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探微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探微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探微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探微

K e X u e F a Z h a n g ☆科学发展☆作者简介:

王岚岚(1984-),女,山东烟台人,烟台市第一中学政治教师,法学学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和研究;宁德涛(1984-),男,山东滨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8级研究生,主要从事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探微

王岚岚1,宁德涛2

(1.烟台市第一中学,山东

烟台264000;2.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属于社会的意识

形态系统。政治具有自己独立的规则,宗旨,目标和价值观,是与经济文化领域的规范不同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的政治领域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政治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念,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政治规范原则,形成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智慧,个人的政治责任感等的综合。对整个国家政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我国当代政治文化的渊源什么是政治文化?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这一概念,但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对核心—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这是人所共知的。列宁在1920年底所作的《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概念,并论述了与其相关的、与之并列的“政治教育”问题。他说“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

没有地主的国家。”[1]

在上述讲话中,列宁并没有给政治文化下定义,但涉及到政治文化是特种政治现象,是指人们对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倾向,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倾向、政治心理倾向、政治评价倾向等等。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行为主义比较政治学的兴起和传播,形成了以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卢西恩·派伊等比较政治学家为代表的政治文化论。1978年,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第二版中,把政治文化界定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

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法律的反

应。”[2]

他在该书中,对政治文化进行了种种分类以民族为主体,分为主文化政治体系总体倾向和亚文化各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以政治体制运行为基准,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以政治态度为标准,把个人的政治文化的内容分为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评价三个方面。

我国对政治文化的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开始的,在继承了马列主义的政治文化的精髓下,研究现代西方政治文化,并把它引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政治文化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国内学者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这样概括: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是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而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和作用。[3]

二、当代我国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一)政治文化多元化并出现内在失衡马克思曾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观念形态的文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经济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分化和社会分层的加剧,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逐步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文化诉求。不同经济背景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政治要求

摘要:

政治文化是政治的灵魂,它决定着人们政治行为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取向。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我们要继续从政治载体、政治主体、政治生态等方面对政治文化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政治文化;历史渊源;当前现状;建议建设中图分类号:D 6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47—02

Z h e n g Z h i Ya n J i u

政治研究

47

Theory Research

理★★学★★和政治文化心理,这正如西方社会学家奥斯廷所说:“民主政治欲维持稳定,必须在共识与分歧上获得平衡,过度的

共识会压制政治上的歧见。”[4]

然而在我国,由于我们习惯了一元化的政治文化观,所以对这种差异性在很长的时间里难以理解。在解决政治文化多元变动问题上,我们习惯的做法是以主导政治文化观去统领其它政治文化观,而不是使主导文化观主动接近、容纳其它政治化观,在一些政策和策略上从没有做的兼容性和灵活性,没有更能容纳多元社会利益主体的政治文化诉求。从而导致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内在失衡。

(二)政治文化的日趋世俗化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上它是砸碎神学枷锁的精神解放,是政治文化的非神灵化和尘世化;广义论上它是包括反神学在内的宽泛的概念,是在扬弃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民主化与法理化的政治文化。[5]促使社会主义过程朝着提高世俗化程度方向发展的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随着经济和非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迁移的变化,传统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接替;二是现代新闻媒介、新型产品、城市生活提供了基

本物质前提。”[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竞争、开放等观念深入人心,主体意识日趋强烈。一种新型政治文化开始形成和创立,世俗化成为现阶段中国政治文化的取向。

(三)政治人格由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专制体制得到空前发展和加强,这就使得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行政权威高于一切,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从上到下,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没有相应的义务;从下到上,老百姓拥有绝对的义务而没有相应的权力。这种独断专行、“家长制”作风的专制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造就了政治人的依附型人格,严重地阻碍了政治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政治人格开始由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政治人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培育了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平等观念、自由精神等,这些意识和精神必然会渗透到政治领域,形成独立人格和新型政治文化。

三、当代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途径(一)坚持政治文化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就是旗帜问题,如果方向错了所付出的努力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甚至会将我们的事业毁于一旦。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文化建设是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紧密相联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使之与坚持爱国主义,弘扬自尊、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这样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能够健康发展并不断完善,始终

