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习题

题2-1试判断图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图P2-1

题2-1解(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

(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

(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e) 有放大作用;

(f) 无放大作用,输入信号的负半轴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

(g) 无放大作用,电容C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

(h) 无放大作用,电容Cb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

题2-2 已知图P2-2(a)中:R b=510kΩ,R c=10kΩ,R L=1.5kΩ,V CC=10V。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

①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

②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提高到5V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

③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2mA,U CEQ=2V,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

(a )

题2-2解:① 先由估算法算出I BQ C C B E Q

BQ b

100.7

mA 0.02mA 20μA 510

V U

I R --=

≈= 然后,由式

C c C CC CE i R i V u 1010-=-=,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其与横、

纵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未(10V ,0)和(0,1mA ),直流负载线与i B =20uA 的一条输出

特性曲线的交点Q1即为静态工作点。

由Q1可得,U CEQ ≈0.5V ,I CQ =0.95mA 。可见,Q1点靠近饱和区,位置不太合适,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②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 提高到5V 左右,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 c ,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时减小R b 和R c ,如图中Q2点;2)R b 不变,减小R c ,如图中Q ’2点;3)Rc 不变,增大Rb ,如图中Q ’’2点;4)同时增大Rb 和Rc ,静态工作点在图中Q ’’2点以下。

③ 在V CC 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 =2mA ,U CEQ =2V ,可以改变的参数只有R b 和(或)Rc 。将i C =I CQ =2mA ,u CE =U CEQ =2V 的一点与横坐标轴上u CE =10V 的一点相连即可得到此时的直流负载线,此时集电极电阻为CC CEQ

c CQ

102

k Ω4k Ω2

V U R I --=

=

=,

由图可见,Q3点处I BQ =40uA ,则CC BEQ

b BQ

100.7

k Ω250k Ω0.04

V U R I --=

=

,因此,需要减小

Rb 和Rc 为:Rc =4k Ω,Rb =250k Ω。

i C u CE /V

图 P2-2

(b )

题 2-3 在图P2-3的放大电路中,设三极管的β=100,U BEQ =-0.2V ,r bb ′=-200Ω。 ① 估算静态时的I BQ 、I CQ 和U CEQ ; ② 计算三极管的r be 值; ③求出中频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u A ;

④ 若输出电压出现了截止失真?应调整电路中哪个参数(增大还是减小)?

图 P2-3

题2-3解:① 估算静态时的IBQ 、ICQ 和UCEQ 1)直流通路,2)估算Q

BEQ BQ b CC CC BEQ

BQ b

0100.2

mA 20μA 490

U I R V V U I R -+=+-=

=

= EQ CQ BQ 10020μA 2mA I I I β≈≈=?=

CEQ CQ c CC CEQ CC CQ C 0

(1023)V 4V

U I R V U V I R -+==-+=-+?=-

② 计算三极管的r be 值

'be bb EQ 26mV 26

(1)

(200101)1513 1.5k Ω2

r r I β=++=+?Ω=Ω≈ ③ 求出中频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u

A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

'i b be o c c L b L

''b L L o u i

b be

be

;(//)3//31001001.5U I r U I R R I R I R R U A U I r r βββ=-=====-=-?=-- 4)截止失真,应减小Rb 。

本题的意图是训练近似估算Q 点和r be 的方法,用简化h 参数等效电路分析u A ,以及了解

PNP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真波形失真。

题 2-4放大电路如图P2-4(a)所示。试按照给定参数,在图P2-4(b)中: ① 画出直流负载线;② 定出Q 点(U BEQ =0.7V);③ 画出交流负载线;

④ 定出对应于i s 由0~100μA 时,u CE 的变化范围,并由此计算U o (正弦电压有效值)。

题2-4解:

① 直流负载线方程为CE CC C c E e CC C c e C ()153u V i R i R V i R R i =--≈-+=-,据此,过横、纵两个坐标轴上两点(15,0)和(0,5)作一条直线,即为直流负载线。 ② 由给定电路的直流通路可得:

b1BQ

CC b1b211

15 3.3V;1139R U V R R ≈=?=++BQ BEQ CQ EQ e 3.30.7 2.6mA 1

U U I I R --≈=

== 则i C =I CQ =2.6mA 的一条水平直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即为Q ,由图可知,U CEQ =7.2V 。

③ 'L c L //1k ΩR R R ==,交流负载线过Q 点且斜率为'

L 1/1R -=-,如图所示。

本题的意图是训练用图解法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

题 2-5设图P2-5电路中三极管的β=60,V CC =6V ,R c =5k Ω,R b =530k Ω,R L =5k Ω,试: ① 估算静态工作点; ② 求r be 值;

③ 画出放大电路的中频等效电路;

i C CE

图 P2-4

(a )

(b )

④ 求出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题2-5解:

① 1)直流通路; 2)估算Q

② 'be bb EQ 26(mV)26(mV)(1)

[300(160)]2943 2.90.6

r r I β≈++≈++Ω=Ω≈Ω ③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

)电压放大倍数

P2-5

EQ CQ BQ BQ 6010μA 600μA 0.6mA I I I I ββ≈≈≈=?==CEQ CC CQ C (60.65)V 3V

U V I R =-=-?=CC BEQ

CC BQ b

b 0.760.7

mA 0.01mA 10μA 530

V U V I R R ---=

===

i b be

U I r = '''o c L b L L C L

;//U I R I R R R R β=-=-= 其中

4)输入电阻

5)输出电阻

o C 5k ΩR R ==

本题的意图是估算最基本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Q 点,并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其动态。

