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自 测 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 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 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解:(1)× (2)√ √ (3)√ × (4)× (5)√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 Ω至2k 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 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 Ω~200k 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 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

且1000i

o >I U A ui ,输出电阻R o <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解:(1)A ,A (2)D ,A (3)B ,A (4)D ,B (5)C ,B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

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电源电压不稳定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

B.放大交流信号

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

B. 提高输入电阻

C.稳定放入倍数

(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

B.和

C.平均值

(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解:(1)C,D (2)C (3)A (4)A,C (5)B

(6)C

r=100Ω,静

四、电路如图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β均为60,'

bb

态时|U B E Q|≈。试求:

(1)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u O>0,则应如何调节R c2的值才能使u O=0V若静态u O =0V,则R 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

解:(1)T 3管的集电极电流

I C 3=(U Z -U B E Q 3)/ R e 3= 静态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电流 I E 1=I E 2=

(2)若静态时u O >0,则应减小R c 2。

当u I =0时u O =0,T 4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Q 4=V E E / R c 4=。R c 2的电流及其阻值分别为

k 14.7mA

14.0C2

c1BEQ4

E4E4c2CQ4

C2B4C2R R I U R I R I I I I I =

电压放大倍数求解过程如下:

k 74.2mV

26)1(k 7.10mV

26)

1(EQ4

bb'be4

EQ2

bb'be2I r r I r r

29718

)1( 5.16 2])1([2

1e4

be4c4

2

be2

e4be4c21

-∥ u u u u u A A A R r R A r R r R A

习题

判断图所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T1和T2管分别组成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解:(a)共射,共基(b)共射,共射(c)共射,共射(d)共集,共基(e)共源,共集(f)共基,共集

设图所示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均合适,分别画出它们的交流等效电路,

并写出u

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

解:(1)图示各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解图所示。

(2)各电路u

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分别为 图(a )

2

2be23o be1

1i 3

2be232be1132be2211)1()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

图(b )

4

o be2321be11i be2

42be2321be1be2321)]

)(1([)

())(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

∥∥∥∥∥∥∥

图(c )

3

o be1

1i d

2be23

2be11d 2be22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

图(d )

8

o 2

13i 2

be 82be2

764m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g A u ∥∥∥∥

解图

基本放大电路如图(a )(b )所示,图(a )虚线框内为电路Ⅰ,图(b )

虚线框内为电路Ⅱ。由电路Ⅰ、Ⅱ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c )、(d )、(e )所示,它们均正常工作。试说明图(c )、(d )、(e )所示电路中 (1)哪些电路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哪些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

(3)哪个电路的s u A =s

o U U 最大。

解: (1)图(d )、(e )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较大。 (2)图(c )、(e )所示电路的输出电阻较小。

(3)图(e )所示电路的s

u A 最大。

电路如图(a )(b )所示,晶体管的β均为50,r b e 均为Ω,Q 点合适。

求解u

A 、R i 和R o 。

解:在图(a )所示电路中

k 3k 93.012512513o be121i 2

1be2

322

be1

2

be2

11

R R r R R R A A A r R A r r A u u u u u ∥∥

在图(b )所示电路中

k 1k 2.1)(21004250)(4o be1325i 2

1be2

422

be1

be2111

R R r R R R R A A A r R A r r R A u u u u u ∥∥∥

电路如图(c )(e )所示,晶体管的β均为80,r b e 均为Ω,场效应管

的g m 为3mA/V ;Q 点合适。求解u

A 、R i 和R o 。 解:在图(c )所示电路中

k 2k 5.1663410762)(4i be11i 2

1be2

422

be1

be2311

R R r R R A A A r R A r r R A u u u u u ∥∥

在图(e )所示电路中

431M 1061

)1()1(6])1([2

be 4o 1i 2

14

be 4

2

2

4be 21

R r R R R R A A A R r R A R g R r R g A u u u u m m u ∥

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β1=β2=β,r b e 1=r b e 2=r b e 。 (1)写出R W 的滑动端在中点时A d 的表达式;

(2)写出R W 的滑动端在最右端时A d 的表达式,比较两个结果有什么不同。

解:(1)R W 的滑动端在中点时A d 的表达式为

be

W

c I

O

d )2( r R R u u A

(2)R W 的滑动端在最右端时

I

be

W

c C2C1O I

be

c

C2I be

W c C1)2( 2 2)

( u

r R R u u u u r R u u r R R u

所以A d 的表达式为

be

W

c I

O

d )2(

r R R u u A

比较结果可知,两种情况下的A d 完全相等;但第二种情况下的

C21C u u >。

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50,'bb r =100Ω,U B EQ ≈。试计算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 E Q ,以及动态参数A d 和R i 。

解: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分析如下:

mA 517.022

22

e W

BEQ

EE EQ

EE e EQ W

EQ BEQ

R R U V I V R I R I U + A d 和R i 分析如下:

k 5.20)1(2972

)

1( k 18.5mV

26)

1(W be i W

be c

d EQ

bb'be R r R R r R A I r r

电路如图所示,T 1管和T 2管的β均为40,r b e 均为3k Ω。试问:若输入直流信号u I 1=20mv ,u I 2=10mv ,则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 I C =差模输入电压u I d =输出动态电压△u O =

