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

(2007-10-08 11:10:24)转载▼

标签:知识/

分类:社会心理学

探索

性别角色认同

“认同”的涵义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和赞同;二是自觉地以所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认同是在与他者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顾名思义,认同有“认识同化”的意思,有“对某一现象承认认可并且自愿地按其规范行事”的含义。

认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还有政治认同等。其中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一致”,社会认同中表现为三个层面,即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其中角色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能够赞同社会对某个角色的行为标准,并按这个行为标准行事,就是角色认同。

性别有“性别”(sex) 和“社会性别”(gender) 之分。前者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别,后者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性别角色认同指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第一部分性别角色认同的相关概念

一、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理论

1.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为男女两性的性别认同设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男性生殖器的优越和重要性是一个关键性的假设。男性因恐惧被阉割而放弃恋母之情与父亲认同,并将社会的准则融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而女性则因为没有阴茎而自卑,把希望寄托于父亲身上。当其愿望最终不能实现时又转而认同母亲。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认同”的概念解释了性别角色定型的现象。他们认为,认同是一种特殊的模仿,指儿童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和直接的奖励,就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视为被模仿者,同时复制他或她的完整的行为模式。

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儿童的性别概念而非行为。科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孩子性别学习的基本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孩子从他们的所见所闻中形成了性别刻板概念。当他们获得了性别一致性时,他们的性别的信念就固定了下来并且不可逆转。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的性别认同并且表现出与性别概念相一致的行为.

4.性别基模理论:性别基模理论是对性别发展和差异的解释理论。其假设是儿童和成人都有关于性别的基模,这些基模直接影响行为和思维。贝姆指出,性别基模是信息的重要组织者。性别基模使个体搜索与基模一致的信息,而与基模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忽视或转化。性别基模形成后,儿童就被期望按照与传统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行事。

5.社会结构假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受到家庭结构和家长性别的影响。在男孩儿和女孩儿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男孩儿和女孩儿在婴儿时都体验到来自母亲的母性角色,形成了对母性角色的最初认同。而父亲角色包括给予儿童有

关外面世界的规范和期待。

上述理论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其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儿童可以通过由社会提供观察学习的榜样(如父母、其他成人与儿童等) 和直接指导(如强化与惩罚) 这两种途径来完成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

二、性别角色认同的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

1.性别角色认同研究工具的确定。从20世纪40年代到1974年以前,临床心理学家都是按照双重标准分别测定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特征的。后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可能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气质,对男女性别气质的测量应分别采取独立的双向记分而不是综合性的单向记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和人格归因量表( PAQ)便是根据这一新的指导思想编制的测验。在我国,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也是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上的。

2.性别角色认同研究对象的确定。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选择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而实际上,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具有其不同的特征。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以及成年期。

三、影响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因素

1.生物因素。性别染色体决定了个体发育的性生物机理,而性激素的差异则影响性别之间或同一性别内部的社会行为差异。一般认为,胎儿期和青春期是有机体对性激素做出反应的关键期。在胎儿期,激素构建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心理和生物倾向;到了青春期,激素分泌的增多激活了这种预先决定的倾向。

2.社会因素。当代性别研究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影响性别角色认同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1) 家庭的影响(2)大众媒介的影响(3)教育的影响(4)同龄人团体的影响

第二部分文献阅读报告

第一篇

一、文献来源

1、论文题目:Working Mothers and Daughters' Sex-Role Identification in Brazil

2、作者:Luiz Pasquali & Anna Irnia Callegari

3、出处:Child Development, 1978

二、本研究的背景及所探讨的主题

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中心,过去将女性束缚在家的许多家务劳动逐渐社会化,使女性客观上可以走出家庭。技术进步为女性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条件;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她们有能力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作用。因此传统性别角色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洛伦茨证明动物出生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是认母(或者是认妻)的

敏感期,动物能把这个时间出现在它视野内的活动物体确认为自已的母亲,以后便无法改变。人类的幼儿也有相对敏感期,在敏感期内父母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和同时施加的性别影响,对孩子的性别发育自然至关重要。确定认同偶像的过程中双亲的性别和性角色不规范,会扰乱孩子认同偶像的确立。对子女性别角色认同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女性的子女抚养问题的研究成为探讨的课题之一。

三、本文假设

1、无论职业女性或家庭主妇,都对于子女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2、母亲工作地点不同(在家或在外)对子女性别角色认同的建立没有显著的影响

