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复习资料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复习资料

简单题(30分)

1、国际和周边国家的新课程改革的共同关注点

① .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② ?信息素养的养成

③ .创造性与开发思维的培养

④ .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⑤ .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⑥ .重视学科的综合与应用

⑦ .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⑧ .重视科学与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⑨ .重视STS 及其教育 2、高中生物学课程理念是什么?

①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时间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学知识、 探究能力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 程的核心任务 ②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不同学校的条 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③ .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 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④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并能运用生 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同时注意帮助 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3、高中生物学各模块之间存在的关系(图示)

B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选修,2学分)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4、生物必修 1 模块 :分子与细胞的教学目标。

① . 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② . 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传递

B1生物技术实践性

B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2学分) (选修,2学分) A2遗传与进化 A3稳态与环境

(必修,2学分)(必修,2学分)

1~~)」

A1 分子与细胞

③. 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科研中的应用

④. 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生物必修2 模块:遗传与进化的教学目标。

①. 认识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②. 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 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在科研中的应用

④. 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⑤.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⑥. 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6、模块必修3 模块:稳态与环境的教学目标。

①. 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 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

③. 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④. 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可科学方法及在科研中的应用

⑤. 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7、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生物学课程提高科学素养要求:

1、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2、增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模型方法和数学方法在探究中的运用

3、增进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突出科技意识培养和系统分析能力

8、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意味着降低教学水准?

1、课程标准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体学生是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1)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2)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4)在学习资源分配上对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5)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9、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

①.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②. 演示性实验与操作性实验

③. 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

④. 课堂教学实验与课外兴趣实验

10、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确定实验内容的依据?

①. 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②. 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③. 课程内容的性质

④. 实验条件和教师能力水平

11、有了课程标准,为什么还要研制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符合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管理的精神浙江省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新课程实验,保证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的标准。

①. 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②. 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③. 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④. 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 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论述题(50 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①.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 改变课程结构中的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调整课程门类和课时,

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 改变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使课程内容与学生

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学会终身学习。

④. 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

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 改变课程管理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

2、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①. 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学生学习的独立与

自主性。

②.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③.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④.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在课程结构和目标、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哪些发展?

1、课程结构

(1)生物课程是科学学习的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是重要的科学课程

(2)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组成

(3)课程学习实行学分管理必修模块是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基本素养。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即现代生物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最密切的领域

选修模块是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

2、教学理念与课程目标

相同:都是三维目标不同:

(1) 、知识方面将“概念”和“模型”列入基础知识中,并要求学生知道生物科学和

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生物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参与知识传播

(2) 、将“态度观念”发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要求

(3) 、能力目标,对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要求更为明确,对信息能力的要求更加全面,

提出了系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3、教学要求不再局限于“如何教好教材”,而是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的

角度,从课程实施和改变教学行为的角度提出了教学建议

4、评价评价作为课程的要素之一

4、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的原则。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

①.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②. 面向全体学生

③. 倡导探究性学习

④.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①. 教学目标的最有效实现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③. 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衡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唯一标准

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方法是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针对性

(三)、遵循认知规律(教学有法)

①. 遵循教学规律如学习的遗忘曲线、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思维特性(中小学

生、城市与农村)、认知的迁移、知识建构

②. 重视课堂教学的有序组织(师生之间的活动与交流)

③.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④. 教育学、教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中的相关理论

(四)、教学方法的可变性(教无定法)

①.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②. 以教学效率衡量教学方法的好差

③.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④. 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

⑤. 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认识和利用

⑥.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①. 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②. 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动力

③.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标准是教学效率

④. 避免文字创新

⑤. 避免新的形式主义

5、“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

①. 精心设计问题,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可做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新颖独特、具挑战性、

起点低、层次多的问题

②. 课堂提问及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全面性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设置练习;防止

“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现象;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插话,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运用曲问、悬问、逆问和梯问等设问技巧

③.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活动与

参与,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④. 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根据难易程度分级编组作业分层次,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跳一跳,摸得着”

6、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学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包括调节变量和应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调查)方案

7、实施设计方案;搜集数据

8、利用数学方法整理和解读数据

9、根据实验或调查提供的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做必要的反思和修改分析题(20 分)

1、“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是学校教育中常见的观念,请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分析。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这种观点其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一、师生观不正确。

新课程明确提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赋予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主语是“教师”,体现出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中心” ,这与新课程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二、忽视学生情感。新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要“以人为本”。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体现的是教师的情感,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而不是学生想“要”一杯水,忽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无法

保证孩子还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法传统。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一个“给” 字,体现出的是一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以知识授受为主,把学生当成一

种盛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没有了师生的交往、互动。

四、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不正确。

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体现出的是学生获得的“一杯水”是由教师给的,直接的获得结果,忽视了过程。

从以上几点看来,教师应该使自己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当学生需要水时,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去取水。

2、“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古代描述学习过程的观念,请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分析

