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

——读《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学校:北京大学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朱竞雅

学号:1301213107

邮箱:zhujingya@https://www.doczj.com/doc/fc995665.html,

农民问题、暴力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

——读《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朱竞雅

摘要: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摩尔以其宏观的全球化视野向我们展现出农民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容忽视的地位以及暴力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要作用。回顾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暴力革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其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亦值得我们深思。“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在中国近年来形势依旧严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探索,以求为加快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径。

关键词:农民问题暴力革命民主专制现代化

巴林顿·摩尔的《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成书于1966年,一经出版立即风靡欧美文化思想界,后与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埃米尔·德克海姆的《自杀论》并称为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三大名著。在这部恢宏的巨著中,摩尔以世界现代化1的政治演进为主轴展开了全书的构架,并梳理出三条通往现代化的主要路径。第一条路径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革命形式,即西方的民主道路;第二条是以德、日、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反动形式,也就是法西斯主义道路;第三条是以中、俄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还有一条非典型路径就是印度道路,它的存在证明了在十分有限领域里的三种历史类型之外,是完全可能建立起其他的路线和选择。之所以会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历史路线,摩尔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阶级关系组合模式的变异和转换”2。关于这一点,许多研究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往往将研究重点集中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关系上,而摩尔却另辟蹊径,把目光转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并且肯定暴力革命的手段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观点独到,极富启发性,是人类在认识空间不断深度挖掘的有力体现,对当今中国现代化路径的选择很有启示意义。

一、暴力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高度评价了暴力革命在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详细分析和考察了英国、法国和美国在通往民主道路上所经历的暴力冲突,向我们呈现出了暴力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虽然在民主化进程中,暴力革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当今“和平”和“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反思摩尔的暴力革命思想,在新的全球背景下寻找发展的突破点。

(一)暴力革命对民主化进程的贡献

摩尔认为,“清教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内战,是漫长的政治演变进程中异常激烈的暴力行为,从中产生出我们所谓的西方现代民主”3。在分析圈地运动时,摩尔提到“革命的暴力行动可能与和平改革一样,对相对自由的社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非一切具有历史意义的暴力行为都采取革命都形式。大量暴力行为正是在合法都范围内发生的。”4在谈及法国大革命的关键性启示,摩尔指出“用暴力摧毁旧秩序是法国走上民主制漫长道路的决定性一步。”5而美国内战经验也同样告诉我们暴力革命的重要性,“如果美国南、北方之间不发动战争,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就不会有战后民主制的发展。”6同时,摩尔也用德国、日本的反例来印证了避免暴力革命后患无穷。德意日想避免暴力革命,从而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了工业化,很快法西斯主义在这些国家诞生,不仅磨灭了民主,反而招致更加残酷和血腥的暴力,并给全人类带来了灾难,是资本主义反动形式的代表。“日本在进入现代历史的初期阶段上不曾付出革命的代价。但也正是部分地因为日本避免了这些早期的恐怖,它才在后来受到法西斯的统治并遭到了战败的命运。广而言之,德国也因类似理由而重蹈这种厄运,回避革命所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同样,印度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在印度。这出戏还没有达到高潮。”7

(二)对暴力革命思想的反思

正如西方学者波吉所指出的,摩尔的观点在西方社会理论中代表了暴烈思想的复归。《起源》一书的问世以及它在思想界引起的普遍反响,标志着美国社会思潮的重大转折。8这个转折一方面是对二战后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右翼思潮的批判与反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世界由两级对抗向多元局面转变的历史趋势。

西方传统理论总是将民主和和平并举,暴力与专制同论,以此来回避其曾采

用暴力革命的事实。然而尽管西方总想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暴行抹去,不可否认西方民主道路的起点便充斥着暴力与血腥,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9但马克思虽然批判西方暴力剥削的特质,但却并不反对采用暴力革命手段。“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10在通过暴力革命摧毁旧制度这点上,马克思与摩尔的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摩尔关于暴力革命的观点确实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在以现代化为目标归依的模式下,暴力革命在摩尔的论域中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有学者指出,无论我们的政治建构,还是学术研究,出发点到底应该是什么。首先“现代化”作为目标模式就值得反思,更兼现代化是一个内涵极为宽阔的词,太多相反的价值也都可以统合到现代化之中;其次,就算在最狭义的意义上来使用现代化,现代化就是和很多价值冲突的,比如民主,比如自由等等。所以,从根本上说,摩尔犯的一个方法论上的错误。11

