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_模板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_模板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_模板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_模板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_模板

许多人在跨进外企公司时,就会拿到一份员工守则,其中有一条是这么写的: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薪水。然而,在白领员工中,薪水永远是最敏感的话题。从薪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人们总体上对目前的薪资水平并不满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达55%以上。向老板要求加薪或者跳槽,成为许多白领用来提升薪资的手段。那么,决定白领薪酬多少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薪酬与“受教度”齐飞

一项对京、沪、穗、深四城市白领年薪的调查显示,薪金一般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但MBA的薪水却是个例外,他们的薪金遥遥领先,甚至高于博士,达到平均年薪6.2533万元的水平。这些得高薪的MBA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占所有MBA的59%。其中,位于中高级职位的占87%,年龄在26至40岁之间的为92%,工龄多于5年的占84%。他们中有30%工作在外企独资或外企办事处,27%在国有企业,32%有海外经历,58%外语流利。最近,加拿大统计局的研究报告显示,具较高教育程度、较高读写能力的人通常获较优厚薪酬的工作。报告书指出,读写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极大,大约等于教育回报的1/3。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平均年薪增8.3%。

薪酬与经验对等

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薪资水平也会递增。在一份对白领薪酬的调查中,工作6年以上者年薪均值达到了4.5万元以上,是工作一年以下者的两倍。《财经》杂志的一项人才薪酬调查表明:人才的薪酬与经验成正比,经验多、工作时间长者获薪酬也多。可从下面的对比中体现(总薪金为税前):销售部主管中,有2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3.27万元,有13年经验的平均是7.18万元。销售经理中,有3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1.34万元,有10年经验的平均是3.12万元。销售代表中,有2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4.7万元,有6年经验的平均是8.4万元。

薪酬与年龄关联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我国,目前25岁至35岁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专家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商业往来增多,众多的新规则、新管理模式需要研究,同时英语、电脑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而不是技能,从业者(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较多新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30岁~40岁的人在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比重将迅速扩大。

薪酬与行业背景有关

近期,一项对京、沪、穗、深四城市白领年薪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是计算机行业,白领平均年薪为5.0095万元;上海、广州均是“律师、会计师”行业高居榜首,平均年薪分别为5.4242万元和5万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是“教育、文化、科研、医疗”行业,平均年薪高达7.02万元。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41.8%)、印尼(41.9%)、菲律宾(45.3%)、泰国(50.2%)、阿根廷(63.3%)等发展中国家。随着对外经贸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含量较大的服务行业势必大大发展。

薪酬因成功跳槽而增

随着外来资本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级人才的职业稳定性将大大削弱,甚至出现大量跨地域变更职位的现象,就业、择业将伴随一生。据统计,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要更换六七种职业。而每次跳槽后,薪金大都会有所变动,可以说,跳槽还是加薪的一条捷径。

据调查,通过变换职位,薪资收入平均比原职位多了1.27倍。但是,跳槽有一定的风险,除非老板主动承诺加薪,通常,职员主动加薪的路途不会一帆风顺。

薪酬取决于个人素质

一项针对高收入外企白领的调查发现,高学历并不等于高收入,优秀个人素质才是获得高薪的关键。大致看来,目前高薪收入者大多具有如下基本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诸如忍耐性强、不颐指气使等优秀品质,敬业精神和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绝大多数事业有成的高薪收入者在回答“未来5年你最需要什么?”时,都选择了“培训”。那些在高薪技术领域中的高薪收入者,更是把企业有无良好与完美的培训计划作为其加盟的理由和依据。

外商投资企业为了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有一定素质的员工,不仅要看应聘者的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验,进行必要的笔试,而且还要出一些怪题对应聘者进行面试,以便掌握应聘者某些方面的素质情况。这里举一些实例供应聘者参考,以便到外企面试遇到类似怪题时,能胸有成竹,应对自如,免得因摸不清意图,措手不及而被淘汰。

分拣跳棋子有的外企在招收员工时,为测试应聘者的手脚灵活程度,给每个应聘者放一堆跳棋子,要求其在一分钟内挑出混杂在一起的5种颜色的跳棋子,并按各色分别排列好,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按要求完成,即被淘汰。

看图说话外企招聘员工,需测试应聘者的反应能力,有的外企在转动的机器上装上彩色图画,画面上有动物、植物、建筑物、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在应聘者面前按一定的速度移过,要求应聘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分蛋糕有一家外企招聘员工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面对这样的怪题,有些应聘者绞尽脑汁也无法分成;而有些应聘者却感到此题实际很简单,把切成的8份蛋糕先拿出7份分给7人,剩下的1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8个人。应聘者的创造思维能力这就显而易见了。

冒着烈日长跑考试应聘者意志、吃苦耐劳精神,常是外企招聘面试要出的题。有一家外企从应届技校毕业生中招一批员工,面试时,要求应聘者冒着烈日,跑到近效的一座山再返回。测试结果,有的应聘者投机取巧,未跑到目的地就返回;有的应聘者虽跑到目的地,但在返回途中搭乘出租车;也有的应聘者按规定跑到目的地后再跑回。外企公布录取名单时,前两种人榜上无名,后一种人被录用为员工。

雨中打伞走路作为外企的员工,要求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因此,一家外企招聘员工时,要求应聘者冒雨到附近指定地点然后返回,但只有一半的应聘者发到伞。应聘者在这场面试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发到伞应聘者主动与无伞的应聘者搭档,风雨同伞;有的无伞的应聘者则与有伞的应聘者协商合用一把伞;还有的有伞的应聘者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独自撑一把伞。结果,独自撑一把伞者被淘汰,而风雨同伞者则被录用。

谈观后感有的外企招聘员工时,组织应聘者先参观本企业。然后,要求应聘者谈观后感。测试中,有的应聘者谈不出什么感想,或只讲本企业的好话;而有的应聘者,则能对本企业不足之外提出意见,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如何加强安全防扩措施等;显然,后一种应聘者更关心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而受到外企的欢迎。

