆形,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生长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蕨菜性味甘、寒涩、无毒。归入大肠、膀胱。每100g 鲜品含蛋白质0.43g、脂肪0.39g、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

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蕨菜繁殖栽培技术】 1.有性繁殖 1.1收集孢子。选择外观棕褐色,孢子囊未开裂的孢子囊群,用干净的剪刀将带孢子的叶片剪下,放入纸袋中风干待用。 1.2制作培养基质。用混合土壤播种孢子,既经济又方便。用泥炭土、河沙和草皮灰按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土,然后蒸气灭菌半小时。 1.3孢子播种。播种前一天把准备好的混合土培养容器放在浅水中充分湿润,将孢子均匀地撒播在培养基质上,再盖好盖子,浸放在浅水中,第二天取出培养。 1.4孢子培养。将播种好的容器移到温床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保持在25℃,湿度80%以上,光照每天4小时以上。1个月后孢子萌发,长出幼小原丝体,然后长成扁

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

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 藿香别称合香、苍告、山茴香等,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广泛分布,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入药具有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等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藿香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

藿香种子多少钱一斤? 藿香种子的价格大约在150~180元左右一斤,但因种子的质量、品种、产地及市场等不同价格差异较大。藿香多用种子繁殖,种子寿命2~4年,故隔年籽可以播种,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当年播种,当年收获为新藿香,叶子多,叶片质量好,在生产上也可宿根繁殖(老藿香)。

藿香种子的播种方法 1、播种时间:藿香在北方春季播种在4月中下旬育苗,播种前将苗床每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水2.5~3千克,湿润畦面作基肥,整平耙细后播种。 2、播种方法:藿香可以才用撒播或条播,2~4克/平方米,每亩本田用种量500~800克,最后畦面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①撒播: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用薄板轻轻拍打畦面,使种子与畦面紧密接触,覆土厚度1厘米。 ②条播:顺畦按行距25~30厘米开浅沟,沟深1~1.5厘米,浇透水,将种子拌细沙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

藿香的种植方法 1、间苗补苗:藿香播种后在气温13~18℃土壤湿度适宜时,10~12天出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条播可按株距10~12厘米,两行错开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3~4株。 2、适时定植:藿香苗高12~15厘米、4~6片真叶时按株距25厘米、行距40厘米,选择阴天浇稀薄粪水定植,每亩定植6~7千株,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成活后发现缺株,应选阴天进行补苗。 3、追肥管理:藿香第一次追肥在苗高3厘米松土后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人畜粪水1.5~2千克,以后分别在苗高7~10厘米、15~20厘米、25~30厘米时进行,施肥后应浇水,封垄后不再追肥。 4、排水抗旱:藿香喜微潮土壤环境,在播种、移栽后如遇干旱无雨,应注意及时浇(灌)水抗旱护苗。多雨天气及灌水后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引起烂根。 5、适时采收:藿香4~6月份采摘嫩茎叶、幼苗或7~8月份盛花期收获,选晴天齐地面割下后晒干、炕干或阴干,每公顷产4500~7500千克,以茎枝色绿、干燥、叶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火棘盆景的种植技巧

火棘盆景的种植技巧 火棘别名火把果、救命粮、赤阳子、豆金娘、水搓子蔷薇科火棘属株高一至三米叶倒卵形亮绿色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果圆形熟果鲜红色经霜不凋红果挂枝一直到来年春季方才掉落。 夏天烈日炎炎雪白色的花朵怒放。在庭院或居室如雪似玉的火棘花平添一份凉意。 冬季白雪皑皑而火棘青枝绿叶果红如火温暖可爱。 火棘的根、干、枝、花、果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的植物。 火棘分布于我国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全属10种中国产7种国外已培育出许多优良栽培品种。 火棘盆景的制作培育方法: 一、苗源。 火棘盆景的苗源可用播种和扦插方法繁殖。播种可于早春催芽后春播。

