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期刊论文的经验

阅读期刊论文的经验

阅读期刊论文的经验

有针对地高效地阅读一篇学术论文的经验汇集

问题:看论文的时候,明明觉得有的部分可以先忽略或者跳过,但还是心里不踏实。一旦跳过后面就看得心浮气躁,怎么办?这个问题出现好长时间了。以前看文献不多,索性读完…现在越来越需要选择性地读…每次都很抓狂…其实我看教材也有这个毛病。

经验一

1.摘要最重要:搞清楚摘要中作者的问题意识。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了怎样的问题,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这样的目的一是明白整篇文章的因果逻辑关系,二是在自己内心对作者提出问题,然后在文中寻找问题的解答。向作者提问,并且赋予这篇文献在自己知识库中的重要性,比单纯搞清楚作者说了什么更重要。

2. 通过大标题和段落核心句了解文章框架:学术文献一般都会将重点句放在段落首句,或者尾句,通过标题和首尾句确定这一段是否有重要的观点,是否有自己未解问题的答案。

3. 带着问题看文献:我要从这篇文献中获得什么,如果是观点,在摘要中就可以获得,如果是研究方法,那就从方法中寻找,如果是核心文献,那就仔细研读。总之首先在摘要中提问题,然后再开始阅读有可能帮助题主解决担心错过什么的问题。

4. 完整具体的知识库:知识库越丰富,越完备,就越能有效地利用上述三个方法;越能快速的阅读文献,越能不用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这是硬功夫,是从踏踏实实一篇一篇精读中得来的。

经验二

我的建议是,在导师的帮助下有目的性地阅读某篇文献。第一遍的时候通读,掠读文献的全部内容,但尽量逐字逐句,可以不必认真推演公式或逻辑。第二遍读是目的性精读,将导师布置的任务从文献中找出来。(这里第一遍比较痛苦,这是问主主要想问的问题,解决方式就是不要管懂不懂,阅读下去!第二遍是解决问题的,只有知道全篇的梗概才能很好的知道哪部分是直接切题的,哪部分是无关紧要的,但这并不是浪费时间,不切题的东西或许能够引申出很好的内容。)

但是这两遍(不一定是两遍了,因为第二遍读的时候是会反复的)阅读并不能很好的让问主确切地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吸收了全部内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最重要的环节:重写重要内容!

记笔记固然是好办法,但是笔记永远是别人的精华,而重写就是自己的东西。当然骗自己的重写与笔记毫无二致,我个人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重写,后来发现对于理解东西并没有帮助,只是知道了需要什么在哪里去找而已,只是停留在“知”的阶段,没有到“识”。一个比较好的重写方式是将一篇文章的内容做主干,同时在网上找到值得信任的与此相关的内容但是用到了不同的convention需要重新理解的文章对自己重写的内容进行释义。真的好内容是会在不同的文章中重复的,除非是新作。

下面讲讲面对新作如何阅读。有价值的新作会很快有人跟的,放心吧,如果自己还没有实力去跟新作,就等着别人跟的文章,然后又可以重复之前的重写了。

重写是很花时间的,但是越做越快。

最后说说我曾经的困惑,就是读introduction的时候面对不懂的术语与各种引用。我解决的办法是,跳过去,然后读完通篇后再回头读,对梗概与历史会有更好的认识。这个就是要克服的心理,多读少想就好了。切记:不要想当然。没有一个好想法是表面上,也没有一个好想法是没有牺牲其他想法的,想法多做得少容易想当然。所以读introduction这种总是从表面上说想法的来源某种程度上是有害的,多看看内容再说,不要怕漏过什么,懂的漏不过,不懂的漏了也会在别处再捡起。

