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记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

2014年10月20日09:25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郑以然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56

大学文化论坛会场

作家圆桌会议

总书记最近在讲话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而只有崇尚独立、自主、创新、宽容的大学文化,才可能完成研究真理和探索学问的使命。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完成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不仅服务于社会,而且可以引领社会。因此,聚焦大学文化,研讨大学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9月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都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大学文化论坛”成功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著名学者朱青生教授、杨东平教授、陈嘉映教授、陶东风教授,著名画家陈丹青、知名作家张悦然和蒋方舟,以及三位学生代表分别发表主题演讲,结合大学传统、时代精神、社会热点,以及与高校自身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涉及“全球化时代下传统大学精神

的传承”、“中外大学精神的比较与对话”、“现代科技与大学人文精神的融合”、“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公共关怀的关系”、“拥有专家与公共知识分子双重角色的大学知识人”、“大学生的理想情怀与求实精神”、“中外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与社会责任”等七大主题。

围绕如何构建当代大学文化,与会者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由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并渗透在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之中。大学文化在于人文精神、在于大学自治、在于一种批判主义的思维,大学是一种普遍主义的文化,应避免功利化和行政化对大学文化的过度侵蚀。

大学校长论坛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认为,衡量一所大学不应仅仅看一些可以被量化的数据,而应该看它树立起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一所大学的精神是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或者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发生变化的,是对学生的根本性支撑,也是大学的竞争力之所在,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办学资源之一。我国在1995年就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要重视的三个问题,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二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第三要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这三点至今都是适用的。从社会的角度评价一个大学的时候,也应该将文化品位作为一种标准。在国际上有很多种大学排名,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所占权重非常大的指标,就是声誉。而对于声誉的评价并不是由学术权威来做出的,而是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参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通俗说的“口碑”。而大学文化与精神的建设决定了其社会声誉,也是普通人选择和评价大学最基本的标准之一。

谢维和校长认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核就在大学的“大”字上,“大”意味着拥有一种更高的眼界、责任,有一种更加宽厚的学术的、文化的、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以责任和视野而言,这样的“大”意味着从一个更恢宏的角度看问题。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有两点,首先应该体现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上,让学生在学习上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在更恢宏的空间中考虑什么东西更重要,什么东西值得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第二点是大学要对自身价值有正确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能够把自己独特的价值和贡献用语言表达出来,其实就是非常具体和直接的一种文化建设。它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精神,体现了学校的一种办学理念。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大学的文化不是死的东西,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既是过去的历史传统,也汇集了今天大家为它所做的一切,它更像是一篇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用两个词概括了大学的核心价值——自由,寂寞。他认为在现代相对“热闹”的大学环境里,耐不住寂寞,就会让我们痛感大学的价值出了问题,而抵抗外界诱惑的关键是要在寂寞中坚守人文精神的传统。曹卫东校长以现代大学传统的开创者柏林大学为例说明,大学要允许精神在其中

的全面展开,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这基于柏林大学执掌者黑格尔的思想。同时他借柏林大学的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论述现代大学在发展中如何面对种种挑战,关键要认识到人不能被简单地物化,而是一种精神存在,而大学应该是精神科学研究的场所。

曹卫东校长还回答了“大学到底要提供什么”这一问题,他认为是知识与思想。“孩子们走进大学是因为他们有向前的动力,求知的欲望。而我们的社会靠知识引导向前,靠思想的魅力和力量引导我们向上。”曹卫东校长尤其指出,大学提供的知识和思想必须是真的和良好的。因为知识可以导致好的一面,也可以导致坏的一面。在历史上看,德国在极富有知识和思想的同时,也作出了最荒唐的事情,所以知识和思想的引导不一定保证我们求真、求善、求美。大学有责任提供真的知识和好的思想。而要这样做,就必须批判学术资本主义,学生和老师不要简单地用学费或者课时费来计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曹卫东校长也肯定了批判性思维的可贵。即要“敢于和自己、敢于和他人、敢于和社会保持距离,并且用一种非旁观者的立场审视他。如果我们有了好的思想,真的知识,又有了批判性的思维,且不掉到学术资本主义的怪圈当中,大家能够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们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所在,那么这种精神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

