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

试析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

试析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
试析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

试析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

曲宝娣

[摘要]:在东西方的社会思想史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鲜有极为相似的思维方法和思想体系,然而在法律思想史中,自然思想,即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同

中国的道家思想却是一个例外,它们颇有许多相似之处。西方的自然法思想与

老子都提出了“自然”的观念。自然法主张“四个自然”理论,即自然人、自然状

态、自然权利和自然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由、平等、正义、理性等一整

套完整的价值理念;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要求“无为而治”,顺应规律。两

种思想在不同的阶级代表性和历史背景下走出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关键词]: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理性原则 社会契约

在西方漫长的历史中,自然法思想几乎贯穿了西方法律思想史发展的全过程,它构成了西方法治传统的内在动力,是西方法学史的内在线索。发展至现在,自然法思想已成为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依然在指导和促进西方法学的发展和进步。

在中国有没有自然法思想,一度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在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发展中,道家思想曾独树一帜的提出了“道”的法律思想,这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那么,老子的法律思想是否为自然法思想?以下本文将针对该问题作出论述和判断。

一、自然法的涵义与沿革

首先,应当明确何为自然法?自然法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自然法发端于古希腊早期,至斯多噶学派开始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其理论体系是随着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而由各自然法学派的学者们逐步构建起来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以及不同的发展需求中,自然法的涵义是有所不同的。

纵观西方自然法的发展历史中,关于自然法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1)符合“自然”的自然法理论。这一思想由斯多噶学派首先提出,他们认为理性是适合于所有的人,并使所有的人能够平等的、协调的生活在一起的支配原则。“自然”不仅是事物的秩序或规律,也是人的理性之源,因而自然法就是理性法,它构成了现实法和正义的基础;2)中世纪的宗教自然法理论。他们认为自然法是上帝统领理性动物(即人类)、指引人类

达到至善的理性命令;3)符合人的理性的自然法理论。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与斯多噶学派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理性不是来源于“自然”,而是来源于人。他们认为自然法来自于人的理性,是每个人基于理性就可以理解和把握的,而这种理性在他们那里,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能力;4)新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理论。这一时期的自然法逐渐具有了一些实际的内容,如:自然法追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维护人权;法有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之分;自然法既有对人类有利的某些基本价值,也有对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等。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西方自然法的一个发展轨迹,即逐步从一种抽象的法上之法,发展成为一种价值取向、一套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包含二层含义:第一层次是自然法的抽象内容,包括正义、理性、人权、自由、平等,等等;第二层次是实质意义上的自然法,它包括:1)对实在法的要求。如(实在)法应明确、公开、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具有溯及力、不能自相矛盾,它还应该能给人以明确的预期,应该符合人性等等;2)对权力的要求。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不但人民的行为要受法律的控制,政府的权力更要受法律的控制;3)对程序的要求。在实施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追求程序的公正才更能保障实质的正义。

二、老子的法律思想与西方自然法思想

(一)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西方自然法思想的理性

道家的法律思想的哲学根据是“道”,道的最基本的特性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在老子看来,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源是道,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道是客观运动的必然结果,道产生万物,但道生万物又不是有目的的行为,这就使“道”不具有物质形式,而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存在。这种不可知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支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规律,它先于任何仁义礼法规范而存在,并且是可独立存在的普遍规律。道是万物之母,道的法则是自然,因此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自然。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社会、法律,应当“知常”,也就是掌握其自然规律,并按照规律去适应它,这叫“明”;如果“不知常”,不了解事物的自然规律,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就是“妄作”,其结果便只能是“凶”(3)。老子将一切都纳入了道的体系中,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事物运行的规律是自然存在的,作为法律则更应当遵循这种规律,这便是法的哲理性。老子的这种思想与西方自然法思想中的理性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

自然法思想的理论前提是建立在一种假定之上的。自然法学家们普遍认为,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平等的,

自然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社会秩序。他们认为,自然高于人为,“自然法”是一种“自然+法”的理论陈述,然而,“自然”并不是纯粹的物质客体,而是一种寄寓着“神性”、“理性”的观念与秩序的集合。依照“自然”的观念,人类的一切创作,包括法律制度在内,均为自然长成或是仿效自然而作。以“自然”为依托的自然法,不仅是永恒的规范,并且是决定人为规则有效与否的检验标尺。在这样一种自然哲学的支配下,“自然”成为法律的母体或者是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著名思想家密尔就曾写下过这样一段名言:"没有哪个词像‘Law'这个词那样经常的与‘自然’连在一起使用,‘Law’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中的一种含义所表示的是‘是什么’,另一种含义所表示的是‘应当是什么’,我们常常谈到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化合物的定比定律、有机体的生命定律等等,所有这些所表示的是‘是什么’;我们也常常谈到刑法、民法、名誉法、公平法等,所有这些涉及的是‘应当是什么’或某个关于‘应当是什么’的推测、感觉或命令。”(4)显然,在密尔的观念内,“自然+法=自然法”的结构,构成了法律规则存在的正当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学者们认为自然法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主张,即“主张可以拿一个终极的尺度、一套理想的法律,来检验一切法律的效力。这个终极的尺度,这套理想的法律,可以比一切现有的法律更确切的被认为和评价。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5)这个绝对标准的原型,就是为人们所熟悉和仰慕的自然秩序。也正因为“自然高于人为”,所以与“事物本质”、“理性”相对立的法律,均非真正的法律。