题 2-6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法,计算图P2-6(a)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已知:R b1=2.5k Ω,R b2=10k Ω,R c =2kΩ,R c =750Ω,R L =1.5k Ω,R S =0,V CC =15V ,三极管为3DG6,它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

解:1)估算Q 点 b1BQ CC b1b2 2.5

(15)V 3V

2.510

R U V R R ≈

=?=++B Q B E Q

C Q E Q

e

30.7

m A 3.1m

A 750

U U

I I R --≈=≈

≈ C E Q C C

C Q c e ()[15 3.1

(20.75)]V 6.5V

U V I R R ≈-+=-?+≈ 2)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用作图的方法求β C

B

3.2mA

16020μA i i β?=

=?;CQ BQ 3.1mA 19.4μA 160

I I β≈=≈ (前述作图过

程中,Q 点在i B =20μA 输出特性曲线上)

3)求三极管的输入电阻

i C /mA

12

1086420

u CE

/V

图 P2-6

(a )

(b )

'o L u i

be 5//56051.72.9U R A U r β==-=-?≈- i b be

(//)i U I R r = b be i i b be i b be 530 2.9//k Ω 2.88k Ω

530 2.9

R r U R R r I R r ?====≈++

'be bb EQ 26mV 26

(1)

(300161)1650.3 1.65k Ω3.1

r r I β=++=+?Ω≈Ω

4) 微变等效电路

5)电压放大倍数 i b be U I r = '''

o c L b L

L c L //U I R I R R R R β=-=-=

'o L u i

be 2//1.516083.11.65U R A U r β==-=-?≈ 6)输入电阻 i b1b2be //// 2.5//10//1.650.904k ΩR R R r === 7)输出电阻 o c 2k ΩR R ==

本题的意图是运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典型的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题 2-7 上题中如R s =10k Ω,则电压放大倍数US ..

o .

S

?U A U =

=

解:o o i i us u s i s i s

0.904(83.1) 6.90.90410U U U R A A U U U R R ==?==?-≈-++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信号源内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题 2-8 在图P2-8的电路中,设β=50,U BEQ =0.6V 。 ① 求静态工作点;

② 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③ 求电压放大倍数.

u A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解:① 1)直流通路; 2)计算Q

BQ b BEQ EQ e CC BQ b BQ e CC BEQ CC BEQ BQ b e

;(1)120.6

μA 20μA

(1)470512

I R U I R V I R I R V U V U I R R ββ++=++=---=

=

≈+++?

E Q C Q B Q

5020μA

1m A

I I I

β≈≈=?= CEQ CC CQ c EQ e CC CQ c e ()[121(3.92)]V 6.1V

U V I R I R V I R R =--≈-+≈+?+=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③ 1)'be bb EQ 26mV 26

(1)(30051)1626 1.6k Ω1

r r I β=++=+?Ω=Ω≈ 2

i b be e e b be b e b be e

'o c b c L

b c L c L o u i

b

be

e

be

e

(1)[(1)](//)(//)(//)(3.9//3.9)500.94[(1)](1) 1.6(150)2L U I r I R I r I R I r R U I R I R R I R R R R U A U I r R r R βββββββ=+=++=++=-=--===-=-?≈-++++++? 3)三极管基极对地间的等效电阻:

'i i

be e b

(1)[1.6(150)2]k Ω103.6k ΩU

R r R I β==++=++?=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i b i //(470//103.6)k Ω84.9k ΩR R R ==≈

o

CC +12V ) 图 P2-8

4)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o c 3.9k ΩR R ==

本题的是以接有发射极电阻R e 的放大电路为对象,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题 2-9 在图P2-9所示的射极输出器电路中,设三极管的β=100,V CC =12V ,R c =5.6k Ω,R b =560k Ω。

① 求静态中频等效电路;② 画出中频电路;③ 分别求出当R L =∞和R L =1.2k Ω时的.

u A ; ④ 分别求出当R L =∞和R L =1.2k Ω时的R i ;⑤ 求R o 。

解:① 1) 直流通路; 2)估算Q

BQ b BEQ EQ e CC I R U I R V ++=;BQ BQ e CC BEQ (1)b I R I R V U β++=-

CC BEQ BQ b e

120.7

mA 0.01mA 10μA (1)560(1100) 5.6

V U I R R β--=

=

≈=++++?

EQ CQ BQ 10010μA 1mA I I I β≈≈=?=

CEQ CC EQ e CC CQ e (121 5.6)V 6.4V U V I R V I R =-≈-=-?=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be bb EQ 26(mV)26

(1)

[300(1100)]2926 2.91

r r k I β≈++=++Ω≈Ω≈Ω 4)求R L =∞时的.

u A

o e e b e (1)U I R I R β==+ i b b e e e b b e [(1)]U I r I R I r R β

=+=++

图 P2-9

o b e e u i b b e e b e e (1)(1)(1100) 5.6

0.99

[(1

)](1) 2.9(1100) 5.6U I R R A U I r R r R ββββ+++?====≈++++

++? 5)求RL=1.2k Ω时的.

u A

o e e L b e L (//)(1)(//)

U I R R I R R β==+ i b b e e e L b b e e (//)[(1

)(//)]