3、对于工作满意的程度(满意或不满意)对于子女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建立有影响

四、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1、总体设计思路:被试间实验设计,参与观察,结果运用方差分析

2、样本选择:104名16至18岁中高年级单身女学生作为研究被试,考虑他们的智力以及社会性发展状况;

3、变量:

A)工作地点*满意度:调查问卷

满意度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在家工作(H)和在外工作(W)的妇女设计九个问题,每位被试按照自己的态度对18个问题作答,并以7点分数形式表示,最后以H—W的得分表示其满意度。如果在家工作的妇女H-W〉1,就将其划分到满意度高的在家工作的妇女中,其他三类情况相同。

附表如图一

B)性别角色认同:TAT及SCT测验

TA T及SCT均是投射测验中的一种,制定评分标准,由三位临床心理学家独立评分。

TA T(主题统觉测验)要求被试对于几幅图画编故事,其中包括人物、内容、经过、人物关系等等,然后告诉故事的结果,通过对故事的内容和结果进行评判,以分数呈现来表示子女性别角色认同的状况;

SCT(透明测验)在西方流行了50多年,他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玩偶、工具、零件等等物品,让被试自己去玩耍,玩偶代表着父亲、母亲、佣人、亲戚等等人物,通过孩子对物品的玩耍了解其内心的状况。并以分数表示,其中也包括内容以及场景的构建。

四、研究結果

1、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的子女性别角色认同之间差异不明显,即母亲在外工作不影响女儿的性别角色的认同

2、满意度高低是影响子女性别角色认同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

A)工作满意度较高的职业女性,其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无异常,甚至会在人格结构和性格方面表现出优势;

B)

自我满意度不高的家庭妇女的子女性别角色认同方面问题比较多;

图表一

五、本文的优缺点

1、现实问题的思考:女权运动、职业女性

应用社会心理学顺应时代潮流,研究热点问题。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潮期,对于女性是否应该外出工作,以及这种家庭模式的转变带给子女抚养的问题,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得出的结果说明女性应该并且可以外出工作。现在我们的研究课题也应该结合社会热点。

2、实验研究设计:操作化定义

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变量,首先要做好操作化定义,本文涉及的几个变量,尤其是满意度和性别角色认同在操作划定一方面都比较复杂。

对于满意度用了满意度调查问卷,划分标准也十分独特,是对在家或在外工作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两边分数相减,来进行评判,对于满意度也以分数来表示,提高了研究的信度。

3、TAT测验和SA T测验施测过程及其信效度

本文用了很多篇幅对性别角色认同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也是十分成功的,比如说TA T测验的内容和结果,SCT测验的内容和场景架构,都列举了很多可能出现的行为,作为观察指标,并且评分过程也由三位临床心理学家进行独立的评分,这也提高了投射测验的信度。

4、取样过程比较科学

选取的104名被试中,都考虑到了智力和社会化的因素,包括正常的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并且限定年龄在16至18岁之间的子女,他们至少和父母生活了12年以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因此使得样本的选择比较的可信。

5、缺点:样本的代表性不好,只是在巴西某一个地区的研究,并且选取得孩子也都是集中于一个城市某一年龄段的,所以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不高;另外,对于满意度的测量,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探讨,个人认为测量问题的设计有一些能反映被试对自己现在状态是否满意,有一些问题只能是一种对女性外出工作的态度的测量,并不能代表满意度高低,比如说我在家工做,也有较高的满意度,但是我也不反对女性外出工作,甚至在某种情景下强烈支持,所以问卷设计的效度是值得商榷的。第三,本试验用的投射测验尽管尽量量化来提高其信度,但是目前投射测验的信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在新的测量性别角色认同的方法出现后,比如量表等,应该加以运用,提高研究的信度。第四,本文对于性别角色认同的定义没有明确,是在什么理论之下对性别角色认同进行的研究不明确,因为性别角色认的概念是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改变的,在不同文化下的研究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理论上的缺陷也是本文的一个遗憾。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b6929184.html,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松群陆卫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键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 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 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

