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定跳远重难点分析

立定跳远重难点分析

立定跳远重难点分析
立定跳远重难点分析

立定跳远重难点分析

火花计算机世界希望小学:邓斌

2014-11-30 完整示范

动作要点

两脚开立于起跳线后,经过两臂预摆(也有做好臂后下举的静止姿势),配合两脚屈膝蹬伸,向前上方跳出,收腿向前落地,屈膝缓冲

准备动作

问:为什么我们要下蹲和向后摆手呢?

答:下蹲便于我们蹲起,向后摆手便于我们向前上方摆手,展开动作

空中动作

问:为什么我们要展开身体呢?

答:展开身体便于我们获得更好的飞行角度

收腹动作

问:为什么我们要尽量收腹呢?

答:收腹是为了让腿收得更高,从而获得更远的距离。

落地动作

问:我们怎样才能落地站稳呢?

答:腿要主动落地,着地缓冲,是落地站稳的关健。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一)

错误动作:摆臂与蹬地配合不协调

原因:动作不熟练、紧张,或摆臂和蹬地在时间上不一致

纠正方法:放松、不用全力的跳。特别注意摆臂与腿蹬伸配合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二)

错误动作:跳得太低

原因:1、蹬地角太小 2、上体太直或摆臂不充分纠正方法:1、向下后蹬地(起跳角接近45度)

2、准备时膝稍前移,上体前倾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三)

错误动作:落地点偏左或右

原因:两脚用力有大小或摆臂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两脚用力一致,向正前方摆臂

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口诀

一蹲二摆三跳起;

快速蹬地展身体;

收腹提膝伸小腿;

平稳落地跳得远。

小学体育教材重难点汇总

小学体育教材重难点汇总 一、小篮球的游戏课时计划(水平一) 教学重点:挥臂拨指上抛,伸臂迎球接球。 教学难点:抛的高,接地稳。 二、30-40米的迎面接力跑:(水平二) 动作要点:直线快跑、右手立棒式错肩传接棒。 教学的重点:右手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三、急行跳远(水平二) 教学重点:助跑与踏跳结合 教学难点:准确有力的踏跳 四、双手前掷实心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教学难点: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五、前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两脚蹬伸,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两腿蹬直,收腿团身时机。 六、后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后倒快、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翻掌撑肩、快速推手。 七、肩肘倒立(水平二)

教学重点:伸款立腰,两手撑腰背,脚面绷直。 教学难点:伸款立腰与两手撑腰背的配合。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的侧面,两手握其小腿或脚踝上提。如倒立姿势不正确,身体不能充分伸展,可用膝盖顶其背部,使其充分伸直。 八、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跳箱高30-50厘米)(水平二) 教学重点:单起双跳支撑上箱,弹性屈伸下压展体。 教学难点:提臀、提要、小腿下压与提膝收腿的配合。 保护与帮助: 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九、低单杠(水平二) 跳上成正撑--前翻下 教学重点:上杠后直臂支撑、挺胸展腹、蹦脚面 教学难点:前翻时,收腹、贴杠前翻下。 保护帮助:站于杠前侧面,一手扶肩,另一手扶腿;翻下过程帮助控制大腿不要翻转太快,一手扶背,另一手扶腿。十、行进间运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中小学体育重难点汇总(1)

小学体育重难点汇总 一、小篮球的游戏课时计划(水平一) 教学重点:挥臂拨指上抛,伸臂迎球接球。 教学难点:抛的高,接地稳。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35%-45% 二、30-40米的迎面接力跑:(水平二) 动作要点:直线快跑、右手立棒式错肩传接棒。 教学的重点:右手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三、急行跳远(水平二) 教学重点:助跑与踏跳结合 教学难点:准确有力的踏跳 四、双手前掷实心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教学难点: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五、前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两脚蹬伸,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两腿蹬直,收腿团身时机。 六、后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后倒快、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翻掌撑肩、快速推手。 七、肩肘倒立(水平二) 教学重点:伸款立腰,两手撑腰背,脚面绷直。 教学难点:伸款立腰与两手撑腰背的配合。[page]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的侧面,两手握其小腿或脚踝上提。如倒立姿势不正确,身体不能充分伸展,可用膝盖顶其背部,使其充分伸直。 八、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跳箱高30-50厘米)(水平二) 教学重点:单起双跳支撑上箱,弹性屈伸下压展体。 教学难点:提臀、提要、小腿下压与提膝收腿的配合。 保护与帮助:

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九、低单杠(水平二) 跳上成正撑--前翻下 教学重点:上杠后直臂支撑、挺胸展腹、蹦脚面 教学难点:前翻时,收腹、贴杠前翻下。 保护帮助:站于杠前侧面,一手扶肩,另一手扶腿;翻下过程帮助控制大腿不要翻转太快,一手扶背,另一手扶腿。 十、行进间运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教学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十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传球的伸、翻、拨,接球时的伸、迎、引。 教学难点:传球的翻腕、拨指和接球的前伸、后迎,动作连贯,协调用力。十二、脚内侧踢球和脚背正面踢球(水平二) 动作方法: (1)脚内侧踢球 教学重点:摆动腿膝部外展,用脚内侧推送或敲击球。 教学难点:摆动腿外展,踢球时髋关节前送。 (2)脚背正面踢球: 教学重点:摆动腿大腿带动小腿,用脚背正面击球。 教学难点:小腿加速,踢球后身体随前移动。 十三、50米快速跑(水平三) 教学重点:起跑有力加速明显;途中跑时重心平稳,直线性好,蹬摆有力,较自然轻松。 教学难点:跑的各环节衔接紧密;途中跑动作协调、自然、有力。[page] 十四、4×50米接力跑(水平三) 教学重点:传接棒的方法和传接棒的配合 教学难点:在接力区内,快速跑动中完成传接棒技术动作 十五、跨越式跳高(水平三) 教学重点:助跑的速度和节奏,助跑与起跳结合。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摆动腿内旋下压,过杆动作协调。 十六、蹲踞式跳远(水平三)

【教学计划及教案】七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立定跳远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水平四中,跳跃类内容主要以新课程标准针对“内容标准”提出的“基本掌握田径运动技术”为要求,其中一项是围绕“跳远技术”构建的。立定跳远是最基本的跳远方式,包括“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能做出两腿用力蹬地起跳、合理的腾空角度,缓冲伸腿远落等,并能达到一定的远度。立定跳远是体育中考必考项目,也是发展学生腿部爆发力和弹跳力的主要教材,能发展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基本体能。教学中可以通过体操垫、台阶、橡皮绳等各种辅助,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共安排6个课时,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其中技术维度1课时,体能维度4课时,运动维度1课时。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跳远技术”时以学习“立定跳远”为主要内容。 本单元从技术维度出发,以“腾空收腹”为跳远技术重点,让学生体验最佳的起跳角度。并将立定跳远“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各个环节进行衔接,融入各种游戏和练习中不断巩固提高。从体能维度出发,在学习基本动作方法的同时,可以在练习内容中融入组合练习,使学生在掌握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再提升,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力量、灵敏等体能。从运用维度出发,每节课针对练习需求,安排多种形式的组合练习和游戏,如跳过不同高度的橡皮绳,跳过体操垫障碍接力赛,帮助学生在不断运用中提高立定跳远能力。 在教学策略上,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跳跃的身体姿势、高度、次数等多维度的变化进行练习。尝试设计丰富多样的跳跃内容,借助体操垫、橡皮绳等设置不同的难度,增强挑战性,强化动作概念,提高身体力量、速度、协调等体能。

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 体育教学是围绕动作技能展开的教学过程,而动作技能中的重难点,是体育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的关键教学内容,准确的确定动作中的重难点,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有目的、计划、有层次的组织实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重、难点的确定 1、“重点” 重点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动作技能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环节,它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不因学习者的知识、体质、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并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是完成动作的前提保障。如:肩肘倒立动作首先要强调倒立动作的完成——立的稳,是完成动作的基础,因此,重点也就是夹肘内收。 2、“难点” 难点是针对学习者自身而言的,是指教材中学习者言难以掌握、理解的知识点,是动作技能教学必须突破和解决的重要环节,它受学习者的心理状况、身体素质、理解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学生动作学习的质量,是提高动作水平的关键。如:肩肘倒立在学生掌握时,要强调立的直,即展髋挺腹,这一动作受学生腰腹力量、理解能力、空中方位感知等方面的影响,学生掌握上会出现难点,因此,可以把他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重、难点的同异