扦插可在春季2-3月份选择一二年生粗壮枝条剪取10-15厘米长的小段为插穗随剪随插。也可在梅雨季节进行嫩技扦插这样容易成活。培育的苗木一般3-4年方能挂果。为了使其尽快挂果成型可以选用带果硬枝扦插带果扦插通常在夏季进行。选用蛭石、砂或木屑作基质插前要进行消毒。 二、造型。 火棘盆景宜采用粗扎细剪的造型方法一般在秋季进行先用铁丝或棕丝将主干粗扎成斜干或卧干等不同形式培养一段时间再按照设计进行桩景片层的修剪整形使整个树形层次分明有神韵。 火棘用盆十分讲究为衬托其红色的果实一般用白色浅蓝色、浅绿色或淡黄色等浅色、冷色的盆景盆作配盆。 三、养护。 火棘喜湿喜肥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火棘耐贫瘠温度可低至0℃-5℃或更低。火棘根系发达抽枝快生长迅速耐修剪耐蟠扎。 火棘盆景的用土以较肥的园土或山林中的地表土为最好也可用腐熟基肥、细砂、培养土。

火棘翻盆最好一年一次。翻盆选择秋末或早春即停止新梢生长后或新梢开始生长前。对于未挂果的火棘一年四季均可换盆换土。无论何时换土都要留宿土剪掉长根不可窝根装盆的速度要快以免影响生长。 火棘盆景特别怕干容易受病虫害侵袭。病害主要来自外部侵入或盆土主要有真菌感染、黑腐病和白粉病尤其是白粉病极为严重。 防治办法以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药为主主要喷洒枝叶和灌根。平时放置通风干净环境中光照充足生长旺盛可降低发病率。 火棘虫害以蚜虫为害最常见。防治办法是及时喷洒敌百虫、乳化乐果等。一般于下午喷药至少隔三天一次三次以上即可根治也可随发现随喷药。 火棘盆景的栽培与管理 火棘属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枝有刺单叶互生花小而白果实红或黄色。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火棘以其耐瘠薄、耐修剪、易成活、成型快、四季常绿、挂果时间长而受到盆景爱好者和观赏者的喜爱。 一、采挖

藿香的简介

霍香的传说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和藿香的地上部分。广藿香为一年生草本,原产菲律宾等亚洲热带国家。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有栽培;藿香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或路旁。多栽培。分布于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北、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茎直立,高0.3-1米,四稜形,分枝,被绒毛。叶圆形或宽卵圆形,长2-10.5厘米,宽1-8.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状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的齿裂,草质,上面深绿色,被绒毛,老时渐稀疏,下面淡绿色,被绒毛,侧脉约5对,与中肋在上面稍凹陷或近平坦,下面突起;叶柄长1-6厘米,被绒毛。轮伞花序10至多花,下部的稍疏离,向上密集,排列成长4-6.5厘米宽1.5-1.8厘米的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密被长绒毛,具总梗,梗长0.5-2厘米,密被绒毛;苞片及小苞片线状披针形,比花萼稍短或与其近等长,密被绒毛。花萼筒状,长7-9毫米,外被长绒毛,内被较短的绒毛,齿钻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筒1/3。花冠紫色,长约1厘米,裂片外面均被长毛。雄蕊外伸,具髯毛。花柱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花期4月。 藿香的防疫治病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药品化义》一书中就指出:“霍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香能和五脏,辛能通利九窍,若岗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本草正义》中亦称藿香“可辟秽恶,解时行疫气”。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

火棘的栽培技术火棘的种植方法

火棘的栽培技术火棘的种植方法 597苗木整理发布:火棘的栽培技术火棘的种植方法 常绿灌木株高1?3米新枝有褐色短绒毛侧枝先端有短刺;单叶互生长1?5厘米倒卵形边缘具齿叶面光滑革质;复伞房花序花白色簇生在短枝顶端;花期4?5月;果近球形成熟后橘红色至深红色。挂果可长达10个月。 1.生态习性 火棘喜温暖气候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喜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萌蘖强耐修剪;生长适温15?30<0北方地区盆栽植株需在塑料棚或低温温室越冬温度可在0?51。 2.苗木繁殖 常用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在春季进行播种适温251左右播种后保持基质湿度2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后需通风见光要避免阳光直晒。2?4片真叶时要追施薄肥并进行松土除草工作生长一年可移栽。扦插繁殖可于春季选用健壮的1?2年生未萌动枝条剪成12厘米左右长的插穗扦插前可用