幼儿性别认同现状的研究

幼儿性别认同现状的研究 ——以成都市金苹果幼儿园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图片调查法,选取成都市一所幼儿园的大中小三个班,了解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年龄班产生的性别认同的差异,以期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大中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性别角色认同提供理论依据,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概念的发展越来越稳定。 2、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稳定性的水平逐步提高。 3、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恒常在性别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女性发展水平略高。 关键词: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性别教育 The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hildren 's Gender Identity --base on Golden Apple infants' school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icture investigation method, select a kindergarten in Chengdu, three classes, to understand the three age stages of the status of child sex identity.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identity in different age classes, the study results can help the children 's gender roles in different ag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jor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orkers to provide advice and help.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rom the study: 1, children with age,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concepts more and more stable. 2, children with age, the level of gender stability gradually increased. 3, children with age, gender constant in the gend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men's development level is slightly higher. Key Words: Gender identity, gender stability, gender persistence 1 问题的提出

浅谈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

摘要 我国儿童性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日益开放的社会和东方价值观的冲突,使我们的性教育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正确的性教育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决定孩子一生有关性的方方面面,也对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则成为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对学前儿童实施早期性教育的培养,提高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儿童性教育早期培养 宜顺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fb6929184.html,

目录 前言 (1)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1)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1) (二)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意义 (2) 二、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提高教育者素质 (2) (一)正确地认识“性” (2) (二)正确地认识性教育 (3) 三、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培养的方法 (3) (一)抓住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二)尊重孩子,一科学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4) (三)以平和的心态,巧对性教育中的尴尬问题 (5) 四、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培养 前言 根据我国的性教育专家协会曾作过一项社会调查得知,在中国,只有7.3%的学生是通过父母了解到性知识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家庭还未承担起性教育的重大责任。1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进行性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性教育的关键期是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抓住这两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性教育,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青少年和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对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一生有着直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特别重要而有效的时期是在14岁以前,尤其是在五岁以前。使儿童树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从小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甚至产生性神秘感。当前,我国对与青春期的性教育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期的性教育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是否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儿童性生理、性心理是否健康,而且关系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不容推辞的责任。开展儿童早期性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都应起到各自的作用。其中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儿童早期对学前儿童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的性教育不但决定孩子的一生有关性的方方面面,也对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一)学前儿童早期性教育的目的 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提倡“性教育”,目的就是使每个人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心发展,学习两性交往,最后能建构美满幸福的家庭。不能认为性教育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鲁迅先生早年就提出过重视儿童早期性教育,他认为“知”比“无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性知识教育,性教育涉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 1 程月玲:《怎样跟孩子谈性》,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幼儿期性别认同的研究

幼儿期性别认同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性别认同有两个方面的定义,一个以性生理为依据,认为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状态的认识、理解或自我意识;一个以社会性别为依据,认为性别认同意指个人认同他或她自己性别群体的理想的心理结构,具体表现在适合个人性别的行为、态度、情感上。一般来说,性别的心理发展是从三岁至成年期间,所以三岁是儿童形成正确性别认同的开始,也是他们形成正确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 在婴儿时期,宝宝便开始了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最早接触的“他者”是爸爸妈妈,在接受爸爸妈妈对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认同,最先形成的概念是“我”,然后逐渐形成对“我”和“他”的认识。在认识“我”与“他”的区别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性别。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希望探讨一下问题: 1、幼儿各个年龄阶段性别认同的发展。 2、幼儿对性别的理解能力发展 3、影响幼儿性别认同形成的因素 二、方法 (一)被试 在威海、临沂、济宁市的三所幼儿园随机选择幼儿90人,其中,3岁、4岁、5~6岁幼儿各30人。被试均为正常儿童。(二)实验材料

幼儿照片若干张 (三)实验设计 让儿童根据对图片的认识将图片归于男女两类,从而观察幼儿各个年龄阶段性别认同的发展。 (四)实验流程 由老师向幼儿说明实验任务,并进行演示。指导语为:“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图片,请你们看过以后,把它们归在你们认为它所属的一类中,并且告诉我为什么你要把它归在那一类中?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期性别认同的总体情况 我们对幼儿的图片正确归类进行了统计,详细结果见表。 被试正确率 3岁(n=30) 30% 4岁(n=30) 60% 5~6岁(n=30) 80% (二)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3岁前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 3岁前的宝贝就能够很响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但他们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的。开始时,宝贝会好奇的问妈妈,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逐渐地,他们学会从