显而易见,老子与自然法思想都建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自然的规律或者是理性是理想社会中的行为准则,人们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享有普遍的平等和自由,享有生而具有的自然权利。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愿望,他们都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然而,虽然老子的法律思想与自然法思想的理论前提和目标一致,但在其各自的发展和应用上却相差甚远。

老子所处的历史背景为春秋末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此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造成了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西周时期的礼治思想已无力再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于是产生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识破了西周“天命观”的虚假,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各种社会制度,重民思想的提出及思想解放开辟了百家争鸣的道路。老子的道家思想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老子否定了天,提出“自然”的观点,宣称一切都是自然的,于是推倒了上帝的创世主地位,这是老子划时代的理论贡献。但是,老子思想的阶级性限制了其理论的发展。

老子反对仁义礼,批判剥削和压迫,要求恢复原始社会的淳朴道德、慈孝、忠信等;老子反对暴力镇压和重税,主张“无为”之治,要求统治者不干涉或尽量少干涉人民的生活。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悠

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6)这“太上下知有之”的统治者就是指无为而治的统治者了,人民不受他的干扰。老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伯什之器而不用也,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7)显然,这是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老子的这些观点反映了春秋时代平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平民阶级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最古老的阶级,他们缅怀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的情况,这种要求回到原始时代的愿望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马克思论述一个阶级的理论代表与他所代表的阶级关系说:“不应该认为,所有的民主派代表人物都是小店主或小店主的崇拜人。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使他们成为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是下面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阶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也就是他们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一般说来,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方面的代表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关系,都是这样。”(8)老子所不能超越的局限正是春秋时代平民阶级所不能超越的局限,老子在理论上所提出的要求正是当时平民阶级实际生活上所有的要求。

因此,老子的这种局限的阶级性,使其思想带上了封建宿命的色彩。他强调以道统法,将法律问题归入“道”的体系中,这突出了法的哲理性,但是却并未提出具体的立法、司法主张,使一切都纳入“道”的“无为”之中。然而“道”有太多的不可知,使人不知不觉中把它作为一种宗教式的教义,它的消极遁世往往把人引入感性和逃避的深渊,以致于后来庄周对它的发展,更是将道发展到一个神秘的不可侵犯的高度。人要效法道的“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表面上无为,实际上无所不为,这实则是要求人们消极的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道家的这种主张实际上是未看到人类社会的特殊性,虽然人类社会也是自然中的一体,但毕竟有其特殊的个性,道家过多的强调普遍性与共性,必然使其理论发展到一个空洞的虚无的状态当中,以致于道家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并未得到深刻的发展和应用。

而自然法思想的发展却恰恰相反。如前文所述,自然法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期间也曾经历过抨击和停滞,但其先进的阶级代表性和理论观念的进步性,使自然法思想一直都经久不衰。

最早将自然法理论系统化的是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他不仅给自然法下了一个定义,而且把它同理性、正义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正义、理性均源于自然。他对自然法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第一,自然法是普遍适用的,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人类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被赋予了正确的法律。第二,自然具有永恒性,是

永远有效的。“一切正确的、合理的都是永恒的,并且不随成文的法规一起产生或消灭。”(9)自然法产生于任何成文法之前,产生于任何国家之前,并且是与神同时产生的。这种正确的法律,是永远不能被撤消的,也不能被废除;第三,自然法与神法一样都是最高的,他统帅全人类,也高于一切人定法。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它根植于自然,是正义的体现,是神的意志,它是为着实现理性、正义和神意而支配和禁止一定事物、一定行为的规则,它鼓励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约束人们不去为非作歹,这种规则依靠自然的强制力或约束力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是带有神法的色彩的。

