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交通系统课题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课题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课题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课题报告

智能交通系统课题报告

----移动客户端部分一.项目需求分析

移动客户端部分需要满足以下几点需求:

1.实现搭载本系统的交通运输车辆的当前交通参数,如速度,行驶方向,当前经纬度时间等;

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打包,并发送到本系统指定的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将服务器端经过多终端数据整合分析处理后发送来的数据进行有效接收,并尝试在移动设备系统中将数据复合到地图,进行智能交通诱导.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由于当前智能移动设备普遍搭载GPS定位系统以及互联网通信系统,并具备多用途传感器,故可实现一下所述功能:

1.搭载移动设备的车辆当前交通参数的采集,因为手机等设备配备有温度,加速度,方向,重力等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搭载智能移动设备的车辆的经纬度,方向角,速度,加速度等参量.

2.智能移动设备具备互联网的访问和接收功能,并且利用socket技术的异步通信功能,可实现采集数据的打包发送到指定服务器,以及监听指定端口以接收服务器端发回的处理后的数据并解包.

3.由于当前的主流地图开发引擎无论是google哈市百度地图开发引擎都具有多图层叠加显示功能,故可将接收的处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解包后添加至新图层并复合到当前地图显示.

三.项目实现设计

由于本项目需要实现多种智能移动设备的共通兼容性,切考虑到当前智能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主要为Android和IOS,故设计如下两种开发方案:

方案1:利用Eclipse+Android SDK插件,实现用java编写Android客户端,同时使用Mac电脑+IOS SDK,使用Object C语言编写IOS客户端,以实现本系统可兼容于大多数智能移动设备.

方案2:考虑到当前智能移动设备普遍支持HTML5的特性,使用HTML语言编写实现本系统的基本功能,对于多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则在编写完成后针对不同系统进行不同方式的打包编译即可,本方案保守估计可兼容于90%的智能移动设备.

四.方案可行性分析

由于本项目负责移动客户端开发的人员较多,并考虑到效率问题,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方案1:Android客户端编写部分易于实现.由于项目组成员有一定的编程语言功底,在自行学习和实践后可短期内着手开发,可行性较强.IOS客户端部分由于需要Mac电脑且需另外学习ObjectC语言,经费和时间需求都很大,故其可行性较低.

2.方案2:由于项目组负责移动应用开发的人员具有一定的HTML开发功底,且其实现简单,耗时短,代码量小,可行性很高.

最终,由于人员经费等问题,经综合研究讨论,决定由2名开发人员各自进行方案1和方案2的开发,但方案1的IOS客户端部分舍去.

五.项目实际执行过程

由于本项目主要开发时间为暑期时间(2012年7-8月),故由两名开发人员各自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学习和开发准备阶段,以及为期一个月的正式开发阶段.

方案1:该方案开发人员在第一个月(即2012年7月)系统的学习了Java开发的基础和进阶,MarsAndroid开发视频教程,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google和百度地图开发引擎的功能.次月(即2012年8月)着手开发Android客户端,最终使用Android框架中的Location服务,socket异步通信,传感器服务等完成了基本的数据采集(速度,方向,经纬度,时间等),并可将数据打包发送至指定服务器端.(接收服务器端处理后数据,解包并复合至地图部分由于开发时间限制暂留至后期处理).

方案2:方案开发人员于7月份系统学习你HTML相关理论,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以及详细学习google和百度的javascript地图开发引擎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主要参考了Jonatban Stark的著作《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开发Android程序》,以及《百度地图API开发手册》等文档。8月份主要进行了HTML的编写和精简,最终使用HTML5的Geolocation服务,传感器服务,百度地图开发引擎以及HTTPsocket异步通信技术完成了基本数据采集(速度,方向,经纬度,时间等),并可将数据打包发送至指定服务器。(接收服务器端处理后数据,并复合至地图实现智能导航部分由于时间等因素留待后期处理)。

参考资料:Java实用教程(第2版)郑阿奇主编;姜乃松殷红先刘毅编著。

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开发Android程序Jonatban Stark著

申林邹宇译

百度地图API1.3开发指南

百度地图API类参考

Java2使用教程(第3版)耿祥义张跃平编著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韩超,梁泉)疯狂Android讲义李刚

