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特制定2011-2013年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

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河南省平均每千人口护士为1.1人,低于全国1.4人的平均水平。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基础

1. 护理专业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

学校开设护理专业近60年,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和面向西部招生的10所示范学校之一,护理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点,被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护理教师师资培训基地。1982-1984年全省护理专业统考中连续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1986年至今,护理专业统考总成绩位于前10名者有1100人次;1988-1992年豫北三市卫

生结构护理知识、技能竞赛中,我校毕业生包揽了前6名的优异成绩;1996-1998年的全省护理毕业生技能竞赛中总成绩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2005-2009年全省护理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队成绩位居第一,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

2. 具有较好的实训条件

护理专业有实验室61个,校内实验室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设有护理实训室、示教室、模拟病房、模拟重症监护室、内科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五官科护理实训室等,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训练模型近1000件,护理专业实验设备总价值达600多万元。有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安阳市人民医院等25家省市级实习医院。

3. 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兼职教师16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2人,省内各类专家及学科带头人22人,“双师型”教师67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54人。长期以来,学校聘请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孔芙蓉为名誉主任、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娄凤兰为主任委员,省内外多名专家组成了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指导学校的护理教学管理以及科研工作,极大的加强和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职业教育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2. 专业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建设,形成“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成完善的集教学、

培训及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骨干专业,年招生达到1200人。

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具备适度的医学理论基础、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护理操作实践技能,拥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城乡各级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及护理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四、专业建设内容及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细化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

建设目标:通过校企专家合作,深入调查研究,确立适应现代护理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完善制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现代护理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措施:

1.组建由校企专家组成的专业研究团队成立新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组织机构,组建医院护理专家+医学教育研究专家+职业教育研究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调研团队。

2.制度和经费做保证完善工作制度,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工作开展。

3.调研人才需求,探索大护理中的专门化方向在大护理专业中设立专门化方向:如重症监护方向、老年护理方向、母婴

护理方向、口腔护理方向、急救护理方向、康复护理方向等。

4.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5.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人文学科)、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构成的课程体系。

6.进行多形式工学结合,进行对比研究,形成适宜的工学结合模式。如“1+1+1”(1年校内基础学习+1年医院专业教学+1年顶岗实习)、“2+1”、“多学期”、“分段式”等工学结合形式。

7.加强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内涵建设。突出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优化医学类人文社科课程的系统配置,为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培养,提供一个人文教育平台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建设目标:与医院护理专家合作,实现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护理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建成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内容更贴近护理岗位需求;以“教、学、做”一体化引领教学改革;创建1-3门在全省及全国有推广价值的精品课程。

建设措施:

1.校企专家合作,依据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

2.修订课程内容,实现“三个对接”。修订专业课程、技能操作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使专业课理论知识与护理职业需求对接,技能操作项目及操作流程与护理岗位实际应用对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对接。

3.实施“三个开发”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重点是专业方向课程)、实训指导教材、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

4.制定核心技能考核标准。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核心技能并融入核心技能操作项目,制定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5.广泛开展“学中做、做中学”。认真研讨每一个学科特别是专业课程,制定适应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改进、总结,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案例。

6.开展“三练、三考、三赛”,提高技能水平。课堂练、课外开放实训室练、顶岗实习前强化练;技能操作单项考、期末技能单列考;学校赛、省市赛、全国赛。

7.打破学科界限,开展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8.创建精品课程。选择与护理工作岗位知识需求并与护士执业考试紧密衔接的课程作为优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其中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急救护理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做为重点建设项目。创健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9.研究总结教学改革,以教研推动课程建设。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本专业建设发展。

(三)建设“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目标:

通过选聘医院兼职教师、本校教师在职培养及优秀人才引进,建成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专业竞争力的专兼职“双师型”的优秀教学团队。培育省级或国家级专业教学名师,创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省内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师总数保持生:师≤16:1,研究生≥30%,高级职称≥25%,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70%,主干课程均具有学科带头人。

建设措施:

1.加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及出国培训等途径,能把握

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

2.加大专业师资的引进和选聘医院兼职教师力度,保持教师人数、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3.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养。明确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采用国内外联合培养,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学历提高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双师”与“双语”素质,教科研及管理能力。建立专家评估组,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程跟踪评估。

4.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校外培训与校本培训,通过学历教育、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参观学习、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班、专家讲学、教学技能培训(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现代教学技术训练)等,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5.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深化院校合作,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来校任教,建立长期的聘任关系,参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论证、课程标准的修订、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专业建设工作。

6.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实现由“教学型”向“科研教学型”的转化。

7.创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

建立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充足,满足学生实训要求及对外培训,实训开出率100%,实训设备总值超过800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医院超过35家,实习岗位大于3000个。

建设措施:

1.扩建护理专业基础实训楼和专业实训楼,建筑面积达到12000m2,分设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体形态学、基础护理、内

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与急救、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11个护理实训中心,均按示教室、训练室、模拟病房、准备室等标准布局,全部配备高仿真实训模型,护理专业实训设备突破800万元。

2.健全开放实训中心的管理制度,在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训中心对学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3.坚持走校院合作的办学之路,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0个,2年后校外实训基地达到35个。

4.建设“厂中校”式专业实训室。在条件好,资师力量强的合作医院,建设专业实训室,开展“1+1+1”分段式教学,同时为合作单位职工培训创造条件。

5.支持“两院一中心”建设,建立“校中厂”,实现资源共享。学院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实训场地。

(五)建设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过程管理与终末评价结合,毕业证与护士资格证相结合,毕业就业率与发展轨迹相结合相结合,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学生家长相结合,科学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改革。

建设措施:

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构建设,深入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

2.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标准,质量关口前移。科学规划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耗材供应等),并有效实施,提供教学质量硬件保证;加强管理队伍及管理制度建设,以管理促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以改革创新促

质量。

3.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实行全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技能单列考核、技能证书代替学科考核、顶岗实习单位综合评定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学科成绩。

4.学生毕业时“双证”(毕业证、护士资格证),做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客观指标。

5.建立毕业生追踪制度。以学生就业率和发展轨迹相结合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6.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由用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7.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通道。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六)改革招生模式,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建设目标:

改革招生模式,扩大招生范围,实施分层培养,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培养体系,实现普高、中职、成教“三生源”,就业、升学“双出口”,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建设措施:

1.开展招生模式研究,扩大招生范围。由招生普高扩大到招生普高、中职及在职人员,由单一高招考试转变为多种形式高式(如校内自主考试、校际间联考),由单一笔试转变为笔试、技能及综合能力评价相结合。

2.实施分层培养。根据生源类别、基础水平和“出口”方向(就业、升学),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及考核评价办法等,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七)服务行业(医院)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建设立足河南,辐射周边晋、冀、鲁部分地市,以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主的护理队伍在职培训基地。

建设措施:

1.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开发新技术。

2.帮助医院引进和消化新技术。

3.为医院开展在职培训。

4.为医院开展学术报告。

5.为医院开展订单培养。

五、建设进度

(一)2011年度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1)组建由校企专家组成的专业研究团队,完善工作制度,设立专项经费,完成人才需求调研,明确护理专业和专门化方向人才需求状况。

(2)职业岗位分析,细化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标准。

(3)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4)拟定多种形式工学结合,制定实施方案。

2.课程建设

(1)修订课程标准。

(2)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修订。

(3)开发专业基础课实训指导教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内容。

(4)制定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5)研讨制定专业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实践、改进、总结,汇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案例选。

(6)开展“三练、三考、三赛”。

(7)开展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

(8)启动精品课程工作。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或选聘兼职教师40人,其中,研究生>15人,兼职教师>15人,中级以上职称>20人。

(2)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参加专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出国培训等。

(3)中青年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养。学历提高、校本或校外培训等,参加人数>80人次。

(4)青年教师技能培训,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现代教学技术训练等,培训300人次以上。

(5)专业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人均超过1个月。选5-10位专业教师脱产半年以上,参加临床护理工作。