经过中世纪神学的洗礼,到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学将自然法思想发展成为传统的、经典的、最成体系的自然法理论。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理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得以长足的发展,人们又重新找到了人类的理性,宣传人类理性和自然法的运动达到了顶峰,古典自然法学便应运而生,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主张自然法代表人类的理性或本性,是最高的法律。按照人类的普遍理性,人们可以推演出详尽的、普遍适用于人类的法律或法典。他们提出四个自然的理论,即自然人、自然状态、自然权利和自然法。自然人是法律分析的基本单位,在国家未形成之前,每个人均为平等而独立的个人;自然状态意指一种人类本来的状态,或者说未被国家强权所玷污的时代;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平等的享有自然权利;而在自然状态中,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即为自然法。这一时期的自然法已不再是神性的体现,而是人性的彰明;它的内容是可以列举的,而能够列举的根据则是人性的表现;自然法已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是一种具有道德性的规范体系。在此理论基础上,自然法学家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主张和措施,如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分权和制横理论、法律公意说及法治原则,等等。这些主张和原则构成一套完整的学说,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锐利武器,并为西方法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到这里我们看到,老子的法律思想与自然法思想虽然有一致的理论前提,然而却因阶级代表性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老子后来只能被奉为道教的始祖,享受香火的供奉,而自然法思想却成为西方社会法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并且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无为而治”与社会契约

老子由“道法自然”的道理推出的治世之道便是“无为而治”。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10)道永远是无为的,而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遵守道的法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这里,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要顺其自然,而不强求,换句话说,就是为无为。老子认为这才是道法自

然的最贴切的表现,也是圣人治世的最正确的方法。老子的这种理论提出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如前文所述,老子所代表的是平民阶级,而农业小生产者的经济特点及其阶级利益,决定了老子所表现的社会学说。小生产者有自己一小部分私有财产,希望能安安静静的生活下去,统治者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老子认为“天之道”本来就是听任万物自生自长,不干涉也不强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⑾;“天道”本来是无为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⑿;所以“人道”也应该是无为的:“民莫之令,而自均焉”⒀,这样才顺乎自然,合乎人情。因此,所谓礼乐、文化、兵刑、财赋等措施,都是“有为”的政治,老子认为,这些礼器制度,虽然可以有,却不可以过分倚重,“为有为”是大可不必的。“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⒁,这就是明确的“为无为”思想。老子对无为政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治大国若烹小鲜。”⒂王弼注释老子云:“不扰也。”⒃“烹小鲜”的治国之道要在一个“静”字,由此,老子便提出了以道治国的一系列主张。

第一,统治者要少私寡欲。老子曾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⒄的观点,主张寡欲。所谓“寡欲”落实到站在统治舞台上的人们的身上,就要“去甚、去奢、去泰”⒅,告戒统治者要克制奢求和享乐的欲望,少向臣民索取。老子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出于统治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⒆所以,只有统治者“无欲”,少搜刮,才能使“天下足”⒇,“天下足”才能天下治;天下不足,就会出现盗贼等罪行,人类社会的自然便会被彻底搅乱。因此提出“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字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1)这是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完备表述。第二,“绝圣弃知”,搞愚民政策。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22)这里的“愚”字并非蠢昧之谓,而是真朴之义。老子认为,人本来是淳朴质实的,后来由于统治者背离了“道”的原则,肆行权欲,放纵物欲,以致这些“可欲”的事物诱发了普通人好智术、争功利的冲动。老子认为“善为道”的统治者,不是要将已有的智术教给人民,而是要把这种被扭曲的人性再扭转回来,使其脱离心神迷乱之状,回归淳朴质实。因此老子又提出“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23)即,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崇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贵重珍品奇货,使人民免生贪心而为盗;不显耀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人民清净的心思不被扰乱。只要满足人民的温饱要求,淡化人民争逐名利的志气,增强人民的体质就行了,不要什么聪明智识,永远使人民没有政治知识和欲望,使人民中的少数智者不敢兴风作浪。实行这种无为的政治,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正所谓“为无为,则无不治。”(24)

老子的这种无为学说有其进步的一面,他认为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是客

观的,不听命于上帝的安排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这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迷信观念起着一定的破坏作用。同时,老子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困苦、赋税太多、财富分配不公正不平等现象,要求对统治者进行限制,这反映了当时地主庄园制刚刚代替领主井田制的封建经济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总的来说,老子是抹杀了人类社会现象与宇宙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异。他把自然界“无为”的发展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上来,认为人类社会应同自然界一样,也须任之以“无为”,使其各遂其生,各顺其长。这就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否定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要求统治者清静无为,老百姓无知无欲,这种观念所造成的效用不仅仅是人无欲无求,更会造成社会无求。按照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只能是一种温饱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不需要创新活力的社会。这就使得老子的法律思想加入了过多的自然命运和封建宿命色彩,而且流于形式之中,减低了其理念价值功能,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

