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节阀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计算选定调节阀口径的方法,目前通用的是流通能力法(简称C值法)。首先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出流量系数C的值,然后根据C值查表决定阀的口径。我国当前使用的流量系数值是按K,值列出的,所以,下面叙述调节阀K,值的计算及其口径的选定。

1.调节间流童系数K,值的计算

Kv值的计算公式根据阀使用对象计算和流动条件推导的.对于液体(不可压缩流体)一般按表3.2计算.对气体(可压缩流体)计算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仅介绍《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推荐的方法与平均密度修正法。

(1)计算方法

该方法的计算Kv值的有关公式列于表3.2。式中引进了以下参数和修正系数:

电动O型切断球阀: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表3.2所列公式适用于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的牛顿型流体。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进行修正,一般包括低雷诺数修正、管件形状修正以及平均密度修正等,此处不再赞述。

气动薄膜单座调节阀: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由于考虑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精度较高,但较复杂。

(2)平均密度修正的计算方法

平均密度修正法计算Kv值的公式见表3.30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对于高压气体(P>10MPa)时,必须引人压缩系数Z予以修正.

2.调节间口径的选定

调节阀口径的选定是把实际工作所需阀的最大Kvmpa值与标准规格阀的额定Kv值进行比较,选择与Kvmpa值相近且稍大的Kv值,它所对应的阀的口径即为应选的阀径。

(1)阀径计算步骤

①根据工艺专业委托的条件,初选阀的型式、流向及流量特性,并决定流量系数Kv值的计算方法.

②确定计算Kv值的各项参数值,如阀前、后压力,最大、常用、最小流量,阀前后压差,密度以及其他辅助修正系数(如Fl,Fg,Xt,…)。

③判别工况是阻塞流还是非阻塞流,如为阻塞流工况,且流量较大,则应进行噪声预估计算;如为非阻塞流,一般可不进行噪声预估计算。

④选定合适的K,值计算公式,计算最大流量下阀的Kv max值,并圆整之。

⑤按圆整的Kv.二值在所选阀型的标准系列中,找与靠近的额定Kv值,其

对应的阀径即为所选调节阀的阀径。

气动薄膜调节阀: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⑥校验。

进行压力校验、压差校验、开度校验和可调比校验,以验证所选调节阀口径的正确性.

(2)计算参数的确定

①最大工作流量

调节阀Kv值的计算公式中最大工作流量Qmax是一个重要参数。如果选得过小,将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如果选得过大,将会使调节阀经常处于小开度下工作,可调范围变小,严重时会引起系统振荡、噪声大、系统不稳定和降低阀芯的寿命,尤其是高压控制阀,更要注意这一点。因此必须慎重对待Q帕二的选定。

最大工作流金一般由工艺根据设备生产能力物料平衡计算得到,同时考虑到负荷、操作条件等的变化,以及与其扩大生产的需要等因素后确定。一般情况下,最大流量可为正常操作流量的1.25~2倍。

②阀上的压差△P

调节阀对流量进行控制必然有一定的阻力损失,即阀上的压差△P。△P的确定关系到阀径计算选定的正确性、控制特性的好坏和设备动力消耗的经济性。

△P的确定还与控制系统的方案有关。简单的压力、液位控制系统,△P较容易确定,复杂的控制系统必须使用计算确定或用实验求得。

确定△P时从节省能耗和工艺设备投资考虑,希望阀上的阻力损失尽可能小些。从阀的工作流量特性考虑,必须使阀在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压差,才能保证调节阀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因此必须全面考虑这两方面的要求来确定△p。

确定压差△P,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有不同的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a)按管路系统的压差比(阻损比)来确定△p。由式(3.36)得

电动v型调节球阀: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从3.5.2中的分析可以知道:当s<0.3时,直线特性的阀,偏离理想特性,近似到快开特性,当然不利于控制;等百分比特性的阀,特性偏离为近似直线特性,虽然仍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可调范围减小。因此,一般不希望s小于0.3。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在s=0.3~0.75范围内选用,最好选用s=0.5。

调节阀的特性及选择

调节阀的特性及选择 调节阀是一种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常见的调节设备,分为两通调节阀和三通调节阀两种。调节阀可以和电动执行机构组成电动调节阀,或者和气动执行机构组成气动调节阀。 电动或气动调节阀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直接与被调介质相接触,具有调节、切断和分配流体的作用,因此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本文仅限于讨论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两通调节阀的特性和选择,暂不涉及三通调节阀。 1.调节阀工作原理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对不可压缩的流体,由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调节阀的流量方程式为 ()()212 212 42 P P D P P A Q -=-= ρ ζ πρζ 式中:Q——流体流经阀的流量,m 3 /s ; P1、P2——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MPa ; A——阀所连接管道的截面面积,m 2 ; D——阀的公称通径,mm ; ρ——流体的密度,kg/m 3 ; ζ——阀的阻力系数。 可见当A 一定,(P 1-P 2)不变时,则流量仅随阻力系数变化。阻力系数主要与流通面积(即阀的开度)有关,也与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状态有关。调节阀阻力系数的变化是通过阀芯行程的改变来实现的,即改变阀门开度,也就改变了阻力系数,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阀开得越大,ζ将越小,则通过的流量将越大。 2.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流过调节阀的流体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即 ?? ? ??=L l f Q Q max 式中:Q/Q max ——相对流量,即调节阀在某一开度的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 l/L ——相对开度,即调节阀某一开度的行程与全开时行程之比。 一般说来,改变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之间的节流面积,便可控制流量。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节流面积变化的同时,还会引起阀前后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流量也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分析,先假定阀前后压差固定,然后再引申到实际情况。因此,流量特性有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之分。 2.1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 调节阀在阀前后压差不变的情况下的流量特性为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仅由阀芯的形状所决定,典型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或称对数)流量特性、抛物线流量特性和快开流量特性,如图5-6所示。

