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1.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与特点,掌握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规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小学到初中历史学习的衔接。

3.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

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的四要素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难点:历史记忆的方法

教法:讲解、探究、提问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他们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课到底是什么课。历史,就是讲述过去的事情。大到人类历史,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小到一个城市,一个街道,一个家庭甚至是你本人。

[教学新课]

一、教师提出探究思考问题:本学期我们学习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

1、了解祖国过去,培养爱国之情

2、学习英杰人物,立定报国之志

3、总结历史经验

4、了解历史规律,树立崇高理想

5、提高审美水平与分析理解能力

二、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及目录,知道历史教科书的组成。

历史教科书是由目录、导入框、课文、插图、注释、动脑筋、作业、自由阅读卡及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的。目录是课本的纲目,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了历史发展过程的轮廓,便于理解记忆;导入框是课文最前面的方框,以生动的形式引入课文;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注释能增加史料,帮助理解;动脑筋是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与探究;作业是促进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和巩固;自由阅读卡拓展了我们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大事年表是对课文中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提示。把这些关系对学生讲清楚,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认识、理解和整体把握。

三、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四要素。

1、时间

2、地点:要结合地图以及地图的方位来认记,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来记。

3、人物:结合历史事件来识记。

4、事件:即“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原因要注意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一般原因以及直接原因(即导火线);经过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1、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2、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3、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五、历史记忆的方法

1、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

2、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快板等形式来记忆。如《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图示记忆法:图示记忆法即用各种图表、图形进行历史知识的记忆。这种记忆法最形象、直观,如果把图示做成三维课件,记忆效果就会更好。

4、联想比较记忆法:联想比较记忆法是对历史现象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上通过辨别、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记忆。

5、规律记忆法:历史知识虽然繁多而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规律进行记忆。

[课堂小结]

学习历史是一件有趣味的事,要善于放宽历史的视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知识,从而做到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设计

高一导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及高考的考试模式。 2.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中所体现出与历史学科有关的现象,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学习历史 难点:学习历史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历史是什么? “历”字的上古形体很有意思。甲骨文的上部是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止),脚趾朝上,脚后根朝下,表示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金文的左上边增加了个“厂”字,表明在山崖之前种有一行行整整齐齐的庄稼。小篆把甲骨文和金文合并,虽然字形复杂了。但是表意更为全面,表示人的脚步从山崖前的庄稼田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楷书的形体是直接从小篆变来的。简化字,这就变成了一个外形(厂)内声(力)的新形声字了。“历”字的本义是“经过”,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足历王庭。”也就是说:从匈奴君主的住处走过。由这个本义又可以引申为“逐个地”、“一件一件地”,如《汉书·艺文志》:“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大意是:一件一件地记载古今成败存亡祸福的道理。从这个意义出发,后世就产生了新叠音词“历历”了,如杜甫还曾以“历历”为题写了一首《历

历》诗,诗中说:“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这就是说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事情,一件件清晰分明地出现在眼前。成语“历历在目”,也正是由此而来。时间的推移是一月月一年年地前进的,所以表示历法、历书的“历”字,古人想得很周到,把“历”改为“曆”,以“日”代“止”,很有道理,如《日唐书·曆志一》:“玄宗召见,令造新曆。”这个“曆”字就是“曆法”的“曆”。由此可见,“曆”和“歷”的关系,是古今字的关系,“歷”是古字,“曆”是今字。现在都简化为“历”了。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即保持中正的态度用右手写字。但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中”在甲骨文中原始意义是盛放简策之器,后引申为伯书之意,史的字形,即手持薄书之人,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材料一: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简单地说,它可以分成自然史与人类史两大块。自然史的内容小到一草一木、微观世界,大到太空、宇宙,而宇宙是无边无际、无时不在的。可以说,宇宙有多少年,历史也就有多长!与自然史相比较,人类史仅仅是历史长河里的沧海一粟,地球生存了46亿年,从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从微生物进而演变到人。人类也才是区区几百万年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文明史只有区区几千年历史,这在人类史中又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多可怜的文明史!而我们中学阶段学习的历史,说到底,实际上仅仅是一部社会发展史,属于文明史里的一部分。 请同学们举例:家乡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采访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者;“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语文中的诗、句、联、谜,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的风俗、服饰,家里的家具、装潢、摆设。 熊廷弼(1569~1625),明末兵部尚书,抗后金统帅,字飞白,号芝冈,谥襄愍,史称“明末三雄”、“江夏四贤”之一,江夏人,十九岁进秀才,二十九岁夺解元,三十岁中进士,三十一岁出任保定推官,以断案清明著称。万历三十六年(1608)首次巡按辽东,弹劾巡抚、总兵弃地驱民之一罪,对后金崛起,颇有警觉,兴办屯田,修堰建堡,主张以守为战,使辽东转乱为治。万历三十九年(1611),督学南京,为严明学风,不徇私情,而结怨权贵,被罢

