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等一系列举措。来自《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现有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笔者认为,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遍地开花,但仍应“深化”,方能建立融学校教育、科研攻关、企业经营、服务地方等于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

产教融合出现冷热两极

职业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办学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在教学、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双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产教融合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是职业教育的命脉。但产教融合的现状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较难保障,付出多、回报少且存在学生实训安全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其次,产教融合的环境不佳。部分地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地方教育等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协调、指导、规范的作用,使职业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策、信息等资源,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教融合滞后于产业发展与转型,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各地、各院校建了许多高水平实训基地或校级实训基地,但由于与产业贴合度不够,滞后于企业技术革新,“设备买回来就落后”的现象经常出现。

构建校企共赢的制度体系

学校培养人才,企业生产产品,只有构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产教融合才能深化。

首先,要树立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对职业院校而言,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对接企业的技术革新需求,与企业进行技术、产品等研发合作,以校企协同攻关实现“双赢”。

其次,重塑职业教育的治理架构。产教融合,不是院校和企业两家的事情,参与其中的,除了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包括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必须搭建全产业链式的平台。在这个治理架构中,政府部门的职责不可缺位,应该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适应地方发展战略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再次,在产教融合的实现方式上,需要更多探路者。值得一提的是,办学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国家可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探索股份制、企业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标准的输入,建立与市场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主动求变的具体途径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从这一点审视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人才主体的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改革,求新求变。

职业院校面对的,首先是专业设置与调整。2014年高职院校主动停招或撤销了与地方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点数5269个。这样的变化,是符合产教融合趋势的。对职业院校而言,专业调整机制应是动态的:一方面,对接地方发改、人社等职能部门,了解国家政策落地、地方重点发展产业、各行业人才缺口等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并通过产教融合平台等了解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

在产教融合的实现形式上,目前职业院校“校中厂”“厂中校”等办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距校企“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一体化办学尚有距离。教育部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各地可因地制宜,建设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园区,为产教融合提供实践场所和示范空间。

作为校企合作的串联者,师资是很多职业院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职业院校应将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融合,有计划地把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送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实践技能,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学院兼职教师。

对职业院校而言,产教融合更是对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考验。一直以来,地方职业院校的办学主导权在院一级,系部等二级办学单位仅是执行者,可是,对行业发展、企业需求有更敏锐反应的恰恰是系部一级。我们看到,目前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比较多的是在二级学院或二级机构,比如一些院校建立了混合所有制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情况表明,职业院校下放办学权力是必要的,办学主体下移,充分激发系部等二级办学单位的活力,将有力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化。

(作者:王建平系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职业教育院校的产教深度融合各项机制改革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7928084.html, 职业教育院校的产教深度融合各项机制改革思考 作者:夏继伟王伟丽 来源:《赢未来》2017年第03期 摘要:职业教育也可被称为就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背景下,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从职业教育实践维度操作层面分析,产教融合方需与各项机制结合进行改革,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各项机制;改革 前言 对于现代职业教育院校来说,采用产教融合模式,进一成推进校企合作力度,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成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所谓的融合主要是指代把两种或者多于两种的事物通过相关的机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和企业深入融合发展的一个过程,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依然需要与众多相关机制(法规保障、激励补偿、统筹督导、多元配置、质量评估机制)相互结合。以下为产教深度融合各项机制详细分析。 一、产教深度融合法规保障机制 首先,在修订《职业教育法》过程当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对各相关主体的职责进行明确。充分意識到产教融合就业教育的主要核心,对与其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制定出关于违法行为的各种处罚措施。其次,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于行业指导以及政府引导的基础之上,促使学校和企业达成共识,共同承担,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不断增强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推行具有显著特色的董事会以及理事会,并采取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校长朝着职业化之路方向发展,全面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最后,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行业协会对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在处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需要做到备案、遵守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对于就业准入制度,国家需要出台细则进行确立,对于用人行为依法做出规范,确保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二者相互结合。 二、产教深度融合激励补偿机制 在产教深度融合激励补偿机制方面,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着手开展:(1)从整体宏观角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除了要不断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经济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应该要尽量满足人们群众对于职业教育的各种需求,促使入学以及就业两大难题得到合理的解决,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还可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产教融合服务简介