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

政治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经济基础载体建设和社会基本规范制度建设,首先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进一步推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政治文化的传播推广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市场经济的运作以一种难以抵抗的物质力量使人群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直接唤醒和强化社会成员主体意识,认识到自我的权利、尊严及责任,培养开拓、创新和自主、自立精神,以主体者姿态参加到政治生活中来。进一步完善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努力建构顺畅的、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制度对公民意愿表达要求的吸纳能力。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开辟拓展政治参与渠道,为政治文化的全面繁荣打下物质基础。

(三)政治文化的行为主体建设

政治行为主体建设包括社会公民和政府主体和行政人员,政治文化行为主体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是政治文化建设的最终执行者,这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关键。在马克思政治文化中国化的早期,毛泽东就主张人们投身社会洪流,提倡为人民大众奉献自我,鼓励人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7]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需要培育现代“政治”整合公民文化。通过学校、媒体等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现代政治文化的传播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克服几千年来形成并遗留下来的臣民思想,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公民自主意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让公民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现代民主素质的“政治人”。

(四)政治文化的生态建设

政治文化建设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命题,而是一个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的全称命题,我们要把政治文化建设放到当代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个生态中去考虑,要继承我国历史上有益的政治文化遗产,又要吸收国外政治建设的先进经验;既要从现在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考虑到我国未来政治发展走向;既要看到政治文化建设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又要看到政治文化建设与其他领域的共同性。要把整个政治文化建设放到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的生态环境中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政治文化建设全面、科学、富有生机的推进下去。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9卷)[M ].人民出版社,1986:368.[2]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3]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1.

[4]虞崇胜.实现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内在平衡[J].长自学刊,2007,(5).

[5]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M ].商务印书馆,2001:240.[6]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9.[7]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责任编辑/田苗)

48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讲:当代中国最高政治理念 ?1、解释党管干部、党组、民主集中制、委员会制。 ?党管干部: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统一任命、调配所有的干部;具体方式分部、分级、分类管理干部; ? ?党组: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成立党组,由该领导机关中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组成。党组的成员不是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批准党组成立的党的委员会指定,并服从它的领导。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它规定了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部分和整体、组织和个人的正确关系,是胜利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 ?社会学特征: ?(1)会议(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全会、政治局会议),大会的功能是动员而不是决策。 ?(2)选举(投票) ?(3)服从、纪律 ?(4)集体领导(委员会) (5)少数服从多数 ? ?委员会制:第一,委员会的成员权力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第二,一切重大问题均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并按照多数原则作出决定; ?第三,委员会负责人有权召集或主持会议以及主持日常工作,但无权单独决定重大问题; ?第四,委员会所有成员对委员会作出的最后决定都负有共同责任。 ?2、中国共产党通过哪些方式来具体实施领导? ?1、政治决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共中央委员会决议;党的领导人的讲话、指示,这是目前中国的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决定。 ?2、政治录用——党管干部 ?3、利益表达——党认为是人民利益的当然代表。 ?4、利益汇集——通过党才是各种利益诉求,进入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上升为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 ?5、党主军——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政府完全成为党的组织体系的一个部分 ?7、党通过国家或自身组织主导社会,社会完全成为党以及国家行政的附属物。 ?8、党管宣传、党管媒体——掌控思想文化资源。 ? ?3、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何种方式将全部的社会生活纳入国家的政治轨道的? ?第一、组织整合 ?(1)农村通过合作化运动产生人民公社