1、共同点 重难点是体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重点解决的技术环节,是完成动作技能学习关键,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出现在动作教学之中,是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学生掌握情况的提高而随时进行调整的,同一内容在不同的课次会发生重难点动作的变化,且在同一课会出现重难点类似(急性跳远1课次: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或者不同课次重难点梯次变换的情况。如肩肘倒立:1课次:重点为夹肘内收,难点为展髋挺腹;2课次:重点为展髋挺腹,难点为动作协调顺畅;3课次:重点为动作协调顺畅,难点为具有体操表演意识。 2、相异处 首先是教学重难点针对的对象不同,重点由教学内容决定的,是教学内容本身涵盖的、是完成动作的基础,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而发生变化。教学难点是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身体素质的影响,是在教学中生成的、可预知的内容,随学生能力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其次教学重难点的目标指向不同,重点是基础,是完成动作的前提,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突出的,难点是提升,是提高动作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中要突破、解决的。 三、重、难点的突破: 体育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学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拦路虎”,教学中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课的结构、针对性的运用教学方法、突出重难点的讲解、简化评价标准等方法,并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学习、

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立定跳远成绩标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三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9"3 124 28 65 9"2 131 30 70 9"1 138 32 75 9"0 145 5 34 80 8"9 152 36 85 8"8 159 38 90 8"7 166 40 95 8"6 173 42 100 8"5 180 6 44 三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9"0 103 31 65 8"9 110 33 70 8"8 117 35 75 8"7 124 6 37 80 8"6 131 39 85 8"5 138 41 90 8"4 145 43 95 8"3 152 45 100 8"2 159 47 小学四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四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8"7 110 33 65 8"6 117 35 70 8"5 124 37 75 8"4 131 39 80 8"3 138 41 85 8"2 145 7 43 90 8"1 152 45 95 8"0 159 47 100 7"9 166 49 四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9"0 124 30 65 8"9 131 32 70 8"8 138 34 75 8"7 145 36 80 8"6 152 38

85 8"5 159 40 90 8"4 166 42 95 8"3 173 44 100 8"2 180 46 小学五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五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8"8 127 31 65 8"7 134 33 70 8"6 141 35 75 8"5 148 37 80 8"4 155 39 85 8"3 162 41 90 8"2 169 43 95 8"1 176 45 100 8"0 183 47 五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8"5 117 33 65 8"4 124 35 70 8"3 131 37 75 8"2 138 39 80 8"1 145 41 85 8"0 152 43 90 7"9 159 45 95 7"8 166 2 9 47 100 7"7 173 小学六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六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 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 1'仰卧起坐 60 8"3 119 35 65 8"2 126 37 70 8"1 133 39 75 8"0 140 41 80 7"9 147 9 43 85 7"8 154 45 90 7"7 161 47

小学体育教材重难点汇总

小学体育教材重难点汇 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体育教材重难点汇总 一、小篮球的游戏课时计划(水平一) 教学重点:挥臂拨指上抛,伸臂迎球接球。 教学难点:抛的高,接地稳。 二、30-40米的迎面接力跑:(水平二) 动作要点:直线快跑、右手立棒式错肩传接棒。 教学的重点:右手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 三、急行跳远(水平二) 教学重点:助跑与踏跳结合 教学难点:准确有力的踏跳 四、双手前掷实心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教学难点:出手时机、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五、前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两脚蹬伸,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两腿蹬直,收腿团身时机。 六、后滚翻(水平二) 教学重点:后倒快、团身紧、滚动圆滑 教学难点:翻掌撑肩、快速推手。 七、肩肘倒立(水平二) 教学重点:伸款立腰,两手撑腰背,脚面绷直。

教学难点:伸款立腰与两手撑腰背的配合。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的侧面,两手握其小腿或脚踝上提。如倒立姿势不正确,身体不能充分伸展,可用膝盖顶其背部,使其充分伸直。 八、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跳箱高30-50厘米)(水平二) 教学重点:单起双跳支撑上箱,弹性屈伸下压展体。 教学难点:提臀、提要、小腿下压与提膝收腿的配合。保护与帮助: 当练习者上箱时,保护者站在器械前,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九、低单杠(水平二) 跳上成正撑--前翻下 教学重点:上杠后直臂支撑、挺胸展腹、蹦脚面 教学难点:前翻时,收腹、贴杠前翻下。 保护帮助:站于杠前侧面,一手扶肩,另一手扶腿;翻下过程帮助控制大腿不要翻转太快,一手扶背,另一手扶腿。十、行进间运球(水平二) 教学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十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水平二)