(6)培养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完成校实训基地建设设备投资75万,重点建设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体形态学、基础护理、内科护理5个实训中心。

(2)健全开放实训中心的管理制度,在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3)新建校外实训基地5个。

(4)选定1-2家合作医院,建设专业实训室,探索“1+1+1”分段式教学。

(5)支持第二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实训场地。

5.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1)建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构,扩大人员编制。

(2)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标准,质量关口前移。

(3)深入校内的学生评价体系研究,制定评价标准。

(4)建立毕业生追踪制度。

(5)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由用单位、行业协会、学

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制度。

(6)完善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通道。

6.改革招生模式,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1)开展招生模式研究,制定方案,争取政策支持。

(2)研讨制定分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形成培养方案。

7.服务行业(医院)能力建设

(1)建设由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服务医院专门团队。

(2)帮助医院引进和消化新技术2-4项。

(3)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开发新技术。

(4)为医院开展在职培训,超过500人次

(5)为医院开展学术报告5-10场。

(6)为医院开展订单培养,超过150人。

(二)2012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1)形成完整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完成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定,细化培养目标,明确人才规格,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确立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3)形成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报告。

2.课程建设

(1)完成课程标准制定。

(2)完成专业课课程内容修订。

(3)开发1-2门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及校本教材。

(4)开发专业课实训指导教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

(5)论证完善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6)选定专业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改进和总结,汇编专业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案例选。

(7)总结“三练、三考、三赛”经验,形成研究报告。技能大赛成绩优秀。

(8)完成2-4项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项目。

(9)创建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或选聘兼职教师40人,其中,研究生>15人,兼职教师>15人,中级以上职称>20人。

(2)继续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参加专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出国培训等。

(3)中青年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学历提高、校本或校外培训等形式,参加人数>100人次。

(4)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基本功训练、说课训练、微格教学训练、现代教学技术训练等,培训300人次以上。

(5)专业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人均超过1个月。选5-10位专业教师脱产半年以上,参加临床护理工作。

(6)培养1-2名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或学术技术带头人、争创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完成校实训基地建设设备投资75万,重点建设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重症监护与急救、康复护理、心理护理6个实训中心。

(2)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实训管理模式。

(3)新建校外实训基地5个。

(4)完成1-2合作医院院内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

(5)支持第一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扩大实训场地。

5.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完成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和制定工作。形成研究报告。

6. 服务行业(医院)能力建设

(1)帮助医院引进和消化新技术2-4项。

(2)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开发新技术。

(3)为医院开展在职培训>500人次

(4)为医院开展学术报告5-10场。

(5)为医院开展订单培养>150人。

六、预期绩效

(一)2012年度预期绩效

1.形成完整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完成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定,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研究报告。

2.课程建设与改革

(1)完成课程标准制定;

(2)开发1-2门校本特色的专业课程及校本教材;

(3)开发一套实训指导教材;

(4)建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数字化教学平台;

(5)制定核心技能考核标准;

(6)完成本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案例选汇编;

(7)完成2-4项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改革项目;

(8)创健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或选聘兼职教师80人,其中,研究生>30人,兼职教师>30人,中级以上职称>40人。

(2)教师总数保持生:师≤16:1,研究生≥30%,高级职称≥25%,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70%,主干课程均具有学科带头人。

(3)培养1-2名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或学术技术带头人、争创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中青年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养。参加人数>200人次。

(5)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培训600人次以上。

(6)专业课教师参加临床实践,人均超过2个月。10-20位专业教师脱产半年以上,参加临床护理工作。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完成校实训基地建设设备投资150万,充实或新建11个实训中心。

(2)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实训管理模式。

(3)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0个。

(4)完成1-2个合作医院院内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

(5)支持“两院一中心”中心建设,扩大实训场地。

5.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完成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和制定工作。形成研究报告。

6.改革招生模式,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1)扩大招生范围。由招生普高扩大到招生普高、中职及在职人员,争取招生形式改革政策支持。