发表期刊论文的经验和教训总结

当我们第一次写作和发表论文时,有很大概率要经历一个被退稿然后不断修改的痛苦过程。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笔者有几篇期刊论文发表成功的经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经验和应注意的禁忌事项。 1.综述的关键词很重要:任何工作只有被别人关注,给领域带来进展或者给人类带来福利,才有意义。那么好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检索到你们的综述,这对于刚刚入道某个新领域的学者非常有帮助,当然,也大大增加了你们的文章被引用的机会。 2.投稿前最好事先问下编辑对论文是否感兴趣(Pre-submissionenquiry):这一步非常重要,我们的综述给两个期刊发了Enquiry,或者叫Proposal,包含写这篇综述的目的与意义,综述的摘要和目录,其中《Atherosclerosis》和《MolecularMedicine》杂志的主编都非常感兴趣,让我们网上投稿,考虑到专业领域的因素,导师决定投《Atherosclerosis》(虽然MolMed 的IF更高一些)。 3.投小的综述并非难事,但是好的杂志更多倾向邀请学术大牛的综述,或者有很多前期工作基础的实验室写的综述。综述分为Mini-review和Full-lengthreview,前者属于领域的小综述,后者更多是InvitedReview。综述接收的可能性比研究论文大,因为综述的主题比较容易引起同行的兴趣,对提高杂志的IF非常有帮助,所以有Topicalinterest的综述特别受青睐。 4.修回稿件的时间很重要---快,准:一般情况下,文章大修会给2-3个月,在有限的时间里回复完所有审稿人的问题,可能还要补实验,所以必须尽快而且重复3次以上。等到最后小修的时候,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意见,是24小时以内,完成修稿提交。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天衣无缝的,本人负责期刊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球3110643181即使是发表在CNS系列杂志上的文章也会存在不足,小修已经证明你的文章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需要尽快。根据几次审稿的经历,我发现时间长了,会对论文生疏了,甚至会忘记文章做的内容,于是需要重新阅读论文,这样会发现论文其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5.不是审稿人提的所有意见都是对的,要据理力争: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审稿人让我们去掉概括丹参酮抗动脉硬化作用的一个表格,我们认为这个表格虽然和正文内容有些重复,但是有很强的参考性,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我们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用参考全文,最终编辑同意了我们的意见。 6.文章接收以后,你依然很忙:比如签署版权协议,作者同意书,清样Proof等,这期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阅读自己的论文,仔细核对一下语法、拼写、时态和参考文献一致性等问题,等出版社发给你Proof校对的时候,这是很快就可以回复过去,因为自己的论文是自己心仪的“姑娘”,是一份完美工作的总结。 7.杂志不同,审稿人不同,对论文的意见大多不同,共性的是实验设计上一些比较大的问题:论文几经投稿发现,每投到一个杂志,审稿人的Critique大多不同,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些审稿人更注重创新性,有些注重方法的可靠性,有些注重行文,所以一篇论文总有回答不完的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都做一些相关的实验辅助自己的回答。 8.完成大部分工作,先写论文,修改,投稿,充分利用审稿的时间里补实验。我们应该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文章需要发到哪个杂志,需要那几张关键的图心里需要非常清楚。有了这几张图就可以写一个比较完整的Story,投稿的目的是为了让审稿人给你提意见,让论文更加完善,为了让故事更完整,我们心里清楚哪些方面还需要补充,或者审稿人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在实验室的组会上教授们提的问题,充分利用审稿的一个月时间做实验回答这些问题,论文一旦修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修改稿,对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帮助或许更大 9.Peter细致的修改意见深深感染着我,坚定了我认真的科学态度:论文在投稿修稿过程中,Dr.PeterJ.Little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在最后小修的过程中,审稿人提出我们的语言有问题,需要请NativeSpeaker校正,Peter做了很细致的修改与润色,看见国外的教授能百忙之中抽时间修改论文,这么细致认真,一丝不苟,非常感动,这对自己从事科研生涯是很大的触动与鼓励。在此加以感谢。 论文投稿也有很多忌讳的事情,我这里列出一些,希望研究生们和年轻学者们注意。 1.同时投多个刊物,广种博收。由于审稿是需要时间的,大家心里都着急,巴不得今天投出去,明天就收到回音。这样“聪明”的同学就会将同一篇稿件同时投往多个刊物,哪个刊物接受或接受的早,最后就确定在哪个刊物上发表。如果同时接受,就选择因子高的。这种投机取巧实在是要不得,这种小聪明也万万耍不得。首先导师们一定要严厉禁止,同时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 附答案