解: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 I C 、差模输入电压u I d 、差模放大倍数A d 和动态电压△u O 分别为

V

67.067

2 mV 10mV 152

Id d O be

c

d I2I1Id I2

I1IC

u A u r R A u u u u u u

由于电路的共模放大倍数为零,故△u O 仅由差模输入电压和差模放大倍数决定。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β=50,'bb r =100Ω。

(1)计算静态时T 1管和T 2管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位;

(2)用直流表测得u O =2V ,u I =若u I =10mv ,则u O =

解:(1)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出左边电路的等效电阻和电源为 V 5 , k 67.6CC L

c L

'

CC L c

'

L

V R R R V R R R ∥

静态时T 1管和T 2管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位分别为

V

15V

23.3mA

265.02CC CQ2'

L CQ 'CC CQ1e

BEQ

EE EQ CQ CQ2CQ1

V U R I V U R U V I I I I

(2)先求出输出电压变化量,再求解差模放大倍数,最后求出输入电压,如下:

△u O =u O -U C Q 1≈-

mV 6.377

.32)

(2 k 1.5mA

26)

1(d

O

I be b '

L

d EQ 'bb be

A u u r R R A I r r

若u I =10mv ,则

V

9.2V 327.0O 1CQ O I d O u U u u A u

试写出图所示电路A d 和R i 的近似表达式。设T 1和T 2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β1和β2,b-e 间动态电阻分别为r b e 1和r b e 2。

解:A d 和R i 的近似表达式分别为

]

)1([2)

1

()2

(be21be1i be2

11be L

c 21

d r r R r r R R A ∥

电路如图所示,T 1和T 2的低频跨导g m 均为2mA/V 。试求解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解: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分别为 A d =-g m R D =-40 R i =∞

试求出图所示电路的A d 。设T 1与T 3的低频跨导g m 均为2mA/V ,T 2和T 4的电流放大系数β均为80。

解:首先求出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变化量,然后求解差模放大倍数。

be

GS m GS be D GS BE GS I D

GS m GS m D C D O 2

1

)

()(r u g u r i u u u u R u g u g R i i u

be

m D m d 1)1(21r g R g A ,若r b e =1k Ω,则A d =-540。

电路如图所示,T 1~T 5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β1~β5,b-e 间动态电阻分别为r b e 1~r b e 5,写出u 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

解: u 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分析如下:

5

6be57o be2be1i 3

21I

O

75be57

5I3O335

4be475be56

4I2O22be1

54be421I 1O 11)1()1()1(])1([2])1([

R r R R r r R A A A u u A R r R u u A R r R r R u u A r R r R u u A u u u u u u u ∥

∥∥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放大倍数为-100,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T 2和T 3管的饱和压降|U C ES |=1V 。试问:

(1)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 i m a x 为多少伏

(2)若U i =10mv(有效值),则U o =若此时R 3开路,则U o =若R 3短路,则U o =

解:(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V 78.72

CES

CC om

U V U

故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 i m a x

mV 8.77om

imax

u

A

U U (2) 若U i =10mV ,则U o =1V (有效值)。

若R 3开路,则T 1和T 3组成复合管,等效β≈β1β3,T 3可能饱和,使得u O ≈-11V (直流)。

若R 3短路,则u O ≈(直流)。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自 测 题

一、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A .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 B. 可使温漂小 C .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 A .高频信号 B. 低频信号 C. 任何频率信号

(3)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 。 A. 指标参数准确 B. 参数不受温度影响 C .参数一致性好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 A .减小温漂 B. 增大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5)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 A .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基放大电路

解:(1)C (2)B (3)C (4)A (5)A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 I O 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 (2)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I I O 是两端电流之差。( ) (3)运放的共模抑制比c

d

CMR

A A K

( ) (4)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

(5)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解:(1)× (2)√ (3)√ (4)√ (5)×

三、电路如图所示,已知β1=β2=β3=100。各管的U B E 均为,试求I C 2的值。

解:分析估算如下: 100BE1

BE2CC

R

U U V I R μA

C

C B1C0B2C0E1

E2C

C1C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R

1001C

R R I I I

μA

四、电路如图所示。

(1)说明电路是几级放大电路,各级分别是哪种形式的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差放……);

(2)分别说明各级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改善其性能指标(如增大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解:(1)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共集-共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是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级是互补输出级。

(2)第一级采用共集-共基形式,增大输入电阻,改善高频特性;利用有源负载(T5、T6)增大差模放大倍数,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同时减小共模放大倍数。

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以T7、T8构成的复合管为放大管、以恒流源作集电极负载,增大放大倍数。

第三级为互补输出级,加了偏置电路,利用D1、D2的导通压降使T9和T10在静态时处于临界导通状态,从而消除交越失真。

五、根据下列要求,将应优先考虑使用的集成运放填入空内。已知现有集成运致的类型是:①通用型②高阻型③高速型④低功耗型⑤高压型⑥大功率型⑦高精度型

(1)作低频放大器,应选用。

(2)作宽频带放大器,应选用。

(3)作幅值为1μV以下微弱信号的量测放大器,应选用。

(4)作内阻为100kΩ信号源的放大器,应选用。

(5)负载需5A电流驱动的放大器,应选用。

(6)要求输出电压幅值为±80的放大器,应选用 。 (7)宇航仪器中所用的放大器,应选用 。

解:(1)① (2)③ (3)⑦ (4)② (5)⑥ (6)⑤ (7)④

习 题

通用型集成运放一般由几部分电路组成,每一部分常采用哪种基本电路通常对每一部分性能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解:通用型集成运放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等四个部分组成。