传统的观念认为,学习必定是一件需要毅力、恒心,痛苦的事情,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如此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和呆板;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失去活泼、开朗,变得封闭自己,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大思想家孔子已经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学习模式。《论语》中师徒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学生充满个性的表述,积极向上的个性和情感,都应该是学习的真实本性。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而不是老师授课,学生被动得接受知识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也只有在快乐的学习中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 念 ..................................................................... .. (1) (一)课程性 质 ..................................................................... .. (1) (二)基本理 念 .....................................................................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 ..................................................................... . (2) (一)学科核心素 养 ..................................................................... . (2) (二)课程目 标 ..................................................................... (3)

三、课程结 构 ..................................................................... (3) (一)设计依 据 ..................................................................... (3) (二)结 构 ..................................................................... . (4) (三)学分与选 课 ..................................................................... .. (4) 四、课程内 容 ..................................................................... (4) (一)必修课 程 ..................................................................... . (4) 模块 1 分子与细 胞 ..................................................................... .. (4)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绪论 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 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 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 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 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章 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 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 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 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 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 (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2017年高中生物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6年7月20日版 (修订稿)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结构 (3) (一)设计依据 (3) (二)结构 (4) (三)学分与选课 (4) 四、课程内容 (4) (一)必修课程 (4)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 (二)选修Ⅰ课程 (8) 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 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 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 (三)选修Ⅱ课程 (14) 现实生活应用 (14) 职业规划前瞻 (16) 学业发展基础 (19) 五、学业质量标准 (22) (一)学业质量水平 (22) (二)说明 (25) 六、实施建议 (25)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 Ⅰ. 教学建议.................................................................................................................. Ⅱ. 评价建议 (27) (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Ⅰ. 学业水平测试.......................................................................................................... Ⅱ. 高考命题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

(完整版)《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卷(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共10个,共20分) 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进行某一学科教学的能力基础,是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是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详细计划。通常称课时计划为教案。 观察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是指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教师遵循认识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指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如模型、图片、图表、图画以及幻灯、电视、电影等。 标准化考试:是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STS教育思想: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应与本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科教学与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常态记分法:或称正态记分法,即用简单文字等第或数字把学生学习成绩优劣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填空题:(共50个空,共25分) 1、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_面向全体学生、_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_倡导探究性学习_。 2、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有(至少三个)_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__ 、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生物学科学水平。

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文件

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文件,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或者说,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对国民在各方面或各领域应具有哪些素质,国家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总之,课程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既实实在在,又不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这也管那也管,不像教学大纲管得那么细那么死。这是在功能上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 课程标准要规定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或各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一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国民能够达到的。 而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高中生物新教材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 程 标 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前言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己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人社会做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材介绍 精品推荐

的编写及实施──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教 材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为21世纪音乐教育、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查通过,已在全国实验区开始实验(根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新教材》有五线谱、简谱两种版本供教师选择)。现将《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编写意图?、?如何使用教材?、?课堂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一、教材编写意图 人教版《新教材》在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编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以下简要介绍《新教材》一年级上、下两册的主要特点。 (一)贴近儿童生活,寓人文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单元主题内容之中

1.贴近儿童日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儿童是弱小无助者,思想受成年人的影响,精神上依赖成年人,行为上模仿成年人,儿童自己的生活所剩无几。儿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在儿童天地里满足释放和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新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第六单元?藏猫猫?,从各个角度展示了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友谊、歌唱、舞蹈、游戏,等等,引导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音乐创作似乎只是作曲家的专利。《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则告诉儿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音乐。这一单元引导儿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和倾听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让儿童体验到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个儿童都能创造音乐,都能拥有创造音乐的快乐。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儿童是地球的未来,应从小建立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观念。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汇集了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表现春天的云、雨、冰雪融化、动物苏醒、春游、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7-9'BIO'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随着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课程性质(7-9'BIO'1.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 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 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 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 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 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 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课程理念(7-9'BIO'1.2)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是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标准》 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 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 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 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 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 发展。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 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 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 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 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 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 内容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提高每 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不 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 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 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 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三、设计思路(7-9'BIO'1.3) 《标准》的设计遵照《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 本精神,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 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 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 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 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 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 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 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 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科 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 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 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 地生活。 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 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 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 点,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 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两类作用最 大的生物,因此,将生物圈中的 植物和生物圈中的人各列为一个 主题。动物和细菌、真菌等生物 在生物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考 虑到各门类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 知识比较繁多,其中很多生理知 识和人体生理知识有较大的相似 性,因此,除了将"动物的运动和 行为"单列为一个主题外,其他知 识主要分散在相关主题中。 考虑到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已经 显现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每个普通 公民的生活和发展,因而安排"生 物技术"主题。 考虑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 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 一,也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 务,因而单列"健康地生活"主题。 《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 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 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 程内容标准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 活动建议和案例。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7-9'BIO'2) 一、课程总目标(7-9'BIO'2.1)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 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 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 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 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 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 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 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具体目标(7-9'BIO'2.2) 知识(7-9'BIO'2.2.1)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 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 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 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 础知识。(7-9'BIO'2.2.1.1)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 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 心理的健康发展。(7-9'BIO'2.2.1.2)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 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 能产生的影响。(7-9'BIO'2.2.1.3) 能力(7-9'BIO'2.2.2)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 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 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7-9'BIO'2.2.2.1)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 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7-9'BIO'2.2.2.2)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 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 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 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7-9'BIO'2.2.2.3)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 1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 展”中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 合治理保护措施。并且提出了活动意见:描述在不同地区 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开展一次模拟活 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 准在本节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 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 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 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 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 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 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 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 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 的环境观。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新课标中指出地理课程应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 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 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 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节课正是以这一理念为指 导,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切入点,力图通过活动式 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 生创造分析、思考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角色扮演、 辩论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潜移 默化的学习地理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教育之中,使之认识到 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价值 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精品文档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二)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教材的编写者要努力体现本地域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的特殊发展的需求,要考虑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丰富课程资源,开发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体现当地实 1 / 3 精品文档 际、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教材。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西部、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方面都有差异。教育水平和学生需求也各不相同,教材的开发应充分考虑这些实际。在教材内容选择、难度及印制质量等方面要符合当地的水平。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90,的地区只有一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