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题库及答案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以人为本,这是人文精神的(C) A.根本 B.灵魂 C.核心 D.无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7增补本)中,将我国职业归为(C)个大类。 A.六 B.七 C.八 D.无 3.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企业诚信缺失(C) A.弄虚作假 B.假医假药 C.拖欠工资 D.无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7增补本)中,将我国职业归为(C)个小类。 D.无 5.下列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道德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特殊行为规范 D.无 6.中国银监会、中国公安部、中央文明办等8部委在(C)年在就举行“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首次发布会。 D.无 7.办事公道是指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A)。 A.无论何人,都应一视同仁对待 B.无论何事,都应公开处理 C.无论何时,都应一个标准要求 D.无 8.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B.人类主观意向 C.客观条件影响 D.无 9.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道德风貌的表征是(C) A.受知识程度 B.平均寿命 C.诚信程度 D.无 10.(B)是诚信行为发生后,自我、他人或社会组织对诚信动机、诚信意志以及诚信行为等情况所做的肯定的或否定的价值判断。 A.个人诚信 B.诚信评价 C.诚信需要 D.无 11.医务人员的权利不包括(C)。 A.医务人员职业的自主权 B.保密问题 C.资金问题 D.无 12.抓好了(A),就能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A.诚信建设 B.经济建设 C.资金问题思想政治建设 D.无 13.保密原则不包括(D)。 保密原则不包括(C) A 为病人保密;B 为医院或同事保密;C 向家属保密;D 向病人保密 A.为病人保密 B.向病人保密 C.为医院或同事保密 D.无 14.下列哪种属于个人诚信缺失(B) A.弄虚作假 B.假医假药 C.拖欠工资 D.无 15.关于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A)曾有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A.《左传》 B.《春秋》 C.《论语》 D.无 16.在中国由于市场交易缺乏诚信监督,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B)为无效资本。 %-10% B. 10%-20% C. 20%-30% D.无 17.(A)是财经工作者的行动准则,守法是最起码的要求。 A.经济法 B.民商法 C.刑法 D.无 18.在我国,最大的征信机构是(C)征信中心。 A.中国农业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无 19.医师的义务和权利不包括(A)。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思考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问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难以在短时间得到解决,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不断地完善。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与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群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吸收借鉴超越,具有鲜明的建设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与意义 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重民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二)、儒家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政治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追求、积极人世的行为哲学、尊君抑民的等级观念、重民抑君的道德要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并注重个人与他人、群体、自然的有机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中庸”、“和而不同”,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糟粕,对此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总之,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宝贵财富和历史依据。 (三)、伦常的政治文化 中国从古代就有‘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之说,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这种道德精神里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

2018年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电大复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C. 工农联盟) 3.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D. 《选举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5.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全国人大)。6.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7.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中央委员会)。8.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18岁以上)。 11. 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D. 邦联制)。 12.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13.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主权在民)。 14.人民民主专政的集中体现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D.政治体制)。 16.决定和制约着我国其他一切政治制度的是(C.人民民主专政)。 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C.《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C.民定宪法)。 19.在我国行使制宪权的是(A.全国人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D.五部宪法)。 21.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单一制)。 22.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B.公民)。 23.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C.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 2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A.人民代表大会)。 25.负责新一届的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 作的主要是(B.全国人大常委会)。 26.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 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B.大会主席 团)提名。 27.按照修宪通常的程序,首先提出修宪 建议的是(B.中共中央)。 28.我国拥有最高的监督权的机构是(B. 全国人大)。 29.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的人大代表 是(A.县级以上代表) 30.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 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 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三年)。 3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B.民 主集中制)。 3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实行常任制, 每届任期(D.五年)。 3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 具备党龄(A.5年以上)。 34.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 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35.中国最大的参政党是:( C. 中国民 主同盟) 36.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 的民主党派是( D.中国致公党) 37.宪政的前提是(B民主) 38.从我国的立法实践看,除了宪法和少 量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以外, 大量的法律的制定者是( C.全国人大常 委会) 39.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 D. 专门机 关解释制) 40.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是省、自治区、 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 C.人大及其常 委会) 41.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 席候选人名单的是(B. 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 4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C. 45周岁) 43.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连任不得超过 (A. 不得超过10年) 44.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B. 全国人大委员长)。 45.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 的是(A. 国家主席)。 46.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 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D. 国家主 席)。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D. 1954年)。 48.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B.国务院)。 49.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 限为(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 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的是(C. 全国人大常委会)。 51. 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D. 不定期召 开)。 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B. 国 务院直属机构)。 53.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 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 的,应当由(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4.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所 编制和汇编的本级年度总预算草案,经本 级政府审定后,报财政部的时间是(B. 下 一年1月10日前) 55.我国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 (D. 五级) 56.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 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 57.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 本成形于(C. 元代) 58.目前我国的副省级市有(D.15个) 59.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 早设立的则是(D. 内蒙古自治区)。 60.自治州主要是设立在省行政区域内的 民族自治地方。目前设有自治州的省有7 个,其中设立自治州最多的省是(B. 四 川) 61.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 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 治县最多的省是(C. 云南) 62.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地级市、行署一般有(C. 40-50个左 右) 63.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 数民族有(C. 55个) 6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居住的区