(2)实施分层培养方案。

7.服务行业(医院)能力建设

(1)帮助医院引进和消化新技术2-4项。

(2)根据医院工作需要,开发新技术。

(3)为医院开展在职培训>1000人次

(4)为医院开展学术报告10-20场。

(5)为医院开展订单培养>300人。

(二)2013年度预期绩效

1.形成“工学结合、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2.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3.建成完善的集教学、培训及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

4.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5.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6.实现普高、中职、成教“三生源”,就业、升学“双出

口”,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培养体系

7.服务行业(医院)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8.把本专业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骨干专业,年招生>1200人。

七、经费预算及执行计划

1.总预算及资金来源

表1 护理专业建设经费总预算资金来源

2.建设项目预算及执行计划一览表

表2 建设项目预算及执行计划一览表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负责项目实施。

2.制度保障

制定管理细则和规章制度,建立详细台帐,保证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资金保障

学院为省财政全供事业单位,是卫生厅直管的高职院校,有配套资金保证。学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独立核算,专款专用,按照要求足额投入,杜绝浪费,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发展提升专业能力”是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发展难得机遇,学院将以此为起点,站在新一轮发展的高度,结合区域经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坚定专业发展的目标,开拓进取,不断加强人才和专业建设,拓展国际和国内的交流合作,全力推进并实施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造就大批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而不懈努力!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优势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既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又符合世界护理发展趋势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到2010年,招生总数每年递增15%。可见,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2、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阿克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加速阿克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地区和学院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均为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强大优势。 学院护理专业是目前阿克苏唯一布点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实践性教学环境好;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一定

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设率高。尤其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实训、见习和实习有地区众多的二级甲等医院强有力的支撑,临床带教师资队伍雄厚、经验丰富,形成了护理专业办学与培养专门人才的明显特色。学院对护理这一得天独厚的专业支持的优势,使学生质量和就业前景有充分的保证,生源始终很好,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 % 以上。 “十五”期间,学院坚持以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以临床学科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重组以“人体系统”为单元的整体护理教学体系,形成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结构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带动其他医学相关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够用、适用”为主的原则,认真分析阿克苏卫生医疗系统的现状、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行业专家论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对护理、助产等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行业人才。 学院医学系依靠地区各医院、地区卫生系统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地区各医院的支持,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在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到更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学基地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建立稳定的基地,提供优秀的师资,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形成疆内一流、专兼职结合的护理师资队伍,使地区护理通过重点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力求形成疆内一流、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 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

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辉南县实验小学 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工作思路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2、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4、“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薛娟 副组长:赵桂春 成员:姜英忠张冰钟妍 刘艳梅李冰郑立丽 董丽王晓勇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目标 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完整版)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

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仅仅凭理论教学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必须结合实际,通过补充相关的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随着商业应用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把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融入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实接轨,是完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作为河南省工信厅直属院校的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本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今电子商务领域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融入到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充分实践,从而达到理论教学不能涉及到的领域,并大幅提高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采取企业业务部门布局结合多个研发中心(机房)布局。建设并形成校内运营实训中心、研发实训中心;依托电子商务运营的真实任务,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互动、互惠互利的校内实训环境。实训室设计打破单项技能训练格局,完全模拟电子商务项目商业运作环境,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营造实际工作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创业能力和各项职业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营实训中心按照实际商业办公环境布局,包括:客服部、技术部、市场运营部。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平台。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做到“工学合一”,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一顶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学院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区域内行业企业、产业、教育、科研院所等电子商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同时,促进和完善我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教学实训条件,参照企业对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强化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训,帮助学校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且实践教学技能强的实验教学团队,培养能承担电子商务各岗位任务、胜任电子商务各岗位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一、统筹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层级化的电子商务岗位实践为导向,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 第二、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第三、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学院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通过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帮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能力。 第五、完善学校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持。 第六、培养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电子商务实践及创新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开心农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安仁中学“开心农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与任务 1、在全体班主任及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建成一个让学生们能自主体验的绿色蔬菜 劳动基地,让劳动基地成为学生们的实践乐园。 2、“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 动技能,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 三、领导机构 组长:叶志明 副组长:曾国波 成员:季明浩戴子云(场地安排),全体指导老师及班主任 四、实施办法 1.蔬菜基地责任到班级,由学校总务处统一规划将蔬菜实践基地平均划分给各个班级,由班主任具体负责蔬菜基地。 2.班牌由学校统一安装在相应位置。 3.劳动工具由学校统一提供,种植、管理、施肥、收获由班级负责。种植品种各班自定,学校不作统一要求,但是菜地要由学校统一规划。 4.各班指导老师进入蔬菜基地指导学生育苗、播种。 5.指导老师及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或实践活动课时带领学生进入蔬菜基地指导学生护理,给蔬菜浇水,捉虫、拔杂草,细心观察蔬菜的变化,并要拍摄照片上交学校。 6.收获的蔬菜可以供应学校食堂,学校付钱购买。班级劳动获得的报酬由班级所有,用于班级日常班费开支。 7.如收获的蔬菜学校食堂不需要的由各班主任支配,或奖励给学生带回家分享劳动成果。 五、考核办法 1.劳动蔬菜基地的检查考核由校长室组织,采取实地查看基地建设情况的方式,