而自然法思想家们要比老子现实的多,他们承认现实社会的诸多缺陷,而以自然法作为一种自始即存在的理念体系。“社会契约关系论”便是自然法解释理想状态社会关系存在的重要理论。自然状态的缺陷决定了它的暂时性,人类必定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文明社会。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社会契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从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状态。所谓社会契约,简单的说,即国家和社会是由人们签订契约而形成的。人们让渡出自己权利的部分或全部,建立国家以制定法律,从而维护社会的和平秩序。具体的方式是:人们放弃自然状态下的全部或部分自然权利,把它们交给一个人或一个集体。主权来源于每个人的自然权利,这个人或这个集体是主权的掌握者。国家或政体由此而产生,人类开始生活在有国家和法律的社会之中。之所以选择“契约”这一名称,固然是同商品经济社会重视契约是分不开的,但是,其更深刻的含义则在于:第一,契约是平等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第二,契约的内容是在当事人协商之后,用明定的方式加以规定的;第三,契约必须信守。

对社会契约论有独到精辟深刻见解的是卢梭。他一再强调“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5)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只不过是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前一样的自由。”(26)这就要求,首先通过订立契约,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自由的国家,个人和国家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其次,每个结合者将自己以及全部权利转让给国家,国家必须给予让渡权利者以同样的民主权利。国家仅在公意的基础上进行统治,人民服从国家就是服从“公意”,实质上仍是自由的服从自己的意志。关于社会契约存在的形式,卢梭说,这种社会契约的条款从来就没有被正式宣告过,但为人们所默认或公认。亦即,“社会契约”这一概念,无非是

表示观历史上已往存在的普遍情况而已。社会契约要得以履行,使它不至成为一纸空文,就应该有这样的规定:任何拒不服从公意的人,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是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当执政者滥用职权,不履行契约,以损害人民权利和利益时,人民就有权取消契约,有权通过暴力夺回自由。卢梭正是通过这种理念解决了社会的合法性问题,也解决了国家、社会、政府各自的法哲学根源和根据,这是充满智慧、富有激进色彩、充满战斗和革命精神的思想体系。

在老子的思想中,也曾闪过契约的理念。“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27),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28)。”(29)意思是说苛征暴敛与民结大怨,此种深重的冲突非调解所能完全化解。所以老子认为圣人治国,“司契”而已,即尊重社会契约,不可将此文明关系国家化而“司彻”。但是,因为受“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老子的这种契约理念也只是为了要求统治者“有德”,顺从“天道”,并非真正的社会契约理论。再则,从老子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来看,老子并不主张天下大一统,他要求的是邦国自治,因此他对国家是持虚无的理念,所提出的“无为而治”也仅是针对“圣人之治”而设计的。所以,他并未解决国家与法律之间关系的问题,这就使得他的法律思想过于软弱和牵强,这正是封建保守的老子永远落后于资产阶级自然法思想之处。

(三)人权理论

人性论是自然法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自然法思想对人的概念是新颖的,他们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普遍的自然人权利,这已超脱了宗教原罪和超自然命运的限制,它以对人基本权利的确认为基本原则,以资产阶级特有的视角,发展了原有的自然权利转让义务,并过渡到人人有权追求个人幸福及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他们认为只有在政治权利充分发挥作用时才有可能推动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既然国家权力是人民权利的让渡之物,因而从理论上而言,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也理应归于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国家公职人员都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可以转让自己的权利,也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利。通过这些论述,自然法思想家们更加坚定的举起人权的旗帜,号召人民起来革命。他们为资产阶级思想和社会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后期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0)的哲学却并未对人性、人权给予足够的关注。老子以天道否定人道,用自然原则否定人为原则,使道成为一种自然命运,而人只是受这种命运支配的可怜虫而已,所有个人的追求都应遵循道的规律,才能以无为胜有为、以弱胜强。虽然后来道家思想对人性观点的发展,曾有杨朱的“贵已”思想和庄周的天性论,要求人重视自己,主张“贵已”、“为我”,主张人的自然性,但因其理论来源是

根据老子的哲学思想,所以依然逃脱不了“道”的束缚。他们认识到了人的自然权利,但依道家的思想对人性所能做的就只有保全,所谓“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31),即只要每个人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别人干涉自己,也不要去干涉别人,不要有太多的奢求和欲望,只要实现温饱,维持生命即可。道家的这种人性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的思维,对人存在于自然中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侧面承认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可道永恒不变的导向性却严重束缚了人的手脚,道家的人大多禁欲吃斋,丧失了革命进取的精神而变得消极无为。

于是一幅景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信仰自然法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不懈斗争,而老子的信徒却只是道的仆人,伏在自然宿命论的脚下过着无欲无争的小民生活。

(四)依法治国

对于自然法理论而言,自然法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判断,它包含着健全的逻辑组织形式,有对理想状态政治、法律和文化的思考,但它毕竟是一种参照体系,是一种“理想”,自然法思想家们不会忘记现实当中国家法的存在,他们都知道自然法的原则能否以国家法的形式得以体现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都希望国家法能贴近民众,代表理性的原则,对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出规范,有的甚至对国家法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赋予它们各类现实意义和功能。对于自然法学家们而言,没有自然法固然可怕,人民的权利丧失了来源,但没有国家法也同样不可想象,因为人民的权利没有了保障。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依法治国,国家的权利就会被统治者滥用,人民丧失了根本的权利,只有生活在强权和基本人权的灭失当中。由此,自然法学家们提出了分权理论,法治原则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主张和措施。