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与项目管理

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1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遵循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我公司将委派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资历的专职项目经理,对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科学、严格、规的管理,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设定科学的、可测量的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理解并配合监理方的工作,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项目采购招标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施工规,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现场位置,交通条件,工程材料。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等综合项目实施能力。 1.2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遵守设计和施工规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进度,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本项目。 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确保实现项目实施安全目标。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向采购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1.3项目目标 1.3.1项目总体目标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安装、部署和试运行;完成项目的培训。 1.3.2主要阶段性目标 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计划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交货、安装验收完毕。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我们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如下的主要阶段性目标:1.3.2.1系统设备供货 完成系统设备的供货,进行到货验收,签署到货验收报告。 1.3. 2.2硬件设备安装 完成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 2.3系统联调 完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及试运行申请。 1.3. 2.4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时提交系统试运行报告。 1.3. 2.5人员培训 试运行期间完成人员培训工作,提交培训记录。 1.3. 2.6系统终验 终验工作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含软件)的验收、项目文档验收、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运行效果定性和定量分析。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 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 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 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 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信 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基 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随着互联网、移运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等新技术的应 用,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已见雏形,在未来几年将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 智能交通体系: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 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 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 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 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 产品。

二、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四、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显示屏等,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办公室、大街上、家中、汽车上,只要采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你都能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有了该系统,外出旅行者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开始实现不停车收费、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智能抓拍违章车辆等功能。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有三部分: 1)城市智能交通 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压力,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通过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把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和各种道路交通相关的服务信息传输到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对来自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交通控制与交通组织优化

智能交通读书报告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姓名万宇 学号2111503057 专业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学院信息学院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万宇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加剧,交通安全和效益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车联网技术作为系统的核心,对其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需求性。本文介绍了车联网的系统框架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对其发展现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最后展望了车联网的未来。关键词:车联网;智能交通;车载系统;交通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traffic problem, traffic safety efficiency graduall y become a hotspot in research of the traffic,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sys tem become inevitable. The car network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re of the system, ha s the very strong demand for its research. Combining with the traffic management pro blems. Then it introduc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OV. its app lic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are expande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in-dept h study. Finally it looks into the distance with IOV’s future. Key words:car network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vehicle system; traffic manage ment 0 引言 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在生活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大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购买轿车的能力。而汽车化社会又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如随着车辆数量的激增,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各种交通问题极大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结合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车联网应运而生。 在我国,目前车联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无线网络。所以,随着车载通信技术和相关应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汽车再也不独立于通信网络以外。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做到以车辆作为一个终端,将终端与服务端互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一、智能交通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需关注三方面: 1、技术方面(长期增长动力):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并且拥有集成能力、平台开发能力、部分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竞争具有较强竞争力(议价能力较高)。技术方面需关注系统稳定性、功能性、性价比、以及用户体验。 2、渠道方面(短期增长动力):由于此类企业下游客户主要为政府、交管部门、公路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政府资源背景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公司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3、资质方面:集成的资质、软件开发的资质、施工承包资质等 二、高速机电稳中有增,但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机会更大。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未来仍将增长,但增长较为平稳(约7%/年),视频监控等技术 较为成熟,未来不停车收费技术可能是增长点之一。 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未来较为看好:一线城市升级,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普及,将会迎来较大增长。 三、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行业或有较大机会。 1、高速公路机电行业市场已具一定的集中度,Cr5约50%左右,但各个企业份额差距并不大,现阶段行业竞争格局仍存在变数,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阶段,目前三棱科技仍有机会,但公司是否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中树立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主要是政府公关能力的体现)。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将凸显,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届时新进企业将会很小。 2、城市交通智能系统未来将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现有交通系统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普及,这方面仍需要考察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四、有关可比公司:由于企业主要定位于高速机电系统集成,以及智能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及平台开发,所以主要可比上市公司为亿阳交通、上海交技、皖通科技(高速系统集成);银江股份、易华录、宝信软件(详见报告后半部分)。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智能交通系统集成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6) (1)主管部门 (6) (2)行业协会 (6) ①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6) ②中国公路学会 (7) ③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7) ④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 (7) 2、主要法规和政策 (7) 二、智能交通行业需求背景 (9) 1、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但人工收费模式落后导致效率低下 (9) 2、汽车数量持续增加,给我国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10)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 (10)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1) 四、行业市场容量 (13) 1、高速公路 (13) 2、城市道路交通 (14) 五、行业发展趋势 (15) 1、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 (16) 2、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 (16) 3、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16) 4、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智能交通的重点 (17)