调节阀口径计算

1、调节阀流量系数C V定义:阀处于全开状态,两端压差为1磅/英寸2(0.07kg/cm2)的条件下,60℉(15.6℃)的清水,每分钟通过阀的美加仑数. 2、压差:调节阀两端压差与整个系统压损失之比(Pr)是评定调节阀性能好坏的标准.如果流量波动幅度较大,这个压降比(Pr)数值也应大些,同样,波动幅度较小时, Pr也应小些.一般来说, Pr大小最好限制在15~30%之内. 3、调节阀径计算公式 液体(英制) CV=Q/(P1-P2) =Q 式中 Q=最大流量 gpm(美加仑) G=比重(水=1) P1=进口压力 psi P1=出口压力 psi =p1-p2 (p1和p2为最大流量时的压力) 说明:cv=1.17kv是我国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 4、流量 选取调节阀口径所采用最大流量应比工艺流程的最在流量大25%~60%,这是一个必可缺少的安全系数,这样可避免调节阀在全开位置上运行。然而,当最大流量已包括了这个安全系数,则可以不予考虑。 5、气体 1、<p1/2时 如果标准状态即760mmHg(14.7psia)和15.6℃条件下最大流量,下列公式不需经过修正,可直接计算.

CV=Q/963 CV=Q/287 2、 >p1/2时 CV=Q CV=Q 6、水蒸气 1、<p1/2时 CV=WK/2.12 CV=WK/13.67 2、 >p1/2时 CV=WK/1.84P1 CV=WK/11.9P1 W=最大流量LB/H W=最大流量KG/H 7、其他蒸气 CV=W/89.6 CV=W/1210 <p1/2时应用P1/2代替V2要用P1/2时相对应的值 W=最大流量LB/H W=最大流量KG/H

(完整版)调节阀试题

调节阀题库 判断 1.执行器除了能够控制压力.温度.流量外,还能够在装置的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执行器按照调节形式可分为调节型.切断型.调节切断型。(√) 3.当信号增加时调节阀的推杆向下动作的执行机构为反作用时。(×) 正确答案:执行机构为正作用时,当信号增加调节阀的推杆向下动作。 4.控制机构是执行器的调节部分,它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调节流体的流量。(√) 5.阀门定位器和转换器的作用都是利用反馈的原理来改善执行器的性能,使执行器能调节器调节信号,实现准确定位。(×) 正确答案:阀门定们器的作用都是利用反馈的原理来改善执行器的性能,使执行器能调节器的调节信号,实现准确定位。 6.简单控制系统投运时调节阀投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先人工操作旁路阀,然后过渡到调节 再手动到自动。另一种是直接操作调节阀的手动-自动。(√) 7.涡街流量计的安装遇有调节阀.半开阀门时,涡街流量计应安装在他们的下游。(×)正确答案:涡街流量计应装在他们的上游。 8.蝶阀对于流体方向没有要求。(√) 9.三通合流阀无论开度如何,出口流量不变。(√) 10.不论单芯阀,还是双芯阀,流体都是下进上出。(√) 11.同规格调节阀,在开度相同,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直流流量特性的对比数流量特性的通过量大。(√) 12.控制阀在检修后进行调校,首先应检查定位器安装位置或定位器反馈杆连接螺栓位置,保证零位置与定位器反馈杆处于水平。(×) 13. 调节阀应垂直、正立安装在水平管道上,DN > 50mm 的阀,应设有永久性支架。(√) 14.调节阀安装在节流装置前后均不影响流量测量准确度。(×) 15.直通单座阀调节阀适用于小口径.低压差.泄露量要求小的场合(√) 16.直通双座阀调节阀适用于大口径.高压差.泄露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17.角形调节阀用于侧近底出时,容易发生震荡(×) 正确答案:角形调节阀用于侧近底出时,在小开度下容易发生震荡 18.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不能通过改变阀门定位器的反馈凸轮的几何形状来改变(×)