总之,无论对暴力革命的肯定还是反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经验支撑,摩尔的暴力革命论和保守主义者的反对暴力论,实际上都有其逻辑合理性,也有充分的理论解释力。值得肯定的是,摩尔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暴力革命的意义可能也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本书思想开放的品格,也体现出真正经典的魅力之所在。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摩尔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农民——这个现代化进程中被遗忘的力量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写作的宗旨就是力求阐明“在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进程中,土地贵族和农民阶级在政治舞台上饰演的种种角色。”12来揭示“农民阶层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从而影响着议会民主制的诞生、法西斯主义右翼专政的出现和共产主义左翼专政的问世”13。鉴于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他把本书的副标题定为“现代世界诞生时的贵族与农民”。

(一)土地贵族与农民阶级的关系

摩尔认为“土地贵族是否转向农业商品经济,是决定尔后政治进程的最关键

的因素。如果他们能够实现这种转化,那么商品经济化就将大功告成。”14也就是说,“必须打破土地贵族的政治霸权或对其加以改造,农民要面向市场进行农业生产,而不再囿限于本人及领主的消费。”15西方的民主化道路合理的调节了地主和农民关系,没有产生严重的农民问题,从而实现了农业商品化。但如果上层土地贵族对商品经济反响微弱,那么就会产生农民问题,甚至引起农民革命,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对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在法国、俄国、中国,地主阶级内部未能发展出真正强劲有力的商品经济态势,革命运动就演变和发展为咄咄逼人的威迫力量。”因为农民革命的主要原因,从来就是农民社会与上层土地贵族在制度上的联系过于脆弱。而如果上层土地贵族,在不改变社会结构的情况下,采用政治手段把农民束缚于土地上来实现现代化,结局往往会走向法西斯主义道路。

总之,在农业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土地贵族能够转向商品经济,农民问题得到解决,对于民主的实现将会产生重大作用。

(二)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

在描述农民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时,摩尔总结道“在中国和俄国,农民发挥了决定作用;在法国,他们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日本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印度农民力量甚微;而在英国和德国,农民在最初的斗争中失利以后,便处于无关宏旨的地位。”

在全书中,摩尔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中国、日本和印度进行具体分析来阐述了他的观点。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摧毁了农村社会的结构,把农民从英国政治生活中排挤出去,消灭了小农,因此没有严重的农民问题的境况促进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在法国,农民是革命持续成功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套裤汉是革命的动力,而农民则成了决定革命能走多远的缰绳。”16美国并没有强大的封建主义或官僚主义,而且也无需解决庞大而稳固的农业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商品化农业的推行一开始在美国就没有遇到阻碍,而后的农民高度商品化也成为美国自由民主制度的稳定器。而日本之所以没有发生农民革命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因为封建制度的自我调整促使农业生产率不断上升,农民有足够的动力;另一方面,日本农民和封建地主关系比较密切。但这种既不愿意改变社会结构,同时却又试图实现现代化的决策必然会将国家引向法西斯主义道路。在印度,英国人占领时期的阶级关系结构、农民阶级因种姓和语言差异而分裂以及因传统规

范和财产束缚屈从于统治阶级,这些都削弱了农民革命的倾向。

谈及中国,摩尔指出,科举考试和中国社会本身顽固的封建势力窒息了现代化进程,使农民问题在旧体制内以革命的形式爆发出来。一方面,科举考试使雄心勃勃的人离开商业,转而从政;另一方面,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农业社会结构以及农民和上层阶级的微弱联系,不仅有助于解释农民起义的阻碍和局限,也有助于说明何以中国的农民起义频繁不绝。”17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从来不缺少农民的身影,农民问题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始末,他们为摧毁旧秩序提供了主要力量源泉,在中国历史中是种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三)农民阶级的消灭和公民的诞生

不可否认,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民阶级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马克思在谈到农民时,指出农民普遍具有自私、分散、保守的阶级性,他们眼光狭隘,也缺乏明确的政治主张。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尽管侧重对于群体心理学的研究,但他对于群体的归一心理的概括,同样适用于农民。农民阶级在聚合时往往容易形成愚蠢、冲动、偏执、专横、极端,缺乏主见的状况。摩尔明确提到消灭农民阶级(完成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仅靠农民阶级本身,是永远无力实现一场革命的。农民为摧毁旧建筑提供了动力,然而在以后的再建设工作中却毫无贡献。”18