U I r I R R I r R R β=+=++ o b e L e L u i b be e L be e L

(1)(//)(1)()(1100)(5.6//1.2)0.97

[(1)(//)](1)() 2.9(1100)(5.6//1.2)U I R R R R A U I r R R r R R ββββ++++?====≈+++++++? 由上可见,当RL 变化时,对射极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影响不大,即射极输出器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6)求R L =∞时的R i '

i

i be e b

(1)[2.9(1100) 5.6]k Ω568.5k ΩU R r R I β=

=++=++?= 'i b i //(560//568.5)k Ω282k ΩR R R ==≈

7)求R L =1.2k Ω时的R i '

i

i b e e L b

(1)(//)[2.9(1100)(5.6//1.2)]k Ω102.7k ΩU R r R R I β=

=++=++?≈ 'i b i //(560//102.7)k Ω

86.8k ΩR R R ==≈ 可见,当输出端R L 变化时,对射极输出器输入端的R i 也有影响。

④ 不考虑Re 时,o e b (1)I I I β=-=-+ ,而 o b be

U I r =- ,则 '

o b e o

o 2.9k Ω28.7k Ω11100

U r R I β===≈++

考虑R e 时,''

o e o o //28.7R R R R =≈=Ω

本题是对射极输出器的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训练,并考虑R L 变化对

u A 和R i

的影响。 题 2-10 在图P2-10(a) 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V DD =20V ,V GG =2V ,R D =5.1k Ω,R G =10M Ω。

① 试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Q ; ② 由特性曲线求出跨导g m ;

③ 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u A 和输出电阻R o 。

(a ) (b )

图 P2-10

解:①

改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所示,据此可得直流负载线方程:DS DD D d D 20 5.1u V i R i =-=-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直流负载线与uGS=2V 的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Q,有图可得:

GSQ DQ DSQ 2V, 2.3mA,8.3V U I U ===。

② 由图可知:

D

m GS

3

()mS 2mS 1.5

i g u ?=

≈=? ③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i gs U U = o d d m gs d U I R g U R =-=- o u m d i

(2 5.1)10.2U A g R U ==-=-?=-

4)输出电阻 o d d s d // 5.1k ΩR R r R =≈=

本题的意图是用图解法分析最基本的共源极放大电路的Q 点和FET 的g m ,并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

题 2-11 在图P2-1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V DD =30V ,R D =15kΩ,R s =1k Ω,R G =20M Ω,R i =30k Ω,R 2=200k Ω,负载电阻R L =1M Ω,场效应管的跨导g m =1.5mS 。

① 试估算电压放大倍数.

u A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② 如果不接旁路电容C S ,则.

u A =?

图 P2-11

解:①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 i gs U U = o d d L m g s d

(//)(//)U I R R g U R R =-=- o u m d L i 151000(//) 1.522.2151000

U A g R R U ?==-=-?≈-+ 4)输入电阻:i g 12g (//)20M ΩR R R R R =+≈= 5)输出电阻:o d 15k ΩR R ==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i gs d S gs m S (1)U U I R U g R =+=+ ;o d d L m gs d L (//)(//)U I R R g U R R =-=-

m d L o u i

m S 151000

1.5(//)1510008.911 1.51

g R R U A U g R ??

+==-=-≈-++? 本题的意图是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分压-自偏压式共源放大电路的u i o A R R 、、,并了解源极旁路电容C S 对u

A 的影响。 题 2-12 在图P2-12所示的源极输出器电路中,已知N 沟道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的

开启电压U T =2V ,I DO =2mA ,V DD =20V ,V GG =4V ,R S =4.7k Ω,R G =1M Ω。

①试估算静态工作点;② 估算场效应管的跨导g m ;③ 电压放大倍数.

u A 和输出电阻R o 。

解:

① 1)直流通路 2)根据直流通路可列写以U GSQ 、I DQ 为未知量的方程组:

GSQ GG DQ S GSQ 2DQ

DO GS(th)

(1)U V I R U I I U =-??

?=-??

代入已知量,解之得:

图 P2-12

GSQ GSQ DQ DQ

0.85V 2.73V

0.67mA 0.27mA U U I I ?==???

?

==???

前一组解不合理,取第二组结果。可进一步求出:

DSQ DD DQ S (20 4.70.27)V 18.8V U V I R =-=-?≈

m 0.73mS g =

== ③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电压放大倍数

o d S m g s S i g s o m S ;(1)U I R g U R U U U g R U

===+=+

m S u o i

m S 0.73 4.7

/0.77110.73 4.7

g R A U U g R ?===≈++?

4)求输出电阻时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

o o o m gs m o m o S S S 1()U U I g U g U g U R R R =-=+=+ o

o i

m S

S m 1

111//(//4.7)k Ω 1.1k Ω0.73

U R U g R R g =

=+=

=≈

本题是用估算法求源极输出器的Q 点和FET 的g m ,并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u

A 和R o 。 题 2-13 假设在图P2-13所示的两极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V CC =15V ,R b1=360k Ω,

R c1=5.6kΩ,R c2=750Ω,两个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β1=50, β2=30,要求:

① 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② 估算总的电压放大倍数o

u I

u A u =

ΔΔ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

图 P2-13

解:①

1)直流通路

2)估算Q

设BEQ1BEQ20.7V U U ==,可算得CC BEQ1

BQ1b1

150.7

mA 0.04mA 360

V U I R --=

=

≈,EQ1CQ11BQ1500.04mA 2mA I I I β===?=,暂先假设BQ2CQ1I I <<,可算得CEQ1CC CQ1c1(152 5.6)V 3.8V

U V I R =-=-?=CEQ1BEQ2

CQ2EQ2e2

3.80.7

A 4.1mA 750

U U I I R --≈=

=

≈,

BQ2CQ22 4.1

/mA 0.14mA 30

I I β==

=。可见以上B Q 2C Q 1

I I <<假设成立。则可算得

C E Q 2C C C Q 2

c 2E Q 2e 2C C C Q 2c 2e 2()[15 4.1(20.75)]V 3.7V U V I R I R V I R R =--≈-+=-?+≈

。 ②

1)交流通路 ;2)微变等效电路

3)'be11bb EQ126mV 26

(1)

