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腺癌的影像诊断 戴新建

肺腺癌的影像诊断 戴新建

肺腺癌晚期患者嗜睡还能活多久

肺腺癌是目前患有率很高的疾病,其出现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活中一经发现要及时治疗。临床上很多肺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此时很容易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而不少患者会伴随嗜睡的情况,引起患者家属的担忧,害怕患者病入膏肓,活不长了,那肺腺癌晚期患者嗜睡还能活多久呢? 肺腺癌晚期患者嗜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晚期癌细胞生长增殖速度较快,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而患者又普遍存在食欲减退的情况,导致机体内所需的营养无法及时补充,身体越来越消瘦、虚弱,容易出现嗜睡的情况;肿瘤到了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到其他部位,当转移到脑时,患者容易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嗜睡时,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但具有还能活多久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与患者的病情、体质、心态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关,如果患者能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是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的,但如果患者放弃治疗,可能只存活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对于肺腺癌晚期患者来说,当出现嗜睡的情况时,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如果患者身体消瘦、虚弱,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患者食欲,增加营养。如果出现扩散转移,应及时给予抗肿瘤的治疗,此时创伤较大的治疗方法多不合适,患者可以选择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中医在治疗时基本上不会因治疗本身对患者机体产生新的破坏,反而在控制病情,抑制癌细胞继续扩散转移的同时,能够调理患者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患者嗜睡的情况,改善患者的饮食、精神状况,增强患者体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自成立以来,医院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许文娟(化名),女,右肺腺癌 2010年,许文娟出现了咳嗽症状,且久治不愈。后经女儿劝说至当地医院检查,确诊:右肺腺癌。在省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切除后,由于担心复发,在2010年4月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巩固。 起初老人还对药效有些怀疑,但在试着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真不错,身上有劲儿了,疼痛也减轻了,便开始一直坚持用药了。此后每年复查结果都未见异常,截至2019年8月21日,九年时间过去了,肺部病灶始终未见复发、转移,患者本人也是身强体健,满面红光,步履轻快,从外表上看几乎与常人无异。 案例2:任占华(化名),男,肺腺癌,河南许昌人 2015年3月,体检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的病变,经进一步确诊为肺癌肺内转移,晚期,病灶很大,随后接受建议于2015年3月17日在北京某医院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又化疗,并做了32次放疗。当时放疗一做完,医生就让定期复查了,可任占华的儿子实在放心不下,认为毕竟是晚期癌症,手术、放疗、化疗都

肺腺癌晚期病人一直消瘦怎么办

肺腺癌是腺上皮恶性肿瘤,可以有腺泡、乳头、细支气管肺泡或实性生长方式。对于肺腺癌这种疾病,积极的进行治疗很重要。肺腺癌晚期病情较重,癌肿侵害较大,患者饮食会受到影响,身体会越来越瘦,不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影响治疗的耐受力,因此一定要及时改善,那肺腺癌晚期病人一直消瘦怎么办? 导致肺腺癌晚期病人消瘦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到病因才好对症下药。一营养不足,癌细胞不断生长,摄取大量人体营养物质,正常细胞无法充分摄取养分,很容易引起病人消瘦。二厌食,随着治疗的不断进行,病人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摄取,很容易导致病人消瘦。三心态,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情绪往往很低落,茶饭不思,很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或者营养摄入不足,造成消瘦。针对以上这些,病人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手段。比如,多吃一些营养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加病人食欲,促进病人饮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病人免疫力、抵抗力。 另外,肺腺癌晚期病人之所以一直消瘦,很大程度上与肿瘤有关,病人要积极进行抗肿瘤治疗,比如手术治疗、放化疗以及中医治疗等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手术虽然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但对于那些潜藏的癌细胞还是无能为力,等癌细胞增殖到一定规模,会再次复发转移。病人术后应定期复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放化疗虽然是治疗肺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控制病情发展。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很容易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对于年纪比较大、身体比较虚弱、以及无法承受副作用的病人来说,是不适合进行放化疗的。中医治疗肺腺癌标本兼治,注重整体综合治疗,有助于调理病人身体,增强病人免疫力,促进病人康复。此外,还可以联合手术以及放化疗,有助于缓解并发症,减轻副作用,增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该理论调理与治疗并行,在治疗时注重对病人全身的调节,可以通过扶正、通瘀、祛毒等措施,抓住病人病机要害,调节病人全身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平衡,有助于提高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全面控制肿瘤的生长。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刘余亮(化名),男,(右肺上叶)腺癌,新乡长垣人 2018年1月16日,有多年胆结石病史的刘余亮因到当地医院检查结石而查出了右肺肿块。医生告知:“肺癌可能性很高。”刘余亮随即到省肿瘤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手术。本打算安心做手术,但在住院期间的一本《关爱生命》小册子,却让刘余亮对癌症有了新认识:癌症是全身疾病,术后需要配合巩固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术后休息了半月就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了。 2018年2月22日初诊时,刘余亮情况并不好,其1月19日在省肿瘤医院的病理报告显示:(右肺上叶)腺癌,送检2组淋巴结可见癌转移5/7,4组淋巴结可见癌转移3/4(即:切除的送检组织中能看到7个淋巴结中5个发现癌细