调节阀选型计算

?调节阀计算与选型指导(一) ?2010-12-09来源:互联网作者:未知点击数:588 ?热门关键词:行业资讯 【全球调节阀网】 人们常把测量仪表称之为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眼睛”;把控制器称之为“大脑”;把执行器称之为“手脚”。自动控制系统一切先进的控制理论、巧秒的控制思想、复杂的控制策略都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一般的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对象、检测仪表、控制器、执型器等所组成。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经济合理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甚至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控制系统中因为调节阀选取不当,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不能正常运行的事例很多很多。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将设计的重要环节。 正确选取符合某一具体的控制系统要求的调节阀,必须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充分了解各种类型阀的结构型式及其特性,深入了解控制对象和控制系统组成的特征。选取调节阀的重点是阀径选择,而阀径选择在于流通能力的计算。流通能力计算公式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可借助于计算机,然而各种参数的选取很有学问,最后的拍板定案更需要深思熟虑。 二、调节阀的结构型式及其选择 常用的调节阀有座式阀和蝶阀两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阀结构型式越来越多,以适应不同工艺流程,不同工艺介质的特殊要求。按照调节阀结构型式的不同,逐步发展产生了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角型阀、套筒调节阀(笼型阀)、三通分流阀、三通合流阀、隔膜调节阀、波纹管阀、O型球阀、V型球阀、偏心旋转阀(凸轮绕曲阀)、普通蝶阀、多偏心蝶阀等等。 如何选择调节阀的结构型式?主要是根据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介质性质(粘度、腐蚀性、毒性、杂质状况),以及调节系统的要求(可调比、噪音、泄漏量)综合考虑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首选普通单、双座调节阀和套筒调节阀,因为此类阀结构简单,阀芯形状易于加工,比较经济。如果此类阀不能满足工艺的综合要求,可根据具体的特殊要求选择相应结构型式的调节阀。现将各种型式常用调节阀的特点及适用场合介绍如: (1)单座调节阀(VP,JP):泄漏量小(额定K v值的0.01%)允许压差小,JP型阀并且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适用于一般流体,压差小、要求泄漏量小的场合。 (2)双座调节阀(VN):不平衡力小,允许压差大,流量系数大,泄漏量大(额定K值的0.1%),适用于要求流通能力大、压差大,对泄漏量要求不严格的场合。 (3)套简阀(VM.JM):稳定性好、允许压差大,容易更换、维修阀部件,通用性强,更换套筒阀即可改变流通能力和流量特性,适用于压差大要求工作平稳、噪音低的场合。 (4)角形阀(VS):流路简单,便于自洁和清洗,受高速流体冲蚀较小,适用于高粘度,含颗粒等物质及闪蒸、汽蚀的介质;特别适用于直角连接的场合。 (5)偏心旋转阀(VZ):体积小,密封性好,泄漏量小,流通能力大,可调比宽R=100,允许压差大,适用于要求调节围宽,流通能力大,稳定性好的场合。 (6)V型球阀(VV):流通能力大、可调比宽R=200~300,流量特性近似等百分比,v型口与阀座有剪切作用,适应用于纸浆、污水和含纤维、颗粒物的介质的控制。 (7)O型球阀(VO):结构紧凑,重量轻,流通能力大,密封性好,泄漏量近似零,调节围宽R=100~200,流量特性为快开,适用于纸浆、污水和高粘度、含纤维、颗粒物的介质,要求严密切断的场合。 (8)隔膜调节阀(VT):流路简单,阻力小,采用耐腐蚀衬里和隔膜有很好的防腐性能,流量特性近似为快开,适用于常温、低压、高粘度、带悬浮颗粒的介质。 (9)蝶阀(VW):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制成大口径,流路畅通,有自洁作用,流量特性近

调节阀的流量计算

调节阀的流量计算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Kv,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口径,必须正确计算出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Kv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Pa,流体的密度为lg/cm,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 a.非阻塞流 判别式:△P<FL(P1-FFPV) 计算公式:Kv=10QL 式中: FL-压力恢复系数,见附表 FF-流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F=- PV-阀入口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 PC-流体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对压力),kPa QL-液体流量m/h ρ-液体密度g/cm 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 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kPa b.阻塞流 判别式:△P≥FL(P1-FFPV) 计算公式:Kv=10QL 式中:各字符含义及单位同前 2.气体的Kv值计算 a.一般气体 当P2>时

当P2≤时 式中: 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Nm/h Pm-(P1+P2)/2(P1、P2为绝对压力)kPa △P=P1-P2 G -气体比重(空气G=1) t -气体温度℃ b.高压气体(PN>10MPa) 当P2>时 当P2≤时 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T 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 3.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V值的计算) 液体粘度过高或流速过低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经调节阀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v<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此时计算公式应为: 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v查FR-Rev曲线求得;QL-液体流量 m/h 对于单座阀、套筒阀、角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阀 对于双座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阀 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量系 ν ―流体运动粘度mm/s FR -Rev关系曲线 FR-Rev关系图 4.水蒸气的Kv值的计算

调节阀Cv值计算及口径选择word精品

提供一点调节阀选型设计时有关CV值的基础知识,大家共同分享。 阀门Cv值与开度是两个概念问题,国外喜欢叫Cv,国内习惯叫Kv, Kv表示的是阀门的流通能力,它的定义是: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的压差AP 为lOOKPa,流体重度r为1gf/cm3 (即常温水)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以m3/h或t/h计。(例如一台Kv=50的调节阀,则表示当阀两 端压差为1OOKPa时,每小时的水量为50m3/h o) 阀门开度是指阀门在调节的时候,阀芯(或阀板)改变流道节流面积时阀芯(或阀板)运动的位置,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关闭状态为0%全开为1 00% 对于蝶阀由时候厂家会提供Cv—开度曲线,这时候的Cv表示的是在不同开度时对应的阀门流通能力。 阀门上的流量数据Cv值 液流: Q= Cv* sqr(△ P/s) or △ P=s*(Q/Cv)A2 在此:Q =液流量(每分钟加仑数) △ P =通过阀门的压降(psi) S =介质的具体重这个方程式适用于湍流和粘性接近于水的液体。 (Cv是指介质温度为60 o F的水,通过阀门产生 1.0 psi压降时的每分钟流量。)(这时水的具体重力是 1 o ) 警告此表所包含的流体流量系数是计算值。 因此,它们是近似值, 不能用于非常重要的流量和压降计算中。 对于要求非常精确的流量测量和检测,必须对本样本中所提到的任何阀门具体操作。 当阀门开启小于45 ° 时,建议不要采用球阀充当节流功能。 Cv值 Cv : 20° C的水通过阀体的压力降为1bar时的流量 Cv = 6.6Q ? SG/VA P ........................ .( 1 ) Q流量 公升/分 SG水密度1