1.l%~0.2%浓度的萘乙酸水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0秒或使用生根粉浸沾插穗基部提高成活率。扦插后要注意保持基质水分并遮阴。40天后可生根。进行嫩枝扞插时选取半木质化的枝条比较容易成活。但要注意进行喷水降温。新根长出后去除遮阴物加强水肥管理培育上盆壮苗。 3.栽植 盆栽容器和盆土:可用瓦盆、陶盆、塑料盆等容器。因火棘萌芽率高枝条茂密植株生长量大容器口径、盆体适宜较大。盆体大植株生长条件好花果多。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性好、保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肥。可用园田土:草炭:沙=2:4:2的比例进行配制。并可在营养土中添加适量腐熟有机肥及硫酸亚铁。 栽植方法:选取壮苗于早春或晚秋栽入盆内。栽种前先在容器底部渗水孔垫瓦片并在容器内填人部分营养土植人后根系再填土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土表与盆沿相平浇透水沉实后土面距盆沿保留5厘米左右作为浇水的水口即可。新上盆的小苗应先放于半阴处一周然后再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 4.水肥土管理

肉蔻的功效与作用

总结归纳精选(1): 肉蔻的功效与作用 肉蔻的功效 肉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肉蔻别名肉果、玉果、迦拘勒、豆蔻、顶头肉,肉蔻的功效是温中涩肠、行气消食,肉蔻的作用是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肉蔻用药禁忌是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肉蔻。勿令犯铜。公会名字大全 别名:肉果、玉果、迦拘勒、豆蔻、顶头肉等。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帮派的名字 功效:温中涩肠;行气消食。 主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 来源:肉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 肉蔻的作用 1、肉蔻有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还具有抗癌作用。内含蛋白质、糖及维生素等营养。

2、肉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3、肉蔻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热、解毒、祛淤、消肿作用,可治疗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等症。 4、肉豆蔻所含挥发油,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及胃肠蠕动,而有开胃和促进食欲,消胀止痛的功效;但超多服用则有抑制作用,且有较显著的麻醉作用;挥发油中的萜类成分对细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醚对正常人有致幻、抗炎作用;肉豆蔻及肉豆蔻醚能增强色胺的作用,体内外试验均对单胺氧化酶有中度的抑制作用。肉豆蔻对mca和dmba诱发的小鼠子宫癌及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 肉蔻的食用方法 1、肉蔻粳米粥 原料:生姜、肉豆蔻各6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生姜、肉豆蔻捣烂,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粳米煮粥,粥快煮开时,加入捣好的两味药材,煮成粥可食。 药膳功效:本品对治疗腹痛效果明显。 2、肉蔻饼 原料:肉豆蔻30克,面粉100克,生姜120克,红糖100克。 做法:肉豆蔻去壳,研为细末。生姜去皮洗净,捣烂加少许水,绞生姜取汁250克。最后,将面粉、肉豆蔻粉、红糖,一同用生姜水和做成小饼约30块,然后放入平底锅内,烙熟即可。 药膳功效:本品温中、健脾、消食、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腹泻或受凉后所致的水