肺腺癌1b期治愈率 (2)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癌。不同于鳞状细胞肺癌,肺腺癌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及不抽烟者。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都是有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的,治愈率也是很多患者比较关注的,那么肺腺癌1b期治愈率是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肺腺癌1b期,癌症分为四期,1期是早期,1期又分为a、b、c,肺腺癌1b就是早期里面较早的那一期,出于这一期的肺腺癌只要及时的治疗,术后注重调理,患者实现治愈的几率也是比较大的。5年存活率超过50%,最高可以达到70%。 肺腺癌1b期,患者应该抓住治疗机会,此时癌细胞发生扩散转移的几率较小,手术是肺腺癌1b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能直接切除肿瘤,但是术后的康复治疗也是不能少的,不然手术之后依然有复发的风险,术后患者要配合中医药进行巩固治疗,能有效清除术后残留的癌细胞,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癌细胞复发的风险,在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应用比较广泛,肺腺癌患者中医治疗的真实案例; 梁万发,58岁,低分化肺腺癌伴多发骨转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 2014年6月的一天,他发现最近腰腿疼的厉害,不是偶然,而是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低分化肺腺癌伴多发骨转移。遵医嘱化疗一个周期,但没想到的是,化疗结束后,梁万发的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精神气色不如化疗前,人也明显消瘦了,体重下降了十几斤。患者儿子从网上得知袁希福院长在治疗肿瘤方面有丰富经验后,于2014年7月4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代父看病,袁院长运用“三联平衡疗法”为梁万发进行了诊治、用药,此次院长为他开了30付中药。吃药两付后,老人头疼腰疼腿疼有所缓解,食欲也有所增加,自感效果较好遂坚持服药,由于有袁院长的中药保驾护航,他化疗的副作用不明显,未有任何不适。2014年的初冬,梁万发老人精神体力好转,已经可以出去散步了,去医院复查显示肺肿瘤稳定,未见脑转移骨转移。到2015年4月份,梁万发的病情稳定,这期间共用药240付,他说还是袁院长的中药平和,决定以后不再做化疗了。 以上提到的这位患者已经出现了骨转移,但是通过中医药治疗病情稳定,所以对于肺腺癌1b 期的患者来说,更要积极的治疗,术后做好巩固工作,能减少肺腺癌转移复发的风险,中医治疗对于晚期不能手术放化疗、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来说也能起到延长生命,帮助晚期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三联平衡疗法是着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研究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结果:13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5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6例。13例均有呼吸道症状。单侧,外缘分叶、毛刺,与纵隔锐角相交,内缘脂肪线影,支气管以及肺内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以中纵隔和肺门多见,是纵隔型肺癌多见的影像表现。结论:纵隔型肺癌有一定的特点,CT在鉴别中更有价值。 【关键词】纵隔型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纵隔型肺癌是生长在特殊位置上的肺癌,影像诊断上极易误诊为纵隔占位,对其正确诊断对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的13例纵隔型肺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对今后的诊断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病例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年龄58岁。患者均有咳嗽、咳痰,伴有胸痛3例,血痰者6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声嘶2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3例,1例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1.2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正侧位胸片及CT平扫检查。CT检查用GE bright speed16螺旋CT机,胸部常规螺旋扫描,层厚5 mm~10 mm,螺距1.0,部分病灶处行HRCT扫描,其中12例行CT增强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Ioverl Injection 75 ml肘静脉注射,延时45 s~80 s,速率 2.5 ml/s~ 3.0 ml/s。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2.1.1 X线表现正位片13例均表现为单侧性上纵隔增宽,与纵隔无界线,局部弧形膨出8例,3例伴肺门增大,边缘光滑6例,边缘毛糙不清2例。肿块状突出8例,其中外缘有毛刺4例,浅分叶2例,光滑3例,肿块影与纵隔夹角为锐角9例,钝角4例。伴有阻塞性肺炎2例,代偿性肺气肿4例,气管向对侧移位3例,膈肌上移3例,胸腔积液2例。侧位呈条带状或不规则块状高密度影,其中5例位于中纵隔,8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伴肺门增大,9例主动脉窗观察不清。 2.1.2 CT表现平扫13例为纵隔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纵隔间无肺组织,其中4例可见与纵隔间有脂肪影存在,9例无脂肪且横跨纵隔内外;肺窗边缘光滑3例,毛刺6例,毛糙5例,分叶2例。3例可见支气狭窄或截断并伴体积明显减小的上叶肺组织,12例可见伴发淋巴结肿大,多位于中纵隔、肺门和右气管旁,9例融合成团块状。肿块包绕肺动脉4例,包绕上腔静脉1例。增强后软组织肿块不同程度强化,肿大淋巴结多边缘强化。1例见胸椎椎体溶骨性转移。 2.2 手术和病理 13例中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5例,隐匿型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5例,腺癌2例,小细胞癌6例。 3 讨论 3.1 形成机制纵隔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最初在X线上,原发性肺癌形成的肿物位于纵隔旁,与纵隔无界线,极似纵隔肿瘤而得名。综合文献[1~3],其形成机制有以下几点: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紧贴纵隔,并完全包裹肺门肿块和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胸膜下的肺癌同时向肺内和纵隔发展;从大支气管发生的中央型肺癌向纵隔发展,或尚在纵隔内走行的大的支气管发生的肺癌;原发性肺癌恶性程度高,较早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融合,使纵隔增宽,而病灶观察不到。本组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均符合以上机制解释。根据以上机制,其影像学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隐匿型。多数文献认为纵隔型肺癌以小细胞癌