一支悦耳动听的乐曲能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受,音乐讲求在高潮中结束,听众正是在这种高潮中达到心灵共鸣的。求职面试犹如奏乐演唱,也需要讲求结束之术,虽不可苛求“高潮”,但虎头蛇尾则可能前功尽弃或丢掉即将到手的机会。不少求职者面试开始表现不俗,甚至成为“意中人”,但是在结束时的“不拘小节”露出破绽,致使“煮熟的鸭子飞了”。其实,编织筐篓全在收口,下棋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求职过程,同样需要善始善终。

结束以礼——礼多人人爱

中国乃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一种良好的品格,也是打工、求职者应具备的起码素质。报载,一位长于学术短于礼仪的硕士研究生来到深圳求职,面试时一番锋芒毕露的自我介绍,听者为之动容,然而,结束时抛下声“再见”,连握手也免了,拂袖扬长而去。接待他的面试官苦笑着摇头:如果说有个性、有锋芒可以容忍的话,那么连基本礼节都不懂的人则“养不起”,也无法与之合作。面试虽然结束了,但公司的考察并没有划上句号。面试结束时的礼节是公司考察录用的重要砝码。成功方法在于,首先不要在面试官结束谈话前表现出浮躁不安、急欲离去的样子,你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告辞,有些接见者以起身表示面谈的结束,另一些则用“同你谈话我感到很愉快”或“感谢你前来面谈”这样的辞令结束谈话。对此应十分敏锐,不失时机地起身告辞。其次,告辞时应同接见者握手,面带笑容地感谢接见者花时间同你面谈,走出时,如果在你面试前有秘书或接待员接待过你或招待过你的话,也应一并向他们致谢告辞。

先声夺人——用心语敲开机遇之门

面试将完的时候,假如对方没表示和你联系,你可以问对方什么时候作出最后决定,好让自己有一个心理准备,或问可否在一段时间内来电话询问。不过,有礼貌的公司,不管你成功与否,一定会给你一个答复。不要不敢问及有关未来工作的问题,但不可急于问有关薪水、休假、福利情况,这类事情通常是第二次面试时才讨论涉及的。临别时,说些难忘的话,以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加深自己在公司的印象。比如:“您对这份工作情况的介绍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谢谢您能会见我。”以对面试官的肯定评价加深印象。如问:“我在事业上有什么发展机会”要比“我能得到多长时间的假期?”要巧妙得多。同样是为求职成功,前者虚怀若谷、寻求指导,后者则急不可待、焦虑不安。

会后致谢——不以胜败论英雄

分析一下面试中得与失,然后写封补充性质的信寄给面试官,一方面对会见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信要简短而热情,不要令人生厌。礼多人不怪,在招聘单位难以取舍之际,这封信可能会产生决定性作用。如若被录用了,在接受这份工作前,你要弄清所有条件。在致谢信中,你可以巧妙地提醒面试官你的长处,表现出自信。如果你没被录用,而你又特别想去这家公司,寄一封短信说明你即使没有成功但也很高兴有面试机会,并且说如果将来有可能,你将会很高兴再次被告之有面试机会。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且还能使接见者在其公司出现另一个职位空缺时心里想着你,创造出一个潜在的求职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面试以礼赢人”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面试,自然是要和考官面对面。可是,如果到了面试地点,考官却不出现,通过耳麦和你进行对话,又是一番别样的面试风景。

千里迢迢到苏州

小范的家在江苏,大四那年,为了找工作,他四处奔波。长三角地区是目前国内经济发

展最蓬勃的地方,小范将目标锁定在这里,上海是他的首选。然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苏州。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报上看到了平安保险苏州分公司招聘咨询师的信息。招聘广告上该职位没有要求工作经验,小范决心试试,他把简历按地址寄了过去。没多久,他收到了面试通知。

3分钟通过第一关

下午1:00,小范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因为是周末,写字楼里冷冷清清,但是平安的大会议室里却人气正旺,100来号人正焦急地等待即将到来的考察。小范没想到这样一个基础的岗位也能吸引这么多人。他应聘的是咨询师岗位,这个岗位的职责就是解答客户的来电问题,处理客户的投诉,类似于客户服务的工作内容。

因为公司要求,咨询师在接听客户来电的同时,把客户的问题、质疑以及自己的回答都记录在案。所以,第一关就考察应聘者的打字速度。小范可以想象做这份工作时的情形,戴着耳麦,一边倾听客户的问题并通过话筒和客户沟通,一边十指翻飞敲击键盘。

考察前,所有的应聘者被分了组,每10个人一组,考察的方法是上机操作。小范被分在了第一组,考官告诉他们,公司将用指定的软件评测他们是否符合这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每人一台电脑,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输入一篇文章,最后根据正确率和速度判断。这对小范来说,实在不是什么难的考验,3分钟一晃而过。不到1个小时,所有应聘者的测试结束,结果也很快出来了。看着公布过关名单上自己的名字,小范知道他已轻松过了第一关。

不见考官只闻其声

平安的效率非常快,第一轮测试结束后过关的人马上进入下一轮。小范第一次体验了戴着耳麦面试的滋味。剩下的应聘者又被两两分组。轮到小范和他的队友时,已经4点多了。他们被带进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面前是类似学校语音教室的工作平台。人力资源部的人告诉他们,接下去的考试是通过耳麦进行。考官在他们上面一层,他们将通过耳机听问题,用话筒回答。一人回答的时候,另一个在隔壁工作台准备。