公民的诞生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有效保证。政治制度合理化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按照新的社会模式塑造一代公民”19。但显然,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因为长期浸淫在小农经济的体系中,形成了自私、保守、狭隘等阶级性,这与现代公民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如果农民阶级不能成长为现代公民,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便只能是一个幻影。现代公民的主流应当是拥有独立的判断意识和强烈的权利意识,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对于世界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具有完整的行动能力,以便承担作为现代公民理应担负的政治层面的义务。

三、中国现代化路径之展望

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起源》一书中,对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描述的关键词,一是农民阶级,二是暴力革命。不可否认,这两个因素对于其他国家现代化产生过重要作用,但是其在中国影响力更是非同一般,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因此,

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不可能绕过农民问题和暴力革命问题,今后中国的发展也与二者息息相关,研究二者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

(一)暴力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分析中国近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暴力革命的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国共内战,中国的近代史无不充斥着血腥与斗争。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于暴力革命有了一个渐进的认识。从洋务运动推崇封建制度内部自上而下的改革,到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渐进式改革。对一个民主传统薄弱、封建势力极其巩固的国家来说,和平改良之路根本走不通。于是,无数仁人志士目光开始投向暴力革命之路,经历了由和平改良思想到暴力革命思想的转变,其暴力革命思想也由理论付诸实践。无论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采用暴力破坏旧社会的锁链、瓦解旧社会的结构,从而扫清了通向现代化道路的障碍。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暴力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早年并不主张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而是崇尚和平改良、“呼声革命”,但中国近代的国情想要通过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过渡只能是纯粹的幻想。军阀统治下的严酷事实,让毛泽东确立了通过暴力革命走俄国人的路的坚定信念。于是,他创造性地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及“枪杆子里出政权”等理论。“八七”会议后,党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积极开展了武装斗争,暴力手段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已为全党认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不无凸显着暴力革命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这些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暴力革命带来了中国社会传统结构的迅速重构,奠定了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也不忍做太多的苛责。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暴力革命不可避免地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惨痛的代价。在和平、民主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国家需要发展和进步,已经不能照搬西方早期原始积累的方式——依靠血腥暴力、侵略扩张和海外殖民获得超额利益,也无法向西方现在一样,通过不平等的交换和技术垄断,来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尊重自由、健康、生命等等这些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修炼内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之路。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平、自由、民主、法治种种普

世的价值也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我们会更加珍视文化的传承,注重培育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

(二)农民问题与中国现代化

1.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

亨廷顿在其《变化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说过“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的政府的稳定,端赖它在农村推行改革的能力。”20纵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农民阶级支持政府以及它推行的政治制度,那么,该制度自身就可免遭革命之虞,政府也有希望使自身免受遭叛乱之祸。如果农民阶级站在政府对立面,那么,制度和政府都有被推翻的危险。

“城市的作用是一个常数:它永远是支持反对派的力量根源。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21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早期,对国情没有深刻的把握,像之前的其它革命集团一样,重视的是城市而不是农村,城市武装暴动力量有限,农民作为革命的潜在力量几乎没有受到注意,在反动势力的破坏下,革命不可避免地步入低潮。

在无数革命家的探索以及革命实践的指引下,打破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以后,中国共产党已经基本实现了由“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重大转变,真正在全党确立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摩尔指出“以共产党的胜利为高峰的1927-1949年革命的大众基础,是那些缺少土地的农民。”22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勃兴,其内在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和千百万农民的有效联合。“中国共产党比国民党向人民提供了更多保护,由于中国共产党运用物质利益吸引农民参加革命方面的组织能力增强,因而,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使农民从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中解脱出来”。23农民,这个中国最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了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2.当前“三农问题”的出路探索

目前的中国,农民所占比例仍然高达近七成。如果不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那么可以预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在这一问题上遭遇瓶颈。

如果要对“三农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有着作为一个巨型农业国家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作为东方农业

大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农民数量之庞大、农村问题之严重由来已久。其次,共产党执政后,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以增长军事力量,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来获得经济的腾飞,确立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目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政策刚起步不久,推动阻力大,效果并不理想。新农村建设虽有成效,但在许多地方沦为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实际的利益并没有落到实处。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市,游离于社会最底层,处于一个非城非农的尴尬地位,为未来的中国发展留下隐忧。“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根深蒂固,需要政府、社会多方面携手合作,共同解决。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政府需要在政策上加大多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在行政管理中把农民当作与其他阶层地位平等的利益群体,这些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十分重要。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其重点就是要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实行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为导向的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大补贴力度,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2)强化农业立法和制度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农业和农村之所以发展遇到瓶颈,碰到许多难题,不少是由于无法可依或无规章可循而造成的。这亟须我们加快农业立法进程,积极推动保护农民权益的法律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还必须对法律实现有效监督,促进这些法律制度得到有效实施。虽然我国《农业法》已经出台多年,但其中许多条文执行不力,长此以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将难以为继。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村民自治