3D打印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2.0

3D打印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实训室文化建设应体现一体化教育教学理念,营造专业、规范、敬业、乐群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核心职业能力与素养。为达到上述目标,特制定3D打印实训室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环境文化项目布局(CAXA绘制截图) 二、实训室环境文化建设项目 3D打印实训室环境文化建设项目初步拟定为11项(参见上图),下面为各项目介绍及具体内容: (一)实训室铭牌。 1.位置描述:一般放于实训室主门西侧 2.意图要求:铭牌建议小于半米见方,高端简约富有现代感,标题鲜明,铝塑硬板银灰色为主。 (二)实训室任务课题介绍(车间介绍) 1.位置描述:配合铭牌放于主门右侧 2.意图要求:是对该实训室相对详细的介绍,让初学者或参观者能够快速 了解该实训室的功能,能够帮助其较快进入角色。 3.具体内容:

1.位置描述:建议放于实训室介绍下首,东侧。 2.意图要求:使参观者产生参观的兴致与目标,展示实训室的实力和重点。 (四)评优榜 1.位置描述:建议放于实训室南侧墙显著位置,展示先进集体班组或明星个人,还有相关作品。 2.意图要求:激励激发学生上进心,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3.具体内容:(需要讨论确定评优项目并设计栏目图框) (五)考勤考核栏 1.位置描述:建议放于实训室主门内,西侧墙。 2.意图要求:设计出各种考核评分项目,并现场展示,达到鞭策改进的目的。考勤表应有展示。上方可加入适当口号标语: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 造新成绩。 3.具体内容:(需要讨论确定考核评分项目,并设计栏目图框) (六)实训室管理人员职责 1.位置描述:建议放于实训室内墙。 2.意图要求:明确实训教师管理职责与权利,保障课程顺利实施。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知识讲解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 案

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专业优势与人才需求分析 1、专业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文件精神,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既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又符合世界护理发展趋势的人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根据卫生部、教育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到2010年,招生总数每年递增15%。可见,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2、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阿克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的主战略,加速阿克苏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制定颁布的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地区和学院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均为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强大优势。 学院护理专业是目前阿克苏唯一布点的专业,硬件条件较好,有着较强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条件,已建成能基本满足专业实验、实

训等需求的装备和设施,实践性教学环境好;学院在专业建设中投入一定的资金,专业实验、实训开设率高。尤其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实训、见习和实习有地区众多的二级甲等医院强有力的支撑,临床带教师资队伍雄厚、经验丰富,形成了护理专业办学与培养专门人才的明显特色。学院对护理这一得天独厚的专业支持的优势,使学生质量和就业前景有充分的保证,生源始终很好,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 % 以上。 “十五”期间,学院坚持以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打破以临床学科分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重组以“人体系统”为单元的整体护理教学体系,形成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结构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作为学院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带动其他医学相关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够用、适用”为主的原则,认真分析阿克苏卫生医疗系统的现状、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行业专家论证,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对护理、助产等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旨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行业人才。 学院医学系依靠地区各医院、地区卫生系统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地区各医院的支持,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在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到更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教学基地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为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建立稳定的基地,提供优秀的师资,健全严格的管理制