肺腺癌晚期中药偏方

肺腺癌晚期中药偏方 肺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它是指发生在患者体内的较小支气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所以大多数的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呈球形肿块,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较为多见,发病年龄亦较小。在各类肺癌中约占20%。腺癌与吸烟无密切关系,一部分病例癌肿发生在肺纤维疤痕病变的基础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生长较缓慢,但有的病例较早即发生血道转移,较常在呈现脑转移症状后才发现肺部原发癌肿。 肺腺癌症状可表现为单一性或多发性病变,病变大小各不相同。绝大多数肺腺癌可表现为6种组织学模式中的一种,且都具有相应的放射学表现,这些组织学模式也可联合表现。 一、肺腺癌晚期症状: 1、面,颈部水肿。在纵隔右侧有上腔静脉,它将来自上肢及头颈部的静脉血输回心脏。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2、声嘶是最常见症状。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 3、气促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

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气促。然而,因许多吸烟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这给气促的鉴别带来一定困难。此外,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因长有肿瘤而丧失呼吸功能,从而使正个呼吸功能受损而产生呼吸不适,这种不适感起初只在运动时产生,最终连休息时也可感觉到。 二、肺腺癌晚期转移症状 广泛转移肺癌之症状:因为肺癌极易在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因而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往往是医生或患者发现的首发症状。若病灶转移到脑,则可产生持续性头痛,视朦。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意识模糊甚至癫痫。这种头痛的性质与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无明显差别,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视力模糊主要表现为读报或看电视感到困难。因为大多数肺癌患者为老年人,他们往往误以为自己只需更换眼镜罢了,而其关键却在于视力性质的改变。最初对意识和视力的改变是非常敏感的。 若癌症转移到骨,则会导致骨质破坏,当破坏到一定程度时,骨痛也随之产生。若外层坚硬的骨皮质发生破坏,则可使骨质结构极不稳定。发生于肋骨的可有不适感,但若发生于负荷较大的长骨如股骨或肱骨,则日常活动中也极易发生骨折。 最后,也是最棘手的,即肺癌已发生脊柱的转移。在大多数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可引起疼痛。但问题在于,癌症可进一步转移至脊髓。