[300(150)]Ω0.96k Ω2

r r I β=++=++≈ 'be22bb EQ226mV 26

(1)

[300(130)]Ω0.5k Ω4.1

r r I β=++=++≈ i2be22e2(1)[0.5(130)0.85]k Ω23.8k ΩR r R β=++=++?≈

4)c1i2u11be1// 5.6//23.8502360.96

R R A r β=-=-?≈- c2u22

be22e22

30 2.5(1)0.5(130)0.75

R A r R ββ=-=-?≈-++++?

u u1u2

(236)( 2.5)590A A A =?=-?-= 5)i b1be1be1//0.96k ΩR R r r =≈= 6)o c22k ΩR R ==

本题的意图是练习估算直接耦合两级放大电路的Q 点和u i o

A R R 、、。 题 2-14 图P2-14是由NPN 和PNP 三极管组成的双电源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设三极管

的β1=40,β2=20,U BEQ1=|U BEQ2|=0.7V ,V CC =V EE =12V ,R c1=3.9k Ω,R s =200Ω,R c2=3.3k Ω,R e2=2k Ω,假设当外加输入信号u s =0时输出电压u o =0,要求:

① 估算当u o =0时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和电压值;

② 估算总的电压放大倍数o

u I

u A u =

ΔΔ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

解:① 由于o 0u =,故

EE

EQ2CQ2c2

12

mA 3.6mA 3.3

V I I R ≈=

=

图 P2-14

CQ2

BQ22

3.6

mA 0.18mA 20I I β=

=

= ; c1EQ2e2EB2R c1 3.620.7mA 2mA 3.9

I R U I R +?+≈=≈ c1CQ1R BQ2(20.18)mA 2.2mA I I I =+=+≈ ; CQ1

BQ11

2.2

mA 0.055mA 40

I I β==

= c1CQ1CC R c1(122 3.9)V 4.2V U V I R =-=-?=

② 1)交流通路

2)'be1bb BQ1

26

26(mV)

(300)Ω773Ω0.77k Ω0.055

r r I =+

=+

≈≈ 'be2bb BQ2

26

26(mV)

(300)Ω444Ω0.44k Ω0.18

r r I =+=+

≈≈ i2be22e2(1)(0.44212)k Ω42.4k ΩR r R β=++=+?=

3)O1c1i2u1

1I be1// 3.9//42.4

401860.77

u R R A u r β==-=-?≈- O c2u22I2be22e2 3.320 1.56(1)0.44(201)2

u R A u r R ββ==-=-?≈-++++? u u 1u 2(186)( 1.56)290A A A =?=-

?-≈ 4)i be10.77k ΩR r == 5)o c2 3.3k ΩR R ==

本题是练习NPN-PNP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估算方法。

题 2-15 在图P2-15的电路中,已知静态时I CQ1=I CQ2=0.65mA ,β1=β2=29。

① 求r be1=?及中频时(C 1、C 2可认为交流短路)第一级放大倍数.

.

c1u1.

i

?U A U =

=

② 求中频时..

o u2.

b2

?U A U =

=及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o u .

i

?U A U =

=

③ 当u i 的幅度逐渐增大时,输出电压的波形将首先会出现什么性质的失真?画出这时 的u o 波形并说明要使波形基本上不失真应当调节哪一个元件?是增加还是减小?

解:①

be1bb

1E12626

(1)300(129) 1.5k Ω

(mA)0.65r r I β'=++?=++?=

be2bb

2be1

E22626(1)300(129) 1.5k Ω=(mA)0.65r r r I β'=++?=++?=

.

.

c1C1b2be21L u1.

be1

be1i

29(////)29(3//500//1.5)

19.33

1.5

U R R r R A r r U β'??=

=-

=-

=-≈-

②中频时第二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o 2C2

u2.

be2

o1

293

581.5

U R A r U β?=

=-

=-

=-

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u u1u2(19.33)(58)1121.14A A A =?=-?-=

③因为

CE1CE2CC C C 120.65310.05V U U V I R ==-=-?=

所以当u i 的幅度逐渐增大时,输出电压的波形将首先会出现截止失真。应当适当调整R b1和R b2,减小R b1和R b2两个电阻,适当提高工作点。

图 P2-15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第一章: 1.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2.PN 结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基本不变 3.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5.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将( )。 A. 不变 B. 左移 C. 右移 6.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区。 A. 正向导通 B. 反向截止 C. 反向击穿 第二章: 1. 对于直接耦合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接法 C. 共基接法 2. 对于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电路 C. 共源电路 3. 以下基本放大电路中,( )电路不具有电压放大能力。 A. 共射 B.共集 C. 共基 4.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C I 从1mA 变为1.9mA ,E I 从1.01mA 变为1.92mA ,那么它的 约为( )。 A. 1 B. 86 C. 90 5. 对于n 沟道增强型MOS 管,只能满足( ),管子才能工作在恒流区。 A. DS u > GS u -)(th GS U B. DS u GS u -)(th GS U B. DS u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与答案