5、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 (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政策扶持 (19) (2)智能交通系统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19) (3)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智能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19) (4)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安全有重要意义 (20) (5)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20) 2、不利因素 (20) (1)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20) (2)行业标准不统一 (21)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1)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亿阳信通 (22) 2、皖通科技 (23) 3、联诚科技 (23) 4、科润智能 (24) 5、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4) 九、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24) 1、技术壁垒 (24) 2、项目经验壁垒 (25) 3、资质准入壁垒 (25) 4、人才壁垒 (25) 5、资金壁垒 (26)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智能交通系统总结

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状: (1)交通混乱拥挤 (2)交通事故增多 (3)环境污染严重 (4)交通对资源的影响 (5)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问题 (6)交通管理与控制问题 出现的原因: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2)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质量低,通行条件差 (3)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 (4)违反交通法规现象十分普遍,交通秩序不好 (5)政府管理道路交通的整体水平不高 人车路之间的交互和关系: 信号控制系统分类:控制范围分:点控(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线控(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面控(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分:(弄清楚概念

上的区别)定时控制:按事先设定好的配时方案运行;感应控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设置车辆检测器,信号灯配时方案可随检测器检测到的车流信息而随时改变的一种控制方式。 三个参数:相位:信号化的交叉路口,给予车辆及行人以通行权的时序。 周期长度:绿灯黄灯红灯时间之和,最短不少于36s,最长不超过2min 绿信比:一个周期中绿灯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相位差:相对相位差:相邻两信号的绿灯与红灯的起点或中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绝对相位差: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相位差为0)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TRANSYT : 面控,是一种脱机操作的定时控制系统,主要由仿真模型及优化两部分组成 TRANSYT基本原理图 SCATS: 是一种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控制结构为分层式3级控制:中央监控中心,地区控制中心,信号控制机。1-10个信号控制机组合成一个子系统若干个子系统组合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之间互不相干,而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 在实行对若干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的同时,也允许每个交叉口各自为政的实行车辆感应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本身的控制效率。

毕业设计报告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 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电子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作者所在班级: 09241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20093024101 指导教师姓名:王庆凤 完成时间: 2012年6月6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刘彦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09241 学号:20093024101 指导教师:王庆凤职称:讲师完成时间:2012.6.6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 设计目标: 以交通信号监控系统为整套设计方案的中心,提出一套适合一般城市应用、基于西门子PLC 的完整控制系统可行性方案。 技术要求: 1.能控制十字路口东西南北的通行,通过定时器控制通行和禁止通行的时间; 2.利用PLC的相关知识实现交通高峰低峰的通行时间的智能调整; 3.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加入电子警察抓拍违章系统 所需仪器设备: 联网计算机一台,STEP 7-Micro/WIN32 V4.0编程软件,有关的技术手册 成果验收形式: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LC基础与应用》、《传感器》等 1 5周---6周立题论证 3 9周---13周仿真调试 时间 安排 2 7周---8周方案设计 4 14周---16周成果验收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

摘要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而且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少数先进国家已采用智能方式来控制交通信号。为了实现交通道路的有效管理,力求交通管理先进性和科学化,本文采用车流量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存在与通过,并把这一信号转化为标准脉冲信号,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输入,采用PLC计数,按一定控制规律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长;设计定时器在上、下班高峰期增加绿灯放行时间以及合理应用电子警察对各个路口违章、肇事事故进行监控和记录等。 关键词PLC 智能交通监控车流量传感器电子警察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1.智能交通建设目标 交通的本质是将“人、车、路”的内部要素进行相互关联,其结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内部要素之间的整合协同,还受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外部环境的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系统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基于此,智能交通的整体框架主要划分为物理感知层、软件应用平台及分析预测及优化管理的应用。其中,物理感知层主要是对交通状况和交通数据的感知采集;软件应用平台是将各感知终端的信息进行整合、转换处理,以支撑分析预警与优化管理的应用系统建设;分析预测及优化管理应用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监控、智能诱导、智能停车等应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和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可管理空间、时间和范围,不断提升管理广度、深度和精细度,以达到以下4各目标: ?提高通行能力; ?减少交通事故; ?打击违章事件; ?出行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整体应用框架图如下图1所示: 球机 ... 高清摄像机 ... 交通信号、诱导屏