调节阀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1、口径计算原理 在不同的自控系统中,流量、介质、压力、温度等参数千差万别,而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又是在100KPa 压差下,介质为常温水时测试的,怎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决定阀的口径呢?显然,不能以实际流量与阀流量系数比较(因为压差、介质等条件不同),而必须进行K V值计算。把各种实际参数代入相应的K V值计算公式中,算出Kv值,即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流量转化为该条件下所需要的K V值,于是根据计算出的Kv值与阀具有的Kv值比较,从而决定阀的口径,最后还应进行有关验算,进一步验证所选阀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 2 、口径计算步骤 从工艺提供有关参数数据到最后口径确定,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流量的确定。根据现有的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及介质的状况,决定计算的最大工作流量Qmax 和最小工作流量Qmin。 (2)计算压差的决定。根据系统特点选定S值,然后决定计算压差。 (3)Kv值计算。根据已决定的计算流量、计算压差及其它有关参数,求出最大工作流量时的Kvmax。 (4)初步决定调节阀口径,根据已计算的Kvmax,在所选用的产品型式系列中,选取大于Kv-max并与其接近的一档Kv值,得出口径。 (5)开度验算。 (6)实际可调比验算。一般要求实际可调比应大于10。 (7)压差校核(仅从开度、可调比上验算还不行,这样可能造成阀关不死,启不动,故我们增加此项)。 (8)上述验算合格,所选阀口径合格。若不合格,需重定口径(及Kv值),或另选其它阀,再验算至合格。 3 、口径计算步骤中有关问题说明 1)最大工作流量的决定 为使调节阀满足调节的需要,计算时应考虑工艺生产能力、对象负荷变化、预期扩大生产等因素,但必须防止过多地考虑余量,使阀口径选大;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系统能耗大,而且阀处小开度工作,使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严重时还会引起振荡,使阀的寿命缩短,特别是高压调节阀,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实中,绝大部分口径选大都是此因素造成的。 2)计算压差的决定——口径计算的最关键因素

调节阀的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1 口径计算原理 在不同的自控系统中,流量、介质、压力、温度等参数千差万别,而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又是在100KPa压差下,介质为常温水时测试的,怎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决定阀的口径呢?显然,不能以实际流量与阀流量系数比较(因为压差、介质等条件不同),而必须进行Kv值计算。把各种实际参数代入相应的Kv值计算公式中,算出Kv值,即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流量转化为该条件下所需要的Kv值,于是根据计算出的Kv值与阀具有的Kv值比较,从而决定阀的口径,最后还应进行有关验算,进一步验证所选阀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 2 口径计算步骤 从工艺提供有关参数数据到最后口径确定,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流量的确定。根据现有的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及介质的状况,决定计算的最大工作流量Qmax和最小工作流量Qmin。 (2)计算压差的决定。根据系统特点选定S值,然后决定计算压差。 (3)Kv值计算。根据已决定的计算流量、计算压差及其它有关参数,求出最大工作流量时的Kvmax。 (4)初步决定调节阀口径,根据已计算的Kvmax,在所选用的产品型式系列中,选取大于Kv-max并与其接近的一档Kv值,得出口径。

(5)开度验算。 (6)实际可调比验算。一般要求实际可调比应大于10。 (7)压差校核(仅从开度、可调比上验算还不行,这样可能造成阀关不死,启不动,故我们增加此项)。 (8)上述验算合格,所选阀口径合格。若不合格,需重定口径(及Kv值),或另选其它阀,再验算至合格。 3 口径计算步骤中有关问题说明 1)最大工作流量的决定 为使调节阀满足调节的需要,计算时应考虑工艺生产能力、对象负荷变化、预期扩大生产等因素,但必须防止过多地考虑余量,使阀口径选大;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系统能耗大,而且阀处小开度工作,使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严重时还会引起振荡,使阀的寿命缩短,特别是高压调节阀,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实中,绝大部分口径选大都是此因素造成的。 2)计算压差的决定——口径计算的最关键因素 压差的确定是调节阀计算中的关键。在阀工作特性讨论中知道:S值越大,越接近理想特性,调节性能越好;S值越小,畸变越厉害,因而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但从装置的经济性考虑时,S小,调节阀上压降变小,系统压降相应变小,这样可选较小行程的泵,即从经济性和节约能耗上考虑S值越小越好。综合的结果,一般取S=0.1~0.3(不是原来的0.3~0.6)。对高压系统应取小值,可小至S