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 自测题 一、(1)√ (2)× (3)√ (4)× (5)√ (6)× 二、(1)A (2)C (3)C (4)B (5)A C 三、U O1≈1.3V U O2=0 U O3≈-1.3V U O4≈2V U O5≈2.3V U O6≈-2V 四、U O1=6V U O2=5V 五、根据P CM =200mW 可得:U CE =40V 时I C =5mA ,U CE =30V 时I C ≈6.67mA ,U CE =20V 时I C =10mA ,U CE =10V 时I C =20mA ,将改点连接成曲线,即为临界过损耗线。图略。 六、1、 V 2V mA 6.2 A μ26V C C CC CE B C b BE BB B =-====-= R I U I I R U I β U O =U CE =2V 。 2、临界饱和时U CES =U BE =0.7V ,所以 Ω ≈-= == =-= k 4.45V μA 6.28mA 86.2V B BE BB b C B c CES CC C I U R I I R U I β 七、T 1:恒流区;T 2:夹断区;T 3:可变电阻区。 习题 1.1(1)A C (2)A (3)C (4)A 1.2不能。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3V 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t t u u O O i o /V /V 1010

1.4 u i 和u o 的波形如图所示。 1.5 u o 1.6 I D =(V -U D )/R = 2.6mA ,r D ≈U T /I D =10Ω,I d =U i /r D ≈1mA 。 1.7 (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1.4V 、6.7V 、8.7V 和14V 等四种稳压值。 (2)两只稳压管并联时可得0.7V 和6V 等两种稳压值。 1.8 I ZM =P ZM /U Z =25mA ,R =U Z /I DZ =0.24~1.2k Ω。 1.9 (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 ,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U O =5V 。 当U I =35V 时,U O =U Z =5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10 (1)S 闭合。 (2)。,Ω=-=Ω≈-=700)V (233)V (Dm in D m ax Dm ax D m in I U R I U R t t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第1章习题 1-1 判断题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直流电路中,电流总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 3.电阻的体积越大,其额定的耗散功率越大。(√) 4.电阻的额定功率越大,它消耗的电能就越大。(×) 5.电阻串联时,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与其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6.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应用,而电压表则必须并联在电路中应用。(√) 7.在选择电器时,电器的额定电压一定要等于电源的额定电压。(√)8.额定功率越大的电器,其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9.电压源和电流源是同一电源的两种不同的等效模型。(√) 10.电容器和电阻器虽然结构不同,其实是同一类型的电气元件。(×)11.电容器并联总电容量增加;电容器串联总电容量减小。(√) 12.对于同一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越高其储存的电场能量越小。(√)1-2 计算题 1 一直流电流流过导体,已知在1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000C,问该电流有多大?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000C,问该电流有多大? 解:根据I=Q/t, 有 (1)I=6000C/60s=100A (2)I=6000C/1s=6000A 2 试在图1-30中标出电流、电动势、电压的实际方向,并问通过电流表A1和A2的电流是否相等?B、C、D各点的电位谁高谁低? 图1-30 题2图 解:因为A1、A2是串联关系,流过的电流相等;电位的排序为:B>C>D

3 有两条长度为1km 、截面积为2mm 2的导线,一条是铝线,一条是铜线,这两条导线在常温下的电阻各为多少?要想使铝导线的电阻与铜导线的电阻相同,铝导线的截面积应增加为多大? 解: (1)铝导线常温下的电阻: =???==--6 3610210100283.0S l R 铝铝ρ14.15Ω (2)铜导线常温下的电阻: =???==--63610 210100175.0S l R 铜铜ρ8.75Ω (3)铝导线的电阻与铜导线的电阻相同时铝导线的截面积为: 26 36m m 23.31073.810100283.0=???=--铝S 4 有两只灯泡,额定功率都为40W ,一只额定电压为36V ,另一只额定电压为12V ,两只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各为多少?如果将两只灯泡串联后接于48V 的电源上,哪只灯泡的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解: (1)工作电压为36V R =U 2/P =32.4Ω (2)工作电压为12V R =U 2/P =3.8Ω (3)串联接于48V 电源上 两电阻之和为R =32.4+3.8=36.2Ω 根据串联电阻分压公式有 2.434836 4.3211=?==U R R U V U 2=48-43.2=4.8V 额定电压为36V 的灯泡过压,灯丝会烧断。 5.计算下列灯泡的电阻及额定电压下的电流,并加以比较,澄清诸如“电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版基础习题与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解答 2.4.1电路如图题所示。(1)利用硅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 D 和 V o 的值;(2)在室温(300K )的情况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v o 的变化范围。 解(1)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 mA A V R v V I D DD D 6.8106.8101)7.0210(233=?=Ω ??-=-=- V V V V D O 4.17.022=?== (2)求v o 的变化范围 图题2.4.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图解所示,温度 T =300 K 。 Ω≈==02.36.826mA mV I V r D T d 当r d1=r d2=r d 时,则 mV V r R r V v d d DD O 6) 02.321000(02.32122±=Ω?+Ω??±=+?=? O v 的变化范围为)(~)(O O O O v V v V ?-?+,即~。 2.4.3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 两端电压V AO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 图a :将D 断开,以O 点为电位参考点,D 的阳极电位为-6 V ,阴极电位为-12 V ,故 D 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V AO =–6 V 。 图b :D 的阳极电位为-15V ,阴极电位为-12V ,D 对被反向偏置而截止,V AO =-12V 。 图c :对D 1有阳极电位为 0V ,阴极电位为-12 V ,故D 1导通,此后使D 2的阴极电位为 0V ,而其阳极为-15 V ,故D 2反偏截止,V AO =0 V 。 图d :对D 1有阳极电位为12 V ,阴极电位为0 V ,对D 2有阳极电位为12 V ,阴极电位为 -6V .故D 2更易导通,此后使V A =-6V ;D 1反偏而截止,故V AO =-6V 。 2.4.4 试判断图题 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 解 图a :将D 断开,以“地”为电位参考点,这时有 V V k k V A 115)10140(10=?Ω +Ω= V V k k V k k V B 5.315)525(510)218(2=?Ω+Ω+?Ω+Ω= D 被反偏而截止。 图b :将D 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 V V k k V A 115)10140(10=?Ω +Ω= V V k k V k k V B 5.115)525(5)10()218(2=?Ω+Ω+-?Ω+Ω=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两大类,它属于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和 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C反向击穿特性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空穴B三价元素硼C五价元素锑 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沟道增强型MOS型 B P沟道耗尽型MOS型 C N沟道增强型MOS型 D N沟道耗尽型MOS型 E N沟道结型 F P沟道结型