《自我意识之性别角色认同》心理辅导活动课

《自我意识之性别角色认同》 心理辅导活动课 理论依据: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对自我性别和角色的认知属于自我意识范畴内个体对社会自我的认知、评价和控制。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其内容包括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方面的认识,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我喜欢自己吗)和自我控制(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情分析:你听说过“拉拉”、“同人女”、“腐女”、“伪娘”、“好基友”这些词汇吗?你知道它们的涵义吗?可能很多成年人看了都会摇头,可是在我接受的学生咨询案例和学生谈心中发现,对于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似乎对这些字眼并不陌生。其实这些称呼都跟目前社会上一个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同性恋人群有关。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很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在单纯的孩子中流传?进一步调查和资料显示:采用最新本土化的性别角色量表(CSRI- 50)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各年级段的双性化、未分化、单性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比例各约占30%,双性化替代单性化成为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青少年双性化发展较国外已提前至青春期;此外,中学女生双性化发展明显优于男生。 设计理念:探讨高中生的性别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喜爱自己的性别,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健康、向上的性别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辅导对象】高二年级学生辅导主题:性别角色认同

【教学目标】: 1、从外表、性格、兴趣爱好和行为举止等方面区分男生、女生性别的不同和差异。了解人的性别意识是如何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2、帮助学生逐渐认识自己,接受和悦纳自己的性别,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男孩女孩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互相取长补短,塑造自己成为更有魅力的男生/女生。 【教学活动方式】 分析、讨论、调查研究、辩论赛、心理测试。 【教学策略】 紧扣“回归生活”原则,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情境创设,并立足于结合学生个人的经历、感受,寓教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教育,使学生对男生和女生的性别意识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正确指引学生的行为。 【教学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课件、心理测试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性别认同障碍-三种临床诊断标准的比较

关于性别认同/认定/认知障碍 以下是DMS-4、CCMD-3、ICD-10对这一症状的不同描述 DSM-4是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 年起制订的一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 no 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目前已经更新到DSM-5,但是刚刚出译本,还需磨合,所以这里还是主要讲DSM-4的解释吧。DSM-4对“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定义是: 一种强烈而持久的交换性别的身份认识(不仅仅是想以作为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的这种欲望)。患者“强烈而持久”地渴望交换自己的性别。这种渴望源自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性别的“自我感觉”, 即患者自身的生理性别与这种“自我感觉”完全相反。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是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 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 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完成了前瞻性随访测试之后编写而成。由于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 所以CCMD -3是更加适合中国人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 -3 把“性心理障碍(性变态)”分为3 大类: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对“性身份障碍”的诊断标准从2 点着手, 一是行为上的表现, 二是时间的延续性。男性或者女性在行为上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在着装、参加活动趋向于异性,,拒绝参加同性的活动;都固执而且强烈的否定自身的生理解剖特征,排斥作为自己生理性别的个体的行为;同时,,这些表现持续6 个月以上才能被定为具有“性身份障碍”。 CCMD -3 把“易性症”隶属于“性身份障碍”:性别认同障碍者如因不接纳自己生理性别所引起的心理困扰演变恶化到不能忍受, 而不得不求助医师改变其生理性别的地步时, 就成了易性症。 ICD -10是国际上用来临床描述与诊断精神障碍的诊断要点。 ICD -10 把“性身份障碍”放在“F60 ~F69 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认为“性身份障碍”是一种持续性的, 是个人特征性的生活风格的表现, 也是对待自己及他人的一种模式。这些行为状况及模式有的在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作为体质因素和社会