这种新鲜的“面试”方式让小范稍微有些担心,不知道对方会出什么招。但是,他很明白平安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因为,这就是这份工作真实的场景。一旦在这个岗位,每天他们都将以这样不见面的电话方式和四面八方的客户沟通,回答不计其数的问题,还得应付客户的投诉。其中,很可能还有大量的责难。想到这里,小范就惴惴不安地等待看不见的面试官发难。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问题四平八稳。考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念了一篇短文,然后要求他概括出大意。“考我的理解、概括能力。”虽然不是看在眼里,但听在耳中一样能抓住核心。第二个问题还是四平八稳。考官问他,你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小范告诉对方,自己的父亲是个公务员,母亲是会计。第三个问题居然是关于薪水。小范没想到,面试才进行到这一步就已经开始谈薪水了。“是陷阱吗?”看不见考官的脸,也猜不出对方的真正意图,小范

给出了个“聪明”的答案:按照一般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水平就可以了。“只要能让我在苏州活下去就行啦。”小范轻松地补充。

考官告诉他,将最后问他一个问题,棘手的模拟投诉始终没有出现。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将如何面对客户投诉?”听到这个问题,小范稍稍松了口气。思索了几秒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对客户投诉最重要的是态度,必须用真诚的态度倾听客户的投诉。”他认为,用了这样的态度,就能保证认真听取客户的问题,并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对方。接下去就应该全力解决客户的问题,尽力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耳麦面试”就这样结束了,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小范都只听到考官的声音,不见其人。

主动坦白迟到

等所有人的“耳麦面试”结束后,天已经黑了。小范和一干人焦急地等待上一轮考察的结果。不得不再次佩服平安的工作效率,晚上6点过,最终面试的名单被张榜贴了出来。小范再次看见自己的名字。剩下的15个被通知晚上7:20进行最后的面试。

想到7:20还得面试,小范估计今天是赶不及火车回家了。他得先找个落脚的地方。顾不上还没吃饭的肚子,小范去公司附近找宾馆。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等小范找好宾馆,办好手续,已经7点过了。不好,要迟到了。他飞奔回面试地点,结果还是迟到了10分钟,已经7:30。不过7:20是所有参加面试的人集合时间,真正的面试时间都各不相同。幸好,小范被安排在挺后面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他没有迟到。

但老实的小范,还是很为那10分钟过意不去。见到面试官的第一反应就是鞠躬道歉:“不好意思我迟到了,因为出去找旅馆了,所以没能及时赶回来。”虽然考官有些不解,但立即抓住这点“诘问”,“迟到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你说呢?”小范意识到自己不打自招的坦白实在是自找麻烦,只好老实回答,“我知道迟到是没有借口的,迟到就是迟到,就是不对,所以我很抱歉。但是,我不是给自己迟到找借口,只是想解释一下。”

考官笑着认可了他的解释。接着问了他对整个考核过程的感想和看法。小范认为整个考核的过程很严谨,体现了平安的办事风格。考核的方式紧紧围绕职位的要求,很科学。考核的环节一步接一步,效率也很高。

1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从下午1点到晚上8点,7个小时的持久战,小范拿到了第1个Offer。

(新)薪酬体系设计的五大缺失

薪酬体系设计的五大缺失 导读:企业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工作时,通过公平性分析可以很好实现薪酬体系设计的要求。 一、薪酬战略缺失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规划,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和取得经营业绩而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选择和行动。人力资源战略是对企业战略的一个有效支撑,其所要回答的是“人力资源对我们取胜有何作用”的问题。而企业的薪酬战略是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分解和细化,薪酬战略的中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其所要回答的是“整体薪酬制度如何帮助我们取胜”的问题。在这种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制定有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的公司很少,拥有符合企业战略和企业现状的人力资源战略、薪酬战略的更是凤毛麟角。领先、跟随、滞后的薪酬战略,分别适应于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在这些企业中,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运用不同的薪酬战略。 二、薪酬理念缺乏 薪酬理念明确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薪酬体系的灵魂。它指明了公司到底为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业绩进行付酬。在大多数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不知道应该对何种价值付酬,薪酬理念缺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行政级别、学历和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进行价值分配,而对职位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员工的技能水平、员工的能力等产生绩效的真正关键因素,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三、职位价值没有量化、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 在很多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薪酬的内部不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通常来讲,企业老总们会注意到薪酬管理中公平的各层次--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的公平、同等级员工薪酬的横向公平、不同等级员工的纵向公平等,但他们往往只注重了薪酬设计结果的公平,而忽视了对薪酬界定的程序公平的关注。在这类企业老总们看来,只要使员工得到的薪酬与他们的相对工作价值或企业的贡献相当,薪酬框架的设计与操作是公开和隐蔽的操作并不重要。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黑箱操作的薪酬框架,这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当企业规模一旦大起来了,就会出现问题。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人员的待遇如何平衡?”、“销售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待遇应如何平衡?”、“同一行政级别,如主任、经理的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吗?”。这些问题的本质上都是:在企业中职位的相对价值问题!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说,对基于价值创造的薪酬体系,如果价值评估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话,会极大地影响价值创造,进而会影响到可分配的价值,价值链的传导作用会得到极大的削弱!如果职位价值的大小不进行清楚地界定的话,就会造成评价不公、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影响员工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从而造成公司关键人才的流失。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提高,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需要进入到精益管理的阶段,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按定量的科学的思维习惯来对决策内容进行分析。 四、薪酬结构失衡 薪酬结构是由各种薪酬单元组成,这些薪酬单元一般可分为固定薪酬(基本工资等)、浮动薪酬(绩效工资、奖金等)和福利、津贴等三类。薪酬结构失衡主要有两种体现:第一种是薪酬结构的失衡。比如在很多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中,福利这一薪酬要素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薪酬结构失衡会致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员工的短、中、长期激励的组合效果产生影响。很多企业将福利完全变成了保健因素,激励效果很差,自助福利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第二种是各类人员的薪酬单元组合比例失调,如固定工资比例 过高,绩效工资比例过低,容易导致薪酬的激励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五、职业发展通道缺乏,结果导致升薪通道单一 在大多数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里面,没有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进行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缺乏,薪资晋升渠道不畅,不利于员工的有效激励。另一种后果是由于中国的“官本位”意识较为浓厚,人们一般以管理“职业锚”或“官阶”的大小判断他们对企业贡献的多寡。因此,企业内的管理岗位成为各级各类员工