小学体育教材教学重难点分析(5)

小学体育教材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跑: 1、各种方式的走:拍手走、胸前屈臂走、两臂上举走、两臂侧平举走(一年级) 动作要求:你拍一、我拍一,我们拍手踏步走。 你拍二、我拍二,胸前屈臂立脚跟。 你拍三、我拍三,两臂上举立起来。 你拍四、我拍四。两臂侧举挑扁担。 重点:脚后先着地后过渡到前脚掌。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离地走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膝直、踝关节紧张。 2、30米快速跑(二年级) 动作要求:头要正、眼看前、两臂弯弯、向前摆。步子大、摆动快、脚掌着地、跑直线。 重点:跑成直线,跑得轻松。自然且快 难点:前脚掌趴地 3、站立式起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听到预备,前脚全掌,后脚前掌。距离两拳,上体前顷,站立放松。听到跑,迅速起动,往前跑。 重点:起跑瞬间,蹬地有力,迅速 难点:手臂的协调配合。 4、50米加速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起跑开始,跑的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增加,跑到最后应以最高速度冲过终点。 重点:速度的变化,应由慢到快逐渐增加 难点:手臂前后协调摆动。 5、后蹬跑(四年级) 动作要求:上体稍前倾,后蹬时,应以前脚掌趴地用力后蹬,并充分蹬直,髋部前送,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然后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协调配合摆动。 重点:送(髋)、抬(摆动腿)、趴(后蹬腿的前脚掌)、蹬(后蹬腿)难点:后蹬腿伸直,在空中有腾空动作。 6、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跑(四年级) 动作要求:跨过小河,钻过山洞,快速向前跑;绕过小旗赶回来,“安全”通过障碍跑。

重点:跨、钻、绕的基本技能。 难点:体现学生跨、钻、绕障碍跑的能力。 7、蹲距式起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相对。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两臂前脚负体重,中心前移肩超线,起动快似箭离弦,两脚用力蹬后边。 重点:身体前倾,支撑有力。 难点:蹬地迅速,有力。 8、弯道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跑弯道要注意,身体须向圆心靠,右摆大来左摆小,膝盖摆动向圆心,左脚掌外侧着地,右脚掌内侧蹬地好,掌握重心协调跑。 重点:克服弯道跑时离心力的作用。 难点:左脚掌外侧着地和右脚掌内侧蹬地的动作,以及摆臂的协调配合。 9、50米全程跑(六年级) 动作要求: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 重点:途中跑技术。 难点:短跑的四个阶段技术动作的相互衔接,以及上下肢的协调。 10、1500米走跑交替(六年级) 动作要求:轻松跑一段,便步走一段,两者皆注意,呼吸有规律,动作协调配合好。 重点:走跑交替技术,及有规律的呼吸。 难点:发展有氧耐力。 二、跳跃 1、双脚连续跳(一年级) 动作要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真可爱;小袋鼠腿儿壮,两只小手胸前放,一蹦就有三、五迷,看谁做得最象它。 重点:双脚跳起有力,双脚落地屈膝缓冲。 难点:跳下平稳。 2、立定跳远(二年级) 动作要求: 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提膝伸小腿,平稳落地跳得远。 重点:双脚有力蹬地向前、向上跃起,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3、跑几步,单脚起跳,用手或头触悬挂的物体(三年级)