夏辉辉: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夏辉辉: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者: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夏辉辉课时:1—2课时学科:历 史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设计思路 1、高中历史导言课的教育价值 回想读书时代,最令人感兴趣和期待的往往是一个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学生是否热爱历史课,同教师对导言课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一堂好的导言课,可以影响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导言课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高一历史导言课尤其重要,一堂好的高中历史导言课,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大致结构,这是历史教学的重大课题。 点击因特网,我们会发现,近年来,许多高中历史老师已经把对导言课的研究与探索做为历史教学良好开端的重要工作,关于导言课的形式、结构、内容等都是大家讨论与研究的范围,说明一线教师已充分重视导言课,并富予了其丰富的内涵,让导言课从简单的“见面课”上升到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与历史教学目的的明确。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思维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壮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的功能还不清楚,有的学校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可有可无。初中的历史学习已让一些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要么以为是背书课,要么以为是故事课,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初中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

高中高一历史导言课教案

【教学课题】:导言课:走近历史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被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吸引,产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X中学习,X中是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了十六位两院院士、四十余位教授、二十余位科技精英、五位驻外大使、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作家、书画家和艺术家……在做的各位将来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能在这样一所环境幽雅,充满希望的学校给在坐的各位上历史课,我感到无比荣幸。 说到“历史”,似乎是一个谁都会用的概念。比如我们会说"自己的历史要靠自己书写",或者说"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这已经成为历史"等等。"'历史'究竟是什么意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近历史。 一、历史是什么?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历史,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使用的历史,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历史是过去的事(史实)。这个“历史”是本来的历史,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历史。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历史。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小至我们我们一中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即使你们个人也有16、17年成长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史料)。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过去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我们该如何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只有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载。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 过去历史的“载体”。史料不等于真实的、本来的历史,他有真有假,但它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凭借。例如,过去有关于鬼神的记载,并不能证明鬼神的存在,但这种记载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过去人们的信仰、心态、生活。 (3)人的历史认识 我们正是通过这种史料,了解那一去不返的客观存在的历史,形成了我们的历史认识。 历史是一种“过去”。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解释”。“过去”其实很难再现。“记忆”总有个人色彩。“解释”同样很难客观。回望历史,最为需要的是辨认和思索 二、历史有什么用? ①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我们的爱国心。 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如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等,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蓄须明志的梅兰芳等。学习这些,可以增