(一)感恩:生命中的心灵之花(11分) 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句并不深奥的话,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关于翻脸不认人或以怨报德的“白眼狼”的传说,每每有所耳闻,令人徒然唏嘘不已。于是,说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责与评论,就在口头传播中无形地为某人画了像,其人品足以让他失去亲友的关爱与尊重,让他的事业和生活面临很多困难。 ②现在谈论感恩这个话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钱万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认钱不认人,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淳朴之风、感恩之心日渐淡化;另一方面,独生子女过分受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体贴和心疼父母,虽然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古诗,可是自我中心意识在家人的不断纵容中强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决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就能奏效的。在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如何弘扬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觉形成感恩的伦理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次内容之一。 ③感恩不是浅层次的庸俗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它是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心灵之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乐章,将爱心传递,使人的理智与情感本身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是为人父母者的幸福与欣慰,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与情操,是人与人之间的虔诚。假如没有感恩,人类的繁衍与生存就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复制,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简单怪圈。这样,就诞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也欣赏不了童话般的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④由此看来,感恩实在是不用勉强的,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境界与素质。 ⑤父母养育子女,并非“施恩图报”,父爱母爱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灵深处。有智者说,看一个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诚哉斯言! ⑥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怀念恩师,就是报效祖国,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感恩,将使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如春。 1.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这句话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本文,相信你对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请说说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准备感恩的一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发表经验

在论坛注册好几年年,上半年博士也已经毕业,论文中的大部分也都发表了,今天上班闲来无事写写关于经济管理类部分我有投稿审稿经历的刊物的心得,以及一些做研究的体会,既是对自己之前工作的总结,也是回馈论坛,和朋友们交流。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的科研水平在本校尚属三流,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之流的杂志,投过但是没中过,所以一些观点可能比较幼稚,希望高人看到笑笑就行。 首先讲一下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在论坛里臭名昭著的《统计与决策》(电子邮件投稿),当时硕士一年级因为导师好像是快要验收社科课题差CSSCI文章数量发的。但是实际上那篇文章的内容就算现在看也并非那么不堪,虽然方法不怎么先进,但数据是来自个体投资者的样本,是找了几个券商营业室熟人从内部搞出来的,经过了大量处理,其中的一些结论我现在看看还是觉得颇有感悟的,虽然其中文笔稍显稚嫩,实证也不很稳健(这数据本身在可得角度肯定存在内生性问题),但它是目前我所有论文中知网里引用次数最多的。 说实话,统计与决策的最大问题是收费高,而且文章过短(好像6000-8000字吧),给人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但其中文章被别的学者引用的次数并不少,杂志影响因子比经管C 刊里面甩尾的那几个强不少,可能也自有原因吧,同时还有学科原因个人觉得很难被T出去的。 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二年级发了一篇《经济评论》,武汉大学经管院办的刊物,网上系统投稿。论坛上很多人认为该刊发武大老师的论文很多,但是只要翻翻这个杂志,其实本院老师的文章确实不多啊,双月刊一年6本,武大经管的文章也不过就10来篇吧。这杂志武大自己也不认权威,就是个普通核心刊物(好像还有部分985认这个级别高呢),其实需求没大家想的那么多。 我后来读博士时,和其中一个编辑比较熟(但博士三年我就没投过这杂志,自己学校的非领导不好中啊),对其审稿流程比较了解,这个刊物外审还是比较规范的。部分朋友可能会指出关系稿的问题,这里说明一下,如果是某牛校院长校长,或者某学术大鳄,那发任何刊物都很容易中的,这个是信息不对称里面的信号传递问题,至少他们不会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烂文章到好刊物里去发,至少我了解的一些有此能力的导师,带名字发文章啥的都非常谨慎的。除了这些大鳄们,其他人一般是初审会刷掉一大半吧,然后外审都是匿名的,会在专