肺癌 肺内转移 左肺门淋巴结转移

肺癌肺内转移左肺门淋巴结转移 见频先生55岁; 【1】2013年3月确诊;左肺癌、肺内转移、左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有多处小节节,侵犯喉返神经、双肺上叶肺大泡、左声带麻痹。 【2】病灶靠近主动脉无法穿剌,也不能手术。 具体治疗方法;控制纵隔小节节瘤体,恢复喉返神经. 病症表现;平时口里总有血腥味。 【3】由于无法穿剌,不能手术,只有保守治疗,结合中药配方补肾,养肺,润喉。 【4】2012年9月15日,说话失声。 【5】到2014年7月,发音和以前一样是哑. 【6】并发症;关节处痛,修改中药配方,通经活血,补肾,补骨滋养关节. 【7】腰椎增生. 右关节曾经骨折过,经络循环受阻。 旧伤导致经络循环受阻,形成血栓引起疼痛. 修改中药配方,调整补肾,补骨力度,通经活血,补骨滋养关节. 见频先生 【8】2014年7月20日第4次修改中药配方,控制肿瘤是主

导. 补肾,养肺,润喉,开音,解毒,散瘤,降脂,滋养关节是辅助。【9】2014-4-12日停止服靶向药。 2014年7月经过4次修改中药方;; 去医院做血常规、肝功能和CEA这三项检查。 前两项都正常。 按照时间排列; 癌胚抗原CEA不稳定. 2013年3月01日癌胚抗原CEA 40.11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前。 2013年7月1日癌胚抗原CEA 15.48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后下降。 2013年7月9日癌胚抗原CEA 9.67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后下降正常。 2013年8月12日癌胚抗原CEA 24.73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后反弹,比化疗前好。 2013年9月2日癌胚抗原CEA 41.93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后反弹,超3月化疗前。 2013年9月26日癌胚抗原CEA 26.59 参考值:0-10.00 ng/ml 化疗后下降。接近8月12日。 2013-10-18 CEA 38.91。又上升到接近化疗前程度.继续化疗,

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能不能做手术

在确诊为肺腺癌之后,患者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更是饱受折磨,作为人体非常复杂又重要的器官,脑转移的出现,颅内组织的受损,不仅会让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而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因能够直接切除病灶,因而很多脑转移患者和家属会寻求手术切除。那么,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能不能做手术呢? 近年来,肺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亦随之增多。由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脑转移预后的关键,因而脑转移的征兆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肺腺癌脑转移主要通过血行转移,因而动脉供血丰富的分布区癌转移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对侧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言,若病变位于主侧半球,患者还会出现失语。由于大脑后部、小脑和脑干的供血也较为丰富,因而同样是脑转移瘤的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眩晕、视力障碍、视野缺损、构音和吞咽困难等颅神经障碍症状,以及共济失调、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等症状。随着颅内脑转移瘤的生长,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迟发癫痫、精神异常、幻嗅等。 当出现脑转移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病情,影响预后。因能够直接切除病灶,临床上很多脑转移的患者和家属会寻求手术治疗。那么,肺腺癌脑转移患者能不能做手术呢?脑转移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属晚期,以往,对晚期患者多不建议行手术切除,然而,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及方式的完善,即使是晚期患者也能够通过手术获益。因此,当肺腺癌原发灶已控制或能够控制,而颅内转移灶局限,且位于可切除部位,无颅外其他转移灶,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时,一定要积极配合手术。通过手术对病灶的切除,有效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然而,手术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还需辅助其他治疗,如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以巩固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临床上,很多脑转移患者都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如当脑转移瘤位于中脑、桥脑、皮质运动区等手术禁区,或年龄大、身体差、颅内多发灶,并有其他部位转移等。此时,患者往往需要给予手术外的其他治疗,如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中药被证实具有抗癌功效,加上其安全、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的优势,促使很多脑转移患者会寻求中医治疗,尤其是那些年老、体弱、