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实训室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训室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建设包括实训室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需要。实训室文化建设体现科学、和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为达到上述目标,根据校内实训室环境建设实施办法,特制定实训室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训室环境文化建设项目 1.实训室铭牌。包括实训室名称、责任人。 2.实训基地介绍。包括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和服务专业、实训室构成、对外培训(技能鉴定)项目、资金来源、与企业共建情况及其所具备的特色等。 3.实训室介绍。包括实训室的建设时间、功能(实训、鉴定、培训、开发等)、面积、规模及其特色等。 实训室的铭牌、介绍牌应悬挂在该实训室门外,实训基地的介绍牌悬挂在该实训基地显著的位置。 承担较多实训教学任务及有内涵的专业重点实训室或基地,还可以增加宣传橱窗(根据实际情况选做),介绍实训室或基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情况,实训教学及科研成果,实训室开放和为社会服务情况,学生所取得的标志性实训成果

展示,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情况,专业内涵特点,以及特色实训项目等,要求橱窗整体与周围环境协调相宜,设计美观,大小合适(橱窗具体位置根据场所而定)。 4.室内文化氛围营造。在实训室的适当位置张贴与本实训室相关的科学家头像、标语口号与警句等,也可以制作实训教学挂图或挂画等,文化氛围的营造需符合职业教育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的特点。 5.实训大楼门厅环境布局(根据实际情况选做)。实训大楼门厅环境项目主要涉及实训室相对集中的楼宇,包括楼宇平面图、楼宇实训室分布介绍、适当的人文景观布置等。 二、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项目 1.实训室制度牌。各主要实训室室内基本制度上墙,包括学生实训守则、安全卫生制度、实训教学人员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制度等,各实训室根据本实训室特点制定相应的制度具体内容,并制作出制度牌安装上墙。基本制度由学校统一提供,体现本实训室特点的制度由各实训室制定。根据不同的实训室功能选择其中的2-4幅上墙即可。 2.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牌。对于实训室的大型仪器设备或成套设备,要求根据本设备特点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安装上墙。 3.实训计划显示板。在实训室主入口内的墙面上设置实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机电一体化)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占地83,31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5,044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学校现设职高部、电大部和培训部三个教学单位,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长班与短训并举的局面。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256名,年培训学员1500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17人已取得中级工证书,3人有高级工证书。现有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2001年以来学历教育毕业生47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该专业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和服务地域经济的实际,特制定《抚宁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宽基础、复合型、多技能、创新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切实为“三农”服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的需要。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并以

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它专业的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 在办学规模上,实现:长班年招生1100人,短班(岗前、岗中、岗后)年培训2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培训1500人以上,初中职业技术年培训1200人。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主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双证”达100%,实现毕业生就业率100%,外输(本市外)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得到有效建设后,专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必将促进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建设后可容纳机电一体化专业1600-1800人的实习实训,真正将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做大、做实、做强。 第二,确保每年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证”的合格毕业生1100人,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 第三,针对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年培训可达2000人以上,促进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第四,有效地开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在1200人以上,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第五、可实现教学实习向教学与生产实习的顺利转移,每年可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必要的项目建设后,学校每年可增创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创造效益4500万元以上。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 2013月9月24日 目录 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 状 . (3) 二、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 (5) 1、培养目 标 . ....................................................................................................................................... 5 2、培养规 格 . ....................................................................................................................................... 5 3、专业招生对象与学 制 .................................................................................................................... 6 4、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 (6) 5、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进程 表: ................................................................................................ 7 6、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8) 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 标 (10)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 析 . (10)

