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质量管理体系

T质量管理体系

T质量管理体系
T质量管理体系

GB/T19004-2000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对GB/T19004.1-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本标准发布时,取代GB/T19004.1-1994。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康达信质量认证咨询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艳君、李铁男、熊大田、赵宜正、吴兴辉、张伟、蒲伦昌、朱小莉、乔向红。

GB/T19004-2000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遵照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国际标准草案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国际标准ISO9004由ISO/TC176/SC2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取代ISO9004-1:1994(因对其作了技术性修订)。本标准的题目已作了修改,以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由于ISO9000族许多现有标准的条款内容已纳入本标准,因而也将对这些标准进行评审,以便决定是将其撤销还是作为技术报告重新发布。

与以前的版本相比,ISO9001和ISO9004现在是一对协调的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旨在给出产品的质量保证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而ISO9004则通过使用更广泛的质量管理的观点,提供业绩改进的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A和B仅是提示的附录。

GB/T19004-2000

0引言

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本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组织的目的是:

——识别并满足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组织内人员、供方、所有者、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以获得竞争收益,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

——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和能力。

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为组织带来直接利益,而且也对成本和风险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的管理对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都很重要,关于组织整体业绩的这些考虑可影响:

——顾客的忠诚;

——业务的保持和扩展;

——营运结果,如收入和市场份额;

——对市场机会的灵活与快速反应;

——成本和周转期(通过有效和高效地利用资源达到);

——对最好地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的整合;

——通过提高组织能力获得的竞争优势;

——员工了解并推动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参与持续改进;

——相关方对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信心,这可由该组织的业绩、产品寿命周期以及信誉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证实;

——通过优化成本和资源以及灵活快速地共同适应市场的变化,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0.2 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增强相关方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和高效地运作,组织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由诸过程所组成的系统的应用,以及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地控制。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理解并满足要求;

b)需要从增值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基于客观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图1所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展示了第4-8章中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相关方起着重要作用;对相关方满意的监视要求对相关方有关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图1的模式并没有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图1——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0.3 与GB/T19001的关系

GB/T19001和GB/T19004已制定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们既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单独使用。虽然这两项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助于它们作为一对协调一致的标准使用。

GB/T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

GB/T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GB/T19001相比,GB/T19004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1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19004推荐了指南。然而,用于认证和合同不是GB/T19004的目的。

为进一步方便使用,本标准将GB/T19001要求的基本内容置于方框内,并附在相应的条款后。“注”为理解和说明本标准提供了指南。

0.4 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它管理体系的指南,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所特有的指南。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结合或整合。组织为了建立遵循本标准指南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 19004-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idt ISO 9004:2000 Guidelines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代替GB/T19004.1-1994

1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超出GB/T19001要求的指南,以便考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而考虑开发改进组织业绩的潜能。与GB/T19001相比,本标准将顾客满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扩展为包括相关方满意和组织的业绩。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的各个过程,因此,本标准所依据的质量管理原则也可在整个组织内应用。本标准强调实现持续改进,这可通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来测量。

本标准包括指南和建议,既不拟用于认证、法规或合同目的,也不是GB/T19001的实施指南。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使用的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相关方)

在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

4.1 体系和过程的管理

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以系统和透明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实施并保持一个通过考虑相关方的需求,从而持续改进组织业绩有效性和效率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

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以下途径建立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

a) 确定体系和过程,这些体系和过程能得到准确地理解以及有效和高效地管理和改进;

b) 确保过程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受控,并确保具有用于确定组织良好业绩的测量方法和数据。

建立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组织所需开展的活动可包括:

——确定并推动那些能导致组织业绩改进的过程;

——连续地收集并使用过程数据和信息;

——引导组织进行持续改进;

——使用适宜的方法评价过程改进,如自我评定和管理评审。

附录A和B分别给出了自我评定和持续改进的过程的示例。

4.2 文件

管理者应当规定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支持组织过程有效和高效运行所需的文件,包括相关记录。

文件的性质和范围应当满足合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要与组织相适应。文件可以采取适合组织需求的任何形式或媒体。

为使文件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管理者应当考虑: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合同要求;

——采用的国际、国家、区域和行业标准;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组织的决定;

——与组织能力发展相关的外部信息来源;

——与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有关的信息。

管理者应当对照下述准则,就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对文件的制定、使用和控制进行评价:——功能性(如处理速度);

——便于使用;

——所需的资源;

——方针和目标;

——与管理知识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要求;

——文件体系的水平对比;

——组织的顾客、供方和其他相关方所使用的接口。

管理者应当依据组织有关沟通的原则,确保组织内人员和其他相关方能得到相应的文

4.3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

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以系统和透明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本标准提供的管理指南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

这些原则是为最高管理者制定的,以使最高管理者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这些质量管理原则已融入本标准,它们是: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b)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c)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d)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e)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f)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组织成功地运用八项管理原则将使相关方获益,如,提高投资回报、创造价值和增加稳定性。

5 管理职责

5.1 通用指南

5.1.1 引言

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承诺和积极参与,对建立并保持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所有相关方获益是必不可少的。为使组织和相关方获益,有必要确立、保持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最高管理者应当考虑以下活动:

——确立符合组织宗旨的设想、方针和战略目标;

——通过实例引导组织,以促进其人员间的相互信任;

——就组织在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方向和价值观进行沟通;

——参与改进项目,寻求新的方法、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开发新产品;

——直接获得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反馈;

——识别能使组织增值的产品实现过程;

——识别影响产品实现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支持过程;

——营造鼓励组织内人员参与和发展的环境;

——提供支持组织战略计划实现所必需的结构和资源。

最高管理者还应当规定组织业绩的测量方法,以便确定是否达到了所策划的目标。

这些方法包括:

——财务测量;

——整个组织过程业绩的测量;

——外部测量,如水平对比和第三方评价;

——对顾客、组织内人员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的评定;

——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性能的感受的评定;

——对管理者已识别的其它成功因素的测量。

从这些测量和评定所获得的信息应当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从而确保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来推动组织业绩的改进。

5.1.2 需考虑的事项

在建立、实施和管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时,管理者应当考虑4.3条款所概述的质量管理原则。

基于这些原则,最高管理者应当证实其在以下活动中的领导作用和对这些活动的承诺:——除了了解顾客的要求外,还要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宣传方针和目标,以提高组织内人员的意识、能动性并鼓励参与;

——将持续改进作为组织过程的目标;