产教融合服务简介 【服务使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致力于在教育与产业之间搭建起一个资源交换的桥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服务价值: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引入创新技术的教学资源:将产业资源(工具、工程方法、实战案例等等)转化植入到教育体系中,提升院校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创新性、实战性。 提升教育效力的职业资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一套完整的面向职业资格模型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提升院校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的效力和效率。 产教互动服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产教互动服务,包括应用技术师资培训、职业资格模型分析、职业资格分析信息服务、就业信息推动服务等等。 【专业资源:创新应用技术资源】 我们基于一致的、开放的标准,实现创新应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为院系专业建设提供最新的、产业性资源支持,典型资源介绍如下: Unity3D教育服务资源:为Unity相关专业建设提供Unity基础教育资源、Unity 微案例训练资源、Unity3D的游戏以及严肃游戏资源项目实战资源、Untiy厂商培

训及评测中心授权、Unity工具。 BIM 云室内教育服务资源:为BIM云室内专业建设提供云室内基础教育子、云室内微技能训练资源、云室内各式家装设计训练资源、在线家具商城微项目合作资源、Autodesk云室内设计工具、Autodesk教育合作伙伴授权等等。 BIM建模教育服务资源:为BIM专业建设提供Autodesk BIM建模工具、BIM 建模教育资源、BIM细分领域微案例训练资源、BIM应用实战案例资源、BIM应用厂商合作伙伴授权等等。 3D打印实验室教育服务资源:为3D打印教育领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3D建模工具、3D打印设备及原材料、3D打印基础教育资源、3D打印建模微案例训练资源、3D模型实战资源等等。 跨平台移动互联网开发教育资源: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移动开发能力是核心支柱能力之一。通过HTML5以及跨平台支撑引擎,实现IOS/Andriod平台的一站式开发。提供跨平台支撑引擎、跨平台开发调试工具、HTML基础教育资源、HTML5微案例训练资源、跨平台移动应用微案例训练资源、移动应用项目实战教育资源等等。 互联网云服务开发教育资源: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云服务开发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支柱能力,云服务架构、大数据处理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地位。提供Java基础教育资源、经典软件工程微案例资源、云架构工程项目教育教育资源、大数据(包括hadoop)工程项目教育资源。 【服务解决方案:职业资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在产教融合领域中提供创新的服务能力,具有职业资格驱动特征、教育信息化融合特征、产教融合互动特征。 (一)职业资格驱动服务模型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探索 [摘要]:依托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所需岗位技能,探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建有: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室、柔性制造单元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创客教育中心。构建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关键词]: 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强国梦。随着“制造业强国梦”的提出,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已经悄然来临。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要的模具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无锡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 化、高端化为引领,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2015年8月,无锡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要把无锡打造成“国内一流制造业强市”。在“中国制造2025”新的形势下,不仅要求我院高职教育能促进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要能将我院和新吴区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对我院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建设能与之相匹配的集“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 1.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 坚持“立足高新区、依托高新区、融入高新区、服务高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行动,彰显“双元培养、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围绕无锡高新区建设“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的总体目标,依托无锡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德商会双元制培训中心,构建“教育教学-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定岗生产-素质陶冶-创业孵化”于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通过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投入机器人先进技术与设备,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开发智能制造实训能力体系与实训课程项目,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协同研发纵横向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课题,移植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着力开展“四技服务”;引入创客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由点及面,促进课堂改革;实现“四合作、五对接”,保障“技术、设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三个同步发展。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公共开放型实训平台,在高职院校中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 2.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1 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 与工业机器人基础应用开发型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基础性实训室。按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教学要求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建设场地200M2,建有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基础教学工作站、工业机器人多工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XX县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8〕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X 政办发〔2018〕X号)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逐步形成XX县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一)统筹产教融合规划布局。以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统筹考虑人口、生源、产业因素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积极推进XX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搬迁工作,加快完善附属设施,确保2019年春季学期实现搬迁,办好XX县职业教育。采取多形式积极引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在XX合作办学,构建以XX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为支撑、XX民生职业技术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布局,形成职业教育为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技能型人