前列腺MRI

写在课前的话 磁共振(MRI)检查是前列腺癌影像学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于前列腺癌研究的深入以及MRI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前列腺MRI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对于分期的预测外,辅助前列腺癌的诊断、对肿瘤恶性程度的预测、对治疗选择的影响以及MRI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均是目前泌尿外科关注的方向。本次课程就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前列腺解剖 (一)前列腺形态 前列腺形态似倒置的锥形,位于膀胱和盆底之间,尿道穿越其中。前列腺底部邻接膀胱颈,尖部向下位于尿生殖膈上,两侧有前列腺提肌绕过。底部和尖部之间为前列腺体部,其后面平坦,中央有一纵行浅沟,称为前列腺中央沟。直肠指检时,可扪及前列腺沟。 上图为前列腺结构示意图,可见上面是膀胱,在前列腺后方为直肠。神经血管束在前列腺的后外方自上而下走行。前方和两侧为前列腺静脉丛,尿道自前列腺穿越而过。 (二)前列腺组成 前列腺是由腺组织、肌组织及纤维成分构成的不均匀的实质性器官。表面包有筋膜鞘,称为前列腺筋膜囊。前列腺静脉丛位于前列腺筋膜囊与前列腺之间,主要围绕在前列腺外侧及前方。神经血管束沿前列腺周围组织的后外方自上而下走行。 上图可见前方两侧有前列腺静脉丛林,两侧为肛提肌。 (三)前列腺被膜 前列腺没有真正的被膜,所谓被膜,是指前列腺外周一层较致密的纤维肌肉间质,包绕在前列腺的后外表面,前列腺炎肿胀时压迫该处,引起疼痛,如前列腺脓肿破溃,一般向

上溃入膀胱。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带的末段腺泡与被膜相邻。被膜是前列腺有无腺体外侵犯的重要标志。 (四)前列腺分区 前列腺分为四区。 中央区位于膀胱颈下方,前列腺前括约肌后方及后外侧面,正常约占 1/3 ,呈楔形,尖段为精阜。 周围区正常约占 3/4,在精阜以上包绕中央区,在精阜远端与下段尿道直接接触,形成前列腺尖部。 移行区较小,占 5%-10%, 在精阜以上水平围绕尿道前列腺部的两侧及腹侧,末段腺泡与前部的纤维间质紧密相接。 尿道周围区仅指尿道周围组织。 上图为前列腺分区示意图。可见前方主要是肌肉和纤维间质成分,体内腺体很少。在尿道周围有尿道周围区,两侧是移行区。前列腺中央带后外方是前列腺后外周带。 上图可见围绕尿道的是尿道周围区。尿道自前列腺穿过,在这里还有输精管。 二、前列腺恶性肿瘤分类 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分为上皮来源肿瘤和非上皮来源肿瘤。其中上皮来源肿瘤包括腺癌、鳞癌、和移行上皮癌。非上皮来源肿瘤包括脂肪肉瘤、血管肉瘤和恶性淋巴瘤等。 前列腺癌特指来源于前列腺腺泡上皮的腺癌,约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 95% 。前列腺癌常呈多灶性生长,肿瘤呈明显异质性,约 75% 发生在外周区, 15% 发生在中央区, 10%-15% 发生在移行区。 三、前列腺癌的概述

肺腺癌转移患者手术后生存期有多长

肺腺癌又是肺癌当中比率较高的一种,统计数字显示,男性肺癌病人中,有近三成是肺腺癌,女性更高达35%,病情出现转移后,患者不仅要承受极大的痛苦,且还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生存期有多久成为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手术是治疗肺腺癌常用的方法,那肺腺癌转移患者手术后生存期有多长呢? 关于肺腺癌转移患者手术后生存期有多长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跟患者的体质、转移的程度、手术的切除效果以及后续的治疗等有关。手术虽然能直接将肿块切除,快速控制病情,但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当肺腺癌出现转移时,手术能起到的效果有限,患者在术后还应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尽可能的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时间。 治疗肺腺癌转移常用的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其中放化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继续扩散转移,控制病情发展,但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肺腺癌患者在放化疗前要对全身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适宜放化疗的才能进行,如患者一般状况较好,对放化疗敏感则可以考虑放化疗,反之应慎重考虑。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史和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在治疗时从患者的整体出发,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还能联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陈禾丰(化名),男,肺腺癌 2018年,陈禾丰出现了咳嗽症状,于是便到医院做检查,可多次检查后却未见异常,但主治医生还是怀疑有患癌可能,于是建议到北京复查。到北京后,几经波折,病情终于明确“右肺腺癌”。确诊后,起初陈禾丰想通过手术切除,但医生却说“你这个部位血管比较多不能手术,只能放化疗”。由于害怕放化疗的副作用,陈禾丰便婉拒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2018年9月20日,陈禾丰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取了一个月的药。服药后,体重开始慢慢增加,接着又吃了三四个月中药,陈禾丰体重已恢复到患病前的样子,咳嗽等症状也有改善。感受到药效的陈禾丰,又吃了七八个月的药,截至2019年8月21日,吃了十一个月中药之后,陈禾丰去复查发现:肿块不仅