——策划组织的未来并管理变更;

——确定使相关方满意的框架并予以沟通。

除了渐进的或连续的持续改进之外,最高管理者还应当考虑将过程的突破性更改作为组织业绩改进的一种手段。在更改期间,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提供为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所需的资源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当识别组织的产品实现过程,这些过程与组织的成功直接相关。最高管理者还应当识别影响产品实现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或影响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支持过程。

管理者应当确保过程都以有效和高效的网络方式运作。管理者还应当分析和优化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相互作用。

管理者应当考虑:

——确保对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有效和高效地达到预期结果;

——确保对过程输入、活动和输出作出明确规定并予以控制;

——对输入和输出进行监视,以便验证各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并有效和高效地运行;

——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并把握业绩改进的机会;

——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促进过程的持续改进;

——确定过程的负责人并赋予他们充分的职责和权限;

——对每个过程进行管理,以实现过程目标;

5.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5.2.1 总则

每个组织都有相关方,而每个相关方都有各自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相关方包括:——顾客和最终使用者;

——组织内人员;

——所有者和(或)投资者(如股东、个人或团体,包括公共部门,他们对组织有着利害关系);

——供方和合作者;

——社会,即受组织或其产品影响的团体和公众。

5.2.2 需求和期望

组织的成功取决于是否能理解并满足现有及潜在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是否能理解和考虑其他相关方的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为了理解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当:

——识别相关方并始终兼顾它们的需求和期望;

——将已识别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

——在整个组织内沟通这些要求;

——注重过程改进,以确保为已识别的相关方创造价值。

为了满足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管理者应当:

——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潜在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为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

——识别并评定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识别市场机会、劣势及未来竞争的优势。

与组织的产品有关的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可包括:

——符合性;

——可信性;

——可用性;

——交付能力;

——产品实现后的活动;

——价格和寿命周期的费用;

——产品安全性;

——产品责任;

——环境影响。

组织应当识别其人员在得到承认、工作满意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对他们的这种关心有助于确保最大程度地调动其人员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组织应当对满足已识别的所有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和期望的财务及其它结果作出规定。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考虑与其供方建立合作关系的潜在利益,以便为双方创造价值。合作关系应当基于共同的战略、共享知识和利润以及共同承担损失。在建立合作关系时,组织应

当:

——识别可作为潜在合作者的主要供方和其它组织;

——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共同达成清楚一致的理解;

——对合作者的需求和期望共同达成清楚一致的理解;

——建立确保持续合作机会的目标。

在考虑与社会的关系时,组织应当:

——表明对卫生和安全的责任;

——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资源;

——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5.2.3 法律法规要求

管理者应当确保组织具有适用于其产品、过程和活动的法律法规要求方面的知识,并应当将这些要求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之一。管理者还应当考虑:

——倡导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下,有效和高效地遵守当前和预期的要求;

——高于法律法规要求而给相关方带来的收益;

——组织在保护社区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

5.3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当将质量方针作为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一种手段。

组织的质量方针应当

是其总方针和战略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保持一致。

在制定质量方针时,最高管理者应当考虑:

——为使组织成功,将来所需进行的改进的程度和类型;

——预期或期望的顾客满意程度;

——组织内人员的发展;

——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超出GB/T19001要求所需的资源;

——供方和合作者的潜在贡献。

可用于改进的质量方针应当:

——与最高管理者对组织未来的设想和战略相一致;

——使质量目标在整个组织内都能得到理解和贯彻落实;

——表明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以及为实现目标提供足够资源的承诺;

——在最高管理者的明确领导下,有助于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的承诺;

——包括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满意程度相关的持续改进;

——以有效的方式表述,以高效的方式沟通。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组织的战略策划和质量方针为确立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最高管理者应当建立能导致组织业绩改进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是可测量的,以便管理者进行有效和高效地评审。在建立这些目标时,管理者还应当考虑:

——组织以及所处市场的当前和未来需求;

——管理评审的相关结果;

——现有的产品性能和过程业绩;

——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自我评定结果;

——水平对比,竞争对手的分析,改进的机会;

——达到目标所需的资源。

质量目标应当以组织内人员都能对其实现作出贡献的方式加以沟通。质量目标的展开职

管理者应当对组织的质量策划负责。这种策划应当注重对有效和高效地实现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质量目标及要求所需的过程作出规定。

有效和高效策划的输入包括:

——组织的战略;

——已确定的组织目标;

——已确定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价;

——对产品性能数据的评价;

——对过程性能数据的评价;

——过去的经验教训;

——已显示的改进机会;

——相关风险的评估及减轻的数据。

组织的质量策划的输出应当根据以下方面来确定所需的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

——组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实施过程改进计划的职责和权限;

——所需的资源,如资金和基础设施;

——评价组织业绩改进成果的指标;

——改进的需求,包括方法和工具改进的需求;

——文件的需求,包括记录的需求。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为了实施并保持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应当对职责和权限作出规定并进行沟通。

组织的所有人员都应当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能够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

5.5.2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应当由最高管理者指定并赋予相应的权限,以使其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监视、评价和协调,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得到改进。管理者代表应

5.5.3 内部沟通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规定并实施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过程,以便沟通质量方针、要求、目标及完成状况。沟通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进行业绩改进,并有助于组织内人员直接参与质量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当积极鼓励组织内人员进行反馈和沟通,并将其作为一种使其人员充分参与的手段。

沟通活动可包括:

——在工作区域内由管理者引导的沟通;

——小组简要情况介绍会或其它会议,如成绩表彰会;

——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或)杂志;

——声像和电子媒体,如电子邮件和网址;

——组织内人员的调查表和建议书。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当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使其不仅限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验证,且应扩展为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对体系效率进行评价的过程。受到最高管理者领导作用激励的管理评审应当成为交换新观念、对输入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评价的平台。

为使管理评审给组织带来增值,最高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基于质量管理原则的评审,对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的业绩进行控制。评审的频次应当视组织的需求而定。评审过程的输入应当导致超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输出。评审的输出应当提供用于组织进行业绩

5.6.2 评审输入

为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有效性,评审的输入应当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并应当包括:

——质量目标和改进活动的状况和结果;

——管理评审措施项目的状况;

——审核和组织自我评定的结果;

——相关方满意程度的反馈,甚至可能是他们提出的观点;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如技术、研究和开发以及竞争对手的业绩等;

——水平对比活动的结果;

——供方的业绩;

