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自然观
- 格式:ppt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28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4、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答:当代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重新认识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了再评价。
1. 经济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部门的布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
2. 政治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国家的政体产生明显影响,影响了国家制度是向民主制度发展还是向专制制度发展。
地理环境对战争也存在一定影响。
3. 文化(文明)与地理环境:从历史长度看,地理环境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
三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大陆文明(黄色文明)和游牧文明(绿色文明)。
5、科学研究的起点。
答:科学研究的起点:1. 经验论或归纳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通过归纳法从观察逐步上升为理论或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或科学始于观察。
2. 唯理论或演绎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从某些公理或假设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出结论或科学始于理性(逻辑推理或直觉)。
3. 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科学始于问题6、科学问题的来源。
答:1. 产生科学问题的客观因素:1)科学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科学的内在矛盾:●现有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矛盾——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
●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或悖论。
●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关于光的本性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关于燃烧本质的燃素说和氧化说、关于热的本质的热质说和热之唯动说(分子运动论)之间的矛盾。
2)科学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
2. 产生科学问题的主观因素——科学问题产生的主观条件,即科学家如何发现和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7、如何正确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P118答: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归纳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观察独立于理论之外,只有经过纯粹的观察才能进入理论形成的阶段。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观察(事实)渗透理论,认为观察的进行、观察结果的表述和解释都离不开理论,否认存在有纯粹的中性观察。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依存与互动关系。
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能超越自然的边界。
他指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且要善于利用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
他主张人类不能盲目剥削自然资源,否则将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有着深远的启示。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提醒我们,人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将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
我们应当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城市化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土地开发、水资源消耗、空气污染等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提醒我们,城市化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我们应当倡导绿色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对自然观的阐述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生态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并且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
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是相对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并且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因此,人类必须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并且要尽力避免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当代意义
在当代,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界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人类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且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单独掌控自然界,而应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平衡。
因此,人类在
发展经济和文明的同时,必须谨慎对待自然资源,避免对自然界造成过度的破坏。
在当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我们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和规律,并认真对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自然观的含义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属人类认识的一种形态。
它亦有三层含义:(1)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解.即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回答诸如“自然的本原是什么”,“自然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以何种方式构成”,“自然自身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和途径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如何在自然中实现自身的目的”等问题。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首先必须基于具体的科学认知成果才能得以确立,只有从已有的科学理论中加以概括才能得以显现,而不能像黑格尔那样从某种信仰式的抽象原则出发,臆造出自然的本质和联系。
(2)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解.运用已有的科学成果说明自然的本性并不等于这些成果本身,自然观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其立足点、研究方法和最终的结论是哲学的。
亦即对上述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
自然观昭示给人们的是自然本性的“一般”而非“特殊",是自然本性展示的“全程”而非“局部”,是在对自然本性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的理性抽象与辩证整合而非细节描述和直观理解,它要用概念逻辑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的系统本性和辩证规律,从而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因而正确的自然观将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3)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解。
如前所述,自然是历史的,因而自然观就要关心自然的这一历史过程,这不仅要求人们对自然的构成、本原、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结构性的剖析,更要关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动态中体悟其全貌,在发展中领悟其真相,只有达到了历史的认识高度与深度,自然才不是不可思议的、或专跟人作对的怪物。
惟其如此,人作为“宇宙之精灵”才有其真正的现实意义。
2、自然观研究的价值(1)自然观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哲学决不是抽象的概念游戏,辩证法也不是变戏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哲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他对于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极具影响力,但较少被人们提及的是他在生态学和自然观方面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学的贡献,以及他的自然观与当代生态保护之间的联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多种自然观,其中包括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
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资源和环境。
他强调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警告人类不能无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些观点与当代的生态学相吻合,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他警告说,人类社会必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以避免对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这与当代环境保护的理念相呼应,提醒我们要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保护和维护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再生产”概念,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再生产过程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追求无限的利润和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
这也与当代社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相符合,提醒我们要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结构,避免不断增长的需求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共生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满足人民的需求,并保护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增长和利润的本质,指出这种本质会导致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破坏。
这给当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即人类社会应该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出符合生态文明的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生态学和自然观的贡献,为当代生态保护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念,以期获得新的启示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1.1 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他们的自然观受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而且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自然,获取生活资料,因此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包括对自然界的分析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的认识。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他们对自然界的分析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1.3 对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利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他们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提出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对环境污染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分析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他们认为,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1.5 对生态平衡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他们主张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能通过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而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第47卷第1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47 No.1 201 1年2月 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February・201 1
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向度及其当代意义 刘建 新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 要]马克思始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理解自然。入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是人的自由皇觉的活动。资车 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人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乒化状态后,人将成为 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加强制度文明建设,才能买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在 此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价值向度;制度文明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1)01—0009—05
