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与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与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与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与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理解试题

第一部分

1、在句子后面的括弧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格处: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来得。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空气来得,天的颜色显得,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淡、慢、静、清、悲凉、润)

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

点清凉,秋的,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不饱,不透,不到十足。(看、味、色、赏玩、尝)

C.足见有的动物,有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严厉,萧索的来的。(感触、情趣、感觉)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

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白干、骆驼、鲈鱼、馍馍、黄犬、黄酒、稀饭、大蟹)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虚词:

A.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B.我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钞,但你若去一翻英

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

啼。

C.不单是诗人,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受到一种不能

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D.可是这秋的深味,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感受得到底。

3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 6)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

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

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

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

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A煮听见列洒

B泡听得细漏

C冲细听忙射

D烫聆听点照

(2)对这幅画面的背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的秋天。B.第二句提及的五种景观。

C.皇城人海。D.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3)作者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现这“秋意”的景是什么?

答:

(4)作者置身“皇城人海”,却在斗室中“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为什么?

答:

(5)作者为什么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作陪衬?

答:

(6)与文中意境最相吻合的诗句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4.认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 4)题。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

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

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

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北方的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

(2)“在雨后的斜桥影里”,这是都市闲人站立的背景。这幅背景暗示的内容很多,请说

说你的想法?

答:

(3)课文为什么描写都市闲人?

答:

(4)与这段文字意境不相吻合的诗句是()

A.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B.秋水日潺湲。(王维)

C.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D.秋水浅平沙。(赵长卿)

5、对比描写是本文突出的特征,有南北对比,中外对比,动静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

等,请你扣住课文就南北对比作些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6、下列语句含义深刻,请说说你的理解。

(1)“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深沉”在这里的含意是什么?

答:

(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感到一种不能自

已的深情”。这“囚犯”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3)“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4)“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

之一的零头。”郁达夫先生为什么不惜折损阳寿而希冀“留得住”“这北国的秋天”呢?答:

(5)“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

第二部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饱尝 (ch ánɡ)赏玩 (sh ǎnɡ)

领略 (l üè)疏疏落落 (l ào)

B.陪衬 (ch èn)落蕊 (ru ǐ)

颓废 (tu í)混混沌沌 (d ùn)

C.譬如 (b ì) 幽远 (y ōu)

萧索 (su ǒ)潭柘寺 (zh è)

D.折去 (zh é) 情趣 (q ù)

点缀 (zhu ì) 一椽 (chu 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屋檐衬托房檩

B.索落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歧韵颓废颂赞蟋摔

3.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②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③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④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 .①③②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全强

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一步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烟台人,特

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中国足球反赌案涉案人员包括原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杨一民在内,

..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9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b)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 __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 从槐树叶底,朝东__丙 __

数着一丝一丝 __丁 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 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5.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忙、点;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6. b 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7.作者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

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8.d 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

9.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

答: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9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b) 在南方每年

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 __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d) 从槐树叶底,

朝东__丙 __

数着一丝一丝 __丁 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 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 说到了牵

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5.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

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

忙、点;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6. b 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

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

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

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

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7.作者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

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

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

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8.d 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

9.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

答:

..

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9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b) 在南方每年

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 __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d) 从槐树叶底,

朝东__丙 __

数着一丝一丝 __丁 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 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 说到了牵

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5.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

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

忙、点;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6. b 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

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

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

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

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7.作者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

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

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

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8.d 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

9.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

答:

..

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9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b) 在南方每年

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

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

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 __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d) 从槐树叶底,

朝东__丙 __

数着一丝一丝 __丁 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朝荣 ) 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 说到了牵

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5.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

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

忙、点;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6. b 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

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

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

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

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7.作者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

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

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

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8.d 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

9.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

答: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 以下是由xxxxxx小编分享的《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混沌( )潭柘寺( ) 驯鸽( ) 落蕊( )平仄( ) 椭圆( ) 颓废( )普陀山( ) 一椽破屋(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 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 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已 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 3.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4..为下列各句选填正确的词语。 (1)A融化B熔化 ①他把自己整个都___________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喜怒。 ②科学实验证明固体的铁在l,530℃以上就会___________成液体。 (2)A悠远B幽远 ①此诗的意境__________,传递出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热爱。 ②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优美的语言回到了____________的童年。 5.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二、诵读感知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 执笔:李桃丽审核:五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作者: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 ..()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故都的秋-答案

《故都的秋》答案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3、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课时安排:三课时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因为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混混沌 ..沌(hùndùn)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房檩.(lǐn) 驯.鸽(xùn) 落蕊.(ruǐ) 颓.废(tuí) 平仄.(zè) 廿.四桥(niàn) 鲈.鱼(lú) 二、想一想 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层(1至2段)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第二层(3至12段)分写,记叙北国秋景,借议论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层(13至14段)照应开头,以衬托来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表达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 一、释题: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其中“故都”明确了描写的地点, “秋”明确了描写对象。“故都”即当时的北平,题目可以用“北平的秋”代替吗?为什么? 不能。“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作者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含有深切的眷恋,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秋“确定了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二、理清思路 1、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找出文章的文眼) (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 2、3-11自然段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试以 3、4自然段为例说说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文眼的?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3 0959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潭柘寺()驯鸽() 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 xx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 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 (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xx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 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 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 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 (朗读) 师: 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 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 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 xx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