学术论文心得体会.doc

学术论文心得体会 篇一:阅读学术论文的心得体会! 我们搞科研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献的阅读!关于如何阅读文献?读什么,怎么读?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我想这里的关键在于要让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会看懂作者的思想、思路和科学方法,从中学习论文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篇学术论文,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八个部分: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论文引言或引论,正文:可以是一节或几节,结论与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一篇学术论文在手,怎么去阅读呢?一般可以有下面几个步骤:(1)看论文题目 看论文是否属于你要研究的领域、方向,该论文与你要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相关程度怎样?题目一般能说明一切。另外该文是属于哪一类的论文也要有所判别,它是新理论阐述、还是新方法的提出、还是解决了一个新问题等等。 (2)看作者姓名与单位 主要看论文作者是否是该领域的权威或知名人士,或者看作者所在的单位在该研究领域内是否处于领先地位,等等。 (3)看论文的摘要 在这里,论文作者基本上将该文所做的工作摘要的形式做了总结与阐述。因此论文摘要是论文全文的核心部分之一。了解了摘要,你基本上可以初步掌握了该论文的全貌。

(4)看论文引言或引论 引言部分一般是作者交待问题的地方。在这个部分,作者会将其要研究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做一简要的阐述,并且还会将该文要做的工作做一个简要阐述。因此从这里,你可以了解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作者是怎么思考该问题的,作者想做什么,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5)跳过正文,看结论与致谢 论文的结论也是全文的关键之一。你要在这里看看论文是否达到了作者在引言中所预期的研究目标,问题是否已获得解决?还遗留什么问题或困难等没有解决?以及问题被解决得怎么样?等等。 (6)看参考文献 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引用了哪些前人的工作,引用了哪些年份发表的前人的工作。从中你可以发现: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基础和程度上开展研究工作的。如果文献被用得多,年份又比较近,则一般说明作者掌握了该领域比较全面的研究行情,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工作可能是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方法与困难等等。 (7)看附录 它一般是对论文有关内容的补充,是一种论文内容的扩展。例如,论文中有些数学推导的详细过程,有些试验的补充结果和补充说明等等。这部分只有当你需要对该文进一步了解或补充时才会用到,一般可以不予理会。 此外,对于一般的学术论文,你走完了以上几个步骤,则基本上可以算完成了对文章的阅读。也许你会问:怎么最关键部分——正文没有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附答案及解析)

议论文阅读训练10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尽管《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作者对此持赞赏的态度。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引发的最大争议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缺乏关联性,且主题隐晦。 C. “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点: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 D.作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文人气质几乎消失殆尽。