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首先要打破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县乡两级政府的权利,建立廉洁、高效、合理的地方政府,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另外,我们必须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为农村基层社会自治能力的培育和成长提供

足够大的空间,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否则就将失去执政的群众基础。

(4)培养公民文化,促使农民向现代化公民转化

如果农民阶级如果不能得到消灭或者不能成长为现代公民,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便只能是一个幻影,因此培养公民文化,加强公民教育十分必要。而促进农民向现代化公民的转化,最重要的是具备顺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意识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即我们说的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正义意识、规则意识、民主参与意识。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中把农民当作与其他阶层地位平等的利益群体,对农民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给与农民更多宽容,平等地对待农民,并加强对农民的社会教育。

1所谓“现代化”,在西方学术圈子里,是一个专有名词,用以描绘自中世纪以来人类状况急剧变化的进程。

2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3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48.

4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

5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6.

6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1.

7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50-251.

8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0.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8.

11陶铸.关于《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若干认识[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12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13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

14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39.

15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48.

16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7.

17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9.

18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89.

19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6.

20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11. 2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41. 22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75.

23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李玉琪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3.

参考文献:

[1]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 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李玉琪

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秦庆武.三农问题:危机与破解[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6] 陶铸.关于《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若干认识[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7] 齐敏光.回溯走向现代化的路径[J].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

[8] 周兵.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9] 倪学新.摩尔史学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4).

[10] 王君超.三农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J].开放潮,2002(4).

[11] 曾丽红.三农问题的困惑与出路——探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出路[J].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学报,2004(6).

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853年6月) 有一位思想极其深刻但又怪诞的研究人类发展原理的思辨哲学家,常常把他所说的两极相联规律赞誉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在他看来,“两极相联”这个朴素的谚语是一个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是哲学家所离不开的定理,就像天文学家离不开开普勒的定律或牛顿的伟大发现一样。 “两极相联”是否就是这样一个普遍的原则姑且不论,中国革命对文明世界很可能发生的影响却是这个原则的一个明显例证。欧洲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决定于现存其它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决定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带来的可能发生全欧战争的后果。这看来像是一种非常奇怪、非常荒诞的说法,然而,这决不是什么怪论,凡是仔细考察了当前情况的人,都会相信这一点。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

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从那时起就在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黄金吸引之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这个帝国的银币——它的血液——也开始流向英属东印度。 在1830年以前,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白银不断地从印度、英国和美国向中国输出。可是从1833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因此皇帝下诏严禁鸦片贸易,结果引起了比他的诎书更有力的反抗。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后果之外,和私贩鸦片有关的行贿受贿完全腐蚀了中国南方各省的国家官吏。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可是,那些靠纵容私贩鸦片发了大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却逐渐破坏着这一家长制权威——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间的唯一的精神联系。存在这种情况的地方,主要正是首先起义的南方各省。所以几乎不言而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统治权。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 中国过去几乎不输入英国棉织品,英国毛织品的输入也微不足道,但从1833年对华贸易垄断权由东印度公司手中转到私人商业手中之后,这两种商品的输入便迅速地增加了。从1840年其它国家特别是我国也开始参加和中国的通商之后,这两项输入增加得更多了。这种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对本国工业也发生了类似过去对小亚细亚、波斯和印度所发生的那种影响。中国的纺织业者在外国的这种竞争之下受到很大的损害,结果社会生活也受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

