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层》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层》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层》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层》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科学大气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大气的重要性。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习在图像中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形成进一步想了解大气,保护大气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大气的垂直温度规律及分层。

对流实验中观察对流现象,探究对流的成因。

教学难点:

根据大气的垂直温度规律图掌握大气温度规律并进行分层,探究对流的形成原因。

教学(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烧杯、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燃香等

作业布置:配套作业本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5-天气预报教案

2.5 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 2、学会看天气预报 3、学会看天气图,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4、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技能目标: 1、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2、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情感目标: 1、建立对天气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重点:怎样看天气预报; 天气图上的常见天气系统;

天气图和天气形势; 难点: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 简单的天气预报。 教学方法:课前学生查找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和天气谚语,学会看图解答。共同讨论。 教学思路 1.课前让学生收集气象信息,在学生已经了解天气要素特点 的基础上,介绍收集气象信息、判断天气状况和天气预报的一般 方法。天气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指导学生怎样判断天气状况,掌握一些预报天气的简单办法。 2.然后引导学生去掌握,天气预报中的许多术语,如“阴” 并不就是全天都是云,“晴”也并不一定是万里无云。 3.最后让学生弄清楚怎样看天气图和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4.展示几条当地的天气谚语,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然后让 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谚语并解释。 [教学过程] 引言:春光明媚,秋风送爽,春秋两季历来是出游的最佳时机,

所以学校一般都会在这两个季节安排活动,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如果学校安排春游或秋游活动,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新课教学: 想一想你会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 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121电话查询、开通手机短消息等方式。 天气预报方式特点是:有的听声音,有的看文字,有的图、文、 声并茂。 请你说出以上天气预报方式的特点: 其中,我们接触较多的一般是广播天气预报和电视天气预报。 试一试哪位同学模仿广播员给我们作一次天气预报。 一:怎样看天气预报: 你知道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 上海某日天气预报:明天阴到多云,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15℃--23℃。 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5/10到3/10为少云,3/10 以下为晴。 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大于15毫米为大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知识点练习 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大气层中坠落烧毁,走完了它辉煌的一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B、“天宫一号”坠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且机械能守恒 C、“天宫一号”燃烧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和“天宫一号”的总质量相同 D、下半年是指7-12月,此时浙江地区均是昼短夜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及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C、物质组成——原始大气层里含有氧气 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 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 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自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不舒服,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初识多媒体》教学设计 备课人姚学科信息技术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本书的开篇课程,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一些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 观察生活,寻找身边的各种媒体进行归类整理为理念展开教学,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 引导为辅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多媒体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信息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中经常会角到多媒体知识,但对于多媒体基础知识的正确含义,可能还不是很 明确。如何对多媒体信息归类整理是学生想知道和要求掌握的。学生对多媒体应用的兴趣, 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了解多媒体发展历程;了解多媒体信息类型及特点;会对身边的媒体归类整理。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多媒体作品带来的乐趣;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多媒体技术在提高交流效率和促进合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正确评价的意识,引导他们养成乐于被人欣赏与欣赏他人良好习惯;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对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概念的理解;;2.掌握多媒体信息类型及特点 3.对身边的媒体归类整理。 教学难点掌握多媒体信息类型及特点;对身边的媒体进行归类整理。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情境导人法。 教学过程个性补白 一、创设情境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教师展示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课件,课 件内容有动画、视频、音频、文本信息等。从课件内容中 你看到了哪些元素?你能对这些元素分类吗? 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课件内容中元素的组成, 提出课题。教师出示课题?初识多媒体?。 学生活动 通过欣赏课件,让学生探讨课件内容构成的元素的问 题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谈到媒体,同学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都 是通过不同的媒体获悉的,同学们能够通过许多的方式来 关注我们的环境,那么大家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没有:我们 借助的工具是什么?它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今天老师 就与同学们一同进人多媒体世界,来共同探究多媒体。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多媒体的相关知识。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了解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 3.布置学习任务二: 阅读教材,理解多媒体各种信息类型特点:,让学生结 合教师课件分析:一共有几种媒体?分别是什么媒体? 4.布置学习任务三。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奖环境保护的媒体资料并对媒 体进行归类整理,以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资料(资料可以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案 【篇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6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 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