2. 智能交通组成部分 智能交通整体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号控制、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信息采集和处理、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等板块。 2.1 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并非将各个子系统在数据和空间信息在物理上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数据层面实现真正的融合和统一,并基于这些统一的数据实现城市交通的综合管理职能,真正成为“无缝集成管理、综合信息分析”的应用平台。 通过整合集成各个子系统,集视频监控、事件检测、数据分析、诱导发布、违章记录为一体的先进交通综合控制平台。达到可视化智能管理与控制和管理决策辅助支持,实现常态下的日常综合交通管理和违章执法,以及面向事件的联动控制和应急处置具有系统监控功能、事件检测功能、交通诱导功能、电子警察功能、事故处理功能等。大幅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当一个事故或报警产生上报或者发生时,由监视模块负责向管理员工作站发出警报提示,之后根据事故的级别地点等在地里信息系统上标注出相应的信息,并根据相应规则标注出有效的监控摄像机、信号机、GPS警车、卡口等电子设备为综合指挥提供支持。同时根据相应的预案提出需要通知的相关人员名单,由管理员确认后对相关人员发出通知。之后,指挥决策者可以根据电子地图上反映的情况快速合理的部署解决方案。直至事件处理完成。整个操作过程都会有相应的日志记录,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处理同类事件提供依据。 2.2 信号控制系统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管理系统的中枢,其管理和控制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或疏通的效果。虽然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有改善交通流秩序与保障安全的优点,但是若不能提供优化的控制,将会产生交通流停顿与拥堵的负面效果,会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号控制通常具有控制系统和网络发布控制指令,业务应用软件根据业务要求和规则提供现场及周边状况,与专业控制系统如“动态信号灯控制系统”联动发布控制指令,或者直接与技术信号设备如“特殊通道信号灯”联动发布控制指令。随着技术信号设备管理使用应用模型得以建议、验证和修正后,才会依据预案或是说方案,根据现场情况是说智能控制。 2.3视频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对摄像头实时采集交通路口信息,系统将传回的交通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化提取和行为分析。根据城市监控区域的不同,根据不同的场景部署相应的采集设备。通常选择高清枪型网络摄像机对固定区域进行监视,选择高清至高云台摄像机作为至高点远距离大范围监控,或者高清高速球型网络摄像机

智能交通与物联网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

一、前提简介: 物联网的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随着互联网、移运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已见雏形,在未来几年将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二、智能交通体系: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它包含的子系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辆控制系统。指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汽车前部和旁侧的雷达或红外探测仪,可以准确地判断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遇紧急情况,车载电脑能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刹车避让,并根据路况自己调节行车速度,人称“智能汽车”。目前,美国已有3000多家公司从事高智能汽车的研制,已推出自动恒速控制器、红外智能导驶仪等高科技产品。 二、交通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机场的航空控制器,它将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快速通讯联系。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哪里交通拥挤,哪条路最为畅通,该系统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 三、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汽车的车载电脑、高度管理中心计算机与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联网,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讯,来提供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运营效率。该系统通讯能力极强,可以对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车辆实施控制。目前,行驶在法国巴黎大街上的20辆公共汽车和英国伦敦的约2500辆出租汽车已经在接受卫星的指挥。 四、旅行信息系统。是专为外出旅行人员及时提供各种交通信息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信息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脑、电视、电话、路标、无线电、车内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行业简要 分析报告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3) 二、发达经济体智能交通建设相对成熟 (4) 三、国内市场建设需求依旧迫切 (5) 1、国内市场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 2、城市交通形势依旧严峻政策频出支持行业大发展 (9) 3、城市智能交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12)

一、智能交通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ITS)是一种集人工智能(AI)、电子控制、地理信息(GIS)、全球定位(GPS)、影像处理、计算机科学、有线/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领域消耗石油占总消耗量的57%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提高到62%以上,可见降低和控制交通领域的能耗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统计智能交通建设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30%以上,提高交通工具使用效率50%以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达到缓解能源短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国民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目的,是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政府有动力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全世界各国对于智能交通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但随着技术交流的深入,总体内容上已经趋于一致,通常包括先进的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ETC)、车辆运行系统、先进车辆安全系统等5大系统。目前智能交通仍主要集中于对车辆及相关人员的管理,管理的范围也主要在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涵盖领域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10 届)
题 目: 基于 PLC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xxx 学 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职 称:
填写日期:
2014 年 2 月 20 日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 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