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农民阶级的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 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客观原因中是外反动势力色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注意:《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产生背景不同;经济主张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反映时代特征不同 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等地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在斗争中提"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口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即以贫苦农民为主,还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工人和城市贫民等.义和团运动有严重的自发性质,"扶清灭洋"口号体现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爱国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注意: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性质,斗争方式,失败原因,历史作用等 不同点:背景,主要对象,组织性,斗争规模,时代特点等 (三)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深爱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学生打击了封建势力,配合了北伐战争.根据地的广大农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 2,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读后感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这是辛亥革命一笔巨大的无形遗产,令后继者受益无穷。 “确实,现代社会的学术自由,当然包括就某种政治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对君主与共和制之优劣长短的学术研究固然也应在可以讨论之列。但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学理的探讨与政治的运作未能截然分开,允许学理的探讨则势必容易导致政治秩序的混乱。”(书中315页)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是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了开篇。辛亥革命最直接的结果,同时也是它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之久并已日趋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铲除了中国封建势力最顽固的堡垒,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黄兴以民国元勋的身份努力倡行实业建设,激发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工商业的热情,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勃兴。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例如,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清末相比较已呈现出新的气象,民主共和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但在商界中除极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商人的政治理念却并未明显增强,对政治的淡漠和缺乏政治责任感的状况也无明显改观。”(书中504页)我很同意《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金冲及先生的话:“海外学者对‘清末新政’作了过高评价,甚至认为如果没有革命,让清政府继续把‘新政’推行下去,中国的现代化仿佛将更顺利、更快地实现。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史学工作者对立宪派作了研究,对这一派别的立宪主张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肯定,在研究中发现,立宪派是个大群体,海外立宪派与国内立宪派有别,因地域关系,各地立宪派也并不相同,更有许多个性差异,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哪一派,哪一团体,甚至个人,都不是应取的态度;何况在极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立宪派一些起码的要求也不能得到实现,将一些从未实现的立宪进行假设,这种研究方法很难说是一种科学态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朱英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的欧洲经历了1848年革命的洗礼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一切问题还掩盖在繁荣的外表下。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的加剧,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马克思敏锐的捕捉到了这时期的矛盾,这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中国的农民革命对欧洲革命的影响,并对欧洲即将到来的新的政治经济危机做出了预言。 初读此文,颇为不解马克思在开头所引用的关于“两级相联”的目的,直到通读全文在理解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思想。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分析说明中国与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两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本文取名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全球逐渐成为了一体,中国也不再是从前那个闭关锁国的中国。它的一举一动也深刻的影响着欧美的经济体系,而欧美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文章分析说,英国早期通过鸦片的贸易,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而中国,也因为鸦片的大量流入而由原来的贸易顺差转为了贸易逆差,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中国固有的封建的君主制度在鸦片的冲击下面临着解体的危机。皇帝等君主代表的威信不再。之后英国等列强又用铁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些固然是出于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的要求,英国也借此保护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大量外国商品的流入,对中国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金银外流,政府机关腐化,这些最终都转嫁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这些一切汇集到一起终于促成了中国革命的爆发。 中国爆发了革命同样又深刻的影响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资本主义的扩张的原因在于他们需要寻找广阔的市场,而中国这个肥羊在爆发了革命之后,必然造成市场的缩水。此时的欧洲,农业歉收,导致国内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下降。正如马克思所说:“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得出了这个结论,可谓一针见血。 马克思的这篇论文其中涉及了大量的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以及资本主义架构等问题,我只能对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等方面有个粗浅的认识。贯彻本文的“两级关联”我只能做个大致的理解,至于文中提到的列强如果“干涉中国的农民起义,又会打断产茶的内地和出口茶叶的海港之间的一切事务联系”这句话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不过这不妨碍我对这篇论文有个自己的见解,马克思已经尽可能的应用了他所能使用的最通俗的语言,甚至他还引用了中国的典籍和文献资料,引用了很多报刊的资料,使得文章有理有据,同时又便于理解。 我最为觉得困惑的乃是马克思所提的关于鸦片破坏了中国古老的君主制度,马克思指出,中国的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腐蚀着中国封建家长制的权力体系,“随着鸦片日益成为中国人的统治者,皇帝及其周围墨守成规的大官们也就日益丧失自己的权力。”显然,在我看来,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马克思过于理性或者说过于相信了经济的力量。我们可以在他的著作中发现,他十分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似乎社会所有的问题,包括政治斗争,革命起义等问题的根源,或许都来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似乎影响了社会的所有方面。然而对于这点,我是觉得保有反对意见的。在我看来,马克思严重的忽略了文化对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刻文化底蕴的国家!

