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哲学人的本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人的本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人的本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人的本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人的本质观

敏华

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丰富的人学思想,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关于中国古代人学的内容,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人学就是关于人道的学说,其内容就是研究人性、为人之道和理人之道;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人学就是探讨人生价值,它包括天人论、人性论、人格论、人生论、修养论、人际论几个方面。而笔者以为,上述观点都有正确的地方,但均失之偏颇。第一种观点虽然指出了中国古代人学的根本的内容,但是忽略了其对“人道”形而上的论证,即关于“人道”的本体论基础;而后一种观点虽然弥补了这一缺陷,但过分侧重了人的存在的价值方面忽略了人的社会性。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古代人学的根本内容是,在“究天人之际”的基础上,从“性情双重化”“人禽双重化”“圣凡双重化”三个层面阐释人的本质,其核心是人的本质观。本文以此为命题论述中国古代人学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一中国古代人学的本体论基础:“究天人之际”基础上的“天道论”

在中国哲学看来,人的存在是形上与形下的统一,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而西方那种灵魂与肉体相分离、精神与物质相对立,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极力反对和力求避免的。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体现出了如下特征:追求天人合一,论证天人合一。为什么呢?

首先,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究天人之际”一直被视为最高的学问与智慧。例如,司马迁将自己著书的宗旨表述为“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北宋邵雍就认为“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可见,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做学问的根本。那么,什么是天呢?什么是人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呢?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大都指的是宇宙自然的总称,人指宇宙中的一物,所以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哲学家眼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即天人是合一的。例如老子认为“天人玄同”,即人应效法天,求得天人合一,他主张“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五十六章)。孟子认为“天人相通”,他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如果说在老子和孟子那里天人合一还只是一种观念,那么在《易传》那里这一观念便被体系化了,比如《系辞上》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也就是说天道、地道和人道都是一个道理,都是易理在社会、自然和人事等各个方面的体现。所以《说卦》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天地之道被赋予了价值的含义,成为了人道生成的依据和所要追求的目标。此后还有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程颢的“天人同体”说,张载和王夫之的“天人一气”说,以及朱熹的“天人一理”说,等等,也均都主张天人合一,只是论证的角度不同而已。

可见,中国哲学家从一开始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回答,就与西方的思路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立足于人和自然的一致方面,而不大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一面,即使提出了“天人相分”,其目的也是为了论证天人合一。因此,中国哲学家关注天道论本质上是为探讨人的本质寻找本体论的依据。

其次,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或者天道具有形而上的意义,既是宇宙本体论同时也是道德本体论。因为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天人是合一的,因此,人的形上存在便是自然界的形上存在成为哲学家们的共识。

在儒家哲学中,《易传》首先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系辞传》),把世界分为形上者和形下者两个层次,并且认为道是器之本,道决定器。那么作为阴阳之道的天道的内容是什么呢?《易传》认为是“生生之谓易”,化生万物是天道的本质。不仅如此,《易传》又把此泛道德主义化,把天道视为天德,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道也就成为了天地生物之德。而人为天地所生,在人德化生的过程中人也禀受了天德,天德在人即为人性,即:“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这样,《易传》以天道人性不二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论证了人性为善的问题,天道论成为人道论的本体论根据。

《中庸》也同样如此,也以泛道德主义的观点看待天道。《中庸》认为“诚”是天道的本质,即“诚者,天之道也。”它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在这里天命就是天命令的意思,是一种赋予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天化生人的过程中,天有所赋予而人有所禀受,人性就是天的赋予或人的禀受。故而后来二程说:“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二程集》)可见和《易传》一样,《中庸》也是以天道人性不二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去论证人道说。

而在道家学说中,天道论也是其人学的立论根据。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老子可以说是最早对自然进行形上思考的哲学家。他认为宇宙万物有其根源,那就是“道”,道对人

来说是不可言说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十四章)。他还认为“域中有四大”,即天地人和道,而“人居其一焉,”可见老子已把人提升到很高的地位,人本身就具有本体论意义。不仅如此,老子还认为,这域中四大,道是最终的根源,换句话说人和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因此人与天的关系就是:人要顺应自然,遵从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老子认为无知无欲是人的真正本性即“常德”就是“抱一”,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且也只有这样,人才能“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二十八章)。