故都的秋答案

故都的秋答案 三、文本探究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思考:作者选取了哪五幅图景表现故都的秋味?(要求用概括性语言)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秋院)、落蕊轻扫(秋槐)、秋蝉残鸣(秋蝉)、闲话秋雨(秋雨)、佳日胜果(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分析: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讨论: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文中第十一段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颓废。再看第十二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清、静、悲凉成了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当堂训练 1、DDBCD 2、仿写训练: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碗茶,苦涩而清醇;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悲凉。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清、静、悲凉”,理解情景关系。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3.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4.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5.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欣赏体味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更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吟出了秋的断肠之悲。(列举其他的写秋名句) 小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的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新加坡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岛,后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小说集《沉沦》、小说《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三、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2.朗读全文,思考: 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 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球果奇景 景物总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梳理课文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都之秋,赞美北国之秋。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四、随意阅读,领略意境 (一)各小组自选一幅图景体会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思考后讨论并将结果简要展示到黑板上。 要求: 1.抓住景物特点,调动感官,身临其境,推己及人,对照比较,体会作者心境。 2.发言人声音清楚洪亮。 (二)师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理解作者写南国的秋的作用。 (1)概括南国的秋的特点。(慢、润、淡)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肖家芸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本《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快速翻阅圈点,一分钟多一点便有举手发言者)“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齐声)。 师:(面向答题同学)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这么准?介绍介绍经验。 生: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 师:你能举出学过的课文例子来证明一下吗? 生: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绿》开头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说得很对,只是不全面。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 眼。那么集中写景的在哪些段落? 生:在3~11段。 师:你能推断一下,本文学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生:在3~11段。 师:理由是什么? 生: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师:说得好。我来诵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你们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起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⑶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的语言。 2、能力目标: ⑴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⑵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能理解作者在文中寻求的清静又略带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学习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 【学习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一、预习效果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 普陀.()山房檩.()廿.()四桥着.()衣 混沌.()椭.()圆橄榄 ..()() 2、解释下列词语 混混沌沌: 疏疏落落: 不远千里: 落寞:颓废: 领略:萧索: 3、收集有关“秋”的古诗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结构脉络: 2、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

3、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三、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课后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地点:四川成都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故都的秋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 二.思秋——绘秋——议秋——恋秋,这就是全文的总体思路。 三.课文理解 1. 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绘秋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明确:五幅画面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 4.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5.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 ⑴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6.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答: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1、思路: 开头:忆秋(总写,南北对比)中间:绘秋(分写,议论提升)结尾:恋秋(总写,南北对比)2景物:新《天净沙;秋思》枯草蓝朵残垣鸽声漏光碧天破屋枣树鸣蝉槐蕊翩翩落寞人在深院3表现手法: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

(完整版)故都的秋--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时间:编号:40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见新学案P10)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 a 王维空山新雨后,。 b 杜甫无边路木萧萧下,。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 d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 e 毛泽东看万山红遍,。 二、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混混沌沌()( ) 潭柘寺()槐树()扫帚()落蕊() 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 ) 嘶叫()房檩() 平平仄仄()譬如()颓废()鲈鱼()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题目。 “故都”两字指明,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 确定,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3、郁达夫先生对于故都的秋,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来朗读一下。 来得静,却特别地来得清,北国的秋,可是啊,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秋天,明确: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2、找出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四、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一(1 --- 2 ):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 1秋晨院落 故2秋槐落蕊 都二( 3 -----12 ) 3 秋蝉残声==>特点:清,静,悲凉 的 4 秋雨话凉 5秋日胜果 三(13----- 14 ):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 鉴赏思考五、的牵牛花视为最次?”、作者为何将“淡红色1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点拨:因为“红 、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2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 3、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4、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再总结。答:味。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六、拓展延伸 1、对比刘禹锡《秋词》,回答问题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用什么手法表现的?①问: (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

故都的秋经典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学生1: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2: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学生3: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4: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教师补充: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算是文人悲秋的最早的诗歌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了。这些都是悲秋之作。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看来,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呢?(出示幻灯片:课文题目《故都的秋》)。 师播放录音朗读,要求同学们认真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故都的秋练习答案

《故都的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C)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A.我虽则外国的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D.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A )

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 开卷有益 秋天,有个约会…… 当北国的秋意正浓的时刻,现代作家郁达夫从温暖的江南千里追秋而来,为我们写下咏秋的新篇章。作家用浑然天成的淳朴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北国秋天深沉的况味,开创了咏秋的文章的崭新天地。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的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的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落在你扛着沧桑的肩膀,那秋天,是真的到了。 基础导学 1.文学常识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2.写作背景 避世遣愁话“秋味”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相关知识 听人说郁达夫 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