——新的改进机会;

——不合格的过程和产品的控制;

——市场评估及战略;

——战略合作活动的状况;

——质量活动的经济效果;

5.6.3评审输出

通过扩展管理评审的范围,使之超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验证,最高管理者可将管理评审的输出作为过程改进的输入。最高管理者也可将评审过程作为识别组织业绩改进机会的强有力的工具。评审计划应当有利于及时为组织的战略策划方案提供数据。经过选择的输出应当加以沟通,以便向组织内人员表明管理评审过程如何导致使组织获益的新目标。

为了提高效率,其它的输出可包括:

——产品和过程的性能目标;

——组织的业绩改进目标;

——对组织结构和资源的适宜性的评价;

——营销、产品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战略和切入点;

——针对已识别的风险所制定的预防和减少损失的计划;

——有关组织未来需求的战略策划信息。

评审记录应当充分,以便追溯和促进对管理评审过程自身的评价,从而确保其持续有效

6资源管理

6.1 通用指南

6.1.1 引言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识别并获得实施组织战略和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资源。这包括运行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所需的资源,它们可以是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供方和合作者、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

6.1.2 需考虑的事项

为改进组织的业绩,管理者应当对资源作如下考虑:

——针对机会和约束条件,有效、高效并及时地提供资源;

——有形资源,如已改进的实现和支持设施;

——无形资源,如知识财产;

——鼓励开展创新性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和机制;

——组织结构,包括项目和矩阵管理的需求;

——信息管理和技术;

——通过注重培训、教育和学习来提高组织内人员的能力;

——培养组织未来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和形象;

——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策划。

6.2 人员

6.2.1 人员的参与

管理者应当通过人员的参与和支持来提高组织(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为了有助于实现业绩改进的目标,组织应当通过以下活动鼓励其人员的参与和发展:——提供继续培训,并进行个人发展的策划;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确立个人和团队的目标,对过程性能进行控制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促进人员参与目标的确立和决策;

——对工作成绩给予承认和奖励;

——促进开放式的双向信息沟通;

——对其人员的需求进行连续评审;

——创造条件以鼓励创新;

——确保团队工作有效;

——就建议和意见进行沟通;

——对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2.2.1 能力

管理者应当确保组织具备有效和高效运行所需的能力。管理者还应当考虑对组织当前和预期的能力需求与现有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对能力需求的考虑包括以下来源:

——与战略和运行计划以及目标有关的未来需求;

——预期的管理者和劳动力的连续需求;

——组织的过程、工具和设备的变化;

——对执行规定活动的人员的个人能力的评价;

——对组织及其相关方有影响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

6.2.2.2 意识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需求的策划应当考虑因组织过程的性质、人员的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文化而引起的变化。

目标是使组织内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经验相结合将提高他们的能力。

教育和培训应当强调满足要求和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重要性。教育和培

训还应当包括对未能满足这些要求而对组织和其人员所造成后果方面的意识的教育。

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其人员的发展,对教育和培训的策划应当考虑:

——人员的经验;

——隐含的和明示的知识;

——领导作用和管理艺术;

——策划和改进的工具;

——团队的建设;

——问题的解决能力;

——沟通的技能;

——文化和社会习俗;

——市场方面的知识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创造和革新。

为促使人员积极参与,教育和培训还应当包括:

——组织的未来设想;

——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组织的变化和发展;

——改进过程的提出和实施;

——从创造和革新中获益;

——组织对社会的影响;

——对新人员的入门培训方案;

——对已受过培训的人员的定期再培训方案。

培训计划应当包括:

——培训目标;

——培训方案和方法;

——培训所需的资源;

——确定培训所必须的内部支持;

——针对人员能力的提高来评价培训;

——测量培训的有效性和对组织的影响。

管理者应当按照对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期望及影响来评价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并将此

6.3 基础设施

管理者在考虑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同时,应当规定产品实现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工厂、车间、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运输设施等。

确定有效和高效地实现产品所必需的基础设施的过程应当包括:

a)根据诸如目标、功能、性能、可用性、成本、安全性、保密性和更新等方面的情况来提供基础设施;

b)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法,以确保基础设施持续满足组织的需求;这些方法应当根据每个基础设施单元的重要性和用途,规定其维护保养和运行验证的类型与频次;

c)对照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基础设施进行评价;

d)考虑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环境的保护、污染,自然资源的浪费和再循环等。

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会影响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计划应当考虑对相关风险的识别和减

6.4 工作环境

管理者应当确保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的业绩。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如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组合,应当考虑:——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发挥组织内人员的潜能;

——安全规则和指南,包括防护设备的使用;

——人类工效;

——工作场所的位置;

——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便于组织内人员开展工作;

——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

6.5 信息

为了进行信息转换以及组织知识方面的持续发展,管理者应当将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资源,这对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决策以及激励人员进行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对信息进行管理,组织应当:

——识别信息的需求;

——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

——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6.6 供方及合作关系

管理者应当与供方和合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和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增值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通过处理好与供方和合作者的关系,可获得各种增值机会,如:——优化供方和合作者的数量;

——在双方组织的合适层次上双向沟通,从而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因延误或争议造成费用的损失;

——在确认供方的过程能力方面与其合作;

——对供方交付合格产品的能力进行监视,以便取消重复验证;

——鼓励供方实施业绩的持续改进方案并参与其它联合改进的启动;

——让供方参与组织的设计和开发活动,共享知识,并有效和高效地改进合格产品的实现和交付过程;

——让合作者参与采购需求的识别及合作战略的开发;

——对供方和合作者作出的努力和成就进行评价并给予承认和奖励。

6.7 自然资源

管理者应当考虑影响组织业绩的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组织通常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资源,但它们却可能对组织的结果产生重要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组织应当制定计划或应急计划,以确保能得到或替代这些资源,从而预防对组织业绩的负面影响或将其减至最小。

6.8 财务资源

资源管理应当包括确定财务资源需求和确定财务资源来源的活动。财务资源的控制应当包括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相比较的活动,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

管理者应当策划、提供并控制为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财务资源。管理者还应当考虑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财务方法,以支持和鼓励组织的业绩改进。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可对组织的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如:

a)在组织内部,减少过程和产品故障,或减少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b)在组织外部,减少产品故障,降低因担保而引起的赔偿费用,以及减小因失去顾客和市场所付出的代价。