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教案

课题:1.5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P33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案-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可以看到一个红色的圆形逐渐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正方形。 [技巧展示] 播放Flash动画有多种方法。播放或停止动画的快捷键是Enter。单击“窗口”→“工具栏”→“控制器”,弹出“控制器”面板,利用“控制器”面板可播放、控制动画。 上面的动画播放只是简单的播放,如果动画中设置了按钮动作或应用了复杂的元件实例,必须使用“控制”→“测试影片”进行完全播放,完全播放动画的快捷键是Ctrl+Enter。 上例应用完全播放方法播放,则窗口转换为播放界面,动画进行反复播放。如果要返回编辑界面,可以单击关闭文件按钮,也可以单击“文件”→“关闭”。 [知识收藏] 1、在动画中,动画分逐帧动画和过渡动画两种,而过渡动画又可分为变 形动画和运动动画。 2、本课使用变形动画技术把圆变成正方形,制作时绘制出动画起始帧和 结束帧的图形,然后建立它们之间的“变形补间”,中间部分的变化(包括位置、大小、颜色的变化)全由Flash自动完成。 [板]活动三将动画“红日变蓝天”保存起来 [操作训练] 第1步:单击“文件”→“保存”,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第2步:从“保存在”列表中选择保存位置。 第3步:在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称。 第4步:单击“保存”按钮。 第5步:单击“文件”“发布”。 第6步:单击“文件”“退出”,关闭Flash MX应用程序。 [自主探究] 打开保存“红日变蓝天”动画文件的文件夹,了解各文件的类型及大小。双击这些文件,对比打开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小结1、制作一个简单的“变形”动画。 2、Flash影片的播放方法。 3、Flash文件的类型与保存方法。 作业设计一个太阳逐渐消失的动画。提示:把最后一个图瑚,画成一个白色

八年级科学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我们周围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分布与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中,其中,海洋水占重要部分。可利用 的淡水有限,主要为浅层地下水,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为淡水。 1. 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5.水的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l)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通直流电 1.水-----------------------氢气 + 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从该实验中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错误:水是由氢气(氢分子)和氧气(氧分子)组成的。 2.水的特点: 3.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如:水结冰;水蒸发;冰融化;泥水沉淀;石头粉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水电解;氢气燃烧 第三节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l)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m =ρ/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 (单位:米3或厘米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米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或克/厘米3, (2)两者的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1kg/m3=1×10 -3g/cm3 (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1毫升= 1×10-3升 1升=10 -3 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水的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特点:两个物体相互挤压;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错误说法: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有时就是重力 正确说法:压力有时等于重力 2.压强: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定量的描述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 F / S F= P*S S = F / P 单位:牛/米2,帕斯卡或帕 Pa 1 帕 = 1 牛/米2 1帕的意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案

科学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的联系较多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担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4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们的学生对科学都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想必是不难的。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生活中的水”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密度、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层. 教案

大气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了解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2.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3.能用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特点给大气分层; 4.探究大气的对流的形成; 5.理解对流层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感受用图表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的能力。 2.学习并初步学会“尝试分层、体验分类”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中国“神七”发射成功以及奥运圣火的传递,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有关地球、宇宙知识的延续,也是后续知识天气、气候、大气压、风和降水知识的基础。八年级学生已有了对月球表面知识及大气层日常知识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本节内容主要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交流中完成生活经验到科学知识的内化和转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层特点,大气分层规律,对流层的特点及对流的形成。 难点: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通过实验探究对流形成,理解对流现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大气层

播放视频《神舟七号》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表面有烧毁的痕迹? 第一节大气层。大气层指的是包围地球的所有大气的总称,又称大气。 活动2【讲授】大气的作用 展示:幻灯片---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大气的厚度图片。 :哪些自然现象能证明大气的存在?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展开你们想像的翅膀,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说说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教师总结:(保护作用、生命存在的条件、温差减小、减少紫外线、陨石伤害等) 活动3【讲授】大气温度 观看视频《圣火登珠峰》 :珠穆朗玛峰山顶冰天雪地山脚却是青草葱葱?为什么山脚和山顶的气温相差如此之大?:如果高度继续增加,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还是这样吗?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 讲述: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乘上热气球一起进行太空旅行,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总结: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呈垂直分布的特点。 活动4【讲授】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教师巡视、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小组汇报 讲述:其实科学家就是像你们这样分层的,只不过他考虑的因素更多一些,他还考虑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等特点,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观看视频:《大气的分层》,在看视频的同时完成2个学习任务。 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请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活动5【活动】对流运动 教师巡视、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小组汇报 1、加热后的烟(空气)为什么会上升?你能用第一章中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它吗?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章复 习教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四章:基础知识测试 班级:姓名: §4-1 电路图 1.把、、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最简单的电路至少有部分组成。 2.电路的状态有:接通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有;断开的电路叫做,此时电路中无;如果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构成通路,这叫,此时电路中因而会损坏电源。 如左图电路图:若断开关S 2,闭合开关S 1 ,则电路是 路;若只闭合开关S 2 ,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 S 2、S 1 ,则电路是路。 3.画出下列元件符号:两节干电池,电铃,电动机交叉相连的导线,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一个电动机和一个电铃串联在电路中, 用一个开关控制,电源是电池组,在右 方框内画出此电路图: 4.电路和电路是两种最基本的电路联接方式。 把左实物图连成串联电路, 发现串联电路只有条 电流路径。