计算机类部分核心期刊投稿经验

计算机类部分核心期刊投稿经验 (2010-05-31 19:05:39) 转载▼ 分类:计算机与 Internet 标签: 杂谈 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审稿费100元,审稿周期60-70天左右,版面费930-1100元不等。该刊是旬刊,从录用到出刊大概需要12个月,有时看运气,如果运气好点四个月左右。最大特点是该刊的承载的论文数量较大,相对来说比较好中,但大家都看中的这一特点,所以从论文的数量上来说,须有点创新点较好,比较看重博士论文。可以加急出刊,但费用较高。总结:容易。 2、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审稿费100元,(加急审稿200元,一个月审回),审稿周期60 天左右,版面费900-1100元左右。该刊是半月刊。从录用到出刊大概10个月左右。论文的质量一般,比较好中。该刊比较注重项目的基金号或是重大科研课题,如果有比较牛基金号录用率一般在90%以上。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较高,一般是版面费的一半左右。总结:容易。 3、计算机工程:审稿费100元,(加急审稿200元,20天审回),审稿周期是45天左右,版面费950-1100不等。该刊是半月刊,该刊曾是EI收入源(2007年以前)现在不是。该刊对论文质量把关比较严格,对创新性论文比较感兴趣,注重基金号和重大科研课题。录用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比较难中,对博士论文比较依赖,有严格的字数和参考文献限制(一般是7000字和5篇参考文献),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出刊时间一般情况下是10-12个月左右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较高。总结:较难。 4、计算机应用研究:不需要审稿费,但版面费比较费1600元左右。审稿周期30天左右,比较快。该刊为月刊。从录用到出刊需要10个月。该刊非常注重基金号(特别是国家级基金号),如果没有国家级基金号(至少是省部级基金号)一般情况下都是增刊。论文质量还算可以,可以加急出刊,费用超高,没有必要。总结:较难。 5、计算机科学:审稿费150元,不可以加急审稿,审稿周期是60天,基本上不会超过65天。版面费1000-1100元不等。该刊为月刊。曾被一些重点院校定为重点核心期刊。审稿非常严格,对理论数据验证和推导十分看重同时也非常注重仿真结果,比较喜欢录用基金号的论文。对作者的工作单位和学历也是比较看重。博士学历的论文录用较高。出刊时间一般情况10个月左右。总结:较难。 6、计算机应用:审稿费50元,版面费1000元左右。该刊为月刊。审稿周期50天左右,论文质量还算可以,对论文格式和论文创新性要求比较严格,比较注重作者工作和作者的学历,但一般高校研究生只要挂一个博导也是比较好中,对基金号并不十分看重,是研友们不错的选择。出刊时间6-7个月左右。总结:一般。 7、计算机仿真:审稿费100元(可以加急审稿200元,30天左右),版面费1300-1500不等。审稿周期70天左右,该刊给本人感觉并不像研友们说的那样,给钱就发。该刊审稿比较严格,对论文的创新性和仿真要求比较高,对论文的格式需求非常高,如有一点没有按照要求排版,它都会退给作者重新排版。出刊时间特别慢,一般来说要13-14个月才能出刊。总结:一般。 8、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审稿费待录用后一起收。版面费+审稿费:1300-1500不等。审稿周期40-50天左右。该刊为月刊。 该刊主要录用计算机控制方面的论文,如写计算机理论方面和图像方面的论文录用率基本为零。论文质量一般,不过现在有所提升,比较注重基金号的论文和作者出身。出刊时间10个月左右。总结:容易。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论文写作心得体会1 悄无声息的,这个学期的一半过去了,论文写作课也即将结束了。 在写学习心得之前,跟同学们聊起论文写作,不知道怎么说起的,我们说起了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的那些三段论套路,文章要什么“凤头、猪肚、豹尾”,怎么当初的八百字要那么痛苦地挤出来?上到大学,随便来篇文章,自由发挥,轻而易举。 我想在生活上,懂得怎么写文章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很懂的生活的人,而且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他们的人生阅历一定很丰富。在学术上,懂得怎么写好论文的人,必定是一个学识很渊博,思想很深刻,善于思考的人。 说说论文写作课所获吧。

记得季老师刚上这门课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的一些师兄师姐上完了这门课也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论文课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起码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不容易啊,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也是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的表现。 季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季老师说他自己指导学生论文的时候,老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拿回去吧”。我想老师要同学们拿回去的不仅是修改格式的论文,更重要的是把对待毕业论文写作那种懒散不认真的态度拿回去吧。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明天也许就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老师说到现在的大学生论文没有多少是有水平的,想找几篇优秀的论文给大家学习学习都没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大学生可是量多质差,真正好好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同学很少。大家都忙于考取各种证书,考取英语四六级,忙于各种社