通常,输入级为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为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为互补电路,偏置电路为电流源电路。

对输入级的要求:输入电阻大,温漂小,放大倍数尽可能大。

对中间级的要求:放大倍数大,一切措施几乎都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

对输出级的要求:带负载能力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 对偏置电路的要求:提供的静态电流稳定。

已知一个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A o d 为100dB ,最大输出电压峰-峰值U o p p =±14V ,分别计算差模输入电压u I (即u P -u N )为10μV 、100μV 、1mV 、1V 和-10μV 、-100μV 、-1mV 、-1V 时的输出电压u O 。

解:根据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可求出开环差模放大倍数

5

od od 10dB 100lg 20 A A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输出电压u O =A o d u I ;当A o d u I 超过±14V 时,u O 不是+14V ,就是-14V 。故u I (即u P -u N )为10μV 、100μV 、1mV 、1V 和-10μV 、-100μV 、-1mV 、-1V 时,u O 分别为1V 、10V 、14V 、14V 、-1V 、-10V 、-14V 、-14V 。

已知几个集成运放的参数如表所示,试分别说明它们各属于哪种类型的运放。

特性指标 A

od r id U IO I IO I IB -3dB f H K CMR SR 单位增益带宽

单位 dB M Ω mv nA nA Hz dB V/μV MHz

A 1 100 2 5 200 600 7 86 A 2 130 2 2 40 7

120 A 3 100 1000 5 86 5 A 4

100

2

2

20

150

96

65

解:A 1为通用型运放,A 2为高精度型运放,A 3为高阻型运放,A 4为高速型运放。

多路电流源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所有晶体管的特性均相同,U B E 均为。试求I C 1、I C 2各为多少。

解:因为T 1、T 2、T 3的特性均相同,且U B E 均相同,所以它们的基极、集电极电流均相等,设集电极电流为I C 。先求出R 中电流,再求解I C 1、I C 2。 1000

BE BE4CC

R

U U V I R μA

R

R I I I I I I I I I

3

)

1( 31322C C C B

C0B3C0

当β(1+β)>>3时

100C2C1 R I I I μA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北方民族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编著杨艺丁黎明 校审杨艺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二年三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工科类大学二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实验主要设备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和直流电源等。 课程教学要求是:通过该课程,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集成运放的使用及运算放大电路各项性能的测量,学会查找并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工程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践三大部分。 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双极性三极管电路的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掌握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设计性实验主要包括运算电路的实现等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综合设计实践主要包括项目的选题、开题、实施和验收等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调试电路的能力。 实验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积极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独立写出严谨、有理论分析、实事求是、文理通顺、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本书前八个实验项目由杨艺老师编写,实验九由丁黎明老师编写。全书由丁黎明老师提出课程计划,由杨艺老师进行校对和排版。参与本书课程计划制订的还有电工电子课程组的全体老师。 2012年3月1日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试题A及答案

74LS191功能表 LD CT D U / CP D 0 D 1 D 2 D 3 Q 0 Q 1 Q 2 Q 3 0 × × × d 0d 1 d 2 d 3 1 0 0 ↑ ×××× 1 0 1 ↑ ×d 0 d 1 d 2 d 3 加法计数 减法计数 命 题 人 : 审 题 人 : 命 题 时 间 : 系名 专业 年级、班 学号 姓名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试题(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一. 选择题(16分) 1.已知A B A B B A Y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Y =A b .Y=B c .A B Y += d .Y=1 2.已知A=(10.44)10(下标表示进制),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A=(1010.1)2 b .A=(0A .8)16 c . A=(12.4)8 d .A=(20.21)5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高电平表示逻辑0、低电平表示逻辑1时称为正逻辑 b .三态门输出端有可能出现三种状态(高阻态、高电平、低电平) c .OC 门输出端直接连接可以实现正逻辑的线与运算 d .集电极开路的门称为OC 门 4.以下错误的是( ) a .数字比较器可以比较数字大小 b . 半加器可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 c .编码器可分为普通全加器和优先编码器 d .上面描述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触发器具有两种状态,当Q=1时触发器处于1态 b .时序电路必然存在状态循环 c .异步时序电路的响应速度要比同步时序电路的响应速度慢 d .主从JK 触发器具有一次变化现象 6.电路如下图(图中为上升沿Jk 触发器),触发器当前状态Q 3 Q 2 Q 1为“100”,请问在时钟作用下,触发器下一状态(Q 3 Q 2 Q 1)为( ) a .“101” b .“100” c .“011” d .“000” 7.电路如下图,已知电路的当前状态Q 3 Q 2 Q 1 Q 0为“1100”,74LS191具有异步置数的逻辑功能,请问在时钟作用下,电路的下一状态(Q 3 Q 2 Q 1 Q 0)为( ) a .“1100” b .“1011” c .“1101” d .“0000” 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EEPROM 具有数据长期保存的功能且比EPROM 在数据改写上更方便 b .DAC 的含义是数-模转换、ADC 的含义是模数转换 c .积分型单稳触发器电路只有一个状态 d .上面描述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二.判断题(9分) 1.TTL 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带拉电流的能力为5mA ( ) 2.TTL 、CMOS 门中未使用的输入端均可悬空( ) 3.当决定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中任一个(或几个)条件成立时,这件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与运算。() 4.将代码状态的特点含义“翻译”出来的过程称为译码。实现译码操作的电路称为译码器。() 5.设计一个3进制计数器可用2个触发器实现( ) 6.移位寄存器除了可以用来存入数码外,还可以利用它的移存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构成任意模值n 的计数器。所以又称为移存型计数器( ) 7. 判断时序逻辑电路能否自启动可通过判断该电路是否存在有效循环来实现( ) 8. 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具有两个稳态,而多谐振荡器电路没有稳态( ) 9. DRAM 需要定期刷新,因此,在微型计算机中不如SRAM 应用广泛( ) 三.计算题(8分)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U cc =5V ,U BB =9V ,R 1=5.1kΩ, R 2=15kΩ,R c =1kΩ,β=40,请计算U I 分别为5V ,0.3V 时输出U O 的大小?。 密 线 封 A B