肺腺癌到了晚期不能化疗该怎么治疗

肺腺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发病后很难与肺癌区分开,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是治疗肺腺癌晚期常用的方法治疗,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有积极的作用,但化疗也有一定的弊端,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晚期患者并不能耐受化疗,那肺腺癌到了晚期不能化疗该怎么治疗呢? 当肺腺癌到了晚期时,癌细胞很容易扩散转移到其他脏器组织,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性的治疗,而化疗虽然是全身性治疗手段,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能控制病情,抑制扩散转移,但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等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生存时间。如果患者不能化疗,也不要轻易放弃,积极寻求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也不要强行化疗,这样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因过度的治疗而加重了病情,甚至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其实除了化疗之外,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也是治疗肺腺癌的常用方法,而且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治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中医治疗肺腺癌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使用。中医治疗肺腺癌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将抗癌与调理并重,一方面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另外对于不能化疗的患者,如果经中医药的调理后满足化疗的条件,则应争取化疗的机会,但在化疗过程中还应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进一步延长生命的功效。 中医在治疗肺腺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幅幅颜色鲜艳的锦旗,都是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肯定和认可,医院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常淑兰(化名),女,双肺多源性腺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常淑兰,从学校退休后,便在家安心颐养天年。可是有一天,邻居的一句话“你现在怎么那么瘦呀!”,却让她的晚年生活萌发了危机感。2016年5月8日,学校组织退休教职工体检的时候,没想到真的查出了肺部异常。随后一个月,转到二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的常淑兰终于查明了病情:双肺多源性腺癌。病情已属晚期,不能手术,医生建议服用易瑞沙(靶向药),但靶向药始终要面临耐药的风险,于是常老师的女儿在病友介绍下,辗转于2016年6月1日带着母亲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求诊。 初诊时,常淑兰心理压力很大,睡不好、吃不好,身体也虚,很短的路都走不动。但在吃中药以后,她就发现身体有劲了,气色也好转了。看到效果后,家里人、学生、朋友都来劝慰她,慢慢的她也就释怀了。抱着活一天赚一天的想法,坚持吃药。自此后,病情一直非常稳定。自2016年6月1日服用中药以来,常淑兰每次复查CT都显示:右肺上叶病灶,较前变化不大。

肺腺癌晚期控制住后多久会复发

肺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癌细胞会影响到人们的肺部功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很多的症状发生。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肺腺癌的治疗也有所改善,临床上有不少晚期患者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不过有的患者在了解到肺腺癌的易复发转移特性后,又充满担忧,害怕复发的情况出现,那肺腺癌晚期控制住后多久会复发呢? 目前对于肺腺癌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西医的手术和放化疗,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短期内控制病情,不过肺腺癌到了晚期容易出现癌细胞的扩散转移,手术治疗的时机已经错失,因此放化疗成了常用的方法。肺腺癌晚期通过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但放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将癌细胞杀死,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而且放化疗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机体受损,免疫力下降,也给残存的癌细胞以可乘之机。 肺腺癌一旦复发治疗会更加棘手,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复发的时间也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关注。其实对于肺腺癌晚期控制住后多久会复发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与患者的体质、免疫力、病理分型、以及放化疗的效果有关,如果患者病情发现较早,放化疗效果较好,则复发时间相对较晚,如果病情较重,放化疗的作用有限,则可能几个月就会复发。对于肺腺癌患者来说,虽然无法明确复发的时间,但却可以做好疗效的巩固,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被广泛用于肺腺癌的治疗中,联合西医也能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如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用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节机体,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放化疗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无法耐受放化疗副作用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也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总结,袁希福指出肺腺癌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字“虚、瘀、毒”。他强调: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从而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论。 “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经该理论指导用药的部分肿瘤患者,不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身体也逐渐恢复,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陈禾丰(化名),男,肺腺癌 2018年,陈禾丰出现了咳嗽症状,于是便到医院做检查,可多次检查后却未见异常,但主治医生还是怀疑有患癌可能,于是建议到北京复查。到北京后,几经波折,病情终于明确“右肺腺癌”。确诊后,起初陈禾丰想通过手术切除,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doc