而老子对此却持完全相反的主张,他反对以法治国,因为这是“有为”的手段,违反了“道”的无为规律。他抨击礼、法,认为礼法是“失道”的产物,提出“礼为乱之首”、“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2)的观点。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3),“礼”不仅不能致治,而且是乱之首,因为正是有了“礼”这种规则,才引发了是非、辞让、贵贱、厚薄等观念及趋贵避贱、争厚舍薄的行为。这种仁义礼法的教育不仅无法克服社会的混乱,相反,由于无法避免犯罪的发生,在礼的旗帜下,统治者又不得不实行一定的刑罚措施,反而造成“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34)的局面。而法律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35)的“人之道”,社会行此道只能使贫富分化、苦乐不均,引起人们之间的利益分争。社会的不平等性产生了“小盗”,而法律承认并保护这种阶级的不平等性,正是造成“盗贼多有”的原因。法律因保护“大盗”,制造了“小盗”,又反过来惩罚“小盗”,依照这种逻辑,法律显然是不合理的。老子关于法

令与盗贼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法令保护的制度同盗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剥削制度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发现了犯罪根源于剥削的道理。但老子并未在此理论上作理性的论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一直作感性的批判,完全忽视和否定法律,走入了极端,这就与社会发展的规律背道而驰了。

三、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老子的法律思想虽然提出了“道法自然”,闪过西方自然法思想的一些理念,然而却并非真正意义上自然法思想。自然法作为西方法律的一套价值体系,是以人类中心为主义的、积极有为的、人定胜天的法律思想,而老子的“道法自然”则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自然和谐、消极无为的状态,是一种“法自然”的思想。即,一个以人的理性为中心,一个以“自然”为中心;一个倡导积极因素为,一个倡导消极无为;一个主张人定胜天,一个主张天定胜人。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是由它们所代表的阶级性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而决定的。

纵观西方法学的历史,自然法理论几乎是一脉相承,经久不衰。西方的自然法思想,从早期古希腊哲学中的萌芽到现在已发展了两千多年,在17、18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自然法思想理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武器,并被积极的发展和推广,它所蕴含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维护人权等法律理念已形成西方法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西方法信仰的基本内涵。

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虽然比西方自然法思想正式提出早二百多年,但在中国法文化的发展中却并未得到深刻和先进的发展。由于老子思想所代表的是春秋时期的小农阶级,因此他对法律、国家、权利等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主张顺其自然,要求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宁静,这是他面对早已崩溃的农村公社式稳定的小天地生活的一种逃避退缩的心态,它无法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冲击,虽然认识到了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出现的问题,但却不能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一直都在抗议,对现实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强烈的不满,但却不会抗争,应该说老子并未意识到人民的权利是应该积极的去争取和维护的,而只是一味消极的幻想“小国寡民”式的小乐园生活。这是因为老子并未解决国家、法律和人民权利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此问题上他只是主张“圣人之治”,而“圣人之治”的根本就是“无为”,这就使得老子的法律思想过于消极、流于形式,不具备健全的逻辑结构,有太多的缺憾。在后来道家思想的发展中,庄周等人对法律问题的认识和发展更是片面的强调“道”的无为和强大,面对“道”的规律,人们所能做的只有顺从,完全忽视法律问题的存在。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道家的法律思想也是不适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的。中国封

建社会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寻求的是对自己阶级有益的思想理论,而老子思想的出发点是平民阶级,统治阶级自然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运用。种种原因使得老子法律思想中的自然思想犹如流星划空,一闪而过,无法形成西方法律思想中先进的自然法思想。但他所提出的自然理念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依然是先进的和值得肯定的。

老子的法律思想与西方自然法思想都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今天唯有从这两者的比较当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全面的分析,系统的总结,才能对今天中国和西方的法律现状作出历史的反思,并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丰富我国的法律思想和文化,对我国法律的建构作出有效的贡献。

注释:

(1)《老子》二十五章

(2)《老子》二十五章

(3)《老子》十六章

(4)(英)J·S·密尔《论自然》,引自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页

(5)(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李日章译,引自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6)《老子》十七章

(7)《老子》八十章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引自《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页

(9)(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10)《老子》三十七章

(11)《老子》五章

(12)、(13)《老子》三十二章

(14)《老子》八十章

(15)《老子》六十章

(16)《老子》王弼注

(17)《老子》四十六章

(18)《老子》二十九章

(19)《老子》七十五章

(20)《庄子·天地》

(21)《老子》二十九章

(22)《老子》六十五章

(23)、(24)《老子》三章

(2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引自《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李龙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70页

(26)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引自《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李龙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72页

