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建设单位

(一)项目名称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的理由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

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东莞市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东莞市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0000.2 平方米(折合约45.0 亩),代征地面积2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9730.2 平方米(折合约44.6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29730.2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0395.1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3565.6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27292.3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3746.0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2259.5 平方米,成品仓库1486.5 平方米),办公用房1308.2 平方米,职工宿舍743.3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475.8 平方米;绿化面积1962.2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7373.1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9730.4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345.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该项目在东莞市xx工业园区建设,总用地面积30000.2 平方米(折合约45.0 亩),预计总建筑面积33565.6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27292.3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3746.0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2259.5 平方米,成品仓库1486.5 平方米),办公用房1308.2 平方米,职工宿舍743.3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475.8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0395.1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7373.1 平方米,绿化面积1962.2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9730.4 平方米;该项目工程容积率1.1 ,建筑系数68.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三)公用工程及其他

该项目建设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消防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等,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配套环境。

五、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方案

通过产品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结合xx有限公司发展规划及该项目资金筹措能力,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生产纲领;项目建成达纲后,形成年产新型功能陶瓷材料34131.7 单位/年的生产经营能力。

(二)项目效益规划目标

根据预测,该项目达纲年的营业收入34131.7 万元,总成本费用26401.5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51.4 万元,年新增利税总额9400.6 万元,年利润总额7578.8 万元,年净利润5684.1 万元,年纳税总额3716.5 万元。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投资方案

1、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14380.9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43.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1%;流动资金4437.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9751.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8%;建设期借款利息191.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

2、该项目建设投资9751.9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9023.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7%,包括:建筑工程投资422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4%;设备购置费4654.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4%;安装工程费139.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4.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其中:土地使用权费37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预备费144.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TI)14380.9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 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10480.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9%。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全部借款总额3900.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1%,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借款3900.8 万

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1%;项目经营期申请流动资金借款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

七、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

1、项目达纲年预期经营收益:34131.7 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26401.5 万元。

3、营业税金及附加151.4 万元。

4、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7578.8 万元。

5、项目达纲年净利润:5684.1 万元。

6、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3716.5 万元。

7、总投资收益率(ROI):53.9%。

8、资本金净利润率(ROE):72.3%。

9、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52.7%。

10、项目达纲年投资利税率:65.4%。

11、项目达纲年投资回报率:39.5%。

12、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税后):3.9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3、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达纲年)。

14、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1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5、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33.2%(达纲年)。

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该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 个月的时间。

九、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东莞市及xx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诸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一部分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而是基础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工具)和制造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内部以及不同技术层次之间交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交互性、群体性、系统性突破过程。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现实要求、国际竞争格局、未来定位等着眼,构建我国制造技术突破的总体架构和路线。

3、xx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东莞市xx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294 个就业机会,达纲年纳税总额3716.5 万元,可以促进xx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两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二是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三是智能制造水平继续提升。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点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明

显提升,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制造快速兴起。四是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已初具雏形。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原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和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成效显著。六是城市试点示范开局良好。批复同意宁波等12个城市和4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各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2、2017年东莞生产总值(GDP)75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36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3593.8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3964.6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为0.3:47.4:52.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金融业增长3.9%,房地产业增长2.0%,其他服务业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329元,增长7.5%,

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527美元。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7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92.23亿元,增长1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03.32亿元,增长8.6%。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064.14亿元,增长7.7%。民营经济增加值3739.48亿元,增长9.0%。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00.0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1%。其中,企业工商登记41.33万户,增长25.7%;个体户登记58.69万户,增长14.9%。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7.1%。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2017年,全市工商新登记22.31万户,比上年增长28.3%;新登记企业10.15万家,增长23.5%。

3、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加快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任务迫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的发展重点,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加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行动举措。加快论证,启动实施新型医疗惠民、新能源、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重大行动举措,培育一

批新增长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该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今年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稳,体现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增长稳定性增强,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稳,更体现在稳中有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服务业占比上升,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提高。稳,还体现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稳,也体现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贫困人口预计减少1000万以上,生态环境有所好转,绿色发展初见成效。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的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贯彻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是符合实际、完全正确的。

2、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根本上要靠全面深化改革。目前,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农村土地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等制度性建设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些大江大湖的流域性保护和发展中面对很多行政壁垒,许多环保标准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来化解,探索多种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用改革之力促绿色发展落地生根,用绿色描绘大美中国的生动底色。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xx有限公司通过对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项目最佳建设地点——东莞市xx工业园区,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由xx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生产建设项目”,拟选址在东莞市xx工业园区。

4、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30000.2 平方米(折合约45.0 亩),代征地面积2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9730.2 平方米(折合约44.6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该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xx工业园区,用地周边交通便利,由于规划科学合理,项目与相邻大型建筑物有一定安全距离,与周围建筑物群体及城市规划要求协调一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构成任何影响,是该项目最为理想、最为合适的建设场所。

2、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5km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3、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新型功能陶瓷材料行业的理想场所。

4、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xx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章总图布置

一、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方案

1、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

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2、根据xx有限公司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

3、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4、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二)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1、xx有限公司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2、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生产车间布置详见—《主要生产车间布置示意简图》。

二、运输组成

(一)运输组成总体设计

1、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2、xx有限公司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场内运输

1、场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2、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该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三)场外运输

1、场外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由汽车或铁路运输解决,xx社会运输力量充足,可满足该项目场外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2、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该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3、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力量,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成品、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避免多次倒运,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效率。

三、总图主要数据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30000.2 平方米,其中:代征地面积2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9730.2 平方米(折合约44.6 亩),场区总建筑面积33565.6 平方米,项目计容建筑面积33565.6 平方米,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0395.1 平方米,绿化面积1962.2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7373.1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9730.4 平方米;该项目建筑系数68.6%,工程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一、建筑设计方案

1、结构设计:该项目生产车间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基础工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较小的建(构)筑物采用天然地基,荷载较大的建(构)筑物采用人工挖孔现灌浇柱桩。

3、车间厂房:采用钢屋架结构,屋面采用彩钢板,墙体采用彩钢夹芯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4、办公用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孔砖非承重墙体,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5、其他用房:采用砖混结构,承重型墙体,基础采用墙下条

形基础。

二、主要材料选用标准要求

(一)混凝土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基础采用C25混凝土,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级,基础混凝土垫层为C15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级。

(二)钢筋及建筑构件选用标准要求

1、本工程建筑用钢筋采用国家标准热轧钢筋:基础受力主筋均采用HRB400,箍筋及其他次要构件为HPB300。

2、HPB300级钢筋选用E43系列焊条,HRB400级钢筋选用E50系列焊条。

3、埋件钢板采用Q235钢、Q345钢,吊钩用HPB235。

4、钢材连接所用焊条及方式按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

(三)隔墙、围护墙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