管理学 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 人力资

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作者:网络收集 下载前请注意: 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 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 时间:2010-06-10 20:18:23 作者:杨永波刘媛媛郭长弓 [摘要] 关于政策环境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而且依据常理来看,有政策支持的企业,其高管的薪酬应该高些;反之亦然。但是,本文通过对南京市30家上市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南京市2004年颁布的《南京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没有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环境没有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作用。因此,对于如何制定和实施某一地区的产业规划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 政策环境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孕育了我国众多的企业,使其无论从企业规模还是经营绩效上,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也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企业的高级管理者。这一群体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如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高管从企业获得的报酬是其他员工无法比拟的。为此,国内外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依据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我们可以将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三类: 第一,微观个人因素。这主要包括高管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年龄、任期、性别、和学历背景等。从目前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这些因素对于高管薪酬究竟有没有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都还没有定论。由于学者们选取的样本差异较大,使得得出的结论存在有相悖。例如:彭璧玉(2006)等的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薪酬与其年龄是呈显着正相关的。但John R. Deckop(1988)的研究却发现,高管薪酬和年龄没有多大关系。 第二,中观企业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绩效、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规模、企业所处地区、企业所处行业,以及企业的所处的发展阶段等。目前,对企业绩效和高管薪酬的关系的研究是最多的。学者们用不同的会计指标、股票市场指标,甚至是一些非财务的指标,如航空公司的客座率等,来研究其对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然而,都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这与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有极大关系,因为企业所处的地区、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都将直接影响企业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 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个体收入不仅是经济含义的变量,同时也是决定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分析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报告基于某企业收集的关于474 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就问卷涉及的主要变量:性别、民族、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目前工资、最初工资、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月数)分析了该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情况和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 数据来源:C:\SPSSEVAL\Empolyee 一关于个体收入影响因素的假设社会学文献对影响个体收入的因素做过很多论述,其中与本数据提供的变量相关的假设如下: a 不同性别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b 不同民族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在美国显着) c 不同职业类型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d 受教育年限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e 初始工资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f 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工资收入呈相关关系 二基于SPSS 的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水平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与统计分析 1. 样本的总体特征和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 样本的总体特征 根据SPSS对性别、受教育年限和民族的频次分析,可知该公司员工女性占%,男性占%,男女员工比例大体相当。公司%的员工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受教育年限8-12

年),%的员工为本科学历(受教育年限13-16 年),%的员工为研究生学历(受教育年限为17 年及以上);公司有%的员工为少数民族。 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根据SPSS对当前工资、性别与当前工资、民族、职业类型与当前工资的描述分析,可得到表1。 表1 企业员工当前工资的总体情况 均值标准差 当前工资$34,$17, 女性员工当前工资$26,$7, 男性员工当前工资$41,$19, 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36,$18, 非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28,$11, 办事员当前工资$27,$7, 保管员当前工资$30,$2, 经理当前工资$63,$18, 从表1可知,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4,420 ,标准差为$17, 。女性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6,032 ,男性员工为$41,442 ,是女性员工平均工资的倍;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8,714 ,非少数民族员工为$36,023 ,是少数民族员工的倍;从民族来看,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6,023 ,非少数民族员工为$28,714 ,是少数民族员工倍。从职业类型来看,办事员的平均工资为$27,838 ,保管员的平均工资为$30,939 ,这两种职业的少数民族员工与非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没有明显差异,经理层的平均工资为$63,977 ,是非管理层员工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2. 员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公司员工工资收入的因素,根据变量测量层次的不同和散点图样本分布的线性与非线性区别,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考察:一是性别、民族、职业类型和工作经历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可以用方差分析法和相关比率Eta来考察;另一是受教育年限、初始工资和工作时间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相关测量法和F 检验来考察。 性别、民族、职业类型和工作经历对当前工资的影响分析从散点图的样本分布可知,工作经历与当前工资呈非线性,所以通过相关比率Eta 来考察二者关系。根据SPSS 分

薪酬体系设计的意义

百乔罗经典培训课 2010年09月17-19日深圳 2010年10月21-23日上海 2010年10月29-31日广州 2010年11月12-14日北京 【主办单位】BCG-百乔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收费标准】¥3900元/人(包含:课程、讲义、午餐、茶点等费用) 【参加对象】企、事业单位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薪酬等等 【报名电话】 【温馨提示】本课程可为企业提供上门内训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课程背景Course background 现代企业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重点也日趋体现在对人的管理策略上。作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以战略高度构建高效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科学考核激励制度和先进的企业薪酬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来创建优秀团队,并推动组织变革与创新,最终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我们针对中国企业在推行西方管理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和疑惑,以及中国企业目前正处于改革与创新时期,特举办“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实战特训班”。由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著名教授蔡巍讲授,旨在帮助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开阔思路,激发灵感,培养带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卓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欢迎参加! 课程目标 了解薪酬改革背景,更新观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目标, 解岗位测评的相关知识,科学进行岗位测评; 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正确理解绩效管理, 学习考核的方法,全面了解绩效管理的运作程序和设计方法, 重点学习KPI、并介绍平衡计分卡, 了解绩效管理推进中的问题、并避免运作中的误区。 资格认证Certification 资格证书费:中级600元/人高级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此费,不参加无须交纳) 备注: 1. 凡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由<<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颁发<<采购管理师>>国际国内中英文版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4.此证可申请中国国家人才网入库备案。 课程大纲curriculum introduction 一.推行KPI与绩效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1、企业建立绩效体系所面临的方法问题; 以感觉为基础判断还是以事实为基础判断?

