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完整版)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完整版)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完整版)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笔记

“要想了解历史和理解历史,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取得并且认识这种过渡里所包含的思想。”——黑格尔

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发展演变的脉络,它是理解现在、把握未来的钥匙。我们想借鉴国外城市规划史的先进经验,却不了解其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整体精神,仅仅注意了形似,汲取的也只是历史的种种片段,这样导致我们的指导极少成功。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及思想,以便于正确地吸取教训、学习经验、去之糟粕、取之精华。

这本书对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庞杂离理念、思想和主流精神,按十个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从总体上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在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使人文(人本)主义、公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善于理性思辨、交流争论的人们更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于是,公共建筑及建筑群成为公共活动的中心,它们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代表的是雅典卫城,其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在规划史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随着古希腊美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及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一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模式产生了——希波丹姆模式。该模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道路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和美。该模式后来被用于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罗马的营寨城。这种模式为城市专制主义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现代建筑运动所推行的机械城市的“秩序美”异曲同工,19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城市机械理性缺陷的批判就在于此。

第二章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在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漫长过程里,国家扩张、财富积累,人们挥霍奢华、物质生活腐朽,此时形成了享乐主义、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风气及信仰。罗马的城市建设也世俗化(大规模奢华的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剧场等)、军事化(坚固的城墙、大跨度桥梁、远程输水道等)、君权化(帝王宣扬政绩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广场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投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继而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特点:①强烈的实用主义;②凸显永恒的秩序思想;③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第三章文明涅槃——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世纪时期,西欧战争频繁、封建割据严重,导致生产力衰退、城镇败落,社会生活的中心由城市转入了的农村。整个社会的凋敝,使人们将精神寄托于宣传“博爱”“禁欲主义”“自律”的基督教上,于是,基督教及教堂成为中世纪的上层核心,凌驾于王权之上。此时,教堂成为人们的公共生活中心,是最重要最中心的建筑。而无规划使得城市中建筑尺度亲切宜人,道路蜿蜒曲折、收放有序,各城市主色调不同,空间视线连续自然,形成了有机的肌理。这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特点为:①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②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③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④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

11世纪开始,西欧手工业及商业开始复苏,新兴自资产阶级保护“公共利益”,商店、行会、仓库、码头等公共建筑多了起来,并逐渐变得重要。但教堂仍是城市中的中心。第四章重启心灵——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5世纪西欧的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高举“人本主义”大旗,在人本主义下,人

们崇尚人类,艺术家崇尚唯理主义的美学,强调把美的客观性用几何和数的比例关系固定下来,而“追求科学、提倡文化、反对封建愚昧”的精神启蒙了近代自然科学。此时,人们从中世纪清苦的宗教下解脱出来,逐渐追求世俗生活享受。新兴资产阶级的富有和地位,使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豪华气派的建筑取代教会和宫殿而占据城市的中心。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建设和佛罗伦萨城市重心的转移。

这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特点有:①追求理想王国的城市图景。这时出现了大量理想城市的布局形式,例如阿尔伯蒂的多边星形平面、斐拉锐特的八角形理想城市等。后来,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大量用于城市细小部分的改造。②高雅与精英主义的营造思维。当时社会认为建筑和城市规划成为一种深刻和高雅的文艺构思,普通人不可企及,艺术受到高度重视和尊敬,是精英和天才们的专利。③尊重文化与“后继者”原则。艺术家们把伟大作品看成是几代人集体完成的、并且是不同时代相互协调的结果,他们恪守和谐与整体的艺术法则。例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佛罗伦萨城市中心、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都是历经几个世纪完成的。④两种城市规划思想的分野与交融。巴洛克风格:道路格局“环形+放射”式,并在转折的节点处用高耸的纪念碑等来作为过渡。古典主义:在建筑群与城市总体布局中强调轴线对称关系、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强调统一性和稳定感。两者都是通过壮丽、宏伟而有秩序的空间景观来喻意着中央集权的不可动摇。到后来很难区分,“巴洛克+古典主义”的规划设计思想在巴黎改建、华盛顿城市规划设计、堪培拉的设计等得到广泛应用。