提出这些问题的报告可以为确定效果差或效率低的活动、以及采取适宜的改进措施提供一种手段。

与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和与产品符合性有关的活动的财务报告应当用于管理评审。

7 产品实现

7.1 通用指南

7.1.1 引言

最高管理者应当确保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网络有效和高效地运行,从而使组织具备满足相关方的能力。产品的实现过程使组织获得增值的产品。产品的支持过程对组织也是必要的,它们间接产生增值。

任何过程都是具有输入和输出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或一项活动。管理者应当对所要求的过程输出作出规定,并确定为有效和高效地实现这些输出所必需的输入和活动。

过程的相互关系可能是复杂的,它们将形成一个过程网络。为了确保组织有效和高效地运作,管理者应当认识到一个过程的输出可以成为某一个或更多其它过程的输入。

7.1.2 需考虑的事项

将过程理解为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者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入一经确定,则过程所要求的活动、措施和资源即可确定,以实现预期的输出。

过程和输出的验证和确认结果应当作为整个组织内持续改进其业绩并追求卓越的过程的输入。组织的过程的持续改进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组织的业绩。附录B表述了“持续改进的过程”,它有助于组织确定对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持续改进时所需采取的措施。

过程应当形成文件,其文件化的程度要足以支持组织的有效和高效运作。与过程有关的文件应当有助于:

——对过程重要特征的识别和沟通;

——过程操作的培训;

——在团队和工作组中共享知识和经验;

——过程的测量和审核;

——过程的分析、评审和改进。

组织应当对其人员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以便:

——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确保人员具备必需的技能;

——支持对过程的协调;

——在过程分析中提供来自其人员方面的输入;

——激励人员进行创新。

推动组织业绩的持续改进应当注重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并应当将此作为获取有益结果的手段。更有效且效率更高的过程可通过诸如增加的收益、顾客满意程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的改善和浪费的减少等可测量的结果来体现。

7.1.3过程的管理

7.1.3.1 总则

管理者应当识别实现产品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所需的过程。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实现,组织应当考虑相关的支持过程以及预期的输出、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手段、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它资源。

组织应当对包括下述内容的运作计划作出规定,以便对过程进行管理:

——输入和输出要求(如规范和资源);

——过程中的活动;

——过程和产品的验证和确认;

——过程的分析,包括可信性;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减轻;

——纠正和预防措施;

——过程改进的机会和措施;

——对过程和产品更改的控制。

支持过程可包括:

——信息的管理;

——人员的培训;

——与财务有关的活动;

——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服务的保持;

——工业安全和(或)防护设备的使用;

——营销。

7.1.3.2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评审

过程方法应当确保对过程的输入作出规定并予以记录,以便为确定输出的验证和确认要求奠定基础。输入可来自组织内外。

组织可与受影响的内外各方共同协商解决含糊或矛盾的输入要求。由未经充分评价的活动而导出的输入则应当通过随后的评审、验证和确认进行评价。组织应当识别产品和过程的重要或关键特征,以便制定有效和高效的计划来控制和监视过程内的活动。

需考虑的输入的事项可包括:

——人员的能力;

——文件;

——设备的能力和监视;

——卫生、安全和工作环境。

已对照过程输入要求(包括验收准则)加以验证的过程输出应当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就验证的目的而言,输出应当根据输入要求和验收准则予以记录和评价。这种评价应当确定在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方面必需采取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可能的改进。产品的验证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以便识别变差。

组织的管理者应当对过程业绩进行定期评审,以确保过程与运行计划相一致。

这种评审的内容可包括:

——过程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对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及预防;

——设计和开发输入和输出的充分性;

——输入和输出与所策划目标的一致性;

——改进的潜力;

7.1.3.3产品和过程的确认和更改

管理者应当确保对产品的确认能证实产品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认活动可包括建模、模拟和试用,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参与的评审。

需考虑的事项应当包括:

——质量方针和目标;

——设备的能力或鉴定;

——产品的生产条件;

——产品的使用或应用;

——产品的处置;

——产品的寿命周期;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自然资源(包括材料和能源)所产生的影响。

组织应当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对过程进行确认,以确保及时地对影响过程的更改作出反应,尤其应当注意具有以下特点的过程的确认:

——具有高价值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的产品;

——仅在产品使用中才暴露出产品的不足;

——不可重复的过程;

——无法对产品进行验证。

组织应当实施有效和高效地控制更改的过程,以确保产品或过程的更改对组织有利并能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当对更改进行识别、记录、评价、评审和控制,以便了解更改对其它过程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影响。

组织应当记录和沟通任何影响产品特性的过程更改,以保持产品的符合性并为采取纠正措施或改进组织的业绩提供信息。组织还应当明确更改的权限,以确保对更改进行控制。

组织应当在任何相关的更改后,对以产品形式存在的输出进行确认,从而确保更改达到了预期结果。

可考虑使用模拟技术为预防过程故障或失效制定计划。

应当通过风险评估来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和失效及其影响。评价结果应当用来确定并实施预防措施,以减轻已识别的风险。风险评估的方法可包括: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关联图;

——模拟技术;

——可靠性预计。

7.2 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

管理者应当确保组织对与其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相互认可的有效和高效的沟通过程作出规定。组织应当实施和保持这样的过程,以确保充分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要求。这些过程应当包括对相关信息的识别和评审,并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积极参与。

相关过程的信息可包括:

——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市场调研,包括行业和最终使用者的数据;

——合同要求;

——竞争对手的分析;

——水平对比;

——法律法规要求的过程。

组织应当在表示同意之前充分理解顾客或其他相关方对过程的要求。这种理解和其影响

质量管理体系.pdf

吉林昌邑万达广场项目A1-3地块景观工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绿地集团森茂园林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0日 一、质量控制指导思想及原则 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 我公司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整个施工过程,确保工程 一次验收合格,顾客满意工程。 2、为了保质、按期完成本工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保 体系;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逐级管理;专门组织参施人员进行入场教育,提高参施人员的质量意识。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员

工必须认真贯彻建筑质量管理条例,正确处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 之间的关系,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质量,必须把质量放在 首位。 3、质量控制指导思想 我们的质量管理方针靠质量取胜,靠信誉求生,对于本工程来说,我们力保验收一次通过,并达到时合格要求,严禁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及产品进入现场,对质量问题层层把关,质检人员要秉公办事,不 徇私情,对不合格的分项要坚决返工,决不手软,一年内要对工程进 行保驾护航,作好回访工作,及时收集用户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做 到有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及时问题不超过24h。 二、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一)项目运行管理体制 1、近几年来,我们把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点和体制创新 的基础环节,形成了具有我公司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其内容概括为“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协力合作”。 2、强化总部的服务控制职能是发挥整体优势的必然要求,项目 经理部根据公司的授权对工程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在授权范围内,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管理,完成质量、工期、成本、现场管理的目标,实现总部的决策意图。