最新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议论文阅读 一、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1)常见的考题样式: 1、选择题 如:能够概括本文论点的一项是( ) 2、填空题 如:本段文字的论点是( ) 3、判断分析题 如:你同意本文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课本链接 《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开头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题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结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中间 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点 位置:1、从标题中找中心论点2、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论点 3、从文章中间找中心论点 4、从篇末找中心论点 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陈述句 作用:是全文(段)的中心、灵魂,统摄全篇 (3)疑惑点 ?论点: 议论文论点的表述是一个较完整的、表判断的陈述句。不会是否定句,不会是疑问句,也不会是抒情句或描写句。抓住表明作者观点的陈述句,表判断的肯定句,就很容易和论题区分开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而不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主张。它的范围比论点大?结论部分:起总结全文的作用,或再次重复论点,或提出号召(要怎么样\应该干什么)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方法总结 1、根据议论文论点的特点概括 2、找中心句(中心段)、议论性的句子(段落) 3、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4、驳论文的论点是它们的相反的观点 二、论据 (1)常见的考题样式: ?1、概括文中的论据 ?2、文章中的第几和第几自然段的顺序能否颠倒? ?3、文中的某句/个名言/例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文章某段中引用某人的事例/名言有什么作用?) ?4、根据论点来选择或补充论据 (2)什么是论据? ?议论文的论点,要使人信服,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些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根据材料的性质,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包括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据等。

SCI期刊论文发表心得

SCI期刊论文发表心得(转载) 默认分类 2009-05-06 23:10 阅读5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从年初定下aim到论文接受发表时间也有10个月左右了,这期间有喜有悲,最后终于看到自己的成果变成铅字,真是来之不易。第一篇正式的journal被接受了,第2篇也有了好消息。所以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希望对博士在读的师弟师妹有个启发。首先定目标很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像去年定下目标,希望去澳洲或者欧洲开会一样,今年定的目标也实现了,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第2,发SCI期刊比较难,所以选期刊很关键,首先得对自己相关的领域的期刊做个归类,根据难易程度分几个档次,比方说1,2,3档。有人认为要投比较短的期刊,比方说letters,但是这样的期刊往往不给审稿意见,所以对自己的文章没有什么帮助,建议这样的可以等以后有很多期刊发表经验之后再投。有人认为一开始就投3档的杂志,这些杂志editor同样给的建议不是很多,而且这样的杂志一般要推荐reviewer,如果没有的话稿件会大量堆积,反馈很要时间。相反,高水平的杂志的editor都是很专业的,reviewer也很充足,一般一个月到3个月就会给结果。所以我的建议是开始选档次高一点的期刊,如果你准备充分的话,投这样的期刊这样的期刊一般会给你很完全的意见,reviewer都是领域内的牛人在审稿,通过他们的评价,你会知道自己paper的不足,对文章的提高很有帮助。当然你的文章得有点新意,文笔不能太差,不然会受打击。一般的reviewer都会手下留情,会耐心仔细的给审稿意见,但是也有例外,所以得有心理准备。如果高水平的期刊不被接受,不要气馁,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投第2,3档次的journal。如果运气好,一般3个月之内会有反馈,一般是major revise 或者minor revise,如果是后者,恭喜你,你的文章发表指日可待,如果是前者,仔细按照editor的建议,好好修改,然后再投。这样几个来回后,你的成果就会被肯定,文章也会变成铅字了。很多时候期刊论文写作的格式和figure的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而被否定,这是很pi ty的,希望了解这方面经验的师弟师妹可以给我留言。总而言之,发文章和做任何事一样,勤奋+不懈=成 功!祝各位都好运! 一个老博士的经验顺口溜 一、文献阅读 先看两篇综述,搞清过去未来; 再看具体文章,搞清技术方法; 阅读摘要为主,全文只能为辅; 书籍大多没用,别去浪费时间; 文献看少没用,少说也要两百。 2、选题和开题 心比天高要不得,先整及格再良好; 课题规划定仔细,注重细节少挫折;