学生论坛

北京大学博士生林品从“宅”谈起,剖析了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是如何进行去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他发言中出现的“高贵冷艳”、“二次元宅”、“卖萌”、“中二病”等流行用语充分展示了当代年轻人所处的真实语境。而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者,林品又保持着适度的审视距离,他指出,与长辈们对“宅”一族的刻板印象相反,“宅”在年轻人看来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个人生活方式的确认,很多时候是正面和积极的。“宅”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是年轻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从所谓“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搏”的应试教育制度到“想唱就唱、我最闪亮”的选秀节目,集体主义宏大叙事被个人主义话语所取代,而市场经济的物质环境与个人主义的精神氛围,使得年轻一代格外看重个人权利,格外强调私人空间。与此同时,独生子女一代生活在没有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的小家庭中,而人口流动又造成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对陌生,因此个人难免处于孤独与疏离状态中。林品又乐观地指出,数码世界一方面让人们足不出户成为可能,客观上支持了“宅男宅女”们,但同时也建立了社交网络,让大学生们在网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分享更多资源,也结交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来自葡萄牙的裴嘉骏则展示了充满异国风情的葡萄牙校园文化:大一新生为什么自愿被捉弄,合唱团如何运行,校服背后的文化含义,

通过对不同教育制度的解说,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观念和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他还通过解读中葡两国著名大学的校训,对比了虽有差异但相通的中西大学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北大历史系硕士一年级学生卿倩文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出大学教会了她两样东西,第一就是认识自己。大学对每位学生而言,是从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和修炼之所,要在此适应人生角色的转变,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的承认。而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坚持和培养面对挫折时能坦然处之的能力。在大学中学会的第二点则是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化的人,传播正能量,在面对社会阴暗面的时候也能保持赤子之心。

学者论坛

理工大学教授,教育专家杨东平教授认为,与现代大学走向现代社会中心地位的过程相伴的,是大学精神的式微或者衰弱。他分析了四点原因,第一个就是半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今天我们中国高考平均入学率达到76%,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30%,也就是说中国的适龄青年当中有30%的人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依据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段的标准,15%以下是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时期,15%到40%是大众化阶段,40%以上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所以国外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中国还在大众化的阶段。由此大学教育的内在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象牙塔变成了大批量培养学生的教育工程,从学术殿堂变成了一个职业培训所,在西方有人把大学称之为现代学术的超市。第二个原因是科学和文化范式的分解,人文主义社会学科越来越边缘化,具有强大商业价值的学科,成为发展快、学生多、待遇高的学科,科技主义、功利主义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第三个原因是学校、学科、学院的研究由市场利益和跨国公司驱动,极大改变了学术研究的动机和方式。第四个原因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范式转变,从读写的文化进入视听文化、大众娱乐文化、读图文化、网络文化时代,那么大学传统教化环境在新的文化环境当中该如何来应对,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

他认为,如果要重建大学精神,就必须要重新建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大学和大众文化的关系。面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由于担心腐败不愿意给大学放权,大学永远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就是一个怪圈。打破这种怪圈的方法是以改革促进改革,以大学的制度建设,大学的诚信公开公正的招生制度的建设来换取高校自主权,最终使其慢慢地生长起来,大学制度、大学精神的复苏和呈现也还是具有某种可能性的。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从北大元培试验班的例子讲起,首先谈论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完美的人、自由的人、全面的人。教育不是让一个人掌握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的东西,而是让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生

长和发展,更有创造力,成为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朱青生教授讲道,正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愿望和希望,元培计划开始在北大实施,学生进来以后不分专业,可以在学校里任何课堂里面听课,自己选择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学业,然后毕业。然而元培计划并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因为社会的影响力太强大了,强大到学生已经无法决定自己喜欢什么,而是根据就业的压力,在家长和教师的诱导和推进之下选择专业,甚至将元培当作从冷门向热门专业转换的跳板。

朱青生教授还以自己开设艺术课程的例子说明,如何在教学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关键是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原创性,包含两点内容:第一点是教师要给学生做一个榜样,在自己的研究和态度上展开多种新的可能性。第二点就是让艺术使人成为人。当代艺术或者现代艺术的精神就是要让人能够把自己内在的创造性调动出来,创造性地进行思维而不是依赖于已有的思想和已经成为系统的知识。艺术正是让人在这个意义上既脱离传统对自我的限制,又脱离自己对自我的限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嘉映指出,我们通常会把大学看作是一个自由探索,自由讨论的领地或者园地,而这种自由教育,不同于对知识和观念的灌输。但在很多情况下,教育和灌输并不那么容易区分。如果我们说灌输是自上而下的,而教育是平等的。那么理想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本该是平等的,师生交流也应该是平等而自由的。但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不可能是平等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必定是经过选择的,而考试的存在也证明了学习的强制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育中强制的因素越来越少,但即使在大学里,也没有完全的师生平等。正如布迪厄等人早就注意到的,无论老师采取什么态度,课堂上,他总是处在注意力的中心。教育与灌输的区别不能完全从当下所采取的措施来判断,而是要从未来的发展回过头来看。小时候不愿意苦苦练琴,但长大后弹得一手好钢琴使你会理解和感谢父母,小时候家长把礼物说成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即使你长大以后不再相信,你也会当作善意的童话。但被灌输的人一旦能够判断真伪,就会感到自己当年受了欺骗,甚至无法原谅当年的教师。