电力电子技术-模拟试题2-试卷

电力电子技术模拟试题2(开卷,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 GTO的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2.GTO的开通控制方式与晶闸管相似,但是可以通过在门极使其关断。 3. GTO导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一样,只是导通时饱和程度,导通时管压降。 4. GTO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与门极负脉冲电流最大值I GM之比称 为, 该值一般很小,只有左右,这是GTO的一个主要缺点。 5. GTR导通的条件是:且。 6.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GTR工作在开关状态, 在开关过程中,在区和 区之间过渡时,要经过放大区。 7. 电力MOSFET导通的条件是:且。 8. 电力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 9.电力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温度系数。 10.IGBT是由和两类器件取长补短结合而成的复合器件10.PWM控制的理论基础是原理,即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11.根据“面积等效原理”,SPWM控制用一组的脉冲(宽度按 规律变化)来等效一个正弦波。 12.PWM控制就是对脉冲的进行调制的技术;直流斩波电路得到的PWM波是等效波形,SPWM控制得到的是等效波形。 13.PWM波形只在单个极性范围内变化的控制方式称控制方式,PWM 波形在正负极性间变化的控制方式称控制方式,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采用控制方式。 14.SPWM波形的控制方法:改变调制信号u r的可改变基波幅值;改变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二章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2-1 判断正确(√)与错误(×)。 电路的静态是指: (1)输入交流信号的幅值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2)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3)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 (4)输入端开路时的状态。( ) (5)输入直流信号时的状态。( ) 目的澄清静态的概念。 解(1) ×。因为这是动态概念。 (2) ×。理由与(1)相同。 (3) √。即当 i 0 U=时的状态,也就是正弦波过零点对应的状态就是静态。 (4) ×。输入端开路时不能保证 i 0 U=的条件,可能有干扰信号从输入端窜入,因此不 能保证静态。 (5) ×。这仍然是动态概念。 2-2 试判断图题2-2(a)~(i)所示各电路对交流正弦电压信号能不能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图题2-2 目的 检查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放大。 分析 一个能正常工作的放大电路应该同时满足四个原则,缺一不可。这就是:①e 结正偏,c 结反偏。由直流电源CC V 与BB V 保证。②信号能输入。③信号能输出。④波形基本不失真。由合适的工作点保证。 检查一个电路,只要有一个原则不满足就不能正常放大。 解 图(a)不能正常放大。因为BB V 的极性接反了,使e 结反偏。 图(b)不能放大。原因是CC V 极性接反了,使c 结正偏。 图(c)不能放大。因为b R =0,使信号i U 通过短路线以及CC V 对地交流短路,加不到晶体管上,从而o U =0。 图(d)不能放大。因为e 结处于零偏置。 图(e)能正常工作。因为四个原则均满足。 图(f)不能放大。因为电容C 有隔直作用,使BB V 不能在b R 上产生偏置电流,即BQ I =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童诗白)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现有基本放大电路: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 ,第一级应采用( A ),第二级应采用( A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 ,第一级应采用( D ),第二级应采用( A )。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 , 第一级应采用( B ),第二级应采用( A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 ,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 D ),第二级应采用( B )。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1000o ui i U A I =>,输出电阻R o <100 ,第一级应采用采用( C ),第二级应( B )。 二、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C 、D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电源电压不稳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C )。 A .便于设计 B .放大交流信号 C .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3)选用差动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 B .提高输入电阻 C .稳定放大倍数 (4)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 ),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C )。 A.差 B.和 C.平均值 (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将使单端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C )。 A.放大倍数的数值大 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三、电路如图T3·3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β均为200,'200bb r =Ω,静态时 0.7BEQ U V ≈。试求: (1)静态时T l 管和T 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0O u >,则应如何调节R c2的值才能使0O u =? 若静态0O u =V ,则R 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2 单管放大电路 1.1 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元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学习测量放大器Q点,A v,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的特性。 (4) 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模拟/数字电路实验箱。 1.3 预习要求 (1) 熟悉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元器件参数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熟悉放大器的动态及静态测量方法。 1.4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连接直流电路,测量静态工作点 1.连接直流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元件(三极管、电解电容、电阻、电位器)及实验所用导线的好坏。 (2) 连接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直流通路,电路如图1-1所示,将R W的阻值调到最大100K。 图1-1 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3)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输出调节旋钮,使其输出+12V(方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监测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口,调节旋钮使万用表显示+12 V) 2.调节静态工作点 接通稳压电源(方法:用红色导线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与R W R C的公共点,用黑色导线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与R B2 R E的公共点),调节R W使U CE=1/2 U CC,V BE=0.7V 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电压U B、U C和U E,将测量结果和计算所得结果填入表1-1中。 U CE =U C-U E U BE =U B-U E I C = I E= U E /R E 表1-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二)、连接完整电路,测量动态参数 1.连接完整电路 图1-2 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器原理图 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1)接通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源,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 f =1 kHz ,输出电压U S=10 mV (有效值)的交流信号(若输出不能达到10 mV,可调节输出衰减旋钮20~60 dB和幅度调节旋钮即可)。 注意: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信号的频率通过数码管显示即可读出来,输出交流信号的幅度必须使用晶体管毫伏表检测方可读出电压有效值。 (2)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按图1-3接入。信号发生器的正极、示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答案-(1)