CCAA2017年3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审核知识)

2017年3月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 审核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GB/T19001-2016 标准提供关于审核方案管理和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和实施以及审核员和审核组能力的评价指南,这里所提及的能力是指()。 A、实施审核的能力 B、应用知识和技能获得预期结果的本领 C、掌握审核方法和技巧 D、管理审核组的本领 2、某公司生产现场新购置了一台数控机床来满足生产要求以及质量要求,公司派操作人员专门外出去参加培训,掌握操作技能。此情景适用于GB/T19001-2016 标准哪个条款要求() A、7.3 B、7.1.2 C、7.2 D、7.1.6 3、审核员审核受审核方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情况时,抽样的样本应来源于() A、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B、用于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C、正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D、所有暂时不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4、审核组应当与受审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便() A、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 B、受审核方接受不符合 C、为末次会议顺利召开做准备 D、商定纠正措施的验证方式 5、监督审核应至少每个日历年进行一次,初次认证后的第一次监督审核应在()进行。 A、认证决定日期起12 个月内 B、初次认证审核第二阶段审核最后一天算起的一年内 C、初次认证审核第二阶段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完成之日起一年内 D、颁发认证证书之日起一年内 6、()享有对审核报告的所有权。 A、受审核方 B、审核委托方 C、认证机构 D、以上都对 7、认证机构在确定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间隔时间时,应考虑()。 A、受审核方解决第一阶段不符合项所需的时间 B、受审核方解决第一阶段识别的任何需关注问题所需的时间 C、受审核方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的时间

质量管理体系

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高压迁改工程 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陕西秦电机电设备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 编制日期:2018年月日 -、工程概况........................................................... 1. 二、质量目标 (1)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指挥系统...................................... 1. 四、质量保证措施..................................................... 五、质量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 (3) 六、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 七、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5. 八、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13) 九、质量管理制度.................................................... 1.3 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5 十^一、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19) 十二、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19) 十三、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规范,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检查验收必须高要求,分部优良率必须达到100%,单位主体工程必须优良,观感得分90%以上,质量保证资料必须齐全。 本公司将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为宗旨,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质量管理活动,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将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工作程序贯穿施工全过程,不断完善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回报业主。 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图:质量保证体系图 2 质量管理组织及职责: 1、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本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系统,是认真落实质量措施,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管理在南京市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共同指导下,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管理核心,成立专职的质量控制组织来具体实施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质量管理组织系统见下图:

图:质量管理组织系统 2、质量管理职责: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有关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本公司将严格落实项目部经理及质量管理成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严格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建造师: ①全面负责管理本项目的施工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②根据工程规模、特征,有计划地决定项目资源配备,明确下

属质量管理成员的管理职能和职责,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有序地运行。 ③根据建设方要求确定项目质量方针、目标,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协调,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措施,使质量方针为全体职工掌握并贯彻执行。 ④控制工程成本,全权管理项目资金运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⑤选择和评审分包和材料供应商,审核其资质并签定分包合同。 ⑥做好项目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⑦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方案的决策,及各项工作的管理,确保项目实现目标。 (2)项目工程师: ①按质量文件和合同要求,实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②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业主、监理、设计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③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质量日常管理,具体协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④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监控,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⑤负责对分部、分项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和参与最终产品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 (3)项目副经理(生产): ①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CCAA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CCAA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1. 一般不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超几何分布。()(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2. 当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偶然因素一般始终存在,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3. 引起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发生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应该把它找出来并消除。()(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4.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 A 因素具有 m 个水平, B 因素具有 n 个水平,则随机波动产生的误差的自由度为( m-1 )( n-1)。()( 1 分) [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5.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6.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 A 因素具有m 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 次试验,则总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n 。()(1分)[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7.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 1. 正确 2. 错误

8.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 因素具有m 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 次试验,则A 因素不同水平间引起的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1 。()(1分)[判断题 ] 1. 正确 2. 错误 9. 用计件值数据的方式表示产品质量时,该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1分)[判断题 ] 1.正确2. 错误 1.构成经济环境的战略关键要素有()(1 分) [多选题 ]1.财政货币政策 2.互联网变革 3. 潮流与风尚 4. 失业率水平 2.标杆管理进行对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特性指标()(1分) [判断题 ] 1.正确 2.错误 3.态势分析法需要构造 SWOT 矩阵 ( ) ( 1 分)[判断题 ] 1. 正确 2.错误 4.平衡计分卡也是各级管理者有效沟通的工具()(1 分) [判断题 ] 1.正确 2. 错误 5. 标杆管理发展阶段包括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1分)[判断题 ] 1. 正确2.错误 6.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是()(1分) [单选题 ] 1.明星业务 2. 问题业务 3.金牛业务 4.瘦狗业务 7.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 1分) [单选题 ] 1.波士顿分析 2. 五力分析 3. PEST分析 4. 标杆分析 8.PEST 分析中的 E 指的是()(1 分) [单选题 ] 1. 自然环境 2. 经济环境 3. 消费环境 4. 技术环境 9. 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到了“瘦狗”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撤退()(1分)[判断题 ]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推行步骤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推行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分几个阶段: 1)组织机构的建立,成立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 2)各部门职能的分配。 以上两条应根据你公司已有的组织架构进行完善,并写下来形成质量手册的一部分。 3)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 此工作一般由咨询师帮助完成,他们都有一套模式,好的咨询师会结合你公司的经营、生产管理程序整合到体系文件中,但有的咨询师会要求你全部按他的模式来实施,这种情况会使你以后的体系工作与实际结合不到一起,为应付审核只能做假的一套,管理者代表会很累的。 4)人员培训,体系的试运行,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实施,作好记录,与实际不符的可再做文件的修整。 5)正式发布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体系正式运行。 6)内审员培训 7)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8)联系认证公司接受第三方审核,获取ISO证书。 除了上面的内容以外还要明确时间进度、责任人、配合部门等。 步骤: 1.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2.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 3.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4.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5.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6.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7.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8.内审员接受训练; 9.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0.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 11.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12.申请认证 ISO9000的推行不要落在形式上, 将工厂的管理和ISO的要求性结合, 这样能达到更严谨有效的目的, 而就工厂的管理,觉得正常的管理方法应该是: (一)根据市场目标的营业情况决定工厂的组织构架,根据组织构架将目标分成指标分发给各部门。 (二)接下来就是大家去达成目标和指标,涉及的工厂管理基本上分四部分: 1)组织结构的明确和职责权限的明确化,要注意的是三不管环节可能会产生漏洞。 2)运作流程明确,按职责规定,按要求流程走。 3)公司规定制度化、明确化。按照规则走,规则不正确修正规则。也就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松手。