马克思始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理解自然。“被抽 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 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 在马克思看来,真实的自 然只是在社会、历史、工业活动中形成的现实自然 界,没有经过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中介的自然 不是真实的自然。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对导致 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 判,并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包含在对共产主 义的说明之中。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向度,对于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的本义是指独立于人之外的自在世界。 中国古人称为“天”并与“人”相对,西方人称“自然 界”,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天然的自然”。亚里士 多德把“自然”指认为“本性”,认为“‘本性’的基本 含义与其严格解释是具有这类动变渊源的事物所固 有的’怎是’;物质只被称为本性(自然)者就因为动 变凭之得以进行;生长过程之被称为本性,就因为动 变正由此发展。在这意义上,或则潜存于物内或则实 现于物中,本性就是自然万物动变的渊源”L。]91。在这 里,“自然”概念是与“人为”的领域相区分的。就是 说,自然被理解为根本的、主要的、永恒的实体,是外 在于人类生活的,人的活动对自然的作用并不明显。 但是近代以来,人类高扬理性主义旗帜,强调人 的主体地位,树立起人是自然主人的信念,人与自然 的关系被抽象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取代。人类社会 的发腥过程被看成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过程,自然越 是破人利用,表明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这种传统发 展观所暗含的假设,导致人的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 使人类在更为深广的领域对自然开展征服性活动并 控制自然。自然界不过是人的利用对象,是有用物。 这样,人类在从对神力的崇拜中解放出来之后,转而 崇尚人理性的力量,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要检讨人类理性的必 要,强调要以人的态度对待自然。恩格斯指出:“不要 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的胜 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 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 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3。。 。 自然是人得以生存和 发展的内在要素,而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人的 活动也必须符合和满足自然生物体的基本要求。因 此,人作为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的存在,其存在方式 离不开对自然的否定,人类正是通过自然确定自身 的生存方式。但恰如人的本性并不仅仅只是否定性 与占有性,自然也不仅仅是“外在的事物集合”,而是 内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巾。人本身是作为自然的 一部分而存在,自然是不断人化着的存在。口]1 在马克思看来,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 会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自然也是人的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自然和生态问题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保护和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的环境和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当代启示、自然理解、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指导意义、理论借鉴、结论、现代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对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马克思主张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强调人类不能割裂自己与自然的联系,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恩格斯则提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类不能随意地破坏自然,否则将自食其果。
在当代,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引发了人们对当代环境问题的思考。
他们的观点对当代生态危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启示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着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导。
他们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出了对环境的综合保护和改善,为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对于当代环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的理解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整体,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
(2)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北生”,“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2。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或人类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强调人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
(3)和谐性。
它强调科学技术与自然界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二)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渊源1. 古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和具他有机体共存于自然界系统中.(2)中国古代贤哲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荀子》和《吕氏存秋》等典籍都提出了“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2。
近代生态自然观思想。
(1)斯宾诺莎等主张人来源于自然界,卢梭指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界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后果.(2)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与自然界相和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生态自然观对于今日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物质基础,人类只有通过环境与自然的和谐配合才能发展,因此人类不能忽视和破坏自然环境,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草原和森林法》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了森林的生态重要性,倡导保护森林,防止开垦土地和大规模进行砍伐。
他认为森林可以防治污染,改善气候,人类应当尊重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还包括批判资本主义对自然的摧残和破坏。
他明确指出,资本主义通过追求利润最大化掠夺自然资源,不断的剥夺和破坏了自然环境,使得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使得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平等。
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启示意义,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摆脱生态危机的必要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生态平衡”概念也是当代环保的重要思想,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度过允许的平衡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平衡是人类、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石,这一观点提示我们珍惜和维护生态平衡,通过科技手段减缓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避免人类严重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剥削。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指出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他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深刻而全面的意义。
我们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浅谈对生态自然观的理解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系统的辩证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根源;而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实践为缓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主动地位,并且积极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大自然本质的认识。
所以,自然观既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认为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也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
历史上,远古时代的神话形态的自然观是人类自然观历经的第一个阶段,自进入到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立越来越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形态大致上历经了三个阶段。
在远古时期,人们把大自然看作为一个不断运动且普遍存在的统一整体,由此形成了朴素的自然观。
在近代,科学深入到自然界的各个细节,并且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而产生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在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人类社会有本质不同。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
科学发展观充满了辩证思维,从全局出发,考虑社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根本上在于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实现了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辩证统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生态自然观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印刷领域,人们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环保意识。
在印刷行业,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对废弃物的进行再加工,不仅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还能减少了废弃物对自然的破坏,缓解了工业化城市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
我们亟需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改变当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作用,积极的推广节能减排方面的新的科技成果,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要把淘汰落后生产方式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对落后技术的改造工作;最后,在生产工具上要注重革新生产工具、改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和人力资源,不断创新,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实现绿色印刷,避免生态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在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特别是他对生态和自然的关注以及对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的揭示。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以及当代从中所得到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和自然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的揭示上。
他指出,资本主义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使得自然资源成为生产资料的一部分,被人们随意挥霍,这使得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土地被毁坏,从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回报,他强调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他指出,只有尊重自然环境并且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他对自然界的分类研究揭示了自然界的顺序和规律,对人类认识自然界起到了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自然的关注给我们当代敲响了警钟,使我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所造成的危机。
在当代,人类面临着全球暖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们日益意识到,只有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中,我们可以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
他的观点告诉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再生。
我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性。
应该倡导绿色发展,通过创新技术和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呼唤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
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
他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反对人类对自然的侵略和过度开发,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需要我们对社会制度进行反思。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当代价值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成为全球的焦点。
严峻的生态环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自然观思想是人类生态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马克思在对以往自然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其人化自然观理论中提出了许多对当今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哲学思想。
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出现和人类自然现研究的转向,特别是对国外马克思的研究和引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马克思自然观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中的重要意义,人们也开始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入挖掘,并把马克思自然观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自然观对启发当代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对我们理性思考生态文明的蕴涵、对我们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并把握其发展之趋向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Abstract:With the recent quick deterioration of Earth’s environment, which has threatened the existence of human race, there now is an urgent need to review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nature and reconsider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Marxist view of nature is one of the thinkings for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thought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Marx proposed many bionomic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n his theory of humanized view of nature, which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nowadays. With the emerging ecological crisis and turn of the nature study,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Marxist,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view of nature in establishing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us a Marxist view of nature is given adeep excavation,regarding Marxist view of nature a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tudying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关键字:马克思;生态问题;自然观;人与自然Key words:Marx;Ecological issues;Conception of nature;Human and nature一、导言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