+ + +++ + ------Rb1 Rb2Re1Re2 Rc RL C1Ce C1C2L 15V 8V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 +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 图2-6 图2-4 图2-5图3-1 + + ++++ ------D2R Rb1 Rb2Re1 Re2 Rc RL C1 Ce C1 C2 L 15V 8V B=50 Ui Rf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 -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图2-6 图2-4图2-5图3-1 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A 1:e、2:b、3:c B 1:c、2:e 、3:b C 1:c、2:b、3:e D 其它情况 5、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共模抑制比 B 提高输入电阻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供过载保护 6、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2-6所示振荡电路中( )发生振荡。 A 可能 B 不能 7、差模信号电压是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的值。 A 差 B 和 C 算术平均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24V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用直流电压表测得R L 的电压值约为21.6V ,问电路的现象是( )。 A 正常工作情况 B R L 开路 C C 开路 D 一个二极管和C 开路 E 一个二极管开路 F 其它情况 9、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10、设图2-10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 ) A D1导通,D2导通 B D1导通,D2截止 C D1截止,D2导通 D D1截止,D2截止 三、判断题 ( )1、温度升高后,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 )2、结型场效应管通常采用两种偏置方式,即(源极)自给偏压式和栅极分压与源极自偏相结合的偏置方式。 ( )3、共集电极电路没有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 ( )4、用电流源代替R e 后电路的差模倍数增加。 ( )5、集成运放内部第一级是差分放大电路,因此它有两个输入端。 ( )6、只有两个晶体管的类型相同(都为NPN 管或都为PNP 管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 )7、RC 桥式振荡电路只要R f≤2R 1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8、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 )9、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 ( )10、直流电源是一种电能形式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四、分析题 电路如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V”和“X”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型半导体中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为P型半导体。()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源电压应使栅-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s大的特点。() (6)若耗尽型N沟道MOS管的U Gs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解:(1) V (2) X (3) V (4) X (5) V (6) X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N结加正向电压时, 空间电荷区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变窄 B.基本不变 C.变 宽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二极管 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I s e U B. Is^^ C. I s(e UU T-1) (3)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________ 。

A.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反向击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晶 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_______________ 。

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电子技术基础》题库 适用班级:2012级电钳3、4、5、6班 备注:本学期进行到第七章;第一、二、三章是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第四、八章没有涉及。 一、填空题: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Q、根据导电能力来衡量,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 A2、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物质是半导体。 Q3、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参杂的特性。 虫、PN结正偏时,P区接电源的正极,N极接电源的负极。 ?、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二极管的P区引出端叫正极或阳极,N区的引出端叫负极或阴极。 △7、按二极管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两类; 食、按二极管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 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 ★9、二极管的正向接法是二极管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反响接法相反。Q0、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0.7V,锗二极管导通时的管压降约0.3V。 △11、使用二极管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是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电压和反向电流。 ★12、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13、变容二极管在高频收音机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中,通过改变其反向偏置电压来自动 调节本机震荡频率。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4、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 第二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05、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06、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丿电结反偏。 ★17、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大,发射结压降变小。 △18、三极管处在放大区时,其集电结电压小于零,发射结电压大于零。★19、三极管的发射区杂质浓度很高,而基区很薄。 △20、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是: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厚度要很小. △21、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讥增大到22讥时,I 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B约为100 。 OL2、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分别是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 ★23、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贝U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24、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25、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6、0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7、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常用在 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8、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____ 。△29、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 只供学习与交流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时会损坏。( × ) F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值。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6—V= V。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题库 适用班级:2012级电钳3、4、5、6班 备注:本学期进行到第七章;第一、二、三章是重点内容,要求掌握;第四、八章没有涉及。一、填空题: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1、根据导电能力来衡量,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 Δ2、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物质是半导体。 ○3、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参杂的特性。 Δ4、PN结正偏时,P区接电源的正极,N极接电源的负极。 ○5、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6、二极管的P区引出端叫正极或阳极,N区的引出端叫负极或阴极。 Δ7、按二极管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两类; ○8、按二极管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 ★9、二极管的正向接法是二极管正极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反响接法相反。 ○10、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0.7V ,锗二极管导通时的管压降约0.3V。 Δ11、使用二极管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是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电压和反向电流。★12、发光二极管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13、变容二极管在高频收音机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中,通过改变其反向偏置电压来自动调节本机震荡频率。

★14、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 第二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15、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16、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17、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大,发射结压降变小。 Δ18、三极管处在放大区时,其集电结电压小于零,发射结电压大于零。★19、三极管的发射区杂质浓度很高,而基区很薄。 Δ20、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是: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厚度要很小. Δ21、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 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100 。 ○22、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分别是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 ★23、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则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24、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25、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6、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27、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28、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Δ29、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