原版——2016年《诚信建设》试卷答案

2016年《诚信建设》(2016年必修课程二)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中国式”听证会制度说明政府()。 ?A、合法地不讲诚信 ?B、操纵行为 ?C、政府言而无信 ?答案:B 2、财政与税收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靠 ()政策来支撑的,这也是税收政策扭曲的重要根源。 ?A、关税 ?B、高税收 ?C、低税收 ?答案:C ?参考答案:B 3、()是促进各行业自律规范的根本保证。 ?A、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B、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C、重视家庭和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B 4、()是司法建设的前提条件,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司法实践,又反作用于司法实践。 ?A、司法理念 ?B、公平理念 ?C、公正理念 ?答案:A 5、“信”也最早出现在()中。 ?A、《墨子》 ?B、《朱子语类》 ?C、《尚书》 ?答案:A ?参考答案:C 6、依法行政是我国诚信建设的重要原则,我国政府也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推行依法行政原则,最终建设成()的政府。 ?A、廉洁 ?B、廉洁而高效 ?C、高效 ?答案:B

7、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诚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司法诚信 ?B、商业诚信 ?C、公民诚信 ?答案:C ?参考答案:A 8、在我国,通常主张信用状况的五性分析,即安全性、收益性、成长性、( )、生产性。 ?A、流动性 ?B、全面性 ?C、可引导性 ?答案:A 9、()属于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A、文明 ?B、诚信 ?C、仁爱 ?答案:B 10、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视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和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石。 ?A、守法 ?B、诚信 ?C、爱国 ?答案:B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道德基础,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内核。 ?A、诚信 ?B、公正 ?C、平等 ?答案:A 12、信用评级的方法具体来说,错误的是:() ?A、自评与同他人互评相结合 ?B、专家考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C、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答案:B 13、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戏剧家()认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最能使人安心的东西。 ?A、富兰克林 ?B、威廉.莎士比亚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 摘要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合法性就是对治权的认可。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关键词:合法性;合法性危机;政治稳定

目录 1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3) 1.1 合法性的含义 (3) 1.2.1 意识形态 (3) 1.2.2结构和规则 (3) 1.2.3 治理绩效 (3) 1.2 政治合法性基础分析 (3) 2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危机分析 (4)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5) 2.2 腐败问题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侵蚀 (5) 2.3 阶级和阶层的新分化 (5) 2.4 社会公正问题与贫富两极分化 (6) 2.5 意识形态和信仰危机 (6) 3 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途径 (6) 3.1 大力推进民主宪政建设 (6) 3.2 树立共同的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63.3 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7) 3.4 建设包容性的意识形态 (7) 3.5 构建合法性的评价体系................................................7参考文献 (8)

引言 合法性是一个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民主国家都高度重视自身合法性建设,把合法性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而合法性,则是政治的价值判断。“合法性形成了治权的基础,是法治体制中开展政治活动的基础。合法性作为政治利益的表述。它标志着它所证明的政治体制是尽可能正义的。”[1]这意味着,政治权力要想持久并被人们自愿服从,就必须具有合法性基础,否则,政权就会出现危机。正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所说:“任何一个民主国家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它的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2]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客观审视其所潜伏的合法性危机,要充分借鉴现代西方政党政治的成功经验,探索合法性建设的途径。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 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指出了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深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如何推进文化的发展是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要问题。如何深化,如何发展,如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中国特色色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目录 一、当前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意义 (2) 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难题 (2)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建议 (4) 四、结论 (4) 主要参考文献 (5)