调节阀选型、动作特性选择

1阀门选型 1.1调节阀选型、动作特性选择 1.1.1阀门选用原则 生产过程中,被控介质的特性千差万别,有高压的,高粘度的,强腐蚀的;流体的流动状态也各不相同,有流量小的,有流量大的,有分流的,有合流的。因此,必须根据流体的性质、工艺条件和过程控制要求,并参照各种阀门结构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兼顾经济性来最终确定合适的结构型式。 (1)调节阀选用的原则 ①调节前后压差较小,要求泄漏量小,一般可选用单座阀。 ②调节低压差、大流量气体可选用蝶阀。 ③调节强腐蚀性介质,可选用隔膜阀、衬氟单座阀。 ④既要求调节,又要求切断时,可选用偏心旋转阀。其他有此功能的还有球阀、蝶阀、隔膜阀。 ⑤噪音较大时,可选用套筒阀。 ⑥控制高粘度、带纤维、细颗粒的介质可选用偏心旋转阀或V型球阀。 ⑦特别适用于浆状物料的调节阀有球阀、隔膜阀、蝶阀等。 (2)常用调节阀介绍 以下介绍常用于工业生产的几种调节阀,除此之外,还有某些特殊用途的调节阀,比如高压阀、三通阀等。总而言之,用于调节的阀门要求它的调节范围大,调节灵活省力.开得彻底,关得严密。有时还必须耐热、耐腐蚀、耐高压,此外对其流量特性也有要求。 单座阀:优点是全关时比较严密,可以做到不泄漏。但是当阀门前后压力差很大时,介质的不平衡力作用在阀芯上,会妨碍阀门的开闭,口径越大或压力差越大影响尤其严重。因此,它只适用在口径小于25mrn的管路中,或压力差不大的情况下。 双座阀:要想关闭时完全不泄漏,必须两个阀芯同时和间座接触,但这只能在加工精度有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所以双座阀的制造工艺要求高。此外,即使常温下确实不漏,但在高温下难免因间杆和同座膨胀不等仍然会引起泄漏。虽然设计时要考虑到材抖的膨服系数,终难使热膨胀程度配合得十分完美。而且双座间的流路比较复杂,不适合高粘度或含纤维的流体。 角形阀:有两种,流体的流路有底进侧出的和侧进底出的。前者流动稳定性好,调节性能好,常被采用。 隔膜调节阀:用于腐蚀性介质的阀门常采用隔膜调节阀,这种阀用柔性耐腐蚀隔膜与阀座配合以调节流最,介质与外界隔离,能有效地防止介质外泄。而且结构

调节阀的系统参数及其流量特性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13068993.html, 调节阀的系统参数及其流量特性探析 作者:罗伟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30期 【摘要】调节阀又称“控制阀”,是工艺管路中最终的控制元件,是过程控制系统中用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的装置,主要用于调节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中的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 【关键词】调节阀;系统参数;流量特性;流动阻力;水头损失;自动控制 0 引言 调节阀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同步进行,为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对组成控制系统各组成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对检测元件和变送器要求有更高的检测和变送精确度,要有更快的响应和更高的数据稳定性;对调节阀等执行器要求有更小的死区和摩擦,有更好的复现性和更短的响应时间,并能够提供补偿对象非线性的流量特性等。同时,由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大型化和精细化,对调节阀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调节阀的系统参数 1.1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 流量系数表示流体流经阀门产生单位压力损失时流体的流量,是衡量阀门流通能力的指标。由于单位的不同,流量系数有不同的代号和量值。 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流量系数用Kv表示。流量系数Kv的定义为:调节阀两端压差为0.1MPa时,温度为278K-313K(5℃-40℃)的水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立方米数,以m3/h表示。流量系数随阀门尺寸、形式及结构而变化,该系数值越大说明流体流过阀门时的压力损失越小。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Kv值,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 1.2 阻力系数 流体通过弯管和截面突变的地方时,会有扰动、搅拌,形成气穴、漩涡和尾流,或使流体质点相互撞击,产生较大的能量损耗。可以认为,调节阀体腔内的每个元件都可以看作为一个产生阻力的元件系统(流体转弯、扩大、缩小、再转弯等),调节阀内的阻力损失等于调节阀各个元件阻力损失的总和。调节阀的阻力系数就是表征调节阀对流体产生的阻力损失大小的