论文心得体会怎么写

论文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一:实习报告心得体会范文】 【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1]总之,这次实习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首先,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其次,作为企业的一员,无论是其他工作人员,还是会计人员,在进行自身相对循环重复的工作中,不仅应保持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还应具备创新精神。西大农药厂,即将面临“改制”的调整,这就意味着该企业将面临由“校办”企业向“社会”企业的角色转换,先前所享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将随着改制的完成而倾刻丧夫,这样,农药厂将更直接的面临市场激烈竞争,接受残酷的规则约束,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就得创新,以变求生存,用新促发展,西大农药厂在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时期,应鼓励员工大胆创新,为企业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2]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刚开始对于从未接触的岗位,我感到是那么的陌生和惧怕,因为我 不想做不好,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好。 我被分到自动化事业部研究所工作,最开始跟着师傅学习组态王软 件的开发及其应用,发现真正步入一个企业接触到的知识要比学校 里深入的多了,所以很多地方需要向师傅请教,经过师傅的耐心培养,每天看软件开发的视频教程,自己可以对组态王软件进行简单 的编程。根据师傅给我安排的实习计划,有了亲自去现场观察实践 的机会。 这四个月不仅仅是去工作,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工作方法,一种 应对不同问题的经验,一种面临难题的解决思路,当然也注意到了 一些自身的问题,意志不够坚定,中途有退出的想法,遇到问题有 畏难情绪,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总的来说实习还是收获不少。 我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们实习培养计划安排,让我学到了一些在学 校所学不到的东西.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面对困难,学会 了独立思考问题,从中收获了毅力,收获了一份坚持。 [3] 在实习期间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巩固了所 学的知识,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总 结了经验。 实习中的感悟 首先、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我 们一同过去的几位应聘者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有一部分同学 就是因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比别人逊色一点而落选。因为对于用 人单位来说如果一个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 就会很快的得心应手,从而减少了用人单位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培训 一个员工。

期刊论文发表十大技巧

期刊论文发表十大技巧 一.SCI 论文,并没有想像中的难写 1. 要熟悉你的专业,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尤其是国外近期文献。相信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2. 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3. 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4. 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5. 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把关,提高成功率。 二. 如何投稿 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标杂志更高的杂志。这些杂志要么直接拒稿,要么送审后退稿(极少数直接收稿)。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后者 1-2 个月。所以即使拒稿,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如果你没有时间等,想让论文一次中的,又不愿「下嫁」你的大作,那么就要费心选择了。 首先要正确判断你文章的内容及水平,在从资料库查找相关专业的杂志。再根据杂志刊名,杂志内容,IF 及年发表量等选择。 三. 如何选择审稿人 许多杂志编辑希望你推荐 3-4 名审稿人,并很可能向你推荐的审稿人发审稿邀请。所以推荐审稿人还是有学问的。建议: 1. 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 2. 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 3. 推荐你或你老板认识的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在国际有些影响的国内学者也可以,这些学者在国内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国外学术界尊重。 四.关于撤稿 有作者投稿后因种种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担心编辑不高兴,甚至会被打入黑名单。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你为什么要撤稿?材料方法不可靠,结果不能重复,还是设计本身有问题?这都是撤稿的理由。 五. 如何请国外期刊减免版面费用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点小窍门的,比如可以减少使用的图片,将彩色变为黑白等。 六. 论文投出后的命运网上投稿完成后,解决论文问题有的放矢避免被退稿拒稿可以及时咨询拥有11年论文安排发表从业经历口碑相传q1760405151的期刊之家网论文援助杨老师拥有丰富的经验与相关知识。作者会即时收到稿件通知。如果论文题材(Content)不适合所投刊物,编辑会比较快地回信退稿。如果格式 (Format) 有问题,编辑部也会及时要求重投(Re-submission)。否则,作者就进入等待期。收到稿件后,编辑会挑选 2-3 名审稿人(很可能是由您自己推荐的)对论文进行评审。论文评审大多对作者采用匿名形式。国外审稿人不是专职人员,也无评审费。但他们是已经在本领域建立了地位的「牛人」或者对本领域有相当研究但还不太知名的学者。 前者比较忙碌,后者因考虑评审也可给自己带来声誉,所以会小心谨慎地进行评审。因此,两者完成评审可能都需要花较长时间。等待 2-3 个月是很普遍的。投稿者应对此予以理