质量管理体系及办法

第四节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方针 追求行业一流,满足业主期望,建造全体员工引以为荣的工程。 二、质量目标 1、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三、质量保证措施 1、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 在本工程中,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交通部,公路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等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施工,从技术、组织上抓好质量工作,随时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保证本项目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根据本项目特点,成立项目质量管理小组(详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技术负责人主管,安质部门具体实施,全员参与并完善各种配套制度和措施,形成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对工程实行全员、全程控,从组织和体系上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先进经验;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探索我公司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经验、规律和特点,积极组织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同时展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咨询服务,以指导质量小组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稳定提高。 2、组长职责 (1)、负责按国家标准建立、健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2)、对内负责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向上级汇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确保安全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明确人员职责,建立全面、合理的分配制度及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为创优奠定坚实的基础。 (4)、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参加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的施工辖区工作会议,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的检查验收、开通和交付工作。 3、副组长职责 (1)、贯彻落实我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检查落实《质量管理等条例》的执行情况,对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2)、主持课题选择,确定目标值,选题时做到“小、实、活、新”。 (3)、组织设计文件的会审,主持特殊和关键工序及重点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主持技术交底工作。 (4)、主持分析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对策;检查实施效果;总结、巩固和标准化;整理成果并及时发表。 (5)、组织参加施工质量和过程质量检查,主持召开质量分析会,指导竣工文件的编制。 (6)、组织工程验收、交付工作。 4、质检工程师职责

CCAA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知识-案例分析题汇总题库

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知识-案例分析题题库 案例分析题 1.XX艺术学校在另一个城市设立了分校,并利用当地某高级中学的场地、设施、器材、教师等开设了舞蹈课教学,审核员问及如何控制分校舞蹈课教学过程时,主管此项工作的教务主任说:“听说那所高级中学条件还可以,由于与分校距离很远,舞蹈课就交给他们管了,详细情况就不太了解了”。 参考答案: 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的“8.4.2组织应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的要求。不符合事实:XX艺术学校在另一个城市设立了分校,并利用当地某高级中学的场地、设施、器材、教师等开设了舞蹈课教学,但未对分校舞蹈课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2.审核员来到一家烟叶复烤公司工艺质量科审核,发现在上个月的复烤片烟水分检测记录中,有水分严重偏低,已产生烤焦情况的记录,审核员询问对这批烤焦的烟叶是如何处置的,工艺质量科长提供了就此次烟叶烤焦的情况,车间主任、带班长和责任人的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的记录,以及原因分析会的记录等,但审核员进一步追踪该批烤焦的烟叶的最终去向时,科长无法明确说明其最终究竟是如何处置的,也提供不出相应的处置记录。参考答案: 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的8.7.1条款“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的要求。不符合事实:审核员在工艺质量科审核时发现复烤片烟水分严重偏低,查问该批烤焦的烟叶最终去向,工艺质量科长无法明确说明其最终究竟是如何处置的,也提供不出相应的处置记录。 3.在车间现场审核过程中,发现产品检验中用于探测照明等级,序号626799,型号LX1020BS 的照度计没有校准鉴定(状态)的标识,又询问负责检定设备管理的部门,也不能提供校准的证据。部门介绍平时用的时间很少,因此没有定期检定。 参考答案: 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7.1.5.2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不符合事实:查见序号626799,型号LX1020BS照度计没有校准鉴定标识,后追踪设备管理部门不能提供校准的证据,确定没有定期检定。 4.在某危改住宅小区的施工工地,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工地监理发现某部位钢筋直径偏细,于是要求停工并向设计院询问。设计院经核对后承认出现了计算错误,并说由于是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的,很准确,设计人员一般情况下就不再核对计算了,可能是计算机软件出错了。 参考答案: 不符合GB/T19001-2016标准的8.3.4条款“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的要求。不符合事实描述:查某危改住宅小区的施工工地,发现某部门钢筋直径偏细,设计院出现了计算错误,设计过程未进行核对计算。 5.某企业《配胶作业指导书》(TLT-ZY-003)中规定配胶时其中某原料用量为20g,但审核员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一、质量目标 如果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投标中有幸中标,我们保证将完全按照合同条款、设计要求、技术规格书及业主的动态管理进行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按照本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质量管理,确保本合同范围内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 质量承诺 工程质量是历史的遗迹,永恒的成就,是全体施工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公司一旦中标,将始终贯彻ISO9000版本的管理标准,将本工程作为ISO9000质量体系的复查点,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抓好施工过程管理,使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检受控状态;尊重监理,服从监督,做好质量检查、纠正、评比、总结等质保资料的管理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和交工后工程的保修工作。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工程的各单位工程质量将全部达到合格等级。 二、质量保证体系 2.1质量方针 我公司早通过了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和GB/T19001-2000-ISO9001:2000的换版认证,质量体系完善,运行有效。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合格的质量是全局职工永恒的追求”。 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5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搞好原材料二次复试取样、送样工作。 3.6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7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工段、班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罚款直至赶出本工地。凡各工段、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质量优良,项目部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 3.8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和业主的要求,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3. 9施工质量管理流程 (1)施工物资质量管理流程:

CCAA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CCAA《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答题参考 1. 一般不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超几何分布。()(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2. 当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偶然因素一般始终存在,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引起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发生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应该把它找出来并消除。()(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B因素具有n个水平,则随机波动产生的误差的自由度为(m-1)(n-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次试验,则总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n。()(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7.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8.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次试验,则A 因素不同水平间引起的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m-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9. 用计件值数据的方式表示产品质量时,该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 构成经济环境的战略关键要素有()(1分)[多选题] 1. 财政货币政策 2. 互联网变革 3. 潮流与风尚 4. 失业率水平 2. 标杆管理进行对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特性指标()(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态势分析法需要构造SWOT矩阵( ) (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平衡计分卡也是各级管理者有效沟通的工具()(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标杆管理发展阶段包括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1分)[判断题] 1. 正确2. 错误 6. 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是()(1分)[单选题] 1. 明星业务 2.问题业务 3. 金牛业务 4. 瘦狗业务 7. 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1分)[单选题] 1. 波士顿分析 2. 五力分析 3. PEST分析 4. 标杆分析 8. PEST分析中的E指的是()(1分)[单选题] 1. 自然环境 2. 经济环境 3. 消费环境 4. 技术环境 9. 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到了“瘦狗”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撤退()(1分)[判断题]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林月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置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2、对于生产中所使用设备的检修质量,备用配件的制造的外外购件质量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CCAA质量管理体系2020年11月审核知识真题及答案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全国统一考试 质量管理体系(QMS)审核知识试卷 2020年11月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A B A A A B A C A B C C B B B C 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 B C B C D B C D A B C C B 1.关于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议必须由审核组长主持 B.现场审核的首次会议必须由审核组长主持,末次会议必须由受审核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主持 C.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议必须由受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主持 D.现场审核的首、末次会议可以由审核组长和上级主管领导共同主持 2.以下明显属于第二方审核的是()。 A.某集团公司内其中一个分公司对另一个分公司的审核 B.认证机构代表某集团公司对其供方的审核 C.某集团公司组成审核组对下属的一个分公司的审核 D.认证机构代表政府主管部门对其行业内组织的评优审查 3.对审核后续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需采取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此类措施通常由受审核方确定并在商定的期限内实施。 B.受审核方应当将这些措施的状态告知国家政府相关部门 C.应当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但验证不是随后审核活动的—部分。 D.审核方案可规定由审核组成员进行审核后续活动,通过发挥审核组成员的专长实现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在随后审核活动中不必保持独立性。 4.依据GB/T19011标准中()的要求,应为每次审核确定审核目标、范围和准则。 A.审核方案 B.审核计划 C.审核报告 D.审核实施 5.根据GB/T20000.1标准,()是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A.规范 B.规程 C.指南 D.规范性文件 6.以下对有关“审核计划”和“审核方案”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审核方案的输出就是审核计划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工厂品质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执行公司“质量就是生命”的品质方针,强化和保证产品质量,工厂建立了初步的品质管理体系。本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品质管理范围。 3.品质管理制度。 4.质量管理奖罚制度(待订)。 第一部分品质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2. 2.2.品质经理:工厂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第一责任人,审核产品质量计划、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和复核质检程序和执行流程,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3.质量工程师:与工程制订产品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检验作业指引,参与订产品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对质量事故的分析和鉴定,参与处理质量事故和验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 2.4.IQC组长:负责组织对外协工序和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2.5.IPQC组长:负责组织对产品制程和制程终检的检验和监督。 2.6.OQC组长:负责组织外购成品的检验、出货检验、库存巡检、售后回访等。 2.7.质量计划专员:在质量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产品质量计划。 2.8.文控:对各级检验报告的整理,对受控文件的管理。

2.9. 外协工序检验员:按照外协工序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协工序质量验收。 2.10. 原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技术规格书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来料质量验收。 2.11. 生产制程巡检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首件验收和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巡检。 2.12. 产品终检检验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某段工序的验收或产品入库前的最终确定。 2.1 3. 外购成品检验员:按照外购产品质量、功能要求和作业指引执行外购成品的质量验收。 2.14. 产品出货检验员:执行产品库存定期巡检和出货前的最终质量确定。 2.15. 售后回访专员:对实施中的项目产品应用情况的跟踪回访。 3.品质管理体系主体流程: 第二部分 1. 事前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或外协厂商的质量管控体系的调研、原材料或外协工序的质量验收。 2.事中管理:生产制程的巡检、成品终检、库存巡检、出货检验。 3.事后管理:客户回访、质量追溯、质量计划的改进。 第三部分 品质管理制度 一、 总则 为提高产品制造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制订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1. 本制度适用于原材料、零配件的质控管理。 2. 本制度适用于制造过程中半成品的质控管理。 3. 本制度适用于成品出厂的质控管理。 三、 职责 1. IQC 、OQC 负责原材料、零配件及成品出厂前的检验和判定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法 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公司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满足顾客要求,力争超出顾客期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能证实公司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适用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的产品的能力;通过体系的建立使TS16949标准转化为指导公司各过程的可操作的管理文件,并通过文件的实施,规范公司的各项工作,提高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第一阶段导入阶段 1.1 质量体系策划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每项工作的开展均应参照PDCA模式在开始前进行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也一样。应成立由公司高层领导参与的质量体系推进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编制体系建设计划、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的编制和评审、确定体系的范围以及是否需请咨询公司等。 1.2 培训 公司在计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同步调查公司各阶层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了解及掌握程度,查看公司内审员资源能否达公司发展需求。一般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即包含对公司中高层领导及各部门重点业务人员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内审员进行的培训计划,确保各部门在编制体系文件时不与标准条款相违背。必要时可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及质量意识普及。 为避免体系文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标准条款的培训需在体系文件编制前进行。 第二阶段体系建立 2.1 体系文件编制 2.2.1过程识别 质量体系推进小组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等以过程的方法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为COP顾客导向过程、MOP管理过程、SOP支持过程。其中:管理导向的过程用来建立基本的管理平台确保顾客导向过程的实施;支持导向过程是支持顾客导向过程,是实现和完成顾客导向过程的关键;管理导向过程和支持导向过程均服务于顾客导向过程,确保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可用矩阵图形式表述。