高中历史导言课演讲稿

独留青史向黄昏——高中历史绪论课演讲稿 (一) 何谓历史?历史是仓颉造字时的“天雨粟,鬼夜哭”,历史是司马迁对任少卿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史是杜甫歌咏昭君出塞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历史是岳飞笔下壮怀激烈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史是杨慎自斟自酌时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更是林则徐在被贬往伊犁时所感叹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历史的迷人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和空间上的广域性,“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它与宇宙的无始无终是一致的,我们不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罢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要想开启寻根之旅,与古今哲人对话的唯一方式,就是乘着秦砖汉瓦的一叶扁舟,划着竹简木牍的船桨,徜徉在浩瀚青史的汪洋大海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尽情地探索和发现历史。 历史是一个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智慧老人,他仙风道骨、敦厚儒雅,在时间的长河中踽踽而行,向我们娓娓道来,却又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况味。历史带给我们的,除了有古今兴亡、治乱兴衰的感叹,还有一种史官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彰善瘅恶”的春秋笔法。孟子说过“王者之迹息然后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据说孔子编订《春秋》而后乱臣贼子惧,可见历史具有很强的惩恶扬善功能。 (二) 古代的史官追求一种秉笔直书的精神,然而其中却极少有善终之人。名垂青史的南董笔法,说的就是晋国史官董狐和齐国史官南史氏的故事。董狐是春秋时晋国的史官。春秋时晋灵公无道,大臣赵盾多次劝谏,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赵盾返回晋国继续执政。史官董狐于是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个故事就是“董狐直笔”的由来。另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齐庄公因为败坏臣纲被大夫崔杼所杀,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其四弟太史季宁死不屈,被崔杼赦免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继续记载这件事情,绝不向崔杼妥协而偷生。 我们不难发现,晋太史董狐因记载“赵盾弑其君”而遭受了巨大的非议,齐太史三兄弟因记载“崔杼弑其君”竟然惨遭灭族之祸,司马迁写作《史记》遭遇了宫刑,班固和范晔因为被人诬陷而惨死狱中。所以当柳宗元致信请韩愈修纂唐朝国史时,韩愈竟然发出了“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这样无奈的感叹了。这也是历史老人的无情和无奈之处。 (三)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老人的童年时代与峥嵘岁月。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记述那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刀耕火种的艰难历程。这部分历史现在并没有完全失传,有相当一部分还保留在史前岩画、史诗和神话传说之中。两千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就曾经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历史感叹。史前时代巫史医卜星历不分,所以历史记载的权力掌握在了祭司卜祝

导言课教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初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导言课单元课题开学第一课——导言课来源学科网依据 导言课的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第一课,是把通常所说的导言课 纳入教科书课文总体内容的系列之中,同时,又作为独立的一部分 出现。我想通过导言课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 史——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得意时 保持清醒,不顺时不要气馁。一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都应当从历史中赢得未来。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1中“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 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 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来源学科网Z.X.X.K] 导言课的重中之重是——“为什么学习历史”,即课题下方框 里的一段话,是画龙点睛的睛,以纲带目的纲,是要让学生懂得学 习历史的意义。古人说鉴往知来,就是审察以往、可推知未来。我 希望同学们每个人都学会做自己的历史学家,长大以后,在建设我 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过程中,也要当一个参与国家发展的历史 参谋,所以我在同学们中学时代第一节历史课上,就要告诉大家, 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从中学历史课学到的知识、本领都将呈 现出不可缺少的意义。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1中“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 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 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 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

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老师姓谢,名正燕。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那么在接下来的高中历史课程就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来学习完成。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历史,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进入高中了要学习高中的历史课程了,那么相信同学们都想知道高中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解决的问题了,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在同学们眼中历史什么呢? 一、什么是历史?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生:…… 展示名人眼中的历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初中历史第一课导言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节课导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新进入初中的同学知道初中历史课的学习要求,确定分组名单及负责人。 2.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3.了解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内容,掌握必备的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才能学好历史、掌握必备的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 难道:甲子计年法的换算。 教学准备:自制PPT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这是大家升入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今天我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你能坐在这间教室里,这,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现在大家对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我还不认识大家,怎么办呢?很多同学肯定想那就让我们一个一个自我介绍呗,不用!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我呢有个更好的认识大家的方式——课堂提问,说到提问大家也不用紧张,我的问题都很简单,只要你按我的要求做了,我相信大家都能回答上来,那我的要求有哪些呢?我希望我的要求也是大家的要求,所以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这些要求的去留。主要包括两大模块:课堂制度和作业制度,首先我们来看课堂制度。 课堂制度 1.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能说话,但有问题可以直接插话提问; 2.不能睡觉; 3.不能偷偷玩东西或看与历史无关的读物; 4.不能吃东西; 5.不能传递纸条等物品; 6.不能打闹、骂人、打架、毁坏他人物品。 作业制度 1.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2.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并按规定的时间交作业。 注:违反课堂制度1、2条,老师第一次发现给予提醒,第二次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写出检讨; 违反课堂制度3、4、5条,老师第一次发现将物品代为保管,学生下课后领回物品并写检讨; 违反课堂制度第6条,是情节轻重处理,情节较轻的写检讨,情节严重的送交班主任或德育处; 违反作业制度的补写作业并写检讨。 违反上述任意一条且屡教不改者,送交班主任或通知其监护人来校,共同处理。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代表的选举和小组分组并确定组长(以自荐为主)。课代表和组长也是需要考核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试用期,合格了继续干,不合格我们也是要更换的,当然老师相信各位都能干的很好,相信在各位的配合和努力下我们班的历史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代表的选举: 分组并确定组长: 剩下的时间呢我们一起来聊聊天,聊什么呢?聊历史,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