如果说老子仅是主张人性返朴归真,强调人应回到婴孩的状态,那么庄子则是进一步强调人性应复归自然本真。因为在庄子看来,永恒的自然是人所不能干预的,而万物和人的本性均由自然之命所决定。可见,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均肯定天道对人性即人道的优先性和决定性,认为天道是人道的基础和根据。而在庄子之后,其后学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万物的“真性”是它们的自然状态和生活习性。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生成的,人应“不失性命之情”,“长者不谓有余,短者不谓不足”。(《缮性》)为了追求外物而丧失自己的本性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所以《骈拇》中说,仁义之礼本质上是扭曲人性,他们选择“上不敢谓仁义之操,而下不敢谓淫僻之行”修性道路,强调回归自然。而究其根源就在于道家对于人性之本体,也就是天道的重视与强调。

总之,无论是就中国哲学的思路和旨趣而言还是就基本的命题来讲,中国哲学探讨和观察世界的视角是一种整体性和多维的,它立足于世界整体,从天、地、人三个层面或维度思考世界的本质,而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应有的和最高的境界。

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应有的最高的境界又如何?

二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人禽双重化”、“圣凡双重化”、“性情双重化”

中国哲学家考察人的本质是从经验事实出发,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入手,其基本的思路是:人不是什么,人应是什么,最后人为什么这样(不是某物而应是某物)。总体说来,中国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人不是“禽”,但有禽的属性;人是社会性的,有欲望但应是高尚的;人所以如此因为人本身具有性与情两种本性。换言之,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特征是:人是双重化的,是人禽、圣凡、性情双重化的人。

第一,就“人禽双重化”而言,中国哲学主要强调人的本质的现实前提,关注的是人的本质的经验性质。“人禽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认

为人与禽兽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不否认两者的同一性。在他们看来,人不是禽兽,但在某些方面人又是禽兽。为什么呢?古人认为,人与禽兽在相通的基础上在三个主要的方面又是有根本区别的:肉体构成、有无社会性和道德意识、能否劳动。

首先,就肉体的构成而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和动物都是有自然之气演化而来的,但是它们各自所禀受的气的类型是不同的。所以,在人身上既有兽性,更多的是人又超越了兽性。例如王廷相认为:“天地之间,无非气之所成,故人有人之气,物有物之气,则人有人之种,物有物之种”(《王廷相哲学著作选》)。而所谓气的类型的不同,乃根源于“烦气”与“精气”的区别,即:“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淮南子?精神训》)。那什么是精气呢?古人认为精气乃是天地之精华,是来源于天地间的灵气,它生成人因此人成为天地之精英。如王船山在《诗广雅?大雅十三》说:“人者,两间之精气也,取精于天,翕阴阳而发其冏明”。而所谓的“烦气”也就是浊气,是虫生成的根源。可见,人与动物的不同是根源于他们所禀受的天之气的不同而形成的,其具有先天的依据和基础。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人的肉体和动物也在共同性的基础上有了根本的不同,主要是:人除了和动物一样能“视万形,听万声”外,还具有“兼辨之”的能力,也就是对感觉进行综合判断和思维的能力(参见胡宏《知言?往来》)。而这种思维和判断的能力是人所独有的。

其次,在有无社会性和道德意识方面,古人认为人是优于动物的。人首先是“能群”的,也就是人能通过社会的联合来克服自身的弱点,因为对人来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人只能通过“能群”来弥补这一先天的缺陷(参见《荀子?王制》)。不仅如此,人“能群”更重要的体现在人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自身的智力和智慧来生存和发展。即尽管鸟兽“其爪虽利,筋骨虽强”,然而还是“不免受制于人,”而究其根由在于人能“通其智而一其力”(参见《淮南子?修务训》)。这也同时说明,人较之于动物,是有意识的。而马克思也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3页)不过,在中国哲学家看来,人有意识主要指人有道德意识,例如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在古人看来,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虽然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形成,但更主要的是要靠人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也就是说,道德意识的修养主要是一种自律行为。