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三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9"3 124 1.44 4.4 28 65 9"2 131 1.48 4.6 30 70 9"1 138 1.52 4.8 32 75 9"0 145 1.56 5 34 80 8"9 152 1.6 5.2 36 85 8"8 159 1.64 5.4 38 90 8"7 166 1.68 5.6 40 95 8"6 173 1.72 5.8 42 100 8"5 180 1.76 6 44 三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 9"0 103 1.47 5.1 31 65 8"9 110 1.51 5.4 33 70 8"8 117 1.55 5.7 35 75 8"7 124 1.59 6 37 80 8"6 131 1.63 6.3 39 85 8"5 138 1.67 6.6 41 90 8"4 145 1.71 6.9 43 95 8"3 152 1.75 7.2 45 100 8"2 159 1.79 7.5 47 小学四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四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 60 8"7 110 1.65 5.5 33 65 8"6 117 1.69 5.8 35 70 8"5 124 1.73 6.1 37 75 8"4 131 1.77 6.4 39 80 8"3 138 1.81 6.7 41 85 8"2 145 1.85 7 43 90 8"1 152 1.89 7.3 45 95 8"0 159 1.93 7.6 47 100 7"9 166 1.97 7.9 49 四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 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 60 9"0 124 1.5 5.3 30 65 8"9 131 1.54 5.5 32 70 8"8 138 1.58 5.7 34 75 8"7 145 1.62 5.9 36

-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

体育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快速跑:60、100、200、400米 重点:起跑的快速起动技术和途中跑的支撑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 难点:后蹬有力,前摆充分和蹬摆结合技术的掌握。 二耐久跑:800、1500、3000、5000米 重点:途中跑难点:合理地分配体力。 三接力跑:4×100 4×400米 重点:传、接棒技术和速度的衔接 难点:在接力区内高速完成传接棒动作。 四障碍跑:踏上式过障碍和跨步式过障碍 1踏上式过障碍重点:单脚踏跳、屈膝跳上,重心快速前移。 难点:踏上障碍后重心保持适宜的高度并快速前移。 2跨步式过障碍重点:单脚踏跳、后蹬充分有力上体前倾,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两臂协调摆动; 难点:踏跳腿后蹬充分有力,踏起后身体保持平衡。 五跨栏跑: 重点:跨栏步 难点:跨栏步和栏间跑技术的结合。注意跑的直线性、身体的平衡性和节奏性。 六发展跑的能力练习的方法:中速跑、加速跑、跑走交替、定时跑、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变速跑、重复跑、辅助练习。 1中速跑:40—80米 80—100米跑的力量:十分之六、七的力量任务: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提高跑的能力的练习。 2加速跑:40——60 60——80米距离不是一层不变,根据课的任务来决定加速跑教学应和起跑的技术结合起来,但重点放在加速跑。任务: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和发展速度的练习。3跑走交替;1000米——1500米 1500米——3000米。跑的方法:匀速完成任务:发展一般耐力 4定时跑:4分——6分;5分——8分任务:发展一般耐力 5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1500——3500米女生:1000——2000米 任务:发展一般耐力 6变速跑:女生800——1200、1200米——1500米男生:1200米——1800米1600米——2400米。变速跑的任务:发展速度耐力 7重复跑;50——60 60——80 80——100 80——120 300——500 400——600 500——700(各2——3、2——4次)一般反复相同的距离:如3×300米也可:500米 300米最后200米。休息的方式:走或轻松的慢跑代替静止休息。 8辅助练习:高抬腿、后蹬跑、连续单脚跳、弓箭步走、原地摆臂练习、快速反应练习。 七跳高:1跨越式跳高重点: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相结合 2俯卧式跳高重点;摆腿和起跳难点:助跑和起跳的结合。 3背越式跳高的重点:起跳难点:弧线助跑转为垂直的起跳,身体在起跳后向背对横杆成交叉并成“桥”的姿势。 八跳远:1蹲据式跳远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难点:助跑快而步点准确,板前不减速地跳起来以及腾空后的蹲据

整理初中七年级体育课《立定跳远》教案

《立定跳远》教 学设计 整理人尼克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立定跳远》该内容是人教版中学体育课标跳跃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立定跳远这一基本内容,为今后跳跃的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训练学生的双脚跳跃能力,增强腿部爆发力。本课设计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好模仿、乐于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虽然对立定跳远有所了解,但是动作要领不清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立定跳远,我将采用综合练习,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立定跳远打下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动作质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摆协调用力的配合。 教学难点:1.起跳时的挺身动作; 2.身体在空中时的收腹举退,小腿向前伸,落 地缓冲。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常规检查♀♀♀♀♀♀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生♀♀♀♀♀♀ 集合整队要求“静、齐、快”,报数声音宏亮。 二、准备部分 (一)慢跑:全班绕操场慢跑两圈,要求动作轻松自然,队列整齐,步调一致,不掉队。 (二)徒手操:(4×8拍)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前弓步压腿 6.侧弓步压腿 7.膝部绕环8.活动手腕脚腕 三、基本部分 (一)、立定跳远辅助练习 1. 蹲跳起 动作要领: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屈膝向下深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的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 (二).立定跳远 1.教师重点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要领与要求,.(动作要领: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做出背弓动作,并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二年级)教材主要内容