藿香

第一节芳香化湿药 藿香(《名医别录》) 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均系栽培。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原植物喜生于山坡或路旁。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怕旱,一般土壤均可生长。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临床用名有藿香、广藿香。 【本草汇言】 《本草图经》:脾胃吐逆为要药。 《药类法象》:气微温,味甘辛。 疗风水,去恶气。治脾胃,吐逆、霍乱、心痛。 《药性赋》: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其二:开胃口能进食,止霍乱仍除呕逆。 《汤液本草》:气微温,味甘辛,阳也。甘苦,纯阳,无毒。 入手足太阴经。 《象》云:治风水,去恶气,治脾胃吐逆,霍乱心痛。去枝、梗用叶。 《心》云:芳馨之气,助脾开胃止呕。 《珍》云:补卫气,益胃进食。 《本草》云:主脾胃呕逆,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温中快气,治口臭,上焦壅,煎汤漱口。入手、足太阴,入顺气乌药汤则补肺,入黄芪四君子汤则补脾。 《本草发挥》:洁古云:性温味苦,气厚味薄,浮而升,阳也。补肾气,进饮食。去枝茎,用叶。 《本草经疏》:藿香禀清和芬烈之气,故其味辛,其气微温、无毒。洁古:辛甘,又曰甘苦。气厚味薄,浮而升,阳也。东垣:可升可降,阳也。入手足太阴,亦入足阳明经。风水毒肿,病在于脾,恶气内侵,亦由脾虚邪入,霍乱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证。脾主中焦,香气先入脾,理脾开胃,正气通畅,则前证自除矣。苏颂以为脾胃吐逆为要药。洁古谓其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海藏谓其温中快气。肺虚有寒,及寒郁热壅于上焦,饮酒口臭,煎汤饮之。皆辛温入肺入脾,清上治中之功也。 简误:藿香虽能止呕治呃逆,若病因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本草蒙筌》:味辛、甘,气微温。味薄气厚,可升可降,阳也。 无毒。专治脾肺二经。加乌药顺气散中,奏功于肺;加黄芪四君子汤内,取效在脾。入伤寒方,名正气散。理霍乱俾呕吐止,开胃口令饮食增。禁口臭难闻,消风水延肿。 《本草乘雅》:气乱于肠,遂作霍乱。致乱止气者,恶气耳。藿虚燥芬馥,具不逆不挠,入群不乱义,乃可立定其乱,因名曰藿;方之奇方急方,剂之宣剂轻剂燥剂也。 治风水毒肿为达木,止心腹痛,及壅肿为发火;定吐逆,苏脾胃为夺土;土郁夺之,火郁发之,木郁达之,正所以任化育而于时为夏,为正位四气主,命曰藿香正气者以此。 《药性解》:藿香,味甘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开胃口,进饮食,止霍乱,除吐逆。 按:藿香辛温,入肺经以调气;甘温,入脾胃以和中。治节适宜,中州得令,则脏腑咸安,病将奚来。

山苏蕨菜种苗繁殖及促成管理

山蘇蕨菜種苗繁殖及促成管理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全中和台灣山蘇花(Asplenium nidus L.),俗稱鳥巢蕨,是花蓮地區首先大規模栽培的新興野菜,82年新秀鄉公所和農會獲得本場栽培技術的轉移,積極推廣的結果,目前栽培面積已達150公頃。初期農民種苗的取得皆來自山林,造成原生地生態的破壞。本場有鑑於此,遂著手研究種苗的繁殖方法及其促成栽培模式,現已建立簡易孢子播種法、組織培養法及分芽繁殖法等繁殖模式及種苗出瓶介質與肥培促成管理之方法,可以大量繁殖種苗。推廣之後已逐漸解決種苗不足的問題,並減少原生地的環境破壞。 一、簡易孢子播種法 取葉背已產生孢子且孢子已成熟呈褐色的台灣山蘇花植株,用小刀片將孢子刮下集中,或將孢子生長處的葉片割下切成0.5cm×0.5cm大小並風乾;其次準備水草、泥炭土或4號較細的蛇木屑,以保鮮盒或花盆作容器,取準備好的孢子或剪好的孢子葉片,播種於放置濕水草的保鮮盒或花盆內,每盒(盆)均勻撒佈0.1公克,播種後蓋上蓋子,注意保濕,置於有間接採光的室內,1個月後將盒蓋打開,增加受光率,此時可看見原絲體及原葉體陸續形成,惟需注意若以帶葉片的孢子播種需將孢子部分朝上放置,3個月左右可見幼孢子體形成,約6個月左右可以移植於穴盤作促成栽培。 二、組織培養法 (一)孢子無菌播種法