最新议论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汇编

议论文阅读训练 【例题精析】 (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1)(2) 3.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 4.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格式要求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格式 要求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方法/步骤 论文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 1、论文标题 回答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的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是准确、简洁和有效。论文的标题必须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做到文题相符,含义明确。标题必须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地概括反映论文所讨论的内容。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此外,标题应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题目大小要合乎分寸,切忌华而不实。不要使用过于笼统、夸张或是太大的题目,使人看了不知道究竟是研究的什么问题。醒目的标题,其含义能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立刻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科技论文的标题因为要反映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所以通常不可能写得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简短,但是也必须尽可能地写得简练些,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应避免繁琐、累赘和过于平淡无味。另外,也要注意在题目中突出新的观点来,使人看了标题知道文章有新见解。要说明一点,论文的标题与论题并不是同一概念。论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但是有些论文的标题和文章的论题是相同的,即标题反映了论题;有的则没有反映。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的高度重视。 如果想在标题中表达较多的内容,例如,既想概括地表达出文章的论述范围,又想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这时标题就会写得太长,而且一个标题也难以表达两层意思。解决的办法是在主标题下加一副标题。主标题概括地表述论文的主题或讨论范围,副标题作为主标题意思的补充和引申。这种加副标题的做法,在论文特别是在中文论文写作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有的期刊明确不要加副标题,所以在投稿前需看该期刊的投稿须知。 另外,尽量避免在标题中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等,以防止出现误解。 2、作者及单位 回答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一般以对文章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如XX大学Xx学院。作者简介应按所投期刊要求撰写。基金项目名称要准确,并注明编号。 作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如果通讯作者在该领域为大家公认的名人,则有利于稿件通过编辑的初审关,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二作者,也可以放在最后,但如果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你,则在稿件中的联系方式要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导师充当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有些期刊当稿件被录用并在稿件修

文献检索学习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文献检索课已经结束,这是我在本学期最期待、最想学、也是最喜欢学的一门课程,只可惜学时有点短、上机时间有限,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加之平时学校机房不开放,就缺少很多练习、应用、实践的机会。 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这学期的文献检索课是非常成功、非常有意义的。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其一,1.确定检索题目后2.确定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4.选择检索字段、输入检索词、选择逻辑组配关系5.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最重要的是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这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与练习才能找到比较理想的检索方式。较重要的检索词放在篇名字段,次重要的一般放在主题词字段。 我本人在检索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主题途径检索。对于外文数据库如PubMed,应查阅其主题词对应的英文,这一步一般在CBM数据库中进行,再进行检索。在检索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文章来源,参考文献等相关信息,还可以了解其相关专利信息,下载其pdf或其他格式进行阅读,非常全面具体! 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时,查全率和查准率,如果一味提高查全率而忽视查准率则可能会造成查全率很高而查准率很低,可能差的很多文献都没有用;反之,如果只提高查准率而忽视查全率,则可能会造成查准率很高而查全率很低,只检索到很少的文献,造成文献漏检。查全率和查准率各为50%左右为最好。 其二,通过这对文献检索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对今后生活很有用处的知识。我学到了CNKI、CBM、PubMed、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的应用,学会使用这些数据库对我以后在查找文献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PubMed应用起来极其方便,用外网直接能上,还能免费下载全文,通过阅读英文文献,专业知识与专业词汇一起学习,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很喜欢用这个。 最后,文献检索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没学习这门课以前,我遇到需查阅的问题,只知道查阅百度或谷歌,而且一般都只看中文网站,学习后,我们能够较充分地综合利用学校的资源,获得更权威,更可靠的知识!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