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

题目:影响高管薪酬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经典回归分析技术与现代模型影响评价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持股等激励手段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建模实证分析,克服了文献研究中只进行传统建模而不进行模型稳健分析的缺陷。主要结论是: (1)高级管理人员的人均年度薪金报酬的对数LnAP关于解释变量每股收益、国有股控股比例、高级管理层总体持股比例及公司总股本的对数的回归呈现多元线性关系。(2) LnAP与公司经营绩效变量EPS及公司规模变量LnSIZE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3) LnAP与高管持股比例变量MSR之间虽然呈现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对异常值较为敏感,容易受强影响点及高杠杆点等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4) LnAP与国有股控股比例变量FST 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性对异常值更加敏感,更易受强影响点的影响。这些结果与国外相关的计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影响评价

一、研究背景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主要最敏感的制度管理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非常大。从一些研究数据来看,我国高层管理者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由国有上市公司流向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外资、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极大地制约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管薪酬制度也反映着整个公司的全部内部治理情况。因此,高级管理者薪酬的决定因素问题就备受关注,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对研究影响企业高管薪酬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必要性。 我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年度报告开始披露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及年度报酬等信息。于是,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与报酬制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的企业绩效以及管理人员报酬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建模实证分析,系统、辩证地研究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若干因素,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假设,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提取共同特征,识别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定量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特点,从而准确的把握现状及症结,进而展开高管薪酬的政策性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是在理论上为深入了解高管的薪酬状况构建进一步研究的平台,为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成败对于本公司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所提供的高管薪酬以及相关因素等信息,研究了各变量因素对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通过对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影响高管薪酬的各主要因素的结构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系统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有助于我们深入了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 前几天一个在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年轻朋友给我发来邮件,说他正在策划在他们公司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薪酬福利体系,希望得到我的支持。随后,我将我曾经给MBA 上课时的一套讲稿发给了他。过了几天他给我回了邮件:蒋老师,您好! 读完您发来的PPT后,感觉非常兴奋。其中的内容与书本中的内容相差很多,但我相信这些全都是实战中得来的经验,是其他地方绝对学不到的。特别是您提出的关于企业薪酬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这绝对是一个全新而且实用的独到见解,给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看到这封邮件后,我就在想应该写篇博客,把我的观点与大家共享一下。虽然我很清楚这三大原则是我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我担心是否在之前有人曾经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为了避免被人贻笑大方,我还是先在网上搜索一下吧。 进入百度网,输入“薪酬设计的原则”,点击搜索。马上在页面的右上角现出一行字“找到相关网页约205,000篇,用时秒”,真够多的。点击其中几篇文章,内容基本雷同,无非是战略导向原则、经济性原则、体现员工价值原则、激励作用原则、相对公平原则、外部竞争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等。再输入“企业薪酬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点击搜索,

在页面的右上角现出一行字“找到相关网页约603篇,用时秒”。点击几篇打开后,内容也基本雷同,就是“重要性原则、稀缺性原则和复杂性原则”。看到这个结果后,我想我可以放心地说出我的观点了。 以上文章中的这些观点肯定也是先人在理论研究或者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是很有价值、很有道理,对我们的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的。但在我看来,这些原则只是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形式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薪酬设计时,都应该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在我的讲义中就是这样写的)。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设计者时刻都要牢记在心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1、收益来源决定收益分配的原则; 2、利益兼顾的原则; 3、平稳过渡的原则; 收益来源决定收益分配的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首先,这是保证企业组织内部激励体系公平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其次,这也是使企业有别于福利机构、科研院所等组织形式的重要标志。 每个企业的薪酬体系架构中,都有若干个具体项目,比如岗位工资、奖金、社会保险、股票期权等,在我的讲义中,将其称之为“激励因子”(这个称谓也是笔者的独创),每一个激励因子都应该有着明确的激励导向。而激励因子的设置,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员工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报告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课题,个体收入不仅是经济含义的变量,同时也是决定个体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分析个体收入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报告基于某企业收集的关于474个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就问卷涉及的主要变量:性别、民族、受教育年限、职业类型、目前工资、最初工资、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月数)分析了该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情况和影响工资收入的因素。 数据来源:C:\SPSSEVAL\Empolyee 一关于个体收入影响因素的假设 社会学文献对影响个体收入的因素做过很多论述,其中与本数据提供的变量相关的假设如下: a 不同性别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b 不同民族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在美国显着) c 不同职业类型的员工工资收入存在差异 d 受教育年限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e 初始工资与员工现在工资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f 工作时间和之前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工资收入呈相关关系 二基于SPSS的企业员工工资总体水平和影响因素的描述与统计分析 1. 样本的总体特征和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 样本的总体特征

根据SPSS对性别、受教育年限和民族的频次分析,可知该公司员工女性占%,男性占%,男女员工比例大体相当。公司%的员工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受教育年限8-12年),%的员工为本科学历(受教育年限13-16年),%的员工为研究生学历(受教育年限为17年及以上);公司有%的员工为少数民族。 企业员工工资的总体情况 根据SPSS对当前工资、性别与当前工资、民族、职业类型与当前工资的描述分析,可得到表1。 表1 企业员工当前工资的总体情况 均值标准差 当前工资$34,$17, 女性员工当前工资$26,$7, 男性员工当前工资$41,$19, 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36,$18, 非少数民族员工当前工资$28,$11, 办事员当前工资$27,$7, 保管员当前工资$30,$2, 经理当前工资$63,$18,从表1可知,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4,420,标准差为$17,。女性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6,032,男性员工为$41,442,是女性员工平均工资的倍;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为$28,714,非少数民族员工为$36,023,是少数民族员工的倍;从民族来看,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是$36,023,非少数民族员工为$28,714,是少数民族员工倍。从职业类型来看,办事员的平均工资为$27,838,保管员的平均工资为$30,939,这两种职业的少数民族员工与非少数民族员工的平均工资没有明显差异,经理层的平均工资为$63,977,是非管理层员工平均工资的2倍以上。 2.员工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管薪酬的理论基础