初中历史导言课修订版

初中历史导言课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历史导言课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初一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不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初中历史学什么?掌握历史学习的六要素法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学会历史纪年法以及中国历史朝代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初一学生的特点是:新鲜感强,对新学校和新课程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困惑。面对一下子增多的新课程,在新鲜的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有效学习的方法指导的困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谈话法和问答法感知历史,学会历史学习的六要素法和历史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祝贺同学们升入初中,开始初中的学习。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堂历史课,我是大家的历史老师,我叫谢正燕。(黑板书写)好了,现在大家已经认识老师了,老师也希望能够尽快认识大家,希望大家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这样,老师就能很快地认识各位了。 说到历史,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历史与社会,也知道一些历史故事,下面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生:…… 一、什么是历史? 师:刚才已经有很多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知道的历史知识,通过刚才同学所叙述的历史故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历史 生:思考,回答。 过去的事情。年代久远。……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的课程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的课程设计 饶南山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历史,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及如何学好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加深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爱家的情感。树立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的远大目标。 教学重点 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教学难点 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教学准备 历史图片、名人字画、古玩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我姓饶,关于饶姓的来源:出自尧姓,尧帝之后裔,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自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 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诏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讳,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后来简化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吗?(让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的学生进行介绍。) 二、关于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大到人类的产生、国家的出现,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家族甚至一个人的经历,一处古迹、一个文物都是历史。刚才同学们介绍自己姓氏的来历就是历史。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历史,让大家了解一下你的情况: 我们县有那些名胜古迹?有哪些历史名人?你游览过哪些名胜古迹?你家里有收藏品吗?你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汉武大帝》、《美人心计》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历史导言课教案

历史导言课教案 1.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与特点,掌握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与规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小学到初中历史学习的衔接。 3.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 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的四要素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难点:历史记忆的方法 教法:讲解、探究、提问 学法:阅读、讨论、探究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他们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课到底是什么课。历史,就是讲述过去的事情。大到人类历史,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小到一个城市,一个街道,一个家庭甚至是你本人。 [教学新课] 一、教师提出探究思考问题:本学期我们学习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 1、了解祖国过去,培养爱国之情 2、学习英杰人物,立定报国之志 3、总结历史经验 4、了解历史规律,树立崇高理想 5、提高审美水平与分析理解能力 二、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及目录,知道历史教科书的组成。 历史教科书是由目录、导入框、课文、插图、注释、动脑筋、作业、自由阅读卡及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的。目录是课本的纲目,掌握它就等于掌握了历史发展过程的轮廓,便于理解记忆;导入框是课文最前面的方框,以生动的形式引入课文;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注释能增加史料,帮助理解;动脑筋是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与探究;作业是促进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和巩固;自由阅读卡拓展了我们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大事年表是对课文中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提示。把这些关系对学生讲清楚,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认识、理解和整体把握。 三、学习历史知识要注意四要素。 1、时间 2、地点:要结合地图以及地图的方位来认记,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来记。 3、人物:结合历史事件来识记。 4、事件:即“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原因要注意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一般原因以及直接原因(即导火线);经过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1、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2、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3、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