CCAA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试题汇总

CCAA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试题汇总 考试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本章节合格分数:5分 1.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2. 用计件值数据的方式表示产品质量时,该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B因素具有n个水平,则B因素不同水平引起的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n-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次试验,则随机波动产生的误差的自由度为mn-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一般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二项分布。()(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7. 一般不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超几何分布。()(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8. 引起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发生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应该把它找出来并消除。()(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9. 当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偶然因素一般始终存在,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 构成经济环境的战略关键要素有()(1分)[多选题] 1. 财政货币政策 2. 互联网变革 3. 潮流与风尚 4. 失业率水平 2. 标杆管理进行对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特性指标()(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态势分析法需要构造SWOT矩阵( ) (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平衡计分卡也是各级管理者有效沟通的工具()(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标杆管理对标的组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是()(1分)[单选题] 1. 明星业务 2. 问题业务 3. 金牛业务 4. 瘦狗业务 7. 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1分)[单选题] 1. 波士顿分析 2. 五力分析 3. PEST分析 4. 标杆分析 8. PEST分析中的E指的是()(1分)[单选题] 1. 自然环境 2. 经济环境 3. 消费环境 4. 技术环境 9. 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到了“瘦狗”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撤退()(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0. 问题业务应采用的都是放弃战略()(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1. 标杆管理的目的是模仿一流企业的经营模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2. 平衡计分卡应用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管理基础差的企业()(1分)[判断题]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总结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之于企业,有的如鱼得水,有的变成负担,越来越重。这16行七言吐血真经,是一些企业的真实写照。对比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职责不清车轮转 ?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划分不清,遇事互相推诿,车轮大战; ?应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责权利统一,实施相关有效考核。 2.文件失控难识断 ?需要文件指导的场合没有建立文件,文件要求不明确,文件缺乏可操作性,文件只是“摆设”; ?应针对需要建立所需的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操作性强,工作有据可依。 3.目标制定有点难 ?未认识到制定目标的必要性,随意根据各类不同的需要而定制(不是“制定”)或更改有“弹性”的目标,缺乏对目标的管理、考核; ?应实施真正的目标管理,制定有用、可行、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目标,同时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实际、全面、有效的考核。 4.缺乏记录假证现 ?对各类记录未作出要求,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甚至记录造假; ?应确定各类记录要求,规定记录的方式和具体要求,利用记录的结果考核体系运行情况、产品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情况,积累有用的数据,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发展趋势和结论。 5.人员资格无人管 ?各岗位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无法确定,缺少对上岗人员的资格考核、认定和岗前培训; ?应对岗位人员资格要求作出规定,并对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进行考核和认定。 6.培训充数装门面 ?缺少应有的培训,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只是为应付外审而做样子; ?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以验证培训的有效性。

7.研发变更家常饭 ?研发项目没有或仅有大概的计划。对研发的产品要达到的指标没有界定,对研发产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缺乏关注,随时根据现实情况改变研发路线和计划; ?应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等一系列工作,研发计划及相关工作需变更时应按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 8.供方更换很随便 ?不按照合格供方名录采购产品,经常以价格便宜作为采购的依据,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管不力; ?应严格执行供方管理控制程序,按照考核、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加强对供方的管理,加强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和控制。 9.过程控制难改善 ?缺乏对过程应有的控制。没有对需控制的各类过程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基本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自我控制过程,缺少过程记录,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溯原因。 ?应建立完善的过程控制保证能力,必要时制定完整、完善的各类过程操作指导文件和各项措施,应靠执行制度来保证产品质量。 10.设备用坏才去管 ?未建立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不设或少设设备管理、维修人员,设备资源不充分,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不按要求正确使用设备,有时因设备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按期维护、保养设备,保证设备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所需的能力。 ? 11.测量设备无校验 ?仪器仪表测量设备管理混乱,无台账、无年度校验计划,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在使用甚至在检验岗位上使用; ?应建立完善的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定期送检仪器仪表,禁止使用未经检定或漏检的仪器仪表。 12.产品检验不规范 ?许多应有的检验过程没有建立,检验规范没有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执行产品检验制度不严格,随意产品放行。

质量管理体系

商业、住宅(6栋、7栋、15栋、16栋、地下室)项目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成都市新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4月

目录 1 总则 (2) 2 质量管理体系及职责 (3) 3 质量目标 (12) 4 质量管理制度 (13) 5 物资采购管理 (15) 6 施工过程管理 (15) 7 工程试验管理 (17) 8 质量保证措施 (17) 9 不合格处理 (18) 10 罚金处理 (19) 11文件与资料管理 (19)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本项目工程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之下全面负责质量管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项目部法人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全面负责;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负全面的领导责任,项目副总(主管生产)、总工程师负直接领导责任。 3)项目部负质量管理责任,上报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专项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公司审批后实施。 4)项目部接受公司组织成立的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加强质量管理。 5)项目部依据合同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加强工程质量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及工程质量验收,遵守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认真执行质量奖惩规定,提高本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1.2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白江区栖凤街256号对面,交通方便,位置优越。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11131.98m2;拟建工程建筑层数为-2/32+1层,共包括2栋高层建筑、2栋多层建筑及二期地下室等。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砂浆采用商品预拌干混砂浆。 1.3 质量方针 明晰责任主体; 加强科学管理; 严格过程控制; 不断创新改进; 保证顾客满意。 1.4 质量方针阐述 明晰责任:明晰责任主体,强化质量意识,加大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力度。 科学管理:量化质量目标、注重决策分析、合理分配资源、加强成本管理、强化信息管理、突出流程控制、树立标准样板。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经典版)

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关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工厂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负责技术质量的副厂长领导下,由质量检验科具体负责实施和贯彻高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按有关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和报销手续,如果无标准又无明确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方可进行验收。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制度办理代用手续,经有关技术部门同意方可代用,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二、做好生产检验,把好质量关。 1、做到以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图样和工艺、工艺要求检查实物)。 2、对于质量控制点或已挂管理图的加工工序,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抽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管理图上,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信息。 3、凡经检查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适当位臵加盖标记,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良品(返修品,废品、回用品、次品)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隔离。 4.1返修品经修复并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4.2废品应订(写)上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废品区。 4.3回用品,检查员加盖回用标记,返回原工序继续加工或转入成品。 4.4次品、不算产值,不预计划,加盖次品标记单独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合格及经同意的回用品流传。 5、为做到以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即是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技术辅导员,"三帮"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质量报表,任务单及时做好质量信息反馈。 三、搞好质量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规定。 1、质量检验科应监督促装配工作按装配工艺操作,并做到不合格配件不装配。 2、按产品的有关规定逐项认真检查。 四、做好工艺装备、设备的质量检查 1、负责生产中使用新的或外加工,量具等工艺装备的检查工作。 2、对于生产中所使用设备的检修质量,备用配件的制造的外外购件质量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五、提出质量考核建议指标,进行统计考核,上报质量报表 1、根据上级要求和上期产品与工作质量的实际情况,提出年、季(分月)的各单位考核指标的初步意见,交企业管理办公室组织各有关部门讨论,厂长批准后交生产科,技术科统一下达实施。 2、按规定时间汇总,统计上报,并公布全厂各车间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