空调冷冻水系统压差调节阀的选择计算

空调冷冻水系统压差调节阀的选择计算在中央空调管路中,对于冷水机组来说冷冻水流量的减小是相当危险的。在蒸发器设计中,通常一个恒定的水流量(或较小范围的波动)对于保证蒸发器管内水流速的均匀是重要的,如果流量减小,必然造成水流速不均匀,尤其是在一些转变(如封头)处更容易使流速减慢甚至殂成不流动的“死水”由于蒸发温度极低在蒸发器不断制冷的过程中,低流速水或“死水”极容易产生冻结的情况,从而对冷水机组造成破坏。因此,冷水机能的流量我们要求基本恒定的。但从另一方面,从末端设备的使用要求来看,用户则要求水系统作变化量运行以改变供冷(热)量的多少。这两者构成了一对矛盾,解决此矛盾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供回水管上设置压差旁通阀,压差旁通阀工作原理是:在系统处于设计状态下,所有设备都满负荷运行时,压差旁通阀开度为零(无旁通水流量),这时压差控制器两端接口处的压力差(又称用户侧供,回水压差)P0即是控制器的设定压差值。当末端负荷变小后,末端的两通阀关小,供回水压差P0将会提高而超过设定值,在压差控制器的作用下,压差旁通阀将自动打开,由于压差旁通阀与用户侧水系统并联,它的开度加大将使供回水压差P0减小直至达到P0时才停止,部分水从旁通阀流过而直接进入回水管,与用户侧回水混合后进入水泵和冷水机组,这样通过冷水机组的水量是不变化的。水泵的运行有个高工作效率点,流量的变化使电机在高效率点处左右移动,但最终的结果,只要管路特性不变化,水泵会自动调节到高效率工作点,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管路特性去改变水泵的工作效率点,这样也就是说,在流量的变化的时候,水泵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运行状态,这导致了电流不段的变化(变大或者变小),这对电机的运行都是有害的,变频泵的电机容易烧毁也就是这个结果,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最好能使水泵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运行,这就要求我们用旁通,无论上面的负荷怎样变化,水泵都能在稳定的流量下运行,而不会导致电机的电流不段变化,使电机的寿命降低! 为保证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冷水机组的流量基本恒定;冷冻水泵运行工况稳定,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负荷侧设计为变流量,控制末端设备的水流量,即采用电动二通阀作为末端设备的调节装置以控制流入末端设备的冷冻水流量。在冷源侧设置压差旁通控制装置以保证冷源部分冷冻水流量保持恒定,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调节阀选择计算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一般只是简单的在冷水机组与用户侧设置了旁通管,其旁通管管径的确定以及旁通调节阀的选择未经详细计算,这样做在实际运行中冷水机组流量的稳定性往往与设计有较大差距,旁通装置一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将来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本文就压差调节阀的选择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作一简要分析。 一、压差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 压差调节装置由压差控制器、电动执行机构、调节阀、测压管以及旁通管道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压差控制器通过测压管对空调系统的供回水管的压差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与设定压差值的比较,输出控制信号由电动执行机构通过控制阀杆的行程或转角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供水管与回水管之间旁通管道的冷冻水流量,最终保证系统的压差恒定在设定的压差值。当系统运行压差高于设定压差时,压差控制器输出信号,使电动调节阀打开或开度加大,旁通管路水量增加,使系统压差趋于设定值;当系统压差低于设定压差时,电动调节阀开度减小,旁通流量减小,使系统压差维持在设定值。 二、选择调节阀应考虑的因素

最新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和选择数据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15.6℃)的水,在IIb/in(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Pa(0.1MPa)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 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 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

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 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 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 套筒阀,球阀等: 对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 蝶阀、偏心施转阀等 文字符号说明: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P1-P2),MPa; 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F 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 数, F R--雷诺数系数,根据ReV值可计算出;F L--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QL--液体体积流量,m3/h P L--液体密度,Kg/cm3 ν--运动粘度,10-5m2/s W L--液体质量流量,kg/h, ②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气体、蒸气)表1-2 文字符号说明: X-压差与入口绝对压力之比(△P/P1);X T-压差比系数; K-比热比;Qg-体积流量,Nm3/h Wg-质量流量,Kg/h;P1-密度(P1,T1条件), Kg/m3

调节阀的组成及作用

调节阀的组成及作用 一:调节阀的组成与分类 调节阀又称控制阀,是执行器的主要类型,通过接受调节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调节阀一般由执行机构和阀门组成。如果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调节阀可以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种,即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气动调节阀,以电为动力源的电动调节阀,以液体介质(如油等)压力为动力的电液动调节阀,另外,按其功能和特性分,还有电磁阀、电子式、智能式、现场总线型调节阀等。调节阀的产品类型很多,结构也多种多样,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一般来说阀是通用的,既可以与气动执行机构匹配,也可以与电动执行机构或其他执行机构匹配。 二:调节阀的作用方式选择 调节阀的作用方式只是在选用气动执行机构时才有,其作用方式通过执行机构正反作用和阀门的正反作用组合形成。组合形式有4种即正正(气关型)、正反(气开型)、反正(气开型)、反反(气关型),通过这四种组合形成的调节阀作用方式有气开和气关两种。对于调节阀作用方式的选择,主要从三方面考虑:a)工艺生产安全;b)介质的特性;c)保证产品质量,经济损失最小。 三:调节阀流,特性的选择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位移(阀门的相对开度)间的关系,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和快开等4种,特性曲线和阀芯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常用的理想流量特性只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快开三种。抛物线流量特性介于直线和等百分比之间,一般可用等百分比特性来代替,

而快开特性主要用于二位调节及程序控制中,因此调节阀特性的选择实际上是直线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选择。 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可以通过理论计算,但所用的方法和方程都很复杂。目前多采用经验准则,具体从下几方面考虑:①从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分析并选择; ②从工艺配管情况考虑;③从负荷变化情况分析。 选择好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就可以根据其流量特性确定阀门阀芯的形状和结构,但对于像隔膜阀、蝶阀等,由于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可能用改变阀芯的曲面形状来达到所需要的流量特性,这时,可通过改变所配阀门定位器的反馈凸轮外形来实现。

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调节阀选型 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 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 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2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选择 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分类 1、执行机构按所使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类: 气动类执行机构具有价格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和本质安全性等特点,因此在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应用应用十分广泛。 电动类执行机构可直接连接电动仪表或计算机,不需要电气转换环节,但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应用时需考虑防爆等问题,一般在无可燃气体,不需要考虑防爆处理的场合下使用。 液动类执行机构具有推力(或推力矩)大的优点,但装置的体积大,流路复杂,通常采用电液组合的方式应用于要求大推力(力矩)的应用场合。 2、按执行机构输出位移的类型,执行机构分为直行程执行机构、角行程执行机构和多转式执行机构直行程执行机构输出直线位移。角行程执行机构输出角位移,角位移小于360°例如,转动角度为90°或60°蝶阀的执行机构。多转式执行机构与角行程执行机构类似,但转动的