第1页 共5页 一、填空(共20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1、场效应管被称为单极型晶体管是因为 。 2、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可分三个区域,当三极管工作在 区时, b I Ic β<。 3、场效应管可分为 型场效应管和结型场效应管两种类型。 4、在由晶体管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共 基本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 5、在绘制电子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出现的 视为开路, 视为短路,信号源可视为为短路但应保留其内阻。 6、多级放大电路级间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阻容耦合、 和 耦合等。 7、晶体管是利用 极电流来控制 极电流从而实现放大的半导体器件。 8、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用于研究 。 9、理想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虚断是指 。 10、为判断放大电路中引入的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通常令输出电压为零,看反馈是否依然存在。若输出电压置零后反馈不复存在则为 。 11、仅存在于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中的反馈称为 。 12、通用集成运放电路由 、 、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部分组成。 13、如果集成运放的某个输入端瞬时极性为正时,输出端的瞬时极性也为正,该输入端是 相输入端,否则该输入端是 相输入端。 1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和共模放大倍数是不同的,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共 20分;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在答题纸上) 1、稳压二极管如果采用正向接法,稳压二极管将 。 A :稳压效果变差 B :稳定电压变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 C :截止 D :稳压值不变,但稳定电压极性发生变化 2、如果在PNP 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 。 A :饱和状态 B :截止状态 C :放大状态 D :不能确定 3、测得一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各电极相对一地的电压如图1所示,该管为 。 A : PNP 型硅管 B :NPN 型锗管 C : NPN 型硅管 D :PNP 型锗管 7V 0.7V 0V ① ② ③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考试试 题及答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十六进制数97,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1) 。 2、“至少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 (2) ”描述的是与运算的规则。 3、 (3) 变量逻辑函数有16个最小项。 4、基本逻辑运算有: (4) 、 (5) 和 (6) 运算。 5、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 (7) 加器。 6、TTL 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 (8) 电平。 7、RAM 的三组信号线包括: (9) 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8、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 (10) 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图1的国标逻辑符号中 (11) 是异或门。 图1 2、下列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可能存在竞争冒险的是 (12) 。 A ))((C B B A F ++= B ))((C B B A F ++= C ))((C B B A F ++= D ))((C B B A F ++= 3、下面逻辑式中,不正确的是_ (13)____。 A.C B A ABC ??= B. A AB A += C. ()A A B A += D. AB BA = 4、时序逻辑电路中必须有___(14)___。 A. 输入逻辑变量 B. 时钟信号 C. 计数器 D. 编码器 5、有S1,S2两个状态,条件 (15) 可以确定S1和S2不等价。 A. 输出相同 B. 输出不同 C. 次态相同 D. 次态不同

1、证明:B A B A A +=+(4分) 2、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画出卡诺图。(6分) 表1 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A B C F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X 1 0 0 X 1 0 1 0 1 1 0 1 1 1 1 X 四、分析题(20分) 图2 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列出其时钟方程:(2分) CP1= ;CP0= 。 2)列出其驱动方程:(4分) J1= ;K1= ;J0= ;K0= 。 3)列出其输出方程:(1分) Z = 4)求次态方程:(4分) =+11n Q ;=+10n Q 5)作状态表及状态图(9分) Z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赵晓磊学号:1120130376 班级:02311301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实验B 实验二:EDA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应用概述。 2. 掌握Multisim 1 3.0 软件的使用,完成对电路图的仿真测试。 二、实验电路

三、试验软件与环境 Multisim 13.0 Windows 7 (x64)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了解元件工具箱中常用的器件的调用、参数选择。 调用各类仿真仪表,掌握各类仿真仪表控制面板的功能。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不带负反馈)。 2.实验步骤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调整后Uc1 = 10V。 测定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测输入电阻Ri,其中Rs = 2kΩ。 测输出电阻Ro。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五、实验结果 1. 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断开us,Ui+端对地短路

2. 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接入us,Rs = 0 带载: 负载: 经过比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3. 测输入电阻Ri Rs = 2kΩ,RL = ∞ Ui = 1.701mV