(27) 左契:古代借贷活动,以木板刻文字作为借据,从中间劈为两半,左边一半债权人收存,右边一半由债务人收存。债约期满,以左右两契对合为验,清理债务。

(28) 彻:周代的租赋制度。

(29)《老子》七十九章

(30)《老子》一章

(31)《淮南子·汜论训》,引自《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32)《老子》五十七章

(33)《老子》三十八章

(34)《庄子·在宥》

(35)《老子》三十七章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

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古代著名人物有哪些思想成就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文学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 【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夏、商、周得资料不多,从零星记载瞧,夏、商主要就是宣扬“受命于天”得神权法思想。周实行宗法制度,宣扬“尊尊”、“亲亲”为核心得宗法思想。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旦总结商纣王残酷镇压人民导致灭亡得教训,提出“明德慎罚”,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分化、大变革时期。史称:礼坏乐崩,权力下移,诸侯、大夫异政。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得政治家、学者纷纷发表政见,形成了“百家争鸣”得局面。由于留下得史料较前代为多,不少著述表述得主张较为系统,成为思想史、也就是法律思想史得重要源头。史称“百家”,主要就是儒、墨、道、法四家。 第一,儒家得法律思想。儒家创始人就是孔丘,代表人物有孟轲与荀况。孔丘得代表作就是《论语》,贯穿其中得就是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得得思想体系。她主张“礼制”、“德治”与“人治”,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伦理等级秩序。她说:“道(导)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她还说:“为政在人”。孟轲就是仅次于孔子得儒家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主要有《孟子》。其发展了孔子“仁”为核心得“德治”理论,明确提出“仁政”。她说“仁者无敌”,“以德行仁者王”。统治者只能“以德服人”,不能“以力服人”。她得重民思想很突出,在孔丘爱人思想得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她也主张“人治”,在先秦思想家中首先提出“贤人政治”。她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不贤者在高位,就是播其恶于众也”。荀况被列为儒家,留有《荀子》一书,但其内容与孔丘与孟轲得主张不完全相同。她主张“隆礼重法”,礼法结合。她说:“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意思就是以礼作为立法与类推得根本原则。她以“性恶论”为出发点,论证应以刑罚惩治犯罪。她得两个学生,韩非与李斯就是战国末期著名得法家代表人物。荀况得学说开创了汉代礼刑(法)合一,儒法合流得先河。 第二,墨家得法律思想。墨家创始人为墨翟,著有《墨子》。她就是先秦最早对儒家学说提出不同见解得人。这个学派认为,当时之所以“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原因就是“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因此,提出人与人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有法,法如“百工为方以距,为圆以规”,“法若(顺)而然也”。至于以什么为法,她主张“以天为法”,因为“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德”,《群书治要》作“息”)。墨家主张得“天”,部分学者理解为“自然”。为实现其主张,她提出“壹同天下之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统一思想,选天下之贤者为天子、正长。人们要服从她们,凡“受利天下者”,“上得赏之”;“恶贼天下者”,“上得罚之”,并要公正执法,“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第三,道家得法律思想。道家得代表人物就是老聃与庄周,现存有《老子》与《庄子》。老聃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庄子生于战国后期。老子得法律思想就是“道法自然”,她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治理国家以自然为法,主张无为而治。道家既反对儒家得“礼”,也反对法家得“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一书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她还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那样小心,不要折腾百姓。越折腾百姓,国家越难安宁。她得这种思想对汉初统治者有相当影响。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观看待社会政治,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学说。从而为统治阶级提出了一套极为高明的统治之术,成为其政治学说的总原则。 一、“无为而治”的涵义 《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段话;“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当时正处于诸侯混战天下大乱之时,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对劳动人民专横暴虐和任意剥削,百姓不胜其苦。老子认为,当时统治者的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所以他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同时这也迎合了老百姓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环境的心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大智者不敢为也。”“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老子主张“以静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作为圣人之治的原则。可见老子的“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的“为”,并且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为,天下大治。 二、“无为而治”思想的辩证思考 “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真挚深沉的“民本”情怀,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渊源,对后世的治国安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包含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一)“无为而为”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无治主义”。实质上,老子“无为”是“以无为为”,即“为无为”。“无事”不是“绝事”,即什么事也不干,而是“事无事”,不可执事以扰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也强调“为”,重视“治”。从根本意义上讲,老子的政治思想即关于如何“为治”的学说,《老子》五千言可以为证。老子的“无为而治”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正言若反”,这与常人的言行截然相反。老子同孔子一样都是入世的,区别在于入世的方式。既然是入世的,就不可能“不为”,因为“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老子》中“无为”是手段,“为”是目的,“无为而治”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老子表面看消沉的“无为”迸发的却是激情四溢的“为”,只不过这种“为”更为理性一点,沉稳一点,是用冷静处事的思维方式来化解各种矛盾。 (二)“循道以治”的思想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此之中,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性而为”、“因性而治”、“循道而为”,这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必然规律。因此,老子独特治世思想的鲜明特征是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观照社会的发展规律,用自然之规律来统率社会发展之规律。在当时的中国,混乱、战争、疾病、饥饿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从而不能不迫使这位胸怀天下的哲学大师寻求另一种的救世之法。最终他把目光投向了头顶的天空,看到了自然的博大精深,也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于是在思想的这座茂密森林中绽开了他奇异的智慧之花,经久不息的散发着他清澈的芬芳。 (三)“民本自化”的思想 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主与民之间,老子主张统治者应遵从自然无为之道,奉行清净无为之治,相信老百姓有“自治”的能力,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其实是对人民个体人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人民自身智慧的高度赞扬。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人民能够“自治”,而不需要上者的“他治”;人民能够“自化”,也不需要外在力量的“他化”。人民的“自治”、“自化”也是循道而行,并非恣意妄为,犹如统治者循道而行“无为而治”一样。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老子的思想体系