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 2.1.2 CT表现平扫17例为纵隔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纵隔间无肺组织,其中7例可见与纵隔间有脂肪影存在,10例无脂肪且横跨纵隔内外;肺窗边缘光 滑4例,毛刺6例,毛糙5例,分叶2例。3例可见支气狭窄或截断并伴体积明显减小的上叶肺组织,15例可见伴发淋巴结肿大,多位于中纵隔、肺门和右气管旁,9例融合成团块状。 肿块包绕肺动脉4例,包绕上腔静脉1例。增强后软组织肿块不同程度强化,肿大淋巴结多 边缘强化。1例见右肩胛骨溶骨性转移。 2.2手术和病理位于纵隔旁右上肺 7例,左上肺4例,4例位于右肺门,2例位于左肺门。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 6例,周围型肺癌9例,隐匿性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 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6例。 3讨论 3.1形成机制纵隔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最初在X线上,原发性肺癌形成的 肿物位于纵隔旁,与纵隔无界线,极似纵隔肿瘤而得名。综合文献】1?3],其形成机制有 以下几点: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紧贴纵隔,并完全包裹肺门肿块和肿大的淋巴结;纵隔胸膜下的肺癌同时向肺内和纵隔发展;从大支气管发生的中央型肺癌向纵隔发展,或尚在纵隔内走行的大的支气管发生的肺癌;原发性肺癌恶性程度高,较早有纵隔淋巴结转移、融合, 使纵隔增宽,而病灶观察不到。本组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均符合以上机制解释。根 据以上机制,其影像学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隐匿型。多数文献认为纵隔型肺癌以小细胞癌多见,少数显示鳞癌为主,本组资料鳞癌和小细胞癌例数相差不大。 3.2临床表现有人认为早期呼吸道症状对诊断纵隔型肺癌有着重要意义] 4],对早 期临床症状重视不够是一个重要的误诊因素。纵隔型肺癌与普通肺癌一样,好发于40岁以上 的男性,早期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刺激性干咳以及其他呼吸道症状。当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出现一些压迫邻近器官的症状,少数出现异位内分泌症状,而纵隔肿瘤早期多无呼吸道症状异位内分泌症状更为少见。本组资料均有呼吸道症状,尤以早期刺激性干咳最为多见。 3.3影像学表现纵隔型肺癌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纵隔旁肿块,肿块边缘不规则、毛刺状或光滑。其他可见阻塞性肺不张、膈肌麻痹升高等间接征象。由于癌肿压迫侵犯肺供血减少,致局部肺纹理稀疏,而纵隔肿瘤一般无此表现。侧位位于中、前纵隔多见,常见主动脉窗消失。中央型纵隔型肺癌致纵隔增宽,同样也有中央型肺癌的一般 X线表现。胸膜下周围 型纵隔型肺癌所引起的纵隔增宽,与邻近纵隔缘常成锐角,钝角时X线定位较为困难。隐 匿型肺癌仅表现为纵隔增宽而看不到原发灶,诊断更为困难。本组资料与上述表现相符, 2 例隐匿型肺癌术前全部误诊为纵隔肿瘤。CT检查较X线具有明显优势,可清楚显示肿块的 特征,内缘与纵隔无界线或间隔以纵隔脂肪影,外缘表现多变;多与纵隔呈锐角相交,基底部往往小于肿块的最大径线;可见受累支气管改变及管腔内外的软组织块影;肿瘤侵及邻近 结构情况、转移征象常显示清楚,增强后肿块强化一般强化无特征性改变,有时可显示一支