Ri = Ui/(Us-Ui)*Rs = 11.38kΩ 4. 测输出电阻Ro Rs = 0 RL = ∞,Uo’=979.3mV RL = 4.7kΩ,Uo = 716.7mV Ro = (Uo’/Uo - 1)*R = 1.72kΩ 5.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电路最大增益49.77dB 下限截止频率fL = 75.704Hz 上限截止频率fH = 54.483kHz 六、实验收获、体会与建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3. 某放大电路图所示.设V CC>>V BE, L 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 4. 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 ( A)温度稳定性( B)单向导电性( C)放大作用( D)滤波特性 5. 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作点过高,容易产生 ( )失真。 ( A)截止失真( B)饱和v失真( C)双向失真( D)线性失真 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关于输出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u I1=3V,u I2=时输出电压为。 B:u I1=3V,u I2=时输出电压为1V。 C:u I1=3V,u I2=3V时输出电压为5V。 D:只有当u I1=,u I2=时输出电压为才为1V。 7.图中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2点移动到Q3点可能的原因是。 A:集电极电源+V CC电压变高B:集电极负载电阻R C变高 C:基极电源+V BB电压变高D:基极回路电阻R b变高。

8. 直流负反馈是指( ) A. 存在于RC 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9.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10. 在图所示电路中,A 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 A. - B. -5V C. - D. - 11. 在图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 ,则差模输 入电压△υid 为(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12.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 ( )。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C. 共集电路 D. 共集-共基串联电路 13. 在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失真时,若i υ为正弦波,则o υ( ) A. 有可能产生相位失真 B. 有可能产生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 C. 一定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D. 不会产生线性失真 14. 工作在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与工作在运算电路中的运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运 放通常工作在( )。 A. 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B. 深度负反馈状态 C. 放大状态 D. 线性工作状态 15.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在( )情况下容易引起自激。 A. 回路增益F A &&大 B 反馈系数太小

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2

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共13小题,总计28分) 1、(本小题2分) 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9V和6.3V,则6V所对应的电极为()。 (a) 发射极(b)集电极(c) 基极 2、(本小题2分) 晶体管的开关作用是( )。 (a) 饱合时集—射极接通,截止时集—射极断开 (b) 饱合时集—射极断开,截止时集—射极接通 (c) 饱合和截止时集—射极均断开 3、(本小题2分) 由开关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设开关接通为“1”,断开为“0”,电灯亮为“1”,电灯暗为“0”,则该电路为( )。 (a)“与”门(b)“或”门(c) “非”门 A 4、(本小题2分) T形电阻网络D/A 转换器是由()组成。 (a) T形电阻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b) T形电阻网络和触发器 (c) T形电阻网络和振荡器 5、(本小题2分) 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1,D2,D3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则输出电压u O =()。 (a) -2V (b) 0V (c) 6V (d) 12V

在 运 算 放 大 器 电 路 中, 引 入 深 度 负 反 馈 的 目 的 之 一 是 使 运 放 ( )。 (a)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降 低 稳 定 性 (b) 工 作 在 非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c)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7、(本小题2分) 一 个 正 弦 波 振 荡 器 的 反 馈 系 数 F =∠? 1 5 180 ,若 该 振 荡 器 能 够 维 持 稳 定 振 荡,则 开 环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 u 必 须 等 于 ( ) 。 (a) 15360∠? (b) 15 0∠? (c) 5180 ∠-? 8、(本小题2分) 整 流 电 路 如 图1 所 示,输 入 电 压u U t =2sin ω,输 出 电 压 u O 的 波 形 是 图2中( )。 图1 2U -图2 t t + - u O 9、(本小题2分) 若 晶 闸 管 的 控 制 电 流 由 大 变 小, 则 正 向 转 折 电 压 ( )。 (a) 由 大 变 小 (b) 由 小 变 大 (c) 保 持 不 变 10、(本小题2分) 晶 闸 管 导 通 后, 其 正 向 压 降 约 等 于 ( )。 (a) 零 (b) 0.3 V (c) 1 V 左 右 11、(本小题2分) 某 数/模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D 7 ~ D 0),输 出 为 0~25.5V 的 模 拟 电 压。若 数 字 信 号 的 最 低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则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为( )。 (a) 0.1V (b) 0.01V (c) 0.001V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题 题2-1试判断图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图P2-1 题2-1解(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 (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 (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e) 有放大作用; (f) 无放大作用,输入信号的负半轴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 (g) 无放大作用,电容C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 (h) 无放大作用,电容Cb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 题2-2 已知图P2-2(a)中:R b=510kΩ,R c=10kΩ,R L=1.5kΩ,V CC=10V。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 ①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 ②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提高到5V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 ③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2mA,U CEQ=2V,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