护理部实训室规划与建设

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护理专业部实训室规划审批申请报告 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示范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可视有形的基础,更是最形象的构化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有力保证。为进一步的实现理实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证融合---训赛相通---三段式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切实的开展好、开展扎实,护理专业部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以及组织人员讨论,将护理培训楼整体教学实训实习做了详细的规划,特做此申请审批报告,望领导审度为盼! 护理部实训室现状 目前,我专业部共有内科、基础护理学、系统解剖、康复等相关实训室17间,涉及多门骨干专业,但从日常教学使用情况分析来看,基础护理学教学使用率能达到100%,系统解剖学使用率能达到90%,而其他学科的实训室使用率几乎达不到10%。针对上述情况我专业部做了相关调查,一方面课程设置上以及课时分配上忽视了实训室的使用,另一方面也是较为关键的一点,我校护理专业实训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上与不上实训课的效果一样的,上实训课反而会耽误正常课时,实训室的基础设备不能起到有效的教学辅助作用,且部分实训设备的损毁和落伍也限制了实训教学的开展。为此,切实的做好实训是规划和建设工作是示范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护理部实训室规划方案 结合我校示范专业建设情况,在现有实训条件基础之上,将专业培养模式融入到实训室建设和规划中去,将护理专业培训教学一体楼做整体规划,并建设有校内实训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规划为: 培训楼一楼大厅大厅西侧进行整体设计,开设出卫生服务中心集服务台、挂号台、收银台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楼西侧南第一个办公室(现培训办公室一)进行隔断划分为看诊室及配药室;西侧南

客房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客房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一、使用说明书与规章制度 规格: 外尺寸:高90cm,宽60cm 二:标语 1.客人永远是对的-----斯塔特勒 材料:喷绘 外尺寸:长300cm,宽90cm 2.微笑服务 3.亲情服务 4.礼貌服务 5.细微服务 材料:画框 每个外尺寸:长120cm,宽60cm 三:板画 图案见计划书附件 尺寸:长90cm,宽60cm

附件一客房实训室使用说明 一、任课教师或实训室使用人应提前到实训室管理处或管理人处领取钥匙,做好登记。使用完毕应及时归还。 二、任课老师或实训室使用人在持有实训室钥匙期间,负责实训室的财产安全,不能私自把钥匙转借学生或者他人,否则,因此造成的财产破损、丢失责任自负。 三、其他部门如需使用客房实训室应到酒店管理学院办理借用手续,填写实训室使用申请表,待批准后方可使用。学生如需使用实训室也应需要到酒店管理学院办理借用手续,填写实训室使用申请表,待批准后方可使用。 四、任课老师或实训室使用人使用实训室需做好使用登记,遵守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 五、任课教师或实训室使用人在实训结束后,应负责清理好室内卫生,应做到无垃圾遗留,无污染损害。 六、任课教师或实训室使用人在实训结束后,必须自觉关闭电源、锁好门窗。 七、任课教师或实训室使用人在实训期间如遇物品损害或设备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应及时上报,并呈交书面说明材料。 八、实训室负责人应定期(每月一次)检查实训室内物品,如有正常使用损耗或人为损耗、丢失现象要及时向学院教务办公室报告。 以上规定请认真遵守,不得违反,如有违例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附件二、客房实训室使用规章制度

1.任何人未经学院或老师批准都不得擅自进入实训室内。 2.学生进入实训室内,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动用实训室内的设备和工具。 3.客房实训室内禁止携带任何食品、饮料,禁止吸烟,以确保场内卫生和空气流畅。 4.学生在客房实训室内不得嬉戏、吵闹或从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 5.按要求正确使用实训室各种器材,确保人员及器材安全。在实训过程中,如不慎损坏实训设施的,按规定酌情赔偿;如故意或恶意损坏场馆及设施的,须加倍赔偿并给予纪律处分。 6.实训结束后,学生要协助老师切断电源,管好门窗,贵重设备和工具要加以保护。 以上规定请认真遵守,不得违反,如有违例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附件三:仿真客房效果图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从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来说,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强调与职业岗位相适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护理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其人才培养是以护理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教学全过程应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培训, 实训得以实施又必须依赖于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为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工作的模块化训练或工作现场的全程参与式的工作训练。从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来看,护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以上两种情况即存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得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本文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1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1从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的客观需求来看 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学校化进程所带来的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分离,而把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是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理,实践性学习作为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践性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工作本位学习和学校本位学习这两部分。这两者又各有其优缺点。 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合理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2从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护理教育的现状来看 1.2.1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护理学是一门综合了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应用性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智慧。其目标是培养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还将护理人才的培养列为职业教育中四种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之一。