陈嘉映教授认为,教育中的确总有灌输和强制的成分。我们不必把自由教育理想化。自由教育的内容不只是教育过程中应当有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更重要的也许是,教育过程中的强制性的措施都是为了最终培养一个自由的心灵。为了能够培养自由的心灵,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到把最好的、最真实的内容教给学生。这说起来最基础不过最简单不过,但真正做到也不那么容易。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考虑教育。规范、规训甚至惩罚的确是教育的一部分,但我们希望学生更加成熟之后,能够理解这些负面的措施。再其次,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鼓励自由讨论。教育者不仅不要去禁止学生接触其他的观念和道理,而是要尽可能鼓励他们去这样做。尤其到了大学阶段,教育越来越多

地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愿望和学习选择,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向大学生灌输这个那个,效果通常适得其反。

陶东风教授在演讲中集中论述了大学文化的普遍主义维度。为了实现大学的这种普遍主义情怀,大学必须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能在思想的领域画出一个圈子,写上“只允许在此地思考”;也不能让权力和金钱剥夺大学的自主性。在真正的大学,你能感受到学术的高贵、学者的尊严,感受到这是具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与外面世界保持距离的自主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距离,大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陶东风同时强调,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文化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大学里的生活应该是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问题。大学生应该经常眺望风景,仰望天空,观察云彩,驰骋想象。只有高远的想象力才能让“中国梦”真正飞翔起来。陶东风最后指出,大学的普遍主义文化还是维持世界和平和人类团结的重要力量。目睹了20世纪人类的相互仇恨的暴力历史,目睹了高科技被用于屠杀同胞的残酷事实,强调这点尤其重要。二战时期德国大学的悲剧充分说明,一旦背叛普遍主义的人文精神,一旦大学被党派利益和党派意识形态绑架,后果会是多么可怕。那时德国的大学变成了“政治性的大学”,甚至成为军营,学生和教师被灌输纳粹的极权主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鼓吹暴力和仇恨。结果是大量的优秀学者流亡美国,也有一些堕落为纳粹分子,教训极为深刻。

作家艺术家圆桌会议

张悦然(中国人民大学讲师,知名作家):说起来我跟大学有很深渊源,但又一直是一个局外人。我父亲在大学里面教书,我是在大学校园里面长大的。大家都说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自由,我当时觉得他们真的是非常的自由。到了每年夏天的时候,都有一些大学生离开这个校园,在我们家住的楼外面就有路边摊,总能听到有人摔酒瓶,有人哭,我每次都会替他们难过,好像他们的离别和我自己也有关系一样。在我的记忆里面那应该是大学的生活,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国内读大学,没有感受到那种气氛。对我来说,在新加坡的四年里面其实是一个游离的状态,因为计算机专业可能不是我所喜欢的。因为这种遗憾所以现在我就去了人民大学教书。但是我在很多时候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们真正的理想或者说他们真正想要的自由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永远都是一个遗憾。

蒋方舟(新周刊副主编,知名作家):我在清华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因为学校太大,让你感觉世界就这么小。我在大学里面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就是我发现我无法施展自己在小说当中的才华,因为我选的是新闻系。我第二个面对的是人际

交往的困难,我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结果上了大学之后非常不适应,因为我面对着非常密集的集体生活,宿舍有4个人,当他们各自交了男朋友之后就变成了7个人,我永远都处在人来人往的状态。最后我就格外排斥外面的世界,不愿意与人沟通。我后来想如果我能再重来一遍大学生活的话,我会更愿意和人交流,不是对别人都抱有一个警惕的态度。第三点,我觉得大学极重要的是给了我自我怀疑的机会,教会了我反思的能力。大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觉知能力,就是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坚持其实意味着不断的调整,可能经历无数次的试验,然后去体察,去触壁,包括经历低落。我经过这些,终于找到自己想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我觉得这是大学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陈丹青(著名画家、作家、学者):刚才你们都说自己大学时候很忧郁,其实我在美国看到美国的同学也很忧郁,我回想我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上大学,但后来发现其实青春期的人都是忧郁的,不管是在动乱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和平年代,或者在自由国家,青春期就是一个忧郁的年纪。我回想在你们那个年龄,我休想写出像你们那样的看人生的东西,所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有一件事无所谓进步退步,就是所有少年都在忧郁的年龄,男孩在愤怒的年龄。