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把左实物图连成S为总开 关,S 1 控制 L 1 、S 2 控制L 2 的并联电路。发现并联电路 至少有条电流路径,并 且支路用电器工作互不 右框内画出电路图: 3.如右图:S为开关,它的作用是 ,S 2、S 1 为,它们的作用 是,A、B两个分支点间的电路叫做,A、B两点到电源间的电路叫。 4.将右图的实物图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 §4-2电流的测量 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科学上规定:把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带电荷)的移动方向。 2.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符号用表示,其国际制单位 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目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 一、大气的重要作用 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 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

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 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6公里之多。 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 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中间层顶部尚有水汽存 在,可出现很薄且发光的“夜光云”,在夏季的夜晚,高纬度地区偶尔能见到这种银白色的夜光云。 4、暖(热)层:又叫电离层?。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这一 层空气密度很小,在700公里厚的气层中,只含有大气总重量的0.5%。据探测,在120公里高空,声波已难以传播;27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即使在你耳边开大炮,也难听到什么声音。 5、散逸层又叫外层。暖层顶以上的大气。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 6、地冕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表明,地球大气圈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公里的高空,称之为地冕 B、各层的气温是如何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层

八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 层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 一、大气的重要作用 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 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

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 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6公里之多。 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 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中间层顶部尚有水汽 存在,可出现很薄且发光的“夜光云”,在夏季的夜晚,高纬度地区偶尔能见到这种银白色的夜光云。 4、暖(热)层:又叫电离层。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这一 层空气密度很小,在700公里厚的气层中,只含有大气总重量的%。据探测,在120公里高空,声波已难以传播;27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即使在你耳边开大炮,也难听到什么声音。 5、散逸层又叫外层。暖层顶以上的大气。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 6、地冕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表明,地球大气圈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公里的高空,称之为地冕 B、各层的气温是如何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设计思想】:在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用计算机写作》(写字板),同学们已经树立起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这一节再 来学习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PS。在学习WPS软件时,应该让学 生对WPS有整体的认识,树立学生热爱国产软件的意识。【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的启动、退出及窗口 的组成。(2)了解WPS中的菜单的简单使用。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启动、退出WPS的技能(2)培养学生使用WPS进 行文字排版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 兴趣(2)提高学生对国产软件的热爱之情,树立爱国之心【教 学重点】:(1)WPS的启动、退出(2)WPS窗口的组成【教学 难点】:WPS的菜单及快捷工具的使用【教材及学生分析】:在 初一年级中,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比如写字板, 具有了文字处理的相关概念。而WPS作为一种国产文字处理软件, 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所以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同时树立热爱国产软件的信心。【教学媒体】:教学文档、WPS 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内容及教法设计】:老师以引导、 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述WPS软件相关知识、启动、退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用WPS写作 【教学设计思想】:在上一课,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和退出,对WPS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用WPS进行写作时,还有很多的细 节知识还有待进一歩学习。所以在这一节中,就来学习WPS中文字

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在学习这一节知识时,有的知识学生比 较熟悉,就略讲,重点在学生感到陌生的地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2)掌握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地输入 文字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文字排版的技能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2)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WPS软件中文字的录入、编辑(2)WPS中文 档的排版操作【教学难点】:WPS中文档的排版操作【教材及 学生分析】:在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WPS的启动、退出等相关知识,但学生对WPS中的许多知识还不了解。这一节的内容比较繁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也许没有问题,但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许就很吃力。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的 内容作为重点讲授,甚至还可将此节内容分作两节课来讲解。 【教学媒体】:教学文档、WPS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内 容及教法设计】:老师以引导、提示为主,层层深入,讲、练相结合。讲述WPS中文字的录入、编辑、排版。【教学过程设计】: 篇二:教案:初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科目:初中信息技术 初二年级 蓝坊初中熊恩霖制作 教学计划 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 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