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某幼儿园为例

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某幼儿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9-08-23T15:01:21.9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作者:高蕊王梦月[导读] 中班是幼儿掌握性别概念并形成良好性别偏好的初始和关键时期。近年来,幼儿性别教育日趋受到社会及家庭的重视,性别角色的形成正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西安市某所幼儿园的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现状,根据调查中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提出提升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的教育建议。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为其日后处理性别关系奠定基 础。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项目名称运用绘本对幼儿进行性教育的合理性研究项目编号2795摘要:中班是幼儿掌握性别概念并形成良好性别偏好的初始和关键时期。近年来,幼儿性别教育日趋受到社会及家庭的重视,性别角色的形成正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西安市某所幼儿园的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现状,根据调查中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提出提升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的教育建议。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为其日后处理性别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班幼儿;性别;性别角色;性别概念 一、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现状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水平不平衡且存在认知偏差 从笔者的调查分析来看,中班幼儿已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但是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认知还有待提升;幼儿对自身性别认知的正确率要高于对他人的性别认知;幼儿之间因家庭环境、性格、年龄、理解能力等不同因素导致认知差异,幼儿性别认知能力高低不一,有的幼儿能很清晰地表达男女性别从生理上的差异,有的幼儿在对他人性别认同上依旧存在困惑,不同幼儿性别概念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受访的幼儿在性别概念认知上体现出了个体在发展水平中的不平衡。 2.中班幼儿对性别概念认知体现思维的简单性与直观性 在访谈结果整理中发现,幼儿对性别概念认知较为浅薄,他们的解释仅停留在表面,难以从事件的内在层面分析原因。例如在测查性别认同中,幼儿都能作出辨别自己或他人性别,但问起缘由,他们只能从外貌、发型等外显条件作出解释,他们难以从生理属性来解释性别不同的原因。在提问“为什么你长大后不能变成男孩子?”,幼儿的回答仅有明显主观色彩,多数幼儿会依据个人的想象或情绪来判断。这与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也有直接关系。 3.中班幼儿未形成完整性别恒常性认知,对性别角色存在刻板印象 研究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在这一时期,性别恒常性认知开始发展:大部分幼儿开始意识到一个人不论外在发生何种变化,其性别都保持一致,但当改变他人的外部双特征条件时,幼儿会出现严重理解偏差。幼儿回答多来源于刻板记忆,并不能从本质理解:因生理器官在自然状态下发生改变因而性别不会改变,并未形成全面的性别恒常性认知。在访谈中,在性别恒常性测量中,幼儿多以发型、装扮、玩具等外型因素来进行性别判断。 (二)中班幼儿性别概念认知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中班幼儿自身年龄特点决定其性别认知能力有限 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情景和活动形式来理解事物,对事物的认知较为直观且缺乏生活经验,因此他们会认为小雷穿了裙子梳了长发就会变成女生。这一时期幼儿好奇心强且富于想象,他们常常会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融入想象,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如部分幼儿会认为“施了魔法以后就能改变性别”。这一阶段幼儿基本树立了正确的性别认同,理解了性别稳定性,但对性别恒常性理解仍有偏差。 2.中班幼儿教师性别概念认知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有待提升 笔者在实习中观察发现,教师在对幼儿的性别教育内容多在生活活动中体现,如:指导幼儿分性别排队,男女分厕等。这些教育内容仅涉及简单的性别角色认同,很少体现性别角色生理差异、性别平等的内容。笔者整理了中班一学期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仅有5次活动与性别教育有关,总体开展次数少,且课程时间分布不均衡,随机性较高。幼儿教师在开展性别教育时,多体现在生活活动上,幼师会根据幼儿生理性别的不同引导幼儿分列排队取餐、如厕、挑选玩具等。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幼儿性别认同,强化性别意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并不利于他们双性化人格的养成。教师对幼儿这一时期性别认知教育的内容并不熟悉,重视程度不够,在访谈中也能发现教师不知道如何向幼儿讲授性别教育知识,讲授方式较单一,多以口头说教为主。 3.中班幼儿家长性别概念认知教育观念、方式、内容缺乏科学性 访谈结果表明:部分幼儿家长认为这一时期对幼儿的性别教育可有可无,对幼儿性别教育的意识薄弱,缺乏对幼儿进行科学性别教育的重视。另一部分虽有教育意识,但是表示不懂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性别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羞于表达对幼儿隐私部位的解释,对复杂抽象的生理性别特征难以用幼儿听懂的方式解释,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一些错误性别认知与刻板印象,以及单一固化的性别角色期待。在性别教育内容上,也仅局限于口头告诉幼儿的性别,并不会更深入地帮助幼儿理解性别角色、性别生理差异等知识。 4.社会及其他因素 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也会让好模仿、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幼儿对性别认知产生错误认识。如幼儿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教师较少,也会对幼儿性别角色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笔者在对实习所在幼儿园中教师人数进行整理时发现,该园41名教师中,仅有2名(4.8%)为男性教师,这并不有利于为幼儿创设性别差异发展的环境。现代社会中,一些大众传播媒介也会传播相关性别角色的标准和规范,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受一些日韩偶像人物形象影响,男孩子阳刚之气逐渐丧失,他们“男扮女装”的穿搭、言语行为,以及错误的性别角色观念,会误导幼儿觉得:性别可以依据外部条件进行改变,这些错误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会使幼儿产生错误性别概念认知。