蒋方舟:我对于我的大学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我的同学们都非常的忙,特别成功,特别优秀,但我自己总是无所事事,让我自我感觉特别失败。但现在回想,我发现那是自己人生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名正言顺的无所事事,如果有机会跟那个时候的我说一句话,我可能会说你这时候虽然每天很悠闲,不像别人时间抓得很紧,你也是对的,你不用因此感觉到羞耻,这是我特别想对那时候的我说的一句话。

张悦然:我那时候学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在刚开始变成一个差生以后,觉得成绩差不能接受。但现在觉得大学成绩差是一件蛮骄傲的事情,这意味着你有自己的事情做,不管你是去谈恋爱了,还是做其它你想做的事情了,都意味着你在这段时间有其他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同学们有时候也可以把成绩的事情放下,真正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陈丹青:我相信人分几种,一种就是很主流的青年,从小就乖,听话懂事,成绩好,无论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天才,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哈佛耶鲁有,北大清华也有,在学校你不会注意到他,忽然他已经车房公司弄起来了,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记忆力吓死你,这两种都是天生的,没办法。还有一种是从小到大永远打人,永远闯祸,但最后出人意料的一种人。这类人有的可能一辈子很失落,很潦倒,但有的却变成公司老板,动不动要给我投资。我小学同学有一个叫朱志明的,他在学校所向披靡,我们见到他在走廊那边出现立刻就逃,谁都打不过他。可是有一次我在无锡演讲,讲完后有一个中年男人默默地走过来,他说陈丹青我是朱志明,我感慨万千马上和他握手,结果他是

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现在在开一个很大的公司,你完全想不到当年这么能打架的人能够开这么大的公司。最后一种人就是绝大部分相对普通的人,没有太多自己的主张,我相信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蒋方舟:我看到有一个蓝翔技校的校长开学的时候对学生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那和北大清华的学生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同意陈丹青老师说的,好多大学生他是对外界没有好奇的,我们很多同学无论上什么课,永远都低着头,他对外界没有好奇,我觉得一个能让学生对他人依然好奇的学校就是一个好学校。

张悦然:我的标准非常简单:我希望一所大学多一点文艺青年,我觉得大学的时候能做一个文艺青年是一件幸福的事。

陈丹青:今天的听众是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同学,但我发现他们问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主旋律,就是我该怎么办,我这样做对吗,我下一步怎么办,所有的潜台词都是这样,你要是问你自己想什么他就呆掉了,显然他从来没有自己想过,他永远觉得自己在等一个指教,这是非常典型的。

2020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2020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校园文化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导向、人格塑造及文化激励等综合性育人功能。下面是有20xx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欢迎参阅。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对于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 ___、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___》(教社政[20xx]16号)的要求,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党的“xx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文化建设

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传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坚持“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理念,塑造民大精神,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思路,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传承优秀大学文化,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同时对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挖掘学校办学 ___优秀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树立 ___世界