01如何看待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

如何看待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 问题: 有观点认为,近代中国接连不断的革命只是对外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对内则只实现了政权更迭,经济发展、人口、三农等现代化建设问题一个也没解决,总体来说,革命对内延误了现代化。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近代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回答: 马克思主义认为,讨论任何问题,必须把它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离开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抽象地谈论问题,无法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二是形而上学地看待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任何矛盾的运动都是“破”与“立”的统一。无论革命还是现代化,都既有“破”又有“立”。简单地把革命界定为“破坏”,把现代化界定为“建设”,是片面的。谈论近代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只有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出发,辩证地看待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察近代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革命是中国现代化整个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和必要准备。 第一,只有通过革命才能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为现代化提供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民族独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谈论现代化,只不过是梦呓。只有通过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处境,取得民族独立,才能谈得上现代化建设。 第二,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政权,为现代化提供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由零星的、被动的现代化到全面的、主动的现代化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这种类型的现代化在启动和推进的过程中,中央政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中国自从被帝国主义抛入现代化的旋涡后,一直处于被动现代化的境地。中国近代历史反复证明,在后发现代化国家,没有人民政权作为主导力量,民间现代化运动只能是枝枝节节、零零星星的现代化;政权不掌握在人民手里,现代化无法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只有通过革命,

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

第二专题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 (一)关于这个问题的历年命题情况介绍 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1994年文科第25题) [答案要点] (1)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1927年后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土地政策。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战,改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为减租减息的政策,以适当调节各抗日阶级在根据地的经济利益。 2.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1999年理科第35题)材料1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 (四)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五)以人口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2 (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 (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三)以乡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四)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 材料3 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出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改田地,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农民一家缺少劳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力一点不能自耕的,准许出租。租完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 摘自1931年2月毛泽东《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 请回答: ①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的政策规定? ②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为什么作这样的修正? ③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为什么作这些修正? ④从上述土地政策的调整中可以获得什么教益? (1)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不适合实际的规定有:第一,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是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分配;第二,土地所有权属于工农民主政府而不是属于农