一、高管薪酬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效率工资理论、 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呼需求层次理论,不同的理论丛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影响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高管薪酬委托一代理理论是在1976年提出,是由米契 尔·詹森(Michael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HMeckling)共同发表的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及其所有结构》中详细阐述的。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主要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生产力的产物,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应运而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企业中的分工更细,企业所有者无法承受巨大的能力和精力挑战,、不能再行驶原来的权力,这种情况下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经理人充斥到市场中,用他们专业的精力和能力代理所有者管理公司,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作和工资的性价比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各种形态的社会和领域,委托一代理问题实质上是双方争夺剩余索取权的斗争。只能将经营者的收益与公司绩效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二)效率工资理论与高管薪酬效率工资理论是一种劳动理论,主要是指金钱报酬 后来被推广到非金钱报酬,其核心理论是员工的生产力与其员工所获得的报酬是呈正向关系。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员工工作效率与员工工资相关性极大,高工资能使员工工作效率更高。索罗和夏皮罗与斯蒂格里兹认为较高的工资是合理的,是能够帮企业防止工人偷懒,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办法。直观地讲,企业是不可能完全监督工人时刻的工作,工资可以作为一种工人叹解雇的机会成本,工人偷懒被发现就会被解雇,工资越高,激励效果越明显,工人损失的机会成本越高,跳槽的机会成本道理也如此,因此,较高的工资有对降低工人偷懒的倾向性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增加其跳槽的机会成本,对高管的薪酬的制定即当其跳槽的机会成本过高时,会激励高层管理者更加努力工作,这样极大的减少需要跳槽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企业激励机制,效率工资已被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知识型股份制企业所采用,在这些企业中,员工的努力程度更加难以控制,员工的智商更高,偷懒、欺骗、泄密等败德行为的风险更大、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更高,因此,采用效率工资制度有助于解决知识型股份制企业监控困难。效率工资也是一种筛选机制,通过高于市场工资水平的高工资可以挑选出优质员工,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随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知识、技能和经验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性资源,效率工资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激励与分配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期望理论与高管薪酬期望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维克多·弗洛姆 (VictorHVroom)提出来的。他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是由个体对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的强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者的吸引力两个因素决定。人的行为是对目标的追求,而目标价值的高低和期望概率的大小决定了行为的激发力量。通常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成绩能够符合他心目中的价值标准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一旦员工认为企业所给予的报酬低于其主观期望值,或者认为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难以达到企业设定的绩效目标,那么员工行为受激励的程度就会大打折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时代光华满分试卷试题(附答案)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薪酬的认知 1.薪酬的作用 对于企业而言,薪酬的作用是吸引并留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用的人才。 从财务的角度看,薪酬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从人力资源部门的角度看,薪酬主要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管理学上看,薪酬是保健因素,只有其数量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激励效果。从员工的角度考虑,薪酬是收入,希望收入越高越好;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薪酬是成本,希望成本越低越好。 所以,作为夹在员工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人力资源部门,如果单纯从任何一方考虑是无法解答任何问题的,看待企业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固定的或是一定额度的人力资源成本对员工产生更大的激励效果,进行制造薪酬激励性的探索。 2.不同阶段企业对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思考探索的角度是不同的。 创业阶段的企业 在快速成长或是出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处在创业阶段的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够“一专多能”,身兼数职。 发展阶段的企业 对于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对人的需求不一样就要求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也需要做相应的思考。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要清楚地鉴定与判断企业未来五年之内需要的人才,同时进行薪酬分配时要向这些人倾斜。 发展成熟的企业 当企业进入成熟阶段时,则应该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这时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最大挑战。因为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其各种制度、流程、体系都很完善,当员工在企业中能够很正常地运作、扮演其岗位职责赋予的责任时,需要熟悉大量的流程、制度、文化、工作方式方法。在此状态之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或挑战在于人员的稳定。否则,人员过多流失将使整个组织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还应对一个员工做出清晰地鉴定——这名员工是否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是可用之才。 3.激励性薪酬 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出发点应该落在建立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上。 激励的来源 激励来源于差异化。当员工的薪酬由固定向变化过渡、由平均向差异化过渡时,激励效果就会产生。因此,在设计企业薪酬体系时,应从差异化方面入手。

如何制定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

如何制定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 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不仅仅关系到高管自身的利益,更影响公司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高管行为动机。有效的高管薪酬机制包括五大基本要素,即决策机制、市场竞争性、内部公平性、薪酬组合、绩效标准。 建立合理的薪酬构成和比例 我们知道薪酬可由多种成分构成,不同成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下图所显示的是典型的高管薪酬组成及结构。 固定薪酬主要是按月发放的固定现金收入,其标准是,即使在业绩很差没有奖金的情况下,也能确保高管的基本生活保障。一般地,级别越高,浮动薪酬所占总薪酬的比例就越大,浮动薪酬包括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短期激励出发点是基于对当期业绩奖励的及时性,一般与当年的实际经营业绩挂钩,常一次性发放。长期激励的出发点是激励高管考虑公司长期利益,一般与较长一段时间的反应股东价值回报的指标挂钩,并具有发放的长期性。高管福利除了法定福利外,还有与其职务相关的补充福利,体现对高管的关怀,以及与其职务相关消费的补偿,如医疗保健、补充养老保险、俱乐部会员等。 设定合理的业绩指标和目标 薪酬组成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业绩考核指标,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值,对高管进行有效考核。下图是典型的高管业绩考核指标。