大学文化精神

大学文化精神---高考作文金牌素材 一、大学精神的含义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 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二、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创造精神1、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2、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斯坦福精神”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3、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批判精神1、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 2、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3、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社会关怀精神1、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 2、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的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 3、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三、何为大学精神(表现) 大学精神育人第一 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尊重科学善于创新 1、科技改变了人的观念,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社会发展进程。 2、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 3、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浅析从高校体育文化角度看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内部分地方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查与研究,阐述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与功能、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它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此通过高校体育文化来反映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并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从而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校园文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不同的文化在交流和交融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陶冶情操、砒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查与研究,来探讨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界定 1.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高校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高校为主要空间,以高校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主要是指校园的体育物质设施,包括各类运动场馆、图书资料、传播媒体、科研设备及体适能测试仪器等。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硬件”,直观地反映学校体育状况。2)制度层面。主要是指校园各项体育规章制度,包括培养健康体育运动方式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体育社团,以及相关的宣传标语、运动口号、运动标志等等。3)精神层面。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对体育的价值观、集体舆论、体育传统、意识信念等,这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精华。[1] 1.2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高校体育文化大多数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余暇体育不仅有学生自主锻炼的内容,还有学生学习健身知识与方法的内容。高校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使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变得越明显、越成熟。 2)全面性 高校体育文化所创造的氛围能激发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道德性等方面的能力,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他人共同参加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学生自我选择目标的成就感,同时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使之接受美的陶冶。 3)开放性 高校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它必然体现时代和社会的特征。它具有青年文化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时刻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社会体育科技、体育知识、体育艺术、体育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变化。由此,通过院系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频繁而广泛的体育交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4)创新性 体育充满着创造性的因素,体育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独立思考与活动的空间。高校体育文化为学生体育特长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发展体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不置可否,当代大学生现实了,物质了。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种人文素养,他们追求成功,追求名利,没有了对学术的钻研精神,没有了纯粹的学术精神,一心一意向“钱”看。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现状是病态的,黑格尔说:一切存在皆合理,或者说,在病态的社会中,这种病态的现象是最合理,最应该被理解的。所以,我想要先指出一点,那就是众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每每谈到这样消极负面的问题,总会出现一些自负的人甚至是大学生本身,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以“举世混浊我独清”的态度批判大学生本身,批判当今的社会制度,其实这样的姿态,才是病态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我自己开始构思这篇评论时,我总是在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应当接受并受到尊重的现实,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生,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我应当秉着一个尊重、理解的态度,站在一个大学生的立场上,或者说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而并非一个改革者或者批判者的位置上,这样才能相对更清晰、更全面的剖析这个现状,从而给出自己的意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的过度阶段,他们自以为成熟,其实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成熟的思想,他们自以为有能力,其实还差得远,于是便滋生出了许多问题。他们忍过了高中的煎熬、争破头皮挤进了大学校门,可各大高校却屡屡传出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此为价值观的缺失;他们每天刻苦学习,却并不以获得学术知识为首要目的,不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最终目的,此为学术精神的缺失;他们一直在“创新”的口号下生长,却鲜有人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虽身处在大学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地方,在学术科技上有所创意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佛法云:有果必有因。因在何方?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与创新是新时代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任务。因此,我校在四校整合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想融合、文化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使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它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扬弃和积淀过程。高楼大厦对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能“筑巢引凤”,能使大楼折射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 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是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提炼,达到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包括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科学精神和以人文科学为主题的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多科性、综合性本科院校,既涵盖自然科学学科,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校的整合要实现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融合,必须以大开放、大包容的气度,在九江学院的旗帜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勇于探索未知,创新知识。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提供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知识的“创造源”、文化的“传播者”和成果的“孵化器”,给人们提供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人文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这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确立的基石。建设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着手,科学地做好学校“三大规化”,使气势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越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一草一木都透露着文化的气息,让广大师生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表现出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此,整合后的九江学院应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自己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九江学院是江西高校的“航母”,有着近4万名师生员工,在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应尊重原各校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特色,兼容并蓄,传承和融合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从中提炼出新的大家认同的统一的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主旋律和精神文明主旨。 构建九江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变成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例如对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学院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和校训校风作为内容之一介绍给学生,教学生唱校歌(应有自己的校歌并制做成光盘发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毕业时,在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时高唱《毕业歌》,让学生带着豪情和对母校的眷念走向社会。 三、医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之思考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治校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高等学府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在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方面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它揭示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和医学发展规律。医学院作为医学圣殿,是众多学子献身医学、立志成才的基地,更应弘扬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九江学院大学精神的框架内来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在营造医学人文环境、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时应把“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内容纳入医学人文建设范畴,让医学生、护生从一入校就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新时期的九江学院人,继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爱校如家,敬业奉献”的九医精神,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教师风范)和“团结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浅谈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社会亚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而校园文化活动属于行为文化层面,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实现途径。离开了校园文化活动,其他一切文化结构要素均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校园文化活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分为不同的形式,如主流文化、支流文化、暑期文化、文学文化、爱情文化、交往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广告文化等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兼有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以铸造学生灵魂、养成良好气质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和以弘扬科学人文精神、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开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营造一定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制度环境,使身在其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趋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