第五章唯理秩序——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封建君权异常强大,被称为“绝对君权时期”。此时,资产阶级推行“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社会崇尚理性,而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也逐渐体现出来。由于资产阶级政权还未建立,封建君主们蓄意曲解和借用思想启蒙运动的认识成果,用自然科学的唯理秩序来宣扬主从关系、有组织有规范的统治秩序,城市规划也在权利的秩序下呈现古典主义、唯理主义。例如,园林布置中把坡地和植物塑造成明确的几何形状,规划设计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突出表现人工的规整美;从凡尔赛宫的有条不紊到巴黎的宽阔中轴线,君权的气质无所不在。后来,古典主义思想在华盛顿、堪培拉规划中应用,巴西利亚的规划中,也有这种强烈秩序感的古典主义构图痕迹。古典主义构图简洁、几何性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追求完整而统一效果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其追求冷冰冰“数的和谐”,缺乏个性和热情,是不可取的。

第六章先驱探索——资本主义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确立了公民的社会意识,而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哲学态度和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思维也逐渐形成。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了一些列疾病和问题,于是,资产阶级开始进行公共卫生运动,而一些先驱把目光放在空想社会主义上,例如傅里叶、欧文、圣西门都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城市模式。

此时产生了两位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大师——霍华德和盖迪斯。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内核是社会改革,空间模式是城乡交融、群体组合,其对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巨大。盖迪斯提出了城市的综合规划观,他主张研究城市不仅注重物质环境还要注重社会环境,而且要区域协同规划,先调查研究再规划,此外,他重视人文要素与地域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基础作用。

与霍华德和盖迪斯不同,一些崇尚现代工业技术的工程师主张用技术改造城市,解决城市问题。这时期具代表性的是西班牙工程师玛塔提出的“带形城市模式”和法国建筑师戈涅提出的“工业城市模式”,它们成为“机械主义城市”的思想起源。

19世纪末,针对西方城市空间组织延续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且单调僵硬的现象,奥地利建筑师西谛1889年出版了《建筑艺术》一书,他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

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并实现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西谛关于城市形态的研究,为近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不断郊区化,为恢复市中心良好的环境和吸引力,美化运动运行开来。城市美化运动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1909)”为开端。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先驱们开始自然主义的探索,渴望城市与自然相融。在奥姆斯特德带领下,纽约1859年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改善了城市机能,也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

第七章精英路线——1900年代至二战前的城市规划思想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对长期以来由“权贵主义”垄断建筑设计的一次重大反叛,它明确提出了“为大众服务”的概念,是大部分建筑规划精英以“拯救众生”为主旨领导的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精英主义”。它的基本思想是功能主义、形式上提倡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非装饰原则、标准化和模块化、强调灵活整体的空间布局、重视节约建设开支费用。1928年现代建筑师在瑞士的日内瓦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大会。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主将柯布西耶,倡导机械理性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他的理想城市是集中主义、功能主义的化身。他认为城市应该是集中的,集中的城市才有活力,而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解决,提倡立体交通和高密度。1951年他规划的印度首都昌迪加尔充满了形式理性主义色彩,尺度巨大,社会问题严重。柯布西耶毁誉参半,但是他的理性和功能分区的思想直接体现在后来年他起草的《雅典宪章》中。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在雅典召开,会议通过了被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大纲”的《雅典宪章》,其主要思想是:城市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根据这些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然后建立各分区间的联系。该宪章分离了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机械地划分空间,是理性的物质空间规划,认为城市规划是描绘未来的蓝图。但是,它的功能分区为当时无秩序、无计划的城市建设、居住工业混杂的格局提供了指导。而且它指出的城市区域思想、为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为解决城市问题,产生了赖特“广亩城市”、沙利宁“有机疏散理论”等城市分散主义思想;为解决小汽车与行人的冲突问题,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盖迪斯、芒福德等人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基本逻辑框架,1938年芒福德的《城市文化》更被称为区域规划的“圣经”。

第八章功能理性——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948年诞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门学科,广泛影响着人类自然、社会科学发展的几乎一切领域。城市规划此时也出现了从分解到综合的系统规划思想,并运用系统方法、数学方法来分析、模拟城市,理性规划达到巅峰。