浅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当前深化文化体制动因探析和改革的意义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因探析 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文化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负面效应,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使得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要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从国际层面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促使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的封闭状态,还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顺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按照国际规则逐步开放文化市场,通过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来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打破传统的文化体制行政性资源配置,更好更快的融合资源流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相符合,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学判断当前形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是当前我国改革的重点之一。 以国际层面来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从国内层面来看: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难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取向及目标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取向及目标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研究在实践中主要面对恰当处理政治稳定、传统政治文化转型为主的两大挑战。而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成长成为政治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中国的政治发展研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渐进改革为主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成功实践将累积成为推动政治发展的制度经验。在渐进平衡中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未来。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渐进改革公民社会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三十年。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层面的进步,都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一条渐进的政治发展路径也渐趋清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学理上系统总结和思考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面对的基本问题 政治发展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政治理论学者所提出的政治发展概念框架,就其基本方法和内容建构而言,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是从为发展中国家设计政治发展模式出发,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对现行政治体系进行重组重构,其核心主张是从旧政治制度向新政治制度实现政治“制度化”的彻底转变。 二是从政治实施过程出发,把政治发展理解为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适应性改革和完善,这一过程的发展不仅有赖于政治体系和政治结构状况,更取决于公民政治参与和集团政治的发展。 三是从比较政治研究角度出发,把政治发展界定为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的结构日益分化,包括政治体系结构、政治过程结构和政治政策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国外政治发展问题研究肇发于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过程中 政治变迁方面的研究,同时它又是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研

诚信建设考题加答案

1、我国正在摸索一条以()为指导,构建诚信社会的新道路。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2、()是信用的基础。 A、公德 B、诚信 C、道德 3、台湾的“经营之神”是()。 A、王永庆 B、郭台铭 C、王石 4、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视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和社会、国家发展的基石。 A、守法 B、诚信 C、爱国 5、考试作弊是一种对()的践踏行为。 A、道德 B、诚信 C、法律 6、用()来促进官员负责,从而推动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和扎实的 业绩“取信于民”。 A、道德 B、法律 C、问责 7、任何一种道德的产生都要服从()这一基本理念。 A、服务市场经济 B、服务社会发展 C、服务统治阶级 8、种种学术造假等失信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的缺失。 A、学术体制 B、教育体制 C、管理体制 9、建立()制度,可减少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患者择医的边际成本,并形成医院降低成本 的社会倒逼机制,遏止过度医疗服务。 A、医务人员个人信用制度 B、社会倒逼机制 C、医疗信息强制披露 10、哪个古人()在《论衡感虚篇》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A、李白 B、王安石 C、王充

11、依法行政是我国诚信建设的重要原则,我国政府也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推行依法行政原则,最终建设成()的政府。 A、廉洁 B、廉洁而高效 C、高效 12、社会()观的形成对引导人们为人处世,进德修业,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至关重要。 A、职业道德 B、诚信道德 C、忠孝道德 13、我国要加强司法诚信建设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司法()建设,努力构建完整的司法诚信体系。 A、核心价值观 B、法律法规 C、人文观 14、构建()体制是网络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组织保障,也是网络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 A、网络诚信 B、网络自律 C、网络信用 15、在我国诚信建设过程中最能体现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 B、坚持制度保障、规范约束 C、政府信息公开原则 16、()能否成为当前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诚信道德 17、“钱学森主动请求老师扣分”说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A、家庭 B、学校 C、社会 18、传统诚信是在熟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血缘、地域特征。人们出于相互熟悉而信任,主要靠()来支配,因而相对来说也较封闭。 A、情感 B、道义 C、道德 19、有些人始终坚守诚信,勤奋努力,最终心想事成.因为他懂得“以诚待人,天下信之”的道理,也坚信只有(),才可能成功。 A、诚实守信 B、明礼诚信 C、讲信用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

当代中国的政治探索严格说来,应从1840年算起,1840年西方国家用殖民侵略方式使得中国社会遭遇现代性,政治发展命题浮出水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项制度构成了我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制度,也是政治合法性构建的核心体现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中国现实的政治改革采用的是渐进而相对平衡的改革道路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4.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那就是“在合法性中累积有效性”。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5.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从创造政治有效性出发的,并在保持政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效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扩大民主化,累积政治的合法性,以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整体进步。应该说,我们所采用的这种政治发展思路是非常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6.党政分开:在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进行必要的职能划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和排除党内的非技术官僚对经济建设的瞎指挥,阻止党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对经济改革的干扰 对