聚力和向心力。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它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参照系,潜移默化地指导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因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导向的成功与否,是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还是产生了消极的负面效应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了一种目标模式。 2、规范作用 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建立与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通过抓制度落实为青年学生创造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平竞争、自我成才的良好环境。可以促使他们养成文明举止和良好行为习惯,自觉地将他律行为转为自律行为,不断提高学校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 3、激励作用 校园中凸现出来的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他们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校园榜样真实贴近他们的生活,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前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熟悉,最有活力和最具参与性的一种文化之一。它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又是体育文化的缩影;它对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综合地反映了一个高校体育建设成绩和发展水平。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高校师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较高的品味和层次,是高校特有的富有校园文化气息和健康生活气息的大众文化,它是以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实施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目标为主要目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体育行为方式、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园体育课程、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艺术活动、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欣赏活动等具体表现方式和活动形式。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面处于主导地位,反映出高校体育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等主要内容,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其核心,持续渗透时间长,对学生影响久远,是一所高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象征;制度文化层面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为物质层面更好的利用开发,精神层面的更好挖掘提供制度保障;物质文化层面是基础,是客观物质保障,它体现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健身性。高校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健身性是高

浅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浅谈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学校随着办学硬件投入驶入快车道的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学校文化、提炼学校精神,应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等。它是师生员工精神的避风港和养分的补给所。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形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道德生成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生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学生管理中都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实践的呼声,充分理解、信任学生,真心依靠学生,放手发动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工作对

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道德自觉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当然,在强调教师弘扬人格力量、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同时,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自身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彼此相互理解、关爱应该成为师生双向情感互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忽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 2、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它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在第一课堂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增进文化涵养;在第二课堂中参与实践,提高素质和能力。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个重要阵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质、道德人格的塑造远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因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是寓品德教育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从各学科特点出发,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德育因素;用高尚的道德鼓舞人。在课堂讲授中将知识性、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大学文化与精神

文化的定义 汉语“文化”一词,出自《周易》“观乎天下,以人文化成”。英文“cul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colore,意为“耕耘”,因为文化修养和种庄稼一样,必须经过辛勤的耕耘,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大学文化的定义 版本1:大学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版本2:从概念上讲,大学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行为和校园文化精神所组成的一种社区文化。 注意:大学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首先,随着大学逐步走向社会中心,大学文化的影响己远远超出了校园,对大学文化的研究必须将社会纳入视野;其次,大学文化更能体现大学的历史传承性,比如很多大学在历史上曾数易其址,但其文化却可以一脉相承,延续至今。 大学文化的内涵 “二分”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三分”说(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四分”说(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注意:以下整理采取此种分类 “六因素”说。即大学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学术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阵地文化、网络文化等六个因素。 大学精神(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大学文化的其它层次起着统领和引导作用。所谓大学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基于时代要求、历史传统和大学使命,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理念与价值追求等。 一般而言,大学精神应当包括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学风、校风建设、师生群体意识、大学精神符号(校训、校服、校徽、校旗、校歌)等。 1. 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校训、校歌和校史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抓手,是高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高校应充分重视校训、校歌的提炼工作,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充分发挥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此外,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大学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高校应加强校史馆的建设,并通过校史资料展览、编订校史、进行校史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史教育,激发

体育精神文化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建设

体育精神文化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建设 一所学校,一所农村的学校,在常武与丹阳的东南交界处,这所农村学校在发展、在追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让教育在一种急切与期盼中寻找着归宿之路。皇塘中心小学也就此开始了它的漫漫征程。九十年代的校舍,远离市区的优势,务工人员的聚集与多样。让这所古老的校园呈现一种迷茫,怎样才能让古老与生命在一起融合,让教育行走在“文化”的路上成为皇塘中心校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诉求。终于,一种时机与合理的结合,让体育成为皇塘中心小学人引以为豪的特色项目;接着,体育项目中生命历练的精神文化的深思让皇塘中心小学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之路,这就是执着与理性的交融,是热情与生命的汇通,更是文化与教育的聚集,让皇塘中心小学的特色过程从单一走向多元,生成深层的办学文化。 一.体育精神的合理寻则及价值构建 “体育”本是学科的一部分,但在皇塘中心小学每个人眼里,体育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八个大字是皇小人的办学理念。理念是一种深层次的积淀,皇小人用自己的精力,告诉了师生“什么是真正的体育”。在整个校园中,百分之六十几的外来务工子弟,而对家庭教育的困惑,面对教育说教的情性,面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残缺状态,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改变他们:唯有行为,只