才培养培训基地,统筹管理和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县教育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促进职业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现有职业学校推进机制。健全职业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聚集人才、牵引产业升级能力。引导职业学校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产业承载和创新能力,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县教育局、县农科局、县人社局、县发改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紧紧围绕“项目拉动、旅游带动、工业推动、农业高效、绿色生态、统筹城乡、和谐共享”发展七大战略,打造“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新型能源、生物资源”四个基地,加速推进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积极参与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调整优化学科机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结合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支持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工科发展,加快新工科建设。积极支持家政、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领域专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加强智慧城市、智能建筑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专业建设。(县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与京东集团校企合作新闻报道 12月7日上午9:30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曾宪生副校长、吕栋山副校长,文经部储海平主任和江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运营总监杜彪先生对建设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京东电商学院进 行初步洽谈。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精技能、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商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溧水做出新贡献。 会上储海平主任介绍了目前学校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情况,介绍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现状,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学生技能培养缺乏适应市场的,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课堂教学说服力不够。 杜彪总监介绍了:京东在2015年大力推进农村电商,通过与三到六线城市的线下IT数码或家电零售店面合作,以“京东帮服务店”的形式帮助传统零售店面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农村电商推广过程中,配套人才的巨大缺口问题凸显。 吕栋山副校长表示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公司业绩考核合并进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教育的实践实训教学问题。 曾宪生副校长说: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中专学校的办学定位,京东集团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是国内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京东集团合作,将有利于突出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有利于建立创新型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我校教学科研与地方政府产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通过初步洽谈,双方对在溧水区域范围内建立京东商学院达成了共识,双方将进一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邀请政府指导,共同做好溧水本地的电商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供稿人:储海平)

[深度]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借鉴与启示

产教深度融合的国内外实践借鉴与启示 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等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鉴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产教融合发展程度较高,在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区域高等教育及产业发展特色,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一、国外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 1.美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美国产教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高校及地区有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对硅谷、波士顿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为硅谷的兴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成立之初,斯坦福大学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加上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的财政支持有限,该校曾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 Terman)提出建立斯坦福科技园,对外出租斯坦福拥有的土地资源。这一措施不但吸引了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进驻科技园,为学校筹集了办学所需经费,而且为斯坦福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促成了美国高科技集聚地――硅谷的形成。斯坦福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从教育教学到科学研究到社区生活都与硅谷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解决了大学自身经费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大学通过双方合作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人才,为硅谷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这种协同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双方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斯坦福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支持,只要教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就可以到公司兼职或创办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在发明了MIPS后,便合伙创办了公司,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几年后,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期将公司出售给SGI公司后,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又回到斯坦福大学担任工学院院长,并于2000年起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至今。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城市与高校合作发展的典范。 2.英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英国产教融合的代表案例为牛津大学与牛津郡的融合发展。60年代的牛津郡以农业为主,随着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对牛津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提升。目前,牛津郡地区80%的高科技企业由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创办,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牛津地区的快速发展。据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John Hood)介绍,牛津大学技术转让中心平均每6到8周就能创造一个新企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牛津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牛津大学不仅带动了牛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牛津城中仅次于健康服务部门的最大雇主。据相关学者的测算,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基本凯恩斯指数为1.34,即牛津大学每支出1英镑,就为地区增加0.34英镑的额外收益,可见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力非常明显,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牛津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 1.北京产教融合发展实践。北京产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是中关村的建设及运营。中关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合集:职业教育论文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服务民生 博山第一职业中专是山东省第二批省级规范化中等职 业学校,学校依托我区“北工南游东扩”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民生的能力,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 一、严格把关,精准分配,落实资助政策保民生 自2009年开始,国家加大财政投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我校严格把关,多渠道确保每个孩子能在我校顺利完成学业。一是国家助学金,每学年公开认定10%的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元。2015年秋季学期受助学生62人,发放助学金6.2万元。2016年春季学期受助学生60人,发放助学金6万元。二是免学费,国家从2013年开始实行中职生免学费政策,2015年秋季学期享受国家免学费人数为610人,2016年春季学期享受人数为605人。三是拓宽渠道,扩大资助范围。学校通过爱心基金、党员干部“2+1”帮扶活动、校内奖助金等多种渠道扩大对学生的资助范围。四是“雨露计划”,落实山东省扶贫政策,从2014年开始“雨露计划”资助工程,第一年资助200人,每生资助500元;2015审核确定34名学生享受山东省“雨露计划”,每生每年资助3000元,连续资助两年。