错 【答案】:错 【解析】: 【题型】判断题 7.政企分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经营的过多干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提高其经济活力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8.干部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党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用人制度,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政精英的转换。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9.领导体制的改进和制度化:人格化基础上的领导体制向制度化的集体领导转变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10.林毅夫、蔡昉出版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引起海内外对“中国模式”研究热潮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何谓“中国模式”?第一种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另一种重在展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模式 对 错 【答案】:对 【解析】: 【题型】判断题 2.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等认为,中国模式总的特征是“威权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

诚信文化建设考试单选

A )多次论述“诚”,认为“诚”是道德本体,并把“诚”提升到“天道”的高度,“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 道德概念。A、孟子B、孔子C、老子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 对保障社会公平主义是有重大作用的制度。A、爱国守法B、公平主义C、明礼诚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B )重视“信”的道德修养,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四教”之一加以论述。A、孟子B、孔子C、老 子 虚假广告大量存在,是(B )方面存在的问题。a政务诚信B商业诚信C组织诚信D个人诚信(A )关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诚信,就其适用范围而言是普适的、开放的,它可以跨越家族、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A、契约B、五伦C、法律 (A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A、诚信B、爱国C、守法 (A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既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道德约束力,也是人类自由发展、自我完善应有的道德品质。A、诚信B、守法C、敬业 (B )的造假、欺诈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A.教育行业B.财经行业C.科技行业 D.医疗行业 (B )是促进各行业自律规范的根本保证。A、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B、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C、重视家庭和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D、坚持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 (B )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为人之道。A、守法B、诚信C、爱国 (B )是信用的基础。A、公德B、诚信C、道德 (B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A、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科学发展观 (B )属于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A、文明 B、诚信 C、仁爱 (C )”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民最重要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操守之一,这是对每位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明礼诚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 (C )败坏,将引发社会的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 (C )能否成为当前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诚信道德 (C )是诚信的支点。A、制度B、公德C、法律 (C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要求。A、加强公务员的诚信教育B、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行政的信息透明度C、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 )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行为的准则。A、会计纪律B、会计行为准则C、会计职业道德E、会计法 (C )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必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A、?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D、?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C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政务活动的过程中,履行对公众的责任,信守对公众的承诺的行为表现。 (D )就是要搞清楚“事实”,不歪曲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事实,一切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A.信守承诺 B.兑现承诺 C.义利合一 D.实事求是 (A)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并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概括,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A.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胡锦涛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的初步分析 姓名:5252 学号:000000000 学院:53383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介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的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即代表名额分配到各选举单位,按选举单位提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选举单位的会议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产生,香港、澳门回归以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根据全国人大制定的选举办法,选举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席全国人大的代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中央军委机关的军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另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直接分配到各选举单位,由各级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2.选举人大代表时的问题 2.1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根据《选举法》规定,代表初步候选人公布后,由各选区的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选民是如何酝酿、协商和讨论的?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具体是多少选民的意见?哪些选民支持?哪些选民反对?为什么支持?为什么反对?所有的这一切,很不透明,选民根本无从知道。 事实上,对于选民推举出的、希望的初步候选人有时候并不一定能获得正式候选人资格。有的地方政府确立的选民小组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往往会按照上级领导或者是地方领导的意志来确定。而这样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即使在当选后也会首先维护领导的决定;有时候很难让他们主动去选择维护选民的利益而去质疑甚至是抗争地方政府和有关领导。真正可以抗争或者敢于质疑的人往往会在确立正式候选人或者选举的时候因为种种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无法成为“为民请命”人大代表。 2.2选民选举人大代表 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指在2011年辽宁省委常委换届选举、2013年辽宁省“两会”换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第十二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涉嫌破坏选举等系列案件。此案不只涉及人员众多,且是1949年以来查处的首个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破坏党内选举制度和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要疏通好这些人大代表团并非易事,于是,出现了很多的“游戏规则”:动用公款贿选、多有中间人参与、官员或老板出面帮候选人“拉赞助”、两会前被认为是“贿选旺季”、有人家中甚至被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