有行为体验到需要改变,人性深处才能真正改变。也许是一个偶然:在一次次的体育课堂中发现这些外来务工子弟的运动细胞都特别丰富,而市里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于是,学校决定组建一支由外来务工子弟组成的运动队,由体育教师亲自一对一训练,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当年即一炮打响,夺得市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成绩让学校看到了希望,让这些孩子也有了自信。自我的关注便更加强烈,事事时时都在寻找自我的影子,慢慢地行为变了,教育的效果也呈现了,在体育教师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连续六次夺得丹阳市田径运动会第一名,多人次被上级体校选中。就这样偶然成为了必然,体育成为了皇小人的骄傲。 (一)体育是校园的一道风景 走进皇塘中心校的校园,欢呼与雀跃,快乐与运动成为最美的场景。那运动场上,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压腿、助跑、跨栏……教练员时不时教授要领,示范验证。运动员虽已满头大汗,但仍然静心静听;教练员虽已疲惫不堪,但仍悉心指导,师生共训的场景让其他孩子看在眼里。 再来看那体育的课堂,皇塘中心小学除了按照课程的每周4节体育课标准,还分外增设每周2节的体育活动课。课堂中,体育教师总是能够依照儿童的特点进行游戏体育教学,将跑、跳、投的机械训练的动作融入进游戏里,让哈子身浸其中,既锻炼身体,又享受

从先进文化的角度谈谈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论文题目:从先进文化的角度谈谈对大学文 化和大学精神的理解 论文小组组长闵雄学号 10120129 论文小组成员杨凤学号 10120145 刘林学号 10120127 饶名祯学号 10120133 余英明学号 10120151 张泽奇学号 10120155 周平学号 10120159 院别、班级生命科学学院10级(1)班 指导教师贾凌昌 2013年 6 月4日

从先进文化的角度谈谈对大学文化和大学 精神的理解 内容摘要: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自由”,就是大学的内在超越,就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全球一体,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竞和并存而共荣,统一在唯一宇宙之下的共产主义。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先进文化社会 引言 一言以蔽之,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的方向。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融进先进文化,即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 方向,全面应时代要求,在各方面与时俱进,大学生要学习先进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要养成先进的思想道德,把自己造就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种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相辅相成,这种大学精神成为大学里人人都有的精神,共同创造先进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共同建设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正文: 大学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是一个聚集了智慧的学者,对世界进行不断的研究、解剖的理想场所;而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一)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其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是看今日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何在?是在发展中消失了吗?还是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过浓的功利性,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或许这对他们来说有点苛刻。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只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实用性财富,还在于他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和谐需要的是文明的精神。刘海洋与马加爵的学业水平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他们却不能算是合格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文明发生了太大的偏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一味地突显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洪堡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纽曼也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不论是高深学问,还是普遍知识,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受社会物质化浪潮的侵袭,学术世俗化倾向凸显。不少教师为了金钱与地位,可以放弃了自己本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这样的校园里,在大学精神失落的校园里,如何让大学生去追求提高人文素养、去热情地追求真善美呢? (二)运行机制不当。管理者群体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 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但目前不少大学往往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作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本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可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目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三)校训重复雷同。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的校训,最集中地反映了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 希望。久而久之,它融入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古今中外名校都很重视校训,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但是,不少高校在校训用词上出现严重反复,一些学校的校训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连词的排列顺序都完全一致。付进军老师的统计表明,我国139 所高校,在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求是”,使用的院校有57 所,占41%;其次是“创新”一词,使用院校为54 所,占38.9%;排在第三位的是“团结”、“勤奋”两词,分别为47 所和46 所院校使用,占33%左右。同时“严谨”、“求是”用的院校也不少。校训严重雷同,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和风格,难以对教职工及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四)师德考核流于形式。高校虽已建立教师考核制度, 但偏重于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考核,忽视对其政治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考