二战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增长,西方国家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此时,规划届不再是“集中主义”和“分散主义”的分歧,“适度分散”已达成了共识,卫星城的建设风行,英国的“新城运动”成为了一项国策。经典案例是1944年阿伯克隆比的大伦敦规划,他吸收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的分散思想、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和集合城市的概念,采纳了恩温德卫星城建设模式,将伦敦城市周围较大地域作为整体规划考虑的范围。该方案对当时控制伦敦的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有一定作用,但同心圆封闭式的布局模式也造成了通勤距离过大、配套设施不足、新城投资巨大等问题。

1950年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思想兴起,战后联合国和一些地区通过了一系列历史环境保护文件,如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1976年《内罗毕建议》、1982《佛罗伦萨宪章》、1987年《华盛顿宪章》等,文物与历史遗迹的保护提上日程。

在功能理性主义绝对垄断时,Team 10提倡人本主义,呼吁城市规划要注重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价值,其中,英国Smithson夫妇提出了“簇拥城市”,这种城市的发展充分

体现了流动、生长、变化的思想。

至此,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的基础确立,为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第九章混沌交锋——1970—1980年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970年至1980年间,社会形态上,黑人运动、人权运动、女权主义、后福特时代等交织在一起,消费形态上,西方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人们希望领略日新月异的生活,以满足心理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滋生了批判现代文明、强调思想文化平等自由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其主旋律是多元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城市规划的视角有对社会公正问题的关注、对社会多元性的重视、人性化的城市设计以及对城市空间现象背后的制度性思考。后现代城市规划思维特征是①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②多元化并存的规划观;③文脉主义的规划情感;④模糊空间的规划理念。

后现代理论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文脉主义的理论,由此引发的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罗威、科勒的“拼贴城市”、“地点与场所精神”以及后来日本“新陈代谢学派”的思想。此外,物质空间和政策协调整合的城市更新运动不断发展,用社区改造代替了大拆大建的城市改造。同时,一些学者探索“未来城市”,如弗里德曼的可插入城市、矶崎新的空间城市等。在社会方面,社会公正思想和公众参与也正悄然兴起并不断发展。

针对对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弊端,1977年国际建协在秘鲁利马制定了这个时代城市规划的另一基本文件《马丘比丘宪章》。宪章指出不要为了追求清楚的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和活力、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科学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等观点,而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公众参与。和《雅典宪章》的区别,说明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趋势是从理性主义向社会文化主义转变,从空间功能分割向城市系统整合思维方式转变,从终极静态的思维观向过程循环的思维观转变,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规划观的转变。第十章全新图景——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

1990年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文化高度重视。于是,城市与区域管制、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生态城市人文思想应运而生。

新区域主义强调区域不可或缺的价值并认为其应该成为现代经济政策关注的焦点;鼓励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激发内生发展潜力;强调经济与社会行为的区域化特征和培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为通过区域空间规划和政策调整,区域公正和谐的环境、高度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能为区域内城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典型案例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和英国利物浦地区及格拉斯哥等传统产业地区的区域发展转型。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使得城市沿郊外高速路无节制蔓延、人与人之间存在严重的隔膜。新城市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衍生出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强调要保持旧的面貌,特别是旧城市的尺度;而在城市郊区,提倡采取一种有节制、公交导向的“紧凑城市”模式。其中“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ND)和“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是其典型的两种模式,均体现了新城市主义城市设计的基本特点: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以及珍视环境。

美国加拿大的城市向外无节制地蔓延,虽然有空间基础和小汽车的技术支撑,但由此导致的社会、生态负效应,使得1990年后北美学者检讨这种不受控制的增长方式,提出增长管理的思想。1997年Lendening首先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手段主要有强调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鼓励市民参与规划,培育社区意识,鼓励社区间协作;改变城市中心区衰退的趋势;强调开发计划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鼓励对土地利用采用“紧凑模式”,鼓励在现有建成区进行“垂直加厚”;打破绝对的功能分区思想和严格的社会隔离局面,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住房类型和价格的多样化。

结语:读完这本书,使我对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史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原来在每一