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体育教材解读 一、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材的编选依据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工具。《课程标准》指出,编写体育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和价值,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构建富有特色的教材体系。 小学一~二年级实验教材的各项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那种按大纲规定的教材体系编写各年级具体教材的方法,特别是改变了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时数框架的方法,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其主要依据是: (一)依据《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编写了各项教材,体现了每项教材与目标的对应性;也没有规定课时比重,体现了教材使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依据编写教材的四项原则(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编写了教材内容。 (三)依据编写教材的五项基本要求编写了各项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学一~二年级体育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不强调教材的技术体系,但不是不要体系。小学一--二年级实验教材,是依据“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精神,严格按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内容标准,设定了具体内容。下面对各类各项教材的特点、意义及教学实施做简要介绍和建议。 (一)体育基本常识 这部分教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活动性教材不可替代的内容。要求体育课做到“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体育知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可操作的教学手段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真正把讲体育常识与学生身体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实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的教学观念的和谐统一。 (二)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编的。包括自然的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滚翻、简单的体操动作、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的总称。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实用性很强的活动。没有典型的技术项目。这部分教学内容,没有按年级划分,两个年级可按需要选用;各项教材的教学,不

七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七年级立定跳远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班别:七(4)班(男生29人、女生25人,共54人) 水平:水平四 内容:1、立定跳远 2、篮球:传、接球 课次:第一课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在教学中应用 多种教学法子,启示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与生涯态度。通过篮球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上升为初中,儿童转为青少年需一个过渡期,其心、生理都还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再者农村小学生普遍接触体育较少基础薄弱,所以,原则上我们准备安排的体锻项目,活动内容,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常规做起,从点滴来抓,由易到难,由浅入课,这是本年级的一个活动趋势。大部分学生都活泼好动,表现欲、上进心强,但是普遍的体质较弱,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体育中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等锻炼价值。

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三年级女子评分表 分数50m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9"3124 1.44 4.428 659"2131 1.48 4.630 709"1138 1.52 4.832 759"0145 1.56534 808"9152 1.6 5.236 858"8159 1.64 5.438 908"7166 1.68 5.640 958"6173 1.72 5.842 1008"5180 1.76644 三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9"0103 1.47 5.131 658"9110 1.51 5.433 708"8117 1.55 5.735 758"7124 1.59637 808"6131 1.63 6.339 858"5138 1.67 6.641 908"4145 1.71 6.943 958"3152 1.757.245 1008"2159 1.797.547 小学四年级体育达标标准 四年级男子评分表 分数50m1'跳绳立定跳远投实心球1'仰卧608"7110 1.65 5.533 658"6117 1.69 5.835 708"5124 1.73 6.137 758"4131 1.77 6.439 808"3138 1.81 6.741 858"2145 1.85743 908"1152 1.897.345 958"0159 1.937.647 1007"9166 1.977.949 四年级女子评分表

小学体育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

小学体育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 一、如何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在体育教学中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会影响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 “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应当认识到,上述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应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重点要突出就意味着要在教材重要的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但突出重点不是丢弃次要内容,相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以偏托正”的方式,将次要内容围绕重点内容来进行。突破难点常用的办法有(a)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如将难点技术分解成多个小步子,

或多种辅助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以旧带新,帮助他们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这样可望化难为易;(b)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c)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d)多运用直观的方法以加强学生的感知。但是,抓住关键,往往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可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二、教材重点难点 1. 跨越式跳高:重点是起跳,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 2. 蹲踞式跳远: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难点是助跑快而步点准确、板前不减速地起跳和腾空后的蹲踞动作。 3. 立定跳远:重点是双脚用力蹬地起跳,难点是动作配合协调。 4. 跑步、齐步互换:动令在右脚,听到齐步的口令后继续向前走2步,然后齐步走。(不进行重难点分析) 5. 掷垒球:重点是背后过肩、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难点是蹬地转体,协调用力 6. 前滚翻:重点是两腿迅速蹬直,难点是团身。 肩肘倒立:重点是翻臀、举腿升髋压垫,难点是展髋夹肘。 7. 山羊分腿腾跃:重点是提臀分腿顶肩,难点是抬上体。 8. 篮球:原地运球重点是拍球的部位,难点是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双手胸前传接球:重点、难点是传接球的手法和手脚动作的配合。9. 足球:颠球:重点是脚踢球的部位,难点是两脚的协调配合。