最后,就能否劳动方面来说,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也认为,劳动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为什么呢?和马克思的观点一样,

中国哲学家也认为动物的生存依靠的是本能,而人依靠的是创造,例如王船山说:“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则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诗广雅?大雅三二》)。

可见,中国哲学家在人禽的关系上,承认两者的共同性,但更强调其区别,并且也正是在其区别中来探讨人的本质。他们认为,人们如果不努力保持上述区别并争取自身的人性方面,那么,人就与禽兽无异了。所以中国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考察首先立足于人的现实的经验层面,从人的本质的否定方面进行界定。可以说这是人的本质的经验方面。此其一。

第二,就人的本质的“圣凡双重化”而言,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本质,关注的是人的本质的应该的规定性。如果说,人的本质的“人禽双重化”是人与动物相比,是人的本质的最低层次,那么,人的本质的“圣凡双重化”,就是人与人中之精英相比,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了。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古人对“圣人”规定,是十分完善和理想化的,对现实的人来说并不是不可企及的,是一种道德上的应然的追求和必要途径的统一。

在古人看来,所谓圣人是集智慧、品德和功业于一身的人。这是古代不同的学派所共同的观点。有智慧指圣人就是智慧的象征,他们见识高远,聪明通达。“圣,通也。”《说文》就是这样解释的。而“圣者”就是“无不通也”(见《尚书?洪范》)。在实践中,圣人比一般人高明,是因为他们是识时务的俊杰,即“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蠹》)那么是不是圣人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古人认为,圣人所以成为圣人是自己后天修养所成,他们与一般人相比,并没什么神秘,不同只是在于圣人与时俱进,讲究探究之道。即如《吕氏春秋》所说,“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可见,圣人大智大慧既是一般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同时其成圣之道还是一般人要学习也是能学到的具体方法,这样,古人就为一般人指出了做人的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道路。此其一。

其二,圣人还是品德高尚的人,是一般人的道德楷模。《孟子?方圆》中说:“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二程集》中也说:“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可见,在道德伦理方面,圣人成为天理人道的最完美的结合和体现。不仅如此,在后来的学者眼里,圣人又进一步被赋予了具体的道德内涵。例如,周敦颐在《通书》中说圣人之道不过“仁义中正而已”,或者,“诚者,圣人之本,”等等,总之,

圣人在伦理的意义上是一种人们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般人提升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其三,圣人最根本的特征是,他们还要建立丰功伟绩,造福与人民。这是圣人的最终的价值,是中国哲学家对人的本质规定的最后的归宿。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圣人总是与非凡的业绩相联系。他们或者导水疏河,消灾灭患,如大禹治水;或者教民播种,为民兴利,如神农氏;或者除暴安良,解民倒悬,等等。例如,《淮南子》就称神农尧舜禹汤为五圣,说他们劳形尽虑,为民忧劳勤苦,一心为公,为天下人谋利是他们唯一目的,“凡圣人之所作为,无非以利天下也。”《陆九渊集》可见圣人在功利方面是大公无私的,其所作所为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般人所要追求的建功立业的最高境界。

综上可见,古人的圣人观,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意义也是深刻的。他既不是单纯的智者,也不是单纯的善人,当然也不是仅仅的建功立业的大丈夫,而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总和,是集智善功于一身的完美形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从经验的事实出发,而最终目的落脚点依然是经验的事实,即为了实现人的完美的发展。而这是不是就是说古人的对人的本质的思考缺少理性的或者形上的根据呢?换言之,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中“人禽双重化”和“圣凡双重化”的内在的逻辑依据是什么呢?这就是第三个问题。