个经典理论、经典案例的背后,都有着与时代对应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我们借鉴国外经验时,不能断章取义,因为条件不同、政策不同、制度不同等都会影响到实践的绩效。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大师的核心思想,然后分解重构,整合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同时,要把握可持续发展和人文主义的立足点和归宿,在日益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妥善处理好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城市科学、高效、可持续地发展。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表格 时间背景城市生活形态规划思想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文化时期1.古希腊文化孕育成 长的阶段。 2.公元前六 世纪波斯 侵入亚欧, 造成名族 的迁徙和 融合。 1.城邦的社会基础是公民。 2.对城市的定义: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 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 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的享受 轻松地生活。 3.许多希腊城市都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 混居在同一街区,仅在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上 有所区别。

4.对于小规模的城市,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宗教。 5.雅典卫城不是膜拜的禁地,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中心。 6.广场最后变成了希腊城市中最重要的、最富活力的中心。 1.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原子论”、“宇宙数学结构”等。 2.人文主义的思想,从“自然哲学”的研究到 探求人的“社会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路 线的自然引申。 3.理性思辨的逻辑思维。古希腊的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 4.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社会公正的意念被置于政体建设的中心位置。 5.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所设计的城市是按照“社会几何学家”的理想理念设计的,即圆 形加放射。 6.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而是乐于顺应各

种复杂的地形已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 7.希波丹姆式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与数 的和谐,强调棋盘式路网,城市公共中心明 确规整,代表城市:米利都城。但是这种模 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以及城市的进一步发 展带来了桎梏。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风文化时期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古典文化时期1.雅典联合各个城邦 与波斯军 队展开决 战,在希波 战争中获 胜。 2.建造了雅 典卫城。 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1.伯罗奔尼撒战争造 成希腊城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演示教学

《人口原理》读书笔 记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马尔萨斯的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的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这本著作一直被人批判为“剽窃”,它可能不是建立在自己的科学逻辑上,而是将许多的观点和内容用来反驳别人,不过同时也难免使得他的一些言论存在矛盾和漏洞。 在第一章,马尔萨斯提出的两条公理,显而易见,它们是不必受到质疑的: 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维持现状。 马尔萨斯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人口原理》的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两条不言而喻的公理上的,从极其简单的公理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一、人口与食物不同的增长比率带来动荡的下层社会。 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这一点不需要特别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口增长的基数是多么小,由于其令人吃惊的增长速度,如果没有任何社会限制,理论上人口总数将变得非常巨大。另一方面,食物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劳动者的勤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大局上于事无补,因为土地会受到限制。于是,社会生活资料的总量会随着时间被快速增加的人口总量超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内在的平衡机制将发生更大的作用。社会制度如婚姻制度中禁止早婚、社会现象如弃婴等将对人口增长起抑制作用。同时,过多的人口造成生活资料的短缺,贫困和犯罪将长期困扰下层社会,直到人口总量同生活资料总量重新达到平衡。 二、人口增殖力大于生活资料的增长力——解释人口迁移和饥馑灾荒 马尔萨斯以此解释了欧洲人口北迁大潮的原因,而我联想到了到中国历史上的北人南迁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中国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北人南迁,我们多从经济吸引来阐释,这一点解释北方的汉人迁往南方比较恰当,但更北的少数民族持续不断地迁往南方应该还有其他原因。有理由相信历史上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而北方相对贫乏的土地,畜牧的方式不足以提供生活资料,所以北人南迁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人口增殖的压力。饥馑和灾荒通常是抑制人口过多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都是自然或社会运行的结果。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而食物供给严重不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量的人死于饥荒,从人口和生活资料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社会自我平衡的结果。 三、人口增长的两种抑制 人口增长有两种抑制,一是预防性的抑制——即人们对养家糊口的忧虑;一是积极性抑制——一些下层阶级实际所处的困难境地,使他们不能给予子女原本应有的食物和照料。人口的两种抑制可以解释人口为什么没有在两性情欲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下爆炸性地增长,而这种解释从社会学方面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映照到中国,人口抑制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还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马尔萨斯认为,生活资料与人口之间的矛盾随时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工业革命至二战前城市规划发展史纲 空想社会主义的探索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乌托邦”: 19世纪初,欧文和傅里叶 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 方案。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 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 近代人文主义规划思想 1.霍华德与社会(田园)城市思想 1898年十月,《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1902年,《明日的田园城市》,三个基本方面:社会、经济地理和城市建设。 城乡结合体,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a.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提出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换。 b.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乐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c.设想乐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发展都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 d.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3.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 1904年发表《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的演讲 1919年《生物学和它的社会意义:一个植物学家对世界的看法》 观点: 重视人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参与和必需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 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 《进化中的城市》: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历史贡献: 1.城市研究的综合馆: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2.深切的人文关怀观: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 3. 勤奋务实的实践观: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与启示城市规划由物质空间而始,最终是服务于人的。西方在百年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论也同样经过了百年思考与创新;中国的城镇化用三十年走过了西方百年的路,所做的甚多,沉心静思则相对较少。 在中国城市缓速、提质、增效的背景下,不妨回顾一下西方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以史为鉴,集思以助远行。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 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提出两大战略思想: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与现代城市规划所秉承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1](仇保兴,2005)完全吻合。“五个统筹”的核心在城市[2](仇保兴,2006),和谐城市是落实这两大战略思想的重要载体,也为当前和今后的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注入“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美好城市愿景、科学理性的新精神以及规划实践的新方式。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实践,西方城市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正处