(a ) 题2-2解:① 先由估算法算出I BQ C C B E Q BQ b 100.7 mA 0.02mA 20μA 510 V U I R --= ≈ ≈= 然后,由式 C c C CC CE i R i V u 1010-=-=,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其与横、 纵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未(10V ,0)和(0,1mA ),直流负载线与i B =20uA 的一条输出 特性曲线的交点Q1即为静态工作点。 由Q1可得,U CEQ ≈0.5V ,I CQ =0.95mA 。可见,Q1点靠近饱和区,位置不太合适,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②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 提高到5V 左右,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 c ,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时减小R b 和R c ,如图中Q2点;2)R b 不变,减小R c ,如图中Q ’2点;3)Rc 不变,增大Rb ,如图中Q ’’2点;4)同时增大Rb 和Rc ,静态工作点在图中Q ’’2点以下。 ③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 =2mA ,U CEQ =2V ,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c 。将i C =I CQ =2mA ,u CE =U CEQ =2V 的一点与横坐标轴上u CE =10V 的一点相连即可得到此时的直流负载线,此时集电极电阻为CC CEQ c CQ 102 k Ω4k Ω2 V U R I --= = =, 由图可见,Q3点处I BQ =40uA ,则CC BEQ b BQ 100.7 k Ω250k Ω0.04 V U R I --= = ≈ ,因此,需要减小 Rb 和Rc 为:Rc =4k Ω,Rb =250k Ω。 i C u CE /V 图 P2-2 (b )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 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3章 习题 1. 概念题: (1)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起的作用就是 将一种形式的电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量 。 (2)电源的作用是 为能量转换提供能源 ,如果离开电源,放大器可以工作吗( 不能 ) (3)单管放大器的讲解从电容耦合形式开始,这是因为 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和计算相对来说要简单点 ,如果信号和负载直接接入,其 工作点 的计算将要复杂的多。 (4)在共射放大器的发射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射放大器吗( 能 )在共集放大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集放大器吗( 能 ) (5)在模电中下列一些说法是等同的,(A 、C 、F )另一些说法也是等同的。(B 、D 、E ) A. 直流分析 B. 交流分析 C. 静态分析 D. 动态分析 E. 小信号分析 F. 工作点分析 (6)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信号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而交流信号却能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并获得放大,这是因为 放大器输出端获取的交流信号其实就是电流或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 (7) β大的三极管输入阻抗 也大 ,小功率三极管的基本输入阻抗可表示为EQ T bb'be I U ) 1(r r β++≈。 (8)画直流通路比画交流通路复杂吗( 不)在画交流通路时直流电压源可认为 短路 ,直流电流源可认为 开路 ,二极管和稳压管只考虑其 动态内阻 即可。 (9)求输出阻抗时负载R L 必须 断开 ,单管放大器输出阻抗最难求的是共 集电极 放大器,其次是共 源 放大器。 (10)对晶体管来说,直流电阻指 晶体管对所加电源呈现的等效电阻 ,交流电阻指 在一定偏置下晶体管对所通过的信号呈现的等效电阻 ,对纯电阻元件有这两种电阻之区分吗( 无 ) (11)在共射级放大器或共源放大器中,电阻R C 或R D 的作用是 把电流I C 或I D 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 。 (12)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包括 饱和 失真和 截止 失真,引起非线性失真的主要原因是 放大器工作点偏离放大区 。 (13)三极管组成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中,共 基 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最好,估计这与 晶体管的结电容 有关。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1.1。 表1.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 实验台1台 2 双踪示波器0~20M 1台 3 电子毫伏表1只 4 万用表1只 5 三极管1只 6 电阻1kΩ/0.25W 1只R e 7 电阻 2.4kΩ/0.25W 2只R S、R c、R L 8 电阻20kΩ/0.25W 1只R b1、R b2 9 电阻500kΩ/0.25W 1只R b2 10 铝电解电容10μF/25V 2只C1、C2 11 铝电解电容50μF/25V 1只C e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I c/mA U ce/V u0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 2.0 (5)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度 置R C=2.4kΩ,R L=2.4kΩ,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使U s逐渐增大,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直到输出波形刚要出现失真而没有出现失真时,停止增大U s,这时示波器所显示的正弦波电压幅度,就是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将该值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增大U s,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失真情况。 5. 实验总结与分析 (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2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通过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包括不接负载时的A u、A us以及接上负载时的A u、A us。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3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回答以下问题: ①放大电路所接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响? ②怎样用测量信号电压的方法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心得体会与其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共20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1、晶体管三极管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是因为 。 2、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可分三个区域,只有当三极管工作在 区时,关系式b I Ic β=才成立。 3、场效应管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 型场效应管两种类型。 4、在由晶体管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共 基本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 5、在绘制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 视为短路, 视为短路,但若有内阻则应保留其内阻。 6、多级放大电路级间的耦合方式有 、 、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等。 7、场效应管是利用 极和 极之间的电场效应来控制漏极电流从而实现放大的半导体器件。 8、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用于研究 。 9、理想运放的两个输入端虚短是指 。 10、为判断放大电路中引入的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通常令输出电压为零,看反馈是否依然存在。若输出电压置零后反馈仍然存在则为 。 11、仅存在于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中的反馈称为 。 12、通用集成运放电路由输入级、中间级、 和 四部分组成。 13、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中的“同相”和“反相”是指运放的 和 的相位关系。 14、在学习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时可以用类比法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工作区可与场效应管的 区相类比,而场效应管的可变电阻区则可以和三极管的 相类比。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2 分,共 20分;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在答题纸上) 1、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小于min z I 时,稳压二极管 。 A :稳压效果变差 B :仍能较好稳压,但稳定电压变大 C :反向截止 D :仍能较好稳压,但稳定电压变小 2、如果在PNP 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测得发射结为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则此管的工作状态为 。 A :饱和状态 B :截止状态 C :放大状态 D :不能确定 3、已知两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分别为50和100,现测得放大电路中这两只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1所示。关于这两只三极管,正确的说法是 。