论辛亥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

论辛亥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回顾辛亥革命,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所以在庆祝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时,对这次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加以剖析,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也能为进一步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殖民主义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正常发展进程的情况下开始的,六、七十年代,列强凭借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特权,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现代化一开始就同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 真正迈出现代化实际步伐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发动了“洋务运动”,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活动。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社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和注入了资产阶级的社会观念。但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敢越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雷池半步。这就使得他们的现代化努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并使现代化变成了不可实现的梦。 资产阶级维新派较之洋务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懂得,发展经济和文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于是,他们首先致力于政治的革新,发动了“百日维新”,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但他们的先天不足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冰消瓦解,一败涂地。但他们的斗争是有意义的。这些成了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强大推动力和社会要求。 事实证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初成果,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为辛亥革命锻造了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其中坚力量和骨干成员,主要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又接受了西方政治观念的留学生和新式知识分子。这部分社会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正是早期现代化的产物。革命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华侨和新军。没有早期现代化,就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而没有这些社会力量的汇合,辛亥革命的发动和展开都是不可能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孙中山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系统的、契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以实现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政治纲领,他的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大主义,能够在二十世纪之初提出并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除了他本人的杰出贡献之外,还需要一个是社会环境。正是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创造并提供了这样的环境。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特征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涌入中国,而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甚至镇压的态度,使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这个政权衰败没落的本质。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首先必须集中全力推翻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朝政权,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的独立,争取政治的民主。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革命,正是为走向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政治前提。 所以说辛亥革命发生在二十世纪之初,不是偶然的。它是鸦片战争以来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发生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基础上的一场革命。 二、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中国革命前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必须依靠革命手段.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第二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物产阶级领导的,直接目的是建立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它的前途是使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导致旧民主主义的失败。而新名主主义革命也只是走完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中国革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是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这一崭新的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它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产生的规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的时候,中国于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工人运动中传播的时候,中国人正在向西方国家寻求资产阶级革命的道理。中国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可是马克思恩格斯却关注着中国。我们从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以及恩格斯《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都可以感受到年轻的无产阶级解放新理论的创造者们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关怀、同情和期待。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第一个80年。可是,当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当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把马克思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与改革的看法 一.摘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关键词: 三.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扩大我们的视野,不仅要学好知识文化,而且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于是我们必需要了角色中国的基本国情,每天都会有新的资讯新的动态,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细心留意我们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我们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作者:丁三青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9日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峰,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本文谨从以下方面论述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一、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是中国现代化的 当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近代中国,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大门,曾有过多次争论。最早的一次是戊戌变法以后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论。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之间也展开过激烈的论战。这些论战的实质,不是中国要不要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方式步入现代化的问题。在这些论战中,前者最终都占了上风。这从社会意识上反映出革命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手段,成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推进器。 革命包含着武装斗争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两层意思。从根本上说,决定社会进步的最终因素是生产力。但是,一个社会能否爆发革命,不取决于革命者自身,而是取决于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又不思变革时,革命必然要爆发。 在像中国这样饱受外侵内压、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暴力革命几乎是革命的阶级实现现代化道路中别无选择的政治手段。中国旧的生产关系极为顽固,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要维护其统治,只有靠上层建筑的力量加固生产关系的防线。革命的阶级要摆脱被统治的境遇,把中国导向现代化,也只有靠武装斗争的手段去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变革旧的生产关系。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因此,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的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当然要求。 暴力革命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当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政治上,首先必须建立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基础之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是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化,从其运动形态上说,属于后发型,即在殖民主义冲击和现代国际环境影响下发生的社会变型。用暴力的方式,争取独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中国这样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逻辑性结论。 二、民主共和是20世纪初中国统治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处于十字路口,政治制度面临着多重选择。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三种方案,即封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围绕这三种方案,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斗争异常激烈。 1.君主制的存在失去了合理性与现实性 20世纪初,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向上,封建君主制的继续存在都失去了合理性和现实性。因为,民主、宪政的大潮早已席卷全世界,君主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所否定。世界上率先富强起来的国家,不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就是实行民主共和制。尚未富强起来的国家也已经看到君主制必须改变,因为它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政治上的主要羁绊。就近代中国而言,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相勾结,镇压中国国内任何的革新运动,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反动制度,越来越为中国人民所不信任。 2.君主立宪道路行不通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 1953年3月19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一举占领南京,自此南京成为太平天国首都。马克思密切关注中国革命,于5月20日写下这篇评论《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同年6月14日,此文作为社论载于《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一评论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无情地揭露和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读书心得 文章的前半部分,马克思用了大量笔墨阐释十九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国情。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打开国门,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的工业品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英国的思想文化及中国人民更深重的灾难。马克思在这里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中国从那时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本国落后分散的手工业在英国机械化生产面前不堪一击,大量手工业者破产,鸦片更加横行,毒害着无数中国青壮年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大量的白银外流,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加重赋税,再经由各级官僚层层剥削,百姓已经不堪负重,当最终天灾出现的时候,百姓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接下来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起义。太平天国,中国几千年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全盛时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坐拥最为富庶的江南,但同时,也极大影响了中英贸易。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产出没有限制的增加,依靠不断扩张的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才能消耗那么多的产出,但市场的扩大人赶不上工业的增长,一场危机潜伏已久。那时,供给英国的茶叶涨价,中国的市场因太平天国而大大缩小,“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马克思此处的分析十分有趣,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了中国国门,间接引起了中国革命,同时中国革命也简介引起了欧洲一场更大的革命,太平天国既是一场动摇“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统治基础的农民革命斗争,也给予英法等殖民主义者以最沉重的打击。这次革命加深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政治革命。马克思始终密切地注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发表了许多热情赞扬太平天国革命的文章,他以鲜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愤怒谴责外国侵略者的卑鄙和野蛮,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海盗政策。他在这里运用了对立统一,两极相连的分析方法。同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市场,尽管是处在提供原料这样的低级位置,但中国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世界的影响,也将深远的影响着整个世界。 文章中,马克思关于中国与鸦片的论述也很有趣,“中国人不大可能戒吸鸦片,就像德国人不可能戒吸烟草一样,新皇帝颇有意在中国本国种植罂粟和炼制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_革命史范式_与_现代化范式_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第007版 理论月刊?特稿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徐秀丽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的中国近代史,也都叙述了并不属于“革命”至少并不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的洋务运动史、戊戌维新史、辛亥革命史、新文化运动史和五四运动史、北洋军阀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也都包括清末统治阶级内容状况、改良主义思想以及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但相关学者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检讨,认为用“革命史范式”撰写中国近代史,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有的学者