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中国,要自我完善、后发超越,就需要对之进行了解。 1890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这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100多年来建设美好城市的发展基调与奋斗目标[3](吴志强,1999)。国内已有不同学者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整理、引荐与分析(吴志强,2000;周岚,2001;方澜等,2002;仇保兴,2003;王凯,2003;李强等,2004;张京祥,2005;曹康顾朝林,2005;曹康吴丽娅,2005;丁宇,2005;左慧敏,2005;李健宁越敏,2006)[4-15],以求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工作实践等提供借鉴与启迪,在此不予细数。 从田园城到和谐城,是一次“新的升华”,本文冀望从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这一视角切入,在和谐城市的目标导引与政策语境下,通过对西方百年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梳理,探寻中国城市规划当前和今后可以有何作为、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城市规划功能取向:为人?为地? 为人?为地?是张庭伟教授在其《21世纪的城市规划:从美国看中国》[16]一文提出的一对问题。文中,他将规划师在过去一百年中的实践,归纳为两个基本方向:第一,改善城市的用地布局和物质环境,即改善对“地”的使用。第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社会的素质,即改善“人”的状况。 他以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例证分析。最后指出,这场为“人”还是为“地”的争论,仍在继续,并将被带入21世纪,这关乎规划师的社会职责和社会使命的讨论。 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城市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17]。在此,笔者将张庭伟教授所提的“人”,界定为具有自主意识的社会群体, 具有社会与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的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相互影响 【摘要】: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体系。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方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的互相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 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主要城市规划思想多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城市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及现代工业技术的推波助澜,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筑师与社会学家寻找理想的城市形态以医治“城市病”的乌托邦和物质形象等思想。 英国社会改革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重要的社会改良学说,田园城市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冀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进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中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他们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

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一定成效,则是时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当前,人类社会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发展”之后,开始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果作总结和反思,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据弃自然、毁坏自然,将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的关系推向了反面,并尝到了由此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如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缺乏自然情调等等。然而,人毕竟是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调控自己,世界各国围绕“人与环境”这一命题采取了种种对策。19世纪末,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英国“田园城市”的思潮,所有的这一切都反