幼儿性别教育的六个小建议

幼儿性别教育的六个小建议 导语:性别教育是个很敏感的生活现象,当小宝宝感到好奇询问一些相关问题时,父母又遮遮掩掩不知道怎么回答。 专家介绍,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响大得多,大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的经历。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从出生就应开始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够,为此,教育专家们给学龄前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幼儿的情绪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幼儿有时会问到有关于性的问题时,应该以积极的、乐观的引导幼儿对性的认识,因为知性的孩子更健康。 二、认识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幼儿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教育。 三、正确对待幼儿的过分行为。 无论幼儿的问题是多么过分,做家长的先不要表现出不自在,更不要指责,而是用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释。 四、家长要给予幼小的孩子充分的爱抚、感情和安全感。 幼儿期是儿童性欲和性心理发育的依恋期,此期的幼儿具有皮肤饥渴,需要父母充满爱的拥抱,及时的关怀、体贴,都有助于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一个在幼年期缺乏体肤之亲、易受惊吓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处理不好夫妻关系。 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 通过系列活动,陶冶孩子情操,增进幼儿应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尤其是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形成,加速幼儿的社会的进程,促进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积极的意义。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此期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儿性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六、尊重幼儿先天的气质类型的差异,注重幼儿优良个性的培养,淡化性别角度意识。 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既有男性的特征也有女性的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有竞争性又没有竞争性。假如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幼儿的个性,违背幼儿先天的气质,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

论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_李宝峰

第12卷 第2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2No.2 2002年 6月Journa l of Xinya ng Ag ricultural Co llege Jun.2002 论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 李宝峰,郑晶晶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幼儿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形成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02)02-0044-02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包括男人和女人角色。它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男女性别角色相对存在,互为参照。性别角色的划定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而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又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从而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同时,性别角色是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因此,研究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对促进幼儿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理论 对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研究是性别差异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理论流派,较为著名的主要有三大理论: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前的两个阶段,即口腔阶段和肛门阶段,男女两性儿童的发展是相同的。直到生殖器阶段(约3-6岁),性别分化才开始出现。此期被认为是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男孩在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是“恋母情结”的形成。男孩开始对父母的认同,在认同的过程中,男孩将父母所代表的社会戒律变成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并逐渐获得性别自认,继承父亲的角色规范。女孩在这一阶段上与男孩的情况截然相反,女孩形成“恋父情结”,以母亲的角色自居。弗洛伊德认为,由于女孩对父亲的依恋从未像男孩子那样彻底消失,由于恋父情绪从未彻底摆脱,她们未能把社会的道德标准完全内化。因此,“超我”在女性中不能得到完全的发展,不成熟的超我也就成为女性的特征了。 2.2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幼儿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在婴儿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母亲都有着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强烈依赖。当幼儿出现适合性别的行为时,母亲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反之,母亲作出消极的反应。于是幼儿适合性别的行为因受到赞许或奖励而加强,最后形成模式;幼儿的不适合性别的行为因得不到奖励或受到惩罚而减弱,甚至消除。因此,在婴儿早期,母亲是其行为的最有力的强化者。尔后,社会刺激出现泛化,父亲和其他一些人也成为孩子行为的有力强化者。这些强化与母亲在强化上是一致的,因为对男女性别行为的观念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在模仿中,孩子是按照权威性和同性性两个标准来选择模仿对象的。幼儿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合乎性别行为的知识,待以后进入角色时再予以启用。在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幼儿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行为的因果关系,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并通过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理解来加强性别意识。 2.3 柯尔伯格的自我社会化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人类对于性别的认知及认同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18-24个月的孩子中,就可能出现对于性别的区分,但性别角色的概念 收稿日期:2002-03-26 作者简介:李宝峰(1966-),男,河南唐河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基础知识: 1、性别认同的概念。 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1、性别差异的表现。 2、性别定型化理论。 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基本技能: 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 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

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人类性的区分: 男性(正常个体) XY 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 女性(正常个体) XX 子宫、阴道、卵巢等 假男性 XX 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 假女性 XY 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 两性人(阴阳人) XXY 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 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 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 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 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认同

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認同 1.性別角色如何習得 2.性別角色與個人適應 (a)女性與害怕成功 (b)男性的兩難 (c)權力、性與弱點 3.達成性別角色認同的三種理論 (a)心理分析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認知發展理論 4. 新兩性觀的角色如何再造 5. 討論 6. 結語 性別角色(Gender role)定義: 是由性別所反應出來的行為期待,也就是社會文化根據性別為其所屬個體所反映出來的行為腳本,而(男性)(女性)應扮演那些角色,有那些規範與期許,而個體在發展過程中透過社會化學習,社會文化中對兩性、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三、性別角色(Gender Role) 由上述對角色的定義中得知,性別角色的概念包括兩個層面:「性別角色期待」與「性別角色表現」。「性別角色期待」是指社會期待某種性別的人從事的活動內容,「性別角色表現」則為兩性依循社會期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是指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因為社會結構對男女兩性所持有的權力與義務,所反映出來的行為期待;也就是指社會、文化根據性別,