中国近代农民阶层分析及其与革命的关系

中国近代农民阶层分析及其与革命的关系 目的: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况,欲奋国人之志而掀革命之潮流,必得悉知社会各阶层情况,明其厉害所在,方能辨清敌我,知晓革命之根基所在,才能充分、合理地发动群众,与一切反革命势力进行彻底的斗争,才能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内容: 一概述 经济地位决定革命态度。一般而言,某个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与其经济地位成负相关。经济条件整体较好或趋好的,都是反革命。经济地位整体很差、在黑暗中难觅一丝光明的,都有成为革命力量的基础。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曾教条的坚持工人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农民不是无产者,他们还有锄头、瓦屋,故他们是不革命的”(陈独秀) 二阶层分析与革命必然性 从富裕程度来看,可将农民阶级较粗略地分为:富农(约10% )中农(约20%)贫农(约70% )。 其中,富农在革命高潮时很郁闷。中农的态度则是游移。贫农一直是乡村中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 富农在在革命中被没收土地,财产被分给贫农。因而他们是反对革命的。 中农的生活能得到基本的维持,“锅里有米煮,没有人半夜里敲门来讨债。”革命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现在还能吃饱穿暖,而革命后怎样却是未知数。 贫农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土地不足或没有土地,占有不完全的农具,须租入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维持生活。这些贫农长期以来被土豪劣绅压迫剥削,生活在乡绅的白色恐怖之中,被讥笑为“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他们既无充足的农具,又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需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他们是农民中极艰苦者,是土豪劣绅的仇敌,革命对他们来说是推翻一切不公、为他们重新赢得生活的手段。 三发起农民革命必要性 农民革命才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民主革命,民主革命不会成功。乡村的农民,革命伊始就触及地主阶级几千年持以压榨农民的政权,只有推翻这个压榨的政权,才能有农民的地位。从这点上看,农民只有依靠革命,革命也将依靠农民。 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曾教条的坚持工人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农民不是无产者,他们还有锄头、瓦屋,故他们是不革命的”(陈独秀)。实际上是忽略了中国实际情况,盲目相信理论和俄国经验,马克思主义产生在工业较为发达,城市人口占较大比例的资本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革命的主力是工人阶级,革命的主阵地也应该在城市。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正是一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并且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口中农民占大部分比重。相较于城市中的工人阶级,蕴藏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农民群众的革命力量才应该是最主要的。虽然工人阶级毋庸置疑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者,他们的革命态度是彻底坚决的。但是,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下面就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三个方面来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 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辛亥革命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例如,建立全国的、统一的、新型的政党来组织阶级队伍,掌握革命领导权;创造革命理论制定革命纲领以明确革命方向,指导革命斗争;引进先进革命学说对阵旧制度;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反对反革命等等。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组织建立资产阶级内阁、国会,颁布《临时约法》,创立民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新局面。辛亥革命所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再抬头成为不可能,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尚未建成,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国人民努力践行着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 其次,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又把经济建设与变更国体等视之。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 孙中山辞去大总统的职务后,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而偿矣”,此后乃是“以民生主义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虽然这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但却真的给近代化经济带来了生机。 孙中山亲自制定的《实业计划》蓝图中,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它以发展交通为重点,提出建造中央、东南、西北、西南、东北、高原六大铁路干线,近百条铁路线,计十万英里。同时,修建公路一百万英里,疏通现在运河两条,开新运河两条;在中国中部、北部、南部新建三大港口。计划通过交通线连通工业区,走近代工业化之路。此外计划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近代化,与此同时,发展近代采矿业、钢铁业、机器制造业和各种轻工业,以改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实现中国工业化。

马原课读书报告 -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读书报告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读书报告 马克思作于1853年6月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主要论述了当时正在发生的中国农民革命,即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欧洲的影响及其对欧洲革命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当时的中国革命对欧洲革命的影响之最主要因素在于其对欧洲在中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这个巨大市场间的利益联系遭到了农民革命的破坏,因而这场破坏必将在其它各种关联因素的带动下在整个欧洲引发一场更具危害性的大规模革命。马克思在文章中说道:“欧洲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决定于现存其它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决定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带来的可能发生全欧战争的后果。” 他以“两极相联”的辩证主义理论作为引入,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民革命爆发的原因,继而以中英之间的主要贸易——茶叶贸易为例,并在深刻分析英国工业现状及欧洲大陆当时社会秩序的同时,详细阐述这场革命将会通过英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马克思最后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既然英国的贸易已经经历了通常商业周期的大部分,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对中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分析得透彻而令人信服:“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 鸦片战争中英国用先进的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天朝上国万世长存的信仰随之成为炮灰,人民对他们奉为神明的天子也不再顶礼膜拜。除了鸦片贸易造成的大量金银外流之外,巨额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把压力分摊到百姓头上,加之外国工业品流入对本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巨大冲击和行政机关的腐化堕落,苛捐杂税使下层民众的生活到了不堪维持的地步。即使习惯了封建制奴役的中国农民被逼到死角之后也不得不奋起反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