体育特长生评分标准

一)100米跑 男子100米评分表 成绩基数按单位:秒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 11.3 40.00 12.3 29.33 13.3 18.69 14.3 9.17 11.4 38.93 12.4 28.27 13.4 17.63 14.4 7.07 11.5 37.87 12.5 27.20 13.5 16.56 14.5 6.00 11.6 36.80 12.6 26.13 13.6 15.52 14.6 4.96 11.7 35.73 12.7 25.07 13.7 14.45 14.7 3.89 11.8 34.67 12.8 24.00 13.8 13.39 14.8 2.85 11.9 33.57 12.9 22.93 13.9 12.35 14.9 1.79 12.0 32.51 13.0 21.87 14.0 11.28 15.0 0.75 12.1 31.44 13.1 20.83 14.1 10.21 12.2 30.37 13.2 19.76 14.2 8.11 女子100米评分表 成绩计算单位:秒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成绩分值 12.8 40.00 14.8 29.97 16.8 20.03 18.8 10.11 12.9 39.49 14.9 29.49 16.9 19.52 18.9 9.63 13.0 38.99 15.0 28.99 17.0 19.04 19.0 9.12 13.1 38.51 15.1 28.48 17.1 18.53 19.1 8.61 13.2 38.00 15.2 28.00 17.2 18.03 19.2 8.13 13.3 37.49 15.3 27.49 17.3 17.55 19.3 7.63 13.4 36.99 15.4 26.99 17.4 17.04 19.4 7.15 13.5 36.48 15.5 26.48 17.5 16.53 19.5 6.64 13.6 36.00 15.6 26.00 17.6 16.05 19.6 6.16 13.7 35.49 15.7 25.49 17.7 15.55 19.7 5.65 13.8 34.99 15.8 24.99 17.8 15.07 19.8 5.17 13.9 34.48 15.9 24.51 17.9 14.56 19.9 4.67

初中立定跳远教案精品

初三年级体育课教案精品

1.头部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头向前点②头向后点③头向左④头向右⑤—⑧同①—④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三个8拍:①—④头逆时针转⑤—⑧头顺时针转 第四个8拍同第三个8拍 2扩胸振臂运动 预备姿势:双脚开立 ①-②是双肘胸前平曲扩胸,③-④双手侧平举扩胸。 ⑤-⑥左手上举右手下举振臂,⑦-⑧同⑤-⑥,方向相反。4×8拍动作相同。 3.体侧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①左脚开立,两手侧平举②身体向左倾,右手上举,左手叉于腰间③同②④同①⑤—⑧同①—④方向相反 第二、三、四个8拍同第一个8拍 4.腹背运动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8拍:①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侧平举②弯腰腹背,左手摸右脚脚背,右手至于身后③同②方向相反④同①⑤—⑧同①—④ 第二、三、四个8拍同第一个8拍 5.弓步压腿 预备姿势:弓步 第一、二个8拍:左腿在前,右腿在后伸直各 4* 8 拍 2.用口令指挥练习,声音洪亮, 精神饱满,适时用语言提示学生 动作要求 图示: 1 2 3 4 1-4 5-8 1-2 3-4 5-6 7-8 预备1,4 2 3 1 2 3 4 一-二个8拍三-四个8拍 操队形散开 ×××××× ×××××× ○○○○○○ ○○○○○○ △ 要求: 模仿动作要到位,动作 整齐,体现统一美、整 齐美,动作速度、幅度 相结合,听口令进行练 习。头部运动时,各个 方向活动都要充分 要求: 扩胸时手臂抬平,振臂 时两手臂打直 要求: 体侧时动作到位,上体 带动手臂向两侧压动, 一只手臂始终保持上 举 要求: 上体向下运动,都弯腰 腹背,用手去摸脚背 要求: 前腿的大腿尽量保持 平行于地面,不要出现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教学重难点解析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教学重难点解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共8课和六个阅读单元共21课,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本册有四次口语交际,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语文园地,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一、识字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一下几点: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5、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教学 在写字方面,不要因为减少了写字的量,就以为是削弱了写字的教学。要利用好配套的写字教材,引导学生把字写好。 三、阅读教学 1、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2、要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 3、重视积累语言。 四、语文园地教学 1、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2、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不足,适时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3、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识字小故事。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个人见解,希望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任卯瑞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有一定的理解,其认知水平和体育意识也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都有了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但此阶段的学生的自控水平还较差,不能很好的把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个“度”,其体育技能也稳定。所以,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掌握了一些运动技能,并且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针对这些情况对五年级的教材做以下分析: 本册教学目的: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实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动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升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本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使学生学会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升身体基本活动水平。 〈三〉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