电子技术本科模拟试题2答案

电子技术模拟卷 一.选择: 1. (1分)P 型半导体中空穴数量远比电子多得多,因此该半导体应( C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2.(1分)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结之间的偏置为( A )。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3(1分).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时,其输出电压o u 为(A )。 (A) 当-+>u u 时,o(sat)o U u += (B) 当-+>u u 时,o(sat)o U u -= (C) 当-+ >u u 时,V 0o =u (D) 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章练习题

注意: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 1. 半导体三极管属于 电流 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属于 电压 控制器件。 2. 放大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失真,分别是 线性 失真和 非线性 失真。 3. 共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集电极静态电流增大时,其电压增益将变 大 ;若负载电阻R L 变小时,其电压增益将变 小 。 4. 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是 静态Ic 偏小 ;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 Ic 偏大 ;若两种失真同时产生,其原因是 输入信号太大 。 5.静态工作点Q 点一般选择在 交流 负载线的中央。 6.静态工作点Q 点选得过低会导致 截止 失真;Q 点选得过高会导致 饱和 失真。 7.对于下图所示电路,设V CC =12V ,R b =510k Ω,R c =8 k Ω,V BE =0.7V ,V CE (sat )=0.3V,当β=50,静态电流I BQ = 22μA ,I CQ = 1.1mA ,管压降V CEQ = 3.2V ;若换上一个当β=80,静态电流I BQ = 22μ A ,I CQ = 1.46mA ,管压降V CEQ = 0.3V ,三级管工作在 饱和 状态。 8.对于下图所示电路,设V CC =12V ,三级管β=50,V BE =0.7V ,若要求静态电流I CQ =2mA ,V CEQ =4V ,则电路中的R b = 282.5 k Ω ,R C = 4 k Ω 。

9.对于下图所示电路,已知V CC =12V,R b1 =27 kΩ,R c =2 kΩ,R e =1 kΩ,V BE =0.7V, 现要求静态电流I CQ =3mA,则R b2 = 12 kΩ。 10.已知图示的放大电路中的三级管β=40,V BE=0.7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 Z=6V, 则静态电流I BQ = 0.275mA ,I CQ = 11mA ,管压降V CEQ = 3V 。 11.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下列参数变化的趋势是:电流放大系数β增 大,穿透电流I CEO增加,当I B不变时,发射结正向压降|U BE|减小。 12.若下图所示放大电路在冬天调试时能正常工作,当到了夏天后,发现输出波形失真,且幅度增大,这时发生的失真是饱和失真,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夏天室温升高后,三级管的 I CBO 、 V BE 和β三个参数的变化,引起工 作点上移;输出波形幅度增大,则是因为β参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造成,输出波形幅度增大也是引起失真的一个原因。

《模拟电子技术》胡宴如主编(第四版)习题解答-第3章

第3章 3.1放大电路如图P3.1所示,电流电压均为正弦波,已知R S =600Ω,U S =30mV ,U i =20mV ,R L =1k Ω,U o =1.2V 。求该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倍数及其分贝数和输入电阻R i ;当R L 开路时,测得U o =1.8V ,求输出电阻R o 。 解:(1)求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为 dB A d B A U U A u u i o u 6.3560lg 20lg 20)(60 20 102.13 ====?== 电流放大倍数为 dB A d B A mV k V R U U R U I I A i i S i S L o i o i 1.3772lg 20lg 20)(72600/)2030(1/2.1/)(/===-=Ω-Ω-=--== 功率放大倍数为 dB A d B A I U I U Pi P A p p i i O O O P 4.364320lg 10lg 10)(4320 7260====?=== (2)求输入和输出电阻 Ω=Ω?-=-=Ω=Ω-== k k R U U R mV mV I U R L o t o o i i i 5.01)12 .18 .1()1( 1200600/)2030(20 3.2在图P3.2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β=80,r bb’=200Ω,U BEQ =0.7V ,试:(1)求I CQ 、I BQ 、U CEQ ;(2)画出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求A u 、R i 、R o 、 图P3.1

A us ;(3)若β=60时,说明I CQ 、A u 、R i 、R o 的变化。 解:(1)求I CQ 、I BQ 、U CEQ V V V R R I V U mA mA I I mA mA R U U I V V V R R R U E C CQ CC CEQ CQ BQ E BEQ BQ CQ CC B B B BQ 5.11)2.23.4(92.124)(024.080 92.192.12 .27 .092.492.416622416212=+?-=+-=== = =-= -==+?=+=β (2)画H 参数等效电路,求Au 、R i 、R o 、A us 图P3.2的H 参数等效电路如图解P3.2所示,由已求I CQ 可得 Ω=Ω+Ω=β++=k ..I U ) (r r EQ T 'bb be 3192 126 812001 故 962 .16.0) 144(2.13.42.1)3.1//16//62(////144 3 .1)1.5//3.4(8021' -=+-?=+== Ω==Ω=Ω==-=?-=-==u i s i s o us C o be B B i be L i o u A R R R u u A k R R k k r R R R r R u u A β (3)当β=60,说明I CQ 、A u 、R i 、R o 的变化。 图P3.2 图解P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