肺腺癌转移能活多久

肺腺癌转移能活多久 在肺腺癌骨转移的早期,一般来说是无任何症状的,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严重者甚至丧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那么,肺腺癌转移还能够活多久呢?应该怎样治疗呢? 肺腺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腔内,体外照射;使用的设备包括镭锭,X线机,钴炮,现多用加速器,以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后装机、各种“光子刀、X刀”等。一直到2011年国内,才引进了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TOMO放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使许多的患者们,得到了真正的顶尖的治疗技术支持,而摆脱疾病困扰。可用作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2、化学药物治疗 也是常见治疗肺癌的方法。在肺癌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根据目前的观点,无论早期还是晚期,无论手术还是放疗,都要结合化疗,才能提高生存率。对诊断明确的小细胞肺癌,术前应进行一疗程诱导化疗,再行手术切除。术后继续化疗。腺癌以及大细胞癌术后,可定期化疗。对晚期或病变,不能手术切除,亦可经支气管动脉,进行局部灌注化疗。 3、生物基因治疗 对于肺癌的治疗,也是有不错的效果的。目前对癌症之一的生物基因治疗,主要的是从肿瘤和血管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入手,主要的采用生物基因技术,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阻止血管生长,使毛细血管发生萎缩,并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以达到治疗癌症之一的目。 而肺腺癌的治疗其实就是一场免疫疾病治疗,但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都是针对癌细胞而去,但是肿瘤生物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从癌症病发本源入手,利用对renti自身免疫细胞的增殖,形成自体细胞抗癌,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可清除全身各处残留的微小癌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同时对于缓解放化疗损伤,提高免疫抗癌能力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前列腺癌科普文章题库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前列腺的位置示意图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在欧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50岁以下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显著增长,在我国,城乡发病率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数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龄较大的男性中发展缓慢,并不会导致死亡。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已经被确认的包括;年龄,种族和遗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此外其他可能的高发因素有:高动物脂肪饮食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发病的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 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前列腺癌约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 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肺癌转移的途径

肺癌转移的途径 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癌转移的防治 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的确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发展,同样可致人死命。针对这部分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行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对于肺癌的病人,专家告诫说第一要尽量放宽心态,第二在中医中药治疗期间要加强体育锻炼,第三饮食要清淡,根据病情来调整饮食结构,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根据病情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 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转移 一、与手术、放化疗配合治疗肺癌转移。

前列腺癌MRI诊断

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北京医院放射科陈敏 【临床概述】 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在欧美各国发病率高。在美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2位,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0%,仅次于肺癌;居男性肿瘤死亡构成的第3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很低,北京市1964年登记,前列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47%,居第29位。上海市1958年登记14300例恶性肿瘤,仅有13例前列腺癌,占男性恶性肿瘤0.23%,居第26位。近年来前列腺癌有增多趋势。北京医院1964~1983年19年中诊治前列腺癌56例,而1984~1988年4年中即有25例,年龄自44~98岁,平均71岁。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1951~1969年18年间诊治前列腺癌37例,而1970~1984年14年间收治82例。 前列腺癌通常发生在周围带(70%)。在病理解剖上,前列腺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占95%,起自边缘部的腺管及腺泡。其余有移行细胞癌、大导管乳头状癌、内膜样癌、鳞状细胞癌均很少见。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腺体的被膜下,其中后叶占75%,侧叶占10%,前叶占15%。多发病灶约占85%。 前列腺的播散途径如下: 1.直接蔓延前列腺位于膀胱及精囊的下方,包绕尿道前列腺部及膜部。肿瘤常直接蔓延侵犯膀胱、精囊及尿道。由于坚实的前列腺会阴筋膜将前列腺后部和直肠前壁分隔,故很少直接侵犯直肠。 2.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的淋巴引流途径有:(1)经精囊内侧的淋巴管引流至髂外组淋巴结;(2)沿中痔动脉引流至髂内组淋巴结;(3)经骶孔内侧淋巴结至骶岬前淋巴结;(4)沿内阴动脉引流至髂内组淋巴结。 闭孔内淋巴结是最常见的单组淋巴结转移。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也很常见。肿瘤分化越差、体积越大者,越常发生淋巴结转移。 3.血道转移前列腺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与椎旁静脉丛相连,血道转移十分多见,以骨转移占首位,尸检25%有肺转移,20%肝转移。北京医院81例前列腺癌中,16例发生转移,其中骨转移1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例,肺转移2 例。 【MRI检查技术】: (一)临床适应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