第三,“性情双重化”是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形上依据,是形成人的本质的“人禽”、“圣凡”双重化性质的内在基础。如果说“人禽双重化”是立足于人的本质的事实层面,“圣凡双重化”关注的是人的本质的价值层面,那么,“性情双重化”着重解决的就是人的本质的必然性问题,是回答上述两个层面的所以然的问题。古人认为,从人禽之别看待人,这是最低的层次,从圣凡差别来衡量人这是做人的最高层次,而这一切都不是人为的规定的,是有一定的规律支配的。那就是人就其先验的意义看,具有“性”和“情”双重性。

具体说来,在人身上“性”和“情”是对立与统一的存在着的,是一种先天带有的东西,是人自从其生成时就具有的属性。古人认为,“性”与“情”来源于不同的物质基础,性是阳气的散布,情是阴气的变化,因此性与情的对立是一种天然的属性。反映到人身上,就成为理性与欲望的对立和矛盾。例如李翱在《复性书上》说:“情既昏,性斯匿矣。。。情不作,性斯充也。”他主张以性制情,还复人的本性。而荀子也认为,是

否能控制住人的情欲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一,他说:“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荀子?非十二子》也就是说,性与情的矛盾,在人身上是先天具有的。正是因为人身上的这种先天的矛盾性,所以人就具有人性和兽性,而也正因为人身上具兽性,因此人在现实中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修养,同时在人身上又具有人性的基础,所以人追求圣人之道是可能的,更是可行的。因此,就中国哲学人的本质观来说,性情双重地存在于人身上,正是人存在、发展和不断超越的内在基础。

综上,我们看到,中国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观点具有自己的特色。它认为人是现实中的人,是在经验中生存发展和实现超越的人,他生存于世,因为他的“能群”能力,使得他在动物的世界中分离了出来,因为他的“向善”本性使得他在现实中不断摆脱自身的兽性,向着理想的人性目标迈进。而为什么人不得不这样呢?古人认为这是由人的先天的规定决定的。人道来源于天道,因此人道要效法于天道。在这里古人并不是强调天道的优先性,而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说,人与天是同一的,人之道寓于天之道中,而天人之道又一同根源于万物之道,即世界之根本。可见中国哲学的人的本质观,是以宇宙本体作为人性所以如此的最终依据的,其主要的内涵是对人的本质的事实界定和价值预设。因此,中国哲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人的本质事实层面,界定人禽之别,指出人具有人性和兽性的,强调人必须完善自己的现实根由;在人的本质的价值层面,通过圣凡之辨,强调了人应达到的价值目标,圣人之境界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的最高价值预设;在人的本质的必然性层面,界定性情的内涵,在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证了人的本质的最终根源,实际上完成了对人的本质的形而上的论证。

Human Essence Idea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philosophy of China, human essence idea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which is the core of humaneolog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tian dao theory ,

the human essence idea is made up of three ways ,namely ,t

Key words:

human essence idea, double nature of Man and birds and beasts,

double nature of elite and ordinary person,

doubl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desire.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今国人信仰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来重塑国人的信仰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守不住自己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注定是不能强大的,只有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净化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屹立在世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https://www.doczj.com/doc/fb5459327.html,/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 文 | Barbara Hannah 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91分)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下)试卷 91分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考试说明]: 1、玄览是从最超验的层次对事物的一种整体性的观照和透察。 正确 错误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话。 正确 错误 3、“了”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观照和透察。 正确 错误 4、悟性本质上具有自我意识性质,是一种自我意识性,与自我相关联。

正确 错误 5、悟性直接基于一种认知的本体性,即以认知本体为根基。 正确 错误 6、悟性的整体性源于对象的整体性,是对象的整体性要求的。 正确 错误 7、所谓直接性是指摈除表象、语言、文字等一切间接性,直指对象的本体、本性。 正确 错误 8、打破日常和常规思维定势,采用反的、负的或逆的说明方法,达到和实现对对象整体之直接的乃至瞬时的领悟。 正确 错误 9、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

等有关。 正确 错误 10、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结构化的方法,并且以理性论证为基础。 正确 错误 11、哲学观是指人们对于哲学系统的观点和看法。 正确 错误 12、中国古代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议的一个话题。 正确 错误 13、“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出自《尚书·洪范》。 正确 错误 14、“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出自《孙子兵法》。