早期城市建设发展及希波丹姆规划思想浅析

早期城市建设发展及希波丹姆规划思想浅析 摘要:在通过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与罗马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探寻城市演变规律,最终落脚于希波丹姆规划思想,试图梳理早期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把握发展变化的轨迹,为当代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思想 一、古埃及城市建设发展历史 城市是在原始社会向私有制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谈到城市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也是奴隶制社会时间最长的国家——古埃及。他有着个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虽然当时的古埃及生产力水平很低,但由于他动用了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以及他们的分工与协作,城市规模常常很大,甚至还有早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古埃及最早建立起了神殿、城镇甚至国家。第一中间期(古埃及历史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开始,城镇已有密集的建筑,有厚厚的带城堡的城墙环绕。中王国时期城市高度发达,新城镇规划更为严密、完善。大多数埃及人生活在城镇中,各种建筑设施的先进和多样化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各种社会机构也使生活内容更为复杂,城中的主居民是当地贵族,他们常常兼任地方长官和各地神庙大祭司的双重职务。为了满足城市的商业、交通运输的需要,古埃及人率先应用棋盘式路网。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二、两河流域城市建设发展历史 两河流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两河流域信仰多神教,崇拜国王和天体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中的宫殿建筑常常与天象台相邻,而天象台则往往与庙宇、店铺、仓库等在一起,形成城市宗教、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心,同时为防水患,大型建筑都建立在高大的土台上。 三、古希腊与罗马城市建设发展历史 虽然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但其思想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传统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 西方文化中就孕育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希腊各地庙宇盛行, 处处庙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庙宇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更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当时人们对城市的定义是: 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的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使城市实际上成为一体的是人们对正义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目标, 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在古希腊的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细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也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考工记》、《管子》等各种不同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两部书虽然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理念。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撰,经考实为后人托名而作,约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内容十分庞杂,城市是其所涉内容之一,对都城的城市规划,《管子〈乘马第五〉》针对当时的礼制制度提出了如下设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这段论述中《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城市规划而言,《管子》的这段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毕竟使我们了解了我国早期城市规划的某些观点。从《管子》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管子》提出的都城规划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着眼点是城市的使用功能,而反对特定的模式。不仅如此,《管子》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与宗法等级也不相同。《考工记》将城分为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城称“国”,采邑称“都”,其划分以礼制等级为准。而《管子》认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应是城市的规模与人口的多少,而不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千室之都”与“万室之国”(《管子·乘马篇》)中的“国”与“都”就是

两种规模不等的城市。《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与《考工记》相比较,显然《管子》更加注重城市的理性发展,而《考工记》所强调的是礼制制度。西周是我国礼制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这种礼制制度在我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城市规划与建筑是体现礼制等级思想极为敏感的地区,所以在以礼教立国的社会中,《考工记》的影响要比《管子》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北京城,它的规划与发展始终与《考工记》有关。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部手工业官书。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春秋至战国时期我国的手工业资料,而且还包括很多手工业的生产制度与规范,从而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史料。正因为它是一部官书,所以书中所反映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关于古代城市规划,《考工记》是我国古代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它所提供的资料比《管子》详细得多,《考工记》的规划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有关都城的城市规划方案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城市毕竟不是模式化的产物,脱离实际的固定模式也肯定是难以行通的,实际上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都没有严格执行《考工记》的具体规定,完全按照《考工记》方案建设的都城并不存在。我国历代的都城规划形制都不相同,说明每一座都城在兴建之际,都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实际需要,对《考工记》的方案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虽然每一座都城的城市布局都不相同,但我们从其规划的模式和手法上仍然可以明显看出《考工记》的潜在影响。在我国古代都城之中,对《考工记》规划思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 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其实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我以为,排在第一位的当是现代主义错误的城市规划观。 3、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要改变和消除城市失落空间,罗杰·特兰西克认为: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公众必须参与对环境的塑造,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空间背后的设计原则。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公众和设计师都要明了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简单地说,成功的城市空间就是人们乐意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但能够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能对外来游客有吸引力。或者,也许不那么恰当但却比较形象的说法,长假时能够让游客蜂拥而来的城市区域就是成功的,反之,长假时居民空城而出的城市区域就是失败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决定,但它们通常具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建筑间的组群关系,具有积极的图底关系,等等。 谈论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视觉转化的问题,其核心是设计的重点放在何处:若是放在实体建筑上,那就是以建筑为图,以空间为底;若是放在空间上,那就是以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为图,以建筑体为底。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单体的建筑仅仅以立面——甚至有时候仅以立面中的某个局部——的形式存在,其中参与空间营造的立面与这个空间中其它建筑的关系要远比与它另外的立面——这些立面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的关系要密切。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实在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新城市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之我见:以新城市主义为例 xxxxx 摘要:新城市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规划思潮。本文从西方现代规划理论的起源与总体认知讲起,首先划分了20世纪规划思想主要阶段,并简要介绍其中的代表思想及代表人物,其次着重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并从其概念、三个尺度及两个模式(TND与TOD)进行阐述,最后综合并筛选了各个文献中对新城市主义的利弊的讨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TND; TOD; Abstract:New Urbanism is a ideological trend which born in 1980s. This essay starts from the original and the full view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Previously divided the main thoughts of the modern western planning into 6 parts, then introduced the main thoughts and main person. Secondly, introduced the New Urbanism emphatically, elaborated from its identity, three scales and two modes (TND & TOD), finally, integrated and screened all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n New Urbanism, and gave the views of myself in the end of this essay. Keywords:Modern western planning theory; New Urbanism; TND; TOD 1. 对西方规划理论的总体认识 1. 1.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例如Campbell将其归结到以下几个基本事件: (1)田园城市(Garden City, E.Howard); (2)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1,Burnham); (3)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 但也有学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三者才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 而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根源,则应追溯到更早的欧文(Owen),圣西门(Saint-Simon)。傅利叶(Fourier)、Godin和Cabet等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和社会平等等传统的思潮。1 1.2. 对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总体认知 百年来,一系列西方现代城市理论的目的,无外乎便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始,各个年代的规划师不论持着什么样的规划主张,虽然其结果各有成败,但其目的无外乎都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说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便是Scott Campbell。他在Green cities, growing cities, just cities?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文中提出了“规划师三角”,客观而清晰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规划师之间的清晰的框架体系。即规划师应致力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1.社会公平、经济机会、收入平等2.综合经济增长与效率3.环境保护)从而使其实现平衡, 而“可持续发展原则”成为实践过程中可操作的行动需要三个“钥匙”——处理“资产、资源、发展矛盾”。通过此“钥匙”, 规划师凭借其自身职业的独特性, 不断协调三角矛盾并解决难题, 成为“善于综合协调的专家”2, 为可持续发展指明较为可行的出路。 (图1 “规划是三角”3) 1.3.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纲要 1吴志强.2000.《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城市规划汇刊,(2):9) 2何兴华. 可持续发展论的内在矛盾以及规划理论的困惑——谨以此文纪念布隆特兰德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10 周年[J ] . 城市规划, 1997, (3) : 48251 . 3汝小芳、王红扬、孙明芳,Scott Campbell 理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影响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24/2),