為其所屬個體所規劃的行為腳本(陳皎眉,1996)。以性別角色期待而言,如:男性化的人格特質多跟工具性及主動性有關,女性化的人格特質則與人際關係、情感表達等有關。另一層面,以性別角色表現而言,如:男生理工科較拿手,女生語文科較強等。 性別角色發展的三個基本思想 1.強調兒童與嬰兒期的重要 2.提出並強調潛意識(conscious) 3.人對內在焦慮(anxiety)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若運作不當則易生異常行為。 性別角色如何習得 1.經由模仿而習得 2.心理分析學派 3.由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而學得:由父母使用獎懲方式來強化,以塑造大家認可的行為 4.由自我社會化學得 男性的兩難: 改變中的男性角色 1.牽絆著兩種文化理念: (1)依據傳統角色,主宰權力與力量的傳統模式做個大男人,極取男性刻板化的誇張版,逐漸形成男性不夠自信、畏懼親蜜的傾向。 (2)為了男女平等而放棄權力,並探索一度被否定抗拒的「柔性」的選擇,而呈現內在的真實情緒。 2.演化至今男人生活中的兩項改變:

浅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性别教育

浅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性别教育 幼儿的性别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性别意识教育的一种教育。它包括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发展事宜的性别特征行为。虽然幼儿生来就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进入幼儿园后,这种习得在幼儿园环境中继续,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的一些性别要求,都会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 性别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有一部分的幼儿是通过外貌来辨别一个人的性别。4―5岁幼儿处于中班阶段是幼儿个性、气质、性别养成的一个关键期,教育者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身边各种有利的资源,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性别教育。 一.性别教育贯穿于中班幼儿一日生活中 性别教育有别于性教育,性别教育是性教育的基础,幼儿园的性别教育就是要求性别的互补,对幼儿的性别差异补救劣势,发展优势,促使幼儿平衡、和谐发展。同时从小就对幼儿进行的性别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所以科学的性别教育要从小开始。

1.有效利用游戏资源,发挥中班幼儿性别优势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增进彼此性别的初步的了解,减少性别偏见,使不同性别的幼儿气质和性格取得互补,充实各自的心理内容,是一种较好的性别教育手段。 2.幼儿园男女生入厕环节采取分时间段进行 炎热的夏季,班上会有女生穿着连体服,中班的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几名女生在入厕时会表现出害羞的表情,原因是她们如果要上厕所,必须将衣服从上脱到下,整个身体都会露出来,由于男女同厕的缘故,她们不好意思在男生面前将衣服脱下上厕所。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分厕是对性别教育的启蒙,可以组织男孩和女孩分时间阶段入厕,加强幼儿男女是有性别区分的意识,让孩子从小清楚自己的性别,形成早期的性别意识,有利于幼儿的生理健康发展。 3.教学活动,绘本阅读 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绘本《男生女生不一样》展开话题,根据这个话题来对幼儿进行提问,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身体的每个部位,可以通过这个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平时,教师可定期开展关于性别的教学活动,或是将相应的绘本投放至阅读区,供幼儿翻阅,以此加深幼儿

幼儿角色游戏情境中的性别差异分析

幼儿角色游戏情境中的性别差异分析 摘要:幼儿时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期,如果幼儿在这一关键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游戏是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途,双性化是现代人的性别化发展的主要趋向。针对角色游戏中幼儿性别差异分析,讨论了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因素,建议家庭改变传统的性别教育观念,教师突破自身性别角色的局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并且以角色游戏为载体对幼儿实施性别双向化教育。 关键词:角色游戏,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化,性别双向化教育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他们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情节,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教师、父母、同伴等这些他们熟悉的、了解的人物。角色游戏反映的主题一般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的,如医院、商店、娃娃家。当物品缺乏时,还可以以物代物,用假象来反映角色中的身份。角色游戏,一般由主题、角色、材料、情境、规则等组成,幼儿角色游戏结构具有扮演角色的多样性、游戏物品中的假想性、游戏规则的内隐性、游戏主题的社会性等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当他们生活经验越丰富,他们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二.游戏情境中的性别差异 (一)幼儿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 雷拜彻和菲格特(1993)研究表明,18个月大的幼儿在玩具的选择上就表现出了性别刻板印象,如女孩比较偏爱布娃娃而男孩偏爱汽车,到学前阶段,幼儿可以很轻松地辨别性别适宜玩具和玩具的特征,男孩更倾向于具有坚硬边缘的玩具,而女孩偏爱柔软的东西;ThomPson(1975)表明幼儿大约2岁时就有了性别意识,可以辨别男性和女性;范珍桃(2006)的研究表明小班幼儿通常能正确分辨出常态下儿童的性别,但不会对这种知识加以论证,当问他们为什么将画片中长头发花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知识分享