二、抓住关键,突出优势,加强人才培训惠民生 博山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主导产业以机电、新材料、陶琉最具代表性,同时博山还是一个文化旅游城市,以“陶风琉韵,休闲博山”作为城市品牌。学校围绕博山区特色,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的原则,在完成正常全日制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依托学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设备、完善的生活设施、规范的组织管理,大力开展各项社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其为地域经济服务的能力。仅2016年学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82期,培训1.1万人次。其中举办安全及特种作业培训32期,培训人数1962人次;举办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41期,全年培训人数6035人次;举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9期,培训人数627人;举办其它各类教育培训2500人次。多数培训是政府出资金,学校出技术,广大民众受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提升境界,彰显情怀,坚守职教信念为民生 我区地形特殊,部分乡镇远离市区,为发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功能,我校克服困难,坚守信念,把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把知识送到乡间地头,把技术带到企业生产现场。近几年我区的“农家乐”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如何把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及其民俗习惯更好的展示给游客,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及其品位,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带着

当前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扩招背后,如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激发企业积极性等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但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1、校企对产教融合态度冷热不均。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每年都有大量的职业技能型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尽管国家和地方都陆续出台了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学校出于提高办学质量、增加声誉、提高就业率等方面考虑劲头比较足,但企业往往是走走过场,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一些企业宁愿自己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达到入职需求,也不愿意冒着风险花大价钱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同时对高职生的职业技能认可度也不高。 2、产教融合多是短期行为且部分流于形式。在某一时期内,凭借各项政策激励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会积极响应政府出台的最新产教融合政策,双方怀着极大地热情进行合作办学。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来校进行专业对口教学,学生则可以有机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入职,取得双赢局面。但久而久之,等到政策的一时红利消失后,双方的合作意愿都会下降,学生实习机会逐渐减少甚至被企业视为廉价劳动力进行利用。部分学校为了应付政策,联系企业签署象征性的合作协议,停留在纸面上的各项产教融合协议最终流于形式。 3、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推动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但大多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法规和实施细则,对企业和学校权、责、利的规定比较模糊,使产教融合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同时一些产业园区的地方政府只知道喊企业用工需求紧张、招不到人,而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