1护理专业人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100100) 二、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城乡医疗、保健等卫生机构、相关服务行业企业,培养从事临床护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及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关健康服务工作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五、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一)、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临床护理 2 社区保健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社区保健、临床护理 (二)、职业资格 护士资格证、医疗救护员、营养师等 (三)、职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 资格 临床内科 护理 内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护 理管理 具备对成年疾病病人护理的能 力 具备对妇婴病人的护理能力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外科 护理 外科及围手术期病人系统化整 体护理、护理管理

护理 妇婴 护理 妇产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 护理管理 具备对儿童病人的护理能力 具备对老年疾病病人的护理能 力 具备对其它专科疾病病人的护 理能力 具备对各种病人施行饮食护理 和饮食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 与人相处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助产士执 业资格证 (助产岗 位) 营养师资 格证 儿科 护理 儿科病人系统化整体护理、护 理管理 急救 护理 急诊科及各科急救病人系统化 整体护理、护理管理 社 区 护 理 社区家庭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 育、社区家庭疾病护理、 社区家庭急救、社区家庭保健 及康复、社区家庭营养护理指 导、家庭常见病预防指导、 计划生育指导、社区健康档案 建立与管理 具备对社区家庭常见病、 多发病护理及管理的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疾病预防、保健 的护理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康复护理的能 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人群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指导的能力 具备对社区家庭不同群体 进行营养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 业行为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社区护士 培训证* 母婴保健 员培训证 家庭访视 培训证 营养师资 格证 老 年 福 利 院 护 理 福利院老年护理、福利院营养 指导及饮食护理、 福利院常见病预防及健康教 育、老年急救、 老年康复护理及指导、福利院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具有对老年群体疾病护理的能 力 具有对老年人疾病预防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保健护理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康复护理的能力 具有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指导的 能力 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尊重他人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护士执业 资格证* 护士证* 营养师资 格证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实训室文化建设方案

实验室文化建设方案 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验室文化建设,而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文化建设包括实验室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需要。实验室文化建设体现科学、和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为达到上述目标,特制定实验室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项目 1 . 门牌和房屋功能标识。包括实验房间准确的中、英文名称及安全责任人等信息。 2 . 宣传橱窗。以承担较多实验教学任务和管理较多实验室的实验室(中心)为主,相对集中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宣传橱窗。主要介绍实验(中心)室的整体情况,如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室面积、设备总值、台套数、专兼职人员情况、分室情况,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服务情况,实验教学及科研成果,实验室开放和为社会服务情况,学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情况,以及体现专业学科内涵特点的介绍等。要求橱窗整体与周围环境协调相宜,设计美观,大小合适。 3 . 室内文化氛围营造。在实验室的适当位置张贴与本实验室相关的科学家头像、名言等,也可以制作实验教学挂图或挂画等。 4 . 实物展示。既可展示实验室和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包括获奖证书、实验教材及课件、学生课外开放实验和科技活动制作出的实物等;也可展示实验教学用的标本、模型等。 5.实验大楼门厅环境布局。实验大楼门厅环境项目主要涉及科技实训大 楼和实验室相对集中的楼宇,包括楼宇平面图、楼宇实 验室分布介绍、适当的人文景观布置等。 二、实验室制度文化建设项目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家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专业教学需要的开发岗位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实施维护实习基地;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准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三)、学校委派实训处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训处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四)、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技术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五、学校与实习基地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