正确 错误 15、“思”是心之所虑。 正确 错误 16、“二曰言”,是讲容貌,容仪、态度、举止。 正确 错误 17、“三曰视”,是讲视觉,观看、观察。 正确 错误 18、“五曰思”,是讲广义上的“思”,思考、思索、思虑、领悟。 正确 错误 19、“恭”是从“貌”而来,“恭作肃”是说采取恭敬的态度就能够令人肃然起敬。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之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中详细地阐述了对于生死的看法,表现了庄子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超越自然的态度。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自然、意义 正文: 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 “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

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庄子在《至乐》篇中让骷髅来选择复生与死亡,说明死是一种解脱,不必把生看的太美好,而把死看得一无是处。人的死是对世间烦琐之事的解脱,生前不能不管的,死后可以完全彻底地放下。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这个人在乱世之中,天地之间遵循天道,顺应天理,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一切,一切了然于心,直到人间名利生死。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

《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 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教材: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概述: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思辨的结晶,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智慧的鲜明特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学派与哲学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体现中国哲学智慧的连续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开发结合起来,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有所感悟与把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智慧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智慧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丰富哲学智慧,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以达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目的。 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选修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须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及人文历史知识,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须采取学生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二须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三须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四须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现代意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中国哲学史简述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答案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答案【篇一:2016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答案】 ;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 1.0 分 ? a、《原道》 ? b、《逍遥游》 ? c、《中庸》 ? d、《春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是最好学的弟子是()。 1.0 分 ? a、子路 ? b、子思 ? c、颜回 ? d、冉求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中国人结婚的传统色彩是()。 1.0 分 ? a、黑色 ? b、纯白色 ? c、大红色 ? d、桃粉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礼仪之始在于()。 1.0 分 ? a、正衣冠 ? b、梳容颜 ? c、顺言辞 ? d、端行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现今梅毒感染率已经是90年代的多少倍?() 1.0 分 ? a、 2 ? b、 10 ? c、 25 ? d、 50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关于周公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0 分 ? a、 又称周文公 ? b、 西周初期神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 c、周公旦为周文王第四子 ? d、周朝历史上第一代周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君子与人之交,必须验行,不得以其言辞之善,则谓行之尽善”出自()。 1.0 分 ? a、孔颖达 ? b、 孔子 ? c、孟子 ? d、郑玄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8 《弟子规》中“读书法有三到”中的“三到”不包括()。 1.0 分 ? a、心 ? b、眼 ? c、耳 ? d、口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政论源于以下哪部经典著作?()

1.0 分 ? a、 《尚书》 ? b、 《礼记》 ? c、 《诗经》 ? d、 《周易》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0 影片《铁人》讲述的是什么地方的事?() 1.0 分 ? a、哈尔滨 ? b、北京 ? c、秦皇岛 ? d、大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 哪朝人发明了三跪九叩?() 1.0 分 ? a、唐朝人 ? b、宋朝人 ? c、清朝人 ? d、 【篇二:尔雅中国古代史课后题目及答案】 的基本方法的代表是()。 ? ? ? ? a、理论研究 b、辞章研究 c、义理研究 d、清朝乾嘉学派的考据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 5.9分 2 考据学派要求()本身要符合忠于历史原始的相貌。 ? ? ?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儒家生死观