篮球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篮球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谭文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制度和精神的总称。本文通过研究篮球文化在高校的影响,对增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的体育人文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借鉴作用。 篮球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 一、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式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式,实际就是通过参加课余群体活动、高 水平运动训练队、多种多样的运动竞赛、俱乐部、体育协会和体育处的团体 活动、体育讲座、体育技能表演、学校体育节、体育培训、观看大型的体育比 赛等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反映大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风尚、 体育观念和知识等多种精神文化形式。 二、篮球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大学生的体育 精神生活方式和认识形态。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 围,能让处在其中的成员通过观察、模仿或在某个其他成员的指导下获得 有益信息,从而养成体育行为、思维、情感方式和审美情趣的习惯,最终形 成校园特定的体育传统和风气。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 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制 度和精神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内涵和外延有很 大的广度,广义地说,凡是与篮球有关的人、事、信息都属于篮球文化。所 以,篮球文化对在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1.篮球运动文化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影响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 力培养等方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 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作用。在进行篮球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系统 要承受一定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刺激,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改善,提高免 疫力,因此具有增强身体的良好作用。同时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娱乐功 能,通过和同学一起参与篮球运动可以减缓人的压抑、低落、孤独、自卑等 不良情绪,宣泄不良的心理能量,摆脱心理的阴暗面,获得轻松、愉悦、乐观 的情绪,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和 充沛的精力,而且要学会在篮球运动过程中结交新的朋友,宣泄自己的不 良情绪,促进自己个性的发展。 2.篮球习俗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风尚的影响 体育风尚就是盛行的体育习惯、风气。一个学校良好的篮球习俗则可 以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 中来,使得体育人口增加,同时提高体育锻炼的自主程度,从根本上提高整 个学校的体育风尚,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 3.篮球制度文化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 所谓高校体育精神,是指高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教 育目标,在长期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大 学生的健身目标、理想、信念、体育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与群体意 识。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和勇气;培养他们的协作精 神和遵纪守法的品德;培养他们的创新欲望,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 知识。现代篮球运动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该项运动起源之初的游戏性 作用,它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 人的情操,修养身心,提高素质,开拓人的思路,特殊复杂情况下去掌握不 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自身运动规律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其价值已 经远远超过了健身、娱乐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过程创造 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篮球的有关制度发展是篮球运 动发展的主要助力。纵观篮球运动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就是篮球有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正是篮球运动完善的制度使篮球运动从初期的投篮游戏演变成现在以NB A 为首的庞大的竞技体育运动,使篮球运动得以风靡全球,为亿万人带来欢乐,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这就是篮球的力量,它创造了竞技体育赛事运作的奇迹。篮球制度通过篮球这个项目间接地作用于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人不知道NB A,没有人不知道姚明,这是中国的成功,同时也是篮球运动的巨大成功,它以其无法阻挡的魅力,收获着球迷的心。4.篮球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道德的影响篮球精神对大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具有独特作用。所谓篮球精神,就是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把篮球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不管比赛是输是赢,都有篮球和队友陪伴自己,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一起奉献,没有自私,没有不信任,永不言弃、团结拼搏;篮球精神是一种承诺,你的刻苦、勇敢、以及执著不是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只因为你最真实的心愿;篮球精神是心态平和时篮筐像海一样大,急躁的时候海面会出现赤潮;篮球精神是在生活中要低调,在球场上要有霸气,它并不一定体现在你的言语、表情和动作中。在篮球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扬和宣传,超越自我的精神,人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美的理想,团结奋斗精神,公平竞争精神、遵守规则的精神等,这种精神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文明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篮球精神的影响已经远远大于了这个项目的本身,已经开始影响到篮球爱好者体育道德观的形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篮球精神培养可以对他们以后生活产生很大的良性影响,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是有很大作用的。三、结论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围绕体育或依托于体育而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通过篮球运动绝大多数学生都树立了扎实、正确的体育观念;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并基本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通过篮球习俗的习得使大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育行为风尚;篮球运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目标,而且还在实现体育目标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放松了心情;大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基本上能体现出自己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竞争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协作精神等体育精神;大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能体现出自己的集体主义品质、公平竞争原则、责任感、织纪律性等体育道德。篮球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诠释着篮球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倡导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更是深远。参考文献:[1]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6.6.[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基金项目江西省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 Y )。56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07/2010:2008:08111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涵盖极为广泛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应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某种趋向和定势的精神力量,“是一个贯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是一个熔铸历史传统、时代精神、民族气质的有机体,也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的集合体”。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作为基础,以物化的方式积淀并折射大学的理念,是学校之形;制度文化提供保证,是大学理念体制化的外显,是学校之规;而精神文化构成大学系统的内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之魂。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它作为广大师生的精神生活方式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进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这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体的言行举止,而且从深层影响着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意志等,对于形成开拓进取、团结有序、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德育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激发全校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成为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另外,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还是人的主体性回归的精神支柱。人的主体性是指在主客体关系中,人能够按照主体的目的,超越各种客体的限制,并能动地改变客体。而良好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为人的主体性回归创设了精神氛围,使全校师生能够充分彰显个性,积极发挥主动性,进而全方位展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此,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不容忽视。 三.目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高校教师缺失科学精神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经验的理性成果。科学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求是精神、求真精神和求实精神。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禁锢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使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荏弱,从而使我国的科学理念、科学理性、科学方法一直难以长足发展。部分高校教师也深受其影响,缺失科学精神。他们的思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思想成果绝对化,自以为是真理的发现者而一意孤行。由于他们是公众的领袖,他们的弱点就会影响到社会,被人们所盲从。这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