指标可以分为与内部账面价值相关的考核指标,以及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考核指标。笔者建议,与短期激励挂钩的考核指标主要可以选择以内部账面价值为基础的考核指标;与长期激励挂钩的指标可以选择与外部资本市场相关的考核指标。在选择考核指标的时候,应该注意规模、效益与风险指标的平衡。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但不能长期偏颇单一指标,以避免对某单一指标的过度追求。 除了以上典型的高管薪酬结构,为了有效的保留和激励关键人才,高管薪酬组成结构中还有签约/留任奖金、离任/退休金、延期奖金等。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国有企业高管,其中退休金及延期奖金机制值得关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常有“59 岁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退休后不像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官员一样具有保留很多与在任时的行政级别有关的同等待遇,一旦离开企业负责人的岗位,只能从社会保障机构中获取非常有限的退休金。由此,促使这些企业负责人在任期间必须获得“足够”的收入,以保障其离任退休后的生活。笔者建议可以根据高管在企业任职时间的长短,适当增加对其的补充养老保险。 改变单一的薪酬结构,实行薪酬结构的多元化,重视长期激励计划在薪酬结构中的地位。相比国外形式多样的薪酬激励,我国薪酬结构过于单一,工资加奖金(我国的年薪制也类似于工资加奖金)的薪酬模式无法给企业高级经理们施加长期的激励,反而容易导致高级经理人的短期行为。我国高级经理人薪酬制度上长期激励多年来一直处于“真空”状态,无疑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我们应重视长期激励在薪酬结构中的重要性,使薪酬结构趋向多元化,从不同层面来加强薪酬的激励效果。其中主要的是应加强股票期权计划的应用和实行对高级经理人离职及退休的保障措施。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加大高管持股比例,如果直接给高管发放大量的股票,使得高管持股比例陡然增加,可能会对上市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要使高管薪酬与公司长远利益一致相关,始终努力经营,可以考虑加大高管股票期权的激励行为。期权激励可以使高管在一段考察期后以之前约定好的固定价格获得公司的股份,为了使期权有价值,高管必定会全身心为企业奋斗,如此,可以避免高管的短期自利行为。同时,要求上市公司根据业绩分红、发放股利,高管持股的意义才更明显,使高管考虑投资有长远收益的项目,避免短期自利行为。 选择一个合适的薪酬对比群体。在多数情况下,目标全面薪酬的定位应接近市场中间值。通常,多数公司会将目标全面薪酬(与预算和绩效期望相关的薪酬总和)定位于市场75

(完整版)高管薪酬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1.1 目的 ⑴使公司的薪酬体系与市场接轨,能够达到激发员工活力的目标; ⑵把员工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⑶促进员工价值观念的凝合,形成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机制; ⑷最终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1.2 依据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人员,其他成员可参考执行。 第三条薪酬分配的依据 公司薪酬分配依据岗位价值、技能和业绩。 第四条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形式之一,应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1、竞争性原则:根据市场薪酬水平的调查,对于与市场水平差距较大的岗位薪酬水平应有一定幅度调整,使公司薪酬水平有一定的市场

竞争性。 2、激励性原则:打破工资刚性,增强工资弹性,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紧密结合,激发员工积极性。 3、公平性原则:薪酬设计重在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在统一的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入。 4、经济性原则:人力成本的增长与企业总利润的增长幅度相对应,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薪酬体系依据岗位性质和工作特点,公司对不同类别的岗位人员实行不同的工资系统,构成公司的薪酬体系,包括年薪制,结构工资制,工资特区及临时性员工工资制。 第二章工资总额 第六条人力资源部通过建立工效挂钩机制,对薪酬总额进行控制。第七条人力资源部根据本年度的经营收入、薪酬总额,以及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对各职等和薪档的岗位薪酬基数进行调整和确定。通过对下一年度各职等和薪档人数的预计,做出下一年度的薪酬预算,包括固定工资总额和标准绩效考核奖金总额。 第八条薪酬预算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为了加强对薪酬预算执行情况的过程控制,人力资源部应于每月初,将上月实际薪酬发放情况汇总上报。 第三章年薪制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2010年四川上市公司数据 内容提要: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公司规模、公司业绩、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等为解释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在新形势下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因素,从而为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正相关关系显著、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的关系显著,与其他解释变量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是否合二为一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出现了代理问题。根据代理理论,委托人将通过可观测到的业绩指标来决定高管的薪酬,从而激励并奖赏高管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并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来促使代理人的行动符合股东的利益,避免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但随着近年来高管薪酬增长迅速,其“天价薪酬”的合理性日益遭到中小股东们的质疑。企业高管薪酬也涉及到社会公平问题,合理的企业高管薪酬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高管薪酬,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起,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高管薪酬研究。Baker、Jensen和Murphy(1988)指出高管薪酬对企业业绩并不敏感。Kostiuk(1990)的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的规模有关。Jensen和Murphy(1990)总结得出股东的变化与高管财富之间的关系是微小的且在下降的。此外, 最佳的高管业绩激励是让他们持有公司的股份, 但是这一所有权比例也不高且在不断下降中。Jensen和Murphy(1990)的研究还表明高管薪酬的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变化并不敏感。当然,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薪酬与业绩之间不存在确切联系,如Murphy和Salter(1975),Figler和Lutz(1991)及Madura,Martin 和Jessel(1996)发现在高管薪酬的变化与资产回报的变化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大多学者认为高管人员的薪酬取决于个人、组织和环境三个要素,如企业的特征(Conyon & Schwalbach,1999)、企业规模(如Joscow,Rose & Shepard,1993;Rosen,1992;Conyon & schwalbach,1999等)、治理结构(如Weisbach,1988;John和Senbet,1998;Firth,1999)、高管人员个人特征( Joscow, Rose 和Shepard,1993)以及政治和社会(Murphy,1997;Joscow,Rose和Shepard,1993)等因素均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和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的研究没有区分各因素对不同薪酬组成部分产生的影响, 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缺乏深入探讨, 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国内研究者虽然对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有不同的认识,但普遍认为企业高管薪酬取决于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所处地域、控股股东、业绩、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特征等变量。魏刚(2000)、李增泉(2000)、杨瑞龙和刘江(2002)等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 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的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敏感性、高管报酬与企业规模、国有股股权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效果不显著, 经理报酬和企业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国有股比例对高管薪酬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等。陈志广(2002)则发现沪市上市公司可能已经将企业绩效作为决定高层管理当局报酬的主要因素,企业规模、行业差别、地区差异均会对高层管理当局报酬产生影响。张俊瑞、赵进文和张建(2003)指出,高管薪酬的对数与每股收益、国有股控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等因素的回归呈多元线性关系。杜胜利、瞿艳玲(2005)研究认为, 对报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公司规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