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儿童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他们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因此,对儿童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男孩子,会更有助于他们增强责任心和养成男子汉气质以及不怕困难、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许多家庭过于宠爱男孩子,故导致不少男孩子养成任性、暴躁、懒惰、轻视女性的坏习惯。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根除这些毛病,我们建议家长不妨借鉴世界各国的早期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早期性别角色教育。 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女人是柔软的、被动的、感性的、善良的,男人是坚强的、主动的、理性的、攻击的,传统性别教育就是要让女人更像女人,男人更像男人。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把某些行为特征与特定的性别人群联系在一起,延伸至并不应简单归因于性别差异的其他方面。而现代性别观念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 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 幼儿园对幼儿的性别教育

卫生间的安排与设计在幼儿园里,经常孩子们几个人"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且有位家长反映,她的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不敢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他,他不敢上。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最关键的阶段,由于媒体的渲染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的性别意识形成时期正在提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理成熟较早,性别意识也相应提早,很小就有性别差异,有的孩子 3 岁就已经有较强的性别意识了。如果这种蒙胧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托幼机构卫生间进行男女分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育,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及早的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同时,正确引导教育他们互相尊重异性行动隐私 1.2.2 活动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活动游戏中,在 "娃娃家"角色游戏活动中,其中有一个幼儿扮演"妈妈",而"妈妈"并没有按老师设计好的妈妈形象进行活动,而是坐到椅子上,把它当车在教室里开来开去。另一扮演孩子的幼儿,对着老师大喊到:"老师、老师,她不像妈妈。"老师看了以后说到: "对啊!妈妈是不会到处开车的。妈妈都是买菜,在家洗衣服、拖地板、煮饭的。" 儿童生来虽有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儿童。儿童很早就开始从大人的习惯行为中"习得"性别角色和相互的性别观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我爱我的性别

我爱我的性别 【目标】 1.了解异性的特质,能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差异,增进学生间的沟通。 2.在认同并强化各自性别角色的同时,通过对“中性”角色的讨论,学习接纳并欣赏自己或别人身上的异性特质。 【设计意图与建议】 青少年时期,身体的成熟与第二性征的出现,都会激发青少年面临对“自我性别”的困惑,他们会极其注重身体的发育及外表的形象。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的性别发展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生理的层面,其二是心理的层面。在自我观念发展上,不但认识自己生理上的性别,而且在心理上也接纳自己的性别,愿意做一个男生或女生。青少年如果不认同自己生理的性别,就可能产生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同障碍者,即使他生理上性别的主性征(生殖器官)与次性征(乳房体毛等)发育均正常,但在心理上总希望使自己成为相反的性别,故而导致身心冲突。 在性别意识逐渐觉醒的同时,学生也会更深刻感受到社会对性别的态度。如华人社会中常见的“重男轻女”现象,容易使女生产生对自己性别的否定。还有一部分学生也可能对自身的“中性行为”产生担忧与自卑。 1.在组织本课活动时,教师要把握三点。一是异性间是有差异的,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利于建立接纳的态度,从而增进人际关系,增强生活的情趣;二是性别是与身俱来的,最健康的办法就是接纳并愉悦它;三是在认同自己性别的特质时,也乐于拥有部分异性特质。 2.教师课前准备“自我训练”第2~3题的情境,可以制作课件,或让现实生活中较仔细的男生和假小子的女生来组织小品表演。 3.为便于统计,教师可将“感受自我”的第4题和“自我训练”的第4题设计成一张“理想的性别形象”调查表。 4.本次活动重在丰富学生的体验,端正对青春期的性认识,纠正一些认识和情感的偏差。但真正的效果需要教师后续的观察,若能在一个时段后,组织一项相关活动,如“最佳女生”“最佳男生”的评比,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身性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