XXXXXX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工程建设项目规划 为贯彻国家和临沧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根据《临沧市教育局转发临沧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十三五”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工程和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规划文件的紧急通知》相关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编制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临沧市农业学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规划》,从而明晰学校产教融合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和举措、建设内容、实施效益、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保障七个方面,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工程实施成效明显、管理措施具体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规范健全。在新起点上把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工程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确保完成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的达标验收工作,并借此契机,更好的推进我校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建设工作,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和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建设天地人高度和谐的“大美临沧”做出贡献。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XXX学校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城郊,地处民族边疆地区,属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XXXXX学校是一所集农业中专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理工类中专教育,农业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农业技术、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农业及计算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学校”等40余项荣誉称号,2003年11月省政府授牌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一)学校基础设施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学校于2013年1月新建并完成了新校园的整体建设搬迁工作。学校新校园占地101亩,建筑面积192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500平方米,校园绿化率42.4%。规划并建设有学生教学区、住宿生活区、食堂、实训基地及学生专用运动场。固定资产总值9800多万元。多媒体教学设备34套,图书馆藏书22116册,学校有标准教室50个,标准计算机室5个,配备教学电脑300余台套;配备茶艺室、评茶员试验室、茶叶初制加工车间、兽医试验室、解剖、病检、病理等设施设备,配备有栽培试验室、种子试验室、土肥试验室、标本室、植物生理试验室、镜检室等试验室,建有汽车修理、工程机械、电子钢琴、钢琴、画室、形体训练等综合实训基地。内设“云南省第176职业技能鉴定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个函授站。尽管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还不具完备,但是学校各个基础功能设施都在不断改善中,并有很大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二)学校办学规模及师资力量现状 新校园投入使用后,极大的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在校生规模都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校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2837人,其中:全日制中专在校生2036人,函授专本科在校生801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学历5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有“双师型”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的76%,且实训开出率达100%。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 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 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

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进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专业人士,以企业需求和企业、产业发展趋势为依据,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

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

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内涵丰富,具有发展性,与校企合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可以从推进校企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员融合六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内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在三个层面体现了各自特征,即在管理体制上的产教融合;在办学模式上的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上的工学结合。三个层面的主体、要素、关系集中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当前,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基本原理,理论界研究尚在深入,这既反映了校企、产学和产教的结合方式和内容的复杂性,也体现了“结合”“合作”和“融合”的主体多元性和多样性。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较早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斯特(PhilipJ.Foster,1965年),他在《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TheVocationalSchoolFallacyinDevelopmentPlanning)中提出的。在我国,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国家政策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从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上“校企合作”的提出,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报告中“产教融合”的最早出现,再到党的十九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脉相承的重要决策。历时四年,国家一级的文件就有八个,反复提出“产教融合”问题,反映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校企合作”是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接近企业、寻求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教育策略。起初,职业院校为专业建设或学生就业而主动接触企业,聘请行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咨询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言材料(2)

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主要招生的专业有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高铁服务、汽车美容与装潢、公安辅警等7个专业,今年准备开设航空服务、中餐烹饪、西餐烹饪3个新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目前与宝鸡市九方信会计事务所、西安金视界财务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财务管理企业合作。计算机专业和北京交换空间宝鸡分公司、宝鸡文森装饰公司等6家公司对接。电子商务专业与聚丰集团天下汇购物广场、河北华美集团、深圳蔚蓝时代商贸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学前教育专业分别与佳禾幼儿园、宝光路幼儿园等12家幼儿园合作。高铁服务专业的合作单位有北京商鲲高铁乘务员学校、陕西铁航旅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西安动高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西安客运段西客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汽车美容装潢专业与吉利汽车集团、西安比亚迪汽车制造厂、亨达汽修厂、大师贴膜联盟等6家单位合作。公安辅警专业与陕西辅警培训中心合作。今年准备开设的航空票务和中西餐烹饪专业,已分别与北京万德宏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宝鸡天兴餐饮集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设订单班。目前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中,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约有30余家,与学校签订订单委培协议、深度合作的企业有10余家。 二、我校已开展的校企合作工作