决定薪酬水平的六大因素 许多人在跨进外企公司时,就会拿到一份员工守则,其中有一条是这么写的: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薪水。然而,在白领员工中,薪水永远是最敏感的话题。从薪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人们总体上对目前的薪资水平并不满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达55%以上。向老板要求加薪或者跳槽,成为许多白领用来提升薪资的手段。那么,决定白领薪酬多少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薪酬与“受教度”齐飞 一项对京、沪、穗、深四城市白领年薪的调查显示,薪金一般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但MBA的薪水却是个例外,他们的薪金遥遥领先,甚至高于博士,达到平均年薪6.2533万元的水平。这些得高薪的MBA 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占所有MBA的59%。其中,位于中高级职位的占87%,年龄在26至40岁之间的为92%,工龄多于5年的占84%。他们中有30%工作在外企独资或外企办事处,27%在国有企业,32%有海外经历,58%外语流利。最近,加拿大统计局的研究报告显示,具较高教育程度、较高读写能力的人通常获较优厚薪酬的工作。报告书指出,读写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极大,大约等于教育回报的1/3。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平均年薪增8.3%。 薪酬与经验对等 随着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增长,薪资水平也会递增。在一份对白领薪酬的调查中,工作6年以上者年薪均值达到了4.5万元以上,是工作一年以下者的两倍。《财经》杂志的一项人才薪酬调查表明:人才的薪酬

与经验成正比,经验多、工作时间长者获薪酬也多。可从下面的对比中体现(总薪金为税前):销售部主管中,有2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3.27万元,有13年经验的平均是7.18万元。销售经理中,有3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1.34万元,有10年经验的平均是3.12万元。销售代表中,有2年经验的年总薪金平均是4.7万元,有6年经验的平均是8.4万元。 薪酬与年龄关联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我国,目前25岁至35岁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专家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商业往来增多,众多的新规则、新管理模式需要研究,同时英语、电脑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而不是技能,从业者(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较多新知识,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30岁~40岁的人在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比重将迅速扩大。 薪酬与行业背景有关 近期,一项对京、沪、穗、深四城市白领年薪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是计算机行业,白领平均年薪为5.0095万元;上海、广州均是“律师、会计师”行业高居榜首,平均年薪分别为5.4242万元和5万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是“教育、文化、科研、医疗”行业,平均年薪高达7.02万元。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41.8%)、印尼(41.9%)、菲律宾

影响企业薪酬水平制度改革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影响企业薪酬水平制度改革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论文作者姓名:刘婉贞 作者学号: 1003635049 所在学院:民生学院 所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任课教师姓名:周志民 论文完成时间: 2013年6月20日

[摘要]:企业保持合理的薪酬水平是薪酬管理中最基本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只有将薪酬水平和自己的实际业绩相匹配,与市场薪酬的平均水平相接近,才能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吸纳、留住和凝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合理的薪酬水平需要公平完善的薪酬体系来维持,员工才会具有良好的薪酬满意感和情感归属感,因而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本文先通过了解员工对薪酬水平不满意的原因,进而分析出对薪酬水平有影响的因素。从影响因素下手,对症下药,提出提高薪资水平的满意度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薪酬水平、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内部因素、满意度[Summary]: Enterprise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is the basic problem in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On the one hand, the enterprise only will pay levels and their actual performance matching, in relation to the average market pay close, can with competitive compensation absorb, retain and outstanding talent.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on the other hand, need to maintain fair and perfect compensation system, employee will have good pay satisfaction and emot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o improve their work enthusiasm and work performance, so a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entire enterprise grow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cause of the employee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salary, then analysis the factors influential to pay levels. Fro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s,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ay satisfaction. [Keywords]:pay level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rnal factors and satisfaction (一)企业员工对薪酬不满意的原因 作为薪酬的管理者常常能听到员工对薪酬的抱怨,也就是对薪酬的不满意。不满意可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从结果上讲,都可以概括为员工的期望值与实际存在偏差,而这种偏差让员工感受不公平,从而导致对薪酬满意度的下降。通过

企业高管人员薪酬设计应考虑的七大要素

企业高管人员薪酬设计应考虑七大要素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是决定该企业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核心因素之一,如何激励高管,充分发挥高管潜能,为企业和股东创造出最大经济价值,成了董事会、老板十分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激励跟考核总是联系在一起,考核是对高管人员工作的规范、跟踪和评价体系;而激励则与考核不同,激励侧重的是如何提高高管人员的短期和长期工作业绩。 现今通用的高管激励措施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加薪、奖金或晋升 加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经济激励措施。加薪激励把对高管人员的肯定直接表现在重要的稳步增长的经济收入工资当中,非常直观实在,量化了的金钱可以直接让高管人员感觉到自己已经实现了的价值。奖金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单独、额外的奖励,可变性较大,但其实质仍然是“多给点钱”,与基本薪酬一起,构成了高管人员的日常性收入。晋升则在提高高管人员物质待遇的同时,加大高管人员的工作责任,金钱和发展能力的机遇同来,产生激励的主要因素在于高管人员组织、社会地位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物质、金钱激励作用不是晋升激励的重点。 二,创造新平台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除了常规物质薪酬谢激励之外,也许更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独立演台大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可以参与商业剧本策划和导演,亲自担纲主角,而不仅仅是企业中的一个执行经理人。由于管理职位在一个公司总是有限的,因而导致许多优秀的管理人员长期晋升无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给予他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让其参与决策并亲自督导执行,是企业是否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其发展欲望的关键因素。没有新的平台给他,管理人员就会受到压抑,时间长了,心生厌倦,最终造成优秀管理人才流失。 三,企业利润或股权分享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