我国古代地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城市的各项建设主要为统治者及其权力集团服务,城市格局表现为中轴对称、王城居中都城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在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商贸业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城市中的集市开始兴起。从唐长安的“东市”、“西市”至北宋汴梁繁荣的街市的形成与发展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在潜意识中开始关注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潜在地体现了规划的“人本主义”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临安等。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城市规划相关书籍

城市规划相关书籍及期刊 期刊:城市规划、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 书籍: 1. 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刘易斯?芒福德著,宋峻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 约翰?M?利维著,张景秋等译.现代城市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 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8. 张京祥编.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9. 邹德慈主编.城市规划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 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9 1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 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3. 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4. 张钦楠.阅读城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5. 郑也夫编.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6. 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7. 方创林. 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制科学出版社 18. 王军. 十年三联出版社 19. 王军. 采访本上的城市三联出版社 20. 王军. 城记三联出版社 21.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格式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 课程代码:(2012-2013-1)--A9137-1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 建筑学专业 先修课程:建筑初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为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主干课之一,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教学安排上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课程结构纵向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加深并综合运用前期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它在专业学习导向上还具有引导学生入门、深造学习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对本专业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认识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思想及最新发展动态; 3、熟悉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的分析与确定;理解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构成及其内在关系; 4、掌握城市规划工作步骤及编制程序;城市用地适用性分析评定的方法; 5、掌握不同用途用地规划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的相互关系; 6、初步掌握城市总体布局思想方法和方案评析与优化;小城镇的含义和规划编制; 7、重点掌握交通、住宅、城市设计与遗产保护等城市专项规划要求; 8、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城市观念;了解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哲理观念; 9、通过案例分析与外出调研,初步掌握城市功能活动在整个城市空间的合理部署与有机组合,并在全局观念下协调城市各个方面的研究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