取葉背已長出孢子,顏色即將轉變成褐色或完全褐色的孢子葉片,切成0.5cm×0.5cm大小,每10小片左右裝一小燒杯,用75%酒精消毒20秒鐘,再以2%漂白水消毒20分鐘,1%漂白水消毒20分鐘,最後以無菌水沖洗2次,接種在不含植物生長素的1/2MS培養基上,經過一週左右,即可長出原絲體及原葉體,再1個月左右就可以長出許多配子體,將配子體塊取出放入1/2MS液體培養基懸浮培養2週的時間,即可長出2倍的癒合組織和配子體,其中的成熟配子體部分因懸浮培養而使藏精器的精子能與藏卵器的卵結合,達到受精的作用;將癒合組織和配子體取出,培養在不含生長素或添加1ppm苯甲基腺嘌呤(BA)的1/2MS培養基上,2週左右就可以看到細小單片葉的幼孢子體長出,約1個月後有更多的葉片和根的形成,成為一完整的植株,待小苗長到約3公分左右,即可移出馴化定植。如果要快速大量繁殖,可將瓶內小苗分切數塊,繼代培養,短時間即可長出多倍的小山蘇苗。將其產生的癒合組織繼代培養2個月亦可長出許多幼孢子體。如果將具孢子之葉片直接培養在添加5ppm BA 的MS培養基內,2個月左右可以看到球狀的癒合組織,將其取出繼代培養到1/2MS或MS培養基內培養3週即可看到幼孢子體的形成。 (二)葉原體培養法 台灣山蘇花的葉原體存在於其短縮莖裏,將覆蓋於上面黑而多的鱗片拔掉之後,用解剖刀取出白色的葉原體,分切成0.5cm3大小的立體方塊,先用清水清洗後再用75%酒精消毒20秒鐘,其次以2%漂白水消毒20分鐘,1%漂白水消毒20分鐘,最後以無菌水沖洗2次,可看見培植體已經白化,取白化的葉原體培養在添加5ppm BA的1/2MS培養基上,2個月後,將轉成綠色的培植體分切成2~4塊,再放入同配方的培養基上培養,2個月左右可見到芽原體的形成,將芽原體培養在不含生長素的

[豆蔻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中药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中药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豆蔻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是常见的中药材,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豆蔻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入药部位 为姜科植物爪哇白豆蔻的果实。 性味归经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胃经。 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禁/宜人群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

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 忌: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炮制方法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时除去果皮,取种子打碎。 地理分布 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1.草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浓度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则均呈抑制作用。 2.用巴甫洛夫小胃试验,草豆蔻10%水浸液60-80ml灌入主胃,测小胃分泌情况,结果对胃总酸排出量无影响而显著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

1979年,ItokawaH等报道,草豆蔻种子的乙醇抽提物对小鼠腹水肉瘤180几无拮抗作用。 1980年李在琉等报道,通过具有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进行慢性药理实验,草豆蔻浸出液对总酸排出量无明显的影响,但使胃蛋白酶活力明显升高。 1.对湿阻气滞,可与苍术、半夏、陈皮等同用。 2.用于气滞胸闷之症,可配厚朴、枳壳等同用。 3.用于湿温初起,如属热盛者可配黄芩、连翘、竹叶等同用;湿重者可合淡渗利湿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 4.用治胃寒呕恶,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 5.治小儿胃寒吐乳,可配砂仁、豆蔻药材甘草共研细末,常渗口中。 豆蔻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相关文章: 1.豆蔻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藿香繁殖及栽培技术

藿香繁殖及栽培技术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主产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多年生草本,高达1m,有香气。茎方形,略带红色,上部微被柔毛。叶对生,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11cm,宽1.5~6.5cm,边缘有不整齐钝锯齿,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假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具15条纵脉,5 齿裂,有缘毛和腺点;花冠淡紫色或红色,2唇形,下唇中部裂片有波状细齿;雄蕊4,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顶端有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生于路边、田野。 藿香性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用于呕吐、泄泻等。若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症;用于暑湿症;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 【藿香繁殖及栽培技术】 一、繁殖 采用种子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排水良好,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好。每亩施厩肥1500kg作基肥,均匀撒在地里。深耕20~25cm,耙细整平,做宽1.2m的畦,两边挖排水沟。 2.种子繁殖 (1)采种。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待种子大部分变为棕色时收割,置于阴凉处,后熟几日。打落种子,簸去杂质,贮藏备用。 (2)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北方多于春季3月底4 月初播种。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深1~1.5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温度在18℃左右时,10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用种量为1kg。 二、栽培管理 1.间苗。苗高3~5cm时间苗。拔除细弱和过密的苗。苗高10cm左右时,按株距10~15cm定苗。 2.中耕除草。在间苗、定苗的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宜浅除或用手拔草。之后,再进行2~3次。 3.追肥。定苗后,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1000kg,助苗生长;苗高25~30cm时,再施人畜粪水1600kg或尿10kg。第1年收获完后,每亩施厩肥2000kg、过磷酸15kg,开沟浅施,覆土后浇水。翌年春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藿香种植2年后,因死苗较多,无保留价值,应换地另种。