模拟电子技术 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教学部 2012.2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必须首先经过 传感器 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即 电信号 。 2. 信号在频域中表示的图形或曲线称为信号的 频谱 。 3. 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实现信号从 时域 到频域的变换。 4.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振幅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幅度频谱。 5.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相位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相位频谱。 6. 周期信号的频谱都由 直流分量 、基波分量 以及 无穷多项高次谐波分量 组成。 7.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 称为模拟信号。 8.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信号 称为数字信号。 9. 放大电路分为 电压放大电路 、电流放大电路、互阻放大电路 以及 互导放大电路 四类。 10.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增益 、 频率响应 和 非线性失真 等主要性能指标是衡量放大电路的标准。 11. 放大电路的增益实际上反映了 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 的能力。 12.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在工程上常用“分贝”表示,其表达式分别是 dB lg 20v A =电压增益 、dB lg 20i A =电流增益 。 1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指的是,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 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 的稳态响应。 14. 幅频响应是指 电压增益的模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15. 相频响应是指 放大电路输出与输入正弦电压信号的相位差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二、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pA 时,输出为500mV ,它的增益是多少?属于哪一类放大电路? 解: Ω105A 10V 50pA 10mV 5001011i o r ?==== -.i v A 属于互阻放大电路 三、某电唱机拾音头内阻为1MΩ,输出电压为1V (有效值),如果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扬声器上 的电压为多少?如果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一个放大电路,它的输入电阻R i =1MΩ,输出电阻R o =10Ω,电压增益为1,试求这时扬声器上的电压。该放大电路使用哪一类电路模型最方便? 解: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 扬声器上的电压V 10V 1Ω 10Ω 10V 1Ω10M Ω1Ω1056o -=?≈?+= V 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放大电路后,使用电压放大电路模型,则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共133题,每空一分) 1、电力系统中一般以大地为参考点,参考点的电位为 0伏电位。 2、欧姆定律一般可分为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 3、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用来说明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 4、全电路欧姆定律,说明了回路中电流Ⅰ与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成比,而与回路中的 及之和成反比。 5、导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符号表示,而电阻率则用符号表示。 6、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的内阻压降为U0,则电源的端电压U= E-U O。 7、有一照明线路,电源端电压为220伏,负载电流为10安,线路的总阻抗为0.2欧姆,那么负载端电 压为 218 伏。 8、串联电路中的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之和。 9、一只220伏15瓦的灯泡与一只220伏100瓦的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电源上,则 15 瓦灯 泡较亮,而 100 瓦灯泡较暗。 10、1度电就是1千瓦的功率做功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所以它的单位又叫千瓦时。 11、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交流电重复变化的次数。 12、某正弦交流电流,频率为50赫,最大值为20安,初相位为-40°,此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为 u=20sin(314t- 40°) ,相量式为。 13、如果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某交流电压,其读数为380伏,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 537 伏。 14、把一个100欧的电阻元件接到频率为50赫、电压为10伏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其电流为 0.1A 安。 15、有一电感L为0.08亨的纯电感线圈,通过频率为50赫的交流电流,其感抗X L=欧。如通过电 流的频率为10000赫,其感抗X L= 5024 欧。 16、一个10微法的电容接在50赫的交流电源上,其容抗X C= 318 欧,如接在2000赫的交流电源上, 它的容抗X C=欧。 17、某正弦交流电流为i=100sin(6280t- π/4)毫安,它的频率f= 1000Hz ,周期T=秒,角 频率ω= 6280 ,最大值Im= 100mA ,有效值I= 100/ mA ,初相位φ=π/4 。 18、已知两交流电流分别为i1=15sin(314t+45°)安,i2=10sin(314t-30°)安,它们的相位差为75 °。 19、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超前电流 90 度。 20、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相位滞后电流 90 度。 21、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相位同相。 22、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用符号 P 表示,其单位是 W 。 23、交流电路中的无功功率用符号 Q 表示,其单位是 VAR 。 24、交流电路中的视在功率用符号 S 表示,其单位是 VA 。 25、三相正弦交流电的相序,就是三相交流电到达最大值的顺序。 26、如三相对称负载采用星形接法时,则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 1 倍。 27、如三相对称负载采用三角形接法时,则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3 倍。 28、在三相对称电路中,已知线电压U、线电流I及功率因数角φ,则有功功率P=UICOSφ,无功功率 Q=UISINφ,视在功率S=UI。 29、已知某电源的相电压为6千伏,如将其接成星形,它的线电压等于 63伏。 30、当三相发电机的三相绕组联成星形时,其线电压为380伏,它的相电压为 220 伏。 31、有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伏,三角形联接,若测出线电流为30安,那么通过每相绕 组的电流等于 30/3安。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电子技术课后习题详解

习题解答 【1-1】填空: 1.本征半导体是,其载流子是和。两种载流子的浓度。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在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与此有关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和。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它工作在。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和。 6.某稳压管具有正的电压温度系数,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稳压管的稳压值将。7.双极型晶体管可以分成和两种类型,它们工作时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8.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成和两种类型,它的导电过程仅仅取决于载流子的流动;因而它又称做器件。 9.场效应管属于控制型器件,而双极型晶体管是控制型器件。 10.当温度升高时,双极性晶体管的β将,反向饱和电流I CEO将,正向结压降U BE将。 11.用万用表判断电路中处于放大状态的某个晶体管的类型与三个电极时,测出最为方便。 12.晶体管工作有三个区域,在放大区时,应保证和;在饱和区,应保证和;在截止区,,应保证和。 13.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共射输入特性曲线将,输出特性曲线将,而且输出特性曲线之间的间隔将。 解: 1.完全纯净的半导体,自由电子,空穴,相等。 2.杂质浓度,温度。 3.少数载流子,(内)电场力。 4.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压降U F和反向饱和电流I S。 5.反向击穿特性曲线陡直,反向击穿区,稳定电压(U Z),工作电流(I Emin),最大管耗(P Zmax)和动态电阻(r Z) 6.增大; 7.NPN,PNP,自由电子,空穴(多子,少子)。 8.结型,绝缘栅型,多数,单极型。 9.电压,电流。 10.变大,变大,变小。 11.各管脚对地电压; 12.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13.左移,上移,增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典型习题解答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5sin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u i 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 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I L 5V R U U R R =?≈+ 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