老子的思想体系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老子故事圣人辞世“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思想渊源 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那么老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老子的思想核心,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化三清是什么意思老子化三清,是对道的延伸,道的发展,

道的未来。其实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并且以它的宽容包容着所有的事物。 老子以道来阐释世间万物的来源,在他看来,道演化着万物,然而道的变化是不可估量的。就像人的生命那样,来的很自然,去的时候也很简单。所谓的道法自然,道的自然发展规律自有它存在的原因。就如同所有的事情的都有两面性,正反两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都不以任何人而改变。既然世间的万物都能相互转换,又何必担心祸福呢?因为祸福是相依的。人世间的万物都是有和无的共同体,所谓的无相生,就可弥补世间万物的有无。而所谓的天的道,不过就是天的自我衍生的自然法则。百姓不会轻易地讨论死亡,是因为上天给了他生的厚念。道家是有着三清原的,即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家上神。有传说认为这三位神是七化成的,于是才有了后世的一气化三清。道家遵循自然,认为宇宙的来源是道。所谓的道就是宇宙中的气,这才解释了道家的众位上仙都是由气化成的。老子的一气化三清就是由此而来。 这就是所谓的道的演变,道即自然,道法自然,道的哲学本是道的未来。道生一,一生二的道的追求,就是对道的终极探索。人无知自而无畏,老子化三清本就是他对道的理解。 老子福兮是什么意思老子福兮出自于老子的著作,这是由书里面的一句话提炼出来的。其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福和祸是相互依存的,正是有了福的对比才知道什么是祸。而福祸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一件好的事情也许会引出不好的结果,而同样,一件祸事最后也许

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

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 学号:20083876 姓名:陈勇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建筑材料工程2班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无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的“无为” 是指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让万事万物遵循自然法则,顺其自然。老子的“无为”,实际是要人们遵循规律,客观地去做事,让社会在和谐中发展。老子的无为哲学有着其崇高的思想境界,顺其自然,无为不矜,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当今社会有着其广泛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顺其自然无为不矜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道德观与孔子、墨子的道德观有明显的区别。在《道德经》中,老子关于“道”与“德”的解释有两层涵义。一是在哲学意义上,“道”指世界的本原,“德”指万物的本性。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意思是说,万物靠道生长出来,又靠自己的本性孕育、成长、发展,因此万物都要“尊道而贵德”。二是在伦理意义上,“道”指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德”指人类的本性或品德。他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是说,圣人以与世无争作为自己的最高生活准则。他又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里的德,则是指人的品性。在老子那里,自然与道德观是相通的。他说:“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就是说,人类生活中的“道”与“德”,应当以自然界的“道”与“德”为依据。老子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应依循天道,做到自然无为。正是从这样的道德观念出发,老子提出了自己一套以“无为”为原则的道德观。 老子把“无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原则和人的至善品德。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将自定”。他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天下统治者与老百姓都以“无为”为美德,就能天下太平,民众富裕。老子竭力称赞“无为”的品德。他指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说,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为万物的成长辛劳而不居功自傲,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才是至高至善的品德。这些话表面上是称颂作为世界的本原的“道”的,其实也是指人道的,把“无为”看作是圣人的最高美德。 老子认为,从人类到自然界要以无为、无欲即“自然”为其活动的准则。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无为”才符合人的本性。任何“有为”,都会引起社会的混乱,道德的倒退。“无为”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道”,他批评儒家的仁义忠教和礼德,认为这些都是放弃了“无为”这个“大道”而引起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国家昏乱,有忠臣”。他还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簿而乱之首。”。在他看来,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即“无为”,其次是以道为依据的“德”;第三是“仁”,虽仁德有所作为,但“无以为”;第四是“义”,有作为,有追求;第五是“礼”,完全败坏了无为的道德原则,因而礼德是最坏的,是对道德的最大背叛。 老子在《道德经》八十一章中,有十章谈到“无为”。细细品读,老子的“无为”哲学,包含了四种境界。 其一顺应自然。他在第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蔫而不为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他说,圣人懂得道体,一切顺应自然,以“无为”的态度来做事,用“不言”的方式去教导别人,像道一样任凭万物自然地去生长变化,而不去干预;生养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培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其能;成