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 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 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 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数 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 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1 年 4 月 26 日”或“2011-04-26”。
4.院系审查意见栏签章:自办专业盖中北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 中北学院公章,非自办专业盖联办二级学院教学院长签名章、联办 二级学院公章。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公交、运输汽车、私家车等车的急速增加,使 得城市道路交通日益堵塞,交通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瓶颈”问题。因此,提高城市路 网的通行能力、实现道路交通的科学化管理迫在眉睫。
虽然各城市已在十字路口设置了交通灯,对交通进行了有效的疏通,但是随着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如何 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进行车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 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然而,实际上车辆流量的变化往往是不确定 的,有的路口在不同的时段甚至可能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过长期运行、较适用的 方案,仍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绿灯方向几乎没有什么车辆,而红灯方向却排着长队等 候通过。可见,统计的方法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交通现状,更为现实的需要是:能有 一种能够根据车流量变化适时调节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我所要研究的就是基于 PLC 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ITS 是一个跨学科、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体系, 其主要内容是: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讯技术 及电子传感技术等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 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由于交通系统具 有较强的非线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非线性系统,而且具有多种 信息来源、多传感器的特点,用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把先进的 智能控制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交通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代表着城 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
智能交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 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 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智能交 通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_陆化普_百度概要

第 15卷第 5期 2015年 10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 ol.15No.5 October 2015 文章编号:1009-6744(2015 05-0045-08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志码:A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陆化普 *, 孙智源, 屈闻聪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要:大数据给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从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交通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方面, 阐述了交通大数据给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变革 . 为了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的内涵, 分析交通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交通大数据的“ 6V ” 特征,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基本类型 . 面对交通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安全、网络通信、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思路 . 对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 说明了混合模型的意义 . 最后, 讨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 关键词:智能交通; 交通大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交通系统 Bi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LU Hua-pu , SUN Zhi-yuan , QU Wen-c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ig data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of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ignificant changes of ITS, which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re shown in three aspects:the concept of traffic big data, problems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nd big-data-driven based mathematic modeling method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eply understand big data, the background and category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sketched, the “ 6V ”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proposed, the basic types of traffic big data in ITS are summarized. Strategies and idea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raffic big data, namely, data security,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data storag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 of data driven model,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hybrid model. Finally, system framework of ITS based on traffic big data is proposed.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ffic big data; data drive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与智慧城市 (Smart Ctiy 接踵而来 .1998年 1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收稿日期:2015-02-04修回日期:2015-08-30录用日期:2015-09-09 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BAG01B04-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408023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吴江返校经费课题 (2015WJ-B-02 .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交通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4)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4) 2、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5) (1)公路智能交通 (6) (2)城市智能交通 (7) 二、行业产业链情况 (9)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政策法规 (10)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10)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0) (2)行业主要政策 (11) 四、行业壁垒 (14) 1、技术壁垒 (14) 2、人才壁垒 (15) 3、客户壁垒 (15) 4、资金壁垒 (1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6) 1、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6)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6) (2)城镇化力促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17) (3)道路拥堵状况蔓延,公共交通及其智能化需求凸显 (18) (4)技术的不断进步 (18) 2、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8) (1)行业标准规范滞后 (18)

(2)智能交通行业内公司整体实力参差不齐 (19) (3)竞争加剧 (19) 六、市场规模 (19) 1、国际比较及相关研究分析 (19) 2、国内政策及相关研究分析 (20) 七、行业竞争格局 (21)

一、智能交通行业概况 1、智能交通的背景和源起 智能交通兴起于欧美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排放、能源消耗过大及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新技术运用,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 美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电子路径诱导系统,1989年,美国提出了利用高科技改善交通状况的30 年战略计划,即IVHS (Intelligent Vehicle-Highway Systems),1994 年IVHS 更名为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1995年制定了《国家ITS项目规划》,使得美国的ITS从规划逐步向建设实施阶段过渡。1998年美国发布《面向21世纪的运输平衡法案》,2002年发布《十年ITS项目规划》等。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运用的统称,它是传统交通运输行业的规模及需求达到一定的程度,同时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通信等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的产物。 美国ITS的重点是智能车路系统,其1994年ITS发展计划中,确定智能交通系统的7个服务领域分别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