协作等优良品质。 1、教学内容 a、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 b、队列和体操队形 c、韵律活动和舞蹈 d、田径 e、体操 f、小球类 2、重难点 在以上七点内容当上,a、d为重点内容,其中d为难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建立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述,使学生懂得粗浅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常识。而第九套广播体操学生都还不会做,应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好课堂教学,争取一个月内教会。 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升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使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升,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

小学体育教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小学体育教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跑: 1、各种方式的走:拍手走、胸前屈臂走、两臂上举走、两臂侧平举走(一年级) 动作要求: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拍手踏步走。 你拍二、我拍二,胸前屈臂立脚跟。 你拍三、我拍三,两臂上举立起来。 你拍四、我拍四。两臂侧举挑扁担。 重点:脚后先着地后过渡到前脚掌。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离地走 难点:手脚协调配合,膝直、踝关节紧张。 2、30米快速跑(二年级) 动作要求: 头要正、眼看前、两臂弯弯、向前摆。步子大、摆动快、脚掌着地、跑直线。 重点:跑成直线,跑得轻松。自然且快 难点:前脚掌趴地 3、站立式起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 听到预备,前脚全掌,后脚前掌。距离两拳,上体前顷,站立放松。听到跑,迅速起动,往前跑。 重点:起跑瞬间,蹬地有力,迅速 难点:手臂的协调配合。 4、50米加速跑(三年级)

动作要求: 起跑开始,跑的速度由慢到快逐渐增加,跑到最后应以最高速度冲过终点。 重点:速度的变化,应由慢到快逐渐增加 难点:手臂前后协调摆动。 5、后蹬跑(四年级) 动作要求: 上体稍前倾,后蹬时,应以前脚掌趴地用力后蹬,并充分蹬直,髋部前送,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然后大腿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协调配合摆动。 重点:送(髋)、抬(摆动腿)、趴(后蹬腿的前脚掌)、蹬(后蹬腿) 难点:后蹬腿伸直,在空中有腾空动作。 6、30米通过2~3个障碍物跑(四年级) 动作要求: 跨过小河,钻过山洞,快速向前跑;绕过小旗赶回来,“安全”通过障碍跑。 重点:跨、钻、绕的基本技能。 难点:体现学生跨、钻、绕障碍跑的能力。 7、蹲距式起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 肩宽撑地后膝跪,两手伸直拇相对。后膝离地抬起臀,臀比肩高半蹲撑。两臂前脚负体重,中心前移肩超线,起动快似箭离弦,两脚用力蹬后边。 重点:身体前倾,支撑有力。 难点:蹬地迅速,有力。 8、弯道跑(五年级) 动作要求: 跑弯道要注意,身体须向圆心靠,右摆大来左摆小,膝盖摆动向圆心,左脚掌外侧着地,右脚掌内侧蹬地好,

七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指导案例

七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 学指导案例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七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案例 保定白沟新城第一中学李铁颖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快乐体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与气氛中,通过教师的参与引导,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处于想学、乐学、主动参与的状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的跳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专业性不强,立定跳远主要是教会学生怎样摆臂,如何双脚踏跳双脚轻巧落地。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素质和能力。低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起跳,脚跟着地,落地平稳。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喜欢学习新的运动技能,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有所练习,到了七年级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小青蛙、小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初步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四、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