火棘怎么繁殖

火棘怎么繁殖 火棘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形态优美,观赏性极佳,它有良好的滤尘作用,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很强的抵抗和吸收作用,常常种植在路旁,也可种植在庭院中。它的根、叶、果实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治疮疡肿毒的功效,那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繁殖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它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播种是大多数植物主流繁殖方法,火棘在每年秋季会结出果实,在冬季果实会成熟,这时就可以收集种子了,它的果实成熟后会宿存到来年春季2-3月。播种前将果实果实采摘下,将果肉去除取出种子,洗净后晒干等待播种,播种前用低浓度的赤霉素浸泡,在播种入土,播种后覆土3-4cm,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出苗。

2、扦插繁殖 火棘也可用扦插来进行繁殖,如果用扦插的方法来繁殖火棘时,最好要选择11-3月这个时间段,这样才能保证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其余时间短扦插成活率较低。首先选择一株生长了2-3年的火棘作母株,选取它生长1-2年木质化的带叶枝条,剪取长度在15cm即可,将枝条顶端削成楔形。扦插时要挖取一个10cm深的小坑,将枝条种下,露出地面5cm即可,然后填土踩实,再浇水时刻保持土壤湿润,等待成活,也可在插条上涂抹生根粉,以利生根。

3、压条繁殖 火棘也可用压条进行繁殖,压条繁殖方法时间过长,一般不在生产中使用,它的繁殖时间较充足,除了在冬季外,其余时间即可进行。同样选择生长健壮、树龄3年以上的植株做母株,压条的选择靠近地面生长1-2年的枝条。为了失去能尽快深根,将压条埋入土中的形成层部分采取刻伤或剥皮的处理,再将其埋入土壤中10-15cm,约1-2年即可形成分株,这时即可和母株切段分离,等待移栽。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

补骨脂功效与作用 补骨脂的功效: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补骨脂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补骨脂的功效: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补骨脂的作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补骨脂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补骨脂。 药名:补骨脂 功效分类:补益药。 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肾经;心包经;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酒浸涂患处。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药材基源: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炮制方法: 1、补骨脂:簸净杂质,洗净,晒干。 2、盐补骨脂:取净补骨脂用盐水拌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取出,晾干。(每补骨脂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凡使补骨脂,用酒浸一宿后,漉出,却用东流水浸三日夜,从已至申出,日干用;补骨脂,入药微炒用。 补骨脂的作用: 补骨脂又名破故纸、胡韭子,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其性温,味辛,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等症,是一味壮火益土的常用要药。

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止泻。补骨脂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补骨脂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芳香性中药。 1、补骨脂治肾气虚冷,小便无度:补骨脂(大者盐炒)、茴香(盐炒)。上等分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百丸,空心温酒、盐汤下。(《魏氏家藏方》破故纸丸) 2、补骨脂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补骨脂四两(炒香),肉豆蔻二两(生)。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本事方》二神丸) 3、补骨脂治牙痛日久,肾虚也:补骨脂二两,青盐半两。炒,研,擦之。(《御药院方》) 4、补骨脂治赤白痢及水泻:补骨脂一两(炒香熟),罂粟壳四两(去穰、顶蒂,新瓦上煿燥)。上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个,煎取七分,如小儿分作四服。(《百一选方》) 5、补骨脂治妊娠腰痛,状不可忍:补骨脂不以多少,瓦上炒香熟,为末,嚼胡桃肉一个,空心温酒调下三钱。(《伤寒保命集》通气散) 6、补骨脂治小儿遗尿:补骨脂一两(炒)。为末,每服一钱,热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破故纸散) 7、补骨脂治肾气虚弱,风冷乘之;或血气相搏,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或因劳役过度,伤于肾经;或处卑湿,地气伤腰;或坠堕伤损,或风寒客搏,或气滞不散,皆令腰痛;或腰间似有物重坠,起坐艰辛者,悉能治之:胡桃(去皮膜)二十个,蒜(熬膏)四两,补骨脂(洒浸炒)八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两。上为细末,蒜膏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妇女淡醋汤下。常服壮筋骨,活血脉,乌髭须,益颜色。(《局方》青娥丸) 8、补骨脂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干,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簸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经验后方》) 9、补骨脂治腰疼:破故纸为末,温酒下三钱匕。(《经验后方》) 10、补骨脂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此药壮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