电路电子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示电路中,E 、I K 均为正值时,其工作状态是( B ) A .两者均输出功率 B .电压源输出功率 C .电流源输出功率 D .两者均不输出功率 2.直流电路如图所示,下列求功率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D ) A .R 1的功率1 2 1R U P = B .R 1的功率P 1=UI 1 C .R 3的功率P 3=I 2R 3 D .R 3的功率3 2 3R U P = 3.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D ) A.与外接元件有关 B.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 C.与其两端电压有关 D.与其两端电压无关 4 .题4图所示电路中,a 点电位等于( C ) A.1V B.11V C.4V D.6V 5.题5图所示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 为( B ) A.5V B.3V C.7V D.0V 6.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U=220V ,f=50Hz ,初相为60°,则其正确的瞬时表达式为( D ) A.u=220sin(50t+60°)V B.u=220sin(314t+60°)V C.u=311sin(50t+60°)V D.u=311sin(314t+60°)V 7.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伏安关系为( A ) A.i=C dt du B.u=C dt di C.i=-C dt du D.u=-C dt di 8.题8图所示电路中ω=2rad/s ,ab 端的等效阻抗Z ab 为( C ) A.(1-j1.5)Ω 4题图 5题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习题解答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自测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一源电压应使栅一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 R大的特点。( √ ) GS U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 GS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l) 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 B.基本不变 C.变宽 (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C 。 A.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反向击穿 (3)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B 。 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 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 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 (4) U GS=0V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A 、C 。 A.结型管 B.增强型MOS 管 C.耗尽型MOS 管 三、写出图Tl.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 解:U O1=1.3V , U O2=0V , U O3=-1.3V , U O4=2V , U O5=1.3V , U O6=-2V 。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求图Tl.4 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a) (b) 图T1.4 解:左图中稳压管工作在击穿状态,故U O1=6V 。 右图中稳压管没有击穿,故U O2=5V 。 五、电路如图T1.5所示,V CC =15V ,=100,U BE =0.7V 。 试问: (1)R b =50k 时,U o=? (2)若T 临界饱和,则R b =? 解:(1)26BB BE B b V U I A R μ-==, 2.6C B I I mA β==, 2O CC C c U V I R V =-=。 图T1.5 (2)∵ 2.86CC BE CS c V U I mA R -==, /28.6BS CS I I A βμ== ∴45.5BB BE b BS V U R k I -==Ω

最新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另一类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信号,称为_数字信号(脉冲信号)_______。 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3、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具有_热敏性,杂敏性,光敏性等特殊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制造出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半导体器件。 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 5、若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则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并使输入电阻增大。 6、单管共射极放大器,当工作点Q选择较低时,易出现截止失真。 7、8421BCD码10000111.0011对应的十进制数为__87.3____。 8、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四种,分别为真值表、_逻辑函数表达式(表达式)_、逻辑电路图(逻辑图)和卡诺图。 9、常用的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器件有编码器、译码器、__数据选择器_、数据分配器、加法器等。 10、当变量A、B、C分别为1、0、0时,(A+B+C)AB= O。 11、TTL或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是接低平,接地,与其他引脚连在一起。 12、当多个三态门的输出端连在一条总线上时,应注意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门电路处于工作态。 13、在组合逻辑电路中,当输入信号改变状态时,输出端可能出现虚假过渡干扰脉冲的现象称为竞争冒险。 14、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应选用 D / A转换器 。 15、A/D转换的过程可分为采样、保持、量化、编码4个步骤。 16、A/D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分辨率和转换速度。 17、能完成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并考虑到低位进位的器件称为全加器。 18、实现将公共数据上的数字信号按要求分配到不同电路中去的电路叫数据分配器 19、OC门在使用时输出端应接上拉电阻和电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

(120) 1.纯净的半导体叫()。掺入3价杂质元素形成的半导体叫(),它主要靠导电()。 A.空穴B.本征半导体C.P型半导体D.自由电子 2.PN结正偏时,多子的()运动较强,PN结变薄,结电阻较()。 A.扩散B.漂移C.小D.大 3.三极管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故称作()极型晶体管;而场效应管称作()极型晶体管。A.双极B.空穴C.单极D.自由电子 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除放大电路之外还有信号通路 D.电路中存在使输入信号削弱的反向传输信号 5.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频率特性的水平部分为40dB,当信号频率恰好是上限频率时,实际电压增益为()。A.43dB B.40dB C.37dB D.3dB 6.通常在下面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是();输出电阻最小的是();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是()。 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 7.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8.功率放大电路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C.带负载能力强 9.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10.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A.带阻B.带通C.低通D.有源 1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有变压器、整流、()、稳压。 A.比较B.滤波C.调整 (210) 1.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2.电路只要满足,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4.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5.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1.设图3-1中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输出电压= ?(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