1.2018年初制定我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并以此为依据,逐步开展工作。 2.学校与十余家合作企业进行挂牌、签约仪式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安排学生实训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训保障。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双方建立定期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3.在我校2019年年度工作要点中,已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诊改体系中,不断检查、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三、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几种主要方式 1.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我校从2012年开始,根据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入校为学生做讲座,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举办专业论坛等活动,与教研室老师进行研讨,开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探索双元导师模式,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工作,逐步加强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见习模式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职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等一系列举措。来自《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现有合作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120家。笔者认为,虽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遍地开花,但仍应“深化”,方能建立融学校教育、科研攻关、企业经营、服务地方等于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 产教融合出现冷热两极 职业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办学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在教学、实训等方面需要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双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产教融合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是职业教育的命脉。但产教融合的现状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较难保障,付出多、回报少且存在学生实训安全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其次,产教融合的环境不佳。部分地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地方教育等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协调、指导、规范的作用,使职业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策、信息等资源,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教融合滞后于产业发展与转型,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各地、各院校建了许多高水平实训基地或校级实训基地,但由于与产业贴合度不够,滞后于企业技术革新,“设备买回来就落后”的现象经常出现。 构建校企共赢的制度体系 学校培养人才,企业生产产品,只有构建双方互利共赢的制度体系,产教融合才能深化。 首先,要树立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对职业院校而言,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对接企业的技术革新需求,与企业进行技术、产品等研发合作,以校企协同攻关实现“双赢”。 其次,重塑职业教育的治理架构。产教融合,不是院校和企业两家的事情,参与其中的,除了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包括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必须搭建全产业链式的平台。在这个治理架构中,政府部门的职责不可缺位,应该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适应地方发展战略等,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再次,在产教融合的实现方式上,需要更多探路者。值得一提的是,办学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国家可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探索股份制、企业化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标准的输入,建立与市场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主动求变的具体途径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从这一点审视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人才主体的职业院校需要不断改革,求新求变。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我省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更好服务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开展校企合作,其中学校主体包括依法设立的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高等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企业主体包括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 第三条深化产教融合总体要求:坚持服务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将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作为寻求发展新突破、集聚发展新动能、开创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坚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将产教融合融入经济转型

升级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服务需求、优化结构,立足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坚持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先行先试。 第四条深化产教融合主要目标:产教融合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企业重要主体地位明显提升,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对接服务整体改善,到2020年若干城市具备了产教融合型城市基本特征,校企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企业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紧密联结、良性互动的“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到2030年产教融合成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我省成为产教融合发展特色省份。 第二章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第五条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将深化产教融合发展要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市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脱贫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产教融合感想体会 最近我阅读、并且了解了了产教融合的相关要点,据我所了解的产教融合,主要的内容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把学校办成及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这一体系有助于保障跨界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共建的构成,培养未来年轻人的能力、以及可发展力。 以我看来产教融合的最主要性关键在于实体项目,学到最后的成果积累的够不够丰富,以及被学者是否积极配合产教融合内容,并且是否有累计一定的经验。这一体系对于构建专业发转方向提升专业品牌、提高就业质量与精度、提升专业技能推动项目建设、融入地方与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现在基本只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才更加适合。或者说只有小部分专业才能进行产教融合。若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在先进的产教融合的知识下达成共识,是在这一体系中最只要的一个环节是我们在产教融合里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认为产教融合的专业性领域再大大拓宽是有必要的。 产教融合主要是将人为的目的,以及团队的组织相结合以最终收获成果为最终效果的一项有水平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主要以质量和效益为衡量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意义在于以模仿为主的技能的实训实习,它是在真正的环境下认真的、真实的工作和学习、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 今天,我了解了产教融合,我了解后的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及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这一体系有助于保障跨界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共建的构成。 我认为,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实体项目究竟到底能不能让学生在实习中又能学习到东西,并且累计一定的经验。这一体系对于构建专业发转方向提升专业品牌、提高就业质量与精度、提升专业技能推动项目建设、融入地方与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目前学校存在的几个校企合作都是比较好的,但能影响到的专业太少了。基本只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才更加适合。或者说只有小部分专业才能进行产教融合。但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协作、达成共识,是在这一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他的专业性领域再大大拓宽。 除此之外,应为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以模仿为主的单项技能的实训实习,它是在真正的环境下认真的、真实的工作和学习、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要求的教学活动,最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衡量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我认为,产教融合当然是在学习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但是发展路线相对宽泛,是后续学习更加优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