一、生死观的本体论前提:人固有一死,生死乃自然法则使然 二、积极的入世精神:人固有一死,但一息尚存,就当努力 三、生当鞠躬尽瘁,死则死得其所 四、四、生命诚可贵,做生活的强者 《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死亡哲学》高洋 强昱,陈战国.超越死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M]. 儒家死亡哲学倾向于道德哲学基础;道家死亡哲学注重于将个人生死融入到宇宙之中;佛家死亡哲学强调生死轮回,生死涅。 儒家的死亡哲学是建立在儒家“仁”、“义”、“礼”传统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道德哲学的色彩,对于中国传统死亡哲学影响深远。道家死亡哲学赞美死亡,但并不是厌恶生存,热恋死亡。它试图打开百姓狭隘的认识局限,冲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让人们走出狭隘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以大道那样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宇宙般的胸怀对待生死。佛教死亡哲学则是强调生死即涅槃与瞬间即永恒是,其实质上说的是不离生死而超越生死,不离时间而超越时间。传统佛教中,只有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了有限的时间才能进入永恒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 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 最 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 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 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 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 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人是什么?人即灵魂。人是可以思考可以互相交流的肉体,他有理性、可以规划、可以感知、有创新等各种能力。二元论认为,什么是死亡,死亡可能是心灵和肉体的分离,也许是伴随着躯体殒灭的永久分离。物理主义认为死亡是什么,灵魂这种额外的实体并不存在,心灵也只是肉体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能力,所以,心灵也就伴随着身体正常运作能力的毁灭而毁灭。死亡,简单地说:就是一系列功能的终结。 1人可能是肉体和其他某物的结合体,心灵.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整理简约版(1)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西方哲学:爱智之学、反思之学 2、马克思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中国古代哲学 (1)概念 是中国本土理论思维历史的展示; 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中华文化的灵魂。; (2)包含内容: 时间上:上古以来到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 领域上:儒、释、道为核心; (3)发生学角度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佛教思想传入于南北朝而确立于唐 (4)比较学角度 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支撑、核心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夏商周时期的哲学 夏:BC2070-BC1600 商:BC1600-BC1046 西周:BC1046-BC771 (一)年代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 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二)原始宗教与神话 1、原始宗教——神灵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上帝崇拜。 2、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 (三)商周之际的思想——《易经》和《洪范》 夏商周之际,崇尚鬼神。 商代发展为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观念 西周的敬德思想——“明德慎刑”、“敬天保民” 1、《易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原称《周易》 周:东汉郑玄“周普无从不备”(说法之一) 易:古代卜筮书籍的通称;日月为易;蜥蜴(变色龙) A.作者 *传说 上古:伏羲氏演八卦

中古:周文王演成六十四卦、卦辞、爻辞 下古:孔子作《十翼》 *应为卜者所做 B.相关内容 *朱熹“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卦辞,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 *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 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阳), “--”为六(阴)。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C.性质: *卜筮书:《易经》原本是供卜筮用的书,朱熹为代表。 *哲学书:《易经》为义理之书,即主要是讲天道及人事训教的著作。 *历史书:《易经》是一部历史著作。近代史学家胡朴安的观点。 D.历史价值 *用《易经》算命,虽不科学,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惑,给人以精神上的慰籍。 *包含有很多生活智慧,对人们有启发指导作用。 *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萌芽。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 2、《洪范》 (1)《尚书·洪范》,据说是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灭殷后,殷遗臣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九条治国方略。“九畴”,意为“畴”通“筹”,为谋划、策略的意思。 (2)五行思想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一)时代背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黄河流域先后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封建王国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二)学术派别 1、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诸子百家”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农家、小说家。 3、“九流十家”形成历程 (1)最早分派:《史记》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六家要旨》以黄老道家为立场总结、概括、分类先秦诸子; *此文被司马迁收录于“太史公自叙”,最早提出六家,并进行评说(2)分派形成 *十家: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中,在“诸子略”上又加入四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成为“十家”。 *九流:小说虽为一家,但不能入流。 (三)学术中心:天人关系问题 (四)显学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诚如《河洛原理》所说,“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阴阳五行始终被置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最根本最高的气范畴之内,即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极盛时代,也没有成为宇宙观的主体,往往是气一元论宇宙观的构成部分。所以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宋.吴澄《答人问性理》)。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人与天地之气通为一气,“人之生也,因阴阳五行之气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阴阳五行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性”(吴澄《答田副使第二书》)。总之,中国古代哲学用气一元论的单一物质概念,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根源于物质(气)的,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总之,气一元论是中医古代哲学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 一、气的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应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医学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 (一)气的哲学含义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和社会)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学中关于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形态的学说相混淆。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永恒的,既不会陈旧也不会改变,只会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是,对具体科学的物质的概念、属性、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则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深化着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