关于论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论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社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战争久不停歇,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第二,诸侯之间相互争霸,家破国灭者不计其数;第三,社会渐渐出现贫富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局面;第四,除了几国的政治还比较清明外,其余都是很黑暗、腐败的王朝政治。 社会变革表现在政治与社会结构方面,就是权力的下移与旧有社会秩序的崩坏。西周初年,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天子为核心的关系网,世袭贵族的统治制度封建制正是靠这种血缘关系网来维系的。但是到春秋时期,这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权威下降,各诸候国的独立性加强,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开始享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于是诸侯之间兼并之风渐起,封建制度逐渐解体①,各诸候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出现了小国林立的局面②。这些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从西周开始延续的礼乐制度的崩溃,社会状况混乱,社会矛盾尖锐,而当时各诸侯国的当权者又无限扩张个人贪欲,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兼并土地,使

得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新兴地主,忍受沉重剥削,贫富分化严重;为获得更多的土地,当权者不惜牺牲大量民众而发动以掠夺土地为目的的兼并战争;为满足自己的享受乐趣,各诸侯国横征暴敛,对民众加以残酷盘剥。以齐景公为例,据《左传》记载,此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苦病之” ③。 混乱的社会环境,尖锐的社会矛盾,再加上当权者的各种盘剥,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那些心怀社稷之士开始思考补救的方法,从而提出了种种思想。老子亲见时势,并且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提出了“道”的思想,所以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二、隐士群体的兴起 据史书记载,老子在出函谷关之前是周朝史官,但他的《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却是一种隐者精神。关于这一点,颜世安先生认为: “追溯隐者文化的源流时,道家老子的巨大影响绝对不能忽视,先秦道家学派另一部巨著《庄子》中记述了众多隐逸人物,虽然其中多有寓言性质的人物,描述颇为夸张奇特,但在当时应该皆有传闻依据,这些隐逸人物是庄子思想活动的精神背景,其中老子所占的分量最重。” ④由此可见老子在先秦隐者群体中的重要影响。这里说的隐者基本可以下这样的定义: 他们拥有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怀有济世安民之志,但又坚决不与当权者合作,而是时刻对当权者提出忠告。

法律思想史

判断题 1、玄学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激扬了法律虚无主义。正确 2、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最早的、未受任何外来思想影响的启蒙思想家。错误 3、《庄子》将《老子》的“无为”之道推向虚无的极端。正确 4、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商鞅。正确 5、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中对法的概念,国家与法的起源等问题论述较多的是章太炎。正确 6、律学是经学的一个分支,兴起于汉代。正确 7、明清启蒙思想家中,第一次提出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法治主张的是黄宗羲。正确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周公。正确 9、张之洞是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领袖人物。正确 10、在天人关系上,刘禹锡不同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正确 11、壹法是法家提出的司法主张之一。正确 12、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中对法的概念,国家与法的起源等问题论述较多的是章太炎。正确 13、黄老学说的“无为”即宣扬无所不为。错误 14、秦始皇推崇道家严刑峻法的主张。错误 15、王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正确 16、道家最早提出了自然主义法律观念。正确 17、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错误(三纲五常) 18、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男尊女卑。错误(嫡长继承制) 19、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目的在于神化王权。正确 20、明清启蒙思想家中,提出“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说的是王夫之。正确 21、儒家的法律观包含重视德治的内容。正确 22、法家提出的“任法”即要求有法必依。正确 23、《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前期政治经济纲领性著作。错误(后期) 24、“法理派”的法律思想是激进的。错误 25、“竹刑”的作者是邓析。正确 26、沈家本的刑法改革思想可以概括为重刑主义。错误(轻刑主义) 27、秦始皇推崇韩非轻罪重罚的主张,并在秦律中将“以刑去刑”的思想具体化。正确 28、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韩非。错误(李斯) 29、“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洋务派推崇的行动纲领。错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0、儒学是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术。错误(理学) 31、先秦儒家主张重德轻刑。正确 32、董仲舒利用“天人合一”说来论证宗法等级制的必要。错误(阴阳五行说) 33、黄老学派的主张体现了先秦儒、法、道三家法律思想的综合。正确 34、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中,对法律问题论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是黄宗羲。错误 35、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正确 36、太平天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是《资政新篇》。错误 37、儒家对周礼的态度是完全继承。错误 38、“道德论”的提出者为韩愈。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