精品文档 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 莱西市城关中学张春松 1.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迅速。如:2011年7月美国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框架》,并即将颁布《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 (2)国内对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科学教育的发展;(3)2011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有标志性的进步,可以说与全球同步。 2.我国初中生物学课标修订要点 2.1. 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 (1)在课程宗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及学生学习方式等重大方向、思路和框架等方面保持稳定; (2)执行基于研究和证据的课程决策程序,确保《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高质量; (3)基于研究成果修改或补充,新课标有以下四方面的变化变化:–课程性质 –内容标准中对适合各年级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生物学重要概念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2.2. 原《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 他有关应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以提高学生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 要领域之一。新《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增加的内容: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富的知识体系,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这些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其精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它既要让学生理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 路和方法。获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其学习成果是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特别指出,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属于理科,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理解,防止死记硬背。 2.3.《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的表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0个重要概念,其中包括8个核心概念)(10个一级主题共

2017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XX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总体介绍1、体现新的程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生物学》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因而教科书注重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科书力图克服过去中学教科书较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力图克服精英教育思想,精选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力图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高教科书的可读性等。(2)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涵盖的目标不仅是生物学基础知识,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生物学一、教材的总体介绍 、体现新的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生物学》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因而教科书注重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科书力图克服过去中学教科书较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力图克服精英教育思想,精选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力图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高教科书的可读性等。 (2)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涵盖的目标不仅是生物学基础知识,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生物学》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各项培养目标得到真正落实。 (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精心安排了各类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和其他学习形式积极主动地学习

生物学,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程标准》提出的3项理念中,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生物学》编著的特色正是突出了这一核心理念。 2、编写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3、编写原则 (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2)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3)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4)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STS教育思想。(6)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7)加强启发性和可读性。(8)具有弹性。

新生物课程标准2017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1)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3) 三、课程结构 (3) (一)设计依据 (3) (二)结构 (4) (三)学分与选课 (4) 四、课程内容 (4) (一)必修课程 (4) 模块1 分子与细胞 (4) 模块2 遗传与进化 (6) (二)选修Ⅰ课程 (8) 模块1 稳态与调节 (8) 模块2 生物与环境 (10) 模块3 生物技术与工程 (12) (三)选修Ⅱ课程 (14) 现实生活应用 (14) 职业规划前瞻 (16) 学业发展基础 (19) 五、学业质量标准 (22) (一)学业质量水平 (22) (二)说明 (25) 六、实施建议 (25)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25) Ⅰ. 教学建议 (25) Ⅱ. 评价建议 (27) (二)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27) Ⅰ. 学业水平测试 (28) Ⅱ. 高考命题建议 (29) (三)教材编写建议 (35) 1.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35) 2.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35) 3. 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36)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37) 1. 精心规划并全面落实高中生物学课程 .37 2. 强化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管理 (37) 3. 注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 (37) 4. 加强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 (37)

5. 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 (38) 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40)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 (42)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生物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生物学的学科属性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基本理念 1. 学科素养为核心 生物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生物学素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基本任务。 2. 课程内容少而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高中课程内容既要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科技的进步,又要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的生物学知识,“少而精”就成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追求。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内容都聚焦在几个重要概念上,容量精简,重点突出,为教学中实现“精”的要求提供了保障。“精”的内涵丰富。首先,“精”是指课程的选材原则,删除细枝末节的内容,凸显重要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是本课程实现“精”的方式,这也是国际上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次,“精”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要求和期待,精练的课程内容保证了教学过程中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精”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定位,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应该能够对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进而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而不是仅仅对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3. 教学过程重实践 本课程的价值是要让学生在形成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同时,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要达成这样的课程目标,就要高度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历。“重实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又要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涉及动脑的环节;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