调节阀流量特性分析及应用选型

调节阀流量特性分析及应用选型 点击次数:102 发布时间:2011-4-5 简介 调节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种常用的调节机构,它的作用就是按照调节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的大小和方向,通过执行机构来改变阀门的开度以实现调节流体流量的功能,从而把生产过程中被调参数控制在工艺所要求的范围内,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白动化。调节阀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调节阀,直接关系到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直接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然而,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正常投人运行的,有许多是由于调节阀的选型不当造成的,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调节阀,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调节阀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调节阀的工作特性和结构参数上,如流通能力、公称通径及流量特性等。在这些参数中,流通能力更重要,它的大小直接反映调节阀的容觉,它是设计选型中的主要参数。因此,调节阀的选择主要从以上几个因素进行考虑。本人根据工作中调节阀的选型经验简单介绍一下调节阀的选型原则及注意事项。 2 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在有流体流动的管道中,调节阀是一节流件,假设流体是不可压缩且充满管道,根据伯努利方程式和流体的连续性定律可知:通过阀门的体积流量 Q v与阀门的有效流通截面积 A 和通过阀门前后的压降ΔP(ΔP=P1-P2)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流体的密度ρ和阀门的阻力系数ζ的平方根成反比,即: 其中 n——为常数,C——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又叫流通能力。 根据调节阀的流量方程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l)在流体的密度ρ和阀门上的压降ΔP 一定的情况下,调节阀的流量系数 C 与流量 Q v,C 值的大小反映了阀能通过的流量的大小。 (2)流量系数 C 与流通面积 A 成正比,流通能力随流通截面的增减而增减。 (3)流量系数 C 与阀门的阻力系数ζ的平方根成反比,增大阀门的阻力系数ζ就是阀门的流通能力减小,如果阀门的口径相同,则不同结构的阀门阀门的阻力系数ζ就不相同,流通系数 C 也就不同。 3 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 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生产中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介质的性质(如粘度、腐蚀性、有无毒害等)、调节系统的要求(调节范围、泄漏量、噪音)以及防止调节阀产生汽蚀现象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平常在我们实际使用中,应用最多的是普通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蝶阀等。一般来讲,在流量小、压差小、要求泄漏量小的场合,选择单座调节阀即

调节阀的流通能力计算

调节阀的流通能力计算 调节阀的流通能力Kv值,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流体通过调节阀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通能力Kv值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尺寸,必须准确计算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5Pa,流体的密度为1g/cm3,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3/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 a.非阻塞流式中:FL—压力恢复系数,查表1。F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 F=0.96-0.28Pv—阀入口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查表4~表10。Pc—物质热力学临界压力,查表2和表3。QL—液体流量m3/h。ρ—液体密度g/cm3 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 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 KPa. b.阻塞流式中:各字母含义及单位同前。 2.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v值的计算) 液体粘度过高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此时计算公式为:

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查图求得。对于单座阀、套筒阀、角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阀: Re=70000对于双座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 阀:Re=49600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通能力。γ—流体运动粘度mm2/s。 雷诺数Re粘度修正曲线 3.气体的Kv值的计算: a.一般气体当P2>0.5P1时当P2≤0.5P1时 式中: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m3/h,Pm—(P1、P2为绝对压力)KPa, △P=P1-P2 G—气体比重(空气G=1),t—气体温度℃ b.高压气体(PN>10MPa)当P2>0.5P1时,当P2≤0.5P1时, 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 4.蒸汽的Kv值的计算

调节阀的流通能力Kv值计算

调节阀的流通能力Kv值,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流体通过调节阀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通能力Kv值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尺寸,必须准确计算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 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控制阀的两端压差为105Pa,流体的密度为1g/cm3,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3/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 a.非阻塞流 式中:FL—压力恢复系数,查表1。 F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0.96-0.28 Pv—调节阀入口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查表4~表10。 Pc—物质热力学临界压力,查表2和表3。 QL—液体流量m3/h。 ρ—液体密度g/cm3 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 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KPa. b.阻塞流

式中:各字母含义及单位同前。 2.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v值的计算) 液体粘度过高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此时计算公式为: 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查图求得。 对于单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角形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 Re=70000 对于双座调节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阀门: Re=49600 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通能力。 γ—流体运动粘度mm2/s。 雷诺数Re 粘度修正曲线 3.气体的Kv值的计算: a.一般气体 当P2>0.5P1时 当P2≤0.5P1时

式中: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m3/h, Pm—(P1、P2为绝对压力)KPa, △P=P1-P2 G—气体比重(空气G=1), t—气体温度℃ b.高压气体(PN>10MPa) 当P2>0.5P1时, 当P2≤0.5P1时, 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 4.蒸汽的Kv值的计算 a.饱和蒸汽 当P2>0.5P1时, 当P2≤0.5P1时 式中:Gs—蒸汽流量Kg/h P1、P2含义及单位同前 K—蒸汽修正系数 部分蒸汽的K值如下:

调节阀的口径计算

控制阀的口径计算 一、 引言 控制阀(调节阀)在工业生产过程自控系统中的作用犹如“手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使用户获得满意的产品,除了制造上的精工细作外,还取决于正确的口径计算,产品选型,材料选用等,而其前提是要准确掌握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比重等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这是供需双方务必充分注意的。 本手册编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业文献,也结合了我厂长期来产品选型计算中的实际经验。 二、术语定义 1、调节阀的流量系数 流量系数Kv值的定义: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为1×102Kpa(1.03巴)时,流体比重为1g/cm3的5℃~40℃水,每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或吨数。 Kv是无量纲,仅采用m3/h或T/h的数值。 Cv值则是当阀全开,阀前后压差1PSi,室温水每分钟流过阀门的美加仑数。Cv=1.167 Kv。 确定调节阀口径的依据是流量系数Kv值或Cv值。所以正确计算Kv(Cv)值就关系到能否保证调节品质和工程的经济性。若口径选得过大,不仅不经济,而且调节阀经常工作在小开度,会影响控制质量,易引起振荡和噪音,密封面易冲蚀,缩短阀的使用寿命。若口径选得过小,会使调节阀工作开度过大,超负荷运行,甚至不能满足最大流量要求,调节特性差,容易出现事故。所以口径的选择必须合理,其要求是保证最大流量Qmax时阀的最大开度Kmax≤90%,实际工作开度在40—80%为宜,最小流量Qmin时的开度Kmin≥10%。如兼顾生产发展,Kmax可选在70—80%,但必须满足Kmin≮10%。对高压阀、双座阀、蝶阀等小开度冲刷厉害或稳定性差的阀则应大于20%~30%。 2、压差 压差是介质流动的必要条件,调节阀的压差为介质流经阀时的前后压力之差,即ΔP=P1-P2。在亚临界流状态下,压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流量的大小。 调节阀全开压差是有控制的,其与整个系统压降之比(称S)是评定调节阀调节性能好坏的依据,如果流量波动较大时,S值应大些;波动小,也应小些。S值小可节能,但太小,工作流量特性畸变厉害,降低调节品质;S值大,虽能提高调节品质,但能耗太大,所以S最好限制在0.15~0.3。 3、流量 根据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和介质状况由工艺设计、确定最大流量Qmax、正常流量(工艺流程最大流量)Qnor和最小流量Qmin。为确保安全,避免调节阀在全开位置上运行。应使Qmax=1.25~1.6Qnor。 4、闪蒸、临界压差 液体流经调节阀时,由于节流处流速增大,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饱和蒸汽压时,部分液体就会气化并以汽泡的形式存在,若在下游压力等于或低于入口温度的饱和蒸汽压时,汽泡未破裂,而夹在液体中成二相流流出调节阀,此过程称为“闪蒸”。闪蒸一般不会破坏节流元件,但会产生阻塞流,使调节阀流量减小,此时流量Q基本上不随压差△P的增加而增加。阻塞流动会产生噪音和振动。产生阻塞流的

调节阀选型的方法要求

调节阀选型的方法要求 阀型的选择: 1确定公称压力,不是用Pmax去套PN,而是由温度、压力、材质三个条件从表中找出相应的PN并满足于所选阀之PN值。 2确定的阀型,其泄漏量满足工艺要求。 3确定的阀型,其工作压差应小于阀的允许压差,如不行,则须从特殊角度考虑或另选它阀。 4介质的温度在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5根据介质的不干净情况考虑阀的防堵问题。 6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能考虑阀的耐腐蚀问题。 7根据压差和含硬物介质,考虑阀的冲蚀及耐磨损问题。 8综合经济效果考虑的性能、价格比。需考虑三个问题: a.结构简单越简单可靠性越高、维护方便、备件有来源; b.使用寿命; c.价格。 9优选秩序。 蝶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球阀-偏心旋转阀-隔膜阀。 执行机构的选择: 1最简单的是气动薄膜式,其次是活塞式,最后是电动式。 2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电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

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 3老电动执行机构笨重,我们已有电子式精小型高可靠性的电动执行机构提供价格相应高。 4老的ZMA、ZMB薄膜执行机构可以淘汰,由多弹簧轻型执行机构代之(性能提高,重量、高度下降约30%。 5活塞执行机构品种规格较多,老的、又大又笨的建议不再选用,而选用轻的新的结构。 材料的选择: 1阀体耐压等级、使用温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应不低于工艺连接管道的要求,并应优先选用制造厂定型产品。 2水蒸汽或含水较多的湿气体和易燃易爆介质,不宜选用铸铁阀。 3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尤其是北方,不宜选用铸铁阀。 4对汽蚀、冲蚀较为严重的介质温度与压差构成的直角坐标中,其温度为300℃,压差为1.5MPa两点连线以外的区域时,对节流密封面应选用耐磨材料,如钴基合金或表面堆焊司特莱合金等。 5对强腐蚀性介质,选用耐蚀合金必须根据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 6阀体与节流件分别对待,阀体内壁节流速度小并允许有一定的腐蚀,其腐蚀率可以在lmm/年左右;节流件受到高速冲刷、腐蚀会弓[起泄漏增大,其腐蚀率应小于0.1mm/年。 7对衬里材料橡胶、塑料的选择时该工作介质的温度、压力、浓度都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